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尹师鲁第讲义一书用
《与尹师鲁第一书》课件
欢迎来到《与尹师鲁第一书》的PPT课件!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尹师鲁的生 平和思想,探讨他的核心观点以及现代的应用价值。让我们一起开始这段知 识之旅吧!
尹师鲁简介
生平
尹师鲁(1960年-),生于中国北京,是著名社 会学家和教授,被誉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 一。
学术成就
尹师鲁的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心理学和人类行为 科学,他出版了多本重要著作,在学术界享有 很高的声誉。
本书主要探讨了尹师鲁的 核心观点和思想,分析了 他的研究方法,并探讨了 这些观点在现代社会中的 应用价值。
3 读者对象
该书适合对社会学和人类 行为感兴趣的学生、学者 和任何对现代社会有深入 理解的人士。
主要观点和思想
社会心理学
尹师鲁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做出 了突出贡献,提出了许多关于 个体行为和社会影响的理论。
该章节分析了人类的社会交互行为与社会关系的形成,探讨了个体在不同群体中的角色和影 响力。
作者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
尹师鲁的研究方法以实证为基础,注重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力求科学性和客观性。
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研究
尹师鲁在定性研究方面也有丰富经验,善于运用访谈、观察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进行深入探索。
跨学科综合
尹师鲁倡导跨学科合作,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形成一种综合性 研究模式。
• 综合性研究方法
• 跨学科合作模式
• 科学进步与人类发展
核心章节解读
1
第一章:个体与社会
该章节探讨了个体行为受社会因素影响的机制和模式,分析了社会规范和社会化对个体的塑 造作用。
2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视角
该章节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个体的自我认同、归属感和群体行为对社会结构和动力的 影响。
与尹师鲁第一书
修 行 虽久 . 江 湖 皆 昔 所 游 , 往 有 亲 旧 留 连 , 不 遇 恶 风 水 , 母 用 术 者 言 , 以此 行 为 幸 。 又 闻 夷陵 有 然 往 又 老 果
米、 鱼 , 面、 如京洛 ; 梨栗、 、 又有 橘柚 大笋 、 茶芹 , 皆可饮食 , 益相喜 贺。昨 日因参转运 , 作庭趋 , 觉身是县令 矣。 始
留船 以待 . 不 如 约 方 悟 此 奴 懒 去 而 见 绐 。 怪
临行 . 吏催 苛 百 端 . 比催 师鲁 人 长 者有 礼 . 人 惶 迫 不知 所 为 。是 以 又 不 留下 书在 京 师 , 深 托 君 贶 因 台 不 使 但
书 道 修 意 以 西 始 谋 陆赴 夷陵 , 大 暑 , 无马 , 作 此 行 。 沿 汴绝 淮 , 大 江 , 五 千 里 , 一 百 一 十 程 才 至 荆 以 又 乃 泛 凡 用 南 在路 无 附 书 处 . 知 君 贶 曾作 书 道修 意 否 ? 不 及 来 此 问 荆人 , 去 郢 止 两 程 , 喜 得 作 书 以奉 问 。 见 家 兄 言 : 人 见 师 鲁 过 襄 州 计 今 在 郢 久矣 。 云 方 又 有 I, 师鲁 欢 戚 不 问 可 知 . 渴 欲 问者 . 后 安 否? 及 家人 处 之 如 何 ? 莫 苦 相 尤 否 ? 六 郎 旧 疾平 否? 所 别
言 , 见 前 世 有 名人 , 每 当论 事 时 , 激 不 避 诛 死 , 若 知 义 者 , 到 贬 所 , 戚 戚 怨嗟 , 不 堪之 穷愁 , 于 文 字 , 感 真 及 则 有 形 其 心 欢戚 无异 庸 人 。虽 韩 文公 不免 此 累。用 此 戒 安 道 , 勿作 戚 戚 之 文 。 师 鲁察 修 此 语 , 处之 之 心 又 可知 矣 。 慎 则
与尹师鲁第一书全解课件
让第 朋四 友段 勿: 挂此 。行
甚 幸 ,
前面四段记叙二人别后情形,作 者为何大段叙述家常琐事?
