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三江六岸城市的规划共53页文档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规划纲要的通知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3.27•【字号】赣市府发[2006]9号•【施行日期】2006.03.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规划纲要的通知(赣市府发[2006]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规划纲要》已经2006年3月21日召开的市政府第九次市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OO六年三月二十七日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规划纲要第一部分总则一、编制目的编制《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规划》(以下简称为“本规划”),是为了实施中共赣州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战略,整合圈域要素资源,协调圈域空间分工与合作,增强圈域产业协作和配套,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培植产业集群,提高圈域整体竞争力,把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建设成为全市商品、要素和物流交易较为活跃的区域,成为全市经济引力较强的对接“洼地”与经济张力较强的辐射“高地”。
二、指导思想本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培育城市经济圈为中心,淡化行政区划概念,从区域角度强化市、县两级及县级之间的经济联系与协作,形成圈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全面协调城镇之间发展的关系,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扶持重点领域及优势产业的优先发展,增强圈域自我发展能力;科学保护并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优质经济;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优化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促进圈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编制依据1、中共江西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2、江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3、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精神。
4、《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
赣州规划设计方案范文
赣州xxx建设投资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参考范文(下载可编辑)赣州xxx建设投资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赣州,简称“虔”,别称“虔城”,也称“赣南”,是江西省的南大门,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设区市。
赣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以山地、丘陵、盆地为主,总面积39379.64平方千米,下辖3个市辖区、14个县、1个县级市、2个功能区,2019年户籍人口为983.07万人。
赣州是江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国百强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Ⅱ型大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拥有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综合保税区。
赣州钨与稀土资源丰富,是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
赣州都市区是江西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都市区。
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原中央苏区所在地、万里长征的起点城市,文天祥、周敦颐、海瑞、王守仁、辛弃疾和中共第一代核心领导人皆在赣州主政过。
赣州是中国魅力城市之一,有着千里赣江第一城、江南宋城、红色故都、客家摇篮、世界橙乡、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和世界风水堪舆文化发源地等美誉。
2012年,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3年,赣州成为中部首个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的城市。
2017年,赣州获批成为江西省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陶粒是一种在回转窑中经发泡生产的、主要用于作隔热耐火材料的骨料,我国陶粒砂主要用于石油支撑剂,是需求量最大的陶粒砂品种之一。
该xxx项目计划总投资9850.4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495.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09%;流动资金2355.1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91%。
