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
幼儿园防止非典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幼儿、教职工和家长的身体健康,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国家和地方关于非典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幼儿园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园非典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幼儿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家长会等形式,普及非典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家长自我防护意识。
2. 做好晨检、午检工作。
每天对幼儿进行体温、呼吸道症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隔离、报告。
3. 做好消毒工作。
每日对幼儿园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等场所进行通风换气,定期进行消毒。
4. 做好因病缺勤登记。
对因病缺勤的幼儿、教职工进行登记,了解病情,做好隔离观察。
5. 加强食堂管理。
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标准,确保幼儿饮食安全。
6. 加强教职工健康管理。
要求教职工做好个人防护,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7. 加强家校沟通。
及时向家长通报非典防治工作进展,指导家长做好家庭防护。
四、应急处置1. 发现疑似病例。
发现疑似病例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隔离患者,并通知家长。
2. 确诊病例。
确诊为非典病例后,立即上报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并配合做好隔离、治疗等工作。
3. 病例隔离。
对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隔离期间做好防护措施。
4. 疫情调查。
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活动场所进行调查,了解疫情传播途径。
5. 消毒杀菌。
对病例活动过的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杀菌。
6. 信息公开。
及时向家长、教职工通报疫情信息,消除恐慌心理。
五、恢复工作1. 病例治愈。
确诊病例治愈后,按照卫生健康部门要求,解除隔离观察。
2. 疫情消除。
经卫生健康部门确认,幼儿园内无新增病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3. 恢复正常秩序。
在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六、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
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消毒隔离措施
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消毒隔离措施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消毒隔离措施各指定医院须建立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并组建由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的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消毒隔离管理机构和实施部门,具体落实,执行有关的消毒隔离。
一、空气消毒消毒范围:发热门诊、呼吸道门诊、急诊室、ICU病房、隔离病房、放射科机房、治疗室、处置室、化验室、病区值班室、更衣室、配餐室、病人电梯间或通道、门诊候诊室、病区走廊、病人运送工具及其他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所涉及到的区域。
(一)病房有人时的消毒:1、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2、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循环风量:≥8倍房间体积(m3/h)消毒30分钟(移动式)注意事项:有人在的情况下,不宜使用臭氧机和化学消毒剂熏蒸或喷雾消毒,也不宜用紫外线消毒。
(二)无人病房的消毒:1、臭氧空气消毒机:O3≥20mg/m3,Rh≥70%,消毒时间≥30分钟;2、紫外线消毒:按≥1.5W/m3,消毒60分钟,2~3次/天;3、化学消毒剂密闭门窗后用过氧乙酸原液加热薰蒸按7ml/m3,消毒2小时;或0.5%过氧乙酸喷雾按20ml/m3,进行气融胶消毒,消毒1小时后通风换气。
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按50mg/m3计算,采用喷雾法消毒30分钟后,通风换气。
注意事项:食醋和乳酸薰蒸均达不到空气消毒的要求、甲醛有致癌作用,故均不宜使用。
二、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1、地面、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病历夹:0.2~0.5%过氧乙酸喷洒或有效氯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消毒作用10~15分钟。
拖把每个病房要专用,消毒后凉干备用。
2、病房门口、病区出入口:放置消毒脚垫。
可用有效氯2000mg /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并不定时补充消毒液,保持湿润。
三、病人排泄物与分泌物的消毒处理1、病人粪便加2倍量10~20%漂白粉乳液作用2小时;2、病人呕吐物加1/5量干漂白粉作用2小时;3、病人尿液每100ml加漂白粉3g作用2小时;4、病人便器(痰具):有效氯为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用0.5%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冲洗、干燥。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防处置程序参考方案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防控制技术方案(试行)1背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简称SARS)是由SARS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传播迅速、病死率较高。
我省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场众多,商品流通、人口流动十分频繁,存在着发生疫情的严重威胁。
为了科学、规范、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指导各地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严防疫情发生、扩散和蔓延,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省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制定本技术方案。
2疫情分级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的病例数、传播速度、流行范围和趋势,分级实施控制措施,以达到最佳的预防控制效果。
2.1 W级疫情与我省通航的国家或地区及我国其他省、已有疫情发生,我存在疫情输入可能。
本已有疑似病例,但未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
2.2川级疫情其它地区,特别是周边地区有疫情或疫情骤增,本已检出输入性临床诊断病例。
2.3 n级疫情已出现继发感染的散发病例或局部性暴发(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疫情在本传播。
2.4 I级疫情本发生疫情的暴发或流行。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与分级响应3.1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1)要确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监测点,建立健全监测网络,承担疫情的监测、报告与预警,及时掌握、分析、报告疫情动态,提出预防控制对策。
(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判定疫情性质。
