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内容梳理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柳永词两首知识点

高二语文柳永词两首知识点

高二语文柳永词两首知识点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学习中,总结好文言知识点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语文柳永词两首知识点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二语文柳永词两首知识点:一.词的基本常识(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的别称有“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标题是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词的词调名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词人作品介绍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

原名三变,字景庄。

他在饱受世态炎凉后,“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改名柳永,54岁考取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他曾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有《乐章集》问世。

柳永是北宋专力写词的第一人。

他在扩大词境、发展慢词、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有杰出贡献。

柳词内容有三类: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

《望海潮》最为有名。

这是一首最早出现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慢词,它形象地描绘出钱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华富庶。

2.描写男女情爱。

这类词中有表现下层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的,如《定风波》,有写妓女悲苦和她们对轻薄男子怨恨的,如《少年游》,有写妓女渴望自由、渴望真正爱情生活的,如《迷仙引》。

3.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词作的另一重要内容。

《雨霖铃》、《八声甘州》、《夜半乐》是这部分词的代表作。

语文必修4人教版《柳永词两首》课文解读

语文必修4人教版《柳永词两首》课文解读

语文必修4人教版《柳永词两首》课文解读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语文必修4人教版《柳永词两首》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必修4《望海潮》课文解读东南形胜①,三吴②都会③,钱塘④自古繁华。

(钱塘是东南形势显要、湖山优美、风景秀丽的地方,它是三吴的都会,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①东南形胜:是说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

形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方。

②三吴:说法不一,《水经注》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

这里泛指江浙一带。

③都会:人口和货物集中的大城市。

④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唐宋时已经是一座著名的大城市,当时属吴郡。

)[起句是总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一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

“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形胜”状其自然景观,“都会”赞其人文景观。

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

”词开篇三句就这样以“形胜”“都会”“繁华”六字对杭州给以概括交代,下面如数家珍,依次进行具体铺叙,形象描写。

]烟柳画桥①,风帘翠幕②,参差③十万④人家。

(如烟似雾的柳树、彩绘如画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高高低低、犬牙交错的房屋,约有十万户人家。

①烟柳画桥:这句写美丽的景色。

烟柳,雾气罩着的柳树。

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

②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和翠绿色的帏幕。

这句写富贵人家门窗的陈设。

③参差:cēncī,高下、大小不齐的样子。

这里形容楼阁、房屋的外形。

④十万:指人口众多,未必确数。

)[这是上承“三吴都会”一句进行的铺展描画。

纵目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卧波,胜景似画。

这里人烟阜盛,楼阁参差,勾心斗角,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

家家悬挂风帘,户户张设翠幕,微风过处,风帘轻摆,翠幕荡漾。

真是人间仙境、地上天堂啊!]云树①绕堤沙,怒涛卷霜雪②,天堑无涯③。

(高耸入云的大树笼罩着沙堤,奔腾的江流翻滚着巨浪,溅起雪白的浪花,一条大江浩浩荡荡,铺天盖地,绵延无边。

柳永词两首 知识积累

柳永词两首 知识积累

柳永词两首编稿:商章红审稿:姜虹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常识;2.了解柳永的知识;3.理解这两首词的感情与意境。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词的知识词的起源词产生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

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标题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高清:柳永词两首】铺陈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词的分类按长短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落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题材狭窄、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作者简介【高清:柳永词两首】柳永(约987--约1053年),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

“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47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对后世影响较大。

】他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

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

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

精品文档 (144)《柳永词两首》课文解读

精品文档 (144)《柳永词两首》课文解读

望海潮东南形胜①,三吴②都会③,钱塘④自古繁华。

(钱塘是东南形势显要、湖山优美、风景秀丽的地方,它是三吴的都会,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①东南形胜:是说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

形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方。

②三吴:说法不一,《水经注》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

这里泛指江浙一带。

③都会:人口和货物集中的大城市。

④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唐宋时已经是一座著名的大城市,当时属吴郡。

)[起句是总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一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

“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形胜”状其自然景观,“都会”赞其人文景观。

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

”词开篇三句就这样以“形胜”“都会”“繁华”六字对杭州给以概括交代,下面如数家珍,依次进行具体铺叙,形象描写。

]烟柳画桥①,风帘翠幕②,参差③十万④人家。

(如烟似雾的柳树、彩绘如画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高高低低、犬牙交错的房屋,约有十万户人家。

