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复习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1.交通工程学: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研究内容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研究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第二章1.视力适应:由明处到暗处,眼睛习惯,视力恢复,叫暗适应;由暗处到明处,眼睛习惯,视力恢复,叫明适应。
暗适应通常较明适应所需时间长。
2.饮酒的危害:血液酒精浓度增高时,中枢神经的活动逐渐变的迟钝,酒精对人体的麻醉作用会造成记忆障碍。
饮酒者的记忆和认知能力低落,往往对饮酒时自己的言行健忘。
3.汽车的性能参数:包括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发动机的性能和舒适性等。
4.汽车的动力性通常用三个指标来评定,即汽车的最高车速V(max),汽车的加速度或加速时间t,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i(max)。
1)最高车速:无风条件下,在水平、良好的沥青或水泥路面上,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行驶速度。
2)加速时间:汽车在行驶中迅速增加行驶速度的能力,通常用加速时间和加速距离来表示。
3)汽车爬坡能力:用汽车满载时用Ⅰ挡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表示。
5.行驶阻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滚动阻力、坡度阻力、空气阻力和惯性阻力。
第三章1.交通量的表达方式:1)平均日交通量ADT,2)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3)月平均日交通流量MADT,4)周平均日交通量W ADT,5)周日年平均日交通量,6)小时交通量,7)高峰小时交通量,8)第30小时交通量。
2.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内的高峰期间连续60min的最大交通量,单位为辆/h。
3.第30小时交通量: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交通量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序号第30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
4.一年内月交通量的变化:K(月)=AADT/MADT=年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5.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12个月的月平均日交通量的总和/12。
6.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推算的高峰小时流率的比值称为高峰小时系数PHF。
7.流动车法:一般需要有一辆测试车,小型面包车或工具车最好,吉普车或小汽车也可以,尽量不要使用警车等有特殊标志的车,以工作方便、不引人注意、座位足够容纳调车人员为宜。
交通工程学复习整理(全)
3.延误调查如何清点车辆:每到一个清点时刻(如30s)都要清点停车入口(或拟调查的车道)上的所有车辆,不管它在上个清点时刻(如15s)是否被清点过
4.描述速度密度空间模型
5.警告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道路前方危险的标志,计有30中,42个图式,形状为顶角朝上的等边三角形,颜色为黄底、黑边、黑色图案。
多选题
1.典型公路网布局形式: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杈形等
城市道路网布局:棋盘形、带形、放射形、环形放射
2.交通量空间分布特征:城乡分布(城市>近郊>远郊>乡村),路段上的分布(随各路段等级、功能、所属区位不同而不同,用路网交通量分布图表示),交通量方向上的分布(一条道路往返方向上交通量在某些时刻不平衡),交通量在车道上的分布(交通量不大时右侧比重大,随交通量增大靠近中心线的车道交通量比重增大)
系统中的平均消耗时间:
D均=N均/λ +1/μ
排队中的平均等待时间:
W均=Q均/λ
4.周期时长 T =13330P/ 1333-Ve
Ve=(V+0.5H+0.6L)/n
Ve:等效交通量(辆/h,直行)
V:交叉口进口实际交通量(辆/h)
H:公交车火车车辆数(辆/h)
L:左转车车辆数(辆/h)
n:进口有效车道数
6.车均延误的计算:总延误=总停驶车辆数X抽样时间间隔(辆·S)
每一停驶车辆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停驶车辆数(S)
入口车辆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入口交通量(S)
简答题
1.交叉口延误时间调查方法:a.点样本法:在停车线附近的路侧人行道上,3~4名观测员一人手持秒表,按预选定的时间间隔(如15秒)通知其余2~3名观测员,一名观测员记录停在停车线后的车数,另一名观测员记录停驶数和不停驶数,重复过程直至取得样本。b.抽样追踪法:测量引道延误段长度,已知入口引道的畅行行驶速度,计算出引道畅行行驶时间。道路情况改善前的平均引导时间减去改善后的平均引道时间即得出交通改善所降低的引道延误值。
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复习资料00365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1、交通工程学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答:交通工程学不仅是把道路工程学、汽车工程学、运输工程学和环境工程学综合在一个交通系统中,去探讨如何发挥交通的最大效能,它还涉及城市规划学、国土学、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生理学、系统工程学、运筹学、应用数学、电子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学科。
内容涉及五个方面:法规、教育、工程、环境、能源。
2、交通工程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1.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的特性2.交通调查3交通流理论4道路通行能力,5、交通规划6.交通管理与监控。
7.交通安全,8交通工程设计。
3、什么是反应特性?答:反应是回答某种刺激所产生的动作。
当人接受外界因素刺激进,会立刻产生反应,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转换成信息,经过相当程度的处理后,由相应的传输系统传到中枢神经,再由中枢神经对信息进行识别、判断、决策,然后向有关部位发出指令,做出反应。
4、什么是驾驶疲劳?答: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在长时间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生理机智和心理机智失调,从而导致驾驶机能失调。
5、城市道路的类别有哪些?答:城市道路按其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的服务功能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6、什么是道路网密度?答: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道路指有铺装的宽度3.5米以上的路,不包括人行道吧,计算公式为L/S,单位为千米/平方千米)。
