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构造柱、圈梁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合集下载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和规范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和规范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和规范1.圈梁的几何形状要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抗弯和抗剪的强度要求。

其中,抗弯强度指的是圈梁在负荷作用下的变形控制和不出现破坏,抗剪强度则是指圈梁的剪切承载能力。

2.圈梁的尺寸应满足构造要求,包括高度、宽度和横向间距等。

3.圈梁的钢筋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相应的规范标准。

钢筋的直径、间距和弯曲等均应符合构造要求。

4.圈梁的混凝土应满足强度等级,并通过相应的试验和检测来验证其质量。

1.构造柱的几何形状应满足设计要求,包括截面形状和尺寸等。

构造柱通常采用矩形或圆形截面,其尺寸应满足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

2.构造柱的轴线应垂直于楼板,以确保荷载的传递和分配。

构造柱的布置应合理,间距应满足施工和使用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构造柱之间的相互影响。

3.构造柱的钢筋应满足设计要求,包括直径、间距和弯曲等。

钢筋的设置应考虑构造柱的受力特点和强度要求。

4.构造柱的混凝土应满足设计要求,并通过试验和检测来验证其强度和质量。

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和浇筑工艺应符合相关的规范标准。

除了上述的设置要求和规范,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需要考虑:1.圈梁和构造柱的施工阶段需要注意,并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质量和强度的合理性。

2.圈梁和构造柱的连接方式应满足设计要求,防止出现脱落和位移等安全隐患。

3.施工现场应进行相应的安全措施,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圈梁和构造柱的保养和维护需要定期进行,以确保其长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圈梁与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和规范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执行才能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相关的要求和规范来进行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并加强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砌体结构圈梁和结构柱的施工

砌体结构圈梁和结构柱的施工

砌体结构圈梁和结构柱的施工摘要:砌体结构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要结构形式,随着当前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施工技术手段和施工措施逐步的无法满足当前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在砌体结构施工的过程中结构圈梁和结构柱的施工是其施工的重点。

本文就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圈梁和结构柱的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提出其相关的施工技巧,和各种常见问题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圈梁;构造柱;作用;设置在当前砌体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是采用粘土砖与混合砂浆或水泥砂浆进行施工的,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中砖与水泥浆具有着脆性的特征,因此其抵抗各种灾害的性能不够高,防止房屋倒塌等方面极为不利,因此在当前砌体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在适当的部位增设构造柱,并配置些构造钢筋,这样能够达到在施工的过程中增强其施工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和其他抵抗能力。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圈梁和结构柱施工的技术要求不断增加。

1、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提高其抵抗各种灾害能力和整体性的主要方式,其在施工的过程中是利用钢筋混凝土为主要的施工材料进行施工的过程。

1.1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砌体工程施工标准

砌体工程施工标准

砌体工程施工标准是为了保证砌体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控制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在砌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以下标准进行施工:一、材料要求1. 砌块:强度等级不小于A3.5,干体积密度不大于650kg/m³,应有产品合格证书,经复试合格。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的产品龄期应超过28d,不使用经雨淋,含水率大于15%的砌块。

2. 水泥:32.5及其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强度、安定性进行检验。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

3. 砂子:中砂,含泥量不超过5%,过5mm孔径筛。

4. 钢筋材质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单及复试报告。

二、施工工艺要求1. 砌筑加气砼砌块墙体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墙体应垂直、平整、牢固,灰缝应砂浆饱满,不得有空洞、裂缝。

2. 填充墙砌体一般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规范表9.3.1的规定。

3. 加气混凝土砌体填充墙横向和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应大于等于80%,用百格网检查。

4. 圈梁、构造柱及墙体拉结筋的位置、锚固及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并进行隐蔽验收,填写隐蔽验收单。

5. 砌体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拉结筋、构造柱、圈梁等构件,确保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6. 砌体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砌块受到损坏,如:避免雨淋、防止碰撞等。