(3)负责疫情现场处置、控制和评价,做好疫点的卫生处理工作,指导村(居)委会对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4)推行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
(5)开展相关实验室检测工作。
(6)做好技术与物资储备。
(7)对有关人员开展预防控制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8)对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分诊和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消毒产品和防护用品的质量、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措施进行指导。
非典时期的详情抗击非典有哪些措施(一)2024
非典时期的详情抗击非典有哪些措施(一)引言:非典时期是中国面临的一次严重的传染病危机,全国人民齐心协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抗击非典。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详细阐述非典期间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病情监控、加强医疗救治、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实行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和推动国内外合作。
正文:1. 加强病情监控:- 建立病例报告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及时上报疑似非典病例,确保信息畅通和快速反应。
- 成立专业研究团队:组建由专家组成的团队,专门研究非典病毒,了解病情变化和传播途径。
- 建立流行病学调查网络:全国范围内建立流行病学调查网络,追踪病例来源和传播路径。
2. 加强医疗救治:- 就地医疗救治:各医疗机构设立非典专区,确保非典病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 强化医务人员培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非典病毒的认知和防控能力。
- 确保医疗物资供应:加强原料药和医疗器械供应,保障医疗救治的需求。
3. 切实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宣传非典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 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册、海报等宣传资料,广泛发放至社区、学校等公共场所,提醒人们注意防范。
- 进行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开展非典疫情讲座,解答公众的疑问,消除恐慌和误解。
4. 实行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 实施封控措施:非典高风险区域采取封控措施,限制人员流动,阻断病毒传播途径。
- 开展隔离观察:对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减少传染风险。
- 强化个人防护:提倡公众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防护措施,阻断病毒传播。
5. 推动国内外合作:- 加强国内合作:成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协调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防控工作,实现信息共享和合作互助。
- 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组织和各国合作,共同研究病毒特性,分享防控经验和科研成果。
总结:非典时期,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抗击非典病毒,包括加强病情监控、加强医疗救治、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实行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和推动国内外合作。
国家公布的sars处方
国家公布的《非典型肺炎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试行)》预防“非典”参考中药处方:“1、处方——主要功能:益气化湿,清热解毒。
药物组成:生黄芪10克、败酱草15克、薏苡仁15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2、处方二——主要功能:清热解毒,利湿化浊。
药物组成:鱼腥草15克、野菊花6克、茵陈15克、佩兰10克、草果3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3、处方三——主要功能:清热解毒,散风透邪。
药物组成:蒲公英15克、金莲花6克、大青叶10克、葛根10克、苏叶6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4、处方四——主要功能:清热解表,疏风透邪。
药物组成:芦根15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薄荷6克、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5、处方五——主要功能:健脾益气,化湿解毒。
药物组成:生黄芪10克、白术6克、防风10克、苍术6克、藿香10克、沙参10克、银花10克、贯众6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6、处方六——主要功能:益气宣邪,解毒化湿。
药物组成:太子参15克、贯众6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大青叶10克、苏叶6克、葛根10克、藿香10克、苍术6克、佩兰10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中药汤剂的煎、服方法:加水量超过药物表面约2—3厘米,中火加热至沸腾后,小火加热15—20分钟,倾出药液,每剂煎煮两次。
将两次煎煮药液混合后,分两次饭后温服,服用量每次不超过200毫升。
处方中的薄荷、藿香、苏叶在药液沸腾后加入共煎。
”其预防方案是在实施“社区综合性预防措施(试行)”的基础上,建议参考使用以提高人群对非典型肺炎的抵抗力为目的,中医预防措施:一般健康人群服用的中药处方一:鲜芦根二十克、银花十五克、连翘十五克、蝉衣十克、僵蚕十克、薄荷六克、生甘草五克,水煎代茶饮,连续服用七至十天。
处方二:苍术十二克、白术十五克、黄芪十五克、防风十克、藿香十二克、沙参十五克、银花二十克、贯众十二克,水煎服,一日两次,连续服服七至十天。
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
医疗物资保障
储备充足的防护用品
01
如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隔离眼罩等,以保
障医务人员的安全。
储备常用的抗病毒药物
02
如磷酸奥司他韦(Tamiflu)等,以备不时之需。
确保消毒液和消毒器械的供应
03
如医用酒精、84消毒液、紫外线消毒灯等,以保障消毒工作的
进行。
生活物资保障
目的和意义
制定应急预案旨在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和身体健康。
实施应急预案对于提高应对疫情的能力、降低感染风险、减少传播途径具有重要 意义。
02
应急组织及职责
应急指挥部
01
02
03
统一指挥
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调度 全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 。
组织协调
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应急 处置方案,制定相关政策 和措施。
针对不同等级的疫情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 处置措施,包括医疗救援、社会防控、物资 保障等。
制定宣传教育方案,提高公众对疫情的认知 和防范意识,同时针对疫情可能带来的心理 问题,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加强心理健康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醒公众注 意自我调节情绪和保持心态平衡,增强自信心 和应对能力。
06
监督与评估
监督检查
确定监督检查的对象和内容
包括对疫情报告、疫情控制、预防措施、实验室检测、医疗救 治、应急物资储备等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查、抽查等方式,确保监督检查工作的有 效实施。
