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隧道灾害的预防及处置措施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隧道对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地质灾害可能会导致隧道工程延误、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因此,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非常重要。
本文将主要讨论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1. 地质构造破坏地质构造破坏是隧道工程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地质构造破坏主要是指在隧道掘进过程中,由于后期围岩的变形和破裂,导致隧道支护结构失效,进而引发地质灾害。
地质构造破坏的原因有多种,包括构造裂隙、断层和层理面等。
2. 地下水涌入地下水涌入是另一个常见的地质灾害。
当隧道施工穿越地下水丰富的地层时,地下水会通过围岩缝隙或者隧道洞口进入隧道内部,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下水涌入会给隧道工程带来严重的影响,如洪水、水压过大等。
3. 软弱地层失稳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弱地层,这些地层具有不稳定性和易变形性。
当隧道掘进穿越软弱地层时,地层可能发生塌陷、滑动和流动等地质灾害。
这些灾害不仅会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还会导致隧道支护结构的失效。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1. 监测预警系统监测预警系统是地质灾害防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通过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岩体的变形和地下水的涌入情况,及时提供预警信息,从而采取措施避免灾害的发生。
2. 加固支护结构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加固支护结构是有效防止地质灾害的一种方法。
通过使用钢筋混凝土、锚杆、喷射混凝土等技术,加固隧道围岩,提高围岩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从而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3. 地质勘查和前期工作在隧道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查和前期工作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环节。
通过详细地了解隧道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包括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和地下水等,可以更好地制定施工方案和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从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4. 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对于地下水涌入这一地质灾害,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是很重要的。
隧道应急预案及处置方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隧道应急预案及处置方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隧道施工、运营、维修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由领导小组下设,负责具体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行动。
3. 应急救援队伍:负责现场救援、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3. 以人为本,确保生命安全。
4. 信息畅通,及时上报。
五、应急处置流程1. 险情预警(1)建立险情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隧道周边环境。
(2)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预警机制。
2. 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
(2)通知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部门。
3. 现场处置(1)现场救援:立即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救援,包括人员疏散、伤员救治、财产保护等。
(2)现场勘查: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分析事故原因。
(3)应急处置:根据事故原因,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如封堵隧道、排除险情等。
4. 应急恢复(1)事故处理后,进行现场清理和修复。
(2)恢复正常运营,确保隧道安全。
六、应急处置措施1. 自然灾害(1)地震:迅速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地带,确保生命安全。
(2)洪水:加强排水设施,防止隧道内积水。
2. 事故灾难(1)火灾:立即启动消防系统,组织人员疏散,扑灭火源。
(2)坍塌:及时采取支护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公共卫生事件(1)传染病:对隧道内人员进行健康监测,防止疫情扩散。
(2)食物中毒:及时处理食物中毒事件,保障人员健康。
4. 社会安全事件(1)恐怖袭击:加强隧道安保措施,提高警惕。
(2)盗窃:加强隧道监控,预防盗窃事件。
七、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隧道突发涌水灾害预防措施及救援预案
隧道突发涌水灾害预防措施及救援预案隧道突发涌水灾害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灾害事件,其发生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因此,针对隧道突发涌水灾害,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救援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隧道突发涌水灾害的预防措施和救援预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预防措施1.筑起防护墙在隧道内部设置一定高度的防护墙是预防涌水灾害的有效手段。
防护墙可以起到阻挡涌水的作用,防止涌水扩散到隧道其他区域,减轻灾情的损失。
2.加固隧道结构合理设计和施工隧道结构是预防涌水灾害的重要环节。
在隧道的设计阶段,要考虑到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隧道的开挖方式与放样位置。
在施工阶段,要加强对隧道结构的监控与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出现的安全隐患,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3.完善排水系统隧道内部的排水系统是防止涌水灾害的重要措施。
要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性,及时清理排水口和泥沙,防止堵塞。
同时,要定期检查排水渠道和设施的状况,确保其正常运行。
