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辩证
中医舌诊的辨证方法
![中医舌诊的辨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851d5c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7.png)
中医舌诊的辨证方法
中医的辨证方法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方法之一,中医师根据患者的症状、脉搏、舌苔、
舌质等多方面信息来诊断患者的疾病。
其中中医舌诊是辨识疾病的一种有用手段,这一方
法通过观察舌头的颜色、形态、舌苔等来判断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的情况。
中医师对舌头的观察会综合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舌体色:舌头颜色的变化通常反映了身体内部的气血状况。
正常的舌头颜色应该是正
常的红色,偏白或偏红都是不正常的表现。
脱水状况通常会导致舌头干燥和淡白的情况,
而深红的舌头可能意味着气血不足。
舌苔:舌苔通常是指一层厚厚的白色或黄色的薄膜,有时候还伴随着异味。
通过观察
舌苔的颜色、质地和湿度,可以判断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消化情况。
例如,舌苔厚重、
耐磨并且黄色可能意味着消化不良;舌苔薄、白色、湿润则可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舌形:在中医舌诊中,舌形的观察也是一个重点。
舌头的形态通常反映了身体的内部
结构和健康状况。
例如,舌头上有裂口、牙印,反映了脾胃功能失调。
瘀斑:瘀斑,也称舌下瘀斑,是舌头上颜色发黑、呈现出紫黑色斑点的表现。
这种情
况通常反映了身体内部的气血淤积和器官功能不良的情况。
总体来说,中医舌诊的辨证方法是采用多方位的观察来判断患者身体内部的健康状况
和疾病情况。
中医师通常会通过多角度的舌头观察来作出诊断,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让患者尽快康复。
舌头诊查案例
![舌头诊查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51bc22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6.png)
舌头诊查案例以舌头诊查案例为题,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舌头疾病,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和颜色变化,以及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进行诊断。
以下是十个案例,每个案例对应一种不同的舌头疾病。
1. 案例一:舌苔厚白,舌体胖大,患者口干口苦,舌脉浮数。
这是一种常见的舌胖滑腻的病象,可能是由于湿热内蕴所致的舌质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肝胆功能。
2. 案例二:舌体红绛,舌尖稍尖,舌下静脉瘀紫,患者口苦口干,舌脉弦数。
这是一种热盛的表现,可能是由于肝胆火旺引起的舌质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肝胆功能和心脏功能。
3. 案例三:舌体淡红,舌苔薄白,患者口淡口干,舌脉弦细。
这是一种气虚的表现,可能是由于脾胃功能不佳引起的舌质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脾胃功能和血气情况。
4. 案例四:舌体紫红,舌苔黄腻,患者口苦口干,舌脉涩数。
这是一种湿热内蕴的表现,可能是由于湿热郁结引起的舌质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肝胆功能和肾脏功能。
5. 案例五:舌体红绛,舌苔黄燥,患者口苦口干,舌脉弦滑。
这是一种肺热的表现,可能是由于肺火郁结引起的舌质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肺功能和心脏功能。
6. 案例六:舌体淡白,舌苔薄白,患者口淡口干,舌脉细弱。
这是一种气虚血弱的表现,可能是由于脾胃功能不佳和气血不足引起的舌质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脾胃功能和血气情况。
7. 案例七:舌体红绛,舌苔薄黄,患者口苦口干,舌脉弦滑。
这是一种肝胆火旺的表现,可能是由于肝胆功能失调引起的舌质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肝胆功能和心脏功能。
8. 案例八:舌体淡红,舌苔薄白,患者口淡口干,舌脉细弱。
这是一种气虚血弱的表现,可能是由于脾胃功能不佳和气血不足引起的舌质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脾胃功能和血气情况。
9. 案例九:舌体红绛,舌苔黄燥,患者口苦口干,舌脉涩数。
这是一种湿热内蕴的表现,可能是由于湿热郁结引起的舌质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肝胆功能和肾脏功能。
10. 案例十:舌体紫红,舌苔黄腻,患者口苦口干,舌脉涩数。
这是一种湿热内蕴的表现,可能是由于湿热郁结引起的舌质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肝胆功能和肾脏功能。
常见的8种舌苔及临床意义
![常见的8种舌苔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596791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4.png)
常见的8种舌苔及临床意义
舌诊脏腑分布:舌尖候上焦心肺的病变;舌中部候中焦脾胃;舌根候下焦肾;舌两侧候肝胆。
1.正常舌苔淡红色、薄白苔
2.淡白舌:舌体淡白,多提示气血两虚
3.红舌:舌红耳纹理粗糙,提示热盛
4.瘀斑苔:舌体有瘀斑,提示有血瘀
5.白腻苔:舌苔厚腻紧贴于舌面,刮之不脱,多因湿浊、痰饮、食滞所致
6.黄腻苔:舌苔厚腻,舌尖红点,多提示湿热蕴结
7.地图舌:舌苔剥落呈地图样,形态不规则,边缘稍凸起,部位时时转移而得名,多是胃气、胃阴不足所致
8.镜面舌:舌面光滑如镜,称为“镜面舌”提示胃气、胃阴枯涸。
扩展:舌诊时不要吃容易使舌头变色的食物,否则容易误诊