如果在年度内,疫情形势出现重大变化, 或者新的疫情暴发,需要及时对预案进行 修订,以应对新的挑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管理。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级负责,依靠科学,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卫生部对全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监测管理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任务。
第五条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健康教育和法制宣传,清洁环境,提高群众防治意识,发动社会力量群防群控,切断传播途径。
第六条按照国家规定,对参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对参加防治工作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参与防治工作发生疾病、残疾、死亡的人员,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第七条卫生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开展地区之间、医疗机构之间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防治经验的交流;积极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鼓励、支持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有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二章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培训方案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培训方案一、培训背景近年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全球范围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威胁。
为了提高我国应对此类疫情的能力,加强防治知识的普及,我们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二、培训目标1.提高参训人员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认识,增强防控意识。
2.掌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治知识,提高防治能力。
三、培训对象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等相关人员。
四、培训内容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基本概念、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控措施、个人防护方法。
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疫情监测、报告、调查与处理。
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策略、疫苗接种、健康宣教。
五、培训方式1.线上培训: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授课、讨论、案例分析等。
2.线下培训:组织实地考察、现场教学、模拟演练等。
3.自学:提供培训资料,鼓励参训人员自主学习。
六、培训时间1.线上培训:共10课时,分为5次课程,每次2课时。
2.线下培训:共2天,分别为第一天实地考察和第二天现场教学、模拟演练。
七、培训师资1.邀请具有丰富防治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嘉宾。
2.邀请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等相关人员参与授课。
八、培训效果评价1.培训结束后,组织闭卷考试,检验参训人员的学习效果。
2.对培训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优秀学员给予表彰。
九、培训组织1.主办单位: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2.承办单位:医疗机构、专业培训机构十、培训费用1.线上培训:免费2.线下培训:根据实际情况,收取适当费用十一、培训注意事项1.参训人员需按时参加培训,不得迟到、早退。
2.培训期间,遵守纪律,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听讲。
十二、培训展望通过本培训方案的实施,期望参训人员能够掌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治知识,提高应对疫情的能力,为保障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力量。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构建健康中国而努力!注意事项一:培训期间纪律要求解决办法:明确培训纪律,提前告知参训人员准时参加培训,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
医院预防与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医院感染的技术指南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受卫生部的委托,组织了医院感染管理专家总结国内及国际在防治非典工作中的经验,对有关文件进行了修订,撰写了《医院预防与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医院感染的技术指南》,现予以登载。
本技术指南包括基本要求、消毒技术、隔离技术、人员的防护技术、医院废物的管理、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共六章。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2003 年 10 月 30 日为了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指导医院采取正确的消毒、隔离与人员防护措施,防止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医源性传播,制定本技术指南。
第一章基本要求一、医院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知识的培训,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应当集中收治。
指定医院应在易于隔离的地方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定点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医院应当设立专门病区。
三、医院应当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建立和落实岗位责任制。
四、医院应当重视消毒隔离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消毒隔离措施和防护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工作效果。
五、医院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做好早期预警预报和对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与控制有关工作的监督与监测。
第二章消毒技术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医院必须采取适宜的消毒技术。
一、空气消毒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空气消毒技术。
(一)通风保证空气的流通是控制和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可以采取的方法包括:1.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
〖JP〗2.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
(二)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建立负压病房。
(三)使用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消毒设备,并按使用说明书操作。
如:在有人情况下,可以使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静电吸附空气消毒机或者空气等离子体消毒机等进行空气消毒。
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5篇)