4.设置液位监测系统在隧道内部设置液位监测系统是及时掌握隧道水位变化情况的有效手段。
液位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控隧道内部液位的高低,一旦发现液位异常上升,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以避免涌水灾害的发生。
5.加强安全防护教育隧道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防护教育和培训,掌握应对突发涌水灾害的预防和救援知识。
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检查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
二、救援预案1.定期演练针对隧道突发涌水灾害,要制定完善的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演练可以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熟悉救援装备和器材的使用方法,以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2.成立救援队伍建立专业的隧道突发涌水救援队伍,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救援队伍。
队员要接受相关的专业培训,具备救援知识和技能,熟悉救援器械的使用,能够独立完成救援任务。
3.完善通信和联络系统在隧道内部设置通信和联络系统是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
隧道建设中的隧道防灾减灾措施有哪些
隧道建设中的隧道防灾减灾措施有哪些在现代交通体系中,隧道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为人们的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然而,由于隧道内部环境相对封闭,一旦发生灾害,如火灾、坍塌、透水等,救援和疏散工作将面临巨大的困难,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在隧道建设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至关重要。
一、火灾防范措施1、防火材料的使用在隧道的建设中,应选用具有良好防火性能的建筑材料,如耐火混凝土、防火涂料等。
这些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火势的蔓延,为人员疏散和救援争取时间。
2、通风系统设计良好的通风系统对于防止火灾的蔓延和烟雾的积聚至关重要。
通风系统应能够根据火灾的情况自动调整,将烟雾迅速排出隧道,保证隧道内的空气质量,为人员逃生创造有利条件。
3、火灾报警与监测系统安装灵敏的火灾报警装置,如烟雾探测器、温度传感器等,能够及时发现火灾的发生。
同时,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隧道内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在火灾初期迅速采取措施。
4、消防设施配备在隧道内合理设置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使用。
二、坍塌防范措施1、地质勘察在隧道建设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结构和岩石特性,评估可能存在的坍塌风险。
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采取更加谨慎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2、支护结构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的形状、尺寸,设计合理的支护结构,如锚杆、喷射混凝土、钢拱架等,以增强隧道围岩的稳定性,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3、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和支护,控制开挖进尺和爆破强度,避免对围岩造成过大的扰动。
同时,加强对支护结构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变形、开裂等异常情况。
4、定期检查与维护隧道建成后,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围岩的松动、支护结构的损坏等问题,确保隧道的长期稳定。
三、透水防范措施1、水文地质调查在隧道选址和设计阶段,充分调查隧道沿线的水文地质情况,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流量和水压等信息,评估透水的风险。
隧道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
隧道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地质灾害是在隧道工程中常见的一种问题,对隧道的施工和使用安全造成了重要影响。
因此,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在隧道工程中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隧道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以及相应的预防与治理措施,旨在为隧道工程师提供有关地质灾害管理的参考。
一、地质灾害类型1. 岩层崩塌岩层崩塌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岩层崩塌通常发生在地质构造破碎、岩层开裂或地表浸湿等情况下。
岩层崩塌会导致隧道内部的坍塌和人员伤亡风险增加。
2. 地表下陷地表下陷是由于岩体变形或岩溶作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而引起的。
这种地质灾害会导致隧道工程遭受严重的损害,例如隧道开裂和顶部下陷等现象。
3. 水灾水灾是指地下水涌入隧道导致的灾害。
水灾会对隧道施工和使用造成重大影响,包括地基液化、地面塌陷和隧道内涌水等问题。
二、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措施1. 前期勘测与设计在隧道工程的前期阶段,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和地质灾害评估。
通过了解地质构造、岩性分布和地下水位等信息,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根据勘测结果,需要合理确定隧道的位置和断面,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
2. 施工监控与预警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控与预警。
利用现代地质监测技术,如地下水位监测、岩层位移监测和地质雷达等,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若发现异常情况,施工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3. 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需要设计和施工相应的支护结构。
例如,在岩层崩塌地区,可以采用喷锚网支护和预应力锚杆加固等措施来加强岩体的稳定性。
对于地表下陷地区,应加强地基处理,例如灌浆注浆和土层加固等。
4. 排水与防水工程为了预防和治理隧道工程中的水灾,需要进行有效的排水和防水工程。
这包括合理的地下水位控制、设置排水通道和安装防水层等措施。
同时,应定期对排水和防水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5. 定期检测与维护隧道工程的定期检测与维护对于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至关重要。
隧道施工中的灾害防治措施详解
