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简介篇一:张九龄简介张九龄(唐朝开元年间名相)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
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
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
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
玄宗即位,迁右补阙。
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
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
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1-2]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有。
誉为“岭南第一人”。
[2]张九龄为张说所奖掖和拔擢,张说去世后,他又于开元二十一年辅佐玄宗为宰相。
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
他曾辟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献给他,未能如愿,晚年追忆,犹觉得可惜(见)。
中文名张九龄别名子寿国籍唐朝民族汉族出生地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出生日期 678年(戊寅年)逝世日期 740年职业宰相信仰道教要成就为开元盛世做成重大贡献代表作品十二首官职中书令封爵始兴开国伯谥号文献追赠荆州都督、司徒篇二:张九龄简介张九龄简介张九龄(673-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人。
开元时期有名的宰相,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迁中书令。
因李林甫排挤,开元二十五年(737)贬为荆州长史。
他的诗早年词采清丽,情致深婉,为诗坛前辈张说所激赏。
被贬后风格转趋朴素遒劲。
感遇十二首(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张九龄对岭南地区的贡献
张九龄对岭南地区的贡献张九龄简介张九龄(678年-740年),字景龙,唐代文学家、政治家。
他出生于岭南地区(现在的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对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以及政治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就张九龄对岭南地区的贡献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张九龄的政治贡献1. 作为官员的贡献张九龄在唐朝历任过多个重要官职,其中包括刑部员外郎、刑部侍郎、中书舍人等。
他在这些职位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岭南地区的政治稳定和发展。
具体来说,张九龄:•加强法律制度:他努力推行唐律,维护了岭南地区的社会稳定。
他注重司法公正,打击犯罪行为,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发展教育事业:他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在岭南地区设立了许多学校,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机会,培养了大批人才。
同时,他还改进了教育课程,重视实用知识的传授,帮助岭南地区的人民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促进经济发展:他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改善了岭南地区的经济环境。
他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鼓励人们加强农田灌溉,提高农作物产量。
此外,他还着力发展丝绸、陶瓷等手工业,促进了岭南地区的产业升级。
他还积极推动贸易活动,加强了岭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
2. 政治拓展岭南地区的贡献除了在官员身份上的贡献,张九龄还通过外交手段,与岭南地区的君主建立了友好关系,扩展了唐朝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他积极提倡中央与地方的合作,实现政治的统一和稳定。
3. 维护岭南地区的社会和谐张九龄在任期间致力于减轻岭南地区农民的负担,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民发展的政策。
他实行公平税制,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压力。
同时,他还加强了对土地的保护,防止土地遭受不必要的侵占和破坏。
这些政策维护了岭南地区的社会和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张九龄对岭南地区文化的贡献1. 文化交流张九龄作为唐代文学家,对岭南地区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与岭南地区的知名文化人士保持密切联系,促进了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文化交流和互鉴。
唐代诗人张九龄资料简介
唐代诗人张九龄资料简介张九龄是唐代开元年间的宰相。
也是一名诗人,主要活动于唐中宗、唐睿宗和唐玄宗三代。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唐代诗人张九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唐代宰相张九龄简介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
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
张九龄少有才名,弱冠中进士。
