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中考语文专题突破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全册)整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全册)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f957a4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f.png)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全册)整理一、简介本文档整理了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的导学案内容。
导学案是学生在研究前阅读课文并备课的重要资料,帮助学生对课文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下面是各个单元的导学案摘要:二、导学案摘要1. 第一单元课文名称:《读书的好处》-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读书的好处及阅读的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本单元的导学案,培养阅读兴趣,研究正确的阅读方法。
2. 第二单元课文名称:《治水的智慧》- 本单元讲述了我国古代治水的智慧;- 导学案中提供了相关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第三单元课文名称:《童年》- 本单元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主线;- 导学案中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共同感受成长的乐趣。
4. 第四单元课文名称:《绝句》- 本单元介绍了绝句的创作技巧和特点;- 导学案中引导学生进行绝句创作,锻炼写作能力。
5. 第五单元课文名称:《金波箔》- 本单元讲述了陶渊明与朝廷的关系;- 导学案中通过探讨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6. 第六单元课文名称:《国家树》- 本单元介绍了我国的国树——国槐;- 导学案中通过国槐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国家荣誉的责任感。
7. 第七单元课文名称:《牛郎织女》- 本单元讲述了牛郎织女的浪漫爱情故事;- 导学案中引导学生体验浪漫与感动,培养对爱情的正确认识。
8. 第八单元课文名称:《古乐府》- 本单元介绍了古乐府诗的韵律特点和创作技巧;- 导学案中通过欣赏古乐府诗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欣赏。
三、总结本文档整理了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的导学案摘要,涵盖了八个单元的内容。
导学案内容丰富多样,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
希望本文档对教师和学生在备课和学习过程中提供帮助。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版本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5c2e300258fb770bf78a5582.png)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版本3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下全册导学案1诗两首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体味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结构美等特点,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
2.以读为本,通过朗读吟诵,感悟诗歌的意蕴美,通过美读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通过品读回味,欣赏诗歌的语言。
3.学习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体味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诵读,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学习难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的主题。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知识链接:?走近作者: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
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
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
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
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
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
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
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诗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写作背景《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解题:诗题“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这首诗抒发了那个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知识 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知识 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aec9c00240c844768eaee58.png)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知识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专题一记叙文阅读一、命题趋势从近几年来的中考命题来看,记叙文阅读所选的文章大体可分文以下三类:(一)叙述性的散文叙事性的散文是中考长选的文章样式。
这里说的叙事性的散文是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绘景、咏物抒怀为内容的一种文体。
包括新闻类的作品、文学作品等;选文内容多以反映父母之爱、师生之情、同学友谊为主。
中考考点:1、对记叙要素、详略、顺序的分析理解。
2、对内容要点的归纳概括。
3、对文章层次结构的分析。
4、对文章表达方式的辨别、比较分析。
5、对特殊词句含义的理解。
6、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揣摩,题型对以主观表述为主。
(二)抒情性的散文浏览2008——2010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其中“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几乎都有对“抒情性散文阅读”的考查。
中考考点:1、结合语境,联系文章内容,理解词语的含义。
2、理解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
3、体会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句子的妙处。
4、对文章内容要点进行概括。
如:概括文章所赞美对象的品质、特点,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赞美对象的,等等。
5、理清文章思路。
抒情散文往往有一条线索,可能是以“事”或“物”为线索,也可能是以“感情”为线索,理清了文章的线索,就会对文章的写作思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6、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如:怎样理解文章的标题;如何认识文章的主题;对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态度的理解。
试题中常以问“为什么”的形式出现,等等。
7、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抒情散文中,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往往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
