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锋暴雨论文:梅雨锋暴雨 雨滴谱 阶矩法 Gamma分布
2009-2010年梅雨锋暴雨雨滴谱特征
( 1 . S c h o o l o fA t mo s p h e i r c P h y s i c s , NU I S T, N a n j i n g 2 1 0 0 4 4 , C h i n a ;
第3 6卷第 4期
2 0 1 3年 8月
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气 科 学 学 报
Tr a ns a c t i o ns o f At mo s p h e ic r Sc i e n c e s
Vo 1 . 3 6 NO. 4 Au g. 2 01 3
陈磊 , 陈宝君 , 杨 军, 等. 2 0 1 3 . 2 0 0 9 - - 2 0 1 0 年梅雨锋暴雨雨滴谱特征 [ J ] . 大气科学学报 , 3 6 ( 4 ) : 4 8 1 - 4 8 8 .
C h e n L e i , C h e n B a o - j u n , Y a n g J u n , e t a 1 . 2 0 1 3 .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o f r a i n d r o p s i z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r a i n s t o r m o n Me i y u f r o n t d u i r n g 2 0 0 9 -2 0 1 0[ J 】 . T r a n s
2 . S c h o o l o f A t mo s p h e i r c S c i e n c e s , Na n j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j i n g 2 1 0 0 9 3 , C h i n a ; 3 . C o l l e g e o f Me t e o r o l o g y a n d O c e no a g r a p h y , P L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Na n j i n g 2 1 1 1 0 1 , C h i n a ; 4 . We a t h e r Mo d i i f c a t i o n O f i f c e o f An h u i P r o v i n c e , He f e i 2 3 0 0 3 1 , Ch i n a : 5 . Hu a i n a n M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B u r e a u, Hu a i n a n 2 3 2 0 0 7, Ch i n a ) Abs t r a c t: Us i ng t h e Pa r s i v e l l a s e r p r e c i pi t a t i o n p a r t i c l e s p e c t r o me t e r , 3 6 1 7 s a mpl e s o f r a i n d r o p s i z e d i s —
雨滴谱分布函数的选择:M-P和Gamma分布的对比研究
收 稿 日期 :0 5I一1 修 改 稿 日期 :0 60 —4 2 0 一I2 ; 2 0 —20 基金 项 目 : 文 由江 苏 省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号 :K2 0 0 0 和 南 京 大 学 人 才 培 养 基 金 项 目及 辽 宁 省 科 技 厅 ” 五 ” 技 攻 关 项 目 ( 本 编 B 049) 十 科 编 号 :0 11 0 1 共 同 资 助 20200) 第一 作 者简 介 : 郑娇 恒 ( 92)男 ( )吉 林 长 春 , 程 师 , 在 吉林 省 人 工 影响 天 气办 公 室 , 17 一, 汉 , 工 现 主要 从 事 人工 影 响 天气 研 究
分 布形 式也 做 了拟合
¨ 。这些研 究 表 明 , P分 布对 于稳定 降水 的雨 谱 拟合 效 果较 好 , 于起 伏 变化 M— 对
较 大 的降水 , 在小滴 和大滴 段 拟合 误差 较大 , 因其形 式 简单 又 代表 了一般 雨滴 谱 的共 同特 性 , 而 得 到广 但 从 泛 应用 。与 M— P分 布相 比 , mma分布 对各 类 降水谱 的拟 合 效果 都 很 好 , 其 对 于小 滴段 的描 述 , 过 其 Ga 尤 不
维普资讯
第 2 7卷
第 1期
气 象
科
学
V o. 2 1 7。No .1 Fe b.,2 07 0
2 0 年 2月 07
SCI EN TI M ETEORO LOGI A CA N I SI CA
雨 滴 谱 分 布 函数 的选 择 : M- P和 Ga mma分 布 的对 比研 究
Ga mma分 布最为 常用 。M- P分布是 Mas al P l r于 1 4 rh l和 a me 9 8年提 出 的 , 其形 式 为
一次梅雨锋特大暴雨过程分析及数值模拟
一次梅雨锋特大暴雨过程分析及数值模拟尹洁;郑婧;张瑛;吴琼【期刊名称】《气象》【年(卷),期】2011(037)007【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卫星、雷达和地面加密观测等资料,对2010年6月1 7 20日江西北部一次罕见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中尺度分析和WRF模式模拟分析。
结果表明:(1)这次罕见大暴雨是一次典型梅雨锋暴雨,是在极为有利的天气形势下导致的强β中尺度系统强烈发展所致。
500hPa 东亚大槽槽后冷平流与强盛稳定的副高西北侧西南气流汇合,导致冷暖交汇带在江南北部维持。
(2)冷暖交汇带的稳定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异常强盛,使暴雨的水汽、动力、热力条件十分充足,非常有利于触发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强烈发展。
(3)%By using convention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NCEP reanalysis data,satellite and radar data,densified surface observational data,etc.,a rare rainstorm process which happened during June 17—20,2010 in northern Jiangxi was analyzed.In this paper,the heavy rain process was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dynamics and diagnosis analysis,mesoscale analysis,and simulation analysis by WRF model.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1) This rare rainstorm is a typical heavy rain over Meiyu front,it is caused by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strong meso-βsystem generated in the extremely favorable weather situations. The cold air flow behind the 500 hPa East Asia trough joined up the SW flow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part of the strong and stable subtropical high,thus the cold air and warmair converged and maintained over the northern part of Jiangnan.