13岁时,他的文章就得到了广州刺史王方庆的赞赏。
入仕后,张九龄曾提醒当时有名的宰相宋璟,让他举人唯贤。
得到了宋璟的肯定。
还上书皇帝,让他任官要消除重内轻外的毛病。
开元四年,张九龄和宰相宋璟闹了矛盾,回家赋闲。
在此期间,开辟了大庾岭,开凿梅关古道,贯通了南北交通,造福了当地人民,为广州的贸易发展和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开元九年,张九龄的恩师张说拜相,张九龄也因为政绩突出被屡次提升。
十四年,张说被罢免,张九龄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贬职。
十七年,张说被重新启用,但第二年便得了重病。
他重病期间多次推荐张九龄为相。
开元二十一年,张九龄拜相。
当时安禄山讨伐奚、契丹失败,要被斩首。
张九龄认为他有谋反之相,上书皇帝请求杀了安禄山。
唐玄宗没有同意。
在张九龄任宰相期间,大唐王朝虽然处于极盛时期,但同时也隐藏着许多社会矛盾。
对此,张九龄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农业发展,整顿了吏治,使得朝廷面貌焕然一新。
李林甫忌妒张九龄的才能。
当时周子谅弹劾牛仙客失败,被流放。
李林甫对皇帝说:周子谅是张九龄推荐的。
因此,张九龄也受到牵连,被贬为荆州长史。
张九龄被罢免后,大唐王朝疾速走向衰落,并最终引发“安史之乱”。
四年后,张九龄回乡探亲,病死于自己家中。
死后,唐玄宗赐谥号文献,追封为荆州大都督。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后悔当初没有听从张九龄的话,杀掉安禄山,特地派人来到广州纪念张九龄。
张九龄字什么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
唐代韶州曲江人,死后谥号文献,因此后世人也称他为“张曲江”和“文献公”。
他是唐代著名的宰相,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任名相。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4.15《荔枝赋并序》素材 作者张九龄简介
高中-语文-精心校对-打印版
《荔枝赋并序》作者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
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
唐玄宗开元年间尚书丞相,诗人。
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开国功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
玄宗即位,迁右补阙。
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
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
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有《曲江集》。
誉为“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为张说所奖掖和拔擢,张说去世后,他又于开元二十一年辅佐玄宗为宰相。
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
他曾辟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献给他,未能如愿,晚年追忆,犹觉得可惜(见《八哀诗》)。
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与东晋程旼、唐代韩愈,北宋刘元城、狄青,南宋文天祥、蔡蒙吉及明末抗清名将陈子壮齐名。
打印版。
张九龄生平简介
张九龄生平简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也是思念亲人诗的代表名句,这是张九龄《望月怀远》里面的,那么,写出这首诗的作者张九龄,你了解吗?对于他的成就你知道哪些?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张九龄生平简介,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
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
长安年间进士。
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后罢相,为荆州长史。
诗风清淡。
有《曲江集》。
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家、诗人、名相。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的五言,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誉为“岭南第一人”。
成就成就张九龄诗歌成就颇高,独具“雅正冲淡”的神韵,写出了不少留存后世的名诗,并对岭南诗派的开创起了启迪作用。
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其《感遇》、《望月怀远》等更为千古传颂之诗。
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
张九龄的诗早年词采清丽,情致深婉,为诗坛前辈张说所激赏。
被贬后风格转趋朴素遒劲。
七岁知属文,有文名,张说称他“后出词人之冠”。
有诗《感遇》12首,名列《三百首》第一首,和陈子昂的《感遇》38首相提并论,其中“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一联,更是他高洁情操的写照。
另外,张九龄的五言律诗情致深婉,如:《望月怀远》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唱绝千古。
安史之乱张九龄是开元时期的贤相之一,也是唐代唯一个由岭南书生出身的宰相。
他耿直温雅,风仪甚整,时人誉为“曲江风度”。
即使罢相后,如有人向玄宗举荐人才,玄宗辄问道:“其人风度得如九龄否?”开元末年,玄宗倦于理政,渐渐沉迷享乐,疏远贤人。
在小人得志的凶险政情下,张九龄能守正嫉邪,刚直敢言,成为安史之乱前最后一位公忠体国、举足轻重的唐室大臣。
他曾坚拒武惠妃的贿赂,粉碎了她危及太子的阴谋;他也曾反对任用奸佞的李林甫、庸懦的牛仙客为相,以至屡忤玄宗意,终于罢相。
张九龄的简介及诗歌鉴赏