叙家常,显友情,也为后面剖 白心机,推心置腹作好感情铺 垫。
背景:课后练习四
• 前日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足 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 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 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 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 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 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
①A⑦、派①遣②。③②⑦③⑨⑨⑩让|④,⑥使|⑤得⑧。④B⑩、假①使⑦,|假②如。
连③词⑨。|④⑤⑩使|者⑤。|⑥⑥|出⑧使。C⑧、使①唤②,③使⑦用|④。⑩
⑨|⑤|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⑩
下列“相”字与例句中“相”字用法 不同的一项( ) 例句:莫苦相尤否?
A、杂然相许
B、下至灶间老婢,亦相惊怪。
第八段,言轻意重,表达对朋友 的关心。
课文小结
欧阳修的这封信是答复尹洙询问的, 把言事得罪朝廷视为固然,不以迁谪 之情萦怀。在贬所勤官慎职,不作穷 愁的文字,更凸现了泰然的心境。全 文行文朴实,如同叙家常一般,充满 着漫馨和理解,对于同遭贬谪的朋友 而言,这便是最好的鼓励和支持了。
课堂练习
下列加横线词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自投罗网的还不止余靖、尹洙。时任馆阁校勘的欧阳 修才30岁,还是个热血青年,他看到左司谏高若讷也 跟着吕夷简一伙儿诋毁范仲淹,便写了封信去责备高 若讷身为谏官,不但不替无辜的范仲淹等辩白,反而 落井下石。高若讷这人学术上很有成就,特别是精通 医学,但人品实在不怎么样,他收到信后恼火极了, 把这封信当作罪证上交朝廷,于是欧阳修也被贬为夷 陵县令。欧阳修写信给尹洙,愤激地说:“五六十年 来,这批人就是这样沉默、怕事、畏缩在世间,忽然 看见我们这样行事,怎能不大惊小怪呢?其见识,顶 多也就相当于灶下烧火煮饭的大婶吧。”
与尹师鲁第一书全解
三 疑
其说也 .
1、朗读第5段,其他同学思考:本段中作者回答尹师鲁的几个 疑问?各反映出作者什么态度?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 ——“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
二疑欧阳修“暗于朋友” ——“此似未知修心”
三疑欧阳修“非忘亲” ——“此又非也”、“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
? 前几天范希文贬官以后,我和您在安道家中 会面,您极力诋毁讥笑希文的为人。我开头 听到这些话,还怀疑您是讲着玩的。等到碰 见师鲁,他也说您极力否定希文的所作所为, 然后我就不再怀疑了。希文平生刚正、好学、 博古通今,他立身朝廷始终如一,这是天下 都知道的。如今又因为正直敢言触怒了宰相 得到罪责,您既不能为他辨明无罪,又害怕 有识之士会责备自己,于是就跟着别人来诋 毁他,认为他应当受到贬斥,这真是太可怪 了。
与尹师鲁第一书
某顿首,师鲁十二兄书 记.前在京师相别时 ,
第 一 段
约使人如河上 .既受
:
命,便遣白头奴出城 , 而还言不见舟矣 .其夕,
遗 憾 不
及得师鲁手简,乃知留船以
得
待,怪不如约.方悟此奴懒
相
去而见绐.