隧道施工中的灾害防治措施详解隧道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它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通道。
然而,在隧道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灾害风险。
为了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项目的顺利进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灾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详细讨论在隧道施工中常见的灾害,以及防治措施的选择和实施。
1. 高水压灾害的防治隧道施工中常面临着水压的挑战。
高水压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为了防止高水压灾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降低地下水位:通过抽水井或挖掘临时排水沟将地下水位降至安全范围内,减少水压对施工的影响。
- 封堵渗水源:利用注浆、砌体填充、阻割墙等技术手段,封堵渗水源,防止水压过高造成灾害。
- 调整施工方法:根据地质条件和水压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如盾构、喷射法等。
2. 土质灾害的防治土质灾害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
为了避免土方坍塌、滑坡等灾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土方支护:采用钢支撑、混凝土喷射桩等方法,增加土方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 地质勘察: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层情况,根据地质特点制定相应的土方开挖计划。
- 施工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利用地下水位、应力监测等技术手段,及时掌握土体变化,预警可能的灾害。
3. 气体灾害的防治隧道施工过程中,气体灾害(如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等)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为了确保工人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通风系统:在隧道施工中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及时排除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清新。
- 检测仪器:配备气体检测仪器,定期检测隧道内的气体浓度,及时预警可能存在的气体灾害。
- 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对气体灾害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4. 火灾灾害的防治由于隧道封闭、通风不畅,在施工过程中,火灾灾害很容易发生。
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和扩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阻燃材料:隧道施工中使用阻燃材料,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预防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预防隧道施工是一项涉及到大量的地质工程和工程地质学知识的复杂任务。
在隧道工程中,地质灾害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隧道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入手,探讨如何有效防范和应对这些灾害。
一、地质灾害的种类及危害在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地层塌方、地下水涌入、地下水位变化、冻融和地震等。
这些地质灾害给隧道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和威胁。
1. 地层塌方:地层塌方是指隧道施工中地质层因承受负荷或其他外力作用失去稳定性而发生崩塌的现象。
地层塌方会导致施工区域的土石方大量流失,甚至致使隧道坍塌,给施工人员造成安全威胁。
2. 地下水涌入:地下水涌入是指地下水通过渗流途径或孔隙流进入隧道施工现场。
地下水涌入不仅会增加隧道的渗漏风险,还会对施工现场的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如导致地质环境变坏,增加施工难度和风险。
3. 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变化是指地下水位由于地质条件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波动。
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影响隧道施工中的排水和固结效果,降低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冻融:冻融是指地下水在冷热循环中形成的冻胀和融胀现象。
隧道施工中的冻融现象会导致地层的变形和破坏,威胁施工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5. 地震:地震是指地壳发生震动的现象。
地震会对隧道工程造成直接破坏,导致隧道出现垮塌、裂缝等问题,给施工和使用带来严重威胁。
二、地质灾害预防的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1. 地层塌方预防:地层塌方的预防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评估,对地质层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支护措施,如钢架和锚索等,加固地层。
同时,在隧道施工前进行地下水抽降和喷射固结等工作,提高地层的稳定性。
2. 地下水涌入预防:地下水涌入的预防需要进行水文地质调查,明确地下水的来源和径流方向。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隔水层封堵和防渗措施,如注浆和隔水墙等,防止地下水的涌入。
隧道火灾事故防控措施方案
隧道火灾事故防控措施方案
一、预防措施
1.定期检修:隧道是交通要道,车辆驶入隧道摩擦产生的热量和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都会
造成隧道内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引发火灾。
因此,隧道日常运营中需要定期进行检修,保
障设备和管线的正常运行。
2.安全设施的完善:隧道内应设置火灾报警器、烟雾探测器、紧急通风系统、消防设备等。
这些设施的完善将在初期火灾时及时发现并控制火灾蔓延,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3.严格管理进出口:隧道进出口应设置严格的安全检查,避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隧道,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监测措施
1.火灾报警器:在隧道内设置各种类型的火灾报警器,以便及时监测出现的火灾情况,通
知交通管理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
2.烟雾探测器:当隧道内部环境出现浓烟时,烟雾探测器能够即时监测到浓烟情况并报警,方便人员疏散和灭火。
三、灭火措施
1.自动喷水系统:在隧道内应设置自动喷水系统,当监测到火灾情况时,能够自动进行灭火,控制火势蔓延。
2.灭火器:在隧道内应设置灭火器,并且要进行定期检修保障其有效性,供人员在火灾初
期使用。
四、疏散措施
1.疏散通道的预留:在隧道内应设置疏散通道,方便人员疏散。
