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原创

合集下载

TSG 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气瓶充装许可部分

TSG 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气瓶充装许可部分

TSG 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气瓶充装许可D2气瓶充装许可条件D2.1基本条件⑴充装单位应当取得相关部门(规划、消防部门)的批准(注D-7),在取得充装许可前,充装站不得对外营业;(2)充装单位的场地、厂房、设备和充装工艺设施应当是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3)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适应充装工作需要的事故应急预案,并且能够有效实施;(4)建立和使用气瓶充装质量追溯信息系统,具有自动采集、保存充装记录的信息化平台(仅限易燃有毒气体充装),采用信息化技术对气瓶充装过程进行管理;(5)具备充装介质的储存能力,并且具有符合规定数量的由充装单位办理使用登记的气瓶(车用气瓶、非重复充装气瓶、呼吸用气瓶除外)(注D-8);(6)充装单位应当具备气瓶维护保养的能力和设施,负责对本单位办理使用登记的气瓶进行标志制作和维护保养。

注 D-7:(1)新取证和搬迁的充装站应当具有当地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出具的《规划许可证》,换证的充装站应当具有当地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出具的《规划许可证》或者能证明其为合法经营的行政许可文件(女口《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燃气经营许可证》等);(2)按照消防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充装站申请消防验收合格后获得的消防鉴审合格意见书等。

注D-8:充装介质储存能力和自有产权气瓶数量依据各省级(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

— 60 —D2.2人员(1)充装单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应当熟悉与气瓶充装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2)配备技术负责人]人z具有工程师职称z具有气瓶充装管理经验,能够处理一般技术问题,具备组织协调和事故应急处置的能力;(3)每个充装地址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至少1人z并且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4)每个充装地址作业人员(充装人员,下同)每个班次不少于2人,并且持有气瓶充装作业人员资格,在气瓶充装作业时,作业人员不得同时兼任检查人员;(5)每个充装地址配备检查人员每个班次至少1人z并且取得气瓶充装作业人员资格;(6)配备与气瓶充装相适应的化验人员,并且经过技术和安全培训,掌握与充装介质相关的知识,检验设备、仪器和仪表的性能以及使用方法。

关于《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第1号修改单

关于《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第1号修改单
第1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
条款号
原文内容
修改后内容
增加一条
1.5信息化要求
由市场监管总局实施以及市场监管总局依法授权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统一使用市场监管总局行政许可审批系统进行申请、受理和批准,颁发电子证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实施的修理和充装许可,也可以使用市场监管总局行政许可审批系统。暂时不使用市场监管总局行政许可审批系统的,应当与市场监管总局行政许可审批系统实现有关行政许可审批信息的互联互通,方便许可证书加一项
(3)公司与其跨省设立的子公司或者分公司共同申请同一设计许可或者制造许可时,其设计或者制造许可的资源条件应当分别满足相应的许可资源条件,不允许跨省共享资源条件。
增加一条
4.2鉴定评审机构
承担特种设备生产(不含设计)许可鉴定评审工作的鉴定评审机构,应当具有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资质。其中,机电类设备、气瓶制造许可鉴定评审机构应当具有相应的型式试验资质,其他生产许可鉴定评审机构应当具有相应的型式试验或者监督检验资质。
附件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072019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条款号原文内容修改后内容增加一条15信息化要求由市场监管总局实施以及市场监管总局依法授权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统一使用市场监管总局行政许可审批系统进行申请受理和批准颁发电子证书
附件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 07—2019)
发证机关可自行组织或委托鉴定评审机构对企业进行现场鉴定评审,发证后按“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安排监督抽查。
注:原1.5条序号改为“1.6”;原2.2.4.2条(3)项序号改为“(4)”;原4.2条至4.6条序号顺延修改为“4.3至4.7”。

关于《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07

关于《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07

关于《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附件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内容的对照原徐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年月日批准颁布了《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自年月日起施行。

新颁布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以下简称)的附则中明确《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同时废止。

其主要内容作为的一个附件(附件),名称为《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并在许可条件中规定“申请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要求,建立与许可范围相适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且保持有效实施;其中,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当符合本规则附件《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当符合本规则、条的要求,移动式压力容器和气瓶充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当符合本规则、条的要求”。

笔者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将附件与的内容进行了列表对照(见下表),附件的结构更加合理,人员职权更加清晰,与对照发现内容变化或者调整变化较大,其中的正文部分(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和附件部分(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素)的相关内容,分别调整在了附件的(一般要求),(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质量保证体系控制要素)中,为方便对照理解特在条款项编号前增加了正文或附件字样。

全篇共涉及条(款项)的调整变化、增加、删减,其中调整变化条(款项),增加条(款项),删减条(款项)。

现将其对照结果与大家分享,以利大家有针对性的学习理解、贯彻执行。

方便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按照附件的要求,建立与许可范围相适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且保持有效实施。

如有疏漏应以附件与的原文为准。

《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附件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内容对照表作者信息:、作者姓名:原徐成、退休单位: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号龙江大厦室、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TSG07-2019许可规则设计质量保证手册