张九龄的简介及诗歌鉴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张九龄的简介及诗歌鉴赏张九龄的简介及诗歌鉴赏正是中国文学之盛始于唐代,唐代文学之盛始于盛唐,盛唐之盛始于张九龄。
张九龄简介
● 开元十一年(723年),张九龄被任为中书舍人。
● 开元十三年,皇帝东巡,举行祭祀天地的大礼。张说亲自决定侍从皇帝登山的官员,他多推荐两省录事、主 书和自己亲近的官员代理官职登山,于是(对他们)特别加以晋级,破格授予(他们)五品官职。当初,张 说命令张九龄草拟诏书时,张九龄对张说说:“官爵是天下共用的器物,应该把道德名望高的人排在前面,有 功劳的旧臣排在后面。如果颠倒了顺序,指责和批评就会产生。现在登山封禅,广施恩泽,这是千年—遇的 大事。有名望和品德高尚的人,不能蒙受恩泽,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末流却先被加官晋爵,(我)只是担 心制度出台之后,天下各地的人会感到失望。现在制订草表的时候,事情还可以更改,只是希望您仔细研究 谋划这件事,不要留下悔恨。”张说说:“事情已经定下来,荒唐无据的议论,哪里值得担心呢?”最终没有听 从。等到制度出台时,朝廷内外的人对张说有很多指责。当时,御史中丞宇文融刚掌管田户租税的事情,每 次向皇帝陈奏,张说多建议皇帝不要听从他,宇文融也因此对张说不满,张九龄劝张说对宇文融要有所防备, 张说又不听从他的话。没过多久,张说果真被宇文融弹劾,罢掉了知政事的官职,张九龄也改为太常少卿, 不久调出京师担任冀州代理刺史。后改授洪州(南昌)都督,不久又转授桂州都督,充岭南按察使。
● 开元九年(721年),张说入拜宰相。张说对张九龄早寄以厚望,见他果然文才出众,又和自己同姓,便与他论谱叙辈, 夸奖张九龄“后出词人之冠也”。靠张说的赏识和提拔,张九龄提升为中书舍人内供奉。张九龄并不因为和张说关系密切而 随声附和,他对张说的断然行事多有劝说,体现出办事公允和卓有预见。玄宗东巡泰山封禅,封禅之后有进阶行赏之事, 张九龄因此提醒张说选择随行人员要注意选那些清流高品,以免引起非议。然而张说选定从行登山的官员,许多是官阶较 低且己之所亲者,果然招致一片怨言。张说对玄宗所赏识的御史中丞宇文融奏事多压制不理,张九龄提醒他“不可不备”, 张说没放在心上。
张九龄简介_张九龄的风度
张九龄简介_张九龄的风度张九龄,中国唐代著名的宰相和文学家,字子寿,韶州曲江人,死后谥号文献,后世被人称为“张曲江”和“文献公”。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张九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张九龄简介张九龄,中国唐代著名的宰相和文学家,字子寿,韶州曲江人,死后谥号文献,后世被人称为“张曲江”和“文献公”。
其家族显赫,祖上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留侯张良和西晋的武郡公张华。
张九龄自小聪颖,七岁就能写文章。
在唐中宗景龙三年中进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步入仕途。
在唐玄宗登基后,赏识张九龄的才识,升其为拾遗。
开元六年,因其开大庾岭有功,升左补阙。
开元十四年,当时的宰相张说被罢免,因张九龄和张说关系比较亲近,也受到牵连。
十七年,张说又被重新启用,但他时日无多,在死前,多次推荐张九龄拜相。
二十一年,张九龄升中书侍郎,当时安禄山反叛被平定后,张九龄上书称安禄山狼子野心,日后将为害大唐,建议诛杀他。
但皇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放过了安禄山,为日后的“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
二十二年,张九龄升中书令,第二年又加封金紫光禄大夫。
然而,此时李林甫入朝,他忌妒张九龄的才能,联系牛仙客等人向皇帝进谗言,最终在开元二十四年的时候,张九龄被罢相。
张九龄在任期间,重视农桑,轻徭薄赋,政治清明,唯才是用。
为“开元盛世”的延续作出了积极贡献。
开元二十八年,张九龄上书皇帝,请求回乡扫墓,不想在途中得病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死后,皇帝追赠其荆州大都督,谥号文忠。
他是“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贤相,在他之后,大唐王朝开始走向衰落,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张九龄的风度唐玄宗是个很有识人眼光的皇帝,在开元年间,他任命的宰相,大多成了名相,而张九龄也是其中之一。
那么,张九龄的风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一、仪容仪表。
张九龄是个很注重仪容仪表的人,无论是在家还是上朝,还是外出办公,始终都保持着一种风度翩翩的姿态。
不管什么时候,都表现出一种神采奕奕的样子,而且衣着整洁,温文儒雅。
唐朝诗人张九龄
唐朝诗人张九龄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
唐中宗初年进士,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唐代有名的贤相。
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人物简介徐增曰:“妾不忘夫,犹臣不忘君,子寿先生真纯臣也。
与义府《咏鸟》诗并看,其心术之邪正自见。
”初唐以来,文学变革的主要力量来自一群社会地位不高的文人。
但不可否认,他们的成功同某些具有远见的权势人物的支持有一定关系。
如高宗的股肱重臣薛元超,曾举荐杨炯为崇文馆学士。
杨以“薛令公朝右文宗,托末契而推一变”《王勃集序》之语,称颂薛氏对他们的文学事业所起的作用,四杰因此能在一时间造成很大势头。
四杰、陈子昂之后,到了中宗神龙、景龙年间,应制之风大盛,诗坛有故态复萌的趋势。
在开元前期,身兼执宰大臣和作家双重身份的张说、张九龄对扭转这一趋势起了重要作用。
他们的诗,虽因地位关系不免常常作出努力报效君主的表述,但内中同时也包涵了积极求取自我人生价值的热情,因而能脱出徒为虚饰的宫廷文学陈习,具有感人的生气。
他们作出的表率和对众多优秀诗人的奖拔,使得唐诗的变革和发展得到有力的延续和推进。
张说667—731字道济,又字说之。
自武后时代起历仕四朝,玄宗时任中书令,封燕国公。
玄宗本人颇有标榜崇儒复古的意识,但实际上他对文艺有浓厚的兴趣和较好的修养,并不以狭隘的功利眼光来看待。
所以,就他的态度在文学领域所起的客观作用而言,主要是阻遏了专事辞藻雕饰的浮华倾向。
如《新唐书·文艺传》所说:“玄宗好经术,群臣稍厌雕琢,索理致,崇雅黜浮,气益雄浑。