①烟柳画桥:这句写美丽的景色。

烟柳,雾气罩着的柳树。

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

②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和翠绿色的帏幕。

这句写富贵人家门窗的陈设。

③参差:cēncī,高下、大小不齐的样子。

这里形容楼阁、房屋的外形。

④十万:指人口众多,未必确数。

)[这是上承“三吴都会”一句进行的铺展描画。

纵目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卧波,胜景似画。

这里人烟阜盛,楼阁参差,勾心斗角,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

家家悬挂风帘,户户张设翠幕,微风过处,风帘轻摆,翠幕荡漾。

真是人间仙境、地上天堂啊!]云树①绕堤沙,怒涛卷霜雪②,天堑无涯③。

(高耸入云的大树笼罩着沙堤,奔腾的江流翻滚着巨浪,溅起雪白的浪花,一条大江浩浩荡荡,铺天盖地,绵延无边。

①云树:树木茂密如云。

②怒涛卷霜雪:又急又高的潮头冲过来,浪涛汹涌像卷起来的白色霜雪。

怒涛,每年阴历八月钱塘江有特大的潮汛。

高二语文《柳永词二首》粤教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柳永词二首》粤教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柳永词二首》粤教知识精讲高二语文《柳永词二首》粤教知识精讲一. 教学内容:《柳永词二首》要点:一、作者介绍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

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

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仕途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

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

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

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

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

许多歌妓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使得身价大大提高。

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他的《乐章集》中有一半属于长调。

在他之前,慢词只是个别人试作,还不怎么流行。

由于他的提倡,使得慢词广为流行,形成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局面。

长调的运用,扩大了词的容量,使词的表现手法得到发展和丰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擅长于铺叙,《望海潮》和《雨霖铃》都是善用铺叙手法的范例。

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二、课文简析〔一〕蝶恋花1、原文及译文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他久立在高楼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黯然地升起。

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什么人会理解他独自凭栏的深沉含义?打算让这疏懒放纵的心情喝得沉醉,可是对着美酒要纵情高歌,勉强取得欢乐反而觉得毫无意味。

衣衫丝带渐渐觉得宽松了,可他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颜色憔悴。

2、基本解读这是一首表现刻骨相思相恋的情歌,表达了主人公为爱情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主旨〕抒情主人公的性别,作品没有明示,应是男女均可。

《柳永词两首》字词解释

《柳永词两首》字词解释

《柳永词两首》字词解释
【形胜】
地理形势重要。

【参差】
形容楼阁高低不齐。

【天堑】
天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

堑,qiàn。

【重湖叠巘清嘉】
巘,yǎn,山峰。

清嘉,秀丽。

【高牙】
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

词中代指高官孙何。

【异日图将好景】
画下来。

将,助词,无实义。

【蝉】
寒,既指傍晚雨后天寒,更指心寒。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长亭】
本送别之亭。

【都门】
原送别之地。

【兰舟】
催,反衬留恋时间之长,难舍难分。

【烟波】
千里。

【烟霭之浓之重】
暗指阻隔之厚,衬托离情之深。

情景交融。

【暮霭】
沉沉。

【楚天】
阔,浩渺无边,徒叹何去何从,倍增穷途之感。

【以上为实写之景】
以下为虚写之景。

【杨柳】
“柳”同“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习俗,寓指不忍分别。

【晓风】
清晨凉风习习,倍觉凄凉。

【残月】
残缺不全的月亮正指人已离别,难以团圆。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柳永词两首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柳永词两首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柳永词两首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异日图将好景
今义:美好的景况古义:________________
(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义:不热闹;使受到冷淡的待遇
古义:________________
(3)便纵有千种风情
今义:人的仪表举止;情怀,意趣;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感情(常含贬义)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乘
乘醉听箫鼓( )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 )
(2)归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
而皆背晋以归梁( )
后五年,吾妻来归( )
完璧归赵( )
若水之归海( )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嬉嬉钓叟莲娃( )
(2)都门帐饮无绪( )
(3)异日图将好景( )
[答案]
一、(1)美景;(2)清冷,凄清;(3)风流情意。

二、(1)介词,趁着/动词,坐/古时一车四马叫乘/动词,顶着,冒着;(2)动词,返回/动词,归附,归向/动词,女子出嫁/动词,送回,归还/动词,归向,汇聚。

三、(1)名词作动词,采莲;(2)名词作动词,设帐;(3)图,名词作动词,画。

高二下册《柳永词两首》课文及赏析

高二下册《柳永词两首》课文及赏析

高二下册《柳永词两首》课文及赏析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山献)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赏析: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