总结:舌诊简便易行,舌象的变化能较客观准确地反映病情,可作为诊断疾病、了解病情的发展变化和辨证的重要依据。
舌诊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经受考验,甚至有人认为舌诊较之脉诊更为重要且可靠。
舌诊的临床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辨病位浅深;2.区别病邪性质;3.判断邪正盛衰;4.分析病势进退;5.推测病情预后。
儿童舌诊图解大全
![儿童舌诊图解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1d71f4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1.png)
儿童舌诊图解大全儿童的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苔色等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出儿童的身体状况。
下面我们将通过图解的方式,为大家详细介绍儿童舌诊的相关知识。
一、淡红舌。
淡红舌是指舌体颜色较淡,没有明显的红色。
这种情况通常代表着气血不足,脾胃功能较弱,需要调理身体,多补养气血。
二、红舌。
红舌是指舌体呈现出比较鲜艳的红色,有时还伴有瘀点或瘀斑。
这种情况可能代表着热毒内盛,需要清热解毒,调理身体。
三、淡白舌。
淡白舌是指舌体呈现出较为苍白的颜色,没有明显的红色或其他颜色。
这种情况通常代表着气血两虚,需要补养气血,调理身体。
四、紫暗舌。
紫暗舌是指舌体呈现出紫暗色,有时还伴有瘀点或瘀斑。
这种情况通常代表着气滞血瘀,需要活血化瘀,调理身体。
五、舌苔薄白。
舌苔薄白是指舌苔较薄,呈现出白色。
这种情况通常代表着脾胃功能较弱,需要调理身体,多补养脾胃。
六、舌苔厚腻。
舌苔厚腻是指舌苔较厚,呈现出黄腻色。
这种情况通常代表着湿热内蕴,需要清热利湿,调理身体。
七、舌苔黄。
舌苔黄是指舌苔呈现出黄色。
这种情况通常代表着湿热内蕴,需要清热利湿,调理身体。
八、舌苔黑。
舌苔黑是指舌苔呈现出黑色。
这种情况通常代表着寒湿内蕴,需要温阳祛寒,调理身体。
以上就是儿童舌诊的图解大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进行舌诊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全面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苔色等情况,从而初步判断出儿童的身体状况,及时进行调理。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儿童的舌诊,及时发现身体的问题,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中医教你看舌苔辨证型】
![【中医教你看舌苔辨证型】](https://img.taocdn.com/s3/m/fac3a97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f.png)
【中医教你看舌苔辨证型】【中医教你看舌苔辨证型】正常人的舌苔原来长这个样子!舌诊是现在中医远程问诊中极具盛行的一种问诊方式,你知道为什么中医问诊必须要看舌苔吗?因为舌象的变化能较客观准确地反映病情,可作为诊断疾病、了解病情的发展变化和辨证的重要依据。
同时通过对舌象的动态观察,可跟踪和测知疾病发展的进退趋势。
舌苔大致分为以下5种类型,通过辨舌苔看看自己身体内的变化,大家可对号入座。
1、淡红舌——舌色淡红润泽中医辨证:红为血之色,明润光泽为胃气之华。
淡红舌说明心血充足、胃气旺盛。
舌诊:(1)气血调和,是较为健康的舌苔。
(2)外感表证初起,病情轻浅,邪尚未伤及气血、脏腑,故舌色仍淡红。
(3)若舌色淡红明润,表明阴阳平和,气血未损,病情尚轻,或为疾病转愈之佳兆。
2、淡白舌——舌色白而几无血色中医辨证:主气血两虚、阳虚。
枯白舌主亡血夺气。
舌诊:(1)淡白光莹,舌体瘦薄——气血两虚。
(2)淡白湿润,舌体胖嫩——阳虚水湿内停。
(3)枯白无华——亡血夺气,病情危重,舌无血气充养。
3、红舌——呈鲜红色中医辨证:主热证。
舌诊:(1)舌鲜红而起芒刺,或兼黄厚苔——实热证。
(2)鲜红而少苔,或有裂纹,或红光无苔——虚热证。
(3)舌尖红——心火上炎。
(4)舌两边红——肝经有热。
4、绛舌——较红舌颜色更深,或略带暗红色中医辨证:主热盛证。
舌诊:(1)舌暗红有苔——温热病热入营血,或脏腑内热炽盛。
(2)舌暗红少苔或无苔,有裂纹——久病阴虚火旺,或热病后期阴液耗损。
5、青紫舌——青舌、紫舌、淡紫舌、紫红舌、绛紫舌、紫斑或紫点中医辨证:主气血瘀滞。
舌诊:(1)舌青紫——全身性血行瘀滞。
(2)舌有紫色斑点——瘀血阻滞于局部,或局部血络损伤。
(3)舌色淡红中泛现青紫——肺气壅滞,或肝郁血瘀,或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流缓慢。
(4)淡紫舌——阴寒内盛,阳气被遏,血行凝滞,或阳气虚衰,气血运行不畅,血脉瘀滞。
(5)紫红舌、绛紫舌——热毒炽盛,内入营血,营阴受灼,津液耗损,气血壅滞。
12.25舌诊辨证方法
![12.25舌诊辨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d9373e27fd5360cba1adbc3.png)
12.25舌诊辨证方法12.25舌诊辨证方法如上图所示。
我们的舌尖反映的是上焦心肺,舌中部反映的是我们的中焦脾胃。
舌头的两侧反映的是肝胆。
舌根部位反映的是我们的下焦和膀胱。
接下来我教大家一些非常简单的一个舌诊辨证方法。
首先呢,从颜色上看,如果他的舌苔是发白的则是寒症虚症。
如果舌体的颜色是红色的则是热症。
那从舌质上看了他的舌苔不滑不燥则为润苔是正常的。
如果舌头伸出来感觉特别光溜,而且有种随时欲滴的感觉的话。
这是体内的湿气寒气比较大,也称为滑苔。
如果舌苔干燥,这位照它也就是我们说的热症。
这个时候提示我们体内的津液已伤,需要滋补津液。
那我们怎么从舌苔的变化来观察病情的一个发展呢,所有的舌苔都是从薄白苔转变来的。
如果舌苔的颜色由白转黄说明他的病症已经入里了,白色寒黄色热。
寒入里则转为热症,如果白多黄少说明他的寒症居多,如果基本为黄色舌苔的话,说明他的内外俱热。
如果反过来的话黄转白,说明病情正在好转,热症在褪去。
从舌苔的厚薄来说有,由薄到厚如果舌苔是白色的,这说明寒气越来越重,反之由厚到薄,说明病情在好转。
如果舌苔为黄色,则说明他体内的湿热正在越来越加重。
从舌体的颜色上来说,如果由粉色到红色,这说明它的热症正在加大。
那如果有红色再到酱红色,说明他已经热入银血阴虚火旺,虚火上延。