”而张说作为玄宗长期信任的辅弼大臣,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性人物。
开元十三年,玄宗改丽正书院为集贤书院,并扩大规模,增设学士,以时任中书令的张说知院事。
而张说“喜延纳后进”《旧唐书》本传,张九龄、王翰等许多著名文士均常游其门下。
张九龄的故事
张九龄的故事张九龄,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风风雨雨,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张九龄出生在一个世家,家境优越,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才华和聪慧。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曾经历过风华正茂的时光,也有过风雨飘摇的日子。
张九龄年轻时候的一段故事,至今仍然传颂不衰。
他曾经在科举考试中屡战屡败,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最终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功名显赫的官员。
这段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除此之外,张九龄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他的诗作在当时就颇受欢迎,被誉为“张九龄诗”,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赠崔峒》。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被誉为唐代爱情诗的典范,至今仍然被人传诵。
张九龄的诗歌才华不仅仅表现在爱情诗上,他的政治诗也是颇具影响力的。
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社会风气的不满,被誉为“诗史之风流”,展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和抱负。
然而,张九龄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
在他晚年的时候,曾经历过一段风波。
他因为与权贵的矛盾,被贬谪到偏远的地方,一度陷入了低谷。
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忘初心,最终克服了困难,重返政治舞台,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张九龄的一生经历了风风雨雨,他的故事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他的坚韧不拔、才华横溢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敬佩。
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优秀的人才,才有了唐代的繁荣和辉煌。
张九龄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怀信念,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张九龄的诗词全集
张九龄的诗词全集张九龄,是我国古代着名的诗人。
他的很多诗都入选了中小学课本。
下面小编带你了解一下张九龄的生平及诗词全集。
1作者简介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唐朝着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
唐中宗初年进士,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唐代有名的贤相。
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每宰相荐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
1张九龄的诗词全集《赋得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蝉嘶玉树枝,向夕惠风吹。
幸入连宵听,应缘饮露知。
思深秋欲近,声静夜相宜。
不是黄金饰,清香徒尔为。
《感遇十二首》(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感遇十二首》(其二)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感遇十二首》(其三)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
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
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
神理日微灭,吾心安得知。
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
《感遇十二首》(其四)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感遇十二首》(其五)吴。
诗人张九龄简介
诗人张九龄简介在众多诗人当中,张九龄可谓是官场情商比较高的一位。
虽然他也时时因为直言敢谏触犯皇上,但却位至丞相,一直为后世人崇敬、仰慕。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诗人张九龄简介,一起来看一下吧。
张九龄是广东人,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
幼时便聪明敏捷,是远近闻名的小神童。
长安二年(702年),张九龄参加了科举考试,名列第一。
榜单一公布,引起一片哗然,那些落第的考生纷纷上告,说考官不公平,一个来自岭南蛮荒之地的考生,有什么资格当状元呢?此事惊动了皇帝,下诏重新考试,结果虽然增加了一些进士名额,但独占鳌头的依然是张九龄。
这一下,众人哑口无言,无人敢再说什么。
那一年,张九龄24岁。
不过张九龄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
开元四年(716年)秋,张九龄以“封章直言,不协时宰”,招致了当时的权相姚崇的'不满。
这年秋天,他以秩满为辞,去官归养。