2.应急通风系统:隧道内设置应急通风系统,以排除烟雾,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隧道火灾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事故,需要进行全方位的防控措施。
通过预防、监测、灭火和疏散等措施的完善,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隧道火灾事故的发生,更好地保障人
员和财产的安全。
隧道塌方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隧道塌方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监控措施
1、建立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健全管理机制,定期检查工程进度,查看施工技术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
2、完善检测设备,安装国家规定或行业标准的探测设备,定期对隧道温度、湿度、压力、振动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发生塌方。
3、监控工程抽水,厌氧抽水,若出现渗水及岩体破坏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关闭工程,避免发生塌方事故。
4、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全程把控施工质量。
5、及时对施工建筑物进行维护,确保环境安全。
6、定期检查隧道周围地形及地质条件,及时发现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塌方。
7、安装及时防护系统,如雨水流量、地震报警等,及时警报,预防发生塌方。
二、应急预案
1、建立应急预案,实行安全责任制,对可能发生塌方的工程组织专家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发生塌方。
2、严格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检查、检修等防止发生塌方。
3、制定防灾预案,制定应急处置措施,严格执行,定期演练,准备应急救援物资,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塌方情况。
各种隧道灾害的预防及处置措施
8 隧道地质灾害预防及处置措施一、岩爆1. 岩爆发生前的预防措施1.1 微弱岩爆地段,可直接在开挖面围岩上洒水,软化围岩表层,促使应力释放和调整。
1.2中等岩爆地段,在隧道开挖断面轮廓线外10〜15cm范围内,侧壁及拱部打设注水孔,并向孔内喷灌高压水,软化围岩,加快围岩内部的应力释放。
1.3强烈岩爆地段,可先掘进一个断面积为15〜30cm的小导洞,使岩层中的高地应力得以部分释放,再进行隧道开挖,但应通过探测到的具体情况,确定循环进尺。
1.4 在可能发生岩爆地段,还应改善爆破设计,将深孔爆破改为浅孔爆破,减少一次装药量,拉大不同部位炮眼的雷管段位间隔,延长爆破时间,减弱爆破对围岩的影响,减小爆破应力场的叠加,降低岩爆频率和强度。
2. 岩爆发生时的处理措施2.1 岩爆发生岩爆剧烈时,人员在安全距离地段躲避一段时间,直至岩爆平静为止,洞顶的岩爆松石要及时清除掉,同时进行工作面的观察记录,如岩爆位置、强度、类型、数量及山鸣等。
2.2 机械迅速驶离现场,到达安全区域,停机待命。
3. 岩爆发生后的处理措施3.1 加强巡视,及时撬顶,清除爆裂的岩石,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3.2 岩爆发生并确认岩爆平静后,施工人员向工作面及附近洞壁岩体洒高压水,以降低岩体强度,减弱岩体的脆性,降低岩爆的剧烈程度;同时起到降温除尘的作用。
3.3 初期支护紧跟开挖面,尽可能减少岩层爆露时间,减少岩爆发生,确保人员安全。
4. 岩爆地段的技术措施4.1 采用能及时受力的锚杆。
4.2 采用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厚度宜为5-8cm;4.3 当用台车钻眼,岩爆的强度在中等以下时,可在台车及装碴机械、运输车辆上加装防护钢板,避免岩爆弹射出的块体伤及作业人员和砸坏施工设备。
4.4 采用分步开挖法施工。
开挖后,及时施作超前锚杆对开挖面前方的围岩进行锁定。
在拱部及两侧侧壁布置预防岩爆的短锚杆,锚杆长度宜为2m左右,间距宜为0.5〜1.0m,并宜与钢纤维喷射混凝土联合使用,形成喷锚加固作用。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预防与应对策略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预防与应对策略一、引言地质灾害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尤为显著。
为了保证隧道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成为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预防与应对策略。
二、地质灾害预防1.地质调查与评估在隧道工程施工前,进行详尽的地质调查与评估是地质灾害预防的基础。
通过分析地质背景、岩层情况、地下水位等因素,可以准确预测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性,为后续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2.合理设计与布置隧道工程的设计与布置应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例如,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可以采取增加围岩支护措施、设置排水设施等方式降低灾害发生的风险。
三、地质灾害应对1.监测与预警系统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设置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
例如,通过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可以提前预警地下水涌入引起的隧道失稳等问题。
2.应急处理与救援地质灾害发生后,及时采取应急处理与救援措施是保证人员安全的关键。
例如,组织专业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以应对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设施损失。
四、地质灾害防治技术1.围岩支护技术围岩支护技术是防止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使用锚杆、喷射混凝土等材料加固岩层,确保隧道的稳定性。
同时,合理选择支护材料和施工方法,可提高围岩支护的效果。
2.地下水预处理技术地下水是导致隧道工程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采用地下水预处理技术,可以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下水涌入隧道的压力。
例如,通过井点法和水平井截水法处理地下水,可有效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五、地质灾害事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史地质灾害事例,总结经验教训,可以为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预防与应对提供参考。
例如,某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地下水位的变化,导致地下水涌入,引发地质灾害。
通过对该事例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合理的防范措施,并在更多工程中应用。
隧道施工中的灾害应急预案