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5篇)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篇1对于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各地要以村为单位由村委会指定专人进行登记,了解其务工地点及健康状况,并做好家属工作。
通过电话或信函等形式,说服他们留在当地务工,如果患病就地观察治疗,暂不要返乡。
要组织好互助组等村民组织,帮助解决好他们生产生活问题,免除在外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乡(镇)政府及村委会要劝阻农民暂不到发生疫情的地区务工或从事其他经济活动。
七、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爱卫会、卫生、水利、农业等部门要结合“非典”防治工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改水改厕、人畜粪便管理、清除污物垃圾等活动,使农村卫生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篇2(一)各县市区宣传、司法、卫生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非典”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
根据农村和农民实际,结合本部门的工作职能,突出宣传重点,着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防治“非典”的基本知识、各级政府对防治“非典”所采取的措施与成效、各地防治“非典”的最新动态和先进经验等。
(二)各县市区要突出重点,把农村乡(镇)村组干部、卫生防疫人员和有关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和其它流动人员、青少年学生、个体经营户五类对象作为当前农村防“非典”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
(三)强化宣传教育的力度,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光盘、宣传画、标语、标示牌、宣传手册、黑板报、墙报、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巡展等多种宣传形式,对农村进行全员覆盖的宣传教育,把涉及防“非典”的知识和各种信息送到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群众懂得“非典”可防、可控、可治,帮助群众树立信心、消除疑虑、解除恐慌心理,防止出现群体性恐慌事件。
要大力引导农民相信科学、破除迷信、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提高农民群众参与防“非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一个群防群控的工作局面。
非典疫情实施方案
非典疫情实施方案在面对非典疫情的时候,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实施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以下是针对非典疫情的实施方案,希望对相关部门和个人有所帮助。
一、疫情监测和预警。
1.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系统,及时收集和发布疫情信息,包括病例数量、传播途径、疫情地区等。
2.加强对潜在疫情风险的预警,通过病例监测、病毒溯源等手段,提前发现可能的疫情暴发迹象。
二、疫情防控措施。
1.加强对疫情暴发地区的管控,限制人员流动,尽量减少病毒传播。
2.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普及防护知识,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减少感染风险。
3.加强医疗资源调配,确保疫情暴发地区的医疗设施和物资供应充足,及时救治患者。
三、疫情信息公开和应急响应。
1.及时公开疫情信息,向社会公众透明通报疫情动态,减少谣言和恐慌情绪的传播。
2.建立健全的疫情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各级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响应疫情。
四、国际合作和交流。
1.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疫情挑战,分享信息和经验,加强疫苗研发和医疗资源支持。
2.积极参与国际疫情防控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五、社会稳定和经济恢复。
1.加强社会稳定维护,防止疫情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影响。
2.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个人,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
六、疫情后续工作。
1.加强对疫情后续工作的规划和组织,包括疫苗接种、康复服务、病毒溯源等工作。
2.总结疫情防控工作经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提高应对类似疫情的能力。
以上是针对非典疫情的实施方案,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同时,也希望广大市民能够配合政府的各项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共同抗击疫情,共克时艰。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5号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5号)《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已于2003年5月4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吴仪二00三年五月十二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管理。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级负责,依靠科学,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卫生部对全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监测管理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任务。
第五条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健康教育和法制宣传,清洁环境,提高群众防治意识,发动社会力量群防群控,切断传播途径。
第六条按照国家规定,对参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对参加防治工作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参与防治工作发生疾病、残疾、死亡的人员,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第七条卫生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开展地区之间、医疗机构之间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防治经验的交流;积极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鼓励、支持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医院非典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非典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隔离、治疗非典患者,降低传播风险。
2. 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非典疫情对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影响。
3. 响应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的防控要求,积极配合做好非典防治工作。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医院非典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非典防治工作。
2. 成立医院非典防控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非典防治措施。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防病意识。