达产年营业收入1968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5017.80万元,税金及附加190.61万元,利润总额4667.20万元,利税总额5501.56万元,税后净利润3500.4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001.1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7.38%,投资利税率55.85%,投资回报率35.54%,全部投资回收期4.31年,提供就业职位356个。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赣州市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的通知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赣州市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1.18•【字号】赣市府发[2008]4号•【施行日期】2008.0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建设正文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赣州市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的通知(赣市府发[2008]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为积极推进赣州市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市发改委编制了《赣州市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经2007年10月31日市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并原则通过,现予批转,请你们根据该规划认真组织实施。
二OO八年一月十八日赣州市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赣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纵深推进“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加快赣州中心城区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中心城区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赣州中心城区建设步伐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100万,成为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交通运输便捷、产业经济繁荣、辐射带动力强,最适合人们居住和创业发展的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为全面落实《决定》的各项任务,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根据赣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有关内容,制定本项目规划。
本规划的范围涵盖章贡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及赣县和南康市的部分区域,实施期限为2008-2011年。
本规划总体思路是,以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100万为目标,通过政府监管、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完善政策,创新机制,提前布局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下大力气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存在的体制不顺、投资不足、各种设施不配套、综合效益不明显等突出问题,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带动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各项建设任务全面展开。
三江六岸提升规划
公示材料公示材料《宁波市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公示材料一、规划背景三江是宁波的母亲河,是宁波地域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和骨干,承载了宁波城市“商、港、水”的文化精髓,传承了宁波以港兴市的历史文脉。
一直以来,我市十分重视三江六岸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
先后开展了“三江六岸”城市设计、百里文化长廊规划等总体层面的规划以及湾头、甬江东岸、甬江北岸、鄞奉片区、长丰片区等沿江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了宁波大剧院、老外滩、和义大道、宁波书城、滨江公园等一系列滨江重要公共建筑和公共开放空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由于战略统筹不足,分区段设计多,整体布局考虑不足,关注开发多,关注生态文化不足,形态设计多,对体制机制研究不足,缺乏一个统筹纲领性的战略规划。
当前,按照市委市政府所做出的“六个加快”和“中心城品质提升”的战略部署,宁波将更加注重提升城市品质,更加注重公示材料公示材料提高城市软实力。
作为宁波城市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开敞空间,三江六岸开发建设将作为城市转型升级、建设美丽宁波、促进生态文明、弘扬城市文脉的重要抓手。
为进一步从总体层面加强对三江六岸的规划引领作用,规划以统筹整合、转型提升为重点开展了《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
统筹整合是指从三江流域全局的角度来审视、协调现有的各市县、片区规划,通过整合,形成区域统一协调的发展方向,形成合力,突出重点,推动有序发展。
转型提升是指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要求出发,转型提升原三江农业灌溉、工业码头等功能,更关注生态、关注文化、关注民生福利,更关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谋划“三江走廊”所代表的城市品牌形象和软实力的提升,谋划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希望藉由《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能够引领城市空间优化、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生态、文化、品牌形象塑造,使三江六岸真正成为宁波城市转型提升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真正成为“市民之江、城市之魂”。
公示材料公示材料二、主要规划内容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分为外围流域段和中心城区段。
赣州市蓉江新城(暂定名)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内容
赣州市蓉江新城(暂定名)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1规划区位与规划范围1.1蓉江新城与章江新区、三江文化科技新区、凤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隔江相望,三面环江,南靠峰山。