7、什么是交通量?答: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地点的运行单元数8、什么是第30位小时交通量?答:指将一年中8760个小时的交通量观测值依大到小顺序排列,排在第30位的小时间交通量。
9、什么是交通量的时空分布?有哪些特性?答:交通量的大小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人民的生活水平,民族习惯,气象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它不仅随空间的不同而不同,而且随时间的不同而变化。
这种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之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一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尽管各国学者对交通工程学的理解、认识不完全一样,但在两个方面是基本共同的:交通工程学是从分化出来的,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交通工程学主要解决道路交通系统中的科学问题。
2、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和。
3、汽车基本特性包括:、、和。
4、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的交通量都是变化的。
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之为。
5、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全部车辆的15%是在此车速以下行驶,此速度称为,可用此车速作为道路的。
6、出行分布一般指各交通小区相互间的人或车的。
7、交通设施从广义上被分为与两大类。
8、高速公路通常均采用,不控制进入的汽车车道公路路段在平原微丘的地区采用,在重丘山岭地形及在近郊采用。
9、交通标志的三要素是。
10、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
1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和等几个方面体现。
12、根据美国的研究,第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13、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
14、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作为的每小时交通量。
1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和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16、M/M/N排队系统是指、、 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1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
18、交通标志分为和两大类。
19、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分为:、和中间停靠站三种类型。
20、根据服务对象划分,停车场可分为:和。
二、名词解释1、交通工程学;2、高峰小时交通量;3、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4、临界车速;5、车头时距;6、道路通行能力;7、交通量;8、高峰小时系数;9、设计车速;10、车头间距;11、服务水平;12、道路交通安全度;三、简答题1、我国近期交通工程学科需重点研究的问题有哪些2、简单叙述交通量的空间变化规律。
交通工程复习
1.交通工程: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和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2.交通工程变革:步行时代、马车时代、汽车时代、高速公路时代、智能运输时代;3.交通工程发展的四个时期:基础理论形成30年代初~40年代末、交通规划理论形成50~70、交通管理技术形成阶段、智能交通时期;4.交通工程学科的性质:交通工程学科是一门发展中的综合性学科,它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把人、车、路、环境与能源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和应用;5.交通工程学科的内涵 1交通特性2交通调查3城市公共交通系统4交通流理论5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方法6新交通体系及各种交通设施;6.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或复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7.道路交通三要素:人、车、路;8.城市道路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9.公路网布局: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10.城市道路网布局: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形;11.交通流三要素及之间的关系:交通量Q、行车速度v、车流密度K;基本关系为:O=vK,式中Q-平均流量辆/hv-区间平均车速km/hK平均密度-辆/km;12.交通量的分类:按交通类型分,有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和行人交通量;13.交通量方向分布系数:主行车方向交通量 / 双向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 MADT=一个月的日交通量总和/本月的天数月变系数: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平均日交通量之比K,14.高峰小时交通量:在城市道路上,交通量时变图一般呈马鞍形,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在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15.高峰小时系数PHF: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16.第30位年最高小时交通量30HV:将一年中所有8760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时其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又称为设计交通量;17.行程车速区间车速:车辆行驶在道路某一区间的距离与行程时间的比值;18.临界车速:道路达到理论通行能力时的车速;19.行驶车速:车辆行驶在道路某一区间的距离与行驶时间的比值;20.中位车速:也称50%位车速,是指在该路段上在该速度以下形式的车辆数与在该速度以上行驶的车辆数相等;85%位车速: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只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车速;15%位车速;21.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驾驶员,车辆,道路类型及平面线形,交通条件交通量、交通组成、交通管理,超车条件,交通环境;22.交通流的空间分布:交通量随空间而变化的特性,一般指同一时间或相似条件下,随地域、城乡、路线、方向、车道等的差别而变化的情况;城乡分布:城市内交通量大,郊区和农村交通量小;路段上的分布:与路段的功能、等级及区位有关;交通量的方向分布:方向不平衡性KD=主要行车方向交通量/双向交通量100/%;交通量在车道上的分布:个车道交通量分布不等;23.