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合集下载

古建筑构件名称

古建筑构件名称

古建筑构件名称1.副阶: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

副阶:古建的外柱廊,副阶周匝:古建外面一圈都是外廊。

2.副阶柱:也就是廊柱,宋代称为“副廊柱”。

廊柱就是支撑廊檐的柱子,它应包括单独建筑的游廊和房屋周围的回廊等所有廊子的柱子。

但一般来说,廊柱主要指的是房屋周围的回廊或前后廊子的柱子。

我国古代很多房屋,上到皇家宫殿,下到普通人家的住宅,都常在主体房屋外围设有回廊或前后走廊,支撑这种廊子上的屋檐的柱子就是“廊柱”。

3.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

4.开间(面阔):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中间一间为“明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九间以上增加次间的间数。

5.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

古人在做建筑时,将构件或部位的端部做成缓和的曲线或折线形式,使得构件或部位的外观显得丰满柔和。

6.脊槫(拼音tuán):又称脊檩,架在木结构屋架上面最高的一根横木。

明清之前用叉手支撑,后用侏儒柱支撑。

7.檐槫:檐(拼音yán),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槫:即“桁”或叫“檩”,宋代称“槫”。

8.驼峰:两层梁枋间起支承托垫作用的墩木,通常做成骆驼背峰式样,故名。

有全驼峰和半驼峰两种做法,前者较多,有鹰嘴、掐瓣、笠帽、卷云等式样;后者少见,辽金又有两侧斜削成梯形的。

清代改用柁墩,为高度小于直径的短木。

9.襻(拼音pàn)间,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构件。

襻间用于椽下,是联系各梁架的重要构件,以加强结构的整体性,有单材、两材、实拍等组合形式。

明清时期檩下只用垫板、枋,合称一檩三件,废除襻间。

明清时襻间改称枋,并在它与檩间空隙处加竖板,称垫板。

檩、垫板、枋联用是明清官式建筑通常做法。

10.丁华抹颏(拼音kē)栱,脊部叉手上角内,横向出耍头的栱。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古建筑采用木结构比较普遍,主要是当时木材资源比较丰富,木材易于加工,所以使用较多,但是木结构的主要问题是易蛀、易燃,很多古建筑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消失了。

现存的还有部分古建筑,十分需要加强保护,对古建筑木结构的有关知识需要了解,这里介绍的是古建筑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的构件名称有宋式和清式两套,这些图上的标注是遵照《营造法式》的宋式名称,适用于早期木结构建筑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还是刚才那梁架,我把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

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一座金代建筑。

劄牵:长一椽的梁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及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及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

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

普拍方及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

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

(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额枋(宋称阑额),包括阑额(大额枋)、由额(小额枋或由额垫板)、普拍枋(平板枋)、屋内额、地栿、绰幕(后演化为雀替)等,是柱上用于连接柱头或柱脚、承重的水平构件。

南北朝及之前多置于柱顶,隋唐后才移到柱间。

西方古典建筑中,类似的部件称为architrave。

额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中用在柱列上的联系构件,承托斗栱和横向的梁架,用以增强柱网的稳定。

额在汉至唐时期称楣。

隋以前的楣多压在柱顶上,承托斗栱和梁。

隋唐时,楣开始用在柱头之间,插入柱身,并分上下2层,称为重楣。

宋《营造法式》称上层楣为阑额,下层楣为由额,阑额以上又平放一厚木板,称普拍枋;而称隋以前压在柱头上的旧做法为檐额。

阑额、檐额用于内柱上的称屋内额。

清式称阑额、由额、普拍枋为大额枋、小额枋和平板枋,有时在大额枋或小额枋下加垫托的雀替,以加强柱和枋之间的联系(见大木作)。

《营造法式》规定檐额两端要伸出柱头外,下面用形如长栱的绰幕枋承托。

这种做法在相传为五代时卫贤绘的《闸口盘车图》中可以见到。

实物有河南济源济渎庙龙亭和陕西韩城的一些元代建筑。

屋内额用在内柱柱列间,当宋式厅堂型建筑各间梁架用柱数不同时,为求内额连成一列,无柱处内额架在梁架的驼峰或蜀柱之间。

厅堂型建筑屋内额往往与柱头枋、襻间和檩用斗栱连成一体,起增强构架纵向稳定的作用。

这种做法可以从宋初建的福州华林寺大殿和宁波保国寺大殿中看到,是古代用纵架的残痕。

明清时襻间改称枋,并在它与檩间空隙处加竖板,称垫板。

檩、垫板、枋联用是明清官式建筑通常做法。

《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所载的额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构架稳定,但从现存大量宋至清代的实物看,其作用远不止此。

