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下病

定论:

正常妇女阴道内有少量白色无臭分泌物,滑润阴道粘膜,称为带下。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及局部症状的疾病。古代妇科病称之为“带下病”。是指从妇女阴道流出一种粘腻的物质,如带一样绵绵不断。

病因:

中医认为,带下病多为肾气不足,带脉失司,使精液滑脱而下,包括妇女的多种生殖器炎症。或因脾失健运,湿浊积聚,蕴热下注而成。

临床辨证:

其症见可有带下过多,色质异常,腥或秽臭,并伴有阴部瘙痒,或掀热疼痛,或有腰酸,小腹胀痛等。历代医家根据带下的颜色不同,又分为“白带”、“赤带”、“赤白带”、“黄带”、“ 青带”、“黑带”,“五色带”等。以前两色多见。

脾虚湿困症: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粘稠、面色萎黄、纳少便溏、精神疲倦、舌淡苔白腻、脉缓弱。

肾阴亏虚症:带下赤白、质粘无臭、阴户灼热、五心烦热、腰酸耳鸣、头晕心悸、舌红苔少、脉细数。

肾阳亏虚症:白带清冷、量多质稀、淋漓不断、腰酸腹冷、小便频数清长、夜间甚、舌淡苔薄白、脉沉迟。

湿热下注症: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粘腻有臭气、胸闷纳差、小腹作痛、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疗:

治疗带下病总的原则是固肾健脾、除湿止带、清热利湿。

经络配方:

任脉、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

穴位配方:

冲门、气冲、气海、关元、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太冲、长强穴、白环俞、肾俞、八髎。通肾穴、通胃穴、通背穴

取经穴:

任脉行胸腹正中线

足太阴脾经主要分布在胸腹任脉旁开第三侧线及下肢内侧前缘。

足少阴肾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侧后缘及胸腹第一侧线。

位置:冲门、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的外侧。

位置:气冲、在腹股沟稍上方,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

位置: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位置: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脐中下3寸。

位置: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后下方凹陷处。

位置:三阴交、足内踝尖上3寸。

位置: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

位置:太冲、在足背,当第一、二蹠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位置:长强穴、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位置:白环俞、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四骶后孔。

位置: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位置:八髎、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于1、2、3、4骶后孔处

位置:通肾穴膝盖内侧上缘凹陷处,黑白肉际上是穴。

位置:通胃穴通肾上二寸处是穴。

位置:通背穴通胃上二寸是穴。

手法操作:

仰卧位

1.患者仰卧,医者坐或立其侧,先以脐中为中心,顺、逆时针双掌交替打圈摩腹部各36次;继推任脉、从上脘推脐向下经关元、气海穴直到耻骨推;再双掌旁分推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少腹两侧向下作弧形推擦法,反复操作5~10分钟。

2.患者仰卧,医者自其推大腿内侧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自上向下到内踝部交替短摊(或自下向上到腹股沟)、揉、捏、拿各5~10遍。

3.医者点按揉冲门、气冲、气海、关元、三阴交、足三里、太冲各1分钟。重点点按拨揉通肾穴、通胃穴、通背穴、阴陵泉穴各2分钟。

俯卧位

4.患者俯卧,医者点按揉患者肾俞、命门、白环俞穴各1分钟。重点点按

揉弹拨八髎3分钟。再以掌侧小鱼际横擦肾俞、命门、白环俞穴腰骶八髎穴,上下搓按,反复操作,似热透小腹为佳。

5.医者用手食、中指并拢,稍钩屈点按患者长强穴5~10次

疗效:

有效率94%,治愈率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