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徐珍华(演讲家):辛亥革命呀遗憾在哪里

合集下载

沭阳县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辛亥革命教学反思岳麓版

沭阳县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辛亥革命教学反思岳麓版

《辛亥革命》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实践中,有如下的反思.一、较为成功之处1、导入成功——打开了学生与历史对话的大门万事贵乎始,一节好课的开头就如同音乐的定调,一定要能引起学生的精神共鸣。

我在这节课的开头,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自己三十年前的一张照片,问:“老师在哪儿照的相片?”所有学生都充满了亲切与好奇,学生探究的兴趣非常高涨,他们迫不急待地想知道老师在哪儿?我引导学生透过文物、文字等信息,探寻未知——这是中山陵,然后还告诉学生:“老师不仅是去拜谒中山陵,也是去感悟一段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革命的风雨历程的,在哪里,老师仿佛看到火光满天,血迹满地!还记得我们曾一起看过的电影《辛亥革命》吗?还记得那位含着微笑慷慨赴死的女英雄秋谨吗?她说‘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这是革命者的理想啊……秋谨走了,但她的呼天动地的演讲,像惊雷一般,隐隐地、远远地滚动着、变成了一场中国近代史上的暴风骤雨—-辛亥革命”。

由此,引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我通过或平缓、或激扬的讲述,激发、唤醒了学生的情感,至此,师生情感共振的气场充盈于课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可以说,“学生与历史对话”的大门打开了。

2、故事激趣—-升华了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本课成功地导入新课后,我顺应初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故事激趣,如:让个别学生讲述:孙中山弃医从政、孙中山上书李鸿章、老师讲述孙中山求见张之洞等故事,然后,巧妙引导学生理解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候,他的忧国忧民情怀,不畏权贵、傲视王侯的气慨,注定他不会苟同于苍生,所以,他才能义无反顾的选择为了全中国人民而奋斗,成为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此环节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课程资源构建教学,以孙中山为主线贯穿全课,突出孙中山的革命形象,升华了学生对伟人的敬慕之情,再次激起学生积极探究孙中山先生对中国历史作出的贡献,学生们带着积极的情感,主动地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了.3、引导归纳——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在本课,温故知新的环节,我指导学生用制作大事年表的方法归纳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取得较好效果,课堂上,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从而巩固了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与记忆.4、视频材料-—为学生探究式学习提供契机。

浅谈“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以《辛亥革命》为例

浅谈“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以《辛亥革命》为例

课程篇浅谈“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以《辛亥革命》为例迟香花(深圳市宝安中学,广东深圳)《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含五个方面。

它们是一个整体,反映了不同方面的要求。

其中,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有的价值取向和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

《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两册分别有一节精心设计的活动课,分别为“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重视。

的确,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社会进步。

夸张一点说,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是历史教育的高层次追求,也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一线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就显得日益重要。

黄牧航教授把家国情怀素养分为三类:“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对家乡、民族、国家、传统文化的感情”和“树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第二个层次更容易渗透和培养。

接下来,以《辛亥革命》为例,谈谈有关方面的体会和感受。

一、《辛亥革命》授课中“家国情怀”的渗透教学导入:首先展示电影《辛亥革命》人物剧照。

问题1:成龙说这是一部他不参与会遗憾终生的影片,也是成龙从影以来的第100部影片。

请问这是哪一部电影?讲解:大家知道,成龙是国际影星,也是著名的爱国艺人。

从他把自己的第100部影片奉献给《辛亥革命》,可以看出他浓烈的爱国情怀和拳拳赤子之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明星入手,意在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家身上浓烈的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中,在讲解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时,向学生展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的《与妻书》《与父书》:《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终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特级教师(演讲家)徐珍华:人生的绝妙启示

特级教师(演讲家)徐珍华:人生的绝妙启示

特级教师(演讲家)徐珍华:人生的绝妙启示有一种死亡叫“巫毒死亡”。

原始部落里,巫师拿着一根骨头指向一个人,说施了什么法术,然后,那个人真的死掉了。

当然,不是巫师的骨头真有什么灵异,而是那个人自己吓死了自己。

现代大都市里,满街是疲惫或焦虑的脸孔,暗里涌动的依然是原始时代的恐惧,人们莫名其妙地心生恐惧:不敢休息,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不敢拒绝别人,不敢……日常生活里,那些“不敢”、“害怕”、“担心”的念头,乃至“恐惧”的念头,阻碍了生命的展开和喜乐。

并非有什么外在的东西能够压垮你,而是你内心的“恐惧”压垮了你。

很多时候,你自己吓死了自己。

我们害怕一些确定的东西,也害怕一些不确定的东西,莫名其妙地害怕。

比如,害怕考试考不好,害怕股市下跌,等等,都是很具体的担心;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好,害怕未来的生活,害怕孤独,等等,并不是很具体的东西,不过总觉得有一个什么东西让自己牵挂、害怕。

佛陀说,世间的众生有五种怖畏:不活畏、恶名畏、死畏、恶道畏、大众威德畏。

不活畏,意思是总是害怕生活没有保障;恶名畏,意思是总是害怕别人说自己不好;死畏,意思是害怕死亡;恶道畏,意思是害怕死后堕入地狱,或变成畜生或变成恶鬼;大众威德畏,意思是在大众面前没有自信心,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概括起来,就是又怕活,又怕死。