TSG07-2019许可规则设计质量保证手册

压力容器设计质量保证手册(第0版)编制:审核:批准:文件发放号:受控状态:XX有限公司2019年12月01日发布 2019年12月19日实施文件修改记录表质量保证手册目录质量保证手册发布令我公司《压力容器设计质量保证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是依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TSG 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中设计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制定的。

它体现了我公司在压力容器设计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对顾客的郑重承诺。

《手册》是我公司压力容器设计质量管理的基本规定,是压力容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纲领性文件和行为准则,压力容器设计各级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严格遵照执行。

《手册》于2019年 12 月01日发布,2019年12月19日实施。

总经理:2019年12月01日前言XX有限公司1、适用范围本《手册》是公司压力容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纲领性文件,适用于公司D级压力容器和A2级压力容器设计全过程,适用于与压力容器设计质量有关的部门和人员。

也适用于内部和外部(包括:顾客、第三方、安全监察机构)对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评定及认证,并证实我公司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2引用标准及缩写下列法规和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手册》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手册》的条文。

本《手册》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法规和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手册》的各方应使用下列法规和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号)《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549号)简称《条例》TSG 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简称《许可规则》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固容规》GB150.1~150.4-2011 《压力容器》GB/T151-2014《热交换器》NB/T47041-2014《塔式容器》NB/T47042-2014《卧式容器》GB/T12337-2014《钢制球形储罐》《压力容器设计质量保证手册》简称《手册》3 术语质量:一种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TSG07_2019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

TSG07_2019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1、一般要求评审编号:单位名称:问题及建议评审员:年月日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1、文件与记录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问题及建议评审员:年月日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2、合同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3、设计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4、材料与零部件质量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5、作业(工艺)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6、焊接质量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7、热处理质量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8、无损检测质量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9、理化试验质量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10、检验与试验评审表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11、生产设备及检验试验装置的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12、不合格品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13、质量改进与服务评审编号:单位名称:问题及建议评审员:年月日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14、人员管理评审编号:单位名称:问题及建议评审员:年月日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15、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评审编号:单位名称:。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 许可规则(第1号修改单)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 许可规则(第1号修改单)
第1号修改单
条款号
原文内容
修改后内容
1总则
增加一条
1.6信息化要求
由市场监管总局实施以及市场监管总局依法授权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统一使用市场监管总局行政许可审批系统进行申请、受理和批准,颁发电子证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实施的修理和充装许可,也可以使用市场监管总局行政许可审批系统。暂时不使用市场监管总局行政许可审批系统的,应当与市场监管总局行政许可审批系统实现有关行政许可审批信息的互联互通,方便许可证书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注:原4.2条至4.6条序号顺延修改为“4.3至4.7”。
2许可条件பைடு நூலகம்
2.2.4.2
本条增加一款
(4)公司与其子公司共同申请同一设计许可的,其设计许可的资源条件应当分别满足相应的许可资源条件。
3许可程序和要求
3.4.3
鉴定评审工作(含整改时间)应当自受理决定书签发之日起1年内完成。
鉴定评审工作(含整改时间)应当自受理决定书签发之日起1年内完成(A级锅炉安装应在2年内完成)。
1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072019第1号修改单条款号原文内容修改后内容1总则增加一条16信息化要求由市场监管总局实施以及市场监管总局依法授权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统一使用市场监管总局行政许可审批系统进行申请受理和批准颁发电子证书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 07—2019)
4附则
增加一条
4.2鉴定评审机构及鉴定评审工作要求
发证机关委托鉴定评审机构对申请单位进行现场鉴定评审。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气瓶制造许可鉴定评审机构应当具有相应的型式试验资质,其它特种设备生产许可鉴定评审机构应当是具有相应特种设备检验资质的检验机构或者是特种设备技术检查机构、特种设备专业协会。

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原创

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原创

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原创TSG-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目录M1、一般要求M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M3.1、文件与记录控制M3.2、合同控制M3.3、设计控制M3.4、材料与零部件质量控制M3.5、作业(工艺)控制M3.6、焊接质量控制M3.7、热处理质量控制M3.8、无损检测质量控制M3.9、理化试验质量控制M3.10、检验与试验评审表M3.11、生产设备及检验试验装置的控制M3.12、不合格品控制M3.13、质量改进与服务M3.14、人员管理M3.15、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TSG-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1、一般要求评审编号:单位名称:序号评审项目评审方法评审结论备注是否制订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并1 经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批准颁布?审阅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质量方针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要2 求并体现出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的要求?查质量目标的制订说明或组织对内部员工关于质量方针的解释。

□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质量目标是否量化并分解落实到3各质量控制系统?质量目标量化、分解、定期考核4记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是否建5立?查质量目标分解规定。

