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纲要(模板)
XXX小学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XXX小学校本课程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9d2ac89469dc5022aaea00f1.png)
XXX小学校本课程课程纲要课程类型:科学课程类型教学材料:有关环境保护知识授课时数:17课时授课教师:XXX一、课程目标环保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环境方面的基本知识,学会关注身边的生存环境,初步掌握学习、观察和探究环境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等,并在此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并且这种观念将在今后的生活中成为学生自觉的内在的环境伦理道德,指导他们的行为方式。
课程目标可细化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层次的目标。
(一)基础目标:1.获得关于环境问题的基础知识2.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危害,以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提高目标:1.学会观察,了解人类活动会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2.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环境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环境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观察到的和收集到的环境方面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
(三)体验目标:1.使已有的环境知识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并且能够对自己提出的方法进行评价。
2.激发探究环境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并且能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使学生关心和关注世界、我国和自己居住地的环境问题的现状与趋势,关注自己的生存现状。
4.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并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自觉地保护环境,对破坏环境的一些日常行为进行批评和帮助,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使整个社会都来关注环境问题,都来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二、课程内容(一)原则1.应坚持"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设计路线,围绕学生各方面及其潜能的发展这一核心,正确处理学生、知识和社会三者间的关系,合理统合课程各方面的因素,建构指向学生发展的整合的课程结构。
这是校本课程设计应遵循的首要原则。
2.《环保教育》的内容要能够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对他们既饶有趣味又十分重要的探究活动来学习。
校本课程纲要(共5篇)
![校本课程纲要(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ba1d3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8.png)
校本课程纲要(共5篇)第一篇:校本课程纲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开发背景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
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
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
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
因此适时适宜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目的,也是十分有效地对个体的发展发挥作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课程目标当前,校本课程开发应从学校特色角度考虑课程目标。
如此形成的标志性的课程是学校特色之所在。
因此,学校特色的形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结果。
(一)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1、教学内容:第一章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第二章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第三章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第四章学习是生命发展的阶梯第五章正确应对挫折第六章学生健康教育第七章青春期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第八章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第九章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章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指导2、教学形式:心理教育主要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它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而是要实际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学校校本课程纲要(参考范例)
![学校校本课程纲要(参考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20bf1b6927d3240c8447efd2.png)
课程评价方式(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等)
课程研发与实施的保障机制与措施
学校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课程所属领域(荆楚特色类、文学类、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生活职业技能类、德育类、学科拓展类、学校和社区历史文化类等)