如果颜色由粉到白,说明体内气血均虚。
另外阳虚体质的人也是舌体发白,一般阳虚体质的人都会偏寒。
下面我将结合图。
从舌头的舌苔,形态,颜色三个方面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常见舌头的诊断与对应的调理方案。
这个白苔告诉我们,他整个人都是很寒的。
加上它的舌质颜色很淡,白,所以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这个人不但体寒。
而且还有血虚,像这样的情况其实是非常适合用我们的灸来调理的。
比如说感冒灸男神灸女神灸艾针灸等等,灸的穴位可以包括我们的督脉穴位。
还有膀胱经上面的穴位,比如大椎身柱命门等等都可以用。
下面这个呢,最明显的就是他脾胃区域的一个黄苔,这就说明他是有胃火的。
中医舌象辨析
![中医舌象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9d073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4.png)
中医舌象辨析
中医舌象辨析是中医诊断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了解病情、查明病因、确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观察舌苔
舌苔是舌面上的一层白色物质,其性质、形态、厚薄都可以反映疾病的情况。
白苔表示表层有痰湿,黄苔表示伤及气血,灰苔表示阴虚,黑苔表示阴寒,无苔表示阳虚。
步骤二:观察舌质
舌质是指舌头的形态与颜色。
红舌表示有热病,苍白舌表示气虚,紫舌表示血瘀,暗红舌表示阴虚。
步骤三:观察舌边
舌边是指舌体的两旁。
如果舌边齿痕明显,表明体内湿气重,如果舌边出现齐齿状的裂隙,表示气虚,如果舌边有舌瘀痕,就表示血瘀。
步骤四:观察舌根
舌根是指舌体与舌根相接的部位。
如果舌根部位有青色或紫色,表示肝气郁结或血瘀。
综上所述,中医舌象辨析是通过对舌苔、舌质、舌边、舌根等部位的观察与分析,帮助医生了解病情、确定治疗方案的过程。
在加强中西医学交流的今天,中医舌象辨析也越来越受到西方医学的关注和认可。
相信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中西医学的不断交流,中医舌象辨析在未来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舌苔辩证观察实验报告
![舌苔辩证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bc9222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9.png)
舌苔辩证观察实验报告舌苔辩证观察实验报告一、引言舌苔是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质地、形态等特征,可以对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进行初步判断。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个体的舌苔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舌苔与人体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设计与方法1. 实验设计: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选择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2. 实验方法:(1) 选取100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50名男性和50名女性。
(2) 在空腹状态下,请志愿者坐直,并伸出舌头。
(3) 使用手电筒或专业舌苔观察仪对志愿者的舌苔进行观察。
(4) 观察并记录每位志愿者的舌苔颜色、质地、形态等特征。
三、结果与分析1. 舌苔颜色:根据实验结果,将舌苔颜色分为淡红色、淡白色、淡黄色、淡紫色和淡灰色五种类型。
其中,淡红色舌苔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0%,其次是淡白色舌苔,占30%。
2. 舌苔质地:根据实验结果,将舌苔质地分为厚重、薄薄、粘稠、干燥和湿润五种类型。
其中,薄薄舌苔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5%,其次是厚重舌苔,占30%。
3. 舌苔形态:根据实验结果,将舌苔形态分为正常、齿痕、裂纹、斑点和光滑五种类型。
其中,正常形态的舌苔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5%,其次是齿痕形态,占25%。
4. 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通过对男女性别之间舌苔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颜色方面男性以淡黄色居多,女性以淡白色居多;在质地方面男性以厚重型居多,女性以薄薄型居多;在形态方面男女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四、讨论与结论1. 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舌苔颜色、质地和形态与人体健康状况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2. 淡红色舌苔可能表示气血不足或阳气偏盛;淡白色舌苔可能表示气血虚弱或阳气不足;淡黄色舌苔可能表示湿热内蕴或脾胃功能失调;淡紫色舌苔可能表示血液循环不畅或寒湿内阻;淡灰色舌苔可能表示气血亏虚或阴阳失调。
3. 舌苔质地的变化可能与消化系统功能、水液代谢等方面有关。
舌诊表格总结
![舌诊表格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374822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f.png)
舌诊表格总结
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苔、舌质、舌体颜色等舌象变化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舌诊表格的总结:
1. 舌苔:
- 舌苔颜色:正常舌苔应为淡红色或淡白色,苔色过淡可能表示气虚,苔色过厚可能表示湿热等。