当然,有的文章中,作者的感情在不断地变化,要注意体会。
8、有的抒情散文,景物描写是很重要的内容,要求分析其写法上的特点。
9、从内容、语言、写作技巧等方面来赏析文章。
10、谈谈从中得到的感悟或启示。
(三)小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导学案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68f93d4a7302768e9939ca.png)
句子的仿写考点指津仿写句子就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仿写。
一般说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
(一)仿写的基本要求:1、结构要一致。
仿句与例句的结构要一致。
这就要求考生仿写前仔细观察。
观察从、整体到局部,试题往往给出了句式,或要求与某一画线语句句式相同。
这样,句式的一致就成了仿句是否符合要求的关键。
有时要仿写的是一个短语,那就要首先考虑到短语结构一致,如例句是主谓结构,仿写语句也应如此。
2、内容要一致。
一是仿句和例句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
二是仿句与例句的精神实质要一致。
(感情色彩、正反对立关系、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性等方面。
)3、修辞要一致。
仿句和例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要完全相同。
仿写前要仔细审视,看例句用了哪种或哪几种修辞方法。
4、格调要一致。
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二)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仿句与例句不能雷同,要有创新。
2、修辞要恰当。
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3、用词不能重复。
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例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三)常见的仿写题型有以下三种:1、续写式如:仿照下面的句子,用恰当的词语完成两个句子,要求前后语意关联。
例句:钱可以买到书本,但不能买到智慧。
钱可以买到宽敞的房屋,但不能买到家庭的温馨;(1)钱可以买到______,但不能买到______;(2)钱可以买到______,但不能买到______。
〔试题评析〕此题要求仿写词或短语,答题时要先分析例句中的已知项:①书本②智慧;③宽敞的房屋;④家庭的温馨;。
接着分析已知项的内在联系:①和②是名词,“书本”是具体事物,“智慧是人的一种状态;③和④是偏正短语,“房屋”是具体事物,“温馨”是人产生的一种感觉;根据分析可知,前者可填具体事物,后者可填写与该事物相关的感觉、性质、状态等,两者在内容上要紧联系,并注意句式的对称美。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导学案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169f49caaedd3383c4d3be.png)
(二)评人物
1、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上奥楚蔑洛夫反复改判了几次?不
教学反思:
清水县第五中学语文学科导学案备写活页
课题:《变色龙》课型:展示+反馈备课者田春茂分管领导评价:
学习目标:
书写导学案(要求分课时备课,一页写不完可以写两页或三页)
人物形象归纳: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专横的沙皇警察,但同时也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变色龙。他专制蛮横、欺凌百姓,对上则趋炎附势、媚上欺下,是一个
厚颜无耻的两面派。
(三)悟主题
这篇小说通过审理狗咬人一案的生动叙写,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呢?教师适时简介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主题。
背景:《变色龙》,作者,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本文是他的早期作品,《变色龙》写作于1884年,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主题:小说通过对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深刻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人不如狗的黑暗现实和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虚伪,批判了沙皇专制反人民的实质。“变色龙”成了世界文学画廊中不可多得的人物形象。成为见风使舵的小人的特有代号。
(四)学写法
作者为了突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还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它有什么作用?
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几次脱大衣、穿大衣的动作,都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为下面态度的转变做铺垫。再如“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了眉头”,“咳”“拧”等动作,都形象地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在百姓面前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丑态。而当得知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立刻“整个脸上洋溢着动情的笑容”,真是媚态百出。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性格。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2课导学案(含两套中考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2课导学案(含两套中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aa36cd2910ef12d2af9e74b.png)
《人生》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瞻望、攫取、增益、臆测、馈赠、乐此不疲”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学习通篇为喻进行说理的写作方法。
3、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表达什么意念,肯定或赞扬什么精神。
学习过程一、激趣定标作者简介。
勃兰兑斯(Georg Morris Cohen Brandes,1842—1927),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
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
代表作《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波兰印象记》和《俄国印象记》等。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自学互动一:1、给下列词语注音陷阱()瞭()望瞻()望忙碌()撒()旦攫()取充沛()鲑()鱼停滞()臆()测馈赠()()2、积累词语粉身碎骨:身体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生)。
瞭望:登高远望。
赏心悦目: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瞻望:往远处看,往将来看。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
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撒旦:圣经故事中的魔鬼。
原为上帝的使者,后妄想与上帝比高下而被贬堕落。
救世主:基督教徒对耶稣基督的尊称。
该教相信,世人都有罪,且无力自救;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为拯救人类而降世。
攫取:掠夺。
充沛:充足而旺盛。
鲑鱼:鱼类的一种,呈纺锤形,鳞细而圆。
增益:增加,增添。
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臆测:主观的推测。
馈赠:赠送(礼品)。
沙漏计:古代一种用以计时的仪器。
自学互动二: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理清思路——给文章分层并写出大意。
2、“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