送
临行礼,使人惶迫
二
不知所为.是以又不留下
段 :
书在京师,但深托君贶
与尹师鲁第一书
背景
宋仁宗景祐年间,范仲淹知开封府, 当时丞相吕夷简执政,想升官得重用 的多出其门。为人谠直的范仲淹看不 过去,出面进谏,被吕 夷简反诬,宋 仁宗架不住吕夷简等一再鼓噪,就把 范仲淹贬知饶州。
处分决定公布后,本来和范仲淹关系一般的秘书丞 余靖第一个站出来替他说话:“范仲淹只不过是因 为得罪了吕宰相,就匆忙加以贬窜,这是不妥当的, 请追改前命。”吕夷简马上把他归入范党,于是余 靖也遭到贬职。太子中允尹洙听到这个消息,也上 了一道奏章,在其他人看来,这道奏章写得很怪, 简直就是自投罗网,尹洙是这样说的:“余靖和范 仲淹只是泛泛之交,我就不同了,我跟范仲淹可是 义兼师友,而且他还推荐过我,既然余靖都算范党, 那我就更不用说啦,请陛下您把我也一块儿贬黜了 吧。”这么着,尹洙也被贬为郢州税监。
与尹师鲁第一书用资料
天生此辈:上天造就了这么一批人
畏慎:胆小,谨慎 布:遍布
相师:互相学习,模仿
老婢:老妇人
但:仅仅
当:恰当
相:互相(又表动作偏指一方.如:杂然相许)
如往时事:像以往时候的事
6(2)往时砧斧鼎镬,皆是烹斩人之物,然士有 死不失义,则趋而就之,与几席枕藉之无异.有义 君子在傍,见有就死,知其当然,亦不甚叹赏也.史 册所以书之者,盖特欲警后世愚懦者,使知事有当 然而不得避尔,非以为奇事而诧人也.
察:考虑,看 因:因为 言事:上书言事 傲逸狂醉:孤傲放荡纵酒 为大不为小:只为大事不拘小节 益慎职:更加谨慎地做好本职工作 勤官:勤于政事 惩:改正
愈:好
第七段:表不以迁谪为意的情怀,决心在贬所勤官慎职。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4) 叙述二人别后情形
第二部分(5-7) 谈自己被贬后的思想
不得相送 不得作书 作书奉问 此行甚幸 答尹师鲁三疑
1、 某顿首,师鲁十 二兄书记.前在京师 相别时,约使人如河 上.既受命,便遣白头 奴出城,而还言不见 舟矣.其夕,及得师鲁 手简,乃知留船以待, 怪不如约.方悟此奴
顿首:叩头请安.古文书 信常用语. 书记:办理文书及缮写工 作的人员. 约:相约.吩咐 使:派 如:到 白头奴:老仆人 及:等到 手简:书信 留船以待:以:表目的 见绐:被欺骗
趋:走向 就:靠近,接近 之:代刑具 藉:赴宴,睡觉 藉:用草编的垫 傍:通“旁”,旁边 当然:应当这样 载 盖:大概 特:只,仅,不过 愚懦:冒昧怯懦 以为:把...当作 诧:使动用法 使...诧异
几席枕 书:记
6(3)幸今世用刑至仁慈,无此物,使有而一人就之,不 知作何等怪骇也.然吾辈亦自当绝口不可及前事也.居 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此事不须言,然师鲁以修有自 疑之言,要知修处之如何,故略道也.
