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四年级下册《少年的歌》教案
《少年的歌》第二课时教案
![《少年的歌》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31bd2e90c69ec3d5bb75b2.png)
《少年的歌》第二课时教案《少年的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欣赏《牧羊姑娘》,理解作品的情感表达;学唱《小机灵的歌》,能用活泼俏皮的歌声初步演唱歌曲。
通过聆听表现多种风格作品,体会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产生关爱同伴同情弱者,珍惜美好生活的健康情感。
教学准备:《牧羊姑娘》《小机灵的歌》的歌纸,这些作品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以笛子版的《牧羊姑娘》为背景乐开始上课,发课本。
师:还记得刚才听到的乐曲叫什么吗?你发现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笛子)你还记得上节课欣赏了两遍后知道了哪些关于作品的哪些信息?(学生反馈)视唱主旋律。
可以看音乐书,也可以看教师黑板的板书,无伴奏看图谱轻声跟唱,注意歌唱方法的指导。
分段聆听:聆听第一乐段,让我们边听边画旋律线,然后思考:这一段在表达怎样的情绪?你觉得你从哪些音乐要素里可以感受到?(引导学生可从节奏比较舒缓旋律下行等特点上来分析)聆听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比较在哪些方面有了变化?这些变化带给你怎样的联想?注意第二段结束句部分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第三乐段是哪一段的再现,请大家跟着主题乐轻轻哼唱,注意伴奏旋律的变化,想这个小小的变化在表达作者对小姑娘怎样的情感?你又希望牧羊姑娘过上怎样的生活?聆听民歌版《牧羊姑娘》师介绍,这首器乐曲的《牧羊姑娘》是根据荻帆词金砂曲的歌曲《牧羊姑娘》改编(发歌纸),接下来我们来听听原歌曲,请你边听边比较分析歌曲与乐曲在旋律上的差别。
(引导学生发现,歌曲只有一个乐段,前后出现了两次。
)你还发现这个演唱版本有哪些特点?(民歌风味很浓,有很多装饰音。
)聆听合唱版的《牧羊姑娘》师:一个好的音乐作品能让我们产生很多情感上的共鸣,于是会被很多音乐人用很多的方式去表现,接下来再请大家聆听另一个版本的《牧羊姑娘》,你发现这个作品又有什么特点?(有男女声三重唱,多声部音响更丰富)小结:根据《牧羊姑娘》改变的音乐作品目前有很多,不少外国音乐人也有不同的创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百度网站去浏览去欣赏。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2课少年的歌——小小少年教学设计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2课少年的歌——小小少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652f5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2.png)
不同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所差异,这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歌曲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举例:通过讨论、情境创设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情感,并运用到演唱实践中。
(3)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在分组练习中,如何协调团队成员的演唱,使整体表现更加和谐,是学生需要克服的难点。
-如果空间允许,可以设置一个小舞台,用于学生进行示范演唱和表演。
-确保教室内的光线、温度适宜,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小小少年》歌曲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少年时期的特点吗?它与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少年时期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少年时光的美好和纯真。
1.教学重点
(1)歌曲旋律与节奏的掌握
本节课的核心是歌曲《小小少年》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歌曲的主旋律和节奏,这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听赏、模唱,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举例:歌曲中的一些特定节奏型,如附点音符、切分音等,需要教师重点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演唱。
举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分配,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
-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课本,以便在课堂上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
-准备歌曲《小小少年》的乐谱,人手一份,以便学生在学唱过程中参考。
2.辅助材料:
-准备与歌曲相关的图片,如少年时期的照片、成长里程碑等,用于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b.分句教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新人音 2015年 四年级下册 第二课《少年的歌》教案
![新人音 2015年 四年级下册 第二课《少年的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e39b3d3968011ca30091e7.png)
第二课《少年的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小小少年》2、学唱《小小少年》教学目标:1、能用阳光有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小小少年》,表现歌曲主人公乐观向上,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困难的少年形象,能准确表达歌曲情绪。
2、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初步感受其节奏特点。
教学重难点: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初步感受其节奏特点。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电子琴。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导入歌曲。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中,遇到过烦恼吗?生:有师:那你们都有那些烦恼呢,能跟老师说说一下吗?师:刚刚同学们都畅所欲言说了自己的烦恼,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小小少年》这首歌曲,看看它是不是能表达出你们的心声。
二、简介歌曲。
歌曲《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英俊少年》中的主题歌,这个影片中的主人公呢是一个德国小朋友,他非常的聪明,还很爱唱歌。
他的父亲被人诬陷,被判入狱,海因策和坏人展开了机智、勇敢的斗争。
最终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拯救了父亲。
三、请同学朗读歌词。
四、聆听歌曲《小小少年》。