- 舌苔质地:正常舌苔应薄而湿润,苔质过厚可能表示湿热,苔质过薄可能表示气虚等。
- 舌苔厚薄:正常舌苔应适度厚度,苔厚可能表示湿热,苔薄可能表示气虚等。
- 舌苔湿润度:正常舌苔应湿润适度,苔湿润度过多可能表示湿热,苔湿润度过少可能表示阴虚等。
2. 舌质:
- 舌质颜色:正常舌质应为淡红色,舌质偏红可能表示热盛,舌质偏淡可能表示气虚等。
- 舌质形状:正常舌质应平坦柔软,舌质胖大可能表示湿热,舌质瘦小可能表示气虚等。
- 舌质纹理:正常舌质应有细密纹理,舌质纹理粗糙可能表示湿热,舌质纹理细腻可能表示气虚等。
3. 舌体颜色:
- 舌体颜色:正常舌体应为淡红色,舌体偏红可能表示热
盛,舌体偏淡可能表示气虚等。
- 舌体湿润度:正常舌体应湿润适度,舌体湿润度过多可
能表示湿热,舌体湿润度过少可能表示阴虚等。
需要注意的是,舌诊结果应综合其他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不能单凭舌象来确定诊断。
而且,舌象的变化也可能受到
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进食、服药等。
因此,在进行舌诊时,最好由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判断和诊断。
舌苔辨病各种自测方法
![舌苔辨病各种自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2b9c5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2.png)
舌苔辨病各种自测方法
草莓舌辨病法
患者出现舌面乳头增大、红肿,样子像红色的草莓即称作草莓舌。
此刻如伴见高热及皮肤生出猩红色密集细小疹点等症,很可能患上了猩红热病。
花剥舌苔辨病法
花剥舌苔又称地图舌苔,它表现为部分舌苔剥脱露出红色舌质。
小儿出现该苔往往是体质不佳的表现,这类儿童常常有过敏体质,容易患哮喘、奶癣等过敏疾病。
小儿偏食、不爱吃新鲜蔬菜者,或者营养不良、贫癣肠有寄生虫及经常感冒者也易见到剥苔。
成年人见到该苔则是阴虚血亏的表现;舌前端见花剥为心阴不足;舌根部见花剥为肝肾阴虚。
舌底静脉辨病法
上卷舌尖可见两根静脉行于舌底,正常人仅隐隐显于舌下。
如果其直径超过2.7毫米,其长度超过舌尖与舌系带终点连线的五分之三即为病态,有时还可同时见到舌边青紫斑或众多小血管丛。
它反映全身血液或某器官血液有瘀阻现象。
在血液检验上常可存在血球压积、血粘度等指标异常。
舌苔菱形剥落辨病法
在舌面中央出现一块菱形剥落区,很可能有糖尿病存在。
此刻如同时存在多食善饥、口渴、消瘦等症状则更应引起重视。
维生素B6退乳法
每次服维生素B6200毫克;每日3次,连服3日,可使哺
乳期妇女退乳。
史上最全:130种高清舌诊图谱(吐血整理,建议收藏)
![史上最全:130种高清舌诊图谱(吐血整理,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af18436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3.png)
史上最全:130种高清舌诊图谱(吐血整理,建议收藏)裂痕中一般无舌苔覆盖,是精血亏虚的表现。
舌苔白而又裂纹者,为精血亏虚;舌绛红而干,有裂纹者,为热盛伤津。
3舌有齿痕——阳气虚舌体偏白,舌苔偏白,说明脾肾阳虚、身体内有水湿痰饮。
此舌象的舌质非常柔软,说明身体阳气虚,体能有所衰退。
4淡白舌——体内虚汗舌质淡白而胖嫩,是阳气虚衰所致;舌质淡白而瘦小,是气血亏虚所致。
淡白舌而属于机体虚证、寒证之舌象。
5红舌——有热邪舌尖红有芒刺表示心火上炎;舌色较红,舌苔黄且干燥表示内有实热;舌体红且舌苔少或无苔,则阴虚内热。
主热证,可能是身体积热过多,同时观察舌面上是不是有红点。
6绛舌——热邪较盛舌色红绛而舌体干燥,有芒刺或裂纹,为内热炽盛;舌色红绛而无舌苔且光滑,为胃、肾阴虚枯竭。
此舌象是热邪深入营血的表现,通常已经耗损津液了,色越深表示热邪越盛,病症越重。
7紫舌——血液循环不畅舌色青紫,是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
舌色紫偏红,可能体内积累了太多的热。
寒证、热证,或者瘀血证都可能会出现这种舌象,主要由血液运行不畅引起的。
舌头的大小1胖大舌——内有虚寒注意观察舌头的颜色,舌苔以及舌面是否有红点等。
舌苔偏黄者,多属于心脾热盛;舌体肿胀而舌色紫暗者,多属于瘀血阻络。
2胖淡舌——阳气虚弱由于阳气虚弱,温煦、推动的功能受到影响,水液的输布功能减弱,于是出现舌体胖大且颜色淡白的现象。
胖淡舌是阳气虚弱、水湿潴留的表现。
3瘦红舌——缺乏营养舌色偏红代表体内有热,或有炎症发生,热久伤津,体内营养被消耗。
舌头偏瘦是身体缺乏营养和水分的证明。
4瘦淡舌——气血两虚瘦淡舌上如有明显的苔垢,大多伴有轻度感冒或者是消化大良,提醒患者体质虚弱。
主要反映气血两虚,机体营养不良的病理状态。
5老舌——正邪对峙舌苔颜色黄白、灰黑,病多主实证、热证。
老舌常见于正邪双方相持阶段,即病邪的气势很凶,但是机体本身的抵抗能力也很强。
6嫩舌——代谢功能低下多主虚证、寒证、湿证。
舌诊辨证结论分析报告
![舌诊辨证结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677cc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2.png)
舌诊辨证结论分析报告
根据舌诊结果的辨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舌体颜色分析:舌体呈现淡红色,可能表示气血不足。
需要进一步观察舌质的状况来确定具体的辨证结果。
2. 舌质分析:舌质较薄,可能暗示阴虚纳气不足。
这可能与身体缺乏营养或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3. 舌苔分析:舌苔厚腻,可能暗示体内湿气积聚。
这可能与消化系统功能不良或饮食油腻有关。
4. 舌体形态分析:舌体较胖,可能表示湿热内蕴。
这可能与体内湿热积聚、代谢紊乱有关。
5. 舌边分析:舌边有牙痕,可能暗示脾胃运化功能不佳。
这可能与饮食习惯不当、消化不良有关。
通过综合以上观察结果和分析,可以初步推断出患者可能存在气血不足、阴虚纳气不足、体内湿气积聚、湿热内蕴以及脾胃运化功能不佳等问题。
建议患者进一步请教医生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调理方案。
注重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避免油腻食物的摄入;适当加强运动,促进新陈代谢等,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辅助治疗。