查质量目标的考核情况。

换证时查持证期间的质量目标的考核记录。

审阅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质量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责任6部门)职能是否予明确规定?审阅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是否明确规定法人代表对特种设7备安全质量负责?审阅质量手册及相关文件□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是否在管理层中任命质量保证工8程师并明确其职责?是否按本单位具体情况及相关安9 全技术规范规定设立必要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质量保证体系的各责任人员职责10是否予以明确?查质保师任命文件及职责规定查各责任人的任命文件并评审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或制造/ 安装需要?查人员职责规定,□合格□基本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对于安装维修单位,是否根据项目部安装特点,明确建立项目部11质量保证体系、设立相关责任人的规定?是否明确规定了与产品(设备)12 安全质量性能相关的人员(如检验试验人员)的职责权限?查质量手册中质量体系设置情况查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各质量控制系统、质保工程师及13 系统责任人员之间的工作接口及协调措施是否明确规定?查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14 各责任人是否按规定履行职责?是否规定了定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管理评审的规定?管理评审15的要求、内容、程序及相关记录要求是否明确规定?是否按管理评审的要求实施管理16 评审?评审记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通过各控制系统的质量记录抽查情况评审责任人的到岗尽职情况查管理评审文件规定换证时,抽查管理评审记录。

TSG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TSG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and Filling Licensing ofSpecial Equipment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2019年5月13日前 言为配合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完善相关配套要求,2017年5月,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原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下达《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规则》(以下简称《许可规则》)的起草任务书,要求以原有的许可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件、安全技术规范,以及前期已陆续开展的对有关设备许可规则和条件的修订工作为基础,形成关于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综合性安全技术规范。

2017年5月,中国特检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起草组,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制定《许可规则》的起草工作方案,确定《许可规则》的制定原则、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内容,以及结构(章节)框架,成立综合组以及各类设备许可条件起草小组,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具体分工,明确时间进度要求。

2017年10月,起草形成《许可规则》草案。

之后,根据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的有关要求以及许可目录的调整,《许可规则》起草组和各小组又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对草案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2019年1月,形成《许可规则》征求意见稿。

2019年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同时向WTO/TBT 进行了通报。

2019年3月,各起草小组分别召开会议,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研究和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审议。

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报批稿。

2019年5月13日,《许可规则》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颁布。

《许可规则》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行政许可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目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在原有的各类设备许可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统一各类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通用条件、程序和要求,明确各类特种设备的专项许可条件,形成一部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综合规范。

关于《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 07-2019)附件m与《

关于《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 07-2019)附件m与《
INDUSTRY NEWS 行业要闻
关于《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TSG 07-2019)附件 M 与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 本要求》(TSG Z0004-2007) 内容的对照
文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原徐成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 2019 年 5 月 13 日批准颁 布了《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 07-2019)自 2019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新颁布的《特种 设备生产单位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 07-2019)(以 下简称 TSG 07)的附则 4.6 中明确《特种设备制造、安 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TSG Z00042007)(以下简称 TSG Z0004)同时废止。其主要内容 作为 TSG 07 的一个附件(附件 M),名称为《特种设备 生产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并在 TSG 07 许可 条件 2.1.2 中规定“申请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要求, 建立与许可范围相适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且保持有效 实施;其中,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单位的 质量保证体系应当符合本规则附件 M《特种设备生产单 位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设计 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当符合本规则 C1.4、E1.4 条的 要求,移动式压力容器和气瓶充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 应当符合本规则 C3.7、D2.7 条的要求”。
6
变化
建立原则
控制职权;
(5) 质量保证体系人员 ( 包括质量保证工程师、
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 职责、权限 ( 以下简称
职权 ) 及各质量控制系统的工作接口明确;
(6) 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素及及相关质量控
制系统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记录齐全;

TSG-07-2019特种设备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

TSG-07-2019特种设备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

TSG-07-2019特种设备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1、一般要求评审编号:单位名称:序号评审项目评审方法评审结论备注1 是否制订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并经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批准颁布?审阅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2 质量方针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要求并体现出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的要求?查质量目标的制订说明或组织对内部员工关于质量方针的解释。

□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3 质量目标是否量化并分解落实到各质量控制系统?查质量目标分解规定。

□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4 质量目标量化、分解、定期考核记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查质量目标的考核情况。

换证时查持证期间的质量目标的考核记录。

□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5 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是否建立?审阅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6 质量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责任部门)职能是否予明确规定?审阅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7 是否明确规定法人代表对特种设备安全质量负责?审阅质量手册及相关文件□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8 是否在管理层中任命质量保证工程师并明确其职责?查质保师任命文件及职责规定□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9 是否按本单位具体情况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设立必要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查各责任人的任命文件并评审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或制造/安装需要?□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10 质量保证体系的各责任人员职责是否予以明确?查人员职责规定,□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11 对于安装维修单位,是否根据项目部安装特点,明确建立项目部质量保证体系、设立相关责任人的规定?查质量手册中质量体系设置情况□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12 是否明确规定了与产品(设备)安全质量性能相关的人员(如检验试验人员)的职责权限?查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13 各质量控制系统、质保工程师及系统责任人员之间的工作接口及协调措施是否明确规定?查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14 各责任人是否按规定履行职责?通过各控制系统的质量记录抽查情况评审责任人的到岗尽职情况□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15 是否规定了定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管理评审的规定?管理评审的要求、内容、程序及相关记录要求是否明确规定?查管理评审文件规定□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16 是否按管理评审的要求实施管理评审?评审记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换证时,抽查管理评审记录。