隧道施工中的灾害应急预案隧道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危险的过程,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灾害时,及时有效的应急预案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隧道施工中的一些常见灾害情况,介绍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一、火灾应急预案1. 救援组织与配备在隧道施工现场,应成立专业的救援组织,包括消防人员、急救人员以及应急抢险队伍。
配备灭火器材、消防水源等设备,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救援措施。
2. 预警系统在隧道施工现场设置火灾预警系统,包括烟雾探测器、温度探测器等设备,及时探测火灾风险,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以便及时疏散人员。
3. 人员疏散制定详细的疏散计划,标明疏散路线、逃生通道等信息,并进行定期演练,提高人员疏散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塌方应急预案1. 监测系统在隧道施工现场安装监测系统,包括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和变形监测设备等,及时发现塌方风险并采取措施。
2. 抢险队伍建立一支熟悉抢险工作的队伍,配备专业的抢险装备,如挖掘机、救援车辆等,以便在发生塌方时能够快速响应。
3. 安全防护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警示标志等安全防护设备,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三、水灾应急预案1. 排水系统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设置排水系统,定期检查排水设备的工作状态,保持隧道内干燥。
2. 预警机制建立水灾预警机制,利用水位监测仪、液位计等设备实时监测隧道内水位,一旦发生异常将及时发出警报,通知工作人员采取措施。
3. 抢险器械配备抢险设备,如排水泵、抽水管等,以应对突发水灾。
四、具体灾害风险的应急预案除了上述常见的灾害外,隧道施工中还会面临其他风险,如地震、爆炸等。
针对不同灾害,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专业的应对措施、应急人员配备、防护设备等。
通过制定合理的灾害应急预案,能够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隧道施工单位应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确保应急预案的贯彻执行,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隧道火灾事故预防与处置
隧道火灾事故预防与处置一、隧道火灾事故的原因分析1.人为原因(1)违章作业:在隧道内进行违章焊接、切割等作业,产生火花引发火灾。
(2)抛掷烟头:一些不注意护理的人在隧道内乱抛烟头,导致可燃物燃烧,引发火灾。
(3)未及时清理垃圾:隧道内的垃圾积聚较多,易引起火灾。
2.设备原因(1)设备老化:隧道内的电子设备、电气设备老化,发生短路引发火灾。
(2)设备维护不到位:漏电、电缆老化等设备维护不到位会引发火灾。
3.自然环境原因(1)雷击:隧道周围环境较恶劣,容易受到雷击从而引发火灾。
(2)高温天气:夏季高温天气,隧道内燃料、液体易燃物质等易发生火灾。
以上是导致隧道火灾事故的一些常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预防和处置隧道火灾事故变得尤为重要。
二、隧道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1.加强隧道安全管理(1)加强巡检:定期对隧道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安全培训:对隧道工作人员进行火灾应急培训,增强他们的应急意识和技能。
(3)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隧道内的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技术保障措施(1)安装自动火灾报警系统:隧道内设置自动火灾报警系统,一旦发现火情能及时报警。
(2)安装自动灭火系统:隧道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火灾发生时能迅速灭火。
3.应急预案制定(1)建立隧道火灾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隧道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处置程序。
(2)查漏补缺:针对以往事故和演习的结果,及时查漏补缺,完善应急预案。
4.隧道安全设施的完善(1)安装紧急疏散指示标志:对隧道内紧急疏散指示标志进行设置,确保人员能及时疏散。
(2)灭火设施的完善:隧道内设置灭火器、消防栓等灭火设备,以备应急使用。
三、隧道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1.发现火情的处理(1)及时报警:一旦发现火情,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
(2)切断电源:在火灾初期切断电源,避免电气设备导致火势蔓延。
2.疏散人员(1)指挥疏散:隧道内设置紧急疏散指示标志,指挥人员有序疏散。
(2)禁止乱骑乱跑:在疏散过程中禁止人员乱骑乱跑,防止踩踏事件。
隧道事故防与处理
统计表明:导致事故的人为因素占80%; 物的因素占17%;不可抗拒因素占3%。
3 塌方处理
案例:津汕高速公路广福隧道。
隧道右线K7+573~K7+560发生塌方,初期支护被 压垮,塌腔口部宽度约10m,上部最宽处约17m,塌腔 高度12m,呈倒葫芦形,上部有继续坍塌的危险。 K7+580~K7+650段初期支护受塌方影响有不同程度 的变形和开裂情况。
4 加大预留变形量,拱部45cm,边墙25cm,底 板20cm;
5 提高二次衬砌刚度,采用C30钢纤混凝土,厚 度增加到80cm;
6 加强仰拱。
Hale Waihona Puke 隧道事故预防与处理— 塌方预防与处理 二 大变形预防与处理 三 岩爆预防
1. 三 岩爆预 发生条件:高地应防力下,完整、坚硬的脆性岩体。
预防措施: 1 围岩加固措施; 2 改善围岩应力条件 3 改变围岩的性质 4 施工安全措施
2005年12月,经过充分论证,决定采用预埋混凝 土管,封闭塌腔,泵送混凝土回填至5~6m高,混凝 土上方铺设约1m厚缓冲层,待回填混凝土达到一定 强度,再进行塌方体的开挖,按Ⅱ类围岩正常支护。
隧道事故预防与处理
— 塌方预防与处理 二 大变形预防与处理 三 岩爆预防
1. 二 大变形预防与处 1 易造成大理变形的地层条件
后经过多次专家会诊,吸取国外整治大变形经验, 采取了“加固围岩、改善变形、先柔后刚、先放后抗、 变形留够、底部加强”的整治原则,具体:
1 采用长8.0m、直径32mm系统锚杆加固地层;
2 改善隧道形状,加大边墙曲率,边墙内半径由
9.34m减小到4.94m;
3 施工支护采用先柔后刚、先放后抗,采用可缩 性U形钢架,分两次喷射混凝土,一次20cm,一次 15cm;
隧道施工常见事故应急预案
隧道施工常见事故应急预案隧道施工是一项高风险的工程,常常会发生各种事故。
为了保障工人和设备的安全,及时应对和处理事故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针对隧道施工常见事故制定的应急预案,以供参考。
一、瓦斯爆炸事故应急预案1. 人员疏散:(1) 立即启动紧急疏散预案,按照指定的疏散通道撤离现场。
(2) 在疏散途中,遵循上游下风原则,避免逆风行走,防止瓦斯扩散范围扩大。
(3) 根据瓦斯浓度和风速确定疏散距离,保持安全距离。
(4) 在疏散过程中,保持队形紧凑,并注意不要产生拥堵现象。
(5) 到达安全区域后,进行人员清点和登记,确认无人员失踪。
2. 火灾扑救:(1) 在疏散人员的同时,立即通知消防部门,并向其提供详细的火灾情况。
(2) 如果火势较小,可以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期扑救。
(3) 如果火势较大,应立即停止供电和供气,切断燃料来源。
(4) 根据不同的火灾类型,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如使用泡沫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等。