三、施工机械和工具1. 机械:塔式起重机、卷扬机、井架、切割机、砂浆搅拌机。

2. 工具:瓦刀、夹具、手锯、小推车、灰斗、灰铲、小撬棍、小木锤、线锤、皮数杆等。

四、施工现场管理1. 现场存放场地应夯实、平整、不积水,码放应整齐。

装运过程轻拿轻放,避免损坏。

并尽量减少二次倒运。

2. 根据墙体尺寸和砌块规格,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规定,确保施工安全。

4. 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防止砌体受到损坏。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砖混构造、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工艺原则(420-1996)范围本工艺原则合用于砖混构造,外砖内模,外板内模旳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浇筑工艺。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本要机具:2.1.1 水泥:用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一般硅酸盐水泥。

2.1.2 砂: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如下时,含泥量不不小于5%。

2.1.3 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粒径0.55~1.2cm细石,当混凝土为C30如下时,含泥量不不小于2%。

2.1.4 水:用不含杂质旳洁净水。

2.1.5 外加剂:根据规定选用早强剂、减水剂等,掺入量由试验室确定。

2.2 作业条件:2.2.1 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告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

2.2.2 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规定,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期,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钢筋办完院检手续。

2.2.4 构造往、圈梁接槎处旳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洁净。

2.2.5 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作业准备→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运送→ 混凝土浇筑、振捣→ 混凝土养护3.2 混凝土搅拌:3.2.1 根据测定旳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旳用水量,雨天应增长测定次数。

3.2.2 根据搅拌机每盘多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砂、石各个磅秤旳标量。

磅秤应定期核验、维护,以保证计量旳精确。

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

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

3.2.3 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

3.2.4 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

3.2.5 投料次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终加水。

构造柱、圈梁施工工艺

构造柱、圈梁施工工艺

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结构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

1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了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

1.2 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2.1。

3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2.1。

4 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2.2 作业条件:2。

2.1 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

按不同规格型号堆放并垫好垫木.2.2。

2 核对钢筋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2.2.3 弹好标高水平线及构造柱、外砖内模混凝土墙的外皮线。

2.2.4 圈梁及板缝模板已做完预检,并将模内清理干净。

2。

2。

5 预应力圆孔板的端孔已按标准图(96G44)的要求堵好。

3.1 构造柱钢筋绑扎:3。

1。

1 工艺流程: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塔接筋→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绑扎搭接部位箍筋3。

1.2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3。

1。

2。

1 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3。

1.2.2 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

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

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

3.1.2.3 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

3.1。

2。

4 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或45c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c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3。

1.3 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砖砌体和构造柱施工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砖砌体和构造柱施工

4.1.4 砖砌体与构造柱施工
━(4)构造柱的允许偏差 构造柱尺寸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1
柱中心线位置
2
柱层间错位
每层

3
垂 直全
10m以下
度高
10m以上
允许偏差(mm) 15 8 10 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
检查方法 用经纬仪检查 用经纬仪检查 用吊线法检查 用经纬仪或吊线法检查
用经纬仪或吊线法检查
4.1.4 砖砌体与构造柱施工
━(1)构造柱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 绑扎搭接部位箍筋
构造柱钢筋
4.1.4 砖砌体与构造柱施工
施工要点: ━箍筋与受力钢筋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错开放置。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 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 ━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底层构造柱竖筋与基础圈梁锚固:无基础 圈梁时,埋设在柱根部混凝土座内,当墙体附有管沟时,构造柱埋设深度应大于沟深。 ━根部箍筋应加密。 ━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一个封闭框架。
在墙体中预埋环形钢筋箍示意图
4.1.4 砖砌体与构造柱施工
安装要求: ━构造柱和圈梁的模板,都必须与所在砖墙面严 密贴紧,支撑牢靠,堵塞缝隙,以防 漏浆。 ━构造柱与圈梁应连接成整体 ,在砖混房屋中形 成如框架。
4.1.4 砖砌体与构造柱施工
━(3)构造柱混凝土浇筑 ━ 混凝土应分段浇筑,分段高度为300-500mm ,亦可根据施工条件,气温高低,在保证浇捣密 实时,亦可每一楼层一次浇筑。 ━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捣实。振捣时,振捣棒应避免直接触碰钢筋和砖墙,严禁通过砖 墙传振,以免砖墙鼓肚和灰缝开裂。 ━在新老混凝土接槎处,须先用水冲洗、湿润,再铺10-20mm厚的水泥砂浆(用原混凝土配合 比去掉石子),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在砌完一层墙后和浇筑该层构造柱混凝土前,应及时对已砌筑好的独立墙体加稳定支撑,必 须在该层构造柱混凝土浇捣完毕后,才能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最新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施工技术方案