”为什么说都是相同的?3、“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这话是什么意思?4、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的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5、“那像是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
”“一只可爱的手”指什么?沙漏计为什么会延缓转动?6、作者描述这些人群,肯定或赞扬了什么精神?7、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同学们希望自己成为哪一类人呢?三、课堂练习:同步练习册身为女孩周慧经常有这样的教导:身为女孩,就应该有女孩的样.哦,女孩是什么模样?女孩子慵慵弱弱,平平淡淡,安份守己,文静温雅与男孩子冒冒失失、风风火火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新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全册语文导学案(2020最新修订)
![新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全册语文导学案(2020最新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c9a96154192e45361166f500.png)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2.理解本诗运用反复手法在创意境及抒情上的作用3.理解诗人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学习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学习方法】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知识链接】作者简介: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舒婷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
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初读诗歌】1. 初读诗歌,读准加点字音﹙A级﹚干瘪( ) 驳船( ) 蜗行( ) 胚芽( ) 迷惘( ) 隧洞( )绯红( ) 淤滩( ) 纤绳( )2.词语解释﹙A级﹚疲惫:簇新:绯红:喷薄:迷惘:整体感知,思考以下问题:﹙B级﹚1.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3.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4. 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仔细赏读,理解品味作品: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B级﹚.2. 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C级﹚3.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C级﹚【学习反思】﹙B级﹚如何诵读这首诗?五【作业布置】﹙C级﹚赏析舒婷的《思念》,完成题目思念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颗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1.诗的第一节选用、、和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和等情思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①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②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3.鉴赏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拓展阅读】《双桅杆》舒婷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双桅船》赏析:《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像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边在一起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 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的表达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诗的最后四名:“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参考答案一、1.注音: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 隧洞(suì)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2.词语解释:疲惫:非常疲乏簇新:极新(多指服装)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绯红:鲜红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二、1.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2. 答: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又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3. 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象征着祖国的希望4.笿: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四、仔细赏读,理解品味作品:1. 答: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2. 答: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3. 答: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六、参考答案:1.挂图代数琴桨橹茫然苦恼惆怅焦灼2.①时间缓慢②距离遥远3.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全部发自内心.是源自心灵深处的“思念”文章《梅岭三章》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感受诗歌韵律,理解诗歌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复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4c811b0066f5335a8121cd.png)
5、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6、委而去之(离开)
7、空乏其身(使资财缺乏)8、蹴尔而与之(用脚踢)
9、此之为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4、达标案(检测反馈)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重点字的解释)
乡为身死而不受(以前你死不肯接受)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虽然,如此)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然而)
4、词类活用
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所以动心忍性(使``````惊动)
人恒过(犯过错) 惠子相梁(当宰相)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3、展示案(释疑互动)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吾义固不杀人(坚持道义)2、不可谓知类(明白事理)
第1课时课题____复习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课程标准:学习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习目标: 掌握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_。
学法指导:_自主学习合作探究_
重点:上难点:上
预习案(自主探究)
见、长、犀、兕、鼋、鼍、圉、诎、
畎、鬲、拂、蹴、羹、箪、鹓鶵、醴、
鸱、鯈、全、止、已、本心、不屑、何加、