但是,活,活在天地之间;死,也是死在天地之间。

有一个词,叫作欢天喜地。

在天之前有欢,在地之前有喜,在天地之间就要欢喜。

生,有欢喜,死,有欢喜,都在欢喜的境地。

所以,佛陀说,一旦解脱了世间名利的束缚,你就成为菩萨。

而菩萨首先就进入欢喜的境地,进入欢喜地,就没有了五种怖畏。

所以,欢喜的念头,并非赚到一笔钱的那种快乐,也并非男欢女爱的那种快乐,而是不害怕,不焦虑,不恐惧,不担心。

《华严经》云:我转离世间一切境界故,生欢喜。

何谓转离?转动你的心而出离。

犹如莲花出自污泥而不染,又如鸟儿飞过天空不留痕迹,又如戴着镣铐跳舞。

所谓欢喜心,就是无论外界怎么样,我都不会怎么样;无论外界有多少束缚,我仍然自由飞翔。

关于辛亥革命的遗憾——辛亥革命真的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么

关于辛亥革命的遗憾——辛亥革命真的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么

关于辛亥革命的遗憾——辛亥革命真的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么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上占统治位的思想仍然是封的儒学思想。

让我们看一1913年《时报》上的一则材:“这是江苏第一师范校的一份考卷,应考的300多人,都是中小学生,考中要求考生列举自己拜的人物,统计的结果是崇拜孔子的157人,孟子的61人,孙文的17人颜渊的11人,诸葛亮、范文的8人,岳飞的7,王守仁、黎元洪的6,华盛顿等的4人,程德全3,苏轼等的2人,苏秦、张仪…各一人,此外23人则无崇拜者也”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中小学普遍尊崇儒学,对于没有文化知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状况我们便想而知。

由此可见,民主共思想只是开始被民众接。

洪宪帝制和张勋复的迅速败亡,通常被者当作民主共和观深入人心的有力佐证。

笔认为,这两次短命剧的匆匆收场,与其说是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结果,不如归功于部分接受民共和观念的政治精英奋抗争。

正如当时一位同盟会员言:“革命告成之后,全国灵觉之震荡,然大都属于上人士,而氓之蚩依然浑噩相安。

国由专制政治骤跃为共和政治自表面观乏,虽若神速可喜;而自面观之,前后陟断,习惯、根据悉变动,人情未定,党见难齐调和统一,待时尚多。

”“民除纳税诉讼外,与政府无交涉国家何物,政治何事,所知也。

”千百年来占人口90%以的普通百姓远离政治,他们关心是柴米油盐,交租纳赋,生儿育女至于统治者是皇帝还总统,是宣统皇帝还是洪皇帝他们并无多大兴趣。

辛亥革命成了推翻清朝、创立民国的政使命,却没有来得及完成本应由完成的、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心的文化使命,不能不人扼腕痛惜。

“文化易”的任务只能留待后者、继承人。

五四动前夕,面对甚嚣尘上的尊复辟思潮,《新青年》不怕犯“‘得罪社会’的‘滔天大罪’”大声疾呼“拥护那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庄严宣告:“西洋人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以救治中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上一切的黑暗。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500字4篇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500字4篇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500字4篇网络工程0903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尽管中国自身仍面临许多挑战,但是社会发展的坚冰已经被打破,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而在这一时刻,回顾近代中国走过的曲折道路,回顾百年前的先人们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与牺牲,仍然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资源。

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

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决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体制。

这也是国内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崛起和醒悟的时刻。

以孙中山为首的爱国知识分子推进了革命的进展,这也是这部电影所演绎的《辛亥革命》。

在列强的欺辱和清政府的压迫下。

中国人民当然不甘心承认备受列强欺凌的侵略现实,面对列强侵略的加深也掀起过一波又一波的反帝活动。

民族复兴的追求是几代人的目标、理想。

但是,实现近代中国的复兴则面临十分艰巨的困难:摆脱帝国主义的外来干涉侵略与压迫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步,而使广大人民摆脱贫困,使中国作为大国富强起来,则是中华民族复兴更艰巨的一步。

历史上,许多人为这一目标曾经进行了多次尝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前人从事的努力。

中国近代史就是人们以这样一种精神支撑着从坎坷中走过来的历史。

我们重视辛亥革命,是因为尽管19____年的革命有着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的局限,但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消灭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袭的制度。

此后发生过两次帝制复辟的活动,但都不能成功,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这是相当重要的功绩。

这部电影生动地展示了那段时期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先驱孙文——孙中山的光辉形象,深刻地揭露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假立宪,真复辟的丑恶面目。

看完这部电影,我感触很多。

其中,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那次广州起义失败时的画面。

部编历史八上《第9课 辛亥革命》[徐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部编历史八上《第9课 辛亥革命》[徐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第9课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军事准备
第9课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具备的条件
小组讨论
武昌起义爆发有哪些有利条件?
1、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 2、同盟会的推进 3、起义军主力为倾向革命的新军 4、保路运动的推动
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 了条件。
第9课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军事准备
第9课 辛亥革命
社会生活:服饰
图一 百姓跪官 图二 躬身问候 图三 握手
这一组图片体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礼仪上的重大变化,即晚清时的跪拜礼 (图一)——民国初期的鞠躬礼(图二)——1922年的握手礼(图三),反映 了中国社会由封建等级森严到社会地位平等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社会 生活习俗的变迁。
社会生活:礼仪
邹容 陆皓东亲手,绘四制川青人天,白东渡
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
第9课 辛亥革命
材料一:
武昌起义———结影果响
大清皇帝:溥仪
民国总统:孙中山
问题一:政治上有何积极影响?
政治上: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第9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影响
材料二 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建成 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 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革命志士的奋斗
起义名称
萍浏醴起 义
起义时 起义地点 领袖 间
1906 萍乡、浏 刘道一 年 阳、醴陵 蔡绍南
安庆起义 1907年 安庆、 徐锡麟 绍兴 秋瑾
革命对象 起义结 起义影响 果
清政府 失败 清政府 失败
同盟会成立 后领导的第 一次武装起 义
广西起义 1907 广西镇 孙中山 清政府 失败 年 南关 黄兴