最新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施工技术方案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1范围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和外板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模板工程。

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木板(厚度为20~50mm)、定型组合钢模板(长度为600、750、900、1200、1500mm,宽度为100、150、200、250、300mm)、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2.1.2 方木、木楔、支撑(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U形卡、L形插销、3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0)、铅丝(12号~14号)、隔离剂等。

2.1.3 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2.2作业条件2.2.1 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2.2.2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2.2.3 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2.2.4 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支构造柱模板准备工作→支圈梁模板→办预检支板缝模板3.2 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3.3 支模板:3.3.1构造柱模板:3.3.1.1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

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或组合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m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16。

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m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3.3.1.2 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3.3.1.3 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用斜撑支牢。

3.3.1.4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3.3.2圈梁模板:3.3.2.1 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混凝土及砌筑工程施工工艺

混凝土及砌筑工程施工工艺

A 混凝土及砌筑工程施工工艺A.1混凝土浇筑要求1)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认真交底,并做好浇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尤其应对模板、支撑、钢筋、预埋件等认真细致检查,合格并做好相关隐蔽验收后,才可浇筑混凝土。

2)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m。

3)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否则应留置施工缝。

5)混凝土宜分层浇筑,分层振捣。

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不再往上冒气泡,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时为止。

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普通混凝土时,应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吊环、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

当采用表面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捣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7)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再继续浇筑。

8)梁和板宜同时浇筑混凝土,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单向板宜沿着板的长边方向浇筑;拱和高度大于1m时的梁等结构,可单独浇筑混凝土。

A.2施工准备1)机具准备及检查:混凝土浇注前,对振动棒、混凝土泵等机具设备按需要准备落实。

对易损机具,有备用。

所用的机具均应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有专职技工以便随时维修。

2)保证水电供应: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现场水、电、照明不中断。

3)掌握天气季节变化情况,对气象加强预测预报的联系工作。

砌体工程施工标准【最新版】

砌体工程施工标准【最新版】

砌体工程施工标准砌筑加气砼砌块墙体1.主控项目:砖、砌块和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1.填充墙砌体一般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规范表9.3.1)的规定。

加气混凝土砌体填充墙横向和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应大于等于80%,用百格网检查。

圈梁、构造柱及墙体拉结筋的位置、锚固及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并进行隐蔽验收,填写隐蔽验收单。

2.材料要求:(1)砌块:强度等级不小于A3.5,干体积密度不大于650kg/m3 ,应有产品合格证书,经复试合格。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的产品龄期应超过28d,不使用经雨淋,含水率大于15%的砌块。

(2)水泥:32.5及其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强度、安定性进行检验。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

(3)砂子:中砂,含泥量不超过5%,过5mm孔径筛。

(4)钢筋材质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单及复试报告。

主要机具:机械:塔式起重机、卷扬机、井架、切割机、砂浆搅拌机。

工具:瓦刀、夹具、手锯、小推车、灰斗、灰铲、小撬棍、小木锤、线锤、皮数杆等。

3.作业条件:(1)现场存放场地应夯实,平整,不积水,码放应整齐。

装运过程轻拿轻放,避免损坏。

并尽量减少二次倒运。

(2)根据墙体尺寸和砌块规格,妥善安排砌筑平面排块设计,尽可能地减少现场切割量。

根据砌块厚度与结构净空高度及门窗洞口尺寸切实安排好立面、剖面的排块设计,避免浪费。

(3)楼、地面基层水泥砂浆浮浆及灰渣物已经清理干净。

(4)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配备齐全,“四口”即:通道口、预留口、电梯井口、楼梯口和临边已经做好防护。