充装站质量保证体系手册(按照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编写 )

充装站质量保证体系手册(按照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编写 )

XXXXXX充装站气瓶充装质量保证体系手册PTZYC-QM-2019(A/0版)受控状态: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2019年 6 月 20 日发布 2019年 6 月20 日实施修改控制页《气瓶充装质量保证体系手册》颁布令为确保充装站作业全过程质量受控,依照《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 07-2019)等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编制了充装站《气瓶充装质量保证体系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手册是公司气瓶充装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指令性文件,是质量保证体系高效有序运行、充装质量受控管理的准则。

手册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站内各工作岗位及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

厂长:目录1 质量方针和目标 (8)1.1 质量方针 (8)1.2 质量目标 (8)1.3 保证措施 (8)2 充装要素控制 (8)2.1 文件控制 (8)2.1.1 文件控制范围 (8)2.1.2 文件控制程序和内容 (8)2.2 记录控制 (10)2.2.1 记录控制范围 (10)2.2.2 记录控制程序和内容 (10)2.3 设备控制 (11)2.3.1 设备控制范围 (11)2.3.2 设备采购控制 (11)2.3.3 设备验收控制 (12)2.3.4 设备的使用控制 (12)2.3.5 设备管理与标识控制 (13)2.3.6 设备保养及维修控制 (14)2.3.7 设备的检查控制 (14)2.3.8 设备的报废控制 (15)2.4 充装介质检测控制 (15)2.4.1 检测职责 (15)2.4.2 商品气的采购及验收 (15)2.4.3 充装前检查 (15)2.4.4 无余压气瓶处理 (16)2.4.5 充装后检查 (16)2.5 人员管理控制 (16)2.5.1 人员管理目的 (16)2.5.2 培训计划及实施 (16)2.5.3 培训对象和内容 (16)2.5.4 培训质量考核 (17)2.6.1 充装工作质量控制的范围 (17)2.6.2 充装工作质量控制程序和内容 (17)2.7 信息追踪和质量服务 (22)2.7.1 信息追踪和质量服务控制范围 (22)2.7.2 信息追踪和质量服务程序和内容 (22)2.8 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 (23)2.8.1 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控制范围 (23)2.8.2 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程序和内容 (23)3 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 (24)3.1 安全及质量管理机构框架图 (24)3.2 岗位职责 (25)3.2.1 厂长岗位职责 (25)3.2.2 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26)3.2.3 检验(气瓶预检)负责人岗位职责 (26)3.2.4 充装责任人岗位职责 (26)3.2.5 充装站安全责任人岗位职责 (27)3.2.6 设备负责人岗位职责 (27)3.2.8 接收、预检岗位职责 (28)3.2.9 复检充装岗位职责 (28)3.2.10 充装后复验岗位职责 (29)3.2.11 产品质量化验岗位职责 (29)3.2.12 仓库管理和发放岗位职责 (29)3.2.13 装卸岗位职责 (29)3.3 安全管理制度 (30)3.3.1 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30)3.3.2 充装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2)3.3.3 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32)3.4 用户信息反馈制度 (34)3.5 气瓶管理制度 (35)3.6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35)3.7 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36)3.9 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 (37)3.10 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38)3.11 用户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及服务制度 (39)3.12 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39)3.13 事故应急预案及定期演练制度 (40)3.14 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制度 (40)4 安全操作规程 (42)4.1 气瓶充装前检查操作规程 (42)4.1.1 待充瓶预检 (42)4.1.2 充装前复检 (44)4.2 气瓶充装后检查操作规程 (44)4.3 压缩性气体气瓶充装操作规程 (45)4.3.1 氧气充装操作规程 (45)4.3.2 氩气充装操作规程 (46)4.4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操作规程 (48)4.5 气体分析操作规程 (48)4.6 充装设备操作规程 (53)4.6.1 低温液体泵操作规程 (53)4.6.2 低温贮罐操作规程 (54)4.7 装卸操作规程 (57)4.8 抽真空泵操作规程 (59)4.9 氧含量检测报警装置操作规程 (59)4.10 氧气充装报警和联锁停泵装置操作规程 (60)4.11 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 (61)5 充装工作记录和见证资料 (61)5.1 充装气瓶接收登记表 (62)5.2 充装气瓶出库登记表 (63)5.3 新瓶和检验后首次投入使用气瓶的抽真空和置换记录 (64)5.4 气瓶残液(残气)处理记录 (65)5.5 气瓶充装前检查记录(见登记申报软件) (66)5.6.1 压缩性气体充装记录表(氧气、氩气)(见登记申报软件) (66)5.6.2 液化气体充装记录表(二氧化碳)(见登记申报软件) (66)5.7 不合格气瓶隔离处理记录 (66)5.8.1 氧气化验报告 (68)5.8.2 二氧化碳化验报告 (69)5.8.3 氩气化验报告 (70)5.8.4 质量信息反馈记录 (71)5.9.1 设备运行、检修和安全检查等记录 (72)5.10 装卸记录 (73)5.12 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75)6 附件 (76)6.1 编制依据 (76)6.2 充装站基本情况 (77)6.3 责任人任命书 (78)1 质量方针和目标1.1 质量方针1.1.1充装站质量方针:质量为本,科学管理,持续改进,顾客满意。