辛亥革命观后感小论文

辛亥革命观后感小论文

历史课程小论文:观《辛亥革命》592班刘新星,10610259234关键词:辛亥革命,孙中山,黄兴,民主第一枪摘要:《辛亥革命》由全国政协办公厅支持拍摄,是中国大陆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筹拍的献礼片,是《建国大业》编剧王兴东、陈宝光的又一部力作。

剧本在尊重史实前提下有重大突破,全景式地展开辛亥革命史诗般场面,生动刻画了孙中山、黄兴、徐宗汉、秋瑾、黎元洪、袁世凯等历史人物。

正文:时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老师给我们播放了电影《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由全国政协办公厅支持拍摄,是中国大陆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筹拍的献礼片,是《建国大业》编剧王兴东、陈宝光的又一部力作。

剧本在尊重史实前提下有重大突破,全景式地展开辛亥革命史诗般场面,生动刻画了孙中山、黄兴、徐宗汉、秋瑾、黎元洪、袁世凯等历史人物。

电影剧情电影剧情分为四章,分别为血染黄花岗、武昌城首义、阳夏保卫战、创建共和制。

血染黄花岗:时隔三年,孙中山在槟榔屿召集同盟会的主要骨干,安排黄兴担任广州起义的领导,并委派新寡的革命女性徐宗汉假扮其妻,两人秘密潜入广州城……而孙中山自己则前往美国,继续为革命募款。

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林觉民等年轻的起义者攻打总督府,功败垂成。

徐宗汉听到噩耗后,强忍悲痛收殓了七十二烈士,却找不到黄兴的尸体……武昌城首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熊秉坤、金兆龙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统领黎元洪在张振武等革命党人的劝说下,半推半就的当上了湖北都督。

武昌失守让隆裕太后阵脚大乱,同时向四国银行借款的计划又被海外的孙中山阻挠,隆裕万般无奈下,只得请袁世凯出山……阳夏保卫战:汉口前线炮火连天,“黄兴到”的大旗突然杀到,原来黄兴侥幸在广州起义中生还,他的到来令革命军士气高涨,徐宗汉也随后赶到,二人经历诸多生生死死,情愫暗生……一个月的阳夏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败退,正在黄兴落寞的乘坐江轮离开武昌之时,远处却漂来了各地光复的木牌水电报……创建共和制:孙中山回国后与黄兴就战与和的问题产生了分歧,汪精卫代表革命党人展开与袁世凯的斡旋。

辛亥革命观后感10篇500字

辛亥革命观后感10篇500字

辛亥革命观后感10篇500字《辛亥革命》这一电影是对历史事件的纪念,辛亥革命观后感1以前,辛亥革命这个名词总是在历史书中看到或是在新闻中听到。

至于对它的了解也只是从历史老师的口中得知而已。

辛亥革命这个名词在我脑中很平面,没有立体、鲜活的感觉。

但是《辛亥革命》这部影片不似其他任何一部主旋律电影,它兼顾艺术欣赏性和历史的客观性鲜活的展现了辛亥革命这段历史。

《辛亥革命》中有一句孙中山说的话让我记忆犹新:“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改变命运,为天下人谋取幸福;是许多年轻人用生命的代价换取让活着的人更好的活着”。

回顾历史,1911年前后,那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政权摇摇欲坠,人民深受压迫。

革命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改变命运,更好的生活;对于孙中山等一批革命家来说是历史赋予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他们要为天下人造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黄花岗烈士序》中写道:“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而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林觉民、方声洞、喻培伦等七十二烈士为了革命一个一个倒下,我不禁想问:为什么要革命呢?牺牲了那么多性命的革命是不是太激进了?看了《辛亥革命》才对革命者的选择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其实,孙中山等一批革命家也不想这样。

只是1911年清政府的改革方案太令人失望了,说是要让大清帝国变成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朝廷在组织内阁的时候过半数都是皇族和满人。

让人看不到一点儿清政府推行宪政的诚意。

所以孙中山等人要革命。

只有革命才能改变命运,才能为天下人谋取永久的幸福。

以前,我一直想不明白孙中山为什么要将临时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使得他复辟帝制,窃取革命果实。

但我在《辛亥革命》中找到了答案。

因为孙中山希望中华民国这个共和体制的政体可以完整,所以他承诺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给令清帝退位的人。

虽然说孙中山不该让位于一个满脑子封建思想的军阀,但看了《辛亥革命》之后,我理解了孙中山此举的无奈。

但孙中山这样做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纪念辛亥革命的发言稿素材(精选5篇)

纪念辛亥革命的发言稿素材(精选5篇)