1.2本次规划范围东至赣州环城高速,南至樟木河,西北至章江,规划面积77.03平方公里,其中市才支撑。
面对高校园区现状生活配套设施不足以及高校师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用地面积为56.03平方公里,非建设用地面积为21平方公里。
2编制背景与目的2.1一是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与《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以下简称”都市区总体规划”)提出的相关要求与内容;2.2二是通过蓉江新城的开发建设,缓解和释放老城区的城市建设及发展的压力,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2.3三是指导规划区内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建筑方案设计,以及为蓉江新城建设管理提供直接依据。
3现状基本概况现状已使用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125.89公顷,主要集中在高校区、赣州出口加工区、潭口镇区、潭东镇区、豪德商贸物流园区等区域周边;用地性质以商业、居住、教育科研为主;区域以建好了赣南大道、蓉江一路、105国道、323国道等道路设施,交通出行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4功能定位蓉江新城是章康新区核心区;是区域性金融商务与科研创新中心;是以金融商务、科研创新、商业会展、文化创意体育、旅游休闲服务、教育创业培训、商贸物流为产业主导的赣州市CBD中心与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是绿色低碳、智慧智能、宜居宜业、宜人宜行的生态文明示范新城。
5规划目标(1)目标一:章康新区核心区;《若干意见》中提出应科学规划建设好章江新区,蓉江新城应成为章康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区与引擎。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纪要的通知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纪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4.28•【字号】赣市府办字[2007]73号•【施行日期】2007.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纪要的通知(赣市府办字[2007]73号)章贡区人民政府,赣县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纪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OO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纪要2007年4月19日,市政府副市长、市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委会”)常务副主任邓又林主持召开市规委会第十四次会议。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规委会副主任尹礼山出席了会议,谢宝河、马玉福、周逸洪、李江、朱和生、韩振飞等23位市规委会成员到会,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黄华,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肖遵良和市地震局副局长曾谷林列席了会议。
会议审议了《赣州市水东梅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赣州市水西湖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赣州虎岗“中华儿童新村”旧址及周边地区保护与整治规划》、《赣江路地段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赣州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控制性规划》和《赣州市中心城区新城区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等六项规划以及经市规委会专家委员会咨询论证的有关地块建筑方案及规划技术指标调整问题。
现将会议议决的事项纪要如下:一、关于《赣州市水东梅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其中几个问题1、会议原则通过《赣州市水东梅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水东梅林控规》”),会议要求,市城市规划建设局要再次征求章贡区政府、赣县政府等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意见后,并结合本次市规委会委员的合理意见,督促规划设计单位对《水东梅林控规》作进一步修改完善,按法定程序提请审议、批准。
南昌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赣江两岸滨江区域规划管控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南昌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赣江两岸滨江区域规划管控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昌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8.07•【字号】洪府发〔2020〕28号•【施行日期】2020.08.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南昌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赣江两岸滨江区域规划管控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关于进一步完善赣江两岸滨江区域规划管控的若干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规划管控区域示意图2020年8月7日关于进一步完善赣江两岸滨江区域规划管控的若干意见随着我市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一江两岸”城市空间格局已初步形成。
2014年起,我市陆续开展了《南昌市“一江两岸”总体城市设计》《南昌市“一江两岸”详细城市设计》和《南昌市“一江两岸”规划控制导则(含分区指引)》等一系列规划编制工作。
在规划引导下,中心城区赣江两岸形成了较好的城市风貌,并成为城市的一张魅力名片。