现存用檐额的建筑,檐额除长1间者外,还有长到2、3间的,多用整圆木制成,压在柱顶上,断面远大于《营造法式》的规定。

它的梁架、斗栱先压在檐额上,再传至檐柱。

一般檐柱即在梁下,但也有梁架位置不动而把明间2柱向左右移远,以加大明间宽度的,这时檐额承梁处下面无柱,成为纵向的梁,斗栱排列与柱位也往往不相应。

古建筑构件名称

古建筑构件名称

一、通则名词1、明间:建筑物居中的开间。

2、次间:建筑物明间和梢间之间的开间。

如有多次间可分为一次间、二次间、三次间等。

3、梢间:建筑物两端头的开间。

4、檐面:平面呈矩形的建筑物,短边方向称山面。

5、面阔:又称面宽,建筑物面宽方向相邻两柱间的轴线距离。

6、通面阔:建筑物两尽端柱间轴线距离。

7、进深: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的平面尺寸称为进深。

8、通进深:建筑物侧面(进深方向)两尽端柱间的轴线尺寸。

9、步架:相邻两檩间轴线的水平距离。

10、举架:坡屋顶屋面的相邻两檩,上面一檩比下面一檩抬起的高度。

11、举高:相邻两檩轴心的垂直距离。

12、上出:建筑物檐口自檐柱轴线向外挑出的水平长度。

带斗拱的建筑,上出是由斗拱出踩和檐椽飞椽挑出两部分组成。

13、下出:台明(台基露出的地面部分)由檐柱中线向外延展出的部分称台明出沿,又称下出。

14、出水:建筑物的上檐出又称出水。

15、回水:建筑物的上出大于下出,上出与下出之差称为回水。

16、收分:中国清代建筑柱子直径下大上小,以柱根部分直径为基数,按柱高的1/100或一定比例减小柱径,称为收分。

17、侧脚:柱头位置不动,柱脚按一定尺度向外侧移出,造成柱头略向内侧斜,称为侧脚。

清代建筑仅檐柱有侧脚,明代以前建筑里圈柱也有侧脚。

柱侧脚有利于建筑物稳定。

18、斗口:斗拱最下层的坐斗(大斗)面宽方向的刻口称斗口。

在清式建筑体系中,斗口是最基本的建筑模数之一,凡带斗拱的建筑,所有的构件、部位均与斗口有倍分关系。

19、硬山:屋面既有前后两坡,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与檩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墙内的建筑,称为硬山建筑。

20、悬山:屋面有前后两坡,屋面两端悬挑于山墙或山面梁架之间的建筑,称为悬山式建筑。

悬山又称挑山。

21、庑殿:屋面有四坡并有正脊的建筑称庑殿建筑,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型制。

22、歇山:由悬山屋顶和庑殿屋顶组合形成的一种屋顶形式。

歇山建筑又称九脊殿,型制等级仅次于庑殿建筑。

中国传统民居之木结构名词解释

中国传统民居之木结构名词解释

大木作为:柱、梁、枋、檩木结构古建筑中,承重的木构件及由这些构件组成的木构架,总称为大木。

宋代以来,手工行业多以作(zuō)为名,遂称设计、制做、安装大木的行业为大木作。

大木构件古建筑木构架主要是由柱、梁、枋、檩、椽、斗栱等大木构件组成的。

1.柱直立承压的构件。

根据其在木构架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有位于建筑外围屋檐下的檐柱,位与檐柱以内的金柱(宋称内柱),位于转角处的角檐柱和角金柱,位于正脊下的中柱和山柱。