(2)Since the area that cold air and warm air joined up is stable and the SW warm and wet flow is abnormal strong,the vapor,dynamical,and thermodynamic conditions leading to heavy rain are quite adequate,the physical quantitie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these are very helpful to trigger the strongly development of meso and microscale convection systems.(3)The extraordinary rainstorm is caus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strong vapor and convergence ascending motion, weak cold air activities in middle-levels,the strengthening of SW low-level jet,the weakening of stablility of convection layer,stability of surface convergence lines,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meso-βvortexes and strong divergence in higher-levels,etc.(1)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of WRF model shows that at 08:00 BT 19 June 2010,the formation of meso-βvortex is related to the strengthening of weak cold air and warm and wet flow,the vertical thickness of this vortex is between 950 and 550 hPa.and it is the strongest between 800 and 950 hPa.In addition,a string of intense convective systems appear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is meso-βvortex,these systems are nearly in east-west direction and the scales are about 30 to 60 km,and their positions are well corresponding to the severe rain area.【总页数】11页(P827-837)【作者】尹洁;郑婧;张瑛;吴琼【作者单位】江西省气象台,南昌330046;江西省气象台,南昌330046;江西省气象台,南昌330046;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南昌3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7.8【相关文献】1.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中陆面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李鹏2.一次梅雨锋上中尺度气旋波引发的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J], 张家国;黄小彦;周金莲;韩芳蓉3.一次梅雨锋特大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作用 [J], 廖捷;谈哲敏4.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及机理分析 [J], 张晓芳;陆汉城5.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数值模拟的云微物理参数化敏感性研究 [J], 周志敏;崔春光;胡扬;康兆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中多尺度能量相互作用的研究Ⅰ.理论分析
度和 p中小尺度 系统三 个尺度的动能方程 和位 能方程。能量方程中包含 了各尺度动能之间的转换、位能之间的转
换 以及 动 能和 位 能之 间 的转 换 。动 能 方 程 主 要 包 括 各 尺 度 动 能之 间转 换 项 、动 能 输 送 项 、水 平 气 压 梯 度 力 做 功 项 、
垂直方 向扰动气压梯度 力做 功项 、浮 力做 功项 、地 转偏 向力分量做功项以及摩擦力做功项。位能方程主要包括各
一 次梅 雨锋暴 雨过程 中多尺度 能量相互作用 的研 究 I.理 论 分析
沈新勇 ,2 沙莎 1,3 李小凡 4
1南京信息工 程大学气象灾害 教育 部重点实验 气候与环 境变化国际合作 联合实验窜,气象灾害预报预警 与评估协 同创新 中心,南京 210044 2中 国科 学院 大气物 理 研究所 云 降水 物理 与强 风暴 重点 实验 室 ,北京 100029 3上海 海洋 气象 台 ,上海 201306 4浙江 大学 地球 科学 学 院,杭 州 310027
尺度位 能之 间转换项 、位 能输送项 、浮力做功项 以及 非绝热加热做功项。其中 发 生 发 展 过 程 中 比较 关 键 的 能量 转换 项 。 关 于 将 能 量 方 程用 于梅 雨锋 暴 雨 过程 中 并 且 诊 断 能 量
相互作用影 响暴雨发展和消亡过程 的物理机制等 问题 ,将在 以后 的研 究中给出。
2KeyLaboratoryofCloud-PrecipitationPhysicsandSevereStorms,InstituteofAtmospheric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
3 Shanghai M arine M eteorological Center,Shanghai 201306
一次梅雨锋暴雨的数值模拟及位涡诊断
一次梅雨锋暴雨的数值模拟及位涡诊断
夏冠聪;寿绍文
【期刊名称】《大气科学学报》
【年(卷),期】2007(030)004
【摘要】在对2005年7月11-12日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MM5数值模式对这次暴雨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及客观分析对比表明,MM5基本上成功地再现了这次暴雨过程.对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结果进行诊断分析,发现梅雨锋暴雨期间,暴雨区上空对流层中低层有平行于雨带的位涡(ζPV)、湿位涡垂直分量(ζMPV1)的正值区以及湿位涡水平分量(ζMPV2)的负值区,而分布在高层相当位温(θe)线密集带上ζPV、ζMPV1正值中心以及ζMPV2负值中心沿该密集带传向低空.干空气侵入在这次暴雨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对流层高层西风分量下传将高纬高层高位涡干空气带到低纬暴雨区低层,促使对流层低层对流发展,从而产生强降水.