TSG07-2019许可规则设计质量保证手册

TSG07-2019许可规则设计质量保证手册

TSG07-2019许可规则设计质量保证⼿册压⼒容器设计质量保证⼿册(第0版)编制:审核:批准:⽂件发放号:受控状态:XX有限公司2019年12⽉01⽇发布 2019年12⽉19⽇实施⽂件修改记录表质量保证⼿册⽬录质量保证⼿册发布令我公司《压⼒容器设计质量保证⼿册》(以下简称《⼿册》)是依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TSG 07-2019《特种设备⽣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中设计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制定的。

它体现了我公司在压⼒容器设计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对顾客的郑重承诺。

《⼿册》是我公司压⼒容器设计质量管理的基本规定,是压⼒容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运⾏的纲领性⽂件和⾏为准则,压⼒容器设计各级⼈员必须认真学习、严格遵照执⾏。

《⼿册》于2019年 12 ⽉01⽇发布,2019年12⽉19⽇实施。

总经理:2019年12⽉01⽇前⾔XX有限公司1、适⽤范围本《⼿册》是公司压⼒容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纲领性⽂件,适⽤于公司D级压⼒容器和A2级压⼒容器设计全过程,适⽤于与压⼒容器设计质量有关的部门和⼈员。

也适⽤于内部和外部(包括:顾客、第三⽅、安全监察机构)对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评定及认证,并证实我公司有能⼒稳定地提供满⾜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2引⽤标准及缩写下列法规和标准所包含的条⽂,通过在本《⼿册》中引⽤⽽构成为本《⼿册》的条⽂。

本《⼿册》发布时,所⽰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法规和标准都会被修订,使⽤本《⼿册》的各⽅应使⽤下列法规和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中华⼈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号)《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549号)简称《条例》TSG 07-2019《特种设备⽣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简称《许可规则》TSG 21-2016《固定式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固容规》GB150.1~150.4-2011 《压⼒容器》GB/T151-2014《热交换器》NB/T47041-2014《塔式容器》NB/T47042-2014《卧式容器》GB/T12337-2014《钢制球形储罐》《压⼒容器设计质量保证⼿册》简称《⼿册》3 术语质量:⼀种固有特性满⾜要求的程度。

充装站质量保证体系手册(严格按照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编写 )

充装站质量保证体系手册(严格按照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编写 )

XXXXXX制氧厂气瓶充装质量保证体系手册PTZYC-QM-2019(A/0版)受控状态: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2019年 6 月 20 日发布 2019年 6 月20 日实施修改控制页《气瓶充装质量保证体系手册》颁布令为确保充装站作业全过程质量受控,依照《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 07-2019)等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编制了制氧厂《气瓶充装质量保证体系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手册是公司气瓶充装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指令性文件,是质量保证体系高效有序运行、充装质量受控管理的准则。

手册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站内各工作岗位及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