此外,还有置于上下梁之间或梁与檩之间的矮柱,清称瓜柱、宋称蜀柱。

2.梁木构架中水平放置的受弯构件,宋称栿。

一般常由上下叠放的几根梁和瓜柱共同组成梁架,用作屋顶的承重结构。

梁架中,上面的梁短于下面的梁,最下一根较长的梁直接(或通过斗栱)搁置在前后檐柱或金柱上。

梁常按其上所支承的总檩数或椽数命名,如:上有5檩的称五架梁,宋称四椽栿;上有7檩的称七架梁,宋称六椽栿。

梁架最上面一根梁如上有3檩时,称三架梁,宋称平梁。

檐柱与金柱间如距离为2步架,则须置两根梁,上面一根长l步架,称为单步架,宋称劄牵;下面一根长2步架,称为双步架,宋称乳栿。

明清建筑中,檐柱与金柱间一般仅为1步架,只置一根梁,有斗栱时称桃尖梁,无斗栱时称抱头梁。

庑殿顶和歇山顶两侧端常置有垂直于梁架方向的顺梁或扒梁,宋称丁栿。

顺梁与梁架上最下一根深在同一高度上,扒梁外端则趴在檩上。

庑殿顶和歇山顶在屋檐转角处还置有沿分角线向外伸挑的角梁,宋称阳马。

角梁是由上下叠放在一起的两根木构件组成的,上面一根为仔角梁,宋称子角梁;下面一根为老角梁,宋称大角梁。

3.枋木构架中水平旋转的、矩形截面的连系构件。

连接檐柱柱头的构件,有斗栱时称为额枋,无斗栱时称为檐枋,宋统称阑额。

明清建筑中常用上下两重额枋,上面的称为大额枋,下面的称为小额枋,两额枋之间置一竖放的垫板,称为由额垫板。

柱头和额枋上面,承托斗栱的、扁放的木枋,称平板枋,宋称普拍方。

明清建筑常在前后金柱或檐柱间紧贴于梁下加置一根木枋,称为随梁枋。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

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历史渊源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

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暗、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木作,明清时则归大木作。

宋代大木作以外另有锯作,明清也归大木作。

木构架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大木作为主,则始终不变。

设计制度中国古代建筑在唐初就已经定型化、标准化,由此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宋《营造法式》中,已载有一套包括设计原则、标准规范并附有图样的材份制(即古代的模数制,见材份)。

材份制一直沿用到元末。

明初,大量营建都城宫室,已不再用材份制。

清初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见斗口),仍可看出材份制的痕迹,但在力学上已不如材份制严谨,各种构件的标准规范也无一致的准则。

实质上是旧的设计制度已被废弃,而新的设计制度还不完善。

大木作结构构件,按功能可分为12类。

其中拱、昂、爵头、斗4类属铺作构件。

其余8类为:柱,额枋,梁,蜀柱、驼峰托脚、叉手等,替木,椽和襻间,阳马(角梁),椽,飞子(飞檐椽)。

以上各类构件中,柱、椽、椽多为圆形截面,余为矩形截面。

宋以后各代对构件截面,按结构形式(殿堂、厅堂、余屋,或大木大式、大木小式)都详尽地规定出高、厚尺度。

其高厚比早期多为3:2,间有2:1的,至明清则多为10:8。

柱,又称柱子,古代文献中又称为"楹"。

为建筑中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纵长形构件。

一般竖立,用以支承梁、枋、屋架。

常用木材、石材、砖等制成。

按外形分为直柱、梭柱,截面多为圆形。

处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名称,如在房屋最外圈的柱子为外檐柱,外檐柱以内的称屋内柱(或金柱),转角处的称角柱,以及墙柱、中柱、山柱、瓜柱、童柱等。

有些柱不承受轴向压力,主要起构造作用,如望柱、垂莲柱、雷公柱。

(整理)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整理)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古建筑采用木结构比较普遍,主要是当时木材资源比较丰富,木材易于加工,所以使用较多,但是木结构的主要问题是易蛀、易燃,很多古建筑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消失了。

现存的还有部分古建筑,十分需要加强保护,对古建筑木结构的有关知识需要了解,这里介绍的是古建筑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的构件名称有宋式和清式两套,这些图上的标注是遵照《营造法式》的宋式名称,适用于早期木结构建筑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还是刚才那梁架,我把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

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一座金代建筑。

劄牵:长一椽的梁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

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

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

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

(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_图文_百度文库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_图文_百度文库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

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历史渊源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

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暗、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木作,明清时则归大木作。

宋代大木作以外另有锯作,明清也归大木作。

木构架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大木作为主,则始终不变。

设计制度中国古代建筑在唐初就已经定型化、标准化,由此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宋《营造法式》中,已载有一套包括设计原则、标准规范并附有图样的材份制(即古代的模数制,见材份)。