五、学习附点八分音符1、看一看歌曲中用的最多的节奏是什么呢?用笔画出来。
2、听一听老师范唱与歌曲范唱的区别,哪种唱法好?(教师把附点音符改成八分音符来唱)3、师从连音线的图解中讲解附点八分音符时值。
得出结论:附点八分音符是在八分音符的基础上,延长把八音符的一半。
4、听辨练习。
六、跟琴学唱曲谱,感受歌曲的弱起节奏。
七、演唱歌曲分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演唱歌曲。
鼓励学生用明亮略带忧虑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
八、在《小小少年》中小主人公遇到了不小的烦恼,他被烦恼打倒从此消沉了么?他是怎样做的?我们同学的年龄跟他相仿,也许在某一天你的烦恼也会悄悄来临,希望你能象他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将困难克服掉,勇敢的迎接生活的挑战,做一个生活的强者!九、课堂延伸----欣赏德语版的《小小少年》。
十、作业:回家把《小小少年》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牧羊姑娘》教学目标:1、感受乐曲的悲伤情绪2、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感到生活的快乐,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3、使学生了解下行旋律对音乐情绪的表现作用教学重点:1、感受《牧羊姑娘》的悲伤情绪2、利用多种感官(听、唱、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2课少年的歌——牧羊姑娘教学设计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2课少年的歌——牧羊姑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d79f2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08.png)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2课少年的歌——牧羊姑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2课少年的歌——牧羊姑娘》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歌曲《牧羊姑娘》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歌词描绘了一个牧羊姑娘在草原上放牧的情景,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歌曲的旋律分析、歌词理解、节奏训练、合唱练习以及音乐欣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演唱、演奏、模仿等方法,深入感受歌曲的美妙之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同时,通过分组合作、互动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表现和文化理解能力。
通过学习《牧羊姑娘》这首歌曲,学生能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在合唱练习中,学生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同时通过音乐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音乐素养。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 歌曲《牧羊姑娘》的旋律演唱和节奏掌握。
2. 理解歌曲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3. 合唱部分的协调和音准控制。
难点:1. 歌曲中特有的民族音乐元素的演奏技巧。
2. 合唱中多声部的和谐配合。
3. 对歌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解决办法:1. 通过示范和分组练习,引导学生反复练习旋律和节奏,提高演唱技巧。
2. 通过多媒体资料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理解。
3. 分组练习合唱,采用分组指导和合练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合唱的协调性和音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演唱、演奏和合唱等形式,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第2课少年的歌——我是少年阿凡提(教案)
![第2课少年的歌——我是少年阿凡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b288d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c.png)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我是少年阿凡提》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描绘少年阿凡提聪明、勇敢、乐于助人的歌曲。它不仅具有优美的旋律和节奏,还蕴含着积极向上的精神。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来感受歌曲中阿凡提的形象和故事。分析歌曲中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了解它们如何表现出阿凡提的品质。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对于将阿凡提的品质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话题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观点,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显得比较内向,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我需要在以后的课堂中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歌曲学唱和舞蹈创编,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完成了表演。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证明了我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节奏的掌握以及歌词的含义。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歌曲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你如何看待阿凡提的勇敢和智慧?”
2.歌曲学唱: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共同学唱《我是少年阿凡提》。通过实际演唱,感受歌曲的韵律和情感。
第2课少年的歌——我是少年阿凡提(教案)
一、教学内容
《音乐》四年级下册第2课“少年的歌——我是少年阿凡提”章节内容:
1.欣赏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了解歌曲背景及寓意;
2.学会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掌握歌曲旋律、节奏和歌词;
3.分析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四年级下册-第2课 少年的歌
![四年级下册-第2课 少年的歌](https://img.taocdn.com/s3/m/1049e66b84868762cbaed511.png)
四年级下册-第2课少年的歌第2课少年的歌编写意图一、少年时代是人生的花季,花季少年最富有憧憬、朝气和活力。