厂长:目录1 质量方针和目标 (8)1.1 质量方针 (8)1.2 质量目标 (8)1.3 保证措施 (8)2 充装要素控制 (8)2.1 文件控制 (8)2.1.1 文件控制范围 (8)2.1.2 文件控制程序和内容 (8)2.2 记录控制 (10)2.2.1 记录控制范围 (10)2.2.2 记录控制程序和内容 (10)2.3 设备控制 (11)2.3.1 设备控制范围 (11)2.3.2 设备采购控制 (11)2.3.3 设备验收控制 (12)2.3.4 设备的使用控制 (12)2.3.5 设备管理与标识控制 (13)2.3.6 设备保养及维修控制 (14)2.3.7 设备的检查控制 (14)2.3.8 设备的报废控制 (15)2.4 充装介质检测控制 (15)2.4.1 检测职责 (15)2.4.2 商品气的采购及验收 (15)2.4.3 充装前检查 (15)2.4.4 无余压气瓶处理 (16)2.4.5 充装后检查 (16)2.5 人员管理控制 (16)2.5.1 人员管理目的 (16)2.5.2 培训计划及实施 (16)2.5.3 培训对象和内容 (16)2.5.4 培训质量考核 (17)2.6.1 充装工作质量控制的范围 (17)2.6.2 充装工作质量控制程序和内容 (17)2.7 信息追踪和质量服务 (22)2.7.1 信息追踪和质量服务控制范围 (22)2.7.2 信息追踪和质量服务程序和内容 (22)2.8 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 (23)2.8.1 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控制范围 (23)2.8.2 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程序和内容 (23)3 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 (24)3.1 安全及质量管理机构框架图 (24)3.2 岗位职责 (25)3.2.1 厂长岗位职责 (25)3.2.2 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26)3.2.3 检验(气瓶预检)负责人岗位职责 (26)3.2.4 充装责任人岗位职责 (26)3.2.5 充装站安全责任人岗位职责 (27)3.2.6 设备负责人岗位职责 (27)3.2.8 接收、预检岗位职责 (28)3.2.9 复检充装岗位职责 (28)3.2.10 充装后复验岗位职责 (29)3.2.11 产品质量化验岗位职责 (29)3.2.12 仓库管理和发放岗位职责 (29)3.2.13 装卸岗位职责 (29)3.3 安全管理制度 (30)3.3.1 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30)3.3.2 充装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2)3.3.3 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32)3.4 用户信息反馈制度 (34)3.5 气瓶管理制度 (35)3.6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35)3.7 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36)3.9 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 (37)3.10 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38)3.11 用户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及服务制度 (39)3.12 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39)3.13 事故应急预案及定期演练制度 (40)3.14 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制度 (40)4 安全操作规程 (42)4.1 气瓶充装前检查操作规程 (42)4.1.1 待充瓶预检 (42)4.1.2 充装前复检 (44)4.2 气瓶充装后检查操作规程 (44)4.3 压缩性气体气瓶充装操作规程 (45)4.3.1 氧气充装操作规程 (45)4.3.2 氩气充装操作规程 (46)4.4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操作规程 (48)4.5 气体分析操作规程 (48)4.6 充装设备操作规程 (53)4.6.1 低温液体泵操作规程 (53)4.6.2 低温贮罐操作规程 (54)4.7 装卸操作规程 (57)4.8 抽真空泵操作规程 (59)4.9 氧含量检测报警装置操作规程 (59)4.10 氧气充装报警和联锁停泵装置操作规程 (60)4.11 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 (61)5 充装工作记录和见证资料 (61)5.1 充装气瓶接收登记表 (62)5.2 充装气瓶出库登记表 (63)5.3 新瓶和检验后首次投入使用气瓶的抽真空和置换记录 (64)5.4 气瓶残液(残气)处理记录 (65)5.5 气瓶充装前检查记录(见登记申报软件) (66)5.6.1 压缩性气体充装记录表(氧气、氩气)(见登记申报软件) (66)5.6.2 液化气体充装记录表(二氧化碳)(见登记申报软件) (66)5.7 不合格气瓶隔离处理记录 (66)5.8.1 氧气化验报告 (68)5.8.2 二氧化碳化验报告 (69)5.8.3 氩气化验报告 (70)5.8.4 质量信息反馈记录 (71)5.9.1 设备运行、检修和安全检查等记录 (72)5.10 装卸记录 (73)5.12 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75)6 附件 (76)6.1 编制依据 (76)6.2 制氧厂基本情况 (77)6.3 责任人任命书 (78)1 质量方针和目标1.1 质量方针1.1.1制氧厂质量方针:质量为本,科学管理,持续改进,顾客满意。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and Filling Licensing ofSpecial Equipment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2019年5月13日前言为配合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完善相关配套要求,2017 年5 月,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原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下达《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规则》(以下简称《许可规则》)的起草任务书,要求以原有的许可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件、安全技术规范,以及前期已陆续开展的对有关设备许可规则和条件的修订工作为基础,形成关于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综合性安全技术规范。

2017 年5 月,中国特检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起草组,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制定《许可规则》的起草工作方案,确定《许可规则》的制定原则、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内容,以及结构(章节)框架,成立综合组以及各类设备许可条件起草小组,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具体分工,明确时间进度要求。

2017 年10 月,起草形成《许可规则》草案。

之后,根据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的有关要求以及许可目录的调整,《许可规则》起草组和各小组又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对草案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2019 年1 月,形成《许可规则》征求意见稿。

2019 年2 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同时向WTO/TBT 进行了通报。

2019 年3 月,各起草小组分别召开会议,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研究和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审议。

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报批稿。

2019 年5 月13 日,《许可规则》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颁布。

《许可规则》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行政许可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目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在原有的各类设备许可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统一各类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通用条件、程序和要求,明确各类特种设备的专项许可条件,形成一部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综合规范。

TSG 07-2019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

TSG 07-2019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

M1、一般要求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1、文件与记录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2、合同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3、设计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4、材料与零部件质量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5、作业(工艺)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6、焊接质量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7、热处理质量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8、无损检测质量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9、理化试验质量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10、检验与试验评审表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11、生产设备及检验试验装置的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12、不合格品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13、质量改进与服务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14、人员管理评审编号:单位名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15、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评审编号:单位名称:。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4)符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其他要求。
E1.2.1.1
E1.2.1.1技术负责人
由设计单位主管设计工作的负责人担任,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具有压力管道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压力管道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规定,对重大技术问题能够做出正确决定。
E1.2.1.1技术负责人
由设计单位主管设计工作的负责人担任,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具有压力管道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压力管道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规定,对重大技术问题能够做出正确决定,并承担下列职责:
(1)组织贯彻、实施有关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对质量保证系统的实施负责;
(2)组织制订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以及有关记录表、卡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批准程序文件;
(3)每日根据本单位压力管道设计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进行检查并记录,对发现的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应当立即采取防范措施并与当事人及时联系、协调解决(必要时有权要求停止当事人的工作),及时将情况向技术负责人或者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
(4)组织对相关技术人员定期进行教育和培训;
(5)接受和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的监督检查和事故调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材料;
C3.2.2
C3.2.2技术负责人
(1)具有工程师职称和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管理经验;
(2)熟悉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要求;
(3)掌握充装介质的专业技术知识与压力容器的一般知识;
(4)熟悉充装工艺过程,掌握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相关要求;
(5)熟悉充装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具有组织、协调、处理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3)指导和协调、监督好检查质量保证体系是否有效实施;