车流密度:K=N/L辆/km 式中,N-路段内的车辆数辆L路段长度km;24.平均车头间距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两连续车辆车头间的距离:25.平均车头时距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两连续车辆的车头到达道路某断面的时间间隔:26.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交通出行调查,交通流要素调查,交通事故调查,交通环境调查;27.交通调查的目的:交通调查是通过统计、实测分析判断,掌握交通状态发展趋势及有关交通现象的工作过程;28.交通调查的种类:区域交通量调查、小区域边界线交通量调查、核查线调查、特定地点或专项交通量调查;29.交通量调查的方法:人工观测法、试验车移动调查法、车辆感应器测定法、仪器自动计测法、摄像法;30.速度调查方法:地点速度、区间速度;31.密度的调查方法:出入量法、摄影法;出入量法原理:在路段AB上,t0时刻存在的车辆数为Et0,若从t0到t1的这一段时间内进入该路段的车辆数为QA;驶出该路段的车辆数为QB ,则t时刻时,AB段上的车辆数为Et=Et0+QA-QB 32.延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受到驾驶人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控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33.影响延误的因素:人、车、路、车辆间的转向、交通负荷、服务水平、交通控制、交通环境;34.M/M/1:单通道服务系统;35.基本延误:由交通控制装置所引起的延误,与道路交通量多少及其他车辆干扰无关的延误;36.运行延误:由于各种交通组成间相互干扰而产生的延误;37.行车时间延误:车辆在实际交通流条件下由于该车本身的加速、减速或停车而引起的时间延误,即与外部干扰无关的延误;38.停车延误:由于某些原因使车辆实际停止不动而引起的时间延误;39.起讫点调查OD调查:目的是为了弄清所研究区域内人和货的交通特性,主要包括居民出行调查、流动人口出行调查、机动车出行调查等;这些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基本类似,统称起讫点调查;40.离散型分布:在一段固定长度的时间内到达某场所的交通数量或一定距离内分布的交通数量,是所谓的随机变数,描述这类随机变数的统计规律用的是离散型分布;包括泊松分布、二项分布、拟合优度检验χ2检验;41.交通流理论:运用物理学和数学来描述交通特性的一门边缘学科;包括:概率论、疾驰理论、交通波理论、车辆排队理论;42.排队论:是研究“服务”系统因“需求”拥挤而产生等待行列即排队的现象,以及合理协调“需求”与“服务”关系的一种数学理论;排队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1输入过程就是指各种类型的顾客按怎样的规律到达,2排队规则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3服务方式指同意时刻有多少服务台可接纳顾客,每一顾客服务了多少时间;43.排队:单指等待服务的车辆,不包括正在被服务的车辆;44.跟驰理论:运用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在无法超车的单一车道上车辆列队行驶时,后车跟随前车的行驶状态的一种理论;45.车流波动理论:列队行驶的车辆在信号灯交叉口遇到红灯后,即陆续停车排队而集结成密度高的队列;绿灯亮后,排队的车辆又陆续起动而疏散成一列具有适当密度的车队;车流中两种不同密度部分的分界面经过一辆辆车向车队后部传播的现象,称为车流的波动;此车流波动沿道路流动的速度,称为波速;通过分析车流波的传播速度,以寻求车流流量和密度、速度之间的关系,并描述车流的拥挤——消散过程;W=Q1-Q2/K1-K2;46.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车辆或行人数,亦称道路通行能量;由于道路、交通、管制条件及服务水平的不同,通行能力可分为基本理论通行能力,可能实际通行能力,设计规划通行能力;一般来讲: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47.道路通行能力的作用:1确定道路等级性质主要技术指标和线性几何要素2与现有交通量对比,可以确定现有道路的问题作为道路改建的主要依据3作为与其他交通方式比选的依据4作为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改建交通设施配置的依据5作为城市道路网规划公路网设计的依据6作为交通管理运营行车组织及监控方式确定的依据48.服务水平:是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主要评价指标快捷性、通畅性、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49.高速公路: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50.高度公路组成:按交通流运行特征: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通道连接点;按结构物分:路段、交叉口、匝道;按车辆运行形态分:分流、合流、交织与交叉;51.冲突点:指的是在交叉口内,两股车流轨迹线呈交叉形的交会点;52.交通规划:确定交通目标与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和行动的过程;目的:设计一个交通体系,以便为将来的各种用地模式服务;按交通规划考虑的时限来分:战略规划53.、综合网规划、近期治理;54.交通规划的基本程序:1组织准备2指定目标3综合调查4分析预测5制定方案6评价和选择7连续规划;55.交通分布预测的方法:1增长系数法:由现状分布和增长系数估算未来分布的方法, 包括均衡增长率法、平均增长率法、底特律法、弗雷特法;其基本假设是交通分布的模式现在和将来变化不大,因此,当土地使用、交通源布局、预测区域交通设施状况等有较大变化时,此法误差较大;可用于粗略的交通分布预测;2重力模型法:由现状分布选取某一种适合的重力模型,推算未来分布的方法,其基本假设是两小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Tij与出发区i的出行产生量Pi、到达区j 的出行吸引量Aj成正比,与两区之间的出行阻抗tij消耗成反比;56.交通方式划分预测:确定出行量中各交通方式所占的比例;方式划分通常在出行分布结束后进行,也可在出行生成后、出行分布前进行;57.交通分配预测:将前面预测的各分区之间不同交通方式的交通量分配到具体的道路网上去;交通分配预测方法:1全有全无分配法该法是从计算费用最少出发,通常以各区矩心之间的行程时间为基准;从某一区的矩心出发以最短路径到达其他各区的矩心一组路线称为最短路径,当所有的起讫点交通量在道路网图上都通过 最短通路,即完成了全有全无分配;2容量限制分配法3多路径概率分配法;58. 交通预测四阶段: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划分、交通分配;四阶段模型:出行生成预测回归分析、类别分析、出行分布预测见55、方式划分预测、交通分配预测见5759. 交通事故:凡车辆在公用道路上行驶过程中,由于违章,造成人畜伤亡或物品损坏的意外事件,统称交通事故;事故构成四要素:人、车、路、后果;60. 交通事故的分类:按严重程度分:轻微事故轻伤1~2人,财产1000元一般事故重伤1~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不足1万元的事故、重大事故死亡1-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6万元的事故、特大事故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按发生原因:责任事故、机械事故、道路事故;按处罚分 :刑事,民事,行政;按事故分:全部,主要、次要,同等责任;61. 