纪念辛亥革命的发言稿素材(精选5篇)纪念辛亥革命的发言稿素材【篇1】大家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此刻的中国已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

在这一刻,回顾百年前的先人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奋斗与牺牲,仍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资源。

近代以来,由于政治的腐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下。

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在殖民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一步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中国人民不甘承受列强欺凌,几代人都在追求民族复兴。

历史上,许多人为这一目标进行多次尝试,辛亥革命就是前人从事的努力。

我们重视辛亥革命,是因为尽管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可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提高打开了闸门,这是相当重要的功绩。

其实,辛亥革命的亲历者们如何不想以温和的方式改变封建中国的面貌呢?但他们并非从一开始就醉心于以激进手段改变中国落后局面,可是在经历了一再的失败与挫折,意识到清王朝决不可能真心实意地退出权力的中心而实施“立宪”,这其实是当时条件下应当做出的正确选择。

看了纪录片,对革命者的选择就会有更清醒的认识。

谢谢大家!纪念辛亥革命的发言稿素材【篇2】大家好!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具有重大的影响,其成功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的精神,我认为在今天仍是值得广大青年学习的。

我们的身边就有黄花岗葬着的七十二烈士提醒我们,辛亥革命的胜利是当时的有志青年抛弃富裕的生活、抛弃家庭妻儿、牺牲自我的生命换来的。

之后111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又将个人的命运融入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强盛的滚滚洪流,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壮丽的历史篇章。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们要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前列。

辛亥革命观后感1500字

辛亥革命观后感1500字

辛亥革命观后感1500字辛亥革命观后感1500字(精选篇1)片场的灯已重新开启,电影《辛亥革命》已经播映结束了,但那滚滚的硝烟,那慷慨激昂的话语,却仍萦绕在我的心头。

难忘剧中孙中山先生说的那一句“前线赴死易,唤醒生者难”,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怎样的无奈啊!流血牺牲又有何妨,又有何惧,但怕只怕这些也只是徒劳无功而已。

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可牺牲却总要有价值,要达到一定的目的。

但那时的中国早已腐败不堪,清廷因循守旧,粉饰虚张;人民愚昧盲从,苟且偷生。

这样的国家,是一定要有人来改造了!战场上,血流成河,硝烟弥漫,无数人穿梭在枪林弹雨中,他们无怨,亦无悔,他们只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人民的清醒,换来国家的富强!就像宋庆龄所说的那样,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可它已经沉睡太久了,现在是该醒过来了,是该重头收拾旧山河了!那种不齿于列邦,被轻于异族,任人宰割的时代终于要结束了!于是,辛亥革命便拉开了序幕。

战争的硝烟已然四处蔓延开来,无数的人倒在血泊中,他们倒下了,但在他们身后,又站起来了无数人,又有无数人前仆后继。

他们有的家境殷实,有的新婚燕尔,有的即为人父,但面对肩上的责任,他们毅然抛家弃子,勇于挑起!但让他们如此舍小家,顾大家,除了责任,还有信仰!信仰让他们舍生忘死,信仰让他们不顾一切,信仰让他们无所畏惧,信仰让他们勇往直前!这,便是信仰!辛亥革命观后感1500字(精选篇2)在辛亥革命__年之际,这部电影《辛亥革命》终于以影像史记替观众梳理清晰了关于辛亥革命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即19__年到19__年旧历辛亥年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与清廷、后与北洋袁世凯完整的斗争经过。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影片的第一段落有壮烈的出场,他留下的那篇着名的《与妻书》__年来一直被广为传诵,我曾有幸见过这位福建青年的手书,笔迹神采飞扬之至。

然而内容确实让人不禁潸然泪下,与妻“吾至爱汝”而又不能不“忍舍汝而死”矛盾复杂的感情,对妻子的深情、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的责任忍受着悲伤,忍受着无限的不舍,与爱妻永别,献身于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事业。

辛亥革命的遗憾

辛亥革命的遗憾

辛亥革命的遗憾——辛亥革命真的使民主观点深入人心么?历史课本在谈到辛亥革命的功绩时指出:从此,民主共和观点深入人心。

无疑,辛亥革命确实使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伦理道德观点等在很大水准上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

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点真的能深入人心吗?我认为值得探讨。

二十世纪初,在中国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仍然是封建的儒学思想。

让我们看一下1913年《时报》上的一则材料:“这是江苏第一师范学校的一份考卷,应考的有300多人,都是中小学生,考卷中要求考生列举自己崇拜的人物,统计的结果是:崇拜孔子的157人,孟子的61人,孙文的17人,颜渊的11人,诸葛亮、范文正的8人,岳飞的7人,王守仁、黎元洪的6人,华盛顿等的4人,程德全3人,苏轼等的2人,苏秦、张仪……各一人,此外23人则无崇拜者也。

”从这则材料中我们能够看出,当时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中小学生普遍尊崇儒学,对于没有文化知识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状况我们便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民主共和思想仅仅开始被民众接受。