【总页数】8页(P538-545)
【作者】夏冠聪;寿绍文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45
【相关文献】
1.对一次台风暴雨的位涡与湿位涡诊断分析 [J], 黄亿;寿绍文;傅灵艳
2.91年夏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数值模拟结果有关结构的诊断研究 [J], 韦统健
3.准静止梅雨锋连续暴雨个例的位涡反演诊断 [J], 赵玉春;李泽椿;肖子牛;谌芸
4.副高西北侧一次大暴雨能量位涡和相当能量位涡诊断分析 [J], 王鹏祥
5.西北区东部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诊断与数值模拟 [J], 任余龙;寿绍文;李耀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次梅雨暴雨过程的天气分析摘要
一次梅雨暴雨过程的天气分析及其降水模拟*周祖刚1)张高英2)姜勇强1)王成林1)朱崇彪3)李志刚3)1.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南京,211101;2.61741部队,北京,100094;3.95829部队,孝感,432100摘要:梅雨锋是东亚夏季的一个重要的天气系统,梅雨锋及其引起的降水一直是气象学家关心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β中尺度对流性暴雨降水的形成机理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相应也是一个预报难点。
因此,对梅雨锋暴雨的定时、定点、定量预报仍是一个挑战性难题。
本文运用中尺度暴雨MRM模式,模式计算水平范围取100~130°E,20~50°N,模式水平分辨率约18 km。
模式初始场资料取自中国气象台站日常业务使用的地面、高空报文资料。
通过自动解报,提出气象要素,再进行地面、高空要素的检误,然后采用最优插值法进行客观分析,得到各标准等压面上的水平网格点的气象要素值,再把这样得出的等压面资料线性插值到各模式层。
没有任何的初始化过程。
针对2010年6月20日-21日的一次梅雨暴雨过程,从天气形势、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等方面进行了天气成因分析和降水模拟。
结果表明,高纬度冷空气顺着高空低槽后的偏北风南下与西南急流共同作用,提供了暴雨发生的环境背景条件;切变线东移、梅雨锋新生低涡和辐合区的持续存在对动力抬升提供了有利条件;西南急流和中低层强大的水汽通量以及水汽通量辐合中心建立,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强暴雨区和切变线低涡的位置与一对符号相反而又紧邻的螺旋度区基本吻合;物理量分布和局地中心对暴雨预报有明显的指示意义;MRM模式对降水场模拟结果同实况基本相似,模式对暴雨的位置、强度、中心都有较好的预报。
关键词:暴雨;降水预报;数值模拟;诊断分析*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5075、40875067)、军内科研项目的资助1。
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若干进展
个 8 y中尺度 对流 系统 。姚 秀萍 等口 、 利 用 TB B资
料分 析 了 2 0 0 3年 6月 2 2 日梅 雨锋 暴 雨 云 系 的 2 6 演 变 、 构 特 征 时 指 m , 雨 锋 云 系 为 一 条 TB 的 结 梅 B
祥 叫分析 中尺 度对 流复合 体 ( C) MC 时指 , 从太 空
鸟 瞰 的 冷 云 盖 是 a中 尺 度 , 冷 的 下 方 包 含 了 多 在
围的雨带 中嵌 有多 个暴雨 中心 。梅 雨天 气虽 然是一 个 区域 的天气 现象 , 是 几 种 不 同 尺度 天 气 系 统相 却 互作 用 自 勺吉果 l 。Nio y _ 和 A ia l 分 6 ] n mia 7 ky maJ
低 值 带 ,稳 定 少 动 ,其 上 分 布 着 中 尺 度 对 流 系 统 ( C ),而 中 尺 度 对 流 系 统 是 由不 同 尺 度 、 同 强 M S 不
度、 中尺度 、 中尺度 和 7中尺度 相 互依存 的模 型 , J 3
即 梅 雨 锋 云 系 由 尺 度 约 为 2 0 1 0 m 的 中 尺 0 ~ 0 0k 度 云 系 组 成 , a 中 尺 度 云 系 又 是 由 尺 度 约 为 而 1 0 2 0k 的 J 尺 度 云 系 绢 成 , 且 存 l 尺 O ~ 0 m 3中 而 3中 度 云 系 中还 嵌 着 更 小 尺 度 的 7 巾 尺 度 云 团 ( 径 为 直 3 ~ 7 m) O 0k 。张 丙 辰 l 1 过 埘 华 东 中 尺 度 天 气 试 。通 验 期 间 长 江 流 域 梅 雨 锋 暴 雨 的 研 究 , 出 了 梅 雨 天 提 气 的 大 尺 度 、 中 尺 度 雨 带 和 口中 尺 度 雨 团 的 概 念 o =
梅雨锋
天气学术语
01 概念
03 分布特点
目录
02 基本特征 04 形成原因
05 与季风
07 三类暴雨
目录
06 与季风槽 08 影响
梅雨锋的天气学定义,即:位于夏季风北侧的相当位温强梯度带,随季风的进退而进退,在季风气团和其他 气团之间的锋面形成的一条具有数千公里长的横贯东亚和西太平洋的雨带。
概念
由于从大气环流的角度看,季风槽是赤道辐合带的极度向北延伸,因此梅雨锋有时也被称为赤道锋。例如 Chen(陈泰然)认为梅雨锋的位置与东亚初夏季风槽一致,因此也可以视为初夏大气环流中的季风槽的一种表现形 式。但是应该特别强调指出的是,赤道辐合带(即赤道锋),是热带西风和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北信风之间的辐合, 所以它位于副热带高压的南侧;而梅雨锋位于副热带高压脊线的北侧。所以从全球大气环流的组成成员来看,梅雨 锋和赤道辐合带(或赤道锋)是完全不同的全球大气环流成员,但是它们两者的热力结构有相同的地方。
由于梅雨是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梅雨锋是西南季风和北方冷空气之间的交界面,因此梅雨锋两侧的风向切变 非常显著。它表现为夏季风的西南风和北面的偏东风之间的风向切变。
与季风槽
梅雨锋在大气低层风场上经常表现为风向的切变,与之相配合的海平面气压场表现为一个控制江淮流域的低压 槽。由于它为从西南伸向东北的倒槽形式,其西端与季风低压相联结,因此梅雨锋也被称为季风槽。
与季风
梅雨的降水分布具有狭长的带状特点,与锋面的形状很类似,因此把它称为梅雨锋雨带。从降水的性质看,梅 雨降水属于夏季风降水。