TSG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TSG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and Filling Licensing ofSpecial Equipment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2019年5月13日前 言为配合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完善相关配套要求,2017年5月,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原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下达《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规则》(以下简称《许可规则》)的起草任务书,要求以原有的许可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件、安全技术规范,以及前期已陆续开展的对有关设备许可规则和条件的修订工作为基础,形成关于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综合性安全技术规范。

2017年5月,中国特检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起草组,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制定《许可规则》的起草工作方案,确定《许可规则》的制定原则、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内容,以及结构(章节)框架,成立综合组以及各类设备许可条件起草小组,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具体分工,明确时间进度要求。

2017年10月,起草形成《许可规则》草案。

之后,根据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的有关要求以及许可目录的调整,《许可规则》起草组和各小组又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对草案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2019年1月,形成《许可规则》征求意见稿。

2019年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同时向WTO/TBT 进行了通报。

2019年3月,各起草小组分别召开会议,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研究和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审议。

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报批稿。

2019年5月13日,《许可规则》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颁布。

《许可规则》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行政许可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目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在原有的各类设备许可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统一各类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通用条件、程序和要求,明确各类特种设备的专项许可条件,形成一部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综合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SG-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目录M1、一般要求M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M3.1、文件与记录控制M3.2、合同控制M3.3、设计控制M3.4、材料与零部件质量控制M3.5、作业(工艺)控制M3.6、焊接质量控制M3.7、热处理质量控制M3.8、无损检测质量控制M3.9、理化试验质量控制M3.10、检验与试验评审表M3.11、生产设备及检验试验装置的控制M3.12、不合格品控制M3.13、质量改进与服务M3.14、人员管理M3.15、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TSG-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1、一般要求评审编号:单位名称:序号评审项目评审方法评审结论备注是否制订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并1 经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批准颁布?审阅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质量方针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要2 求并体现出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的要求?查质量目标的制订说明或组织对内部员工关于质量方针的解释。

□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质量目标是否量化并分解落实到3各质量控制系统?质量目标量化、分解、定期考核4记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是否建5立?查质量目标分解规定。

查质量目标的考核情况。

换证时查持证期间的质量目标的考核记录。

审阅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质量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责任6部门)职能是否予明确规定?审阅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是否明确规定法人代表对特种设7备安全质量负责?审阅质量手册及相关文件□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是否在管理层中任命质量保证工8程师并明确其职责?是否按本单位具体情况及相关安9 全技术规范规定设立必要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质量保证体系的各责任人员职责10是否予以明确?查质保师任命文件及职责规定查各责任人的任命文件并评审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或制造/ 安装需要?查人员职责规定,□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对于安装维修单位,是否根据项目部安装特点,明确建立项目部11质量保证体系、设立相关责任人的规定?是否明确规定了与产品(设备)12 安全质量性能相关的人员(如检验试验人员)的职责权限?查质量手册中质量体系设置情况查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各质量控制系统、质保工程师及13 系统责任人员之间的工作接口及协调措施是否明确规定?查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14 各责任人是否按规定履行职责?是否规定了定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管理评审的规定?管理评审15的要求、内容、程序及相关记录要求是否明确规定?是否按管理评审的要求实施管理16 评审?评审记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通过各控制系统的质量记录抽查情况评审责任人的到岗尽职情况查管理评审文件规定换证时,抽查管理评审记录。

□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公司生产组织结构、质量保证体系人员配备及其职能、生产过程控制要素发生变化( 减少或者增加) 、特种设备安全有关的法17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等是否发生变更,以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对质量保证体系是否提出新的要求?查变更管理文件□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问题及建议评审员:年月日TSG-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序号评审内容评审方法评审结果备注质量保证要求是否文件化?质1 量保证体系文件层次、结构是否规范、系统、齐全?质量手册的适用范围是否履盖所申请许可产品?是否描述出2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质量手册的基本要素的设立、质量控制系统、环节及控制点3的规定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相应的作业指导文件或表式表卡是否齐全,层次分明?查质量手册查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是否根据本单位产品或设备的质量安全性能特点,根据质量5要素的要求,编制程序文件或审阅程序文件及相关文件□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是否根据本单位员工技能水平7编制必要的作业指导书?审阅作业指导书□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是否根据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8 需要编制质量运行表式?表式项目、内容应当规范标准。