(生命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说想要的。二者不可能同时得到,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忧患中使人发展,安了享受使人萎靡死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的人就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不国中三日三夜(京城)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
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偷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复习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88571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12.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复习教案5篇在基础教育中, 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它不仅具有工具性, 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
下面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复习教案, 仅供参考, 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复习教案1中考, 如何做好备考复习, 是每一位毕业班教师深思的问题。
作为语文学科, 它的知识点多而散, 没有数理化学科那样强的系统性, 这一特点给广大师生的备考复习带困难。
倘若方法不当, 则往往事倍功半。
怎样在短期内迅速巩固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 在此与各位同行一起交流。
一、研读考试说明, 明确中考动向。
首先, 按照中考说明的要求, 要把握好整个教材的结构体系, 明确每一个知识点, 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 要了解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特点, 看准命题方向, 明确备考对策。
再次, 根据中考说明列出的知识点和学生实际, 科学合理地制定复习计划, “知己知彼”, 打有准备之战。
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 确定复习方法, 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复习效率。
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 复习备考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 明确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存在的知识缺陷等, 从而选择适合他们的复习方法。
在复习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重要,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他们才会积极地进行思考, 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能更好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
三、形成知识网络, 明确复习重点有的放矢, 各个击破。
中考语文复习旨在构建起知识点的基本框架。
复习时, 教师要做到“胸有成竹”。
在指导复习的过程中, 要经常总结在复习过程中的成败得失, 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使整个复习全面、系统, 形成知识网络。
对知识网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复习, 逐一巩固。
纵观近三年的中考出题趋势, 总体的特点是稳定中有变化。
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导学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ffef118bd63186bdebbc0a.png)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主题】以史为鉴,勇担重任【学习内容】《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诗词曲五首》【单元说明】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人的政治、军事生活:有以弱胜强的战争实例,有恳切诚挚的进谏献言,有连类取譬的婉转讽劝,还有描写社会生活、抒发豪迈情怀的咏唱。
阅读这类课文,可以感受古人的智慧,体会他们的责任感和当担精神。
同时学习本单元课文内容时,还要将这种责任和当担与当前新冠肺炎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增强家国意识和责任担当。
【单元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了解作家、作品,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辨析几种常见的文言现象,借助工具书,自主翻译文言文。
2.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文章的大意。
3.理解诗词意境,发挥想象,体会、赏析名句。
4.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和思维方式,体会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学习重点】1、反复诵读,了解作家、作品,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辨析几种常见的文言现象。
2、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和思维方式,体会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学习难点】1、理解诗词意境,发挥想象,体会、赏析名句。
2、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和思维方式,体会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学法指导】导学自习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6课时预习案(第1课时,自学完成)【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了解作家、作品。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辨析几种常见的文言现象。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曹刿论战》: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曹刿.( ) 小信未孚.( ) 望其旗靡.()又何间.( )焉公与之乘.( ) 长勺.( )2.解释下列词语(1)重点词语肉食者鄙.:()弗敢加.也:()小信未孚.:()既克.:()(2)古今异义牺牲玉帛牺牲,古义:()今义:()小大之狱狱,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故:公问其故:()彼竭我盈,故克之:()以:可以一战:()必以情:()必以分人:()(4)词类活用神弗福.也:()公将鼓.之:()3、文学常识:《左传》,即《》,又称《》,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和()名著。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统编2023版)导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统编2023版)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02779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9.png)
导学案一、活动一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支粉笔,粉笔从手中滑落,掉到讲桌上后又掉到地上。
1、要求:每个同学仔细观察这种现象,然后用一句话描写场景。
同学之间交流、分享。
——————————————————————————————————————————————————————创意表达之技巧:(1)创意表达需要有求异的思维和大胆的想象。
如果千篇一律,会让读者味同嚼蜡。
一定要推陈出新,可从多角度出发,适当合理的进行想象。
(2)创意表达需要语言做支撑(锤炼语言),既要注意准确、优雅地使用字、词,使语言清新脱俗;又要巧妙运用修饰,变枯燥为生动,力求风趣,写出生活情味。
(3)创意表达需要联系真实的生活经历。
多联系生活,力求写出真实情感,巧妙进行艺术加工。
让作文充满生活的烟火气息。