(5)已做好施工平面布置,划分好施工段,并安排水电安装队配合砌筑班组做好水电管线的预留预埋工作。

(6)砌加气混凝土块的部位在结构墙体上按+1000mm标高线分层划出砌块的层数,安排好灰缝的厚度。

在相应的部位弹好墙身门洞口尺寸线,在结构墙柱上弹好加气混凝土墙的立面边线。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工艺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工艺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工艺砖混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主要构件包括构造柱、圈梁和板缝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砖混结构的施工工艺。

1.构造柱的施工工艺构造柱是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其施工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基础处理:首先需要对柱基础进行处理,包括清理基础、填充砂浆垫层,并注意基础的水平、垂直度。

(2)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木质或钢质模板。

模板要坚固、平整,通过调整模板的水平度、垂直度,保证柱体的准确尺寸。

(3)钢筋绑扎: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筋按图纸要求进行绑扎。

在绑扎时注意钢筋的叠放,保证钢筋网的整齐、紧密,并注意钢筋的埋置深度。

(4)浇筑混凝土:在完成模板和钢筋绑扎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时应从底部分层浇筑,避免空鼓现象的发生。

同时,要注意控制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

(5)养护:混凝土浇筑后,需进行养护。

通常采用喷水养护、覆盖湿布等方法,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提高其强度。

2.圈梁的施工工艺圈梁是砖混结构中的水平构件,其施工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基础处理:同构造柱一样,需要对圈梁的基础进行处理,确保其水平、垂直度。

(2)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木质或钢质模板。

模板要坚固、平整,通过调整模板的水平度、垂直度,保证圈梁的准确尺寸。

(3)钢筋绑扎: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筋按图纸要求进行绑扎。

在绑扎时注意钢筋的叠放,保证钢筋网的整齐、紧密,并注意钢筋的埋置深度。

(4)浇筑混凝土:在完成模板和钢筋绑扎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时应注意控制浇筑的速度和高度,避免混凝土流失或震动过度。

(5)养护:同构造柱一样,需要对圈梁进行养护,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板缝的施工工艺板缝是砖混结构中的分割构造,用于将建筑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其施工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框架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木质或铝合金框架。

框架要牢固、平整,通过调整框架的水平度、垂直度,保证板缝的准确位置。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技术交底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技术交底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技术交底1技术交底范围xxx项目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

2设计情况3施工工艺流程3.1模板工艺流程3.2钢筋工艺流程构造柱钢筋工艺流程:圈梁钢筋工艺流程:板钢筋工艺流程:3.3混凝土工艺流程4工艺操作要点和质量要求4.1模板操作要点4.1.1构造柱模板(1)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或木模板,柱箍用50×100的方木。

(2)外墙转角处,外侧用阳角模板与平模板拼装,内侧模用阴角模板。

模板与墙交接处的宽度不小于50cm,用50×100的方木做柱箍,用拉杆拉牢,每根构造柱的柱箍不得小于3道。

模板与墙面接触部位加密封条,防止漏浆。

(3)内墙十字交点部位,用阴角模板拉装,先用拉杆临时固定,再调整模板垂直度符合要求后,拉紧拉杆,没侧拉点不少于三处。

(4)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4.1.2圈梁模板(1)钢筋绑扎完以后,将钢筋套箍穿过砖墙预留孔,并将缺口方木在墙两侧立好,摆放圈梁,用木楔子将缺口方木和模板固定牢固。

缺口方木支立间距为1m~1.2m (2)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木方或钢管支撑的高度调整合适。

(3)检查模板标高,如不符合要求,调整缺口方木角度并达到设计要求。

(4)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定位,并用木方进行校正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

4.1.3板模板(1)根据已知控制点标高搭设钢管支模架,短钢管做主楞木方做次楞。

(2)铺设板平板,并用铁钉与木方固定。

(3)待平板铺设完成后复核板面标高及平整度。

通过调整顶托使其符合要求。

(4)板铺设完后检查模板拼缝,对密封性不好的粘贴封条。

4.2钢筋操作要点4.2.1构造柱钢筋(1)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时,根据画线位置绑扎箍筋,预留出搭接长度,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

