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

论知识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一章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考察

1、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课程的演进概况。(P28阅读视野)

(P3随堂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不断进行着调整,这种调整体现出思想政治课怎样的特点-

----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密切配合政治运动设置的,强调课程的政治功能。)

2、政治课改革的进程

1)标志思想政治课进入改革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

2)第一阶段:改革实验:1985-1992

第二阶段:调整完善:1992-1994

第三阶段:总结发展:1994-1999

第四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1999至今)P4第四阶段概况)

①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②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

③随后,教育部又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

④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2003年和2004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并组织编写了相应的教材,逐步在全国推广使用。

3、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的新变化(P4-5六点新变化)

1)改变课程名称。

2)转变课程功能。首先,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其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3)调整课程结构。首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加强选修课程。其次,关注国家课程的同时,为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更新课程内容。

5)变革教学方式:教师教的方式: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教师主导“目标—策略—评价”与学生经历“活动—体验—表现”相结合。学生学的方式: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6)重建评价体系。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思考: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的新变化新教材的新变化(两者区分)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

1、思想政治课程性质认识的发展

①智育说②德育说

③德智兼容说④思想政治教育说

⑤公民教育说(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素质教育课)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主导决定性作用。

2、思想政治(品德)课性质教材观点:P8

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的,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的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地位

■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P11理论研究:德育与智育的关系问题:①德育是统帅,指导何促进智育和体育的发展;

②智育是中心,德育、体育本身也包含智育的内容;③体育是基础,是德育、智育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修德育为首,三育并举】

1、从课程设置看——是主要学科;

2、从学生发展看——处于首要地位;

3、从学校德育工作看——是中学德育的核心。

四、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目标

(一)目标的分类

1、政治课程目标的结构分类:

■所谓结构分类:以一定的标准和程序,把思想政治(品德)的课程目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方面。

(1)以知识、能力、觉悟为基本要素的结构分类

(2)以知识、情感、行为为基本要素的结构分类

(3)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基本要素的结构分类(“三维目标”)

2、课程标准确定的政治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程理念是课程的核心,是制约课程建设的灵魂。

1、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及其价值取向:P22

1)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2)基本价值取向: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造就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理念:P24-26(高中课标)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3)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3、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理念:P26-27(初中课标)

1)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课程的追求

2)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1、建国以来,政治课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不断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体现出政治课怎样的特点?

2、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政治课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3、政治课是什么性质的课程为什么

4、政治课的“三维目标”是什么?

第二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和教材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含义及其把握

(1)含义:P33

根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们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的建议。

(2)把握:【性质、内容、行为指向、作用P33—34】

第一,性质:课程标准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文件,具有法规性质,体现着国家意志和国家对课程的要求。

第二,内容:课程标准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学习方式、计划安排、实施建议等,是国家利用以指导、规范、评估和管理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基本规章。

第三,行为指向:课程标准指向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目标要求,是对多数学生经过某一阶段学习之后所应达到的最基本要求的原则规定。

■合作学习内容:

①阅读P32“一次中美顶尖高中生的对话”,思考面对就业竞争,特别要警惕“说起来天下无敌,做起了有心无力”的现象。

美国学生:成熟、干练、稳重。

中国学生:表现与社会实际生活完全脱钩,眼界狭窄,缺乏整体意识,除了才艺展现,就是书本上的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心智,在现实面前一筹莫展,没有实际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思考:比较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异同。P34-35

第一,结构不同。

第二,从性质看

第三,从目标看

第四,从服务对象看

第五,从作用方式看

第六,从本质特点看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