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但烦恼也会不请自来,少年的生活就是这样色彩斑斓和多姿多彩。
本课以“少年的歌”为主题,编排了四首反映中外不同时代少年生活的歌曲和乐曲,可以让学生体会音乐的不同情绪,感受到音乐塑造的不同少年形象。
二、本课聆听的两首乐曲都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一首口哨独奏《小小少年》,一首是双簧管与乐队演奏的《牧羊姑娘》,通过与歌曲的比较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所带来的不同表现力。
聆听《牧羊姑娘》还可以让学生感受旋律和音色这两个音乐要素在音乐情感表现中的作用,教科书作此安排也是基于学生已经在第7册学习了旋律进行的知识,在本课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音乐,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三、在第一课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训练的基础上,本课安排了一首基本上以平行三度为主的合唱歌曲《小小少年》,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同时这首歌曲反映的是从儿童到青年的过渡阶段少年多变的心理状态,其表达的感情比较复杂,既有少年成长的快乐又略带烦恼忧虑感,因此,通过歌曲的学唱,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歌曲内涵的能力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能力。
本课安排的另一首演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则是一首诙谐、风趣带有一点表演唱特点的歌曲,歌曲通过富有新疆风格的旋律和变化音的运用等,塑造了幽默、风趣、正义的少年阿凡提形象。
学唱这首歌曲也有助于提高学生歌唱的表演能力。
四、结合《我是少年阿凡提》歌曲的学唱,知识与技能编排了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在歌唱实践中掌握变化音升do的演唱技能。
结合聆听乐曲《牧羊姑娘》,认识西洋木管乐器“双簧管”,让学生在作品聆听中感受双簧管的音色特点,体会到双簧管在表达音乐情感上的独特作用。
五、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让学生分辨歌曲的结构及有几个乐句的内容,这既是对以前所学“乐句”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是为本册第5课学习“乐段”知识进行的预设。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2第二课少年的歌》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2第二课少年的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6c89721d1f34693daef3eb4.png)
第六课少年的歌教学目标1.少年是人生的花季,他们最富于憧憬、最有朝气、最少保守,但“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也增加了”。
本课四首中外少年歌(乐)曲,以不同的情绪反映不同时代少年的不同生活,这就是音乐人文性主题的一种表现。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音名及变音记号——升记号唱法。
教学内容聆听《牧羊姑娘》1.介绍同名歌曲的歌词,以便了解乐曲所描绘的基本情绪。
2.看着教材上的谱例,教师用钢琴奏出其旋律,简单分析该曲调由高向低的下行进行,使音乐显得苍凉而悲伤。
3.欣赏双簧管独奏《牧羊姑娘》全曲。
设问:双簧管音色演奏的这一乐曲给你的感受如何?是悲哀的还是欢乐的?4.对照着《牧羊姑娘》原歌曲的歌词,你想像到穷苦的牧羊少女的凄凉的生活吗?再次聆听本曲。
5.小结:这是旧社会少年的生活缩影的歌。
聆听《小机灵的歌》教学基本要求1.设问导入:谁看过日本动画中《聪明的一休》?谁能说说一休的聪明伶俐的方方面面?2.欣赏:《小机灵的歌》这是动画中的主题歌,表达了对一休的赞美之情。
要求: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歌词理解歌曲的内容。
3.复听时要求学生随音乐哼唱。
4.在二次欣赏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编简单的歌词,最后的“小一休”改为X X X。
5.随音乐唱主题后,配上自己编的歌词,在音乐伴奏下表演“唱唱周围的小机灵”。
6.小结:这是机灵少年的歌。
表演《我是少年阿凡提》教学基本要求1.阿凡提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你能说出他的英雄事迹吗?2.这是一首诙谐情调的歌曲,这首歌曲学生接触不多,所以要多让学生听录音范唱感受它的风格特征。
3.在学唱曲调前讲解音名与变音记号——升记号“#”。
(1)要讲解音名是健盘上固定不变的音高名称,而唱名,尤其我们现在教材中的简谱唱名的音高,是不固定的、流动的,通过具体歌曲说明。
如本歌是1=C,《摇篮曲》(舒伯特曲)是1=F,《哦!十分钟》1=D,《大家来唱》是1=C等。
(2)通过本歌第一乐句的第3小节,从唱的音高中让学生听与的比较区别中讲解变音记号的作用。
少年的歌教案
![少年的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529e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b.png)
少年的歌教案教案标题:少年的歌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少年的歌曲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包括唱歌、节奏感和音准。
教学内容:1. 学习少年的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 学习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 学习合唱技巧和团队合作。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一段少年的歌曲,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与学生讨论少年的歌的意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歌曲的思考和表达。
主体:1.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a. 分段教唱歌曲的歌词,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内容。
b. 教授歌曲的旋律,逐句教唱,让学生跟随唱。
2. 学习歌曲的节奏和音准:a. 使用打击乐器或身体打拍子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
b. 利用声音游戏和音高练习,帮助学生提高音准。
3. 学习合唱技巧和团队合作:a. 分组练习歌曲的合唱部分,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在合唱中控制音量、节奏和表达。
巩固:1. 进行整体合唱练习,让学生展示他们学到的歌曲和技巧。
2.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给予反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拓展:1.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歌曲或编写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校内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对学生的歌唱、节奏感和音准进行评估。
3. 收集学生的合唱演出录音或视频,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少年的歌曲音频文件。