2. 做好医院消毒工作,包括病区、病房、卫生间、走廊等公共区域。
3. 建立健全预检分诊制度,对所有就诊患者进行体温检测和症状询问。
4. 对疑似非典患者,立即进行隔离观察,并通知疾控部门进行确诊。
5. 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规范穿戴防护用品,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6. 加强医院物资储备,确保防护用品、消毒剂等物资充足。
五、应急处置1. 疑似病例处理(1)对患者进行隔离观察,限制其活动范围。
(2)通知疾控部门进行确诊,确诊后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
(3)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并做好追踪调查。
2. 确诊病例处理(1)立即将患者转至指定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2)对患者所在病区进行彻底消毒,隔离观察其他患者。
(3)通知疾控部门,做好疫情报告工作。
3. 院内疫情爆发(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处理小组。
(2)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
(3)加强医院消毒工作,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4)及时向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接受指导。
六、预案修订与培训1. 预案应根据疫情发展和防控要求进行修订,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2.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非典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和能力。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非典_应急预案_医院
一、预案背景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非典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防止疫情在医院内部传播。
3. 做好疫情监测、报告、隔离和消毒工作,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院成立非典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医院非典防控工作。
2. 设立以下工作组:(1)疫情监测与报告组:负责疫情监测、报告、数据分析等工作。
(2)医疗救治组:负责非典患者的救治工作。
(3)感染控制组:负责医院感染控制、消毒工作。
(4)物资保障组:负责非典防控物资的采购、调配和保障。
(5)宣传培训组:负责宣传非典防控知识,开展培训工作。
四、应急措施1. 严密监测:医院应设立发热门诊,对所有发热患者进行初步筛查,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同时,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对非典的识别能力。
2. 隔离救治: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严格执行一人一室制度。
加强病房管理,确保患者得到充分休息和营养。
3. 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手卫生、个人防护、消毒隔离等制度,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
4. 物资保障:确保医院有足够的防护用品、消毒剂、医疗设备等防控物资,满足救治需求。
5. 疫情报告: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准确、全面地报告疫情,确保信息畅通。
6. 宣传培训:加强非典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应对非典的能力。
五、应急响应1. 疫情发生时,医院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2. 医院非典应急指挥部根据疫情发展,适时调整应急预案,确保防控工作有效开展。
六、总结评估1. 疫情结束后,医院应组织相关人员对非典防控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改进工作。
非典药方
"非典"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试行)一般健康人群服用的中药处方-鲜芦根20g银花15g连翘15g蝉衣10g僵蚕10g薄荷6g生甘草5g。
水煎代茶饮,连续服用7至10天。
-苍术12g白术15g黄芪15g防风10g藿香12 g沙参15g银花20g贯众12g。
水煎服,一日两次,连续服用7至10天。
-贯众10g银花10g连翘10g大青叶10g苏叶10g葛根10 g藿香10 g苍术10g太子参15g佩兰10g。
水煎服,1日2次,连续服用7至10天。
《非典型肺炎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技术方案》)发布后,对于指导医务人员及广大群众应用中医药方法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日前组织专家对《技术方案》预防部分进行了修订。
这次修订的重点,一是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基本原则,特别强调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应用中医药预防方法和措施;要区别不同情况,因时、因地、因人选择中药预防处方。
二是在原《技术方案》推荐的3个中药参考处方基础上,新增加了3个参考处方,同时对原《技术方案》推荐的3个处方的药物组成、用量和用法进行了调整,并明确了各处方的主要功能,以便更好地适应需要。
处方一主要功能:益气化湿,清热解毒。
药物组成:生黄芪10克、败酱草15克、薏苡仁15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处方二主要功能:清热解毒、利湿化浊。
药物组成:鱼腥草15克、野菊花6克、茵陈15克、佩兰10克、草果3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处方三主要功能:清热解毒,散风透邪。
药物组成:蒲公英15克、金莲花6克、大青叶10克、葛根10克、苏叶6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处方四主要功能:清热解表,疏风透邪。
药物组成:芦根15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薄荷6克、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处方五主要功能:健脾益气,化湿解毒。
药物组成:生黄芪10克、白术6克、防风10克、苍术6克、藿香10克、沙参10克、银花10克、贯众6克。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防治应急预案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防治应急预案第一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防治应急预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防治应急预案一、制定目的:为及时、高效、妥善地处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提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人或我县启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后,医院应急预案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我院启动本预案。
三、应急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治意识,做好人员、技术、物资、药品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疫情及时分析和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根据疫情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各小组按预案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本职工作。
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