研发教师
内容研发主要参考资料
授课时间授课对象总源自时校本课程整体目标课程研发基本思路(学校办学及发展需求、学校课程整体建设、学生需求评估等)
课程主要内容(选择内容的依据及内容的序列安排)
校本课程课程纲要及教学方案 模板
![校本课程课程纲要及教学方案 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64c2c9a02d276a200292e9f.png)
课程名称
适用年级
总课时
课程类型课程简介(200字内)Fra bibliotek背景分析
(500字内)
包括本门课程的目的、意义、已有的基础和所需的条件等
课程目标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主要参考文献
备注
表2教学方案1
单元
单元课时
主题
总课时
第课时
背景分析
包括该主题在本单元和本门课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重点和难点分析三部分
(备注或反思)
备注
页数
教学目标
评价设计
(针对上述目标,设计评价任务)
学与教活动设计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按照教学环节,设计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
(备注或反思)
备注
页数
表2教学方案2
单元
单元课时
主题
总课时
第课时
背景分析
包括该主题在本单元和本门课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重点和难点分析三部分
教学目标
评价设计
(针对上述目标,设计评价任务)
学与教活动设计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按照教学环节,设计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
(备注或反思)
备注
页数
表2教学方案3
单元
单元课时
主题
总课时
第课时
背景分析
包括该主题在本单元和本门课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重点和难点分析三部分
教学目标
评价设计
(针对上述目标,设计评价任务)
学与教活动设计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按照教学环节,设计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
课程纲要及教学方案模板
![课程纲要及教学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9dad52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6.png)
自主设计玩偶
通过动画片,自主设计开发玩具玩偶,并且进行自主缝制制图开发,制作出成品。
第4单元:
挂毯的设计制作
第11课时
挂毯由来和历史
调查挂毯的历史,使用途径,变迁及形式。
第12课时
著名的挂毯作品欣赏
学习欣赏著名的挂毯作品,工艺历史文献资料,拓展学生视野,为学习做铺垫。
第13课时
挂毯的编织方法
表1 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布织布(旧衣物)制作
适用年级
四、五年级
总课时
3
课程类型
手工制作
课程简介(200字内)
建设部专家徐海云说: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世界上“生活本来就没有垃圾,它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班级内建立“废旧物品小超市”让生活中废旧物品的回收形成常态。把自家中不用的废品交入学校。美术教师结合课程进行开发再利用。并且让学生养成垃圾分类和保护环境,提高认识生活,养成废旧垃圾物品回收的好习惯。学习如何理解物体的创造性,打破它是原有的制作和生产发明。进行重新建造成其他物品的规律,从而在“变废为宝”的实践活动中重新组合进行物品再生。让大家集思广益把废旧物品生活垃圾循环进行再利用的方式。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兴趣小组、拆解再塑造再利用的规律和方法,重新创新新的物品融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生活。让学生学会“保护环境”,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并且废旧物品不仅可以应用于美术课堂,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语文、数学、化学、物理、科学、综合实践等课堂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制作开发。
第3课时
衣物的色彩纹理研究
通过衣物的质地,纹理,色泽搭配,印刷工艺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其特性。
第2单元:
风景画的粘贴
第4课时
风景画构图选材
风景画的布局,景物的构图位置的学习,衣物材料的选择质地如何结合风景进行衔接等的认识。
选修课课程纲要(范例)
![选修课课程纲要(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1f95de24915f804d2b16c161.png)
课程优势:永嘉二中的屿山公园有着丰富的水果种植园,非常有利于同学们的参观和学习。再者,地方上有许多的水果种植能手,也有许多发展良好的水果种植基地,其中岩头镇湾里村就是温州非常有名的水果种植基地。他们的经验是我们课程的宝贵资源,他们的困惑和困难则是我们研究和解决的目标。
课程内容
第一章温州特色水果探秘
第一课杨梅1课时
第二课葡萄1课时
第三课提子1课时
第四课水蜜桃1课时
第二章成功者的故事
第一课温州瓯海丁岙杨梅1课时
第二课仙居杨梅1课时
第三课黄岩蜜桔1课时
第四课永嘉白枇杷1课时
第三章水果种植与管理技术
第一课水果果苗的育苗1课时
第1课时
第三课杨梅育苗及移栽1课时
第四课杨梅成长期的管理1课时
第五课杨梅挂果期的管理1课时
第四章可持续发展的温州特色农业经济
第一课跟风种植水果的利与弊1课时
第二课可持续发展水果产业1课时
第五章时尚果品加工技术
第一课时尚果品鉴赏1课时
第二课时尚果品加工1课时
课程实施
学习方式:课内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参观学习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独立学习与小组协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实物演示与讲解,实地参观,实训操作,课题研究讨论等。
组织形式:选修课
上课场所:选修课多媒体教室,杨梅实验基地;
课时安排:每周一课时。
课程评价
(一)指导思想:
通过评价,规范学习行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事物的探索兴趣。
课程教学大纲参考模板
![课程教学大纲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3d1625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8.png)