张九龄回到岭南却并不闲着。
刚回到家里,他便向朝廷状请开大庾岭路。
张九龄出入岭南,也走过这必经之路,对大庾岭梅关“人苦峻极”的险阻深有感受。
张九龄的建议得到朝廷批准,于是他自任开路主管,趁着农闲征集民夫,开始开凿工程。
张九龄亲自到现场踏勘,缘磴道,披灌丛,不辞劳苦,指挥施工。
古道修通后,全长十几公里,路宽近17米,路两旁遍植松树。
路修成之后,张九龄还亲自撰写了《开凿大庾岭路序》,这条路被后人誉之为“古代的京广线”。
修完路,张九龄重返京师,备受器重。
但他并不迎合皇帝,而是把直言劝谏当成己任。
八月初五,玄宗过生日。
群臣纷纷在金殿上道贺,献上自己的礼物。
张九龄的礼物是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布包,他高声说:“臣敬献陛下一方宝镜。
”可当他将布包打开时,有人一下子笑出了声,那不过是五册书,哪里是什么宝镜!原来张九龄看到唐玄宗有些怠于政事,安于享受,于是埋首书案,耗时数月,撰写了《千秋金鉴录》,把它当作生日礼物,进献给皇帝。
这部书引经据典,从历史的治乱兴衰事例出发,探究其中的与教训,给唐玄宗敲响了警钟。
诗人张九龄简介
诗人张九龄简介张九龄(759年814年),字景宗,号九龄,唐代著名诗人,将西域回音传到中国,被尊称为“西域第一人”。
张九龄,是东晋大诗人谢灵运的徒弟,也是唐代诗经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多次出现在六朝诗集中,已被大家所广泛熟知。
张九龄出生于唐代安史之乱萧条的江淮一带,他的祖籍在现在属于河南省灵宝市泉山镇一带,是当地知名的文化大家。
他曾在谢灵运的指导下,在当时的江淮一带进行大量的文学作品创作,创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散文、诗歌等。
张九龄的诗歌作品深受文人之青睐,此外,他也是当时宗教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佛家禅宗的修行者。
张九龄的禅修由来已久,他曾受师法于会稽慧能大师,并自古祖庭灵山湖、江淮境内,到涪陵、西南、甬以及少林寺等地从事禅修活动。
张九龄的作品因极其独特而被世人认可,而他最出名的著作则是“西域赋”,这部作品则是根据张九龄在不同地方的禅修所体会到的宗教文化、地理位置的感受和体悟所创作而成,这部作品阅读之后引起了后人不小的反响,他的这部作品也被收入六朝诗集中,成为张九龄最著名的作品。
张九龄的作品和他的思想一样独特,他写的大部分文章都是以中心主题为灵气,加以行文,深入浅出,令读者赞叹不已,他曾在作品中把佛学所讲主义深入浅出地宣传出去,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弟子。
此外,他还曾受到过若干大师赞赏,像是高僧静玄大师赞誉他为最巅峰的诗人,并如此地常提及他的作品,而他的这部著作一直都被众多文人所推崇、所珍藏,成为宗教文学的经典。
此外,张九龄也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唐初抗金大臣”,他曾多次担任抗金大臣,进行反抗,并在当时受到了不菲的礼遇和政治声誉,受到了杨玉环、李白等文学大家的赞赏,而且被尊称为“西域第一人”,所谓“西域”,就是现在的从新疆到中亚的地方,他在这个区域进行了大量地文化宣传和研究,为当时的唐朝史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张九龄生前成就斐然,他的作品被诸多文学名家推崇,而他的禅修活动则是当时的文化地位的体现,此外,他的抗金之路也留下了印记,受到了杨玉环、贺知章等人的推崇,使他在当时成为一位不可忽视的政治人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显赫的一员。
张九龄诗歌
张九龄诗歌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张九龄的简介
2.张九龄的诗歌特点
3.张九龄的代表作品
4.张九龄诗歌的影响和价值
正文
张九龄,字子寿,是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他出生于广东曲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张九龄的诗歌以豪放、奔放、婉约、清新等独特的风格著称,给唐代诗坛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张九龄的诗歌特点主要表现在豪放与婉约的完美结合。
他的诗歌既有豪放的气魄,又有婉约的柔情。
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对爱情、对自然的独特见解。
张九龄的诗歌风格,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许多可借鉴之处。
张九龄的代表作品有《感遇》、《江南曲》、《夜泊牛渚怀古》等。
这些作品无一不体现了张九龄的诗歌特点,让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领略到诗人的情怀。
特别是他的《感遇》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批颜回,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表达了张九龄对人生短暂和时光荏苒
的感慨,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
张九龄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被誉为“张派”,对唐代诗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他的诗歌作品也传颂千古,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张九龄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简介(一):
张九龄(678-740):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
字子寿,
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
长安年间进士。
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后罢相,为荆州长史。
诗风清淡。
有《曲江集》。
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