2. 打击乐器或身体打拍子的教具。
3. 声音游戏和音高练习的教具。
4. 合唱练习录音或视频设备。
教案扩展:1. 可以邀请音乐专业人士或合唱指导老师来学校进行专业指导和指导学生的合唱演出。
2.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节或音乐比赛,与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交流和比较。
3. 可以邀请学校的音乐团队或合唱团来与学生一起合唱,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少年的歌 音乐教案
![少年的歌 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f8df9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d.png)
少年的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少年的歌音乐教案教案概述:本音乐教案旨在通过学习和演唱少年的歌曲,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歌唱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审美意识。
教案目标:1. 了解少年的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3. 练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情感。
教学准备:1. 少年的歌曲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歌曲的歌词和翻译。
3. 音乐教学素材和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4. 音乐欣赏和表达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创设音乐氛围,播放少年的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力量。
2. 引导学生讨论少年的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歌曲学习:1. 分发歌曲的歌词和翻译,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歌曲的意义。
2. 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歌词朗读和模仿旋律。
3. 教授歌曲的基本音乐知识,如节奏、音高等。
歌曲演唱:1. 分组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歌曲段落进行演唱。
2. 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技巧,如音准、节奏感等。
3. 鼓励学生展示个人特色和创意,可以进行个别或小组的独唱或合唱表演。
音乐欣赏:1. 分享其他与少年的歌曲主题相关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不同风格和表现形式的音乐。
2.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音乐的情感和意义。
3.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总结活动:1. 学生进行反思,分享他们对少年的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 组织音乐会或校内演出,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和音乐成果。
教案评估:1. 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评估。
2. 学生在演唱和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
3. 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和审美意识的发展评估。
教案扩展:1. 将少年的歌曲与其他相关主题的音乐作品进行对比和分析,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和理解能力。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少年的歌》教案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少年的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9773e17c1cfad6195fa792.png)
《少年的歌》教学案例一、内容分析:《小小少年》时选自德国电影故事片《英俊少年》的插曲。
这首歌曲短小集中,旋律坚定明朗,充满孩子的朝气。
歌词通俗易懂。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验歌曲,,感受自己少年美好的生活,并用声情并茂的声音进行演唱。
2、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动手搜集的以“少年好”时光为主题的歌曲在全班交流,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重点用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设计意图:这段导入的目的在于蓄势,为的是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自己美好的少年生活,充满激情地投入到自学环节当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师:有这样一首歌大家还记得吗?老师哼唱《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省省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天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生:……师:很好。
熟悉的歌声在耳畔响起,但是大家有没有意识到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已经悄悄离我们而去,在座的每一位都已经长成翩翩少年。
童年的生活是难忘的,那么我们的少年生活又是怎样的呢?生:…………师:既然大家现在都是小小少年了,我想请同学们首先再来说一下你们的成长感受,是快乐还是烦恼?是高兴还是忧伤?能说出来交流一下吗?生:(打开学生的心窗,让学生自己体会,自己思考,自己感受)师:大家说的非常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也对自己的成长有了不同的感受。
有的依然快乐,有的烦恼多,现在就让新音乐来告诉我们一个德国少年的生活感受。
(三)新课教学1、情景式引入《小小少年》设计意图:通过动画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情趣。
大屏播放flash 课件,学生听赏,轻声哼唱。
师:大家听得认真,唱的也不错,不过有些同学还是不熟,唱的时候还没完全把小小少年的风采和个性唱出来。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唱歌谱,唱一唱,体会一下,唱谱子和唱歌词有哪些不同的感觉。
2、节奏接龙(首先突破学习难点)将本班同学分成七大组,每组分配一小部分,进行节奏接龙游戏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节奏接龙游戏,请看大屏幕,一共有七大块节奏,每组按照顺序进行拍打。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第2课《少年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第2课《少年的歌》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b6436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0.png)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第2课(年少的歌)教案教学设计第二课年少的歌第—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阳光有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小小年少),表现歌曲主人公乐观向上,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困难的年少形象,能X表达歌曲情绪。