洪宪帝制和张勋复辟的迅速败亡,通常被论者当作民主共和观点深入人心的有力佐证。

作者认为,这两次短命闹剧的匆匆收场,与其说是民主共和观点深入人心的结果,倒不如归功于局部接受民主共和观点的政治精英奋起抗争。

正如当时一位同盟会员所言:“革命告成之后,全国灵觉为之震荡,然大都属于上流人士,而氓之蚩依然浑噩相安。

中国由专制政治骤跃为共和政治,自表面观乏,虽若神速可喜;而自里面观之,前后陟断,习惯、根据悉受变动,人情未定,党见难齐,调和统一,待时尚多。

”“人民除纳税诉讼外,与政府无交涉。

国家何物,政治何事,所不知也。

”千百年来占人口90%以上的普通百姓远离政治,他们关心的是柴米油盐,交租纳赋,生儿育女。

至于统治者是皇帝还是总统,是宣统皇帝还是洪宪皇帝他们并无多大兴趣。

辛亥革命完成了推翻清朝、创立民国的政治使命,却没有来得及完成本应由它完成的、使民主共和观点深入人心的文化使命,不能不令人扼腕痛惜。

历史遗憾的经典句子

历史遗憾的经典句子

历史遗憾的经典句子以下是 9 条主题为“历史遗憾”的经典句子和例子:1. 要是秦始皇知道后世的科技发展得这么快,他会不会惊掉下巴呀?例子:咱就说,秦始皇统一六国那是何等的霸气,可他要是能看到现在的高楼大厦、飞机火车,那表情得多精彩,这就是历史的遗憾啊!2. 岳飞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难道不是让人痛心疾首吗?例子:岳飞一心报国,想要收复失地,多豪迈啊,结果却被奸臣所害,这怎能不让人哀叹,这历史的遗憾真的太让人难受了!3. 杨贵妃的香消玉殒,难道不是大唐盛世的一大损失吗?例子:杨贵妃那可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在大唐盛世里也是璀璨的存在,可最后却落得那样的下场,这不是历史的遗憾是什么呀!4. 要是苏轼能再多点时间享受生活,该多好呀!例子:苏轼一生坎坷,但心态超棒,要是能让他没那么多磨难,多享受下生活的惬意,那该多有意思,唉,这就是历史留下的遗憾呐!5. 火烧圆明园,这得是多少文化瑰宝的损失呀!例子:你想想啊,那圆明园里有多少珍贵的文物和建筑,一把火全没了,这不是巨大的历史遗憾吗,真的太可惜了!6. 诸葛亮的北伐没能成功,多让人惋惜啊!例子:诸葛亮那可是智慧的象征,鞠躬尽瘁想要恢复汉室,可最终还是没能成功,这历史的遗憾真的让人感叹不已!7. 明朝的那些航海伟业,要是能一直延续下去该多棒!例子:郑和下西洋那可是壮举,展现了明朝的强大,如果能一直这样发展航海,说不定历史会大不一样,这真的是让人遗憾呐!8.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难道不可惜吗?例子:辛亥革命好不容易推翻了封建统治,结果果实却被那些人窃取了,多让人愤慨,这历史的遗憾太深刻了!9. 那无数在战争中消逝的生命,就是历史的痛点呀!例子:每一场战争都有那么多人失去生命,他们本可以有不一样的人生,可都被战争摧毁了,这就是历史最大的遗憾吧!我觉得历史的遗憾让我们懂得珍惜现在,也提醒我们要不断努力让未来不再有这样的遗憾。

遗憾之余的思考

遗憾之余的思考

遗憾之余的思考作者:邓梅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8年第01期去年深秋的一天,我们按既定行程来到某小学视导。

一走进校园,笔者惊讶地发现,第一次来该校时见到的校园正中间的大古树不存在了,以古树为对称中心,相对伫立的两栋有着特殊意义的红木砖瓦房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两栋新建的水泥浇筑的房子。

新校长颇为自豪地引我们参观校园。

不知为何,我心里只有深深的惋惜。

该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学校。

我第一次来到这所小学是在三年前,当时的老校长第一时间引着我们参观,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听后令人震撼。

1963年,这所学校曾发生了校舍坍塌事故,一共有27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和一名老师在这起事故中遇难,因为通讯不便,当时的校长步行了四五个小时才走出大山报了案。

而这起事故惊动了国务院,惊动了周恩来总理,当即划拨总理基金三万元重建了该小学。

我们看到的就是1965年落成的房子,当时三万元建了三栋单层教学楼,座落呈形,中间点的位置就是大树的位置。

这些教学楼的质量非常高,几十年过去了,所有门窗都很合缝,完好无损,自始至终都不曾维修过。

每栋房子的墙头两侧的房檐下分别镂空雕着一个大大的红色五角星,仿佛在向人们诉说房子的非凡身世。

该小学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在校师生砥砺前行。

这里教风、学风淳朴,这偏僻的山村学校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质量神话,在连续几年的质量监测中位居全县前茅。

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因为人为的原因,抹掉了历史的印记。

将来,对于一个突然造访该校的人来说,跃入眼帘的是一所与其他学校没有两样的学校,水泥地、水泥浇筑的房子,再也不用看着那红红的五角星发问,再也不用听学校讲那因为意外而获得的来自国家的特别待遇,再也不会被那棵三十多米高、树冠覆盖着整个操场的古树惊叹。

将来,对于该校的师生来说,学校独特的历史可能会被某一位知情的校长或老师提起,也可能传到某位校长手里不再被提起,即便被提起,在学生心中也是一种遥远而不可触及的梦,不及那标志性的红五星、红木砖房那么直观,那么能触碰人的内心,无言地激起奋进的力量。