为助力南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一江两岸”风貌水平,需要完善赣江两岸区域规划管控,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规划管控意见。
一、优化完善“一江两岸”城市设计结合城市发展实际,对现有“一江两岸”城市设计进行优化,并补充增加城市高速公路环内赣江两岸滨江区域管控相关内容,由市自然资源局统一做好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
具体如下:(一)城市设计优化管控区域:具体为现有“一江两岸”详细城市设计范围,北起赣江大桥,南至九龙湖过江大桥,东起沿江大道以东500-1000米的范围,西至赣江大道以西500-1000米的范围,总规划面积约为25.67平方公里。
(二)城市设计增加管控区域:高速公路环内赣江两岸滨江管控空白区域,其中:赣江西岸由北至南包括临空经济区(福银高速以南)、经开区、九龙湖过江大桥以南、VR科创城等区域临江第一个街区;赣江东岸由北至南包括高新区、南昌县东新区域临江第一个街区,扬子洲镇及蒋巷镇福银高速以西区域。
赣州市水东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布内容
赣州市水东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布内容一、规划范围赣州市水东组团位于赣州市中心城区东面,贡江、赣江右岸,与河套老城组团、水西组团隔江相望。
本次规划范围北至厦蓉高速,西南邻赣江、贡江,东至贡江大道及自然山体,用地面积23.64km2。
二、地位与作用本规划是指导本地区建设的法定性文件,是实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直接依据。
在本地区内所进行的各项城市建设活动,均应遵循本法律条文。
三、发展定位赣州中心城区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滨水生态新城。
四、发展规模(1)人口规模:规划水东组团人口规模为15万人。
(2)用地规模:规划水东组团建设用地面积为1275.14公顷。
详见附表1。
五、规划结构规划水东组团的空间结构为“一核、二轴、四心、四区”。
一核:以宋城旅游、水西民俗休闲、水东田园度假为主要内容的三江口文化旅游核心。
二轴:沿江文化旅游发展轴及虔东大道城市发展轴。
四心:商业中心、田园度假旅游中心、马祖文化中心、七里瓷窑文化中心。
四区:北部居住区、田园度假区、南部居住区、七里瓷窑文化体验区。
六、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划水东组团以京九铁路、虔州大桥-水东大道为界限分为3个街道,虔州大桥上游地区至京九铁路地区为东河街道,下辖3个居住小区;京九铁路至贡江大道地区为贡江街道,下辖3个居住小区;虔州大桥下游地区为虔东街道,下辖3个居住小区。
(1)行政办公设施规划行政办公设施按居住区级、小区级两级设置。
保留水东镇镇政府和水东镇派出所;新建1处派出所。
其余行政办公设施结合社区中心、邻里中心设置。
(2)文化设施布局规划文化设施按区级、居住区级、小区级三级设置。
规划区级文化设施一处,居住区级文体设施附设在社区中心内,小区级文体设施附设在邻里中心内。
(3)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共设置小学8处、初中3处、高中2处。
(4)体育设施布局规划体育设施按区级(独立占地)、居住区、小区级(配建)三级设置。
规划设置区级体育设施3处。
居住区级文体设施附设在社区中心内,小区级文体设施附设在邻里中心内。
赣州市三江六岸城市规划-PPT文档资料54页
北桥门户地带——塔,桥,绿;历史、人文、生态与现代文明的 投资环境。
除了发展商业和房地产外,三江六岸也是旅游发展的战略位置,现提出三 个主要而且各具特色的主要发展重点和位置:
1、兴建全新的旅游村 建议在章江左岸步行桥附近开发旅游村。从这个角度可饱览从行人桥至“三
江六岸”地点的城墙景观。旅游村也是游人游览古城的起点。旅游村拥有酒 店度假中心、购物中心和观景台等。旅游村沿河景致,可适合多种休闲活动, 如水疗及泰式按摩。 2、文化中心和商贸展览中心 建议在章江的右岸、红旗大道的南面建设一个大规模的公园,内设博物馆 (可以“长征”作为展点之一)及商贸展览中心(可作为科技博览、灯饰、 美食、服装及美容展销)。服务对象为市民、游人和商务旅客。 3、在章江南端建设生态湿地公园 在城市的南部边缘地区,章江的洪水区以及黄金开发区行政中心南部的低 洼河岸地区发展大型的生态湿地公园,为未来的赣州提供祥和、宁静的休憩 环境。酒店、度假村等设施将设于其中,并作为周边地区的后花园、短线休 闲度假的好去处。 建议改建运送木材的旧铁路为观光铁路,旅游以此直达生态湿地公园、展 贸中心及旅游村。
1、创造连续的滨江景观步行带。 2、组织沿江的休闲活动空间。 3、开辟连接自然山水的楔形绿带。 4、发展旅游观光带。 5、连接城市景观资源。 6、强化亲水亲民特征。
1、北段:滨江生态休闲区。以田园风光、客家文化、 观光农业为主题,开发滨江度假区、水乡休闲区。
赣州市水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文本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规划根据、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发展战略及建设方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用地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生活居住区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公共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文物古迹及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环境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综合防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规划控制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章规划实行方略与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章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赣州中心城区水东片区旳发展需要,为顺利进行水东片区生态旳保护与都市开发建设,特制定本规划文本(下称文本)。
第二条本次规划文本合用于水东片区23.4平方公里范围内旳各地块及各类用地建设旳规划管理工作。
规划区内开发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均应符合文本旳规定。
第三条文本波及旳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既有旳有关原则、规范指定旳,未波及旳指标应符合国家、江西省和赣州市旳有关法规、标精确定。
建设赣州“三江六岸”精品旅游带