一、封面1. 课程名称:2. 课程代码:3. 学分:4. 学时分配(总学时、讲授学时、实验学时、实习学时、作业学时等):5. 课程类别:6. 编写人:_______7. 编写日期:_______二、课程简介1. 课程背景与意义:2. 课程目标:3. 课程性质与适用对象:4. 课程内容概述: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2. 能力目标:3. 素质目标:四、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安排:(1)第一章:_______(2)第二章:_______...(n)第n章:_______2. 教学要求:(1)知识要求:(2)能力要求:(3)素质要求: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2. 讨论法:3. 案例分析法:4. 实验法:5. 实践教学:6. 信息技术应用:六、教学进程安排1. 教学周次:(1)第1周:_______(2)第2周:_______ ...(n)第n周:_______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第1周:_______(2)第2周:_______ ...(n)第n周:_______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验等):(2)期中考试:(3)期末考试:(4)课程设计或论文:2. 成绩评定标准:(1)平时成绩:(2)期中考试:(3)期末考试:(4)课程设计或论文:八、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2. 参考书目:九、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实验指导书:3. 网络资源:十、其他说明1. 教师联系方式:2. 课程变更说明: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f16bee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e.png)
《***》课程教学大纲(黑体、小二、加黑)一、课程基本情况(黑体、四号,段前、段后0.5行,单倍行距)填写说明:注意学时分配各项之和应等于课程总学时。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填写说明:1、从宏观角度简要说明课程的主要内容、性质和课程总体培养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可包括(1)知识要求:明确本课程对知识的基本要求;(2)能力要求:明确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如: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2、若无特别说明,除表格内的正文均为: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三、课程培养标准填写说明:1、设置要求:课程三级指标应该是专业培养标准中三级指标的具体落实,课程三级指标应该结合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并结合课程知识和学生专业能力培养需求进行具体的描述,专业课程的一、二级指标直接与专业培养标准中的一、二级指标一致;若课程为大平台课程(如电子实验中心开设的某些课程)或公共类课程,难以与各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标准一一对应,可宏观描述该课程的培养标准。
2、指标个数:每门专业课程的三级指标数一般不超过5个。
3、(表格中的内容文字:小五号宋体/Times New Roman,行距:最小值:0磅,行高最小值0.6厘米)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填写说明:1、按课程结构,分章、节或专题列出课程教学内容,明确每章节、专题的主要内容(知识点)。
课程的重点内容用★标示在内容编号前,难点用△标示在内容编号前。
2、课程教学内容包含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包括课程的实验、上机、实习等),均需按照教学需要的安排顺次填写;各项教学内容的学时总数应为该门课程的总学时数。
3、若该门课程融入了教学改革,其教学方法应能体现该门课程的特色和改革过程,可包括讲授、课堂讨论、课堂演讲、学生实验、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
课程纲要(模板).doc
![课程纲要(模板).doc](https://img.taocdn.com/s3/m/0d527641bed5b9f3f90f1c8c.png)
附件2 课程纲要(模板)课程名称适用年级总课时课程类型课程简介(200字内)背景分析(500字内)包括课程的目的、意义、已有的基础和所需的条件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实施(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评价活动/成绩评定所需条件备注:字数超出,可扩展表格。
附件3教学方案(模板)单元单元课时主题总课时第课时背景分析包括该主题在本单元和本门课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目标评价设计(针对上述目标,设计评价方式、方法)学与教活动设计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按照教学环节,设计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备注或反思)备注:字数超出,可扩展表格。
附件4:浙江省义务教育精品课程申报微课程制作规范与要求根据《浙江省基础教育微课程建设规范(试行)》要求,本次精品课程征集活动申报材料中的微课程制作规范和要求具体如下:一、微课程概念本次送交的微课程是指针对本次申报精品课程的某一知识或主题、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具有相对完整结构的微型课程资源。
微课程以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
二、微课程资源要素本次送交微课程以微视频为主。
每个微视频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并重点解决一个问题,而微视频之间则由内在知识体系关联,紧紧围绕选题系统化设计开发。
每个微视频时长为3~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格式为fLV和MPG格式(同时提供)。
命名格式为“课程名称+微课名称”。
每个微课程视频须有1个作品说明,文件格式为WORD格式。
在作品说明中需注明该视频的设计意图、对应教学内容、明确适用场合或时机、预期使用效果等,以帮助学生快速而有效地了解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命名格式为“微课名称+作品说明”。
三、技术要求本次开发的微课程可以采用视频拍摄、屏幕录制、多媒体软件合成或综合运用以上多种方式进行制作,制作完成的微课程应符合网络在线学习要求。