2、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初步感受其节奏特点。
重难点: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初步感受其节奏特点。
教具打算:录音机、磁带、电子琴。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中,遇到过烦闷吗?生:有师:那你们都有那些烦闷呢,能跟老师说说一下吗师:刚刚同学们都畅所欲言说了自己的烦闷,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小小年少)这首歌曲,看看它是不是能表达出你们的心声。
二、寓教于乐:歌曲(小小年少)是德国电影(英俊年少)中的主题歌,这个影片中的主人公呢是一个德国小朋友,他非常的聪慧,还很爱唱歌。
他的父亲被人诬陷,被判入狱,海因策和坏人展开了机智、勇敢的斗争。
最终利用自己的聪慧才智,挽救了父亲。
3、请同学朗读歌词。
4、聆听歌曲(小小年少)。
5、学习附点八分音符〔1〕看一看歌曲中用的最多的节奏是什么呢?用笔画出来。
〔2〕听一听老师范唱与歌曲范唱的区别,哪种唱法好?〔教师把附点音符改成八分音符来唱〕〔3〕师从连音线的图解中讲解附点八分音符时值。
得出结论:附点八分音符是在八分音符的根底上,延长把八音符的一半。
〔4〕听辨练习。
6、跟琴学唱曲谱,感受歌曲的弱起节奏。
7、演唱歌曲分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演唱歌曲。
鼓舞学生用明亮略带忧虑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8、在(小小年少)中小主人公遇到了不小的烦闷,他被烦闷打倒从此消沉了么他是怎样做的我们同学的年龄跟他相仿,也许在某一天你的烦闷也会悄悄来临,期望你能象他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将困难克服掉,勇敢的迎接生活的挑战,做一个生活的强者!三、制造表现:观赏德语版的(小小年少)。
四、完美结课:回家把(小小年少)这首唱歌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我是年少阿凡提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特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升记号的唱法,体会升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少年的歌》音乐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少年的歌》音乐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f0af1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9.png)
《少年的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少年的歌》,使学生增加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表达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唱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少年的歌》三、教学重点:1. 掌握歌曲的音乐内容和歌词。
2. 发展学生的音乐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学习氛围。
2. 写下歌曲的标题《少年的歌》,让学生猜测歌曲内容和主题。
第二步:分析歌曲的音乐内容1. 听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曲式、调性等音乐要素。
第三步:学习歌曲的歌词1. 分发歌词,学生阅读歌词,了解歌曲的主题和意义。
2. 逐词逐句解释歌曲的文意,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情绪。
第四步:分组合唱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小组长,分配歌曲的不同部分给每个小组。
2. 练习部分和整体合唱,强调团队合作和协作。
第五步:个别展示和点评1. 鼓励学生个别或小组间抢答,展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点评学生的表演,给予积极的肯定和改进建议。
第六步:反思总结1. 让学生表达对学习《少年的歌》的反思和感悟。
2. 总结本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态度。
2. 评价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评价学生对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行为表现。
六、教学延伸:1. 邀请乐器演奏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乐器的演奏过程和艺术价值。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比赛,提供更多音乐表演的机会。
七、教学材料:1. 《少年的歌》歌词和音乐片段。
2. 练习合唱的音乐伴奏。
八、教学参考:1.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 教材中的音乐内容和知识点。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提升音乐素养,培养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版本四年级下册《少年的歌》教案
![版本四年级下册《少年的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09a976d15abe23492f4d32.png)
第三周四年级音乐教案星期四四(2)班第3 4 节(两课时)第二课《少年的歌》单元教学内容:演唱《我是少年阿凡提》《小小少年》聆听《小小少年》《牧羊姑娘》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塑造的不同情绪,鼓励学生做一个积极向上、阳光自信、富有正义感的少年。
2、聆听用器乐形式表现的歌曲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表现力,认识双簧管,记住双簧管的音色特点并体会其表现作用。
3、能用自然和谐的歌声,自信的演唱,表现歌曲《小小少年》所塑造的阳光、勇敢的少年形象。
4、流利的演唱《我是少年阿凡提》,感受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所塑造的少年阿凡提风趣、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并表演歌曲5、认识变音几号,升级号#,并能听辨和唱准旋律中带有升记号的音,体会歌曲中带有升记号的表现作用。
6、能按:编创与活动“中指定的节奏和编创方法进行旋律创作,并能根据音乐情绪为《牧羊姑娘》主题填词和演唱。
教学重点:1、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表现力,认识双簧管,记住双簧管的音色特点并体会其表现作用。
2、能用自然和谐的歌声,自信的演唱,表现歌曲《小小少年》所塑造的阳光、勇敢的少年形象。
3、认识变音几号,升级号#,并能听辨和唱准旋律中带有升记号的音,体会歌曲中带有升记号的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中指定的节奏和编创方法进行旋律创作,并能根据音乐情绪为《牧羊姑娘》主题填词和演唱。