(2)在柱顶、柱脚与圈梁相交的位置应加密箍筋,加密区长度为上下均500mm,箍筋间距为100mm。

(3)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一个封闭框架。

构造柱圈梁等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构造柱圈梁等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砖混结构混凝土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材料及主要机具:1、水泥:用3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砂:用粗砂或中砂,含泥量不大于5%。

3、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碎石;板缝用粒径0.5~1.2cm细石,含泥量不大于2%。

4、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

(2)作业条件1、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

2、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

3、钢筋办完隐检手续。

4、构造柱、圈梁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

5、常温下混凝土浇注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二、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注、振捣——混凝土养护。

(2)混凝土搅拌:1、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水的用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

2、根据实验室出具的配合比由实验员在电子配料器上设定砂石水泥重量。

3、正式搅拌前搅拌机机先空车试转,正常后方可装料搅拌。

4、混凝土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1.5min。

5、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配合比的范围内,每台班应测试两次。

(3)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车运至浇灌地点。

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

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灌地点二次拌合。

(4)混凝土浇灌、振捣:1、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2、浇筑方法:将混凝土卸到铁皮上,用铁锹将混凝土卸到模内。

3、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动棒插入柱底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不得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一般浇筑高度不超过2m。

4、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墙插入;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成斜角,斜向振捣。

振捣板缝时,应选用Φ30小型振动棒。

振捣层厚度不超过振捣棒的1.25倍。

构造柱及圈梁施工方案

构造柱及圈梁施工方案

构造柱及圈梁施工方案1、植筋工程因框架柱、屋面梁板施工完毕并拆模后再进行构造柱、圈梁施工,且为了保证构造柱子钢筋位置正确性,因此构造柱钢筋与屋面梁连接、圈梁钢筋与框架柱连接采用钻孔植筋法。

(1)植筋施工工艺方法要点1)施工原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钻出孔洞,注入胶粘剂,植入钢筋,待其固化后即完成植筋,犹如原有结构中的预埋钢筋,能使所植钢筋的技术性能得以充分利用。

植筋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工期短、造价省、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质量易保证等优点.2)施工工艺流程基层表面清理→定位放线→钻孔→清孔→钢筋表面处理→注胶→固定钢筋→维持固化(凝胶)→抽样检测.①基层表面清理:定位放线前,要先清除结构表面杂物。

②定位放线:根据施工图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在需要植入钢筋的结构部位上定位放线。

弹线前,应先复核轴线位置,同时考虑到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大小、钢筋间距,后用墨线或红油漆划出钢筋布置的具体位置。

③钻孔:采用冲击电锤钻钻孔,以确保孔的表面有足够的粗糙度。

钻孔时,需根据种植钢筋直径大小酌情选用钻头.孔深为12d(d为钢筋直径),孔径比钢筋直径大4㎜。

钻孔时如遇原结构钢筋,钻孔位置则相应调整.钻孔宜保持孔洞垂直。

④清孔:成孔后的孔洞,先用气泵或吹气筒清除孔洞内粉尘,再用专用毛刷清孔,要经多次吹刷完成。

清孔工作应进行至少三次,即三刷三吹,直至孔底、孔壁无粉尘为止。

清孔工作完成后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对孔洞深度、直径、位置、孔洞内清洁度等进行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清孔工作必须仔细,如孔洞内有粉尘,粉尘将产生隔离而影响粘结;同时,不能用水冲洗孔洞,以免残留在孔洞内的水分削弱粘合剂的作用,从而影响粘结效果。

⑤钢筋表面处理:植入孔洞内的钢筋表面必须清洁,不得有油污或锈斑,当钢筋表面有锈斑时,要用钢丝刷除表面浮锈,然后才能使用。

⑥注胶植筋:用专用注胶枪从孔底向外均匀地把适量胶粘剂填注孔内,注满孔洞体积的三分之二为止,注意勿将空气封入孔内.将准备好的钢筋按顺时针方向平行于孔洞走向轻轻植入孔中,直至插入孔底,使胶正好充满整个空间并适当转动钢筋排除空气,直至胶溢出充满孔洞,再将洞边多余结构胶清理干净。