二、牛刀小试情景创设:我们正在上课,突然飞进一只马蜂。
请同学们打开思维,大胆想象,从不同角度创意表达眼前情景。
形容天黑的句子形容夏雨的句子——————————————————————————————————贩夫风景只要是夏天,“豆腐花”的吆喝声便一路路炽炽烈烈要断不断地,坡下喊到坡上,然后又一跌一宕地滚回去。
那是个瘦瘦小小的中年人,黝黑的脸,老戴顶窄边草帽,大概喊惯了也就声如洪钟,一条线直冲七重天的高亢。
每回见他总觉得真是少见的瘦,露在短裤下的腿干巴巴的,叭叭叭像鸭子的走步。
我们不常买,嫌麻烦!逢买必用家里的碗,怕他的脏,会得肝炎。
暖烘烘盛满一碗往回端,往往以为盛着一窝云,阳光下笑得好开心的样子,真的,难道不是,云竟在我手里呢,一朵开心的云。
他也卖肠粉,那是早上的生意,还有其它粉果白粥拉拉杂杂的,在这儿做开了,让警察拉过仍不肯走。
有时候一个女的帮他,想是他女人,胖胖圆圆,两人并立简直点错鸳鸯谱似的滑稽。
照理胖人爱笑,但她不笑,亦不说话,什么都听男的,男的汹汹地咧嘴骂,她只惟惟诺诺地应。
不过她十分慷慨,分量作料都给的多。
一回买肠粉,说要多给点酱油,她提着酱油壶嘘嘘地浇,男的一把夺过来,开口便骂:“要死了你,给那么多……”女的不作声,亦不委屈,平静得什么事都没发生,看他们真好玩,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最新精品】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9年级下册教案及导学案: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59页)
![【最新精品】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9年级下册教案及导学案: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59页)](https://img.taocdn.com/s3/m/8d02f63f69eae009581bec82.png)
九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课题:1、《我爱这土地》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诗歌中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一、预习导学【链接材料】1——作者简介:艾青和《我爱这土地》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
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
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
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
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
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
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
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链接材料】2——写作背景:《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1、填空《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2、请用“\”和“•”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3)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3、《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人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鸟”的形象与作者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二、探究展示: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
新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2020新修订)
![新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2020新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adcccee36bec0975f565e200.png)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2.理解本诗运用反复手法在创意境及抒情上的作用3.理解诗人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学习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学习方法】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知识链接】作者简介: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舒婷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
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初读诗歌】1. 初读诗歌,读准加点字音﹙A级﹚干瘪( ) 驳船( ) 蜗行( ) 胚芽( ) 迷惘( ) 隧洞( )绯红( ) 淤滩( ) 纤绳( )2.词语解释﹙A级﹚疲惫:簇新:绯红:喷薄:迷惘:整体感知,思考以下问题:﹙B级﹚1.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3.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4. 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仔细赏读,理解品味作品: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B级﹚.2. 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C级﹚3.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C级﹚【学习反思】﹙B级﹚如何诵读这首诗?五【作业布置】﹙C级﹚赏析舒婷的《思念》,完成题目思念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颗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1.诗的第一节选用、、和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和等情思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①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②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3.鉴赏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拓展阅读】《双桅杆》舒婷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双桅船》赏析:《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像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边在一起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 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的表达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诗的最后四名:“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参考答案一、1.注音: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 隧洞(suì)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2.词语解释:疲惫:非常疲乏簇新:极新(多指服装)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绯红:鲜红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二、1.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2. 答: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又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3. 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象征着祖国的希望4.笿: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四、仔细赏读,理解品味作品:1. 答: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2. 答: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3. 答: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六、参考答案:1.挂图代数琴桨橹茫然苦恼惆怅焦灼2.①时间缓慢②距离遥远3.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全部发自内心.是源自心灵深处的“思念”文章《梅岭三章》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感受诗歌韵律,理解诗歌内容。