查相关记录表式□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要求?4 质量手册中术语及缩写、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等明否明确说查质量手册□合格□基本合格明或描述?□不合格相关的管理制度?6 有关程序文件是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控制程序及要求,审阅程序文件□合格□基本合格具备可操作性?□不合格9 是否规定根据产品(设备)的特点编制质量计划或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查程序文件□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10 质量计划(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中对产品(项目)质量目标、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资源、实现过程控制程序(工序工艺、检验试验等控制环节、控制点)的规定内容是否满足质量保证要求?提查产品质量计划或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问题及建议:评审员:年月日序号评审内容评审方法评审结果备注1 是否编制文件控制程序对文件管理进行规定?文件控制程序的内容是否符合《基本要求》的规定?评审程序文件(或管理制度)□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2 对受控文件的类别是否明确划分?评审程序文件(或管理制度)□合格□基本合格6 文件的编制、会签、审批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抽查文件批、发记录。

□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7 现有文件是否有效标识并受控?查文件的标识情况□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8 文件的发放、修改、回收及保存、消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查文件发放、修改、回收及保存、消毁记录□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9 是否编制记录控制程序对质量记录管理进行规定?文件控制程序的内容是否符合《基本要求》的规定?查记录控制程序□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TSG-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1、文件与记录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不合格3 外来文件及质量体系文件、技术文件等是否有受控文件抽查受控文件清单□合格□基本合格清单?□不合格4 公司现有的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法规、标准是否齐全完随机抽查有关规范、标准方本的配备及受控情□合格□基本合格整且为有效版本?况。

□不合格5 质量保证体系实施部门人员是否配备、使用用控有效版现场检查文件配备情况□合格□基本合格本的文件?□不合格10 对记录的填写、收集、审查确认、归档、保存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查记录控制程序及抽查记录表式的编制、标识及填写是否符合规定。

□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11 产品质量档案、质量体系运行记录及质量检验记录等的标识、存档、保管、消毁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担查质量记录□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12 现场使用的记录表式是否为有效版本?抽查现场使用表式是否为受控文件。

□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问题及建议:评审员:年月日序号评 审 内 容评 审 方 法评审结果备注1是否根据《基本要求》的规 定,编制合同控制评审程序以明确合同评审的范围、内容、签订、修改及会签的程 序及要求? 查程序文件或管理制度□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2是否有合同评审记录并有效 保存?查合同评审记录□合格□基本合格 □不合格3所签订的合同是否满足相关 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技术条件的规定? 随机抽查合同文本并评 审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4是否存在超过许可范围或本 单位制造能力而承接合同的现象?随机抽查合同文本及持 证期间生产台账□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5合同的签订、修改、会签的 执 行是 否符 合有 关程 序规定?抽查合同签订有关记录□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问题及建议:评审员: 年月日TSG-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质量保证体系评审表M3.2、合同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M3.3、设计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序号评 审 内 容评 审 方 法评审结果 备注是否编制设计控制程序?所编 制的程序规定的范围、程序、 1内容是否符合《基本要求》的 规定》 ? 设计输入(设计任务书)中是 2否明确技术要求及相应的安全 评审程序文件或管理制度查 3~ 5 种产品的设计输入记录□合格□基本合格 □不合格□合格 □基本合格设计文件的签署、审批手续是 4否符合有关规定?抽查有关设计文件的签、审、批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设计文件的修改控制是否符合 5规定要求?查程序文件或管理制度及设计文件修改运行记录□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有设计验证规定的,是否进行 6了设计验证?法规、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规定需进行设计许可、设计文件鉴 7定、产品型式试验的,应按规定进行许可、 鉴定、 型式试验。

外来设计文件的控制是否符合 8规定要求?查设计验证记录查设计文件鉴定记录、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审查外来技术文件的审查记录及确认手续。

□合格□基本合格 □不合格□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问题及建议:评审员: 年月 日技术规范、相应标准的规定?□不合格设计图样、设计计算书、设计 说明书、产品使用(安装)说抽查 3~ 5 种产品的设计□合格 3 明书等设计输出文件是否符合 输出文件如图纸、计算书 □基本合格 相关标准、安全技术规范及技 等 □不合格 术要求的规定?M3.4、材料与零部件质量控制评审编号:单位名称:序号评审内容评审方法评审结果备注1材料、零部件控制程序的内容是否符合《基本要求》的规定》?是否对材料、零部件供方实施了选择、2评价及重新评价?并按规定程序编制、批准了合格供方名录?在用材料、零部件是否采购自合格供方3单位?4材料、零部件采购文件的信息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5材料、零部件的采购文件是否按规程程序经相关授权人员的批准?如法规、技术规范对材料、零部件的供6方有行政许可要求时,选择的供方应具备相应资质的行政许可证书。

材料、零部件的验收(复验)记录及相7关检验报告是否符合规定?材料、零部件是否都有质量证明书,质8 量证明文件中炉批号等是否与实物标识相符?是否明确规定了材料的标识及标识移9 植的方法?现场材料、零部件件标识及标识移植是否清晰并符合规定?材料、零部件的台账与实物、入库、存10放、保管、发放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对材料代用控制进行明确规定?11 发生材料代用时,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相关质量管理规定?查程序文件(或管理制度)抽查材料合格供方名录及其合格供方评审记录抽查采购记录,核对供方的合格供方评审记录查采购文件与产品设计文件的相符性查采购文件的编、审、批是否符合规定查合格供货方名单及相应资质见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