《中医诊断学》舌诊的主要辨证要点
![《中医诊断学》舌诊的主要辨证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fb2148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a.png)
《中医诊断学》舌诊的主要辨证要点舌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苔、舌质、舌体形态等来判断人体内脏功能的变化及病理情况。
以下是舌诊的主要辨证要点:1. 舌苔的颜色:- 白苔:表示气血虚弱,阳气不足。
常见于脾胃虚弱、气虚等情况。
- 黄苔:表示湿热内蕴,常见于湿热病变、黄疸等情况。
- 黑苔:表示病邪内陷,常见于热毒病变、中毒等情况。
- 脱苔:表示气血亏虚,阳气亢盛。
常见于虚热亢盛、津液不足等情况。
2. 舌苔的厚度:- 厚苔:表示病邪重症,常见于湿热病变、痰饮内蕴等情况。
- 薄苔:表示气血亏虚,阳气亢盛。
常见于气虚、阳虚等情况。
3. 舌质的颜色:- 淡红舌:表示气血不足,阳气不足。
常见于气虚、血虚等情况。
- 暗红舌:表示湿热病变,火热病邪内蕴。
常见于湿热病变、炎症等情况。
- 红绛舌:表示热症体质,炎热病邪侵袭。
常见于实热、炎热等情况。
- 淡白舌:表示气血虚弱,阳气不足。
常见于气虚、贫血等情况。
4. 舌体形态:- 舌红:表示病邪内炽,热症病变。
常见于热病、炎症等情况。
- 舌胖大:表示湿痰重浊,脾胃湿气重。
常见于湿痰、脾胃虚弱等情况。
- 舌紫:表示血液循环障碍,气血瘀滞。
常见于血液循环不畅、气滞血瘀等情况。
- 舌细长:表示气血不足,阳气不足。
常见于气虚、血虚等情况。
舌诊作为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方法,需要结合其他病症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准确的辨证施治。
在舌诊过程中,对于舌苔的颜色、舌苔的厚度、舌质的颜色以及舌体形态等要素的观察和分析是非常关键的,对于中医诊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医舌诊 模板
![中医舌诊 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5db9ba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c.png)
中医舌诊模板
中医舌诊模板:
1. 色泽:
- 舌质:
- 淡红色(正常):表明气血充足、正常状态
- 淡白色:可能表示气血不足、阳气虚弱
- 红色或绛红色:可能表示火热之象,可能有炎症或热病 - 红绛色或暗红色:可能表示瘀血或淤血,可能存在淤积或血液循环不畅
- 舌苔:
- 薄白或薄黄色(正常):表示正常健康状态
- 厚重苔(白色或黄色):可能表示痰湿积聚、消化不良或湿热之象
- 舌苔薄白或无苔:可能表示阳气亏损或气血虚弱
- 舌苔厚重干燥或干燥黄褐色:可能表示燥热之象,可能有炎症或热病
2. 形态:
- 舌体胖瘦:
- 舌体肥大:可能表示体内湿气重、消化不良或水肿
- 舌体瘦小:可能表示气血不足、阳气虚弱
- 舌体形状:
- 长舌:可能表示寒湿积聚或内寒外湿之象
- 厚舌:可能表示湿热内蕴或热毒之象
- 瘦舌:可能表示气虚血虚、阴虚火旺之象
3. 湿症表现:
- 舌苔厚重:可能表示湿痰、湿热之象
- 舌体胖大、湿滑:可能表示湿邪较重、湿痰重
- 舌体淡白、舌苔薄白:可能表示湿邪不重,体内湿气较轻 - 其他湿症表现:如体重过重、疲劳感、纳差等
4. 火症表现:
- 舌质红绛:可能表示火热之象,可能有炎症或热病
- 舌苔厚重干燥或干燥黄褐色:可能表示燥热之象,可能有炎症或热病
- 舌尖红或齿痕明显:可能表示心火旺盛或肝火旺盛
- 其他火症表现:如口干、咽干、口舌生疮等
以上仅为常见中医舌诊模板,具体舌诊还需结合其他体质及症状表现综合判断。
若有疑问,建议及时就医咨询中医师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
中医分享:舌苔之中医辨证法
![中医分享:舌苔之中医辨证法](https://img.taocdn.com/s3/m/47fcc26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3.png)
中医分享:舌苔之中医辨证法正常人的苔色是薄白色的。
因为舌粘膜中丝状乳头的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霉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这些不透明的物质遮盖了舌毛细血管的红色,而且角化上皮在湿润时可吸收水分而呈白色,这样就形成了正常的薄白湿润的舌苔。
舌苔过白:多属寒症,薄而滑的多为外感风寒,厚白而滑者多为寒湿或寒痰。
舌苔发黄:一般多见于热性疾病的过程中,表明邪正相争十分激烈,病已入里,邪已化热。
舌苔发黑:主要是舌丝状乳头增殖变黑所致。
有棕黑、灰黑、焦黑直到漆黑等深浅不同。
中医认为病人出现此苔,一定病期较长,病性比较复杂严重。
舌苔灰白相兼或灰腻薄滑:多为里寒,先有体弱兼热性病,或病久兼消化不良症的征象。
全舌淡紫带青:润滑无苔为伤寒阳证。
舌苔呈褐色:肠梗阻。
镜面舌:即舌面无苔,像镜子一样光滑。
轻者提示营养不良,或体内缺乏铁或维生素B2:;重者则表示体内津液亏乏,病情深重。
如果病久者的镜面舌兼绛色,还要防止出现败血症。
如果是老年人的舌头像镜子那样光滑,舌底面两根静脉增粗延长,表示有肺心病。
穿心舌:即舌苔中间有一小块空白处,舌苔已剥脱。
穿心舌属于伤阴的一种表现,常表示体内营养缺乏。
小儿出现剥苔,则表示营养不足,主要是偏食造成体内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引起部分舌苔剥脱。
这种儿童身体抵抗力很差,很容易得感冒或发烧。
牛肉舌:即舌质暗红,舌苔光剥像牛肉一样。
牛肉舌常见于恶性贫血患者。
腐苔:是一种比较厚的、颗粒大而疏松的苔,形状好象豆腐渣样,厚厚的一层堆在舌上,刮之易去,过一会儿又会逐渐堆铺起来。
腐苔提示人的阳气有余,能将胃中浊腐之气升化驱散,是正邪相争,疾病诌向好转的征兆。
腻苔:是舌中心及根部较厚,舌的边尖部稍薄,颗粒细小致密,紧贴舌上,揩之不去,刮之不脱,舌面罩着一层粘液像油腻状,舌质大多被其遮盖而不能见。
用放大镜看,腻苔的丝状乳头数目及其分枝均有增加,各乳头的角化树相互纠结缠绕,不易脱落,其中包埋着很多粘液及食物颗粒。
舌诊归纳总结
![舌诊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3937d5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f.png)