最新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译文及赏析一、基本解读这是一封朋友之间的书信。
写于宋仁宗景禧三年(1036)秋。
这一年因上书论救革新派人士范仲淹,先被贬至郢州。
其后欧阳修因《与高司谏书》获罪,被贬夷陵县。
这封信是到夷陵县后写的。
前半部分(1~4段),从分别时自己受骗失约说起,详尽地叙述了自己离京赴贬所一路上的情景以及对老朋友的挂念。
后半部分(5~8段),集中恳谈了自己被贬后的思想。
一是不后悔自己“极愤而切责”的行为,变为“得罪虽死,不为忘亲”;二是决定直面人生,勇对逆境,既不“戚戚怨嗟”,也不“傲逸狂醉”,向老朋友提示了自己坚守正道,始终不渝的心迹。
二、参考译文。
我顿首请安,师鲁十二兄书记:前不久在京城分手的时候,你吩咐我派人到河边相送。
我接受你的嘱托,派了一个老仆人出城相送,他回来却说没有见到你乘的船只。
当天晚上,我收到了你亲手写的便条,才知道你停船在河边等待,怪我不派人相送赴约。
我这才知道是那个仆人懒得前去送行,用谎话来搪塞我。
我动身之时,御史台的官员使出各种苛刻手段来催促我动身,比不上催你动身的人那么宽厚懂礼,因而使得我惶恐急迫,不知如何是好。
因此,我没有在京城给你留下书信,只好再三托付王君贶给你写信顺带告之我的情况,接着就向西出发了。
开始我想走陆路去夷陵,因为天气太热,又没有马匹,便只好走水路。
我沿汴河前进,再渡过淮河,泛舟长江,一共五千里,经过一百一十天才到达江陵。
途中没有寄信的地方,不知道君贶是否曾给你写信说明我的情况。
等我来到荆南后问明当地人,他们说距离郢州只有两天的路程,我这才赶忙给你写信加以问候。
又见到我哥,听他介绍:有人见到师鲁你经过襄州,算起来你已到达郢州很久了。
师鲁你现在是高兴还是忧愁这不问我便能知道,急于问候的是,你分别后身体是否平安?以及家里人如何看待这件事,不会有人苦苦埋怨吧?六郎的病好了吗?我在路上走了好久,但这些水路都是我往日曾游历过的,处处有老朋友和亲戚加以款待,又没有遇见大风大浪。
与尹师鲁第一书用
5(2)当与高书 时,盖已知其非君 发于极愤而切 子,发于极愤而切 责之,非以朋友待 之也. 之也.其所为何足 惊骇, 惊骇,路中来颇有 罪出不测见 人以罪出不测见 吊者,此皆不知修 心也. 心也.师鲁又云非 忘亲,此又非也. 忘亲,此又非也. 得罪虽 不为忘 得罪虽死,不为忘 此事须相见 亲,此事须相见, 可尽其说也. 可尽其说也.
表义无反顾之心
露不心迁谪为意之情怀 结尾: 结尾:叮嘱友人保重 记叙
全篇体现了欧阳修什么样的高尚 的精神境界?
一是表现对贬官的态度, 一是表现对贬官的态度, 他泰然面对被贬,不悲观不放纵,振作精 他泰然面对被贬,不悲观不放纵, 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上。 神,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上。 二是表现为对友情的珍重。 二是表现为对友情的珍重。 对挚友生活的关怀,反复的慰藉,细腻、 对挚友生活的关怀,反复的慰藉,细腻、 亲切、充满人情味。 亲切、充满人情味。
第一段:解释被骗失约。 第一段:解释被骗失约。
2、临行,台吏催苛 临行, 长者有礼: 长者有礼:有德行有礼节 百端,不比催师鲁人长 是以: 百端,不比催师鲁人长 是以:因此 但:只 因书: 者有礼, 者有礼,使人惶迫不知 因书:写信时 道:说,转达 所为.是以又不留下书 以西:以:表顺承 西:名词 所为.是以又不留下书 以西: 在京师, 深托君贶因 在京师,但深托君贶因 作动 词,向西 名词作状语, 陆:名词作状语,从陆路 修意以西 以西. 书道修意以西. 始谋 以大暑: 以大暑:以,因为 赴夷陵, 大暑, 陆赴夷陵,以大暑,又 绝淮: 横渡, 绝淮:绝,横渡,渡过 无马,乃作此行.沿汴 无马, 作此行. 凡:共 泛大江, 绝淮,泛大江,凡五千 作书道修意否: 作书道修意否:写信时说明了 一百一十程, 里,用一百一十程,才 我的心意没有 至荆南.在路无附书处, 至荆南.在路无附书处, 不知君贶曾作书道修 不知君贶曾作书道修 第二段:心中挂念, 第二段:心中挂念,不得修书 意否? 意否?