二次结构标准做法(圈梁、过梁四、构造柱)

二次结构标准做法(圈梁、过梁四、构造柱)
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提供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自评报告,该报告应由项目经 理和施工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盖章。 3、监理单位在主体结构工程完工后对工程全过程监理情况进行质量评价,提供主体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报告应当由总监和监理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盖章。 4、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文件及设计变更进行检查。对工程主体实体是否与 设计图纸及变更一致,进行认可 5、有完整的主体结构工程档案资料,见证试验档案,监理资料;施工质量保证资料; 管理资料和评定资料。 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验收需提供以下资料: 1、主体工程验收通知书 2、工程规划许可证复印件(需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3、中标通知书复印件(需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4、工程施工许可证复印件(需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5、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结构实体砼强度验收记录 6、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记录
集团二次结构工程施工 工艺培训教程
工程预算管理中心编制
1
前言
为规范集团各项目二次结构工程标准化施 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文明施工和综 合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工 程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以完成集 团成本节约的要求,现对集团各项目进行二 次结构工程标准化施工培训。
2
二次结构
一、植筋(JGJ145-2013) 二、填充墙(GB50203-2011,DBJ01-81-2004) 三、圈梁、过梁 四、构造柱 五、厨卫止水带 六、窗台压顶 七、门槛
3
二次结构施工前应进行主体结构验收GB50300-2011 主体结构验收应包含以下内容: 建筑主体结构验收施工单位提供资料及相关事项 1、主体分部验收前,墙面上的施工孔洞须按规定镶堵密实,并作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未经 验收不得进行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对确需分阶段进行主体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时,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在质监交底上向质监人员提出书面申请,并经质监站同意。 2、混凝土结构工程模板应拆除并对其表面清理干净,混凝土结构存在缺陷处应整改完成。 3、楼层标高控制线应清楚弹出墨线,并做醒目标志。 4、工程技术资料存在的问题均已悉数整改完成。 5、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规定的主体分部工程施工的内容已完成,检验、检测报告应符合现 行验收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6、安装工程中各类管道预埋结束,位置尺寸准确,相应测试工作已完成,其结果符合规定 要求。

砌体施工工艺

砌体施工工艺

砌体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材料⑴砖:防火隔墙和防火墙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A5.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a5.0;厕所、盥洗间、消防泵房、废水泵房、电缆引入室、电缆井道、污水泵房、强弱电房的墙体、墙壁挂重物的房间墙体及公共区的隔墙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U15蒸压灰砂砖,墙体砌筑砂浆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10。

⑵混凝土:圈、过梁、构造柱、地梁采用C25商品混凝土。

⑶钢筋:圈、过梁、构造柱、拉结筋采用HPB300级、HRB400级钢筋。

2、作业条件:⑴地梁浇筑和格构柱钢筋已经施工完毕;⑵砌体砌筑前应调配砂浆,蒸压灰砂砖砌体砂浆的粘稠度50~70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砂浆的粘稠度60~80mm;⑶蒸压灰砂砖在砌筑前1~2天应浇水湿润,湿润后蒸压灰砂砖含水率宜为40%~50%。

严禁采用干砖或处于吸水饱和状态的砖砌筑。

⑷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砌筑当天对砌块砌筑面喷水湿润,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相对含水率40%~50%。

⑸砌体施工应弹好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及砌体的砌筑控制边线,经技术部门进行技术复线,检查合格,方可施工。

⑹砌体施工:应设置皮数杆,并根据设计要求,砖块规格和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⑺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层砖的标高,可用拉线或水准仪进行抄平检查,如砌筑第一皮砖的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填砖碎或用砂浆找平,更不允许采用两侧砌砖、中间填心找平的方法。

二、工艺流程:弹线→找平→立皮数杆→排砖→盘角→挂线→砌筑及放预埋件→勾缝。

三、操作工艺:1、拌制砂浆:⑴根据图纸要求购买专用干粉砂浆,人工加水拌合。

⑵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h和4h 内使用完毕。

2、组砌方法:⑴砖墙厚度在一砖或一砖以上,可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的砌法。

砖墙厚度3/4砖时,采用两平一侧的砌法。

砖墙厚度1/2砖或1/4砖时,采用全顺砌法。

构造柱圈梁施工工艺

构造柱圈梁施工工艺

构造柱圈梁施工工艺摘要:构造柱圈梁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项工艺。

本文将详细介绍构造柱圈梁的施工工艺,包括施工准备、模板支架、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工作步骤。