钱塘,即杭州。

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

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参差”为大约之义。

“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

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

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

“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

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

“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

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

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

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

《柳永词两首》最好最全

《柳永词两首》最好最全

柳永词两首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他的词作,既有豪放激昂,又有婉约柔美,是我国词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本文将对柳永的两首经典词作《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进行解读。

一、《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离别的凄美,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

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通过寒蝉、长亭、骤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词人借酒消愁,却又无法排遣离别的伤感,只得催促船家启程。

下片写离别后的孤独,词人酒醒后不知身在何处,只见杨柳岸、晓风残月,倍感凄凉。

词人感叹离别后的日子,即使有良辰好景,也无人共赏。

这首词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展现了柳永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二、《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首词以抒发春愁为主题,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上片写词人伫立在高楼之上,眺望春景,却只见草色烟光、残阳如血,引发词人的愁绪。

词人无言谁会凭阑意,表达了自己孤独的心境。

下片写词人试图通过饮酒来排遣愁绪,却发现强乐还无味。

词人表示,为了心中的理想,即使衣带渐宽、人憔悴,也绝不后悔。

这首词以婉约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柳永的这两首词作,分别以离别和春愁为主题,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柳永的词作,既有豪放激昂,又有婉约柔美,是我国词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柳永词两首》

《柳永词两首》

《雨霖铃》词牌名,亦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 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请同 学们朗诵词作,思考:《雨霖铃》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离愁别绪,情人间的伤离别
请选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来谈谈作者是如何深刻地展示他的内心情感的。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杨柳留人不可留,晓风扑面寒心头,残月照人 影孤单,酒醒之后愁更愁。”

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 作
人无由相见。于是柳永写了这篇 《望海潮》与孙何相 背
见而作。《望海潮》这首词,先在歌伎中传唱,结果很 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

柳永前去赴宴。但很不幸孙何在不久便因病去世,并未
提拔他。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到青年 柳永怎样的情怀?

长调:91字及以上
分 类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按风格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柳永词两首
柳柳永永这大首约牢在骚公歌元不10胫17而年走,,宋传真到宗宫天里禧,元宋年仁时 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 宗题大名为,恼而火且。幻三想年着后有,一柳番永大考作取为了。。谁但知临第到一皇次帝考 圈试点没放有榜考时上,,宋他仁不宗在说乎:,“轻且轻去一浅笑斟,低填唱词,道何:要 浮“名富? 贵”岂又由把人他,给时勾会掉高了志。须于酬是。,”柳等永了失5 意年无,聊第, 流二便连次写坊开了曲科著,又 名并没 的不有《无考鹤解上冲嘲,天自这》称回:“他奉忍旨不填住词要柳发三牢变骚”了。,
慢词之祖,婉约之宗
• 倡导长调(慢词)创作 ,首创或首用词牌100多个。 • 用俗语、俚语填入词中 ,雅俗共赏。 • 风格以纤细婉丽,幽怨低回为主,部分也体现豪放雄浑

柳永词两首整理

柳永词两首整理

壮观
动态
物质生活: 珠玑 罗绮
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
山、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
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
山美 水秀 花香
❖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写西湖的自然景光之美。
❖ 重湖叠巘:西湖以白堤为界,分里湖和外湖,
故称重湖。叠巘:指层层叠叠的山峦。清嘉: 清秀;
晴:羌管 夜:菱歌 叟:钓 娃:莲
清嘉 嬉嬉
民拥官 政绩卓著 将升官
随从多 乐逍遥:喝酒听歌
吟诗赏景
思考:
1、本词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钱塘”的繁华?
2、结合词的内容,说说开头“东南形胜,三 吴都会,钱塘自古繁花”三句在诗歌中的作 用。 3、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 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赏叟十 烟莲里 霞娃荷 。。花
市云烟东 列树柳南 珠绕画形 玑堤桥胜 ,沙,, 户,风三 盈怒帘吴 罗涛翠都 绮卷幕会 ,霜,, 竞雪参钱 豪,差塘 奢天十自 。堑万古
无人繁 涯家华 。。。