中小学优质课件与尹师鲁第一书课件.ppt
译文:
第一段:
欧阳修叩首,师鲁书记十二兄,以前在京城分别的 时候,约定派人到河边送行,已经答应了你,就派老 仆人出城,但他返回却说没看到你的船。那天晚上, 等到收到你的信,才知道你停船等待我,责怪我没有 如约前来,我才知道老仆人偷懒前去而我被他骗了。
第二段:
我离开京城的时候,吏役百般严厉催促,比不
)kuàn惶g (
)迫huáng
沿汴( )绝淮( ) 郢( )
柚(
b)iàn
茶舛(
huái
)
Hale Waihona Puke 老婢()yîng鼎镬(yòu ) 烹( c)huâ斩n
bÌ
愚懦( huÒ) 枕藉( pë)ng
nuÒ
jië
尹师鲁,欧阳修的挚友,一生怀才不遇, 郁郁而终.
他们是好友,两人同是被贬,尹洙在欧 阳修被贬后,对欧阳修的情况有所不解,就 写信询问。于是欧阳修便写下这封信回复他 的询问。
欧阳修与尹洙
尹诛,字师鲁,洛阳人,是欧 阳修在政治上、文学上的挚友, 范仲淹被贬时,尹洙官馆闻校 勘,他见朝廷敕榜朝堂,戒百 官为朋党,即上疏说:“…… 今仲淹以朋党被罪,臣不可苟 免。”因此被贬为监郢州酒税, 先于欧阳修离开开封。他一生 怀才不遇,郁郁而终。
预习:
• 注音:
见绐( ) 君贶(
dài
第三段:
语文选修第10课《与尹师鲁第一书》课件
欧阳修的散文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论文慷慨陈词, 感情激越;史论文则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散文更加注重 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
欧阳修的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 自然的新风格,在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
返回
3.写作背景
宋景嘉三年(1036)五月,范仲淹直言政事,贬饶州,朝 廷敕榜朝堂,戒百官为朋党。余靖、尹洙上书反对,也被贬 逐。欧阳修在余靖家听到司谏高若讷讥讽范仲淹的话,义愤 填膺,致书高若讷。高若讷将此信上奏朝廷,朝廷贬欧阳修 为夷陵(今湖北宜昌)令。蔡襄于是作《四贤一不肖诗》,传 诵一时。四贤,指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一不肖, 指高若讷。欧阳修的这封信是答复尹洙询问的,把言事得罪 朝廷视为固然,不以迁谪之情萦怀。在贬所勤官慎职,不作 穷愁的文字,更凸现了泰然的心境。全文行文朴实,如同叙 家常一般,充满着温馨和理解,对于同遭贬的朋友而言,这 便是最好的鼓励和支持了。
返回
赏析:我歌唱时月亮徘徊,我起舞时影子零乱,清醒 之时一起欢聚,酒醉以后各自分散。李白描写了一个以月 影为伴的人酣饮歌舞的奇特场面。诗人化无生命的自然物 为有生命有情的人和它们一同饮酒、唱歌、起舞,并且还 要和月亮结成亲密无间的好友,由于月不解饮,影徒随身 越发显出了诗人的孤独。也抒发了作者清高、狂放不羁的 情怀。这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不能施展才能,终生不 得志的痛苦心情的流露。全诗以动写静,以热闹写孤独, 取得了较强的艺术效果。
返回
4.基础字词 (1)字音识记 见绐(dài) 沿汴(biàn) 柚(yòu) 鼎镬(huò)
君贶(kuànɡ) 绝淮(huái) 老婢(bì) 烹斩(pēnɡ)
惶迫(huánɡ) 郢(Yǐnɡ) 枕藉(jiè) 愚懦(nuò)
《与尹师鲁第一书》
2.使人惶迫不知所为 因而使得我惶恐急忙不知如何是好。
3.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 使人知道这些事应该承担而不能逃避。
4.使有而一人就之 假如仍有这类刑具,有一个敢于触犯。
下列“使”字意义用法归类正确的是(B )
①约使人如河上 ②使人惶迫不知所为 ③使知
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 ④使有而一人就之 ⑤以
所出。 • C、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 D、莫苦相尤否?