赣州因三江得景。千年宋城墙依江而筑,连通郁孤台、八境台、蒋经国旧居、古浮桥等著名景点,构成中心区域的景观中枢。中心区域之外,通过三江向东、西、北三个方向延伸,形成绵延数十公里的景观带。景观带周边,远山粉黛,江河奔流,田园村舍,层次分明,形成大写意的景观环境。值得一提的是,赣州是赣派风水的发源地,所以赣州城的景观系统明显受到风水术的影响,特别注重山形水势。
山水间度假旅游区。这是本旅游带的终点。这里地理位置优越,面对赣江,背靠青山,气候、空气条件良好,和整个旅游带一水相牵,是理想的滨水度假区建设地。因此,要按照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并利用赣江良好的水域风光打造好水上游乐区进行配套。
休闲文化作支撑。做旅游、建景区,除了要考虑社会效益外,还必须考虑经济效益,特别是像赣南这样的革命老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更需考虑。因此,在规划三江六岸旅游带布局和项目时,要把观光体验和休闲度假结合起来,利用这一区域的良好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水域风光,在区域内赣江下游规划建设度假旅游区和水上游乐区以及适当的旅游地产项目,提高投资吸引力和回报率。
客家文化为主线。三江六岸,虽然文化多元,但是都是客家人创造的。不管哪种文化,都带有客家文化的特征。为此,把客家文化作为主线不言而喻。要在整个景区从头到尾全程式体现客家文化,要把客家文化元素融入到其它各种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中,要有以表现客家文化为主的精品景区,沿途景观小品要多体现客家文化。
赣州市水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赣州市水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赣州中心城区水东片区的发展需要,为顺利进行水东片区生态的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特制订本规划文本(下称文本)。
第二条本次规划文本适用于水东片区23.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各地块及各类用地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
规划区内开发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均应符合文本的规定。
第三条文本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标准、规范指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江西省和赣州市的有关法规、标准确定。
第二章规划依据、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第四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6号))3、国家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4、国家标准(GB50445-2008)《村庄整治技术规范》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6、国家、江西省相关法规和规范7、《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赣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9、《赣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年)》10、《赣州三江六岸城市设计》(美国龙安公司)11、《赣州市中心城区水东片区规划》(赣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2、《赣州市水东梅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五条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1、生态优先原则2、区域协调原则3、效益统一原则4、人文特色原则第三章发展战略及建设方针第六条发展目标1、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将水东片区建设成为赣州中心城区东部的园林化新城区。
2、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注重文化内涵,将城市开发与生态保护有机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将水东建设成为赣州中心城区“绿肺”,人们休闲旅游的“后花园”和都市农业生产基地。
3、建设高效便捷的城市综合交通、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系统,完善城市功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4.28•【字号】赣府字[2010]46号•【施行日期】2010.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赣府字[2010]46号)赣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呈报审批<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请示》(赣市府文[2009]132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同意《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要坚持以人为本、塑造城市特色、可持续发展和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充分发挥赣州市区位交通和文化生态优势,把赣州市建设成为我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水二、推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597.02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中心城区逐步形成“一脊两带、三心六片”的空间布局结构。
要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加强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包括南康市区、赣县县城、上犹县城,和其他卫星镇等构成的赣州都市区建设,统筹安排都市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共赢格局,努力将赣州市做大做强。
三、合理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常住人口按139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39.6平方公里以内。