材份制一直沿用到元末。

明初,大量营建都城宫室,已不再用材份制。

清初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见斗口),仍可看出材份制的痕迹,但在力学上已不如材份制严谨,各种构件的标准规范也无一致的准则。

实质上是旧的设计制度已被废弃,而新的设计制度还不完善。

大木作结构构件,按功能可分为12类。

其中拱、昂、爵头、斗4类属铺作构件。

其余8类为:柱,额枋,梁,蜀柱、驼峰托脚、叉手等,替木,椽和襻间,阳马(角梁),椽,飞子(飞檐椽)。

以上各类构件中,柱、椽、椽多为圆形截面,余为矩形截面。

宋以后各代对构件截面,按结构形式(殿堂、厅堂、余屋,或大木大式、大木小式)都详尽地规定出高、厚尺度。

其高厚比早期多为3:2,间有2:1的,至明清则多为10:8。

柱,又称柱子,古代文献中又称为"楹"。

为建筑中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纵长形构件。

一般竖立,用以支承梁、枋、屋架。

常用木材、石材、砖等制成。

按外形分为直柱、梭柱,截面多为圆形。

处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名称,如在房屋最外圈的柱子为外檐柱,外檐柱以内的称屋内柱(或金柱),转角处的称角柱,以及墙柱、中柱、山柱、瓜柱、童柱等。

有些柱不承受轴向压力,主要起构造作用,如望柱、垂莲柱、雷公柱。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着《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

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

劄牵:长一椽的梁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

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

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

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

(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

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

干货!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建筑扫盲图(最详细)

干货!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建筑扫盲图(最详细)

干货!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建筑扫盲图(最详细)如果您喜欢古建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请关注作者“古建筑设计师”,如果您有古建筑设计项目,寺庙施工图设计,寺院设计规划项目,祠堂项目设计及施工请关注并私信作者!唐宋建筑构架分件1、脊槫,又称脊檩,架在木结构屋架上面最高的一根横木。

明清之前用叉手支撑,后用侏儒柱支撑。

2、襻间,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构件。

襻间用于椽下,是联系各梁架的重要构件,以加强结构的整体性,有单材、两材、实拍等组合形式。

明清时期檩下只用垫板、枋,合称一檩三件,废除襻间。

明清时襻间改称枋,并在它与檩间空隙处加竖板,称垫板。

檩、垫板、枋联用是明清官式建筑通常做法。

山西平顺王曲天台庵大殿(唐)殿内梁架结构殿的两缝梁架之间在各条檩下都加一条平行于檩的木枋,放在蜀柱上的大斗口内,与平梁相交。

这种枋在宋代叫“襻间”,用作梁架间的联系,以加强构架的纵向稳定性。

在现存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中,也仅此殿用了襻间,是研究唐代厅堂型构架特点和发展演变的重要例证。

3、丁华抹颏栱,脊部叉手上角内,横向出耍头的栱。

颏kē,脸的最下部分,下巴。

一般在平梁之上用蜀柱、叉手与丁华抹颏栱拖脊槫。

捧节令栱,跟丁华抹颏栱有点类似,位置也差不多,承槫下替木之令栱。

山西陵川礼义镇南吉祥寺前殿(宋)殿内梁架结构4、蜀柱,即瓜柱,蜀柱是宋代名称,又叫侏儒柱,意思为短柱。

早期只用在平梁上,支撑脊槫,而在其他承梁处用斗栱、矮木和驼峰。

蜀柱头也安斗,柱头间用襻间,柱角处装木㭼。

5、叉手,自平梁两端背上斜支向脊槫的枋木。

叉手也用在平梁上支撑脊槫,实际是一对人字型的支撑。

叉手的上述用法通用于汉至唐,晚唐五代起,逐渐改用蜀柱支撑脊槫,叉手成为托在两侧的加强稳定的构件。

明清时期,各梁均用瓜柱支撑,瓜柱下用角背,取消了叉手。

6、平槫,除脊槫和檐槫以外,跟脊槫平行的槫子。

7、合㭼(tà),置于平梁上与蜀柱交接处,可加固梁与柱的连接。

明清称角背,缴背或脚背。

中式构件名称

中式构件名称

中式构件名称中国传统建筑中有许多独特的构件,这些构件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仅是建筑构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表达。