主要技术要求如下:1.视频要求全课程图像同步性能稳定,色还原正常,无失帧,无抖动跳跃,无色闪。
课程纲要模板
![课程纲要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a476cf7240c844769eaee42.png)
《校本课程纲要》撰写的一般模式一、一般项目1、课程标题2、主讲教师3、教学材料(改编、创编、选编)4、课程类型5、授课时间6、授课对象二、具体内容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决定课程的性质。
课程目标一旦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依据。
在确定课程目标时,校本课程开发者必须认真、全面地考虑特定的学生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发展方向,并明确回答下列问题:这一特定的学生群体究竟需要哪种课程?对这个问题作出圆满回答后,才能开始确定课程目标。
目标是有层次的,通常依次分解为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是比较笼统的、宽泛的目标,教学目标是具体的、细化的目标。
它们还可以继续分解成若干层次,如单元目标和课程目标。
一般而言,校本课程开发者对有关社会、学生和知识的信息掌握的越全面,教育目标就越全面、越恰当、越细化。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及活动安排。
课程内容的成果通常包括教学大纲、教材、练习等。
课程内容必须重点明确、从易到难、并具有针对性,要避免不加选择地采用外来课程内容及方案。
3、课程实施建议校本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校本课程实施包括: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具体时间)、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
4、课程评价建议课程评价包括两方面的评价,一是学生学业的评价,二是课程本身的评价。
课程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实施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后实施的评价。
课程评价所获得的信息可以成为下一轮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基础。
在课程评价建议中要指明评价方式,建议采用多元评价(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
案例1:某校《定向越野》校本课程纲要一、基本项目课程名称:《定向越野》课程类型:活动类课程授课教师:本校体育教师授课对象:6-9年级学生二、课程目标以《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为宗旨,以开展定向越野为契机,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同时普及与提高定向越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申报定向越野特色学校奠定基础。
校本课程纲要【范本模板】
![校本课程纲要【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4b15b0081c758f5f71f674b.png)
普通高中校本选修课程高海忠 编写(课程纲要)目录课程简介 (1)课程纲要 (2)学习评价 (5)课程性质:本课程作为高中地理知识拓展类校本选修课,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为未来公民提供必备的生活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理念: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注重对生活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课程设计思路:围绕我们的餐桌,引入农业地理,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通过课堂介绍给学生。
课程特色与亮点:地理特色鲜明,图文并茂,生活性较强。
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高海忠中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学及研究工作。
工作勤恳认真,所带班级在历次学考和高考中均取得了好成绩,在学校组织的评教活动中始终保持着很高的满意度。
重视教育科研和校本课程开发,多篇论文发表在《地理教育》等刊物上,2010年参加嘉兴市环保教育教案获嘉兴市高中组一等奖,2012年参与合作开发的校本选修课程《探秘北纬30°》获海宁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评比二等奖.一、课程目标总体目标: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并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热爱生命和维护健康的生活能力;提高学生热爱生活和享受生活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自然奥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对地理景观的欣赏水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情感.具体目标:从餐桌的角度出发,发现当下农业的问题,延伸到食品安全,到如何去解决问题;了解大米的味道,认识世界有名大米的种类和分布,探究其好味道的成因;了解什么是水八仙,认识它们生存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大米的味道和水八仙认识到湿地农业遇到问题,,寻求和探索湿地农业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从《不一样的苹果》、《舌尖安全安全因素点》、《农业现状,资本过剩与农业污染》、《残留农药不控制,绝后将成现实》等角度看到当今农业出现的病症,然后认识到农业的病根在哪里,思考和探究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对《农业新概念-—安全农业》、《安全农业的成本》、《土壤中消失的矿物质和我们的健康》、《有机农业秘密:生态养土,而非庄稼》和《什么是有机农业?》学习和认知,明确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实现的途径。
课程纲要和教案格式规范(精选五篇)
![课程纲要和教案格式规范(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5cda2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c.png)