各小组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和健全工作制度和职责,反应快速,处理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培训,各小组和有关科室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要广泛组织和动员公众参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处理。
四、组织机构:(一)组织体系1、领导小组:组长:姜卫中副组长:李扬威沈强陈革段秋林郑亚东汪洪邵文明石峰成员:舒锡钧王玉姣王勤赵茂林段莉郑程陈密饶双超吕召民邹艳清梅守卫饶正良余小汉郑松柏周胜前郑伦和胡勇石璧黄维蒋云吉万富贵2、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李扬威成员:吕召民郑程余小汉邹艳清饶正良郑松柏蒋云吉王玉姣3、救治应急小组:组长:李扬威成员:吕召民邹艳清郑程胡勇郑伦和陈密段海燕夏旺存郑硕饶正良郑松柏周胜前余小汉曾荣蒋云吉杨引玉方纯洁段珂凌段福东刘伟4、疫情防控小组:组长:李扬威成员:王勤舒锡钧王玉姣郑程杨引玉饶正良邹艳清曾荣段珂凌段海燕余小汉郑松柏周胜前方纯洁5、物资保障小组:组长:陈革成员:黄维王亮饶双超万富贵6、疫情信息报告小组:组长:李扬威成员:陈飞段莉邵慧7、健康教育宣传小组:组长:邵文明成员:方宝生舒锡钧郑程8、安全保卫小组:组长:郑亚东成员:梅守卫陈新明(二)分工职责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会诊和制定救治方案;救治应急小组:负责组织病人的诊疗与救治;疫情防控小组: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和职业防护指导;物资保障小组:负责保障交通、通讯、水电、生活以及用房、防护用品、各类消毒剂和治疗药物供应及污染源和医疗废物的消毒与处理;疫情信息报告小组:负责疫情报告工作;健康教育宣传小组:负责健康教育宣传及信息发布工作;安全保卫小组:负责阻止污染物流失或恶意高危传染源的流动,并划定警戒区域进行控制。
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
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为主。
随着全球人口流动的加剧和交往的增加,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防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应制定一份有效的应急预案。
以下是一份针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应急预案,旨在帮助机构和个人在疫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采取措施。
一、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降低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2. 原则:科学决策、精细制定、全员参与、协同合作。
二、应急预案的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1. 组织领导:成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指挥部,由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负责。
2. 责任分工:相关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应急预案,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医疗机构负责病例的诊断和治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负责疫情监测和群众宣传教育,公安部门负责疫情防控巡查和维护社会秩序。
三、应急预案的预警和监测体系1. 提前预警:建立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机制,及时获取疫情相关信息,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2. 定点监测:设立疫情监测点,对可能存在疫情的区域和人群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诊断病例。
四、应急预案的疫情防控措施1. 传染源控制: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隔离管理。
2. 传播途径切断:加强社区和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提供公共健康防护设施,如口罩、洗手液等。
3. 社会交往限制:控制人员流动,限制公民集会和聚餐,减少疫情传播的机会。
4. 紧急物资保障:增加医院的床位和设备,保障医疗资源,加大生产和供应口罩、防护服等物资。
5. 群众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健康防护知识,加强公众健康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五、应急预案的信息发布和协调机制1. 信息发布: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机制,包括发布疫情通报、防控指南、医疗资源分布等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公众发布疫情信息。
非典处置方案
非典处置方案非典病毒是一种强烈传染性的病毒,自2003年爆发以来,已经导致了全球超过8000人死亡。
为防止这种病毒的传播,各国政府和组织采取了许多不同的方式来控制疫情。
本文将介绍一些非典处置方案,以供参考。
加强卫生管理非典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传播。
因此,加强卫生管理是最基本的防控措施之一。
这包括:1.频繁洗手:每次使用厕所、与病人接触或打喷嚏咳嗽后,应用肥皂和水洗手。
2.定期消毒:地面、物品和家具需要经常进行清洁和消毒。
3.建立隔离区:对于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应该安排他们待在特定的隔离区,以减少传播的风险。
4.消除住房和环境中的害虫:例如苍蝇、蚊子等,这些害虫可以传播疾病。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为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卫生水平,需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1.发放宣传手册和海报:宣传手册和海报应该为公众提供关于非典病毒的基本信息和防止疾病传播的行为。
2.播放相关宣传片: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媒体可以播放相关宣传片,以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卫生水平。
3.组织健康讲座:成年人和儿童应鼓励参加健康讲座,以了解更多关于预防非典病毒的信息。
早期疫情监测早期疫情监测是非典病毒控制的重要步骤。
早期疫情监测应包括:1.定期对食品市场和农贸市场进行检测:确保食品和动物杂货的质量安全,以避免潜在的传染源。
2.监测医院和社区的非典病毒病例:及早发现病例,便于采取迅速控制措施。
3.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毒传播的来源、轨迹和规律,以便更好地控制疫情。
应急响应计划为了应对突发的疫情,需要制定应急响应计划。
应急响应计划应包括:1.及时响应和迅速控制疫情:当有非典病毒病例发生时,需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计划,控制疫情的发展。
2.较短的隔离期:密切接触者和疑似患者应该被隔离14天内观察其病情。
3.防御措施:穿戴医用口罩、手套等防护措施,减少病毒接触风险。
结论:非典病毒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合理的防控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疫情的发生。
非典解决方案
2.预防与控制
(1)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非典的认知和自我防护能力。
(2)推广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
(3)强化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通风等预防措施。
(4)对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观察,并根据需要进行核酸检测。
(3)加强社会秩序维护,打击造谣传谣、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
(4)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确保市场稳定。
5.科研与技术支持