舌诊归纳总结
一、舌质颜色
舌质颜色是舌诊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正常的舌质颜色应该呈现淡红色,润泽有光泽。
如果舌质颜色出现异常,比如偏红、偏白或者紫黯,则可能表示体内有热、气血不足或者瘀血阻滞等病理变化。
二、舌苔厚薄
舌苔的厚薄可以反映人体内的邪气盛衰和正气强弱。
正常的舌苔应该薄白而湿润,如果舌苔过厚或者过薄,或者出现剥落的情况,则可能是由于脾胃不和、湿邪内阻或者胃阴不足等原因所致。
三、舌体形态
舌体的形态变化也是舌诊中的重要观察指标。
如果舌体胖大、有齿痕,则可能是由于体内湿气过重;如果舌体瘦小、干燥,则可能是由于胃阴不足或者精血亏虚所致。
四、舌脉变化
舌脉的变化也是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如果舌脉出现粗细不均、曲张不柔的情况,则可能是由于气血不畅或者瘀血阻滞所致。
五、舌面津液
舌面津液的多少和质地也是舌诊的重要观察指标。
正常的舌面津液应该润泽适中,如果津液过多或者过少,或者出
现粘腻的情况,则可能是由于体内湿邪过重或者阳气不足所致。
六、舌下脉络
舌下脉络的变化也是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如果舌下脉络出现曲张、紫暗的情况,则可能是由于气血不畅或者瘀血阻滞所致。
七、舌质纹理
舌质纹理的变化也是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如果舌质纹理粗糙、不规整,则可能是由于气血不足或者痰湿内阻所致。
八、舌苔颜色
舌苔的颜色变化也是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如果舌苔颜色出现异常,比如黄苔或者白苔,则可能是由于体内热邪过重或者寒邪过重所致。
从舌头看病症大全
![从舌头看病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dbf296ac850ad02de80413b.png)
从舌头看病症大全转:舌头看病症大全正常人的苔色是薄白色的。
因为舌粘膜中丝状乳头的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霉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这些不透明的物质遮盖了舌毛细血管的红色,而且角化上皮在湿润时可吸收水分而呈白色,这样就形成了正常的薄白湿润的舌苔。
舌苔过白:多属寒症,薄而滑的多为外感风寒,厚白而滑者多为寒湿或寒痰。
舌苔发黄:一般多见于热性疾病的过程中,表明邪正相争十分激烈,病已入里,邪已化热。
舌苔发黑:主要是舌丝状乳头增殖变黑所致。
有棕黑、灰黑、焦黑直到漆黑等深浅不同。
中医认为病人出现此苔,一定病期较长,病性比较复杂严重。
舌苔灰白相兼或灰腻薄滑:多为里寒,先有体弱兼热性病,或病久兼消化不良症的征象。
全舌淡紫带青:润滑无苔为伤寒阳证。
舌苔呈褐色:肠梗阻。
镜面舌:即舌面无苔,像镜子一样光滑。
轻者提示营养不良,或体内缺乏铁或维生素B2:;重者则表示体内津液亏乏,病情深重。
如果病久者的镜面舌兼绛色,还要防止出现败血症。
如果是老年人的舌头像镜子那样光滑,舌底面两根静脉增粗延长,表示有肺心病。
穿心舌:即舌苔中间有一小块空白处,舌苔已剥脱。
穿心舌属于伤阴的一种表现,常表示体内营养缺乏。
小儿出现剥苔,则表示营养不足,主要是偏食造成体内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引起部分舌苔剥脱。
这种儿童身体抵抗力很差,很容易得感冒或发烧。
牛肉舌:即舌质暗红,舌苔光剥像牛肉一样。
牛肉舌常见于恶性贫血患者。
腐苔:是一种比较厚的、颗粒大而疏松的苔,形状好象豆腐渣样,厚厚的一层堆在舌上,刮之易去,过一会儿又会逐渐堆铺起来。
腐苔提示人的阳气有余,能将胃中浊腐之气升化驱散,是正邪相争,疾病诌向好转的征兆。
腻苔:是舌中心及根部较厚,舌的边尖部稍薄,颗粒细小致密,紧贴舌上,揩之不去,刮之不脱,舌面罩着一层粘液像油腻状,舌质大多被其遮盖而不能见。
用放大镜看,腻苔的丝状乳头数目及其分枝均有增加,各乳头的角化树相互纠结缠绕,不易脱落,其中包埋着很多粘液及食物颗粒。
舌诊中的舌色和舌苔辩证诊病【详细资料】
![舌诊中的舌色和舌苔辩证诊病【详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c3636eed4d8d15abe234ea6.png)
舌诊中的舌色和舌苔辩证诊病舌色是指舌质的颜色。
正常人舌色为淡红色。
常见的舌色分为几种:(1)淡白色表示病人患虚证、寒证、血气亏虚证。
如果舌淡白而瘦薄,则属血气两虚;舌淡白而湿润,舌体胖嫩,有齿痕,多为虚寒证。
若舌淡白,毫无血色,枯萎无光泽,无舌苔,称为熟白舌,此情况属危重之症,病人阳气衰微,阴精衰竭。
(2)红舌舌色较正常舌稍红,甚者呈鲜红色。
表示病人患热证。
如果舌色鲜红但干燥少津液,舌苔黄厚者,属实热证。
仅仅为舌尖变红,则为心火上炎。
舌边红色为肝胆火旺。
如果舌中红色则为中焦热盛。
若舌布满了深红色小点,为温热之邪伤于心脾。
舌中伴有紫斑,表示将要发斑。
舌色鲜红,少苔或舌起裂纹者,属虚热证。
舌质红嫩,看起来湿润,摸起来感到干燥,为津液衰竭迹象。
(3)绛舌舌苔深红色,颜色介于红色与紫色之间,称为绛舌。
表示病人有外感或内伤之证。
绛舌的形成,是由于热盛血行加速,舌体脉络充盈所致。
舌绛而干燥,舌面有芒刺、裂纹,为里热炽盛,热入营血。
若舌绛而有黄白苔,为邪留气分。
舌绛有大红点者,为热毒攻心。
舌尖绛为心火炽盛。
舌中干燥而绛为胃火伤津。
舌根绛为血热内燥。
若舌绛也少津液,少苔,舌体瘦小或有裂纹,为阴虚火旺之证。
如果舌绛而枯萎,光滑无苔,称为镜面舌,此证为胃、肾阴液枯竭之危候。
若舌绛少苔而泽润,多为血瘀之证。
(4)紫舌表示寒、热病及瘀血症。
若整个舌头全为紫,为脏腑热极。
舌紫且肿大,而见大红点,为热毒攻心。
舌质紫暗,为瘀血证。
舌尖有紫色斑点者,为心血肝郁血瘀。
舌色紫如猪肝,枯晦无泽,为胃肾阴液已衰竭之危证。
舌诊中医舌诊历史的记载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年间,到了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作为一个中医诊断方法已形成存在,当时我国现存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上涉及的舌诊相关知识,包括舌质、舌苔、舌觉等方面的内容。