(5) 保持通风系统正常运作,减少烟雾积聚,便于救援人员进入隧道。
3. 救援工作:(1) 确保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如呼吸器、救生绳等。
(2) 按照救援计划进入事故现场,寻找被困人员并进行紧急救援。
(3) 对于受伤人员,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并尽快将其转移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4) 配合消防部门进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二、坍塌事故应急预案1. 人员疏散:(1) 一旦发生坍塌事故,应立即启动疏散预案,尽快撤离事故区域。
(2) 遵循逆风行走的原则,避免中毒或受伤。
(3) 在疏散途中,保持冷静,不要恐慌,避免踩踏和拥堵。
(4) 到达安全区域后,进行人员清点和登记,及时了解人员状况。
2. 救援工作:(1) 确保救援人员配备必要装备,如头盔、防护服等。
(2) 根据事故情况,确定救援方案,并进行紧急救援。
(3) 使用救援器械进行疏散和营救被困人员。
(4) 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处理,并尽快转移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治。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预防与监控措施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预防与监控措施隧道工程是现代交通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隧道的建设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但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各种地质灾害。
因此,在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的预防与监控措施至关重要。
一、地质灾害预防措施1. 土层认识与分析在隧道工程的施工之前,进行土层认识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对隧道区域的地质勘探与分析,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质体性质、岩层裂隙以及地下水位等情况。
这样可以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从而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2. 加固与防护措施根据地质灾害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加固与防护措施是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遇到较弱的软土层时,可以采用土钉墙、土埋墙等加固措施,以增强地层的稳定性。
对于岩层裂隙较多的区域,可以进行注浆加固,填充裂隙,减少岩层的变形和滑动。
3. 排水与压力调节地下水是导致隧道工程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降低水压力,常常需要进行排水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井点式排水或横向排水措施。
井点式排水是通过井眼和通道将地下水引到隧道外,从而降低地下水的水位和水压。
二、地质灾害监控措施1. 动态监测动态监测是为了了解地下水位、地表位移、孔隙水压力等参数的动态变化,从而判断隧道工程中是否存在地质灾害的风险。
常用的动态监测方法包括地下水位监测、地表位移监测和孔隙水压力监测等。
地下水位监测可以通过设置水位监测井来实现,通过定期记录井内水位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出地下水位是否存在异常波动,从而提前预防地下水涌入隧道工程。
地表位移监测可以采用GNSS测量、全站仪监测等技术手段,通过记录隧道周边地表的位移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出是否存在隧道工程引起的地表沉降或变形。
孔隙水压力监测可以通过在钻孔或者隧道周边的岩层中安装压力传感器来实现,通过监测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出岩层的稳定性,预测地质灾害的风险。
2. 静态监测静态监测是为了了解隧道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能,发现隧道结构中的缺陷或者破坏。
隧道防灾、减灾、救灾措施
隧道防灾、减灾、救灾措施一,隧道防灾、减灾、救灾的原则: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项目经理部定期、经常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灾情的事故源进行检查、处理,尽可能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不定期的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讨论、研究预案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将相关物资、设备、设施列入工程成本。
二,隧道防灾、减灾、救灾方案及措施:1,灾情事件和紧急情况清单:经调查和分析,灾情事件和紧急情况清单见表3-5-18,分别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
表3-5-18 灾情事件和紧急情况清单三,应急方案响应程序:根据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响应程序要求,按过程分为:接事故报告、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六个过程。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见图3-5-30。
1,险情报告制度:在施工过程中一旦遇到险情由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调度及时准确的向监理、建指、上级相关部门汇报。
1.1汇报程序:责任区负责人→项目经理部调度→项目经理→建设单位、监理、地方相关部门。
使相关部门能随时掌握险情的动态变化,以给予帮助指导。
在特殊情况下联系不上时方可越级汇报。
1.2灾情报告内容:灾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灾情单位的行业、经济类型、企业规模;灾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算;灾情的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灾情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协助灾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项;灾情报告单位、签发人报告时间。
图3-5-30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图1.3现场保护:重大灾情发生后,灾情发生单位必须保护灾情现场,凡与灾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随意挪动和破坏,因抢救人员为防止灾情扩大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体的,应当通过拍照、绘制灾情现场图等方式对灾情现场做出标记和详细记录,妥善N 事故发生事故报告事故判断 响应级别 应急启动 救援行动 事态控制 应急恢复 应急结束 总结评审现场清理解除警戒善后处理事故调查 指挥人员到位 信息网络开通 应急资源调配 现场指挥到位 应急增援 人员救助工程抢险警戒标志医疗救护人群疏散环境保护 现场监测 专家支持 信息反馈关闭Y Y Y N响应升级 Y保存现场重要痕迹、书证、物证等证据。