交通事安全评价方法:静态法绝对值法、相对值法、平均值法、动态法平均水平、变化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事故率法人口事故率、车辆事故率、运行事故率、模型法、事故强度法;62. 交通安全评价发法:区域评价:绝对数法、事故率法人口、车辆、运行、模型法、事故强度法;63. 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AADT=3651∑=3651i Qi 64.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 :WADT=71∑=71i Qi 例1:在一条24km 长的公路段起点断面上,在5min 内测得60辆汽车,车流量是均匀连续的,车速V=30km/h,试求交通量Q,车头时距ht,车头间距hs,密度K以及第一辆车通过该路段所需的时间t;例2:设车流速度-密度关系为V=88-,如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倍,求速度的最低值和密度的最高值假定车流的密度K<最佳密度Km;解由题意可知:当K=0时,V=Vf=88km/h;当V=0时,K=Kj=55辆/km;则Vm=44 km/h,Km =辆/km,Qm=Km Vm=1210辆/h;由Q=VK和V=88-,得Q=当Q= Q m时,由= Q m得,K=或,取非拥挤区的K=辆/km.在非拥挤区,速度的最低值对应于密度的最高值,因此V= K=km/h;。
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交通⼯程复习资料第⼀章绪论1、交通⼯程学:交通⼯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效、快捷、舒适的⼀门技术科学。
(构成要素:⼈、车、路;⼿段:探讨、规律;建⽴:法律、法规;⽬的:安全、快捷、⾼效)2、交通⼯程发展:①步⾏时代;②马车时代;③汽车时代;④⾼速公路时代;⑤智能运输时代。
3、交通⼯程学科的建⽴与发展:①基础理论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40年代末);②交通规划理论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③交通管理技术形成阶段(20世纪70年代~90年代);④智能化交通系统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
4、交通⼯程学科的外延(相关学科):①社会科学⽅⾯;②⾃然科学⽅⾯;③⼯程设计⽅⾯。
5、交通⼯程学的性质:是⼀门兼有⾃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6、交通⼯程学科的特点:①系统性;②综合性;③交叉性或复合性;④社会性;⑤前瞻性;⑥动态性。
第⼆章交通特性分析1、驾驶⼈的交通特性:⑴驾驶⼈的职责和要求,⑵驾驶⼈的反应操作过程,⑶驾驶⼈的⽣理、⼼理特性:①视觉特性:视⼒、视野、⾊感;②反应特性;③驾驶⼈的⼼理特点和个性特点。
2、乘客的交通特性:①乘客的交通需求⼼理;②乘车反应;③社会影响。
3、道路交通特性:⑴道路⽹体系;⑵道路⽹布局;⑶道路⽹密度。
4、车辆交通特性:①设计车辆尺⼨;②动⼒性能:最⾼车速,加速度或加速时间,最⼤爬坡能⼒;③制动性能: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制动效能的稳定性,制动时汽车的⽅向稳定性;④快速公交车辆特性。
5、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地点、某⼀断⾯或某⼀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按交通类型分,有机动车交通量、⾮机动车交通量和⾏⼈交通量,⼀般不加说明则指机动车交通量,且指来往两个⽅向的车辆数。
6、平均交通量(ADT)以辆/d为单位,表达式为:(1)年平均⽇交通量(AADT)(2)⽉平均⽇交通量(MADT)(3)周平均⽇交通量(WADT)7、交通量的时间分布:⑴⽉变化:⼀年内各⽉的交通量变化成为⽉变化;⽉变化系数:⽽年平均⽇交通量与⽉平均⽇交通量之⽐称为交通量的⽉变化系数(或称为⽉不均衡系数,⽉换算系数),公式:⑵周变化:指⼀周内各天的交通量变化,⼜称⽇变化;周变化系数:年平均⽇交通量除以某周⽇的平均交通量。
《交通工程学》复习要点
《交通工程学》复习要点一。
试述交通工程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要点:交通工程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有:1、交通特性,包括交通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个体特性和交通流的整体特性:(1)人的交通特性:人是道路、车辆的使用者,应当从交通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的视觉特性和反应特性、酒精对驾驶行为的危害性、驾驶员的驾驶适性,以及疲劳、情绪、意志、注意力等对车的影响。
(2)车辆特性:(1)车辆拥有量:车辆拥有量是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交通状况的具体体现,主要研究车辆历年来的增长率、按人口平均的车辆数、车辆增长与道路增多的关系、车辆组成以及车辆拥有量的发展趋势。
(2)车辆运行特性:研究车辆的尺寸大小与质量,以及其操纵特性、加速性能、制动性能、安全可靠性与经济特性.(3)路的特性:道路是交通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交通工程学研究道路规划指标如何适应交通的发展,研究线形标准如何满足行车要求,研究线形设计如何保证交通安全,研究道路与环境如何协调。
2、交通流理论是寻求最恰当的模型描述各种交通状态,推导相应的表达公式。
研究如何利用各种交通流特征参数来描述不同状态交通流的变化规律,为制订合理的交通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方案、评定交通事故提供依据.3、交通调查是开展交通工程工作的基础,包括交通量调查、车速调查、车流密度调查、延误调查、交通起讫点调查等项内容,这些是交通工程学的基本调查项目,是展开交通分析的基础。
为满足什么要求而调查、如何进行调查、如何取样、如何进行数据分析。
4、交通规划是根据城市性质、用地功能分区与布局、工作与居民地点的分布,研究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客运量与货运量,以及车辆出行的次数与流向的变化规律,计算交通出行在用地分区之间如何分配;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城市规划用地布局,分析城市交通特点,研究和选择高效的交通方式;配合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初步方案,研究城市客运和货运的交通流量和流向分布图,维修正规划道路系统提供依据。
5、交通法规是搞好交通秩序、保障交通畅通、保障交通安全和进行交通管理的法律基础,也是搞好交通宣传、安全教育的依据.交通法规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一项交通规章的制定往往要经过长期的研究、实验与实践才能普遍实行。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是什么?2.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内容?3.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发展?4.简述研究和运用交通工程学在道路运输管理中的作用?第二章1.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它与交通安全有何关系?2.驾驶疲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驾驶疲劳与肇事的关系是什么?3.驾驶员的职业适应性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4.饮酒对驾驶员的驾驶机能有什么影响?酒后驾车对安全行车会带来什么影响?5.生物节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安全行车有什么联系?试计算你自己下月第一天的生物节律状态。