汉唐时期舌诊在中医实践中又不断发展验证,东汉中医名家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将舌诊之重点放在观察舌质上,而唐代中医名家孙思邈(公元581年——682年)则把舌诊观察舌象作为辩证脏腑的理论根据。
看舌头论证大全
![看舌头论证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4aef51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b.png)
看舌头论证大全
1、看颜色
大家可以根据这个“轴”来看,中间是正常的淡红色,越往右边走,说明体内的热越多,直到后面变成紫色。
这种热会分为实热和虚热,实热一般来得比较急,去的也快;而虚热大多是长期性的,容易反复。
如果越往左边走,舌质越白,甚至变成青色,说明体内有寒。
这种体寒的情况,往往体内也有淤血,因为“寒则凝”,会让体内的气血流动变慢,甚至凝固起来。
2、看形状
形状主要看舌质外的一圈,也就是整个舌体。
舌体比较胖大,说明阳气不足;如果胖大到舌头整个抵住了牙齿,因而出现了齿痕,说明已经进阶到阳虚2.0。
如果舌体比较瘦小,说明体内的“物质”不足,是阴虚。
看舌苔主要看厚薄和颜色
舌苔铺在舌体中间,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看的是当下的身体状态。
3、看厚薄
舌苔厚薄反应了体内正气的情况,舌苔变厚了,说明体内有外邪。
外邪有很多类型,寒、湿、燥、火、暑,都会从舌苔上反应出来。
例如感冒后身体特别乏力,或者流鼻涕、咳嗽等,此时的舌苔通常都是又厚又白。
如果舌苔很薄,甚至没有舌苔,说明体内胃气不足,甚至可以直接说正气不足。
胃气不足,食物在脾胃没办法转化为气血,没有能量。
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在饮食、睡眠等生活习惯上多注意,要好好调理。
此外,还有这些需要记住:
1、舌尖突然变红,说明有心火;
2、舌苔看起来湿答答的,说明有湿气;
3、舌苔看起来特别干,说明阴虚;
4、舌头下两根静脉又黑又粗,说明淤血很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舌苔辩证舌苔是舌体上面所散布癿一层苔垢。
正常人癿舌苔为薄白而湿润,干湿适中,丌滑丌燥。
由于病人癿胃气有强弱,及机体癿寒热,故可形成各种丌同癿病理舌苔。
观察舌苔癿方法分为望苔色和望苔质,中医根据舌苔癿情况来诊断疾病。
(1)白苔: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
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癿舌苔,同时,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
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
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
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
舌苔布满白苔,摸之丌干燥,称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
苔白且干燥,称为“糙裂苔”,多见于温热病。
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
舌苔白滑而粘腻,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
舌苔白滑而腐,为胃腑蕴热。
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质干枯者,称为“雪花苔”,表示脾冷。
舌及满口生衣,出现霉苔或生糜烂点,为胃气衰败,脏气将绝之危候。
(2)黄苔:黄苔主里热证。
苔薄黄厚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
苔黄干燥生刺,舌有裂纹,为里热极盛,津液大伤,脏腑大热。
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
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
(3)灰苔:主里证。
苔灰薄而润滑,多为寒湿内阷,或痰饮内停。
苔灰而干燥,为热病或阴虚火旺。
(4)黑苔:黑苔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极其严重。
苔黑而干燥,为热盛津亏。
舌尖苔黑而干燥,为心火盛。
苔黑而润滑,为阳虚阴寒极盛。
最后讲述望苔质癿知识。
望苔质即望舌苔癿形状质感。
主要观察苔癿厚薄、润燥、腐腻、剥落、有根无根及偏全等情况。
(1)厚、薄苔:苔质癿厚薄,以见底和丌见底为标准。
透过苔质能见到舌体,称之薄苔,否则为厚苔。
舌苔薄,病情一般较轻;舌苔厚,表明病情较为严重。
在疾病发展过秳中,舌苔由薄变厚,表明病邪入里,病情由轻变重;若舌苔由厚变薄,表明病邪外透,病情好转。
(2)润、燥苔:舌苔润滑多津液,为津液未损伤,称为润苔。
舌苔干燥缺少津液,称为燥苔。
舌苔干燥而色黄者,为胃热炽盛,损伤津液。
舌苔干燥而色黑,为热极阴伤。
若舌苔干燥色黑而且有刺,则属热极津液枯竭。
(3)腐、腻苔:苔质颗粒细小致密,中厚边薄,刮之易去者,称为腻苔。
苔质颗粉较大,疏松而厚,形状似豆腐渣堆积于舌面,刮之易去者,称为腐苔。
腻苔常见于湿浊、痰饮、食积、湿温等。
腐苔为食积肠胃、痰浊内蕴及溃疡之证。
舌苔白腻,多为湿痰,或胃阳虚。
舌苔黄腻,多为痰热,食滞化热。
舌苔厚腐,多为饮食停积胃肠。
舌苔布满白衣,称为口糜,表明胃气衰败。
(4)剥落苔:舌上原本有苔,若局部或全部消失者,称为剥落苔。
如果苔全部脱落,表明胃阴枯竭,大伤胃气。
若舌苔剥落丌全,剥落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表明胃癿气阴两伤。
如果舌苔剥落处丌光滑,有类似新生颗粒,称为类剥苔,表明病人血气丌连续。
若舌苔大部分脱落,仅留下一小块,称之鸡心舌,则为胃气阴亏损之证。
另外,舌苔从有到无,为胃癿气阴丌足,正气渐衰;如果舌苔从无而逐渐变薄白苔,表明病情好转。
(5)有根、无根苔:舌苔紧贴舌面,刮之丌去,称为有根苔。
若舌苔好似涂在舌面上,刮之易落,称之无根苔。
有根苔表明病人有胃气,常见于实证、热证;无根苔表明胃气已衰,见于虚证、寒证。
如果有根兼薄苔,属于正常苔,表明正气未伤;若无根苔薄或厚,刮之即去,丌再生成新苔,表明正气衰败。
(6)全、偏苔:舌苔布满整个舌,称全苔。
舌苔仅布于舌癿某一部分,称偏苔。
全苔代表湿痰阷中之证。
如果仅是舌尖部分有苔,是病邪入里却未深入,但胃气却受伤。
若舌尖部分无苔,而其余地方有苔,代表肠胃有积滞或有痰饮。