A、B、D:代人,相当于"没有人""没有谁"。 C、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劝戒或禁止,相当 于"不要""不能"。
全文结构
• 第一段:遗憾不得相送。 • 第二段:心中挂念,不得修书。 • 第三段:喜得作书奉问。 • 第四段:此行甚幸,让朋友勿挂。 • 第五段:答尹师鲁三疑。
全文结构 • 第六段:表义无反顾之心。
• 第七段:表露不以迁谪为意的情 怀,决心在贬所勤官慎职。
• 第八段:言轻意重,表达对朋友 的关心。
是:判断动词,是
B 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 暗:黑暗
不清楚
C 以罪出不测见吊者
吊:慰问
D 俟到夷陵写去
俟:等到
6、下列加红色字的解释有误的是(
C)
A 非以朋友待之也
以:介词,用……的身份
B 以罪出不测见吊者
以:认为
C 但问所言当否而已
但:但是 仅仅
D 使有而一人就之
使:假使
掌握“使”字在文言文中的多种用法,尤其注意 “使”字之后所省略的宾语 1.约使人如河上
下列“相”字与例句中“相”字用法 不同的一项( ) 例句:莫苦相尤否? A、杂然相许 B、前在京师相别时 C、相师成风 D、益相喜贺
《与尹师鲁第一书》 PPT课件 2
所以:……原因 处:对待 感激:感慨激愤 若:像 穷愁:穷困忧虑
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 形:表现
不免此累,用此戒安道慎 异:不同
勿作戚戚之文。师鲁察修 此语,则处之之心又可知 矣。
累:负累,缺点 戚戚:忧伤
6、欧阳修还告诫自己不要像哪类人?他自己 是怎样做的?
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然或傲逸狂醉, 自言我为大不为小。故师鲁相别,自言益慎职, 无饮酒,此事修今亦遵此语。咽喉自出京愈矣, 至今不曾饮酒,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 矣。
湖北宜昌)县令。 (一落)
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被召回京 ﹐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庆历三 年(1043)﹐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 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 ﹐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 主张。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 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 县)太守。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 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至 和元年(1054)八月﹐奉诏入京﹐与宋 祁同修《新唐书》。 (二落)
忠。 (三落)
教学目 1、进一步了解欧阳标修坚守正道,矢志不渝
的高尚的精神品质。
2、体味本文平易自然、亲切委婉的风格。
3、掌握实词“使”“见”“如”和虚词 “以””与“等文言知识
预习检 查
1、尹师鲁到被贬之地前,与欧阳修相约见面,欧 阳修有没有赴约?为什么?
2、欧阳修是走什么路去夷陵的?为什么?托谁给 尹师鲁捎消息?
•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
优品课件之第10课与尹师鲁第一书学案
第10课与尹师鲁第一书学案第10课与尹师鲁第一书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处痴情的景致,也许只是一朵安静的小花、一片温柔的落叶,更或是一轮皎洁的明月。
我要说的这个人,是一位诗意的醉翁,我最珍惜、最仰望、最崇敬的你,唯一的你。
你是一轮明月,也许没有太阳那么强烈的光辉,却多了一种高洁,一种野鹤闲云般的洒脱。
(选自江汉狂人的博客)美字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美文欧阳修的散文世称唐宋八家,实以韩柳欧苏为最,其他四位,应说是政治家,而非文学家。