(1)增加科研投入,开展非典疫苗和药物的研发。
(2)推动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
(3)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应对疫情的整体能力。
四、组织实施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合力。
二、目标定位
1.防控疫情传播,降低感染率;
2.提高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
3.增强公共卫生体系应对非典疫情的能力;
4.减轻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具体措施
1.疫情监测与报告
(1)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网络,实现病例的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
(2)加强各级疾控中心与医疗机构的沟通协作,提高病例诊断和报告的准确性;
(3)维护社会稳定,打击散布谣言、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
(4)加强生活必需品供应,确保市场稳定。
5.科研攻关
(1)加大科研投入,开展非典疫苗和药物研发;
(2)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
(3)培育公共卫生人才,提高应对疫情的能力。
四、组织实施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合力;
(1)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确保救治设备、药物和人员充足;
(2)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现病例的分类救治;
非典型性肺炎预防措施
非典型性肺炎预防措施
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极强的传染性与病情的快速进展是此病的主要特点。
对于非典型性肺炎,通常采用以下预防措施:
(1)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地方。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在公共汽车或出租车内要开窗通风。
(3)要勤洗手,保持双手清洁。
洗手时用皂液和流水洗手,时间在30秒以上。
(4)避免用手接触眼睛、鼻子和嘴,触摸前应该先洗手。
(5)注意饮食均衡,定时进行运动,有足够休息时间,减轻压力,不吸烟。
(6)在公共场所经常使用的物品应该定期用消毒液浸泡、擦拭消毒。
(7)在公共场所人群拥挤的地方可以带多层纱布口罩。
(8)打喷嚏或咳嗽时,应该掩上口鼻,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如果接触过非典型性肺炎患者,应该采取以下措施:①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患者近期滞留的场所进行消毒,包括空气、家具和衣物等。
②如果感觉不适,应该尽早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曾经密切接触过同类病人。
③尽量避免探视非典型性肺炎病人,需要探视时,必须戴口罩。
如果出现如下症状,应立即拔打120急救电话,由120提供急救车送到医院就诊:①出现高于38℃的发热现象,同时伴有头痛、关节痛、全身酸痛无力等现象。
②干咳少痰,偶尔有血丝痰,呼吸加速急促,呼吸窘迫。
③服用抗菌药物没有明显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非典型肺炎是指目前病原尚不明确,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
为指导各级卫生部门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有效的治疗、预防和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组织专家在总结前一阶段防治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供各地在工作中参考执行。
该病为一种新发传染病,其技术方案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修改、完善。
各地在实际工作中,对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有何建议和修改意见。
附件1请及时与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联系。
非典型肺炎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试行)1.流行病学史1.1发病前2周曾密切接触过同类病人或者有明确的传染给他人的证据1.2生活在流行区或发病前2周到过非典型肺炎正在流行的地区2.症状与体征发热(>38℃)和咳嗽、呼吸加速,气促,或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之一以上。
3.实验室检查早期血WBC计数不升高,或降低。
4.肺部影像学检查肺部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样改变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诊断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验、肺部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进行临床诊断,一旦病原确定,检测方法特异,即建立确诊病例的定义。
疑似病例:1.1+2+3或1.2+2+3+4临床诊断病例:1.1+2+3+4或1.2+2+3+4+5非典型肺炎重症病例诊断标准非典型肺炎病例符合下列标准的其中1条可诊断为非典型肺炎的重症病例:1.多叶病变或X线胸片48小时内病灶进展>50%2.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分;3.低氧血症,吸氧3-5升/分条件下,SaO2< 93%,或氧合指数<300mmHg。
4.出现休克、ARDS或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备注:1.密切接触是指护理或探视非典型肺炎病例、与病例曾居住在一起(包括住院)或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和体液。
2.非典型肺炎流行区是指有原发非典型肺炎病例,并造成传播的地区,不包括已明确为输入性病例,并由该输入性病例造成一定传播的地区。
3.病人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全身酸痛、乏力、胸痛、腹泻。
4.排除疾病: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排除原发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临床表现类似的肺部疾患。
附件2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推荐治疗方案和出院诊断参考标准(试行)一、推荐治疗方案(一)一般性治疗:休息,适当补充液体及维生素,避免用力和剧烈咳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多数病人在发病后14天内都可能属于进展期)。
定期复查胸片(早期复查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心、肝、肾功能等。
每天检测体表血氧饱和度。
(二)对症治疗:1、有发热超过38.5℃者,全身酸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
高热者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
2、咳嗽、咳痰者给予镇咳、祛痰药。
3、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应该作相应的处理。
4、气促明显、轻度低氧血症者应早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
儿童忌用阿司匹林,因该药有可能引起Reye综合征。
(三)治疗上早期选用大环内脂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等,如果痰培养或临床上提示有耐药球菌感染,可选用(去甲)万古霉素等。
(四)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建议应用激素的指征为:①有严重中毒症状;②达到重症病例标准者。
应有规律使用,具体剂量根据病情来调整。
儿童慎用。
(五)可选用中药辅助治疗,治疗原则为: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
(六)可选用抗病毒药物。
(七)可选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