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确保柱圈梁施工质量和安全。

1. 引言构造柱圈梁作为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工艺之一,主要用于支撑建筑物的重要节点,承受楼板或梁的荷载并将其传递到柱子上。

正确的施工工艺能够确保柱圈梁的稳定性和强度,减少施工期间的安全隐患,有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

2. 施工准备在进行柱圈梁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1)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明确施工步骤和要求;(2)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包括模板、支架、钢筋、混凝土、方木、钢绞线等;(3)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区域的平整和安全。

3. 模板支架模板支架是构造柱圈梁中重要的施工环节之一,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整个施工过程至关重要。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安装和固定模板,确保模板的平整和垂直;(2)根据柱圈梁的设计要求,搭建和调整柱圈梁的支架,保证支架的强度和稳定性;(3)对支架进行检查,确保其各项参数满足要求。

4. 钢筋绑扎钢筋的绑扎是构造柱圈梁的关键步骤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柱圈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操作步骤如下:(1)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将钢筋按照预定的位置、长度和直径整齐摆放;(2)使用钢绞线将钢筋进行绑扎,确保绑扎紧密而牢固;(3)检查绑扎后的钢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错位等问题。

5.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是构造柱圈梁的最后一道工序,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确保模板和支架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倾倒或塌陷的情况;(2)按照设计要求和工作性能表,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和流动性;(3)在浇筑过程中需要使用振捣器进行振捣,使混凝土充分密实。

6.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养护,以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稳定性。

养护工作主要包括:(1)覆盖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环境,避免混凝土过早干裂;(2)根据施工图纸和养护要求,控制养护期的时间,保证混凝土的逐渐硬化。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标准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标准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和外板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模板工程。

222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木板(厚度为20~50mm)、定型组合钢模板(长度为600、750、900、1200、1500mm,宽度为100、150、200、250、300mm)、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2.1.2 方木、木楔、支撑(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U形卡、L形插销、3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12号~14号)、隔离剂等。

2.1.3 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2.2 作业条件2.2.1 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2.2.2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2.2.3 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2.2.4 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 操作工艺3.1准备工作办预检3.2 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3.3 支模板:3.3.1 构造柱模板:3.3.1.1 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

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或组合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m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16。

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m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3.3.1.2 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3.3.1.3 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用斜撑支牢。

3.3.1.4 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3.3.2 圈梁模板:3.3.2.1 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砌体结构构造柱、圈梁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Ⅱ508)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砌体结构构造柱、圈梁现浇混凝土施工。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
2.1.1 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严禁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混用。

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进行取样复试。

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矿渣硅酸盐水泥》GB1344的规定。

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

2.1.2 砂:中砂或粗砂。

细度模数为2.5~
3.5。

含泥量控制在5% 以下。

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要求,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合格。

2.1.3 石子:宜用粒径5~30mm的卵石或碎石;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的要求,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合格。

2.1.4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

外加剂应有产品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有害物含量检验报告应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验部门出具。

进场应取样复试合格,并应检验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外加剂的质量和应用技术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有关规定。

2.1.5掺合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和法定检测单位提供的质量检测报告,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合格。

掺和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定,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1.6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它水源时,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2.2机具设备
2.2.1机械:搅拌机、塔吊、提升架、振捣器。

2.2.2工具:灰斗、手推车、铁锹、钢尺、灰铲、铁盘、铁抹子、木抹子等。

2.3作业条件
2.3.1混凝土配合比需经试验室试配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

2.3.2模板支设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模板拼接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

2.3.3完成钢筋绑扎,安装完专业管线,做好预埋预留,拉结筋的设置及锚固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办完隐检手续。

2.3.4构造柱、圈梁施工缝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凿清理,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办理验收手续。