6.根据行人的交通特性,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对行人如何进行管理?7.汽车的行驶方程式是什么?满足汽车行驶的条件有哪些?8.汽车的动力性能指的是什么?9.汽车的制动性能包括哪几个方面?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有何不同?10.汽车的制动性能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11.什么是城市道路的交通特性?12.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分几种?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13.什么是道路的平面线性?其构成要素是什么?如何保证?14.为什么要设置平曲线的超高和加宽?如何设置?15.什么是视距?分几种?如何保证视距?它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16.结合当地事故多发地点的情况,谈谈道路条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第三章1.哪些参数可以用来衡量交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2.什么是交通量?常见的交通量有哪几种?3.什么是第30位小时交通量?用它作为道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有何意义?4.什么是交通量的变化?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5.如何计算、理解K月和K日?如何运用K月和K日推测AADT?6.简答交通量有哪些用途?7.某地三月K月3=0.925,K日3= 1.113,实际观测到该地某道路上2007年3月28日(星期三)的交通量为3558辆,试推算该地此道路2007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8.某测站测得的连续5min时段的交通量统计如表3-6所示,高峰小时交通量为1373veh/h,求5min和15min的高峰小时系数。
交通工程学复习
31动视力:是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同车体一起按一定的速度前进,驾驶员观察物体运动的视力。
32 30位小时交通量: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 30位小时交通量。
33临界密度:在交通流密度中,能够使道路上的交通量达到最大值时的密度,又称为最佳车流密度
车辆停放周转率:表示一定时间内每个停车车位平均停放车辆次数
交通感应信号:通过车辆检测器加测到达进口的交通情况,使信号提示时间随测得的交通情况而变化的一种控制方法
停放车指数(饱和度):指在某一时刻实际累计停放量与停车设施供应量之比,它反应停车场的拥挤程度
流率:是指把在不足一小时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指定地点或断面的车辆数经过等效转换得到的单位小时的车辆数
高峰小时系数PHF: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交通量: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者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交通密度:是指在某一瞬间内单位道路长度上的车辆数目
车头时距:在同一车道上行驶的车辆队列上,两连续车辆车头端部间瞬时的距离
信号交叉口饱和流量:在以一次连续绿灯时间内,交叉口进口引道上连续车辆能够通过停车线的最大车辆数
14设计速度: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条件限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
15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在现行的交通状况、车行道和信号设计条件下,某一指定进口道所能通过交叉口的最大流率。(观测流率的间隔时间一般为15分钟)
16服务水平:描述交通流内的运行条件及其影响驾驶员与乘客感受的一种质量标准。亦即道路在某种交通条件下所提供的运行服务的质量水平。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是什么?2.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内容?3.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发展?4.简述研究和运用交通工程学在道路运输管理中的作用?第二章1.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它与交通安全有何关系?2.驾驶疲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驾驶疲劳与肇事的关系是什么?3.驾驶员的职业适应性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4.饮酒对驾驶员的驾驶机能有什么影响?酒后驾车对安全行车会带来什么影响?5.生物节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安全行车有什么联系?试计算你自己下月第一天的生物节律状态。
6.根据行人的交通特性,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对行人如何进行管理?7.汽车的行驶方程式是什么?满足汽车行驶的条件有哪些?8.汽车的动力性能指的是什么?9.汽车的制动性能包括哪几个方面?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有何不同?10.汽车的制动性能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11.什么是城市道路的交通特性?12.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分几种?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13.什么是道路的平面线性?其构成要素是什么?如何保证?14.为什么要设置平曲线的超高和加宽?如何设置?15.什么是视距?分几种?如何保证视距?它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16.结合当地事故多发地点的情况,谈谈道路条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第三章1.哪些参数可以用来衡量交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2.什么是交通量?常见的交通量有哪几种?3.什么是第30位小时交通量?用它作为道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有何意义?4.什么是交通量的变化?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5.如何计算、理解K月和K日?如何运用K月和K日推测AADT?6.简答交通量有哪些用途?7.某地三月K月3=0.925,K日3= 1.113,实际观测到该地某道路上2007年3月28日(星期三)的交通量为3558辆,试推算该地此道路2007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8.某测站测得的连续5min时段的交通量统计如表3-6所示,高峰小时交通量为1373veh/h,求5min和15min的高峰小时系数。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整理完全版