要严格按规划用地布局要求进行建设,遵循集约节约用地、可持续发展原则,切实保护好耕地。
同时要着眼长远,加强对城市远景发展的研究,在用地布局和发展空间上留有余地。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要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强资源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
积极推进工业、交通和建筑节能工作,逐步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严格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赣州城市规划
3、应急避难疏散线路规划
对应急避难疏散路线的规划,按照“从小到大”的方式,将疏散 路线分为:地块内部疏散路线、社区疏散路线、市级疏散路线。 (1)地块内部疏散路线 对于地块内疏散路线的组织,规划通过地块建筑间距向内部道路上集 聚,然后再向临近的应急避难场所上疏散。 (2)社区疏散路线
根据规划范围内,以绿地、中小学、体育场、大专院校等形成的 避难场所的分布,避难人群在经过地块内部疏散路线的集聚,以各疏散 分区为基本单位,向社区避难场所疏散。根据各个避难场所的疏散能力, 造成其所辐射的范围的不同,总体上以就近疏散为原则。 (3)区级、市级疏散路线
市政基础实施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区现有水厂五座,总给水规 模为42万吨/每日。远期(2020年) 各水厂给水 规模分别为:新建一水厂扩建到30万吨/日;二水 厂扩建到30万吨/日;三水厂扩建到20万吨/日。 赣县(梅林)水厂维持现状规模5万吨/日;南康市 水厂扩建到20万吨/日 • 给水管道规划: 城市规划区给水管 道规划以章、贡两江水源为依托,构建323国道 给水互补管廊。 •
燃气工程规划:
• • • • • 1、供气规模 (1)气源的选择和气化率 近期:气源为天然气和石油气,气化率95%; 远期:气源为天然气,气化率98%。 规划近期扩建沙河LNG气化站规模至12万立方米;远期根据西气东输工程, 2011年西气东输二线入赣州以后,规划在唐江镇设天然气分输站1座,另外 在西城区西侧规划天然气门站1处,并在门站附近配建天然气储气调峰站1座, 并将沙河气化站转变为燃气城市储备库,确保城市燃气供应安全。 (2)用气量 预测远期(2020年)中心城区总用气量为39.6万m3 /日 2、输气管网布置 天然气输配系统压力等级:老城区采用中压A——中压B——低压三级系 统,新城区采用中压A—低压二级系统;管网由中压A级管、中压B级管、中 中调压站、中低压调压站,用户调压器组成。
金华三江六岸城市规划概述
金华三江六岸城市规划概述一、总述规划背景:金华通过滨江公园,生态廊道,蓝、绿道与夜景亮化工程,将水质达标率从 40.4% 提升至 93.4%,建成 18 个公园、16.5 公里绿道、3 公里蓝道与两个游船码头,亮化了 67 幢建筑与 8 座桥梁,提升了三江六岸环境品质;对内得到了市民广泛认可,对外提升了金华知名度。
规划范围与研究范围:规划范围西起婺江大桥,东至义乌江的东二环大桥,南至武义江的南二环大桥,以沿江防洪堤岸线为基础,向外拓延一个街区(约 500-1000 米)所覆盖的街区范围,面积约 22 平方公里,包括约 36 公里滨江岸线,36个规划公园与 430 公顷滨江绿地;研究范围扩展中心城区沿江地区,东至金华南站,西至杭金衢高速,南至规划快速路,总面积约为 50 平方公里,包括 72 公里滨江岸线与 72 个规划公园。
规划定位:定位为提升型规划。
在充分评估已有建设基础上,针对现状问题,对标国、内外先进经验,在滨江功能、交通体系、风貌体系、滨江公园与景点体系、生态体系等方面提出系统提升策略,指导三江六岸地区城市建设与滨江公园建设。
规划思路:包括城市设计、景观规划、景观设计与实施建设四部分核心内容。
其中城市设计强调面上能管控,即在功能布局、城市天际线、综合交通与景观风貌方面,全域管控规划范围22平方公里,并分别提出更新地区、新建地区系统管控策略;景观规划强调线上成体系,统一规划滨江景观带,明确公园主题定位、慢行系统、生态系统与景观要素体系;景观设计强调点上有指引,在景观规划系统指引下,对未建公园与景点进行概念性设计,对已建、在建公园提出提升策略,以指导下一步景观详细设计;实施建设通过近三年具体行动计划与体制机制优化落实规划蓝图。
二、目标愿景发展目标:提出“和美金华纽带、百里风景画卷、婺州文化客厅”发展目标。
和美金华纽带强调江城一体,推动江城功能、交通与形象融合,激发滨江活力;百里风景画卷强调建设滨江生态体系、特色公园与景点,严格管控滨江天际线,打造优良生态环境与优美滨江风景;婺州文化客厅强调保护、再塑、彰显历史与近代文化,创新现代文化,全方位彰显金华文化特质。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公开稿 - 最终
附:《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公布稿)一、规划期限、范围与法律效力(一)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2-2015年,中期为2016-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二)规划范围1、赣州都市区赣州都市区范围包括:章贡区、南康区、赣县、上犹县、兴国县、于都县、信丰县、崇义县、大余县和赣州开发区,总面积2."01万平方公里。
赣州都市核心区范围包括:章贡区、南康区、赣县、上犹县和赣州开发区;同时考虑到赣州城市的供水安全保障,将崇义县的陡水湖水库周边的过埠镇、杰坝乡纳入,总面积7100平方公里。
2、赣州中心城市赣州中心城市范围包括:章贡区、赣州开发区全域,南康区的蓉江街道、东山街道、唐江镇、凤岗镇、龙岭镇、镜坝镇、太窝乡、三江乡、龙华乡、朱坊乡、横寨乡、赤土畲族乡;赣县梅林镇、茅店镇、江口镇、五云镇、储潭镇、大田乡;上犹县东山镇、黄埠镇。
区域总面积为2236平方公里。
(三)法定效力本规划是赣州都市区进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
在都市区内各项规划建设管理活动均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执行本规划。
二、发展目标与总体布局(一)发展目标1、都市区发展目标到2015年,初步形成赣州中心城市同城化发展格局,特大城市发展框架基本建立;都市区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都市区整体的社会经济、生态环保等指标位居全省都市区、城镇群发展前列。
到20年,建立起辐射带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都市空间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稀土与钨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到2030年,将赣州都市区建设成为我国东南部地区的新兴开放高地和重要增长极、赣江源头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2、赣州都市区人口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1到2015年,都市区城镇人口为300-310万,城镇建设总用地为340-350平方公里左右。