关《辛亥革命》有感

关《辛亥革命》有感

关《辛亥革命》有感合肥市瑶海区38中八七班伊建宁“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

死并非足惜,亦并非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竟让我在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随着大刀的抡起声,又一位革命者为了他们的信仰。

辛亥革命距今已经一百多年了。

很遗憾的是我在今天,才更深一层次的了解革命,了解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才清楚我今天所出的和平盛世是以革命者的生命做基甸。

很显然我们是幸运的。

可这次革命是偶然爆发的吗?不,他是必然的,只要中国还处于贫穷愚昧的,只要中国还处于落后挨打的,这次起义一定会爆发,它是封建统治下的必然产物。

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令我终身难忘。

革命烈士林觉民,家境殷实、一表人才,但他却心系国家,甘愿放弃一切为革命去奋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秋瑾,是一位妇女,但她为什么不在家相夫教子,因为她知道中国妇女不能在遭受那样的迫害,想要改变这一切她就需要站出来,为革命做贡献甚至牺牲。

还有那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战士们,他们其中有的家境殷实,有的已经成家立业,可为什么还要去冒着生命危险去打仗呢?因为他们心系国家,甘愿为国家的命运作牺牲。

这场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为何他会弃医从政,他深知清政府已是无可救药,为了国家,人民的未来。

他要革命。

这场革命虽然革命果实被窃取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失败了,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

这种意义是不能用结果来衡量的。

它代表着一种精神,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出生在一个和平幸福的年代,而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必须牢记历史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品质,努力学习,为我们的社会,为我们的祖国,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特级教师徐珍华校长尊重男孩做民主型的父母

特级教师徐珍华校长尊重男孩做民主型的父母

特级教师徐珍华(校长):尊重男孩—做民主型的父母我们知道,真正的教育必须从尊重开始,但是生活中很多父母却做不到。

你是否还在代替儿子做决定?你是否还会翻看儿子的日记?你是否还在以你的视角帮儿子择友?..尊重男孩,就要从做民主型父母开始。

如何才能做个男孩喜欢的民主型父母呢?这也是本章:将要告诉你的!第9招与男孩做朋友,分享他的喜怒哀乐很多传统型父母都持有“我是老子,你是儿子”的观点,对男孩实施“威严式”的教育,男孩对自己必须言听计从。

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完全没有尊重男孩的人格和个性,容易让其形成有意违反父母意愿的逆反心理。

因此,男孩长大后,没有规划中的那样出色,不是唯唯诺诺、胆小怕事,就是脾气暴躁,叛逆不听话。

小强最近的举动令父母非常担心。

父母都是有学识的人,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既定的方向发展,因此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就非常严格。

可是他们发现,小强开始逃学上网,并学会了撒谎骗人。

这件事令小强的父母十分生气,他们开始限制小强的零用钱,并每天接送他上下学。

一段时间后,小强不再逃学了,但他的学习成绩却直线下滑,回家后他也不愿意和父母说话,父母问一句,他才答一句。

家是孩子的避风港,是最温馨的地方,如果一个孩子害怕回家,害怕面对家中的严父厉母,教育就更难入手了。

所以,你应该检讨自己的教育方式。

那么,如何改变你与孩子的关系呢?很简单,学会与男孩做朋友,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男孩的心理很难琢磨,他们喜欢跟自己的伙伴玩,跟自己的朋友谈心,那么,父母就跟孩子做朋友好了。

朋友的职责是分担对方的哀愁,分享对方的快乐。

无论工作有多忙,生活有多累,都应该抽出时间与孩子平等地交流。

当然,你不能以大人的视角去揣测他的想法,不能以长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地问孩子今天都做了什么,而是以朋友的身份让孩子自己去讲今天的趣事或心中的疑问。

当你俯下身姿走进男孩的世界时,你会发现这里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

方法一:做一个“哪壶先开提哪壶”的父母一天,王女士和邻居闲谈时了解到儿子经常拉着一个小女生在学校附近溜达,王女士知道后很是着急。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思考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思考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思考徐文卓【摘要】摘要针对历史教科书和辛亥革命论坛中的不同观点给中学生造成的认识混乱,本文从翔实的历史事实入手,揭示一些观点的片面性,让人们认识到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这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一场没有任何遗憾的革命,它成功地传播了“民主、自由、共和”的人文精神理念。

【期刊名称】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1)005【总页数】3【关键词】关键词辛亥革命;民主;自由;共和一百年前武昌城头辛亥首义一声枪响,腐朽的晚清王朝、苟延残喘的封建帝制随即在席卷中国南方城市的革命怒潮中灭亡。

于是,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留下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一篇文字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内史学界却长期存在着“辛亥革命胜利了!”、“辛亥革命失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近年来在辛亥革命论坛上又流传出了“辛亥革命既胜利了,又失败了.”的模糊言论。

那么,我们中学在读的青年学生和历史任课教师应该如何看待发生在中国现代史上的这波巨大革命浪潮呢?进而如何去评估它的历史价值和成败呢?我认为教科书上关于“辛亥革命伟大历史意义”的棺盖定论并不十分准确,对学术界流行的三种说法和由此产生的“辛亥革命功过论”、“无功无过论”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看法。

因为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这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一场没有任何遗憾的革命,它对历史的最大贡献是在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文化的国度里,首次成功传播了“民主、自由、共和”的人文精神理念,从而加速了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进程和现代化建设进程。