D x 1 P 1 E x
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 并于 2004 年 5 月 1 日开始施行。 该法对车辆和驾驶人、 道路通行条件、道路通行规定、交通事故处理、执法监督和法律责任等作出了明 确具体的规定。 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道路交通参与者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法 律,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关怀。 21、 路网密度: 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与该区域的总面积之 比。每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拥有的公路里程数。 22、视野 : 人的双眼注视某一目标,注视点两侧可以看到的范围叫视野。 将头部与眼球固定,同时能看到的范围为静视野。 23、交通量:是指选定的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实际交通参与 者(含车辆、行人、自行车等)的数量,又称交通流量或称流量。 24、交通流密度(又称车流密度)是指在某一时刻,某单位长的路段上一条车道 或几条车道内的车辆数。 25、地点车速:是车辆驶过道路上某一断面时的瞬时速度,观测距离很短,以行 驶该距离的时间小于 2s 为限 26、基本通行能力:是指交通设施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 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 不论服务水平如何, 1h 所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辆数(最大小时流率) 。 27、驾驶员疲劳的主要原因:驾驶员的睡眠、生活环境、车内环境、车外环境、 行驶条件、驾驶员自身条件 28、影响车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驾驶员的影响车辆的影响道路的影响、交通条 件的影响、环境的影响 29、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作用:用于道路设计、用于道路规划、用于道路交通管 理 30 交通工程学:研究交通规律及运用的科学 31 动视力:是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同车体一起按一定的速度前进,驾驶员观察 物体运动的视力。 32 30 位小时交通量:将一年当中 8760 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 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第 30 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 30 位小时交通量。 33 临界密度:在交通流密度中,能够使道路上的交通量达到最大值时的密度, 又称为最佳车流密度 34 交通规律:交通规律是指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流流动、停车等规律。 答:在少于一年的某个时段内,在指定地点的平均每日交通量,称为平均日交通 量 17. 名词解释:立体视觉 答:人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一种视觉感知能。 18. 名词解释:高峰小时交通量: 答:指一天内的交通高峰时间连续 1h 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一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尽管各国学者对交通工程学的理解、认识不完全一样,但在两个方面是基本共同的:交通工程学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分化出来的,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交通流,交通工程学主要解决道路交通系统中的科学问题。
2、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驾驶员、乘客、和行人。
3、汽车基本特性包括:设计车辆尺寸、动力性能、和制动性能。
4、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交通量都是变化的。
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之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
5、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全部车辆的15%是在此车速以下行驶,此速度称为第15%位车速,可用此车速作为道路的限制最低车速。
6、出行分布一般指各交通小区相互间的人或车的出行数。
7、交通设施从广义上被分为连续流设施与间断流设施两大类。
8、高速公路通常均采用二级服务水平,不控制进入的汽车车道公路路段在平原微丘的地区采用二级服务水平,在重丘山岭地形及在近郊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9、交通标志的三要素是颜色、形状和符号。
10、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工程(Engineering)、法规(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
1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视力、视野、和色感等几个方面体现。
12、根据美国的研究,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13、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第85%位车速,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最高车速。
14、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每小时交通量。
1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发生和中止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16、M/M/N排队系统是指泊松输入、负指数服务分布、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1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三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1、关于区域控制系统,正确的说法是A.SCOOT是澳大利亚开发的B.SCATS是英国开发的C.TRANSYT是定时控制系统D.SCATS是实时控制系统【答案】C2、下面哪个不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A.时差B.周期时间C.绿灯时间D.相位【答案】C3、我国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分级表,对一级服务水平的高速公路,每车道的最大服务流量规定为()。
A.600pcu/hB.800pcu/hC.1000pcu/hD.1200pcu/h【答案】B4、下列方法中哪一种方法不是交通量调查的常用方法()。