学家、诗人、名相。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用心贡献。
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
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誉
为“岭南第一人”。
生平
张九龄出生于官宦世家。
少聪慧能文,弱冠参加科举考
试获中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右拾遗。
又登“道侔伊吕”制科,
为左拾遗。
他曾上书唐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纠正
重内轻外风气;选官应重贤能,不循资历。
后因与主政者不合,
一度辞官回到家乡。
期间,主持修筑梅关古道上的大庾岭驿道,。
张九龄简介_张九龄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
张九龄简介_张九龄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
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
长安年间进士。
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后罢相,为荆州长史。
诗风清淡。
有《曲江集》。
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九龄的诗全集代表作品:《咏燕》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望月怀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翻译】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感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翻译】兰草到了春天长得分外繁盛,桂花到了秋天开得十分皎洁。
这一派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自然成为美好的季节。
谁知道那居住在山林中的隐士,闻到了芬芳更加喜悦。
草木自有本性,何求美人赏识采折呢。
《归燕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翻译】海燕是细微渺小的,趁着春天也只是暂时回到北方。
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便一日数次出入华堂绣户,衔泥作窠。
海燕无心与其他动物争权夺利,鹰隼不必猜忌、中伤。
《感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简介张九龄(678年-743年),字子良,唐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出身于世家望族,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精通诗文,尤以其五绝闻名于世,被誉为“一代诗宗”。
张九龄出生在唐朝,他的祖辈是军旅世家,在政治和军事上拥有相当的影响力。
张九龄自小聪明过人,才思敏捷,学贯古今。
经过良好的教育,他很早就展露出了卓越的才华和气质。
在唐太宗时期,他考入了进士,开始在政坛上崭露头角。
张九龄在政治上属于开明派,他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提升国家实力。
他认为应该充分发掘和培养人才,改革官员选拔制度,建立和推行科举制度。
他主张依法治国,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更加注重公平正义。
他还推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鼓励农桑,发展商业,提倡科技进步,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除了在政治上的杰出成就,张九龄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诗歌作品深受当时文人的赞誉,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的诗风优美,意境深远,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能够用简洁而富有表达力的语言表现出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意境和情感。
他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深远的思考而著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九龄的代表作有《芙蓉楼送辛渐》、《登池州小亭》、《乘舟短夜入潇湘何行状元楼馆逢赠乐天黄鲁直秘书长句答柬因寄自个秦中饯赋已捐华润七首之一》等。
这些诗作集中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除了政治和文学,张九龄还是一位卓越的儒家学者。
他对儒家经典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在当时的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他的学术思想主张以理治国,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修行,注重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君臣之间的忠诚与奉献。
他的政治和文化理念都融入了儒家的思想理念,使他在当时的政治和文化圈子里成为一位备受推崇的人物。
张九龄一生贡献良多,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在政治上的理念、文学上的才情和学术上的造诣都不可忽视。
他的思想和作品流传至今,影响了无数的后辈文人和学者,他的形象也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符号之一。
张九龄《感遇(一)》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张九龄《感遇(一)》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故世称“张曲江”。