依据既存的历史事实分析,不难看出“胜利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基于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这个不争事实,而忽视了“民主、自由、共和”是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这次革命的真正动力和目的!这也是无数辛亥先贤前赴后继、献身革命的根本原因。

“胜利论”有意无意地避开了辛亥革命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避开了革命后的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统治,各个代表不同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利益的新、老军阀们连年发动兼并战争,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实际状况。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农民企业家的辉煌与困境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农民企业家的辉煌与困境

特级教师徐珍华:农民企业家的辉煌与困境--朱元璋与刘邦刘邦和朱元璋都是白手起家的布衣皇帝,他们出身贫贱,前半生多坎坷,尤以朱元璋最苦。

但他俩却从不怨天尤人,而是一心思变,在乱世当中把握良机,才得以飞黄腾达。

当然,有了求变的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眼光、会用人、有管理能力。

刘邦和朱元璋总能在战争中瞅准时机,不因小失大,身边也从不缺乏人才,比如张良、萧何、韩信、刘伯温、徐达,这些人的能力其实都远远高于他俩,但能力再高,也只是被用的人,而刘朱却是用人的人,这样看来便高下立分了。

他二人不仅符合上述条件,还兼备越挫越勇的精神。

刘邦被项羽打败了这么多次,最后都能重振旗鼓;而朱元璋的青少年时期过得无比凄惨,也从未轻言放弃,由此看来,这天下除了他们,还有谁能得呢?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刘、朱二人后来在守天下时,对待功臣问题上的态度是惊人的一致。

他们都通过杀戮来防患于未然。

这种方式是否可行,从他们身后的事情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历史原来是这样子的刘邦是战国末年的楚国人,家庭贫困,属于贫下中农。

农民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刘邦却还好吃懒做,他老爸常常咬牙切齿地骂他:“瞧你那懒样,以后指定没你哥哥混得好!”刘邦对父亲的预言不以为然。

有一天,秦始皇巡游到他老家,刘邦见到秦始皇气派的车队,欣羡道:“大丈夫就该这样啊!”鸿鹄之志或许就是从这一刻开始萌发的,这个平日混吃混喝的人真如他所说,在日后悉心经营,成就了一番大业。

造反前的刘邦的确混得不怎么样,他在沛县当一个小小的亭长,因为不知道计划用钱,再加上没什么家底,所以到了三四十岁时,仍然在剩男的道路上苦苦挣扎。

一天,当地县令的故交好友吕公来到沛县,很多人都想跟他搞好关系,刘邦也不例外。

吕公见来的人太多了,就下了一个规定:“凡是想进门拜访的至少要交一千钱。

”此话一出,很多人都打了退堂鼓。

正在此时,刘邦突然在人群中大喊道:“我是这儿的亭长刘邦,我愿意出一万钱跟吕公相交!”话音刚落地,人们就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级教师徐珍华(演讲家):辛亥革命呀遗憾在哪里?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

”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辞,它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一是革了皇帝的命,一是革了辫子的命。

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历史意义。

从秦始皇到宣统,在2132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历史是同皇帝联系在一起的。

1902年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

”因而力贬“只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的古典史学,倡导“史界革命”,重建近代新史学。

“五四”以后,更多的人看到这一点,并予以抨击。

但在“天下者主一人之天下”的中世纪中国,在皇权观
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与“皇帝倒了”相提并论的是“辫子割了”。

辫子本是女人的一种风俗习惯,而非“汉官威仪”的应有之物。

但随着满族的兴起和努尔哈赤的向外拓展,留辫与不留辫,遂由风习问题一变而为满汉民族间的一个严峻的政治问题。

1621年,努尔哈赤攻下辽沈后,即大规模地强迫汉人剃发留辫。

1644年,清兵入关,在攻占北京尤其是攻占南京之后,厉行剃发令,“叫官民尽皆剃头”,违抗者“杀无赦”。

当时不但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令,而且还有“一个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之令。

中原汉人自古注重冠服,“披发左衽”是最不能忍受的奇耻大辱,更何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剃发留辫违背了汉民族多年来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感情,也因此演化成了满、汉之间的一种激烈对抗,于是便有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民族惨剧。

清朝统一后,剃发留辫凭借政权的力量由满族的风俗变成了满汉民族共同的风习。

既然是一种风习,也就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和凝固性,不容易改变。

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进呈《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以辫子不利于打仗、不便于用机器、不利于卫生,且为外人耻笑为言,力主“断发”(即剪辫),认为不如此不足以“易视听”,不利于变法维新。

辫子是一束头发,然而它又维系着家家户户同王朝和传统的一种历史联系,因此剪辫子与否不啻是一种严肃的政治抉择。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主思想勃兴,留辫成了效忠清王朝的标志,剪辫则往往与反清革命相系结,带有鲜明的排满革命意识,是革命的标志。

武昌起义后,各地革命党人即动员群众剪辫。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致电内务部:“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

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

仰内务部通行各省都督,转谕所属地方,一体知悉。

凡来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

”以行政的命令推行剪辫,具有非同寻常的意味。

在此之前,社会上对没有辫子的人,“最好的是呆看,但大抵是冷笑,恶骂。

小则说是偷了人家的女人……大则指为‘里通外国’,就是现在之所谓‘汉奸’。

”在此之后,剪辫非但是正当的,而且是一个必须执行的命令。

于是,剪辫渐成一种新风尚,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非讥之为豚尾,即詈之曰满奴,甚欲削夺其选举权,以实行强迫手段”。