20世纪30年代竺可桢首先指出了梅雨与东南季风的,也就是说梅雨首先是季风雨。继而涂长望从极锋学说出 发,进一步指出梅雨是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与变性的赤道气团,或变性的太平洋气团交汇而引起的,从而形成了梅 雨锋的概念。因此,梅雨不是季风内部的降水而是季风前沿的雨带。
基于不同参数化方案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的集合预报试验
基于不同参数化方案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的集合预报试验谢胜浪;关吉平;张立凤【摘要】针对WRF模式中各非绝热物理过程,选用不同的参数化方案,对2009年6月29—30日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做24 h降水预报的敏感性试验,并组成18个成员做物理集合预报,分析了实况与模拟的24 h降水量及其TS评分和离散度。
结果表明,WRF模式的物理集合预报可成功模拟出3个暴雨中心的位置及强度;选用Lin et al微物理方案、MRF行星边界层方案和Betts-Miller-Janjic积云对流方案对湖北省西南部地区暴雨中心的位置及强度的模拟最好;3个暴雨中心均对应于离散度的大值中心,在降水较强时段其离散度也较大;不同集合成员在某时段预报的降水量可较好体现该时段的降水概率,而由物理集合预报得到的逐时降水量则可为定时降水预报提供依据。
% Based on different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of WRF V3.3, sensitivity experiment of 24 hr precipitation forecast about a Meiyu front rainstorm case during 29—30, June, 2009 are studied, and the physical ensemble prediction are made. The results of the 24 hr precipitation, threat score(TS) of the real and experiment and the dispersion values between them are analyzed. It shows that the physical ensemble prediction successfully simulates the position and intensity of the three storm centers. The Lin et al, MRF and New-Kain-Fritsch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are the best choices to predict the heavy rain center in southwestern Hubei. In addition, there are large anomalous dispersion values existing in the storm centers during the period of heavy precipitation. Furthermore, different ensemble member can reflect theprob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well for a certain period, while the physical ensemble prediction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timing precipitation forecast.【期刊名称】《气象与减灾研究》【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8页(P26-33)【关键词】暴雨;梅雨峰;物理过程;集合预报【作者】谢胜浪;关吉平;张立凤【作者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01;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01;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江苏南京211101; 全军危险性天气监测预警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 211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6.7暴雨是一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它涉及到各种尺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中尺度天气系统是直接造成暴雨的天气系统,中尺度天气系统是在天气尺度环流背景上发展起来的;小尺度系统与大尺度系统之间存在反馈作用;中间尺度扰动制约了中尺度和小尺度积云对流的发展,而对流活动反过来又促进中间尺度系统进一步发展,积云对流活动对中间尺度扰动发展和暴雨加强有很重要的作用[1]。
一次梅雨锋暴雨在不同物理过程下的模拟结果比较
充 足 输 送 有 关 , 层 低 涡 的 移 动 与 降 水 过 程 相 对 应 。 由 图 1可 以 看 低 在 WR F模 式 中 , 了动 力 过 程 以 外 , 有 很 多 种 物 理 过 程 , 物 到 , 带 沿 长 江 流 域 呈 东 北 西 南 带 状 分 布 , 大 降 水 中心 A( .  ̄ 除 还 微 雨 最 140 E 1 5 21 N)累 3 4小 时 降水 量 为 2 6 m。次 降水 中心 有 三 个 . 别 在 7m 分 理 参 数 化 和积 云参 数 化 是 两 个很 重要 的物 理 过 程 , 降 水 的模 拟 影 响 3 . 。 , 计 2 对
模 拟 出降 水 雨 带 的 方 向 、 置 和 雨 量 , 次 是 Ne Ka - r c 位 其 w— i F e h和 F ri (e t 方 案 的 组 合 而且 细 网格 的模 拟 效 果 更好 : 云 参 数 化 方 案 n i s er r w E a en ) 积 的 选 择 比微 物理 方案 的 选 择 对 降 水模 拟 的影 响 大 ; 当微 物 理 方 案 相 同 时 , e — l rJni 案 比 Ne Ka — r s B r Mie-aj n l c方 w— i F e h方 案在 细 网 格 模 拟 下 更 n i c 准 确 反 映梅 雨锋 暴 雨 的热 力 结 构 和 垂 直运 动 的特 征 , 暴 雨 的 落 区有 一 定 指 示作 用 对
2 04 ) 10 4
.