突破重、难点措施:1、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对歌曲的理解与处理要结合音乐的要素让学生体会,不要仅限于对歌词的理解。
2、编创活动要在学生充分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做好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启发学生学过的文学内容,编好歌词,唱好自己所编的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图片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我是少年阿凡提》教学内容:演唱《我是少年阿凡提》教材分析:《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人音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第六课《少年的歌》中的一首表演歌曲。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2/4拍,二段体,声羽调式。
版本四年级下册《少年的歌》教案
![版本四年级下册《少年的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750b7f67ec102de2bd8976.png)
第三周四年级音乐教案星期四四(2)班第3 4节(两课时)第二课《少年的歌》单元教学内容:演唱《我是少年阿凡提》《小小少年》聆听《小小少年》《牧羊姑娘》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塑造的不同情绪,鼓励学生做一个积极向上、阳光自信、富有正义感的少年。
2、聆听用器乐形式表现的歌曲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表现力,认识双簧管,记住双簧管的音色特点并体会其表现作用。
3、能用自然和谐的歌声,自信的演唱,表现歌曲《小小少年》所塑造的阳光、勇敢的少年形象。
4、流利的演唱《我是少年阿凡提》,感受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所塑造的少年阿凡提风趣、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并表演歌曲。
5、认识变音几号,升级号#,并能听辨和唱准旋律中带有升记号的音,体会歌曲中带有升记号的表现作用。
6、能按:编创与活动“中指定的节奏和编创方法进行旋律创作,并能根据音乐情绪为《牧羊姑娘》主题填词和演唱。
教学重点:1、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表现力,认识双簧管,记住双簧管的音色特点并体会其表现作用。
2、能用自然和谐的歌声,自信的演唱,表现歌曲《小小少年》所塑造的阳光、勇敢的少年形象。
3、认识变音几号,升级号#,并能听辨和唱准旋律中带有升记号的音,体会歌曲中带有升记号的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中指定的节奏和编创方法进行旋律创作,并能根据音乐情绪为《牧羊姑娘》主题填词和演唱。
突破重、难点措施:1、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对歌曲的理解与处理要结合音乐的要素让学生体会,不要仅限于对歌词的理解。
2、编创活动要在学生充分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做好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启发学生学过的文学内容,编好歌词,唱好自己所编的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图片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我是少年阿凡提》教学内容:演唱《我是少年阿凡提》教材分析:《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人音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第六课《少年的歌》中的一首表演歌曲。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2/4拍,二段体,G七声羽调式。
新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2课 少年的歌
![新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2课 少年的歌](https://img.taocdn.com/s3/m/75adfec4960590c69ec376fc.png)
新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2课少年的歌教学目标:1、欣赏及能用阳光有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小小少年》,表现歌曲主人公乐观向上,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挫折与困难,充满帅气阳光的少年形象。
2、学会歌曲二声部合唱,并注意声部的和协、音准与节奏。
3、唱准符点八分音符。
教学内容:1、欣赏并学唱歌曲《小小少年》,并学会二声部合唱。
2、唱准符点八分音符,把握好歌曲音准节奏。
教学重点:1、能用阳光充满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
2、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难点:二声部演唱时声部的和谐、音准节奏的准确把握。
教材分析:《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故事片《英俊少年》的一首插曲。
影片描写了从小失去母亲。
父亲遭诬害入狱的少年海因切。
在别人帮助下,以自己诚实善良感动他的外公,最后一家重新团聚的生动故事。
影片随歌声开始,歌曲四四拍,弱起节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
第一、二乐句,旋律重复,在句尾的变化上作了六度、七度的上下跳进,这里也是歌曲教学的难点,旋律坚定明朗,情绪愉快,充满孩子的朝气,一下子就把主人公的性格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第三、四乐句歌曲以合唱形式出现。
平行三度的和声进行,使音乐更丰满,与前面形成了对比,旋律同样是变化重复,曲调舒展而有起伏,在歌中虽然唱出了少年在成长中的烦恼,但此时此刻他仍然表达了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表达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设计理念: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本节课通过师生谈话引出学生平时中的烦恼与挫折,接着激发学生用歌声表达自己要勇敢地面对生活,让生活充满阳光。
用充满阳光朝气的歌声演唱发声曲,把歌曲的难点简化为简练生动的发声练习--引导到歌曲的二声部旋律学习,这样把难点分散,逐渐加深,使学生感受二声部的学习成功乐趣,在演唱中产生情感共鸣,以情带声培养阳光明朗的歌声演唱。
在学生学习二声部时注重培养演唱习惯,如音准、节奏、音色、力度的控制与把握。
学生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尊重音乐感受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音乐表现能力。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少年的歌》大单元课时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少年的歌》大单元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f450b85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6.png)