A.人工观测法B.有线电视监控法C.车辆感应器测定法D.试验车法【答案】B5、下列不属于交通标志的要素的是()A.数字B.形状C.符号D.色彩【答案】A6、下面哪个不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A.时差B.周期时间C.绿灯时间D.相位【答案】C7、关于车流波及波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速为正,则波沿道路后退B.波速为正,则波沿道路前进C.所有车流波都沿道路前进D.所有车流波都沿道路后退【答案】A8、下面哪一种概率统计模型不能用来描述车辆到达数的分布()。
A.二项分布B.负指数分布C.泊松分布D.负二项分布【答案】B9、某年某道路路段发生了35起交通事故,其长度为20公里,平均交通量为5000辆/日,则该路段事故率为A.97.22(次/HMVK)B.95.89(次/HMVK)C.9.589(次/HMVK)D.100(次/HMVK)【答案】B10、设M/M/1系统的利用系数为ρ,则说法准确的为()A.ρ可以小于0B.ρ>1,则系统稳定C.ρ<1,则系统不稳定D.ρ>1,则系统不稳定【答案】D11、下列方法中可用于交通分布预测的方法是()。
A.回归分析法B.重力模型法C.变量分析法D.数字模拟法【答案】B12、停车场的出入口设置时,当停车车位数大于500个时,应设置的出口数为()。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交通⼯程学复习资料1、交通⼯程学的定义:是研究交通发⽣、发展、分布、运⾏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营运、管理、安全的理论、⽅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效、快捷、舒适美观、⽅便、经济的⼀门⼯程技术科学。
(交通⼯程学研究⽬的:探讨如何安全、迅速舒适经济的完成交通运输任务。
)2、5E :⼯程(engineering )、执法(enforcement )、教育(education )、环境(environment )、能源(energy )。
3、交通⼯程学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或复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4、交通⼯程学在道路运输管理中的作⽤:(1)实现公路交通运输的安全、迅速、经济和舒适;(2)公路运输业最基本的固定设施、⽣产设备—公路和车辆,公路运输业的主体⼒量—汽车驾驶员以及包括汽车运输的基本⽣产活动构成的道路交通流,道路环境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都是交通⼯程学研究的对象;(3)有利于促进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综合考虑⼈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提⾼管理⼯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实现交通运政管理中综合配套、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发展秩序良好的运输结构⽬标。
5、⼈的交通特性主要研究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反应特性、酒精对驾驶员的危害性、驾驶员的驾驶适合性,以及疲劳、情绪、意志、注意⼒等对⾏车的影响;⾏⼈和乘客的交通需求、⼼理特征和习惯等。
6、驾驶员的可靠性取决于三组因素:驾驶员的技术熟练程度、个性与感受交通情报的特性以及在动态交通环境中的应变能⼒。
7、视⼒是指分辨两物点之间最⼩距离的能⼒,是⼈的眼睛分辨物体形状、⼤⼩的能⼒。
视⼒有静视⼒、动视⼒和夜视⼒之分。
8、(1)暗适应:由明亮处进⼊暗处,眼睛习惯、视⼒恢复,称为暗适应。
(2)明适应:由暗处到明亮处,眼睛习惯、视⼒恢复,称为明适应。
暗适应,时间较长,通常要3-6min 才能基本适应,约30-40min 才能完全适应。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2、交通工程的发展【不太重点】(1)步行时代:公元前25世纪(2)马车时代:公元前25世纪-公元19世纪(3)汽车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4)高速公路时代:20世纪30年代以后3、交通工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p4)【填空】标志:1930年美国交通工程师学会成立(1)交通工程学创立的初期:20世纪30年代(2)交通工程学发展中期:(3)近期交通工程学发展的发展:4、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复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5、【常识】(1)世界上第一条最长的路---丝绸之路(2)世界上最早用车的国家---中国(3)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始生产载货汽车。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我国公路仅建成13万多公里。
截至2007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358.37万km。
(5)国家公路网布局分为三类:一类12条由北京向全国放射,编号为101-112,计长2.35万km;二类由28条南北走向的纵线组成,计长4.79万km,编号为201-228(后调整为29条,4.62万km);三类30条由东西向横线组成,计长4.79万km,编号为301-330(后调整为29条,4.62万km)(6)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
6、7918网: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组成,简称7918网,总规模8.5万km。
7、【填空】1980年上海市成立交通工程学会,1981年中国交通工程学会成立,标志我国交通工程学科诞生。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一.1.85%位车速:含义: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低于该速度。
作用:以85%为车速作为制定最大限制车速标准的参考值。
15%位车速:含义: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15%的车辆低于该速度。
作用:15%位速度是用来确定最小限制车速,低于该速度的车辆将成为其他车辆的行驶障碍。
2.信号灯的设置:按道路分类性质选择控制类型按交通量和事故情况选择控制类型p192页3.交通流密度:含义:指在某一时刻,某单位长的路段上一条车道或几条车道内的车辆数。
它是反映道路上车辆的密集程度、衡量道路上车流畅通情况的重要指标。
N【K--交通流密度(辆/Km)、L--道路长度(辆/km)、K=LN--在L长的道路上拥有的车辆数(辆)】单点定时信号参数:出去相位差4.交通事故:定义:(广义)指参与交通肇事的当事一方必须是交通工具,并与另一方道路使用者或障碍物之间所发生的具有损坏后果的交通事件。
(狭义)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客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伤亡的额事故。
六要素:车辆、在道路上、在运动中、发生交通事态、发生事态的原因是过失、有后果不列入统计交通事故范围的事故是:1).厂矿、油田、农场、林场自建的专用道路,农村耕道、机关、学校、单位大院、车站、机场、港口货场内以及住宅区楼群之间的道路上发生的事故。
2).在道路上举行军事演习、体育竞赛、施工作业路段中发生事故。
3).军车、武装警察发生未涉及地方车辆或人员的交通事故。
4).在铁道口与火车相撞和道路度口哪生的事故。