在中国的建筑设计中,每个构件都有其独特的名称,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式构件名称。

1. 斗拱(dǒu gǒng)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横梁和纵梁相交叠置而成的拱形结构。

它的特点是横梁和纵梁上方都有一层悬挑的部分。

斗拱多见于古建筑的门楼、亭台、殿堂等处,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的双重功能。

2. 闾角(lǘ jiǎo)闾角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装饰构件,常见于城门或大门的角部,用于加强建筑的结构牢固性,并赋予建筑更加庄重的气势。

闾角通常由砖、石或木材制成,形状多样,可以是圆形、方形、多边形等。

3. 斗栱(dǒu gǒng)斗栱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常见的一种构件,用于支撑宫殿大屋顶的重量。

斗栱的形状多为砖木结构,呈斗形或栱形,有时还带有彩绘或雕刻装饰,以增加宫殿的华丽度。

4. 窗棂(chuāng líng)窗棂是中国传统建筑窗户上的横梁,用于支撑窗户玻璃或木板的构件。

窗棂通常由木材制成,有时也会用石或砖制成。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窗棂常常雕刻精美,具有装饰作用。

5. 檐口(yán kǒu)檐口是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檐部的构件,位于屋檐和墙壁之间。

檐口的形状和装饰样式因地区和时代而异,但一般都具有挡水的功能。

檐口装饰丰富多样,可以是木雕、砖雕或石雕,常常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吉祥象征或自然风景。

6. 廊柱(láng zhù)廊柱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廊道两旁支撑廊梁的柱子。

廊柱通常由石材、砖材或木材制成,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方柱形或多边形。

廊柱不仅具有结构支撑的功能,还常常用作装饰,表达建筑美学和文化内涵。

7. 坊枋(fāng fāng)坊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用于支撑檐部的垂直构件,常见于城门或大门的门楣上。

坊枋通常由石材或木材制成,形状多为方柱形。

中国木结构构件名称

中国木结构构件名称

中国木结构构件名称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常用的构件名称如下:
1. 柱子(柱):支撑上部结构的垂直木柱。

2. 横梁(梁):连接柱子和其他构件的水平木梁。

3. 桁架(桁):连接横梁和柱子的垂直木杆。

4. 榫头(榫头):连接梁和柱的凸起部分。

5. 榫眼(榫眼):连接梁和榫头的凹槽部分。

6. 榫卯(榫卯):连接梁、柱和桁架的复杂结构。

7. 斗拱(拱):连接梁和桁架的弧形结构。

8. 屋脊(脊):连接屋顶和檐口的垂直木杆。

9. 屋檐(檐):覆盖建筑物顶部的水平部分。

10. 瓦片(瓦):覆盖建筑物屋顶和檐口的瓦片。

11. 门窗(门、窗):建筑物的入口和出口。

12. 楼梯(梯):连接不同楼层的垂直通道。

这些构件名称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广泛使用,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

(芮城广仁庙正殿)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

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芮城广仁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芮城广仁庙正殿)这是一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平顺淳化寺正殿。

劄牵:长一椽的梁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泽州西四义普觉寺)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

普拍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

普拍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

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

(沁县大云院正殿)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

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

如果是悬山顶,则没有转角铺作。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称。

(tuán),T”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

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

如果是悬山顶,则没有转角铺作。

(山西沁县普照寺正殿)这张示意图是七铺作,铺作数=出跳数+3,上图双抄双昂出四跳是四层,另加栌枓、耍头、衬方头各一层,共七层,称七铺作。

(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这两图是通一朵铺作,不同视角,标出各部件名称。

(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铺作层最下面的大枓称为栌枓?栌枓口内纵向伸出,出跳的栱称为华栱?栌枓口内横向伸出,与华栱相交的是泥道栱?瓜子栱是华栱(或昂)头上横出的栱(最外跳除外),栱下是交互枓,栱两头坐散枓,上承慢栱慢栱是是施于泥道栱和瓜子栱之上的横向栱令栱是最外跳上的横栱,铺作外传在橑风槫或橑檐枋之下,里转在筭桯方下。

令栱和瓜子栱都是施于跳头的横栱,区别在于令栱在最外跳上,瓜子栱在里面的跳头上交互枓施于跳头,十字开口;施于替木下顺身开口?间?柱头方是铺作中位于柱头中心线上横向的方材,同位置的最上一层称为压槽方。