【 摘 要】 本文研 究对 象为2 0 0 5年 7月江淮流域 的一次梅 雨锋暴 雨, 通过选择 WRF模 式中五组不同的微物理方案和积云参数化方案 进 行 两 重 网格 嵌 套 模 拟 , 对 模 拟 结 果进 行 诊 断分 析 。通 过 比较 得 出如 下结 论 : t— l rJ i 案 与 Fr e e Ea微 物 理 方案 的 组 合 最 能 并 Be Mie-a c方 s e l er r w t) i n
不同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梅雨锋暴雨的敏感性试验
e 和 N F方 案 及 F r e 和 B t — i e— ni 案 模 拟 的 降水 强度 和 分 布 与 实 况 最 接 近 ; 模 拟 降 水 量 时 采 用 微 物 r K er r i e sM l r a j t l J c方 在
理 方案 Fr e 初 始 阶 段效 果 好 , 用 微 物 理 方 案 Ln在 后 期 效 果 好 ; er r i 采 i 当微 物 理 方 案 相 同 时 , 云 对 流 参 数 化 方 案 的 积
中高 纬度 地 区 , 加尔湖 西部 有一 个 阻塞高 压 , 国 贝 我
东北部 有 一个低 压 , 东北 的低 槽尾 部伸 到江 淮地 区 。
冷 空气 主要 从 贝加 尔 湖 以东 沿 东北 低 压 后 部 南 下 ,
与长 江 中下游盛 行 的西 南 暖 湿气 流 交 汇 , 利 于 在 有 江淮 流域 发生 降水 。5 P 8 0h a上 , 一西 南低 涡存 在 , 有 在 低 涡 的东 部有 一 切 变 线影 响江 淮 流 域 。 述 环 流 上
梅雨 锋暴 雨 的不 同 物理 方 案 进 行 敏 感 性 试 验 , 明 证 了积 云参 数 化 和微 物 理 方 案 在 暴 雨 模 拟 中 的 重 要 性 。侯瑞 钦 等 选用 4种 积 云参 数 化 方 案 对 梅 雨
一次梅雨锋暴雨发生发展机制的诊断与模拟
一次梅雨锋暴雨发生发展机制的诊断与模拟闵锦忠;张申龚;杨婷【摘要】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资料和加密自动站资料,结合中尺度WRF模式对2013年苏皖地区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诊断与模拟.观测资料分析表明:在有利的环流背景和热动力条件下,此次暴雨发生在梅雨锋前暖区,雨带呈现“先带状后串波状”的分布特征,并随锋面南移.前期降水由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触发,受两个相继发展的中α尺度的线状对流系统直接影响;后期降水受地面暖式切变线触发,有多个中卢尺度对流系统沿切变线串状排列,并不断东移发展.模拟结果分析表明:降水过程中,大尺度非地转强迫作用也是强对流的触发机制之一.地面辐合线产生条带状的低层辐合区,从而产生条带状连续分布的上升运动,形成线状对流系统及带状降水.此外地面辐合线能够在暴雨区形成南北两个中尺度垂直次级环流,这是降水的增强机制.暖式切变线上的局部扰动在低层局部地区产生强辐合,由此沿切变线形成强上升弱下沉间隔分布的现象,局部强上升区使得对流系统于该处得到发展,并形成分散的强降水区.%Using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FY2E satellite data and the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data,combined with the 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a Meiyu rainstorm occurred in Jiangsu and Anhui provinces in 2013 wasanalyzed.Observational data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favorable circulation background and thermodynamic conditions,the heavy rain occurs in the south warm side of Meiyu front,with a common influence of Northeast cold vortex,Meiyu front and Changjiang-Huaihe shear line.The water vapor is mainly from the northwest of South China Sea.Convective instability and symmetric instability locate in the rainstorm zone,which isfavorable for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both vertical convection and ramp-up airflow.The rain belt transforms from the ribbon to string shape distributions and moves southward along with Meiyu front.Early precipitation is triggered by the surface mesoscale convergenceline,directly affected by two successive meso-α-scale linear convective ter rainfall is triggered by the ground warm shear line.There are a string of meso-β-scale convective systems developing eastward along the shear line.High-resolution model outputs analysis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large scale non-geostrophic forcing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iggering strong convection during the rainstorm.The ground convergence line produces a banded lower layer convergencezone,resulting in strip continuous distribution of ascending motion,which gives rise to linear convection system and bandedprecipitation.Additionally,the ground convergence line can form two mesoscale vertical secondary circulation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rainstorm area,which is the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mechanism.The local disturbance of warm shear line produces local strong convergence at low altitude,thus making strong ascending and weak descending interval distribute along the shear line.And then those convective systems develop in the strong ascending regions,bringing local heavy precipitation.【期刊名称】《大气科学学报》【年(卷),期】2018(041)002【总页数】12页(P155-166)【关键词】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辐合线;暖式切变线;数值模拟【作者】闵锦忠;张申龚;杨婷【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4【正文语种】中文每年6、7月在长江中下游会出现沿着长江流域的东西向静止锋强雨带,人们将此期间长江中下游的暴雨称为梅雨锋暴雨(陶诗言,1980)。