桥、隧事故与防治措施
桥、隧事故与防治措施
(二)防灾对策及措施
针对隧道内火灾的成因、规模、形态和危害,要有一整套预防、避难和救灾措施,并通过管理机制是之协调统一,预防火灾或降低火灾损失。
1、预防
在隧道的建设中,全部建筑材料应采纳不燃、耐高温性能的。
洞内运营设备及材料,尤其是电气设备中的电线电缆应选用阻燃型和耐火型。
在交通行车管理上,严禁车辆超速超车。
对载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火灾危急品货物的车辆,应在隧道管理人员引导下,组织车辆夜间慢速通过。
2、火灾报警
建立火灾报警系统,闭路电视在担负行车监视、修理监视、火灾主动报警监视和救灾监视。
3、避难
建立完善的避险、逃命设施,一旦隧道内起火,有关车辆,尤其是人员应尽快离开火灾区及影响带,到达平安地。
双洞单向行车的隧道一般是在两隧道中隔肯定距离设置横向人行或车行通道。
但对于单洞双向行车的隧道,其避难条件要困难得多,一般是按灾难地点,调整防灾设施进行避难,使损失削减到最小。
4、救灾
建立完善的隧道内救灾程序,通过车辆司乘人员自救,隧道管理人员、消防救灾专业队伍的共同努力可以把火灾损失大幅度降低。
隧道火灾救灾的技术措施是建立水和化学消防系统,于隧道内设置固定式和便携式消防器材,沿隧道纵向布置。
灭火装置以扑灭油类燃料为主。
5、通风
隧道通风是防火救灾的重要手段。
隧道通风必需考虑火灾状态下的通风排烟力量。
隧道火灾时的通风方式与行车方式有亲密关系,通过建立火灾时的通风机制,可以掌握火势,降低损失。
隧道安全应急讲解
隧道安全应急讲解
隧道作为公路的特殊路段,存在一些不良特点,如洞内外光亮度差异明显、空间相对封闭、下沉式隧道地势低等。
这些特点导致隧道在恶劣天气及车流量大时容易发生积水、火灾、交通意外等事故。
因此,了解隧道安全应急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隧道安全和应急避险的小知识。
1.遇险时保持冷静:在隧道内遇到紧急情况时,首先要保持冷静,遵循正确的应急措施,以降低伤害。
2.下沉式隧道积水避险:在暴雨期间,驾车人应留意地面标志,当积水已经临近涉水线则应停止驶入隧道,避免产生意外。
3.隧道火灾应对:如果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按照火势情况采取适当的自救措施。
在火势较小的情况下,可尝试使用灭火器进行自救,同时要注意车底尾部是否冒烟有燃烧的迹象,如有,请尽快撤离。
4.交通事故应急:在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时,要保持冷静,及时拨打122通知交警部门,并对现场进行合理处置。
事故后方车辆应立即靠边停车,切勿掉头,以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5.地震应急:在隧道内遭遇地震时,要遵循地震应急措
施,立即停车,并躲到隧道侧壁或柱子下,避免被掉落物砸伤。
地震过后,检查车辆受损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6.防疫应急:在疫情期间,进入隧道前应佩戴口罩,并遵循相关防疫措施。
如在隧道内遇到疫情相关紧急情况,要遵循防疫部门的指引,进行相应处置。
总之,了解隧道安全应急知识,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是保障隧道内人员安全的关键。
希望大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沉着应对,确保自身安全。
隧道事故频发处置方案
隧道事故频发处置方案隧道事故是一种频繁发生的交通事故,特别是在大城市的地铁隧道里。
由于隧道空间狭小,又没有逃生出口,一旦发生事故,很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困难的处置。
为了应对隧道事故,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处置方案,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事故情况。
事故预防最好的应急措施就是事故预防。
在隧道内部,我们可以采用以下预防措施:1.设置各种安全措施和设备,如紧急报警装置、灭火器等。
2.对列车和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3.主动监控隧道内的温度、空气质量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
4.固定隧道内安全出口,并对逃生区域进行更新和维护。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隧道事故的发生率。
事故处置方案一旦出现隧道事故,我们需要按照以下处置方案进行应对:1. 事故现场初步处理当事故发生时,我们需要及时排除事故影响并保障现场秩序。
具体处理包括:1.对列车及时救援,并尝试进行抢救。
2.通知调度员和车站进行处置协调。
3.对事故现场进行消防、抢救等处理,确保事故不会扩大化。
2. 救援伤者一旦发生隧道事故,虽然我们希望没有人员伤亡,但仍然需要对现场的伤者进行救援。
具体救援方案包括:1.给予现场急救并抢救伤者。
2.通知医疗救援队伍和医院准备救援工作。
3.如伤者较多,需要快速转移至安全地点,进行再次救治。
3. 事故处理当事故伤者救治完毕后,我们需要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和处理。
具体处理方法包括:1.对隧道整体结构和设备进行检索,找出事故根源。
2.依据事故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对设备进行维修更新等。
3.对事故现场的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进一步的事后检查和改进。
结束语隧道事故处理是一件难度较高的任务,需要现场救援人员进行快速的反应和处理。
但是通过严格的预防和多次应急演练,我们可以有效的加强隧道的安全保障工作,降低隧道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对快速处理和救援进行充分的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隧道地质灾害预防及处置措施
一、岩爆
1.岩爆发生前的预防措施
1.1微弱岩爆地段,可直接在开挖面围岩上洒水,软化围岩表层,促使应力释放和调整。
1.2中等岩爆地段,在隧道开挖断面轮廓线外10~15cm范围内,侧壁及拱部打设注水孔,并向孔内喷灌高压水,软化围岩,加快围岩内部的应力释放。
1.3强烈岩爆地段,可先掘进一个断面积为15~30cm2的小导洞,使岩层中的高地应力得以部分释放,再进行隧道开挖,但应通过探测到的具体情况,确定循环进尺。
1.4在可能发生岩爆地段,还应改善爆破设计,将深孔爆破改为浅孔爆破,减少一次装药量,拉大不同部位炮眼的雷管段位间隔,延长爆破时间,减弱爆破对围岩的影响,减小爆破应力场的叠加,降低岩爆频率和强度。
2.岩爆发生时的处理措施
2.1岩爆发生岩爆剧烈时,人员在安全距离地段躲避一段时间,直至岩爆平静为止,洞顶的岩爆松石要及时清除掉,同时进行工作面的观察记录,如岩爆位置、强度、类型、数量及山鸣等。
2.2机械迅速驶离现场,到达安全区域,停机待命。
3.岩爆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3.1加强巡视,及时撬顶,清除爆裂的岩石,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3.2岩爆发生并确认岩爆平静后,施工人员向工作面及附近洞壁岩体洒高压水,以降低岩体强度,减弱岩体的脆性,降低岩爆的剧烈程度;同时起到降温除尘的作用。
3.3初期支护紧跟开挖面,尽可能减少岩层爆露时间,减少岩爆发生,确保人员安全。
4.岩爆地段的技术措施
4.1采用能及时受力的锚杆。
4.2采用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厚度宜为5-8cm;
4.3当用台车钻眼,岩爆的强度在中等以下时,可在台车及装碴机械、运输
车辆上加装防护钢板,避免岩爆弹射出的块体伤及作业人员和砸坏施工设备。
4.4采用分步开挖法施工。
开挖后,及时施作超前锚杆对开挖面前方的围岩进行锁定。
在拱部及两侧侧壁布置预防岩爆的短锚杆,锚杆长度宜为2m左右,间距宜为0.5~1.0m,并宜与钢纤维喷射混凝土联合使用,形成喷锚加固作用。
二、隧道塌方、突水涌泥