课程纲要和教案格式规范(精选五篇)第一篇:课程纲要和教案格式规范《课程纲要》框架格式规范〖标题〗(一)表述方式:学段+年级+《学科(上册或下册)课程纲要》示例: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二)排列方式及字体字号居中宋体3号字加粗〖一般信息〗(一)表述方式课程名称:学科示例:小学语文课程类型:必修或选修教材来源:出版社+版次示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适用年级:学段+年级示例:小学一年级课时/学分:###课时(阿拉伯数字表示)/#学分示例:90课时(义务教育)设计者:姓名/单位(多个设计者纵排,姓名占格长度一致)示例:王万军/新密市教体局教研室(二)排列方式/字体字号顶格纵排;宋体5号字,冒号及左边文字加粗。
〖主体内容结构呈现〗(一)表述方式背景目标内容实施评价错例:一、目标【目标】目标:●目标注:“背景”根据情况决定取舍;内容与实施可以合并为“内容和实施”。
(二)排列及字体字号顶格纵排;主体内容与一般信息之间空一行;标题宋体4号字加粗,正文宋体5号字,如有表格,表格内为宋体小5号字。
〖排版要求〗1.所有字体均为宋体,有特别需求可用斜体;2.一级标题用三号,二级标题用小四,正文为5号宋体字,行间距为最小值或1.0,全文控制在3页A4纸之内;3.页面设置为自动格式;表格采用word自带格式,通过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来绘制。
教学方案框架格式规范〖标题〗(一)表述方式:《教材课题》+教学方案示例:《识字6》教学方案《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方案(二)排列方式及字体字号居中宋体3号字加粗〖一般信息〗(一)表述方式教材来源:学段+学科+教科书/出版社+版次示例: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版内容来源:模块或者【学段+年级+学科(上或下)+单元】示例: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主题:单元或模块主题课时:共#课时,第#课时授课对象:年级+学生示例:一年级学生设计者:姓名/单位示例:王万军/新密市教体局教研室(二)排列方式/字体字号顶格纵排;宋体5号字,冒号及左边文字加粗。
课程纲要一般格式参考
![课程纲要一般格式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b7ead81910a6f524ccbf8507.png)
(《课程纲要》一般格式参考)《课程纲要》一般格式如下:●一般项目主讲教师/教学材料/课程类型(校本课程)/授课时间/授课对象●具体内容1.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要求写4~6点;必须全面、适当、清晰;涉及目标的三大领域与学习水平)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排序;涉及选择哪些内容与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3.课程实施建议(含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4.课程评价建议(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参考案例)感受时间——校本课程计划文/王岚课程目标: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教育、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决定,为推动素质教育在我校向更深程度全面开展,且基于最新的教育理念:“提供一个包含最新信息的逻辑严密的学科全貌”,通过我校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中的尝试,设计本课程计划。
新课程的内容是:以时间认识过程为代表的人类文明发展阶梯,通过回顾使学生在获得现成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人类前进的过程,学会探究新知识的方法,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索知识、探索科学的精神。
课程类型:根据马什的校本课程分类方法,选择教师小组指导中期计划的探究型课程。
通过师生互动讨论、教师指导学生探究制作、实地测量和参观等活动,实现课程目标。
评价机制:建立双向调控的评价机制。
学生活动评价:重点考察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观察学生课堂的情绪变化,养成快乐学习的习惯;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发现学生的思维火花,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接受失败,承认失败的价值。
课程评价:根据学生活动的发展和学生情绪的变化,适时调整课程的进度和发散方向。
课程建议:在现行学科教育的体系下,建立各学科教师的协作,提供充足信息来源和实验空间。
《学生规》校本课程纲要及课时安排
![《学生规》校本课程纲要及课时安排](https://img.taocdn.com/s3/m/2552e95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9.png)
《学生规》校本课程纲要及课时安排学生规-校本课程纲要及课时安排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学生规校本课程的纲要及课时安排。
以下是具
体内容:
校本课程纲要
1. 课程名称:(填写课程名称)
- 课程简介:(简要描述课程内容和目标)
- 研究目标:(列出学生在该课程中应达到的研究目标)
- 教学方法:(描述该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实践等)
- 考核方式:(说明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如考试、作业、项目等)
2. 课程名称:(填写课程名称)
- 课程简介:(简要描述课程内容和目标)
- 研究目标:(列出学生在该课程中应达到的研究目标)
- 教学方法:(描述该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实践等)
- 考核方式:(说明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如考试、作业、项目等)
(继续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所有校本课程的纲要)
课时安排
1. 课程名称:(填写课程名称)
- 总学时:(填写课程的总学时)
- 上课时间:(填写上课时间,包括每周上几次课以及每次上
课的时长)
- 课程日期:(填写课程开始和结束日期)
- 授课教师:(填写该课程的教师姓名)
2. 课程名称:(填写课程名称)
- 总学时:(填写课程的总学时)
- 上课时间:(填写上课时间,包括每周上几次课以及每次上
课的时长)
- 课程日期:(填写课程开始和结束日期)
- 授课教师:(填写该课程的教师姓名)
(继续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所有课程的课时安排)
以上是《学生规》校本课程纲要及课时安排的内容。