柳潮

正音
都门(dū) 凝噎(yē) 暮霭(ǎi) 参差(cēn cī) 绕堤沙(dī)天堑 (qiàn) 罗绮(qǐ) 羌管(qiāng) 钓叟莲娃(sǒu)
写作风格
柳永乃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
号“情长”,有“豪苏腻柳”之称,柳词 如
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
柳永的词凄婉缠绵,儿女情长,但却不靡
靡。构词意境脱俗,豪放不羁。以花自至飘于零水“自教流。坊一
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种相行思于,两世处”闲愁。。 时人云:“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此 下情眉词无头”计,可却。消上除心,头才。

《柳永词两首》解析

《柳永词两首》解析



柳 永

一、解题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 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 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 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写作背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 坎坷,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 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 的生活。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 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 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 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 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 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四、了解大意
上阕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
面,抒发离情别绪。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 •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
雨初歇。
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
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
•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 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 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 出发。
• 作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古都杭州的繁 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 赞美与艳羡之情。
环境美丽、 经济繁荣、 生活安定的 都市生活图 景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1、从地理位置上看 2、从历史传统上看 3、从自然景观上看 4、从市井面貌上看 5、从百姓生活上看
自然风光之美 都市繁华之美 民生安乐之美
冷落清秋节!
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
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 哪能经受得了! • 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 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 虚设。
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 残月了。 •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 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

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4

人教版必修四《柳永词两首》课文精讲望海潮(东南形胜)【简介】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北宋仁宗时人,仕宦不得意,致力于词的创作,多与歌伎为伍。

词作艺术成就很高。

《四库提要》说:“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

”柳永在词的发展史上有两大功绩,一是词体上,创作慢词,使小令走向长调;二是写作内容,由文人学士的闲情逸致扩展到下层市民生活,尤其是伎女们的不幸。

此词据说是柳永写给驻节杭州的两浙转运使孙何的,词作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杭州的美好风物,并以得体的言词赞誉了孙何的显赫如意。

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

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yan3)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誇。

【语意结构】上阕概写杭州的形胜繁华。

首三句从时空两个角度着笔。

烟柳三句概写城内风物人烟。

云树三句,概写城外风景形势。

市列三句概写杭州的富庶豪奢。

下阕重点写人民的游乐及孙何的吟赏,并预祝其高升凤池。

重湖三句,突出写西湖美景。

羌管三句,写人民的游乐,透露官吏的政绩。

千骑三句,写孙何的显贵及与民同乐。

异日二句,得体地预祝孙何入朝高升,而又不离杭州“好景”二字。

雨霖铃(寒蝉凄切)(一)柳永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

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

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只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

柳永在受了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生活。

由于失意无聊,流连坊曲,在乐工和歌妓们的鼓舞之下,这位精通音律的词人,才创作出大量适合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自古以来,表现男女离别之情的诗词曲赋层出不穷,而独有柳永的慢词《雨霖铃》经久不衰,下面具体学习欣赏。

《柳永词两首》知识点归纳

《柳永词两首》知识点归纳

《柳永词两首》结构分析1、《望海潮》:词的上片主要勾画钱塘的“形胜”与“繁华”,大笔浓墨,高屋建瓴,气象万千词的下片,侧重于描绘西湖的美景、欢乐的游赏与劳动生活。

2、《雨霖铃》:上片描写了饯别时的情景。

下片则是对别后的设想。

《柳永词两首》译文1、《望海潮》: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2、《雨霖铃》: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面对着和亭,正是傍晚时候,一阵急雨刚住。

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喝着酒,没有好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就纵然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柳永词两首》艺术特色1、《望海潮》:⑴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① 善于铺叙,作品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的景物,从最有特色的角度,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

特别是对钱塘潮和西湖的描写,非常充分,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非常具体形象。

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知识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知识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知识总结柳永词是宋代词作中不容忽视的突出代表之一,高中语文课本也收录了他的作品,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知识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重点语句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①谓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险要。

《荀子·强国》:“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望海潮》②指险要之地。

《明史·太祖纪一》:“天下形胜入我掌握,然后进兵。

”③谓山川壮美。

《魏书·冯亮传》:“ 世宗给其工力,令与沙门统僧暹、河南尹甄琛等,周视崧高形胜之处,遂造闲居佛寺。

”2、重湖叠巘清嘉。

重迭的山峰。

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连障叠巘崿,青翠杳深沉。

”3、重湖叠巘清嘉。

美好。

宋·柳永《望海潮》词:“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三折:“小生心胸豁畅,肺腑清嘉。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傍晚的云雾。