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6-2030年)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发展目标与战略 (4)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2)第四章城市规划区规划 (38)第五章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规划 (43)第六章中心城区住区建设规划 (54)第七章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7)第八章中心城区产业发展布局规划 (64)第九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73)第十章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82)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84)第十二章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94)第十三章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规划 (101)第十四章中心城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04)第十五章中心城区绿地布局与景观系统规划 (111)第十六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115)第十七章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规划 (119)第十八章中心城区建设时序规划 (121)第十九章规划实施保障 (123)第二十章附则 (126)附表 (127)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06版总规)自2010年批准实施以来,赣州市城市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是《若干意见》出台,赣州市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面临新的宏观发展环境;二是行政区划调整,近年来南康、赣县相继撤市(县)设区,中心城区面积扩大,亟需加快将南康区、赣县区纳入中心城区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三是重大设施和平台的建设,黄金机场扩建、昌赣深高铁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赣州综保区、赣州高新区、赣州港(铁路口岸)等重大产业平台的建设,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同时,新时期国家提出一系列新的城乡规划发展理念和要求,为推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统筹安排城乡空间布局,指导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省政府批准,赣州市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特编制《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12号);《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19号);《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44号);《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4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
赣州市水西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内容
赣州市水西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内容一、规划范围水西组团位于赣州中心城区的北面,赣江(章江)的左岸,规划范围为东至赣江(章江)、西至105 国道、北至厦蓉高速、南至宋城路,规划面积约为9.48 平方公里。
二、地位与作用本规划是指导规划范围内土地使用和建设管理的技术性文件,是实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直接依据。
在规划范围内所进行的各项城市建设活动,均应遵循本规划。
三、功能定位以生态休闲旅游、生态居住生活功能于一体的都市休闲客厅。
四、发展规模(1)人口规模:水西组团规划人口为5.5万人。
(2)用地规模: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为617.96公顷。
详见附表1。
五、规划结构规划水西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为“一轴两心,一带四区”。
“一轴”——是指沿金东北路形成的南北向水西公共服务功能发展轴。
“两心”——是指区域性文化娱乐中心和水西公共功能中心。
“一带”——是指沿章江-赣江滨江地区配置文化、旅游、商业等设施形成的滨江活力带。
“四区”——分别指北部文化娱乐片区、中部城市居住片区、南部城市居住片区和滨江生态旅游片区。
六、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着眼于水西在赣州中心城市承担的角色和自身发展需求,规划构建“方便快捷、宜居宜业”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1)行政办公用地规划保留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办公用地,规划新增1处社区中心、4处邻里中心和1处派出所。
社区中心需设置街道办事处、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活动室)、商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健身中心、电信支局、邮政支局等功能,另需预留文化广场、户外活动场地;邻里中心需设置小型商业、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老年人活动站、卫生服务站、公共厕所和环卫工人倒班房等设施。
(2)文化设施用地规划布局“片区级-居住区级-小区级”文化设施,利用宝葫芦农庄打造片区级文化中心,结合社区中心和邻里中心配建居住区级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活动站。
(3)教育科研用地规划布局12所幼儿园(7所独立占地,5所居住小区配建)、4所小学、1所初中和1所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