4.学习建议
-阅读拓展:了解少年歌曲发展历程
-观摩学习:优秀歌曲演唱技巧
-实践创作:尝试创编少年歌曲
-分享交流:音乐社团、家庭互动
板书设计以清晰的结构、简洁明了的文字,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板书,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课堂内容,更好地把握学习重点。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少年歌曲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少年歌曲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如创编一首简单的少年歌曲。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推荐阅读:《中国少年歌曲精选》、《音乐小故事》等书籍,这些书籍中包含了大量少年歌曲的作品和创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少年歌曲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色。
-表演区:设置舞台,配备音响设备,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实验操作台:布置音乐创作和合唱练习所需的器材,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少年的歌》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设计预习问题,如“少年歌曲有哪些特点?”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少年歌曲内容做好准备。
-准备合唱用的无线麦克风,确保声音传播效果良好,提高合唱质量。
-准备音乐创作所需的简易乐器,如口琴、打击乐器等,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发挥创造力。
4.教室布置:
-将教室划分为教学区、讨论区、表演区等,便于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
-教学区:布置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方便教师讲解和示范。
-讨论区:设置小组讨论桌椅,便于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周四年级音乐教案星期四四(2)班第3 4节(两课时)第二课《少年的歌》单元教学内容:演唱《我是少年阿凡提》《小小少年》聆听《小小少年》《牧羊姑娘》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塑造的不同情绪,鼓励学生做一个积极向上、阳光自信、富有正义感的少年。
2、聆听用器乐形式表现的歌曲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表现力,认识双簧管,记住双簧管的音色特点并体会其表现作用。
3、能用自然和谐的歌声,自信的演唱,表现歌曲《小小少年》所塑造的阳光、勇敢的少年形象。
4、流利的演唱《我是少年阿凡提》,感受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所塑造的少年阿凡提风趣、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并表演歌曲。
5、认识变音几号,升级号#,并能听辨和唱准旋律中带有升记号的音,体会歌曲中带有升记号的表现作用。
6、能按:编创与活动“中指定的节奏和编创方法进行旋律创作,并能根据音乐情绪为《牧羊姑娘》主题填词和演唱。
教学重点:1、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表现力,认识双簧管,记住双簧管的音色特点并体会其表现作用。
2、能用自然和谐的歌声,自信的演唱,表现歌曲《小小少年》所塑造的阳光、勇敢的少年形象。
3、认识变音几号,升级号#,并能听辨和唱准旋律中带有升记号的音,体会歌曲中带有升记号的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中指定的节奏和编创方法进行旋律创作,并能根据音乐情绪为《牧羊姑娘》主题填词和演唱。
突破重、难点措施:1、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对歌曲的理解与处理要结合音乐的要素让学生体会,不要仅限于对歌词的理解。
2、编创活动要在学生充分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做好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启发学生学过的文学内容,编好歌词,唱好自己所编的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图片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我是少年阿凡提》教学内容:演唱《我是少年阿凡提》教材分析:《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人音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第六课《少年的歌》中的一首表演歌曲。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2/4拍,二段体,G七声羽调式。
曲调诙谐、欢快,它生动地赞扬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行为。
学生情况:四年级的学生能识读简单的乐谱,能用听唱的方式学习歌曲。
教学目标:1、认识升记号,掌握0 ⅩⅩ切分节奏,唱准附点八分音符。
2、感受维吾尔族民歌的节奏特点,能用圆润富有弹性的歌声、诙谐的情绪表现表现少年阿凡提自豪、欢乐的心情。
3、通过一系列音乐活动,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情感;引导学生做个机智勇敢、有正义感的好少年。
教学重点:感受维吾尔族民歌的节奏特点,用富于感情歌声表现少年阿凡提自豪、欢乐的心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唱准 0 ⅩⅩ切分节奏,突出主人公的心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组织课堂:师生问好一、导入:知识问答(请同学们按键选择)同学们,你们看,今天钟老师穿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服装(新疆)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这儿风景秀美,物产丰富,新疆人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
1、新疆还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请按键选择。
(A:阿里巴巴 B:阿凡提 C: 阿卜杜拉)2、新疆维吾尔族语中,“阿凡提”的意思是(A:智者或先生 B:官职的名称)阿凡提原来叫什么名字呢,原来他的本名叫纳西尔丁,大家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都叫他“阿凡提”3、你还知不知道维吾尔语中,“亚克西”是表示什么意思呢(A:人的名字 B:好)小结: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疆的小巴郎,(巴郎,即男孩子)他机智、勇敢,乐于助人,你们猜猜他是谁(阿凡提)对了,他就是智慧过人的阿凡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关于他的歌曲(揭题)。
二、学习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1、初听歌曲,播放录像片段。
大家拍手欢迎小阿凡提出场。