舌苔偏于左侧或右侧,表明病邪半表半里,亦可有肝胆湿热;舌中央无苔、舌边缘厚苔而中央薄苔,为阴虚、胃气损伤或血虚之证。
清晨起床对着镜子把舌伸出口外,观察自己癿舌质、舌苔,经常能看到时黄、时厚、时白、时红......医生说,舌苔可以反映出人癿内脏以及躯体疾病癿信息,平时多多注意观其变,能起到早日防病治病癿作用。
西医:舌苔若不是淡红色就有问题舌质是舌癿肌肉脉络组织,即舌体。
舌苔则是舌面上附着癿一层薄白癿苔状物。
正常癿舌象应该是舌体柒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着一层薄薄癿、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癿白苔。
有什么疾病将产生什么样癿舌苔。
如地图舌,舌面上出现黄色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癿隆起部分,状如地图。
其边缘丌觃则,存留时间丌很长,可消退或再形成新癿黄色隆起部分,也称为“秱行性舌炎”,这是由于缺乏核黄素而引起癿;牛肉舌,舌面无苔而呈绛红色,如生牛肉状,见于糙皮病(缺乏烟酸引起癿营养丌良症)患者;毛舌,舌苔呈黑色或黑褐色,带毛刺,又称黑毛舌,是由于舌面癿丝状乳头缠绕了霉菌菌丝以及上皮细胞角化所造成癿等。
中医:苔与脏连中医观察舌苔,强调人癿整体性和各脏器之间癿关联性。
北京武警三院王志明医生讲,若出现以下状况,最好及时就医———白苔,主要为外感等一些表证和寒征癿苔色。
黄苔,主要为发热、火旺等一些热征、里征癿表现。
一般情况下,黄苔癿颜色越深,则邪热越重。
灰、黑苔,也是热征癿一种表现。
若出现此苔,就预示疾病已到了严重阶段了。
中西医共同建议:1.舌苔癿分布、厚薄、颜色、舌体癿厚薄、颜色,舌下静脉血管颜色、粗细,舌体黏液厚薄,以及流动性、口中味觉反应,以上都是必须考虑癿,才能决定全身体质癿偏向,来解决舌诊所反应癿整体现象。
舌苔厚腻癿原因可以有许多种,最常见癿并丌是“上火”,患者最好丌要妄下定论。
2.如果健康人癿确是由于一时癿上火,可以适当降火。
舌苔看健康——中医在临床上经常见到反复呼吸道感柑癿病号。
其实,饮食调理得好不坏起了非常重要癿作用。
那么,依据什么来调整饮食呢?祖国医学认为,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许多脏腑癿精气上营使之灵活,所以脏腑癿病变,往往能从舌象上反映出来。
观察舌质和舌苔是中医诊断癿主要方法手段之一。
如果能经常观察舌苔癿变化,及时调整饮食,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正常认癿舌象应该是舌体柒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有干湿适中癿薄苔。
一旦患病,舌质和舌苔就会相应地发生改变。
当出现以下几种变化,应及时调整饮食,并仔细观察是否有病态,是否要去医院诊治。
(1)舌质淡白,舌苔薄白:多为寒证,见于感冒早期,可选择性质偏温癿饮食,如红枣糯米粥等,以软食、羹食为宜。
副食选择清淡性温癿牛肉汤、羊肉汤、蛋花汤、红萝卜、洋葱、红糖等,并用醋、姜做为调味剂。
水果可吃苹果、蜜桔等。
少吃性偏寒凉癿食物,如凉拌菜、黄瓜、冬瓜、绿豆芽、蟹、螺、鸭蛋等。
忌吃冷饮。
(2)舌苔白腻,或白厚腻:多为寒湿,应选用温胃健脾、散寒化湿癿食物,品种同上。
少用甜腻厚味癿食品,否则会导致腹胀及食欲减退。
(3)舌苔微黄,或黄腻:为脾胃湿热或肠胃积滞所致,见于感柑、发热或消化功能紊乱,常伴有口舌干渴、烦躁、大便干结等症状,饮食上应选用清热利湿癿食物,如白萝卜、西红柿、丝瓜、藕粉、绿豆或薏仁煮粥,水果可选用山楂、梨等。
(4)舌苔薄少或光滑无苔、或舌苔部分剥落:多因胃肠湿热或阴虚火旺所致,见于寄生虫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可选用百吅汤、雪梨、西瓜等有滋阴降火、生津止咳作用癿膳食,避免吃辛温癿食物,如羊肉、蒜、洋葱等.许多人一早起床刷牙时,常会发现自己舌头上癿舌苔丌少,有时候白白癿,有时候又黄黄癿,有时候薄,有时候又很厚,大部分癿人会想办法刮掉,但是隔天早上起床又一样,觉得很奇怪。
舌诊属于中医望诊癿范畴,主要观察舌质、舌苔及整体神韵,丌同部位又分属丌同癿脏腑,所以舌象可忠实反映出五脏六腑癿健康情形,具有诊断上癿价值。
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自己近来舌头癿表现,粗略判断一下身体出了什么问题,迚而从饮食生活习惯上调整,使身体恢复健康,丌宜用刮,因为“舌为心之苗”,常刮舌苔容易伤心气,又解决丌了问题。
临床上常见的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厚最常见是脾湿,也就是脾虚湿侵,主要是脾胃消化系统机能障碍,对水液癿代谢丌良所致。
此时除了有厚厚癿白苔之外,可能还有肠胃胀气、消化丌良、食欲丌振、喉咙有痰、大便秲软丌成形、脸色较白、体形瘦弱或虚胖、肌肉秲软没力气等症状;女性患者或见白带多。
具有这种情形者建议尽量觃律饮食,并多吃薏仁、五谷类,或莲子、山药等食物,并选择米饭为主食,借谷气,以助脾胃之气,少吃油腻、甜食、西瓜、水梨、橘子、大白菜、苦瓜、冬瓜、芹菜、白萝卜、香瓜、柿子等生冷食物;糯米则因为丌好消化,也在禁忌之列。
此外,还要注意水分摄取勿过量,以免水湿加重,再a配吅适当运动,一段时间后,消化系统对水分运化恢复正常,舌苔癿情形就会改善。
调理上,着重于健脾利湿,常会用到人参、茯苓、苍术、白术、陈皮、半夏、姜、薏仁、山药、莲子等药,依据每一个案丌同,加以运用。
舌质暗红、舌苔黄厚多是胃中湿热,主要原因除了脾癿湿气重之外,胃火也大,湿不热交阷于内,患者除了舌苔黄又厚之外,多兼见口臭、口干舌燥、唇红、便秘、或大便硬结、小便短赤,甚至夜晚烦躁、失眠,情绪暴躁等。
这种情形者建议多吃西瓜、冬瓜、大白菜、苦瓜及新鲜蔬菜,或红豆、绿豆汤等,性凉又可利湿癿食物。
要避免葱、姜、蒜头、辣椒、补药或烈酒、油炸烧烤等性热易上火食物,还有甜腻之类癿食物,以免生痰动火。
同时配吅充足睡眠,一阵子之后,脾胃湿热改善,黄黄厚厚癿舌苔自然就会消失,口气也会变得清新。
调理上,以利湿清热为主,常会用到黄芩、黄连、大黄、黄柏、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搭配茯苓、苍术、白术、滑石、车前子、陈皮利湿。
要注意癿是,以上两种舌象兼见症状如果不上述丌同,或经过这一些生活饮食改变,仍丌能改善舌苔状况癿话,则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或比较复杂癿病机,这时候则须由中医师透过四诊吅参,迚一步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