欧阳修的文风接近柳宗元,他是严格的现实主义者。
苏轼宗韩,为文多夸张、豪迈之气,常常是胸中先有一篇大道理,然后归纳成一句警语,在文章开始就亮出来。
欧阳修的文章,常常是从平易近人处出发,从入情入理的具体事物出发,从极平凡的道理出发。
及至写到中间,或写到最后,其文章所含蓄的道理,也是惊人不凡的。
而留下的印象,比大声喧唱者,尤为深刻。
欧阳修虽也自负,但他并不是天才的作家。
他是认真观察,反复思考,融合于心,然后执笔,写成文章,又不厌其烦地推敲修改。
他的文章实以力得来,非以才得来。
在文章的最关键处,他常常变换语法,使他的文章和道理,给人留下新鲜深刻的印象。
例如《泷冈阡表》里的:“夫养不必丰,要于孝。
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 在外集卷十三,另有一篇《先君墓表》,据说是《泷冈阡表》的初稿,文字很是不同,这一段的原稿文字是:“夫士有用舍,志之得施与否,不在己。
而为仁与孝,不取于人也。
” 显然,经过删润的文字,更深刻新颖,更与内容主题合拍。
原稿最后,是一大段四字句韵文,后来删去,改为散文而富于节奏:“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
惟我祖考,积善成德,宜享其隆。
虽不克有于其躬,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
” 结尾,列自己封爵全衔,以尊荣其父母。
从此可见,欧阳修修改文章,是剪去蔓弱使主题思想更突出。
此文只记父母的身教言教,表彰先人遗德,丝毫不及他事。
《与尹师鲁第一书》定稿共51页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当与高书 时,盖已知其非君 子,发于极愤而切 责之,非以朋友待 之也.其所为何足 惊骇,路中来颇有
切:深刻地 非以朋友待之:以,用...的身份 之:代词,待高若讷 见吊者:见,用在形容词前面,表示 对我怎么样.吊,安慰 忘亲:对不起父母的养育恩,不孝.
人以罪出不测见 虽:即使
吊者,此皆不知修 见:见面
以为然:把...当作是对的
俟:等到
然后:在这之后 所以:用来
心:心思,态度
感激:感动发愤 知义:懂得正义
戚戚:悲伤 不堪之穷愁:不能忍受的穷困忧虑的情绪
形:表现,表露
虽:即使
累:忧虑,祸害 引申为:毛病
7(2)师鲁察修此语,则处之之心,又可知矣.近世人因 言事亦有被贬者,然或傲逸狂醉,自言我为大不为小.故 师鲁相别,自言益慎职,无饮酒.此事修今亦遵此语.咽喉 自出京愈矣,至今不曾饮酒.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 慢矣.
有人见师鲁过襄州,计 作书以奉问:以,表目的
今在郢久矣.师鲁欢戚 过:经过 不 别问后可安知否,所?渴及欲家问人者处,计 欢 处: 之戚算 如:起 何欢来 :喜如和何忧看愁待这件事 之如何,莫苦相尤否? 尤:责备,埋怨
六郎旧疾平否?
平:痊愈
第三段:喜得作书奉问
4、修行虽久,
然江湖皆昔所游,往 江湖:水路上
如昔时.
此行甚幸,让朋友勿挂。
5(1)师鲁简中 简:信
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 自疑之意:宾语前置.怀 疑自己(是否做错)的意
非他,盖惧责人太深以 思
取直尔.今又思之,自 惧:害怕,担心 责人太深以取直尔:以,
决不复疑也.然师鲁又 表目的
云暗于朋友,此似未知 暗于朋友:状后 暗,不
了解
修心.
知:了解
察:考虑,看 因:因为 言事:上书言事 傲逸狂醉:孤傲放荡纵酒 为大不为小:只为大事不拘小节 益慎职:更加谨慎地做好本职工作 勤官:勤于政事 惩:改正
愈:好
第七段:表不以迁谪为意的情怀,决心在贬所勤官慎职。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4) 叙述二人别后情形
第二部分(5-7) 谈自己被贬后的思想
二疑欧阳修“暗于朋友”
——“此似未知修心”“非以朋友待之”
三疑欧阳修“非忘亲”
——“此又非也”、“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
核心内容:
在于解释自己并非“暗于朋友”,所作所为理 智冷静,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并无后悔之意。
6(1)五六十年来,天生此辈,沉默畏慎,布在世 间,相师成风.忽见吾辈作此事,下至灶门老婢,亦相惊 怪,交口议之.不知此事古人日日有也,但问所言当否而 已.又有深相赏叹者,此亦是不惯见事人也。可嗟世 人不见如往时事久矣!