(八)重症病人的处理和治疗:1、有明显呼吸困难或达到重症病例诊断标准要进行监护。
2、可使用无创正压通气首选鼻罩CPAP的方法。
常用的压力水平为4-10cmH2O。
应选择适当的罩,并应持续应用(包括睡眠时间),暂停时间不超过30分钟,直到病情缓解。
推荐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标准:呼吸次数>30次/分;吸氧3-5升/分条件下,SaO2<93%;3、严重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吸氧5升/分条件下SaO2<90%或氧合指数<200mmHg,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无改善,或不能耐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者,应该及时考虑进行有创的正压通气治疗。
4、一旦出现休克或MODS,应及时作相应的处理。
如果处理有困难或条件不足,应及时请有关专家会诊。
二、非典型肺炎出院诊断参考标准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1、未用退热药物,体温正常7天以上;2、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3、胸部影像学有明显吸收。
附件3医院消毒隔离工作指南(试行)由于非典型肺炎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接触病人分泌物传播,医院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隔离防护措施。
结合前阶段的防治经验,特制定本指南。
1、基本要求1.1全体医护人要提高认识,特别是急诊、门诊工作人员,要掌握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防护措施,及时发现病人,避免漏诊、误诊。
1.2医院应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病人诊室,诊室应通风良好。
1.3坚持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人,应立即收治到专门的留观室,专留观室须与其他留观室隔离。
无特殊原因,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应转到指定医院进行治疗。
定点医院专门病房由感染(传染)科、呼吸科和ICU医护人员组成的联合救治小组管理。
1.4医院要重视消毒隔离工作,各部门要密切协作,确保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
要定期做好消毒监测,保证消毒效果。
1.5综合做好预防院内感染发生的各项措施,医务人员要增强体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1.6其他普通病区要注意环境卫生、通风换气,做好消毒、清洁工作。
2、非典型肺炎病区管理2.1非典型肺炎病人必须收治在专门病区,基本要求是:(1)通风良好,独立设区,与其他病区相隔离;(2)专门病区内应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无交叉;(3)医护人员办公室应通风良好,与病房分隔无交叉,并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4)疑似病人与确诊病人要收入不同的病房;(5)进入病区应戴12层棉纱口罩、帽子、鞋套,穿隔离衣;(6)病区出入口应有专人检查出入人员是否符合要求。
2.2住院病人均需戴口罩,严格隔离,严格管理,不得离开病区。
疑似病例与临床诊断病例尽可能分别隔离。
2.3严格探视制度。
不设陪护,不得探视,如病人危重等情况,确需非探视不可,探视者必须戴12层棉纱口罩、帽子、鞋套、穿隔离衣,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3、病区的消毒隔离3.1空气消毒3.1.1非典型肺炎病房的空气消毒处理需要定期消毒的有隔离病房、放射科机房、病区值班室、更衣室、配餐室、病人电梯间、门诊候诊室、病区走廊等。
病房有人的情况下:①强调病房的通风,特别是强调自然风的通风对流,保持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换,自然通风不良则必须安装足够的通风设施(排气扇)。
②可用乳酸加热熏蒸消毒,每天上、下午各消毒1次,按下表用量将乳酸溶于适量水中,加热蒸发,使乳酸细雾散于空气中。
附表:以净高为3m计算,面积大小不同的房间所用乳酸量面积(m2)102030405060708090100乳酸用量(ml)2468101214161820病房无人的情况下:①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1小时,每天2-3次。
②0.5%的过氧乙酸喷雾,用量为20-30ml/m3,作用30分钟;或3%过氧化氢喷雾,用量为20-40ml/m3,作用60分钟;或用活化后的二氧化氯,浓度为0.05%喷雾,用量为20ml/m3,作用30分钟;或有效氯1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用量为20-30ml/m3,作用30分钟;或有强氧化高电位酸化水原液喷雾,用量为20-30ml/m3,作用30分钟。
以上化学消毒剂用作空气消毒均需在无人且相对密闭的环境中(消毒时关闭门窗),严格按照消毒药物使用浓度、使用量及消毒作用时间操作,方能保证消毒效果。
每天应消毒1次,消毒时腾空房间,密闭门窗进行喷雾,喷雾完毕,作用时间充分方能开门窗通风。
3.1.2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的ICU病房必须专用,不能收治其他病人。
3.2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病房、走廊、检查室、X光室、B超室、检验室、治疗室、医护人员办公室等场所地面要湿式拖扫,可用0.1%过氧乙酸拖地或0.2%-0.5%过氧乙酸喷洒或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拖地)。
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病历夹等可用上述消毒液擦拭消毒。
病房门口、病区出入口可放置浸有2000mg/L有效氯的脚垫,不定时补充喷洒消毒液,保持脚垫湿润。
3.3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的处理对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每病床须设置加盖容器,装有足量1500mg/L-2500mg/L有效氯消毒液,用作排泄物、分泌物的随时消毒,作用时间30-60分钟,经消毒后的呼吸道分泌物可倒入病房厕所,每天消毒痰具一次。
3.4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3.4.1病人使用的被服、口罩要定时消毒,可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病人的生活垃圾要用双层垃圾袋盛装及时有效处理,避免污染的发生。
便器、浴盆的消毒可用有效氯1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3.4.2呼吸治疗装置在使用前应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
建议尽量使用一次性管道,重复使用的各种管道应在使用后立即用2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清洗,然后进行灭菌消毒处理。
3.4.3体温计使用后可即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每次使用后应即用75%乙醇擦拭消毒。
3.4.4运载病人的交通工具及用具消毒。
救护车运载非典型肺炎病人时应开窗通风,病人离车后,应立即对车内空间及担架、推车等物品用0.5%过氧乙酸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3.5使用后的隔离衣、口罩、帽子、手套、鞋套及其他生活垃圾要及时处理,存放容器必须加盖,避免可能的污染。
3.6污水处理。
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医院现阶段可以适当增加药物投放,使总余氯量在≥6.5mg/L。
3.7终末消毒。
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病房必须进行终末消毒。
4、医护人员个人防护4.1医护办公室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2医护人员进入病区必须戴12层棉纱口罩,4小时应更换;进入病房均需穿隔离衣、戴手套、工作帽和鞋套。
4.3医护人员在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的消毒和清洗。
手消毒可用0.3-0.5%碘伏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手部1-3分钟,洗手应采用非接触式的洗手装置。
4.4进行近距离操作时,除做好上述防护外,应戴防护眼镜。
4.5医护人员在进入、离开病区时,要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