2003年6月30日梅雨锋大暴雨β和γ中尺度结构的双多普勒雷达反演
2003年6月30日梅雨锋大暴雨β和γ中尺度结构的双多普勒雷达反演周海光;王玉彬【期刊名称】《气象学报》【年(卷),期】2005(063)003【摘要】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出现了持续强暴雨,文中使用双多普勒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技术(MUSCAT)对6月29~30日合肥和马鞍山多普勒雷达探测到的暴雨资料进行了三维风场反演,对暴雨系统的中尺度三维动力结构进行了研究.此次梅雨锋暴雨是由β中尺度辐合带和嵌在辐合带上的γ中尺度涡旋共同作用引起的,辐合带上的波动活动对降水具有重要的触发和维持作用.在强降水时段的前期,无为附近中低层的γ中尺度涡旋在东-西走向的中尺度辐合带上自西向东移动,γ涡旋的移动与主雨区的移动基本同步,γ中尺度波动是该时段暴雨的重要动力因素;与此同时,在雨带的北区,γ中尺度涡旋活动比较频繁,但基本上是局地生消;在后期,西南暖湿气流和西风辐合,形成雨带上空的β中尺度辐合带,辐合带随着降水的减弱而减弱;最后,给出了此次暴雨的三维动力结构.【总页数】12页(P301-312)【作者】周海光;王玉彬【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北京市气象局,北京,10008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相关文献】1.强热带风暴碧利斯(0604)引发的特大暴雨中尺度结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J], 周海光2.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结构模型的双多普勒雷达研究 [J], 周海光;郭富德3.双多普勒雷达对淮河流域特大暴雨的风场反演 [J], 周海光;王玉彬4.2008年1月26日南京暴雪中尺度风场结构双雷达反演研究 [J], 周海光5.“7·23”大暴雨动力机理的双多普勒雷达反演 [J], 周海光;郭富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3年6月26—29日江西梅雨锋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结果 表 明, 在典 型 的梅雨 环流背 景条件下 , 南亚 高压 , 副 高和西南 季风 的爆发 , 加 之高空低 槽和 中低层持续 性切 变等 系统 共 同配合造 成了此次暴雨 过程 。此次过 程水汽条件充 沛 , 有 2条 明显 的水 汽输 送通道 : 一 条从 孟加拉湾 由西南 季风分别通 过云贵高原 和 中南半 岛北部 输送至副 高西北侧 ; 另一条从南海 西北部 由副 高西侧 的偏南 气流
此次 连续 暴 雨 天气 过 程进 行 天气 学 分析 , 以期 揭示
性 暴 雨 。江 西 汛 期 一般 从 4月 开 始 , 7月 上旬 前 后 结 束 。汛 期 可 以分 为 3个 阶段 : 4月 中旬 至 5月 上
江西 夏 季梅 雨 锋暴 雨 产生 的机理 , 为此 类天 气 的 预 报分 析 提供 参考 。
个 因子 的最 佳 组 配 , 有 利 于长 江 流域 出现 持续 性 强 降 水 。 张小 玲 等 根 据 1 9 8 0 -1 9 9 9年 梅 雨锋 上 暴 雨 活跃 的不 同 区域 、 不 同性质 、 不 同尺 度 , 把 我 国夏 季 梅雨 锋 暴雨 概 括 为 主要 的 3种 类 型 , 即 中尺度 的 对 流性 暴 雨 、 梅雨锋东部( 1 1 5 。 E 以东 ) 的初 生 气 旋
地 的天 气气 候 现 象 , 而 是 与大 气 环 流形 势 的 突变 相
联 系。陶诗言等 。 对 1 9 9 8 年夏季中 国暴雨进行 了 研究 , 指 出副 热 带 高压 、 南 海 季 风涌 、 中高 纬 冷空 气 和从青藏 高原东移 的 中尺度对 流系 统( MC S ) 等4
向北输送 。两 股水汽在 副高西北侧汇合 加强并沿 副高边缘 向江南上 空输送 。西南季风是此次梅雨 锋暴雨的关键
梅雨锋对引发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影响的研究
梅 雨 锋 对 引发 暴 雨 的 中 尺 度 对 流 系统 发 生 发 展 影 响 的研 究
赵 玉春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武汉 4 0 7 30 4
摘
要
针对梅雨锋 ( 湿度锋)上或附近偏南暖湿气流一侧 中尺度对流系统不断发生发展 和长时间维持 而引发长
江流域暴雨的观测事实 , 利用 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 WRF( . . )设计 了一 系列三维理想数值试验 , V3 1 1 研究 了梅雨
锋两侧 自身水汽差异效应 , 探讨 了基本气流和风垂直切变对梅雨锋上 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 的影响 ,揭示 了梅
雨锋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组织作用 。结果 发现 : 梅雨锋 两侧 自身水 汽差异造成 的质量不 平衡 可在梅雨锋 附近激 发出小振幅重力波 , 在梅雨锋暖湿气流一侧对流层低层产生上升运动 , 与非绝热加热过程耦合激发出对流形成 并
一
条平行于梅雨锋的对 流降雨带 , 对流系统的尺度一般为 2  ̄6 m,对流雨带形成后逐渐 向南传播 ,其中对 流 0 0k 可能在对流雨带 的南移中起到重要作用。梅雨锋对其 附近的对流有一定 的组织作用 , 流扰动在梅雨锋 附近可 对
扰 动 形 成 后激 发 出振 幅 更大 的重 力 波 向南 传 播 以及 对 流 雨 带 北 侧 干 下 沉 气 流 支 的低 层 回 流 对 新 对 流 系 统 的触 发 发 展 成 尺度 为 1 0 20k 的中 尺 度对 流 系 统 。对 流扰 动 受 到 湿 度锋 在 低 层 组 织 的偏 北 气 流 作 用 后 , 在 低 层 出 0  ̄ 0 m 它
现辐合 , 流场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倾斜 ,这有利于对 流系统 的维持 和发展 。基本气 流的平流效应 使梅雨锋移
雨滴谱gamma函数拟合方法的分析与评估