附图是山西五台唐代南禅寺大殿,第二跳华栱为殿内的四椽栿梁头伸出,压槽方在梁之上,到了宋代以后大部分梁不参与枓栱,而是压在铺作层之上,压槽方就到了梁的下面隐刻是古建筑中的一种常用手法,这张图中的建筑没有使用独立的慢栱,而是在柱头方上刻出了慢栱的形状,两端仍然使用了散枓,这种不使用单独构件而是在其他构件上刻出部分形状的做法称为“隐刻”(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悬山顶和九脊顶两山伸出的部分称为“出际”,安装于出际处的椽子称为“厦头椽”因为九脊顶又称“厦两头造”,而悬山顶没有两山出檐,又称“不厦两头造”。

搏风板安装于山面出际处以挡风雨,垂鱼惹草即保护槫头又能起装饰作用悬山顶建筑山面。

(山西襄垣文庙大成殿)山西长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壶关县清流老君庙元代正殿的东山墙在2013年雨季坍塌了,梁架外露,六椽屋四椽栿对乳栿用三柱是晋东南地区早期大木作最常见的梁架结构形式,这张图标出了主要构件的名称。

[定稿]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定稿]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定稿]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古建筑采用木结构比较普遍,主要是当时木材资源比较丰富,木材易于加工,所以使用较多,但是木结构的主要问题是易蛀、易燃,很多古建筑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消失了。

现存的还有部分古建筑,十分需要加强保护,对古建筑木结构的有关知识需要了解,这里介绍的是古建筑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的构件名称有宋式和清式两套,这些图上的标注是遵照《营造法式》的宋式名称,适用于早期木结构建筑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还是刚才那梁架,我把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

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一座金代建筑。

劄牵:长一椽的梁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

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

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

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细讲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细讲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

(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

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这是一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平顺淳化寺正殿。

劄牵:长一椽的梁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泽州西四义普觉寺)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

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

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

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

(沁县大云院正殿)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

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

如果是悬山顶,则没有转角铺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采用木结构比较普遍,主要是当时木材资源比较丰富,木材易于加工,所以使用较多,但是木结构的主要问题是易蛀、易燃,很多古建筑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消失了。

现存的还有部分古建筑,十分需要加强保护,对古建筑木结构的有关知识需要了解,这里介绍的是古建筑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的构件名称有宋式和清式两套,这些图上的标注是遵照《营造法式》的宋式名称,适用于早期木结构建筑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还是刚才那梁架,我把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

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
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一座金代建筑。

劄牵:长一椽的梁
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

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

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

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

(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
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

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

如果是悬山顶,则没有转角铺作。

(山西沁县普照寺正殿)
这张示意图是七铺作,铺作数=出跳数+3,上图双抄双昂出四跳是四层,另加栌枓、耍头、襯方头各一层,共七层,称七铺作。

(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
这两图是通一朵铺作,不同视角,标出各部件名称。

(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
铺作层最下面的大枓称为栌枓
栌枓口内纵向伸出,出跳的栱称为华栱
栌枓口内横向伸出,与华栱相交的是泥道栱
瓜子栱是华栱(或昂)头上横出的栱(最外跳除外),栱下是交互枓,栱两头坐散枓,上承慢栱慢栱是是施于泥道栱和瓜子栱之上的横向栱
令栱是最外跳上的横栱,铺作外传在橑风槫或橑檐枋之下,里转在筭桯方下。

令栱和瓜子栱都是施于跳头的横栱,区别在于令栱在最外跳上,瓜子栱在里面的跳头上
交互枓施于跳头,十字开口;施于替木下顺身开口
散枓施之于横向栱的两头或偷心造的跳头上
齐心枓是用于栱中心的枓,图中令栱的中心位置用了一枚齐心枓,令栱的两端则是散枓
柱头方是压在柱中线上的长方,长同屋面,与铺作结合为一体,把同一侧面的铺作联系起来。

山西早期大木作的常用做法是铺作横向第一跳为泥道栱,泥道栱之上即开始使用多层柱头方,慢栱隐刻于柱头方上
罗汉方是位于铺作出跳之上的长方,外转位于柱头方和橑风槫之间,里转位于柱头方和筭桯方之间
铺作最外跳上承托的槫称为橑风槫,也是整个屋架结构中最下面的槫,这一位置也有不用槫而用方的,称为橑檐方。