宋柳永《雨霖铃》词:“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靄沉沉楚天阔。

” 明王世懋《横塘春泛》诗:“山连暮靄迷前浦,云拥春流入远江。

”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重点内容《望海潮》一词词人抓住具有特征的事物,用饱蘸激情而又带有夸张的笔调,寥寥数语便笔底风生,迷人的西湖与钱塘胜景便展现在读者面前。

前片,主要勾画钱塘的“形胜”与“繁华”,大笔浓墨,高屋建瓴,气象万千。

写法上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化。

如,开篇三句点出了“形胜”、“都会”与“繁华”,但终究是概括性的直陈,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继之而来的下面九句,便紧紧围绕这六个字,做形象的铺写,境界立即展开:“烟柳画桥”三句写的是“都会”,“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等则侧重于刻画“形胜”,而“市列殊玑,户盈罗绮”则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下片,侧重于描绘西湖的美景、欢乐的游赏与劳动生活。

写法上着眼于“好景”二字,尤其侧重于“好景”中出现的人。

《柳永词两首》语文高考文言知识积累与复习讲解

《柳永词两首》语文高考文言知识积累与复习讲解

柳永词两首一、文学常识词的知识词的起源词产生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

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标题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铺陈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词的分类按长短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落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题材狭窄、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作者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年),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

“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47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对后世影响较大。

】他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

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

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

作品介绍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

其词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类: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如《望海潮》;2.描写男女情爱和歌妓生活,如《雨霖铃》《少年游》;3.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和江湖落拓的感慨,如《鹤冲天》。

《柳永词两首》要点解析

《柳永词两首》要点解析

《柳永词两首》要点解析
《柳永词两首》要点解析
1、《望海潮》是描写北宋时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词。

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词的下片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词作以铺叙见长。

首先,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领全篇,概括介绍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然后分别从“形胜”“都会”和“繁华”三个方面铺开叙述:“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阜盛;“云树”“堤沙”之外惊涛拍岸,汹涌壮观;都市街衢,珠宝遍陈,普通人家,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

过片(下片起句)之后,先描写西湖水碧山青、桂子飘香的景象,后叙羌笛横吹、菱歌互答的欢愉场景。

由民众忘情山水之乐引出官员宴饮之乐,一路铺叙下来,但又不是平铺直叙,很见裁减功力。

这是一篇投赠之作。

作者路经杭州,想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便写了这首词。

词作一方面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确实呈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收笔也流露了粉饰太平、献宠官僚的味道,有唐朝干谒诗的遗风。

2、《雨霖铃》是描写作者在长亭与情人话别的词。

词作主要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其一,用哀景写悲情。

词作开篇用“寒蝉”“长亭”“骤雨”等意象,烘托离别时凄冷沉郁的气氛。

其二,以无情衬。

《柳永词两首》

《柳永词两首》

听朗读,感知课文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 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 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 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三 秋 桂 子
十里荷花
白 居 易 《 忆 江 南 》
舞 醉 芙 蓉 。 早 晚 复 相 逢 !
吴 酒 一 杯 春 竹 叶 , 吴 娃 双
江 南 忆 , 其 次 是 吴 宫 。
上 看 潮 头 。 何 日 更 重 游 !
山 寺 月 中 寻 桂 子 , 郡 亭 枕
江 南 忆 , 最 忆 是 杭 州 。
柳永
(约980--约1053年),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 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苏 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 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 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 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 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 (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 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 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 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 外。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点拨】这句话给我们展现了一派歌舞升平、
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其中的“弄”和“泛”,给
此句增添了活泼之感,仿佛羌管与菱歌情不自禁的
响起、飘起在这样一个盛世之下,增加了文章的动
感和表达效果。
3、‚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点拨】“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
环境美丽、 经济繁荣、 生活安定的 都市生活图 景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1、从地理位置上看 2、从历史传统上看 3、从市井面貌上看 4、从自然景观上看 5、从百姓生活上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词两首
一、文学常识
①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 字以内)、中调(59—90 字)、长调(91 字以上)词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词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②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二、写作素材
翻开灿若银河的唐诗宋词,数不胜数的当算离别诗了,王勃壮怀高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柳永则声情哀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江淹却千帆过尽一言蔽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还有人捶胸顿足:扬鞭哪忍匆匆!当今又有汪国真低吟: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还还。

无论耳在何处,只祈如水如船。

又来了席慕蓉温柔的警语:如果离别能够勾起我们因聚在一起而引起的疏忽的细节,离别真的不好吗?如此种种情思,真是美不胜收。

涵咏不同时代不同人生的感悟,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