2.3.5常温施工时,在混凝土浇筑前,砌体、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2.3.6搭好操作平台或操作架,并验收合格,浇筑构造柱前,砌体砂浆应有一定的强度。

2.4技术准备
2.4.1做好施工技术交底。

2.4.2按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做好开盘鉴定和混凝土浇筑申请。

2.4.3对预拌混凝土提出详细的技术要求,一般应明确浇筑部位、浇筑数量、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等。

3 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混凝土拌制→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养护
3.2操作方法
3.2.1混凝土拌制
3.2.1.1现场拌制混凝土参见本册《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Ⅱ301。

3.2.1.2若采用预拌混凝土,应检查其坍落度、和易性,保证满足施工要求。

3.2.2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运至浇筑地点,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和离析。

3.2.3混凝土浇筑、振捣
3.2.3.1浇筑前,砌体表面应浇水湿润,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在浇筑前宜先铺50mm左右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3.2.3.2浇灌方法:用塔吊吊斗供料时,应先将吊斗降至距铁盘500~600mm处,将混凝土卸在铁盘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得用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

3.2.3.3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宜控制在500mm左右,边下料边振捣,连续作业浇筑到顶。

3.2.3.4混凝土振捣: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应快插慢拔。

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向振捣。

3.2.3.5表面抹平:圈梁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

3.2.4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3.3季节性施工
3.3.1雨期施工应根据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到大雨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若遇雨时,对刚浇筑的混凝土进行覆盖。

3.3.2雪后浇筑混凝土,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积雪。

运输和浇筑混凝土用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

3.3.3冬期浇筑混凝土,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对原材料的加热、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进行热工计算,并采取有效的保温覆盖措施,保证混凝土受冻前达到抗冻临界强度。

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3.3.4混凝土试块除按正常规定组数制作外,还应增设不少于二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一组用以检验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另一组用以检验转入常温养护28d的强度。

4 质量标准
4.1主控项目
4.1.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4.1.1.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1.1.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1.1.3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1.1.4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4.1.2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4.1.3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

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表8.1.1中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进行检查。

4.2一般项目
4.2.1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及时做好混凝土覆盖浇水养护。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支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4.2.2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4.2.2。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表4.2.2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项目
国家、部企业
构造柱中心线位置 8 6
尺量检查
标高(层高)±10 ±10 水准仪或尺量
截面尺寸 +8,-5 +8,-5 尺量检查
保护层厚度—±5 尺量检查
柱垂直度(每层) 8 8
用2m托线板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8
8
4.2.3现浇结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

同4.1.3条。

5 成品保护
5.1浇筑混凝土时,墙体表面采用覆盖保护措施,以免污染墙面。

5.2振捣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模板及预埋件,防止钢筋位移,模板变形或埋件脱落,并应避免碰坏砌体和楼板结构。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施工前必须对砌体和模板进行浇水湿润,对柱根等部位清理干净,并加强振捣,防止造成蜂窝、麻面及夹渣等缺陷。

6.2混凝土自由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使用串通或导管,避免混凝土离析。

7 质量记录
7.1原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7.2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7.3混凝土开盘鉴定和浇筑申请单。

7.4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

7.5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检验批验收记录。

8 安全、环保措施
8.1安全操作要求
8.1.1垂直运输使用井架、龙门架、外用电梯运送混凝土时,车把不得超出吊盘(笼)以外,车轮挡掩,稳起稳落;用塔吊运送混凝土时,吊斗吊环应牢固可靠,吊索具应符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要求。

8.1.2浇筑高度超过2m以上时,应有稳固的操作平台,作业面满铺脚手板,并设防护拦和安全网。

不得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

8.1.3混凝土振捣器使用前,必须经电工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插座、插头应完好无损,电源线不得破皮漏电;操作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8.1.4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

8.2环保措施
8.2.1 混凝土搅拌站应封闭,有喷水降尘措施,污水应经过沉淀池沉淀后排放。

8.2.2 现场混凝土浇筑应及时清理落地灰。

8.2.3建筑垃圾应通过专门容器装运,严禁自上而下抛撒。

8.2.4混凝土振捣宜使用低噪音振捣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