雨滴谱gamma函数拟合方法的分析与评估霍朝阳;阮征;魏鸣;葛润生;李丰;阮悦【摘要】地面雨滴谱常呈现gamma分布,gamma函数三个参数分布特征与降水云性质有关,采用不同拟合方法得到雨滴谱分布参数亦存在差异.利用2016年6~7月华南前汛期降水观测试验期间广东龙门地面PARSIVEL激光雨滴谱数据和相同地点的C波段调频连续波垂直探测雷达数据进行层状云及对流云分类,对地面雨滴谱数据按照15 min时长进行分组,得到了102组层状云降水样本和64组对流降水样本,开展降水雨滴谱gamma模型函数拟合方法的评估试验.对雨滴谱分布平均值特征曲线的代表性确认后,分别进行了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以及多种阶矩法的拟合试验;使用地面实测数据与gamma拟合函数三个参数分别计算雨滴谱数浓度均方根误差、质量加权中值粒径的相对误差和降水强度的相对误差评估拟合结果.结果表明,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效果最优.联合2016年6月13日调频连续波雷达探测一次降水过程不同阶段的地面雨滴谱特征,得到降水强度与gamma参数的相关关系,为降水云体垂直结构及降水微物理研究提供合理方法.【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8(018)034【总页数】10页(P1-10)【关键词】雨滴谱;gamma分布;激光雨滴谱仪;C-FMCW雷达【作者】霍朝阳;阮征;魏鸣;葛润生;李丰;阮悦【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南京 210044;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南京 210044;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福建省气象台,福州 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13.2+1雨滴谱(rain drop size distribution, DSD)对于研究降水性质至关重要,通过雨滴谱信息可以清楚地认识降水的微物理机制并精确估测降水。
2013年6月26-29日江西梅雨锋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3年6月26-29日江西梅雨锋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张娟娟;刘波【摘要】Based on the NCEP 1° ×1° rea nalysis data and the conventional meteorological data, a continuous rainfall event occurred during 26-29 June 2013 in Jiangxi province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1) The heavy rain occurred under the typical Meiyu circulation background, with the breakouts of south Asian high, subtropical high and the southwest monsoon, combining with upper low pressure trough and middle-low level shear simultaneously. (2) There were two water vapor transport channelsto provide plentiful vapor for this heavy rainfall. One of them was from Bangladesh Bay transported to northwest side of subtropical high and the other one transmitted along the subtropical high to north. The two kindsof water vapor converged in the northwest subtropical high and strengthened along the edge of subtropical high to south of Yangtze River. The southwest monso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n moisture transporting and triggering heavy precipitation, and the heavy precipitation occurred during the southwest monsoon strengthened. Also, the lower layer frontogenesis strengthened the Meiyu front. The vertical inverse circulation was located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frontal zone which caused the secondary circulation and triggered the precipitation increase.%利用实况资料和NECP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6月26-29日江西连续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
一次典型梅雨锋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结构特征
一次典型梅雨锋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结构特征赵玉春;王叶红;崔春光【期刊名称】《大气科学学报》【年(卷),期】2011(034)001【摘要】利用多种类型资料,对2009年6月29-30日引发鄂皖境内梅雨锋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和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进行了初步分析,揭示了梅雨锋暴雨系统的多尺度结构特征,并用中尺度模式WRF对梅雨锋暴雨系统进行了9 km三重双向嵌套大区域精细模拟,再采用Morlet小波变换对模式输出进行空间带通滤波,分离出α、β和γ中尺度系统,对不同中尺度系统的热力动力三维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梅雨锋特大暴雨由梅雨锋上多个不同尺度的MCSs活动造成,这些不同尺度的MCSs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α、β和γ中尺度上,梅雨锋暴雨中尺度系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动力、热力结构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α、β中尺度系统具有明显的垂直环流,而γ中尺度系统则具有惯性重力波特征,往往嵌套在α、β中尺度系统内发生发展.最后,提出了典型梅雨锋暴雨系统的物理概念模型.【总页数】14页(P14-27)【作者】赵玉春;王叶红;崔春光【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4;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4;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相关文献】1.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中多尺度能量相互作用的研究II.实际应用 [J], 沙莎;沈新勇;李小凡2.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中多尺度能量相互作用的研究I.理论分析 [J], 沈新勇;沙莎;李小凡3.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中尺度系统的演变及结构特征分析与研究 [J], 李柏;曹性善;周昆;陆大春4.一次梅雨锋上中尺度气旋波引发的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J], 张家国;黄小彦;周金莲;韩芳蓉5.长江中下游一次非典型梅雨锋中尺度暴雨过程的分析研究 [J], 黄永明;倪允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98梅雨锋的结构特征及形成与维持