遇特殊和不良地质条件,如断层及其破碎带、滑动层、溶洞、陷穴、堆积体、流沙、淤泥、地下水、松散地层等稳定性差的围岩,都可能发生塌方。
1.隧道塌方、突水涌泥的先兆
1.1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如干燥的围岩突然出水,地下水突然增多,涌水量增大,水质由清变浊(地下水将断层泥带走)等都是即将发生坍方的前兆。
1.2开挖面上有可能不稳定块体出露,尤其是小断(夹)层或其它软弱结构面和围岩的节理裂缝构造可能不稳定块体的出露处,往往是局部围岩坍方的部位。
1.3拱顶不断掉下小石块,甚至较大的石块相继掉落,预示着围岩即将发生坍方。
1.4岩石裂缝旁出现岩粉或洞内无故发现有岩粉飞扬时,也说明可能即将发生坍方。
1.5围岩发生裂缝,并逐步扩大,很可能要发生坍方。
1.6支护受力(敲击发声清脆有力,拱架接头挤偏或压劈等)变形甚至发出声响时,说明围岩压力增大,有坍塌的可能。
1.7喷射砼出现大量的明显裂纹,亦说明围岩压力增大,有可能出现失稳坍方。
1.8围岩或隧道支护,拱脚附近的水平收敛率大于0.2mm/d,或拱顶下沉量大于0.1mm/d,并继续增大时,说明围岩仍在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2.隧道塌方、突水涌泥等灾害事故的处置措施
⑴针对小规模的涌水即掌子面或拱顶渗水,应及时挂网喷射混凝土。
⑵待掌子面相对稳定且喷射混凝土强度满足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在拱顶和掌子面进行打管注浆,打管长度不小于2.5m,注浆管应呈梅花型布置,间距不小于0.5m,注水玻璃-浓硫酸双液浆。
土层及浆液凝固后方可进行超前支护和开挖施工。
⑶如掌子面出现多股明水流,且伴随掌子面松垮塌方现象,则说明前方水量较大,有可能为大体积水囊或管道漏水。
现场值班工程师、质检员、安全员应立即组织洞内人员及时撤离,撤离后清点人数确保无人遗漏,到地面上立即汇报各级相关领导并察看人员受伤情况就近到医院救护。
⑷洞内人员撤离完毕后将“洞内事故、严禁入内”的标志悬挂在洞口处,并派专职安全员看守,未经得项目领导同意严禁入内作业抢险。
⑸根据洞内进尺里程在相应地面上设置反光锥等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身着反光衣在周边巡视,避免行人、车辆进入危险区域。
⑹项目部立即邀请各级领导及有关专家,会同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召开紧急会议,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制定抢险措施,抢险措施必须在上级主管部门及各级专家批准后方可实施。
⑺抢险过程中,实行领导巡视、专业人员旁站制度,如果出现险情必须及时组织所有人员撤离,并由各级领导及专家重新制定抢险措施后方能继续抢险。
⑻如隧道底板涌水并随着埋深加大水位提高的话则说明降水效果未达到设计要求,此刻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会同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制定施工的辅助措施甚至是停工处理;同时要求降水单位立即根据相应的设计意见即刻组织降水和抽水施工直至满足隧道施工需要。
三、隧道瓦斯灾害
1.瓦斯预防措施
1.1隧道地层为煤系地层,要进行瓦斯检测,开挖时采用浅孔松动爆破,炸药采用矿用安全炸药,先洒水降尘,再出碴,及早设计好避难设施和路线,设好标志,确保畅通,有突出危险的煤层预先排放瓦斯,防突,抽采,通风,监控监测有专人负责。
隧道内安设瓦斯自动检测报警器,与瓦斯检测工检测相结合,做好超前钻孔,准确掌握瓦斯浓度及煤层参数,以防止瓦斯浓度超限:
1.2采取防爆措施
⑴遵守电器设备及其他设备的保安规则,避免发生电火,瓦斯散发区段,使用防爆安全型电器设备,洞内运转机械必须具有防爆性能,避免运转时发生火花。
⑵凿岩时用湿式钻岩,防止钻头发生火花,洞内操作时,防止金属与坚石撞击、摩擦发生火花。
⑶爆破作业,使用安全炸药及毫秒电雷管,采用毫秒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
爆破电闸安装在新鲜的风流中,并与开挖面保持200米左右距离。
⑷洞内只准用电缆,不准使用皮线。
使用防爆灯或蓄电池灯照明。
⑸铲装石碴前必须将石碴浇湿,防止金属器械摩擦和撞击发生火花。
1.3瓦斯隧道中执行的制度
⑴瓦斯检查制度:指定专人24小时检查,测量风流和瓦斯含量,严格执行瓦斯允许浓度的规定。
瓦斯检查手段可采用瓦斯定点报警仪。
随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⑵洞内严禁使用明火,严禁将火柴、打火机、手电筒及其他易燃品带入洞内。
⑶进洞人员必须经过瓦斯知识和防止瓦斯爆炸的安全教育。
抢救人员未经过专门培训不准在瓦斯爆炸后进洞抢救。
⑷瓦斯检查人员工作认真负责、有一定业务能力、经过专业培训,方可进行监测工作。
2.瓦斯超标时的处置措施:
⑴工区内任何地点,任何时刻的瓦斯浓度的大于0.3%,发布预警;
⑵任何地点的瓦斯浓度达到0.4%,及时报警,及时处理;
⑶任何地点的瓦斯浓度超过0.5%,前后20米范围内立即停工,切断电器设备电源,查出原因并加强通风,及时观察浓度变化,必要时按高瓦斯隧道进行施工组织及设备安装。
⑷开挖面瓦斯涌出,且浓度超过0.5%,隧道内应立即断电、停工,如加强通风后,浓度仍降不下来,该工区断电、停工,立即研究处理办法。
三、触电事故的处理措施
当发现有人触电,不要惊慌,首先要尽快切断电源。
注意:救护人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去拉触电的人,防止发生救护人触电事故。
1.脱离电源的方法。
应根据现场具体条件,果断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和措施:
1.1如果开关或按钮距离触电地点很近,应迅速拉开开关,切断电源。
并应准备充足照明,以便进行抢救。
1.2如果开关距离触电地点很远,可用绝缘手钳或用干燥木柄的斧、刀、铁锹等把电线切断。
注意:应切断电源侧(即来电侧)的电线,且切断的电线不可触及人体。
1.3当导线搭在触电人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竹杆或其它带有绝缘柄(手握绝缘柄)工具,迅速将电线挑开。
注意:千万不能使用任何金属棒或湿的东西去挑电线,以免救护人触电。
1.4如果触电人的衣服是干燥的,而且不是紧缠在身上时,救护人员可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用干衣服、干围巾等把自己一只手作严格绝缘包裹,然后用这一只手拉触电人的衣服,把他拉离带电体。
注意:千万不要用两只手、不要触及触电人的皮肤、不可拉他的脚,且只适应低压触电,绝不能用于高压触电的抢救。
1.5如果人在较高处触电,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切断电源后触电人从高处摔下。
2.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
2.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开,严密监视,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2.2触电者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开,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秒的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
禁止摆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坚持就地正确抢救,并尽快联系医院进行抢救。
2.3呼吸、心跳情况判断
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断伤员呼吸情况。
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听:耳贴近伤员的口,听有无呼气声音。
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
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若看、听、试的结果,即无呼吸又无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