郡望范阳。
长安二年(702)进士。
历官校书郎、左拾遗、左补阙、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洪州都督、中书侍郎等职。
开元二十一年(733),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二十二年,迁中书令。
二十三年,封始兴县伯。
为奸相李林甫所忌,二十四年以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
后坐举非其人,贬荆州长史。
二十八年病卒,年六十三,谥文献。
两《唐书》有传。
张九龄为唐名相,刚正不阿,直言敢谏,深谋有远识。
又工诗能文,为盛唐前期重要诗人,尤擅五言古诗。
其写景抒情诸作,以秀雅清淡为宗,实开“王孟”一派。
明胡应麟曰:“张子寿首创清淡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也。
”(《诗薮•内编》卷二)有《曲江张先生文集》传世。
【原文】感遇(一)唐张九龄兰叶春葳蕤 [1] ,桂华秋皎洁 [2] 。
欣欣此生意 [3] ,自尔为佳节 [4] 。
谁知林栖者 [5] ,闻风坐相悦 [6] 。
草木有本心 [7] ,何求美人折? [8]【注释】[1]兰:指兰草,菊科香草名。
葳(wēi)蕤(ruí):草木茂盛貌。
[2]桂华:即桂花。
华:同“花”。
[3]欣欣:草木旺盛生长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
”生意:蓬勃生机。
[4]自尔:自然而然的。
佳节:美好的季节,指春、秋。
[5]林栖者:山林隐居之人。
[6]闻风:仰慕其风操。
《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
”“闻风”二字本此。
坐:因,由于。
[7]草木:指兰、桂。
本心:本性。
指兰、桂荣而不媚、不求人知的品质。
[8]美人:指“林栖者”。
末二句有《归去来兮辞》序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意。
【译文】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祖张君政,韶州别驾,因家于始兴郡,唐为曲江人。
父张弘愈,以九龄贵,赠太常卿、广州都督。
张九龄从小聪敏善文,十三岁时,广州刺史王方庆见到他的文章后,大为叹赏。
武曌长安二年(702年)擢进士,最初担任调秘书省校书郎,于713年应“道侔伊吕科”举,中高第。
为宰相张说举荐,数年中历官礼部、司勋二员外郎、中书舍人,封曲江县男,转太常少卿,出为冀州刺史。
以母老在乡,改为洪州都督。
俄转桂州都督,仍充岭南道按察使。
张说卒后,玄宗召拜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
再迁中书侍郎。
寻丁母丧归乡里。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十二月起复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迁中书令,集贤院令知院事兼修国史。
主张不循资格用人,设十道采访使。
张九龄为相正直贤明,不避利害,敢于谏言,曾劾安禄山野心,提醒玄宗注意。
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累封始兴县伯。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秋八月天长节,玄宗生日,群臣皆献珍罕,独张九龄上事鉴十章以伸讽谏,号“千秋金鉴录”,帝甚嘉美。
张九龄奖励后进,曾提拔王维为右拾遗,卢象为左补阙。
由于李林甫、牛仙客等人的排挤,改任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因所举荐的监察御史周子谅触怒玄宗被杀,张九龄也被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召孟浩然于幕府。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春,请归拜墓,五月七日(6月5日)在家乡曲江病逝,享年63岁[1][2],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献。
七岁知属文,有文名,张说称他“后出词人之冠”。
有诗《感遇》12首,名列《唐诗三百首》第一首,和陈子昂的《感遇》38首相提并论,其中“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一联,更是他高洁情操的写照。
另外,张九龄的五言律诗情致深婉,如:《望月怀远》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唱绝千古。
张九龄是开元时期最后一个贤相,也是唐代唯一个由岭南书生出身的宰相[3]。
他耿直温雅,风仪甚整,时人誉为“曲江风度”。
即使罢相后,如有人向玄宗举荐人才,玄宗辄问道:“其人风度得如九龄否?”开元末年,唐玄宗倦于理政,渐渐沉迷享乐,疏远贤人。
在小人得志的凶险政情下,张九龄能守正嫉邪,刚直敢言,成为安史之乱前最后一位公忠体国、举足轻重的唐室大臣。
他曾坚拒武惠妃的贿赂,粉碎了她危及太子的阴谋;他也曾反对任用奸佞的李林甫、庸懦的牛仙客为相,以至屡忤玄宗意,终于罢相。
他目光远大,曾言安禄山“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4],然而不为玄宗采纳。
廿年后,安史乱起,玄宗仓皇入蜀时,忆起九龄平生之言,痛哭之余,唯有遣使祭奠故人而已。
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辞官返回家乡供养母亲,途中看到家乡父老翻越南岭山脉十分艰难,决心打通南岭,改善进出岭南的交通。
于是上奏玄宗,提出凿山修路,得到了允许。
开凿梅关通道的工程非常艰巨,所开凿的道路也就是现在距离南雄市区北面约30公里的梅岭顶部的梅关驿道。
张九龄的墓地在今韶关市北郊罗源洞山麓,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唐代大墓。
墓室为砖室结构。
墓前祠堂的对联有多副,如“当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人”。
韶关市内原有纪念张九龄的风度楼,后因失火不存,原楼所在地被取名为风度路。
路上临江建有曲江园,塑有张九龄半身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