鲁迅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他感谢辛亥革命,就是因为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

辛亥革命前后的两种迥然不同的情形说明,辫子比皇帝更直接地使每个普通老百姓感受到革命浪潮的冲击。

剪辫与否本身不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多大影响,但在近代中国它显然又带有观念变革的意义。

各个阶层的中国人曾在辫子面前展现过各式各样的面目。

孙中山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之后割掉辫子,表明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旧王朝的决裂。

黎元洪于武昌起义军逼迫下割掉辫子,显示了一个旧官僚在威逼之下的政治转折。

袁世凯于就任民国大总统的前夕割掉辫子,验证了一个“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内心权衡。

而梁启超的一个厨子由于被人割了辫子,大哭了几天,这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说不清剪不断的恋旧之情。

而喝过洋墨水的辜鸿铭在辛亥革命很久以后还拖着辫子,还自诩“残雪犹有傲霜枝”,并傲然走上北京大学的讲台。

这是一种植根于内心深处的自觉的遗老意识。

形象
虽然如此众多,但社会观念的变化毕竟已成为时代潮流。

谁敢保卫帝制谁就成了人人讨伐的对象;谁还留着辫子,抱着老皇历自居于潮流之外就成了封建余孽。

“封建余孽”四个字出现于辛亥革命后,鲜明地反映了这场革命矛头所向的威力。

1911年的武昌起义吹响了辛亥革命的号角,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国社会的一次真正的大变革。

清王朝在这次真正的革命中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但是中国的社会性质却没有改变,革命带来的不是人们初期所设想的一个推翻清朝政府后的和谐,安宁,自由的社会,这时的局面显得更加混乱,北洋军阀们更是各自为政,争抢地盘,哪管什么制度不制度,民生不民生,一小撮曾经的维新派反而在这时又跳了出来,认为帝制才是中国最合适的制度,于是复辟的浪潮又涌动起来。

中国现代化改革路程之漫长可谓是世界上少有的。

从1840年国门被打开以后,我们就认识到工业革命的先进性,一直到这个普遍的真理被国民所接受,我们走了将近半个世纪。

但是曾经凌辱过中国的帝国主义怎么可能坐视中国的强大呢?扶植军阀只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个权宜之策。

随之而来的民国政府也只不过是欧美帝国在中国的新的代言人而已。

中国的社会制度表面上是转变了,但是至于中国的真正统治者,依旧还是没变。

统治者已经不是原来的皇帝了,但是谁掌握的军队多,谁的实力强,谁依然是中国的“皇帝”,只是名字改了一下,叫“总统”而已。

在民族危亡的时候,我们的革命志士也在寻找救国之良策,但都失败了,一次次的救国运动反而成为了他人登上权力顶峰的垫脚石。

回首这几次革命,武昌起义可谓是成功了,至少它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废除了帝制,这毕竟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没有实现它建立之初的目标。

我们不禁要反思,固然有外国势力的干涉,但是在我们民族内部,根深蒂固的农耕文化世代影响着我们,集权在中国发展了几千年,我们仅仅靠西方传播进来的思想就想去解决本质问题,这是一个多么可笑的事情?况且在我们国家自己的发展路上,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概念,岂是西方文化所能颠覆的?是的,我们在20世纪初落后了,于是我们开始模仿他人的改革。

尤其是日本改革的成功对中国是一个不小的震动,我们就去学习了。

在清末的时候,我们也曾仿效日本的君主立宪,后来这个改革失败了。

随后去追随着西方,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可是我们的国情也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我们从来就没有去反思过自己,我们只是觉得别人的都是好的,一味地去学习,去接受,可是如此之大的国家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岂能一下去改变?尤其是君权文化在中国早已被合理化了,可是今天突然被推翻了,而且没有合适的理由,只是一味去宣扬西方社会就是这样的,他们没有什么,我们也应该没有什么,真是一个可笑的理由。

即使有一少部分人可能认识到了问题的本质,如此大的中国,他又怎么能让每一个人都接受呢?一个靠不住的理由,一个永远无法宣扬的精神。

中国人在最后还是恪守了传统,所以每一次改革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包括辛亥革命。

民众只知道改朝换代了,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去改朝,改过之后会是什么样子。

他们还以为像当年的李闯王一样又建立了一个新王朝,所以大家的生活依旧,改革变成上层人物的政治游戏。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清政府的几次维新都失败了,这注定了它灭亡的命运,但新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并没有像日本、英国一样使中国也走上富强的道路。

在这期间,中国的工业在新思潮的推动之下,有了一定发展,尤其是“一战”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欧洲的战争,无暇顾及东方,这就给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机会。

当然,一个国家的工业要很好地发展还是要靠它良好的政治环境,中国处于这样一个特别的政治环境中,工业的发展也就是昙花一现。

当“一战”结束以后,中国也进入到了国民党官僚资本的统治之下,民主思想已经消失殆尽,官僚资本依靠掌握国家政权逐步在中国强大起来,可是这不是为了国家而强大,是为了一己私利。

所以,辛亥革命尽管改变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现状,但是在革命的旗号下,依然沿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道路在往前走。

没有给国家带来富强安宁的革命竟然被历史上的少数人称之为成功的革命,我们不禁为之慨叹。

直到1949年,我们的国家才算是真正掀开了新的一页,我们的民主被真正地实现。

而之前的一切,留给我们更多的是
惋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