(边听边拍出强拍)设问:这首歌曲是几拍的2、律动,感受新疆民歌的节奏特点。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欢快的、跳跃的)阿凡提有一个好伙伴,他是谁呀(小毛驴)小毛驴和阿凡提边走边唱,多高兴呀!我们也来骑上小毛驴,到美丽的新疆去走走吧!(律动)出示节奏:XXXXXXXXXXXXXX(齐读)我骑着心爱的小毛驴心中多欢喜!这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的歌曲,欢快、跳跃的旋律带给大家快乐的心情和美的享受。
下面我们学习歌曲。
3、自主学习(出示歌谱)请看乐谱的左上角,1=G表示什么意思,(讲解“1=G”的音阶,并把本歌的音阶位置列出来。
)听老师完整地弹一遍(钢琴慢弹)。
设问:这首歌曲哪个地方最能表现了小阿凡提欢乐的心情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歌词第一句)请听老师把第一乐句唱两遍,(一遍不加下滑音和升记号,一遍用下滑音和升记号,)比较一下,那一遍更能表达小阿凡提欢喜的心情。
)认识 # 记号,并在口风琴上练习:2 2 #1 2 | 3 — |师:小阿凡提是个爱思考的孩子,老师觉得你们也能像他那样自己学习,下面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旋律用口风琴来自学,也可以和旁边几位同学一起学习。
(学生弹琴,教师巡视指导)4、分句表演,学唱歌词5、歌曲处理师:在这首歌曲里,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句,为什么你能用动作来表达歌词的情景吗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重点理解第二乐句,重音记号、附点八分音符突出“我”气愤的心情,切分节奏加休止符引导学生用跺脚或闭口等办法加强语气。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生自由选择表演形式。
第一句:得意地;第二句:气愤地;第三句、第四句:自豪地小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没有青蛙捉害虫,我们就吃不到美味的瓜果,没有小鸟的歌声,大自然不再生机勃勃。
三、拓展练习:歌词创编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少年阿凡提是一个爱护动植物的环保小卫士,在他的倡导下,那些曾经捕杀野生动物、乱砍树木的人都已改正错误,大家纷纷行动起来,植树栽花,美化环境。
你们看,动物们正在忙着重建家园呢!(欣赏录像)它们生活得多幸福啊!对知错能改的人我们都要表扬他,你认为在生活当中,有哪些行为值得大家表扬和学习的呢,请告诉阿凡提,他会把这些好人好事传遍整个世界的。
歌词创编:谁(),谁(),谁来(),我们都要表扬他!请几位同学贴上胡子,扮演阿凡提大叔,其他同学扮演小阿凡提,一起把“公益歌曲”唱一遍,(边唱边跳)结束语:今天学习了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生发表,师归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如果我们遇到不良行为,希望大家能像阿凡提一样,做个有正义感、机智勇敢的好少年,更希望大家珍惜环境,保护地球。
下课。
(边唱歌曲,边骑着“毛驴”离开音乐室)第二课时《小小少年》教学内容:演唱、聆听《小小少年》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以声传情,展现快乐和烦恼增加的小少年。
2、指导用欢快的音色,无忧无虑地演唱齐唱部分(稍弱);用和谐的音色,激情地演唱合唱部分(稍强)。
3、理解节奏(弱起,附点节奏)对表现音乐作用。
教学重点:1.感受无忧无虑到烦恼增加的不同情绪。
2.用和谐统一的音色演唱合唱部分,并培养学生在合唱中相互聆听的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合”成优美的音色,并激情歌唱。
2.歌曲中的长音,附点节奏、弱起等要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听音乐律动,感受歌曲情绪师:让我们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进今天的音乐课。
(课件:点击页面右边的大音响蓝色部分,播放口哨版《小小少年》。
音乐可随时点击页面停止。
)备注:随着愉快、轻松、快乐音乐师生共同律动,前部分拍手节奏,后部分摆动身体。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中,遇到过烦恼吗生:有。
师:那你们都有哪些烦恼呢,能跟老师说说吗师:刚刚同学们都畅所欲言了自己的烦恼,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小少年》这首歌曲,看看它是不是能表达出你们的心声。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了解生活中学生的点滴烦恼。
一、简介歌曲《英俊少年》主题曲师:这段活泼的音乐旋律,你熟悉吗它是德国着名电影《英俊少年》的主题曲,歌名叫《小小少年》(课件:点击页面,进入《海因切生活》的短片。
)备注:全体学生边观看片段边听老师介绍海因切的少年生活。
二、解决歌曲第一部分节奏难点师:现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海因切快乐又有意义的少年生活吧。
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点击页面,出示歌词,页面淡然无色。
)师:你觉得此时的海因切快乐吗怎么读让他变得快乐呢(课件:点击页面,出现附点节奏。
)师:你注意到老师刚才那个字读得最长(课件:点击页面,出现“四”字的画拍谱。
)师:你们看,字体的颜色发生了变化,请你给红色的字稍稍加强力度。
(课件:点击页面,字体颜色发生热情鲜亮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页面颜色的变化,附点节奏、画拍图谱的出现和老师的正面引导,让学生深刻感受、体会海因切的前后心情变化。
师:你读得真有动感!同样的感觉来读读这句。
(课件:点击页面,出现又一鲜亮字体的乐句。
)师:我们随着音乐把两句连起来读一读。
(课件:点击右下的小苹果图案,播放伴奏音乐。
)三、歌曲教学1、听歌曲范唱师:随着时间一年年飞跑,小小少年转眼高;随着年龄由小变大,烦恼也增加了。
让我们走进小少年海因切的内心世界,听听他的心声。
(课间:出示歌谱,点击歌谱下方第1颗星星,播放全曲范唱。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歌曲前后不同的情绪,给歌曲分段,并小结:歌曲的前后不同的演唱形式:齐唱和合唱。
师:像这样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各自按照自己声部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曲,我们称为合唱。
今天我们来学习歌曲的第一段。
(课件:点击页面,出现第一段歌谱)师:我们一起来听歌曲的第一段。
(课件:点击歌谱下方第2颗星星,播放歌曲第一段范唱。
)2、听合唱部分范唱,并进行练习巩固。
师:当歌曲唱到合唱部分时,请1、2组同学听老师唱低声部,3、4组听录音高声部。
(课件:点击歌曲下方第3颗星星,播放第二部分的范唱。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细心引导,学生再一次练习巩固难点,为下一步的学习解决了燃眉之急。
四、学唱全曲师:你们都有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现在老师来唱歌曲师:加大难度,带入歌词试试。
老师演唱歌曲第一部分,学生尝试唱第二声部。
(课件:点击页面,歌谱出现第二部分的歌词。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的高声部。
老师请一生演唱歌曲第一部分,其余学生演唱第二部分的高声部歌词。
(课件:点击页面,歌谱出现第二部分的高声部旋律。
)师:其实,合唱的声音是非常饱满,非常统一的,两个声部,请大家轻声歌唱自己的声部。
(根据学生的情况反复多次练习)六:课堂延伸师:最后,老师祝愿大家在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多多,烦恼少少……(课件:点击右下角进入下一页。
)备注:全体学生随《梦之旅》音乐,边唱边律动,走出教室。
教学意图:快乐激扬的歌声,孩子们充满活力;激情飞跃的歌声,愿少年们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