九年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 导学案
![九年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71167ff242336c1eb95e60.png)
九年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导学案一.复习目标1. 了解我国古代文化中关于纳谏除蔽, 舍生取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方面的道理, 古为今用,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军事谋略, 学习古人克敌制胜的智慧和敢于斗争、克服困难的精神。
2. 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上的君臣关系, 了解诸葛亮的政治观点和他尽忠职守的故事。
3. 掌握设喻、对比等论述道理的方法, 提高讲道理、发议论的能力。
学习欣赏文言文精彩简练、生动传神的叙述方式。
4. 掌握古代汉语常用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掌握部分句式特点, 不断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5. 熟读、背诵本单元六篇文言文, 能欣赏并背诵《山坡羊•潼关怀古》。
6. 通过合理想像, 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成记叙文。
二.复习要点本单元六篇课文, 叙事生动, 内容丰富, 阐述的道理和抒发的感情非常深刻, 复习时要注重在反复诵读中去体会、感悟、品味。
复习《曹刿论战》, 要注意战争的背景, 理解曹刿与乡人及鲁庄公对话的丰富内涵, 了解民心民意的重要性, 了解简洁传神的叙事及人物形象刻画等方面的特点。
复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要深入领会纳谏除蔽的道理, 体会设喻的作用, 品味表现人物丰富内心世界的高超的语言技巧。
《〈孟子〉二章》所阐述的道理非常精深, 要注意领会、吸收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精华, 丰富充实自己;要学习文章运用典型事例、通过正反对比、层层深入阐明道理的方法。
复习《愚公移山》, 要学习北山愚公不畏艰险、排除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描写和机智而有气势的论辩。
复习《出师表》, 要了解诸葛亮写《出师表》的背景、复杂的内心世界、他的特殊身份与他的“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忠贞精神等。
复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要在反复诵读中领会诗人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的写法。
《山坡羊•潼关怀古》要在诵读中理解、欣赏, 直到能流畅地有表情地背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专题突破复习——口语交际
典例剖析
(一)、劝说
训练1:近几年,广场舞成了小区大妈们的最爱。
可是,住在附近的张大爷却因为广场舞声音太大影响了他孙女的学习,正与大妈们争吵。
假设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劝阻呢?(只要写出对其中一方的劝阻即可)(2 分)
(二)、语言得体
训练2: (2015株洲)课文《好嘴杨巴》中,李鸿章把茶汤浮头上的碎芝麻误当成了脏土而大发脾气。
杨巴说:“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但杨巴的机灵是以牺牲自己的人格做代价的。
如果杨巴生活在今天,他应该怎么说?(注意:在原话的基础上删改,既让李鸿章明白是碎芝麻,又要给他留足面子。
)
(三)、辩论词、辩驳语
训练3: 根据所给情境按要求表达。
学生上课按身高排座位,这似乎已成了班主任的惯例。
但是,广州一所中学打破常规,让学生自行找同桌。
此举在中学校园引起强烈反响,对于“学校排座位,学生说了算”这种做法,师生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
请你参加这场讨论,发表你的意见。
训练4:下面有两个口语交际的情境,请任选一个,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1)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 “随地吐痰不卫生。
”他貌似有理地说: “有痰不吐更不卫生。
”
(2)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
别人批评他: “不要挤嘛,讲一点社会公德。
”他
嬉皮笑脸地说: “我这是在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钻劲,二要挤劲。
”
(四)、开场白
训练5:某中学九年级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替主持人写一则开场
白。
(五)、言外之意
训练6:根据下面提供的情景回答问题。
中午午休时间,同学们都趴在座位上安静午休。
只有小林一个人在听歌,听到激动的时
候,就跟着音乐一起大声歌唱。
他的同桌芳芳说:“你比歌手唱得都好,我却只顾着睡觉,
没有给你鼓掌喝彩,真是失礼了!”
芳芳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如果你是小林,你该这样回答她(
学以致用
【中考真题体验】
(2016怀化)怀化某中学准备在初三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三年来我最满意的作文”交流展示活动,要求
参与者将自己在初中阶段写得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当众朗诵展示。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不超过80字)
(2)你班的李明同学作文很好,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读,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
说他参加这次活动。
(30~50字)
(2016郴州)小明顺利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对此,下列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小明发微信给老师:“老师:我考上大学了,感谢恩师多年的栽培。
”
B.小明父亲发短信向亲朋报喜:“犬子顺利考上大学,多谢大家关心。
”
C.小明对前来祝贺的李叔叔说:“叔叔,您的到来使我家蓬荜生辉。
”
D.好朋友王勇对小明说:“恭喜你,改天我一定莅临你家当面祝贺。
”
(2016娄底)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香港金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制药、医疗、金融、房地产为一体的多元
化集团公司。
作为中国保健行业的常青树,金日集团一直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多次蝉联消费者首选品
牌。
有记者质询金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质量立业的信息时,公司创始
人李仲树先生回答说:“纸扎的花骗不了蜜蜂。
”
李仲树先生的言外之意是: a »。
【中考预测演练】
1•情景说话(2分)
小明乘火车去北京旅行,途中,邻座的小伙子拿出一瓶饮料请他喝,小明想起学过的安全知识,于是礼貌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下面提供的情景,按要求回答问题。
小华在炎帝陵游玩时,在石柱上刻下了“小华到此一游”几个字,被人拍照并上传
到网上。
立刻遭到了网友的批评,甚至引来了许多辱骂,譬如,有的网友说:“小华,炎帝
喊你回家剁手!”
针对这一现象,你想对小华说()你想对网友说()
3•“到民间采风”活动小组在星期天要外出集体活动,可是组员丽丽的爸爸不同意,认为会影响女儿的学习。
如果请你去劝告丽丽的爸爸,你该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