山西绝大多数早期大木作使用橑风槫,我只见过几处应用橑檐方的实例
枓直接托替木不用令栱的情况很少见,只在唐宋时期有些实例,这张图是唐代建筑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如果铺作跳头上使用了横栱称为计心造,没有使用横栱则称为偷心造,附图是一朵四跳七铺作枓栱,第二跳的跳头上使用了瓜子栱(横栱),第四跳的跳头上用了令栱(横栱),因此这两跳称为计心;第一、三跳的跳头上没有使用横栱,这两跳称为偷心。

铺作里转一般比较简单,配图这个使用了华栱和压跳,也有些直接只用华栱。

(山西屯留宝峰寺五方佛殿)
五铺作单抄单昂重栱计心造。

(山西武乡大云寺大雄宝殿)
有些古建筑的枓栱昂与耍头都采用斜置构件,且外形相似,如何区分昂与耍头呢?这种情况区分的方法是看是否出跳,出跳的为昂,不出跳的是耍头。

如图这朵柱头铺作,下面出跳托令栱的为昂,上面不出跳的是耍头。

(山西长子崇庆寺)
华栱或昂向前挑出一段称为“跳”,这张照片中下面的华栱和昂各向前挑出一段,各出一跳,这朵枓栱一共出两跳。

耍头不向前挑出为不出跳
再做张假昂与耍头区分的图。

假昂和真昂一样也出跳,区别是真昂是斜置构件,用杠杆原理挑出,而假昂是水平构件,只把昂尖做成昂形,作用与华栱相当。

假昂与耍头的区分同样是看是否出跳,此图下面出跳托令栱的是昂(假昂),上面不出跳的是耍头。

(山西平顺北社玉皇庙)
檐角构件名称(山西平顺淳化寺)
柱头方是铺作中位于柱头中心线上横向的方材,同位置的最上一层称为压槽方。

附图是山西五台唐代南禅寺大殿,第二跳华栱为殿内的四椽栿梁头伸出,压槽方在梁之上,到了宋代以后大部分梁不参与枓栱,而是压在铺作层之上,压槽方就到了梁的下面
隐刻是古建筑中的一种常用手法,这张图中的建筑没有使用独立的慢栱,而是在柱头方上刻出了慢栱的形状,两端仍然使用了散枓,这种不使用单独构件而是在其他构件上刻出部分形状的做法称为“隐刻”(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
悬山顶和九脊顶两山伸出的部分称为“出际”,安装于出际处的椽子称为“厦头椽”因为九脊顶又称“厦两头造”,而悬山顶没有两山出檐,又称“不厦两头造”。

搏风板安装于山面出际处以挡风雨,垂鱼惹草即保护槫头又能起装饰作用
悬山顶建筑山面。

(山西襄垣文庙大成殿)
山西长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壶关县清流老君庙元代正殿的东山墙在2013年雨季坍塌了,梁架外露,六椽屋四椽栿对乳栿用三柱是晋东南地区早期大木作最常见的梁架结构形式,这张图标出了主要构件的名称。

不少古建筑采用组合式主梁,配图这张进深六椽,采用四椽栿对前乳栿用三柱,乳栿也有对在后面的,两段梁的结点在内柱上。

四椽栿:长四架椽的梁;
乳栿:长两椽的梁;
劄牵:长一椽的梁。

配图这座大殿是山西长子善村龙王庙,山面护坡和墙塌了,骨骼外露
这张图也是四椽栿对前乳栿用三柱,殿内效果。

配图是山西长子壁村三嵕庙,元代,现在后檐柱严重内倾,很危险了。

四椽栿对前乳栿。

组合式梁架的种类很多:三椽栿对劄牵、四椽栿对前后劄牵,二椽栿对前后乳栿
等等,
这张图是山西长子西上坊成汤庙金代正殿的转角铺作,可见山面柱头方延伸过来成为正出的华头子,前檐的柱头方同样延伸过去成为横出的华头子。

《营造法式》卷十八“殿阁外檐转角铺作用栱、枓等数”中说“华头子,两只,身连间内方桁”指的就是这种结构。

从卷十七“铺作每间用方桁等数”可知方桁指的是柱头方等小方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