1998梅雨锋的结构特征及形成与维持王建捷;陶诗言【期刊名称】《应用气象学报》【年(卷),期】2002(013)005【摘要】应用1998年6月中旬的分析资料,对1998年6月16~17日暴雨时段的梅雨锋结构及梅雨锋的形成与维持进行了诊断分析,确认了暴雨发生时期梅雨锋结构的一些普遍特征,如在对流层低层表现为θse锋而不是温度的强烈对比,梅雨锋区是一个低层正涡度带以及风和水汽的辐合带等.同时揭示了1998年6月暴雨时期梅雨锋结构的典型特征:锋区从近地面可伸展到600 hPa层(一般认为梅雨锋只存在于800 hPa以下),近乎垂直、略向北倾;锋区900 hPa以下是一个大气弱对流不稳定区,向上气层变为潮湿中性直至400 hPa,等θse线基本上呈垂直分布;锋区斜压性相当弱等.研究表明,出现强降水时的梅雨锋结构已经变性或者说它是介于温带锋面结构和ITCZ结构之间的副热带锋系结构.分析还认为,在强盛的南海季风涌和频繁的西风带扰动组配的大尺度有利背景形势下,低层空气的水平运动和地转偏差风对1998梅雨锋的形成和维持有明显的正贡献.【总页数】9页(P526-534)【作者】王建捷;陶诗言【作者单位】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相关文献】1.暖切变型江淮梅雨锋结构及其形成和维持机制 [J], 胡伯威;彭广2.长生命史超级单体结构特征与形成维持机制 [J], 吴海英;陈海山;刘梅;沈阳3.梅雨锋降水运动诊断分析与(大)暴雨形成--江淮梅雨锋暴雨的天气学成因个例分析 [J], 辜旭赞4.1998年夏季副热带高压的短期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 [J], 任荣彩;吴国雄5.1998年二度梅雨锋的演变及结构特征 [J], 黄艳芳;郑永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雨锋暴雨论文:2009-2010年江淮梅雨锋暴雨雨滴谱特征的观测分析
【中文摘要】2009年和2010年梅雨期间,利用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仪在南京和淮南对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观测,利用阶矩法得到了梅雨锋暴雨的微物理参数,并结合同时期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自动站雨量计资料对梅雨锋暴雨的微物理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如下,(1)梅雨锋暴雨属于积层混合云降水,其中大面积的层状云中嵌有多个对流云团,这些云团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了对流性雨带。
通过对梅雨锋暴雨雨滴谱演变分析得出,2009-2010年两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中,主要降水由对流性云团造成,对流云团微物理结构存
在明显的不均匀性,其中存在多个强降水中心,其水平尺度多维持在10km左右,持续时间一般维持在5分钟到30分钟之内,该集中降水时段内雨滴数浓度较高,一般在1000个·m-1以上,粒子尺度也相对较大,其质量加权平均直径Dm一般大于2.0mm。
(2)梅雨锋暴雨主雨带内的雨滴谱分布和雨带边缘的雨滴谱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主雨带内降水粒子数浓度高、尺度大,雨带边缘的降水粒子数浓度也较高,但粒子尺度较小。
(3)梅雨锋暴雨降水主要是以直径D<1.0mm的粒子为主,
但对雨强的贡献最大的则是1.0mm<D<2.0mm的粒子,其次为...
【英文摘要】Using the Parsivel laser precipitation Particle Spectrometer, four groups database of raindrop size distributions of heavy rainstorm on Meiyu front at Huainan and
Nanjing were observed during summer,2009~2010. Gamma Rain Drop Size Distribution function is assumed and the parameters of the function are determined by moment method. Using Parsivel, radar and surface observation data, micro-structure of heavy rainstorm on Meiyu front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s that,(1) The precipitation of Meiyu front ...
【关键词】梅雨锋暴雨雨滴谱阶矩法 Gamma分布
【英文关键词】Heavy rainstorm on Meiyu front Raindrop size distribution The moment method Gamma distribution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目录】2009-2010年江淮梅雨锋暴雨雨滴谱特征的观测分析
摘要6-8Abstract8-9第一章引言10-15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1.2 研究进展11-13 1.3 本文
研究的主要内容13-15第二章观测与数据分析
15-25 2.1 仪器介绍15-19 2.2 观测概况
19 2.3 数据概况19-20 2.4 分析方法
20-25 2.4.1 雨滴谱分布函数20-21 2.4.2 雨滴谱特
征参量21-22 2.4.3 阶矩法22-25第三章梅雨锋暴雨雨滴谱特征分析25-50 3.1 天气形势概括25-28 3.2
雨滴谱演变特征28-34 3.3 降水微结构特征参量
34-35 3.4 降水粒子各尺度档对雨强的贡献35-37 3.5 雨滴谱谱型分布37 3.6 分雨强情况下的雨滴谱分布
37-42 3.7 雨滴谱分布特征42-46 3.8 雨滴谱特征参量间的关系46-48 3.9 Z-R关系分析48-50第四章结论50-52参考文献52-56参加科研项目及发表或待发表的文章56-57参加科研项目56学术活动56
学习实践56发表或待发表论文56-57作者简介
57-58致谢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