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贫富两极分化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贫富分化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自然导致贫富差距。贫富差距是市场化道路的必然产

物,但收入差距过大和贫富分化并非是改革和市场化本身的结果。认清贫富分化的现状和原因,有助于采取积极对策,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

关键词:贫富分化;收入差距;对策

the Consideration of Polarization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in China

SHU Xiao-yong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 Safety Engineering, Changzhou University, China

Abstract: With China's economic growth,the expansion of income gap leads naturally to polarization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market-oriented economy, but excessive income gap and polarization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are not the result of reform and market-oriented economy. Clearly recognizing the status and cause of polarization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can help to take positive countermeasure to shorten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so as to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and equity.

Keywords:polarization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income gap;countermeasure

1我国贫富分化现状

根据2009年财政部关于财产性收入的统计数字显示,10%的富裕家庭财产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10%的最低收人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 4%。另外,我国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数量很大,现在的收入结构中,我国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合计占总人数的64. 30 %[1]。

目前在我国测量贫富差距状况,理论界运用最多的是基尼系数测量法,基尼系数是衡量总体贫富分化的重要指标。一般说基尼系数在0.2之下叫“高度平等”,0.2-0.4叫“低度不平等”,0.4以上叫“高度不平等”。1978-1984年,我国基尼系数稳定在0.16的水平。之后,基尼系数一路攀升,2000年突破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 4,达到0.417,到2009年已达到0.473[1]。此外,考虑到部分人群巨额的隐性收入,这个数据还极有可能被低估了。我们亚洲的两个近邻,2009年印度的基尼系数为0. 3622,日本的基尼系数则更低,为0. 24。现在我国基尼系数为0. 473说明贫富分化的问题已经比较突出了。

2体现贫富分化的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自然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最终导致贫富分化。在我国,贫富分化的一极是暴富阶层,另一极是贫困阶层。我国目前贫富分化主要体现在城乡间、地区间、行业间和不同群体间等方面的收入鸿沟,透过能够体现收入差距扩大的方面能够看到体现贫富分化的方面。

⑴城乡间收入差距。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较快,农村则相对较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从1998至2005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 51、2. 65、2. 79, 2. 90、3.11、3. 23、3. 21和3. 22倍[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经历了从缩小到拉大两个阶段。1978-1985年为第一阶段。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7倍。1986-2004年为第二阶段。因1984年开始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国家扩大了企业的财权并减税让利,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8%,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比农村稍快,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在继续扩大。

⑵地区间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地区间的差距不断拉大。东西部地区GDP差距拉大。国家统计局课题组的研究表明,1991年东西部地区人均GDP差距是1. 86倍,2000年是2. 33倍,2001年扩大为2. 44倍,2003年则上升到2. 63倍,2005年是2. 68倍[2]。

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地区收人差距也十分明显。无论是在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之间,还是在不同地区的城市居民之间,收入差距都呈长期扩大之势。例如,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看,2009年,广东、山东两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6907元和611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 9%和8.5%。广东与山东之比为1.13:1。不同地区的城市居民之间,以上海市和青海省西宁市为例,2009年上海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8838元,西宁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 911元,可见不同地区城市居民的收入也是有差距的。

⑶行业间收入差距。

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各行业职工的工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不同行业工资增长的速度和幅度相差很多,行业间收入差距总体上呈波动扩大趋势。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 -10倍之间。最近10年来,我国行业间收入分配总的趋势是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新兴产业倾斜,某些垄断行业的收入更高,而传统的资本含量少、劳动密集、竞争充分的行业,收入则相对较低。、

⑷不同的所有制单位间收入差距。

从不同所有制单位职工工资收入的相对差距来看,从20世纪开始,非公有制经济单位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公有制经济单位职工的工资收入的相对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但到了21世纪以来,差距开始缩小。总的来看,非公有制单位职工的工资水平高于公有制单位,而在公有制单位中,国有单位职工又高于集体单位职工。

总体而言,地区之间的贫富分化呈长期扩大的趋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垄断性行业和新兴行业的收入增长快于其他行业,贫富分化呈扩大趋势,一些行业职工的工资收入长期居高不下,另一些行业职工的工资长期居低不上;公有制单位和非公有制单位职工的绝对和相对工资收入差距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变化趋势,但集体单位职工与国有单位和非公有单位职工的绝对和相对收入差距则呈长期扩大的趋势[1]。

3导致贫富分化的原因

导致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有[2]:

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削弱了资源配置的效

果,使农民与市民在劳动就业、收人水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生活条件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其次,城乡投资的不平衡。

②行业垄断的存在导致缺乏公平竞争的平台,垄断行业独享经营机会,优先占有了属于国家和全体国

民的短缺稀有资源,使得行业平均利润大大高于社会平均利润,形成行业垄断利润,由此造成社会财富高度集中于这些行业,从而极不合理地拉大了行业之间的贫富差距。

③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根据“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并由此带动全国发展”的大

思路,我国将效率原则和效益目标放在区域经济布局和发展的优先地位,制定并实施东部地区优先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得益于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财政、税收、稀缺资源的优先供给以及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建设成就斐然,经济飞速增长,同时拉开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距离。实践也证明实施“让一部分地区

先发展起来”的战略是科学而卓有成效的。问题在于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落后的地区,先富帮后富,这后半段的战略思路没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导致了区域之间的差距扩大。

导致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有二个:一是制度因素,主要指经济运行制度,包括财产所有制和财富分配制度;二是人的因素,主要指经济人的自私本性[3]。

财产所有制,无论公有制还是私有制,不是导致财富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因为,现在和未来的很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