注: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实际纲要和课时安排根据学校的具体要求和情况进行制定。
课程设计内容大纲模板
![课程设计内容大纲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a0fcd7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2.png)
课程设计内容大纲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学科名称】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了解【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掌握【具体知识点】等。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学科名称】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具备【具体技能】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学科名称】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学科名称】在实际生活和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以及【具体知识点】等。
教学大纲如下:1.第一部分:【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具体概念和原理】等内容。
2.第二部分:【学科名称】的应用方法和技巧,讲解【具体应用方法】等。
3.第三部分:【学科名称】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分析【具体案例】等。
4.第四部分:【学科名称】的最新发展和趋势,介绍【最新发展】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学科名称】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其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学科名称】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教材名称】,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参考书名称】等,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校本课程纲要格式22
![校本课程纲要格式22](https://img.taocdn.com/s3/m/f00ed3e7102de2bd96058842.png)
《校本课程纲要》
姓名:
XXXX实验小学
《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1、课程标题《趣味数学》
2、主讲教师:xxx
3、教学材料(改编)
4、课程类型:校本课程
5、授课时间;周x第x节
6、授课对象:3.2全体学生
二、课程目标
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应变能力
三、课程内容:
与常规课堂有关的知识,必须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对国家课程进行拓展和延伸,具有实践性(即活动性)。
趣味数学课强调“动”,“动”是课中学生的多种感官、教学的各种媒体都要充分调动起来,尤以动手操作或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或模拟)实践为主,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
四.课程实施建议: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多元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
五、课程评价:
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二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
进行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课程纲要(模板)
备注:字数超出,可扩展表格。
附件3教学方案(模板)
备注:字数超出,可扩展表格。
附件4:
浙江省义务教育精品课程申报微课程制作规范与要求
根据《浙江省基础教育微课程建设规范(试行)》要求,本次精品课程征集活动申报材料中的微课程制作规范和要求具体如下:
一、微课程概念
本次送交的微课程是指针对本次申报精品课程的某一知识或主题、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具有相对完整结构的微型课程资源。
微课程以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
二、微课程资源要素
本次送交微课程以微视频为主。
每个微视频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并重点解决一个问题,而微视频之间则由内在知识体系关联,紧紧围绕选题系统化设计开发。
每个微视频时长为3~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格式为fLV和MPG格式(同时提供)。
命名格式为“课程名称+微课名称”。
每个微课程视频须有1个作品说明,文件格式为WORD格式。
在作品说明中需注明该视频的设计意图、对应教学内容、明确适用场合或时机、预期使用效果等,以帮助学生快速而有效地了解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命名格式为“微课名称+作品说明”。
三、技术要求
本次开发的微课程可以采用视频拍摄、屏幕录制、多媒体软件合成或综合运用以上多种方式进行制作,制作完成的微课程应符合网络在线学习要求。
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视频要求
全课程图像同步性能稳定,色还原正常,无失帧,无抖动跳跃,无色闪。
课程制作完成后,同时提供FLV及MPG两种格式。
FLV格式通过网络报送,比特率为500kbps;MPG格式通过光盘报送,比特率与视频源相同为4mbps及以上。
2.声音要求
声音清晰无明显失真,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音量适中,前后一致,无明显起伏,声音与画面同步。
3.分辨率要求
所有微视频分辨率以不变形、无压缩、清晰可见为基本要求,建议采用16:9模式。
其中,视频制作类:分辨率一般为设定为720*576(4:3)或1280*720(16:9)。
录屏制作类:参照录制所用电脑的最佳分辨率。
多媒体软件合成类:分辨率一般为设定为800*600,1024*768(4:3)或者1028×576(16:9)。
4.片头要求
每个微视频片头需呈现申报课程名称、微课程名称、主讲人姓名、单位、制作单位等相关信息。
附件5
温州市义务教育学校精品课程资源征集活动汇总表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