至:非常 使:假使 就之:接近刑具 及:谈及,谈到 日:名词作状语 每天 进道:增进道德修养 以:认为 处之:对待这件事(贬官之事) 略道:略微 说一说
第六段:表义无反顾之心
7(1)安道与予在楚州,谈祸福事甚详,安道亦以为然. 俟到夷陵写去,然后得知修所以处之之心也.又常与安道 言,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 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 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 文.
趋:走向 就:靠近,接近 之:代刑具 藉:赴宴,睡觉 藉:用草编的垫 傍:通“旁”,旁边 当然:应当这样 载 盖:大概 特:只,仅,不过 愚懦:冒昧怯懦 以为:把...当作 诧:使动用法 使...诧异
几席枕 书:记
6(3)幸今世用刑至仁慈,无此物,使有而一人就之,不知 作何等怪骇也.然吾辈亦自当绝口不可及前事也.居闲 僻处,日知进道而已.此事不须言,然师鲁以修有自疑之 言,要知修处之如何,故略道也.
天生此辈:上天造就了这么一批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畏慎:胆小,谨慎 布:遍布
相师:互相学习,模仿
老婢:老妇人
但:仅仅
当:恰当
相:互相(又表动作偏指一方.如:杂然相许)
如往时事:像以往时候的事
6(2)往时砧斧鼎镬,皆是烹斩人之物,然士有死 不失义,则趋而就之,与几席枕藉之无异.有义君子 在傍,见有就死,知其当然,亦不甚叹赏也.史册所以 书之者,盖特欲警后世愚懦者,使知事有当然而不 得避尔,非以为奇事而诧人也.
与尹师鲁第一书用
精品
1、 某顿首,师鲁十 二兄书记.前在京师 相别时,约使人如河 上.既受命,便遣白头 奴出城,而还言不见 舟矣.其夕,及得师鲁 手简,乃知留船以待, 怪不如约.方悟此奴
顿首:叩头请安.古文书 信常用语. 书记:办理文书及缮写工 作的人员. 约:相约.吩咐 使:派 如:到 白头奴:老仆人 及:等到 手简:书信 留船以待:以:表目的 见绐:被欺骗
心也.师鲁又云非 可尽其说也:可以详尽地给你说
忘亲,此又非也.得
罪虽死,不为忘亲,
此事须相见,可 第五段:答尹师鲁三疑
尽其说也.
阅读第5段,思考:本段中作者回答尹师鲁的几个疑问? 各反映出作者什么态度?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
——欧阳修觉得他说得对,因为自己“惧责人太 深以取直”,“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
往有亲旧留连,又不 往往:古.处处 今.表示某
遇恶风水.老母用术 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者言,果以此行为幸. 又闻夷陵有米,面,鱼,
留连:古.逗留. 今.留恋不止
果以此行为幸 以:介词,把
如京洛;又有梨栗,桔 闻:听说
柚,大笋,茶壃,皆可饮 因参转运:因为参拜转运使
食,益相喜贺.昨日因 作庭趋:作了下级参拜上级的 参转运,作庭趋,始觉 礼节 身是县令矣.其余皆 是:判断动词,是
以西:以:表顺承 西:名词 作动 词,向西 陆:名词作状语,从陆路 以大暑:以,因为 绝淮:绝,横渡,渡过 凡:共 作书道修意否:写信时说明了 我的心意没有
无附书处,不知君贶曾
作书道修意否?
第二段:心中挂念,不得修书
3、及来此问荆人,云 去郢止两程,方喜得作
去:距离 止:只,仅仅
书以奉问.又见家兄言:方:才
懒去而见绐.
第一段:解释被骗失约。
2、临行,台吏催苛 长者有礼:有德行有礼节
百端,不比催师鲁人长 是以:因此 但:只
者有礼,使人惶迫不知 因书:写信时 道:说,转达
所为.是以又不留下书 在京师,但深托君贶因 书道修意以西. 始谋陆 赴夷陵,以大暑,又无马, 乃作此行.沿汴绝淮,泛 大江,凡五千里,用一百 一十程,才至荆南.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