5).蓄意驾车行凶杀人的案件和自杀案件,精神病患者自已碰撞车辆发生的事故。
6).车辆尚未开动发生的人员挤、摔伤亡事故。
7).因地震、台风、山洪、雷击造成的事故等。
5.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1)道路条件,是指街道或公路的几何条件,包括交通设施的类型及其形成的环境,每个方向车道数、车道和路肩宽度、侧向净空以及平面纵面线形等。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整理
一丶绪论1、交通运输的概念及其区别:•交通的概念分狭义和广义2种:–广义的交通包括运输和通信2个方面,是指人、物和信息在两地之间的往来、传递和输送,–狭义的交通专指运输•运输所涵盖的内容是明确的,即–指使用运输工具和设备运送物品或人员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过程,运输不包括通讯–目前人类有公路、铁路、水路、空路、管道五种交通方式,这五种交通方式有不同的基础设施•运输是通过工具、在交通设施上进行的活动、过程,因此交通是运输的基础和前提•交通设施是一种投资品,而运输则是无形的位移服务,但由于现代的运输活动都是在特定的交通设施上进行的(铁路运输要以轨道交通为基础,汽车运输则要在公路上进行),因此人们习惯于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统称交通运输。
2、交通运输的产品是什么?▪运输产品是指运输供给方提供运输需求方所需要人或物的位移,是运输产业各个品种、品牌产品的总称▪交通运输的核心产品是货物或旅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移▪交通运输的形式产品是位移载体的外在特征(如车船,飞机的车次、航班等)▪交通运输的附加产品是顾客购买位移产品时得到的附加服务和利益(如预约售票、查询、旅客投诉、客货运输事故赔偿等)3、运输市场的内含是什么:•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运输劳务)交易的场所, 该场所为旅客、货主、运输业者、运输代理者提供交易的空间•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的流通领域•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运输劳务)供求关系、交换关系的总和•运输市场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对运输产品(运输劳务)的需求(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总和4、交通需求的定义和基本特征:▪运输需求是指运输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生活对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所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即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运输产品的数量•时间特性还包括两方面:•一是运输需求在时间上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是对时间和速度的要求交通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运输价格和运输商品的市场价格变动,也会引起运输需求的变动•一般说来,运价下降,运输需求上升,而运价上涨时,短期内需求会受到一定抑制•两地市场商品价格差别增大,会刺激该商品两地间的运输需求;而商品价格差别缩小,则会减少两地间该商•品的运输需求•另外,燃油、运输工具等价格变动会引起运价的变动,从而也将导致运输需求的变动5、交通运输服务的定义、基本特征:▪运输服务是运输企业提供的核心产品(旅客,货物的位移)伴随辅助产品(信息咨询等延伸服务)的服务基本特征:运输服务的公共性▪人的出行、物质的移动,都存在着运输的需要,表现为运输服务的公共性特征▪运输产品的特殊性▪运输产品是无形产品▪运输产品是即时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同时存在▪运输产品以复合指标为主要计算单位▪运输的准公费服务性1。
交通工程学复习要点
《交通工程学》复习要点一.试述交通工程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要点:交通工程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有:1、交通特性,包括交通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个体特性和交通流的整体特性:(1)人的交通特性:人是道路、车辆的使用者,应当从交通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的视觉特性和反应特性、酒精对驾驶行为的危害性、驾驶员的驾驶适性,以及疲劳、情绪、意志、注意力等对车的影响。
(2)车辆特性:(1)车辆拥有量:车辆拥有量是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交通状况的具体体现,主要研究车辆历年来的增长率、按人口平均的车辆数、车辆增长与道路增多的关系、车辆组成以及车辆拥有量的发展趋势。
(2)车辆运行特性:研究车辆的尺寸大小与质量,以及其操纵特性、加速性能、制动性能、安全可靠性与经济特性。
(3)路的特性:道路是交通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交通工程学研究道路规划指标如何适应交通的发展,研究线形标准如何满足行车要求,研究线形设计如何保证交通安全,研究道路与环境如何协调。
2、交通流理论是寻求最恰当的模型描述各种交通状态,推导相应的表达公式。
研究如何利用各种交通流特征参数来描述不同状态交通流的变化规律,为制订合理的交通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方案、评定交通事故提供依据。
3、交通调查是开展交通工程工作的基础,包括交通量调查、车速调查、车流密度调查、延误调查、交通起讫点调查等项内容,这些是交通工程学的基本调查项目,是展开交通分析的基础。
为满足什么要求而调查、如何进行调查、如何取样、如何进行数据分析。
4、交通规划是根据城市性质、用地功能分区与布局、工作与居民地点的分布,研究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客运量与货运量,以及车辆出行的次数与流向的变化规律,计算交通出行在用地分区之间如何分配;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城市规划用地布局,分析城市交通特点,研究和选择高效的交通方式;配合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初步方案,研究城市客运和货运的交通流量和流向分布图,维修正规划道路系统提供依据。
5、交通法规是搞好交通秩序、保障交通畅通、保障交通安全和进行交通管理的法律基础,也是搞好交通宣传、安全教育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MADT
AADT
周变化(日变化) 日变系数 k
周日
=
AADT WADT
若仅有抽样观测数据而缺乏全年的交通量数据观测பைடு நூலகம்则 k 时变化
周日
=
周平均日交通量 观测日交通量
高峰小时交通量:在城市道路上,交通量时变图一般呈马鞍形,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交通 量呈现高峰的那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 高峰小时系数 PHF: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间段的交通量 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高峰小时系数的一般表达式 PHF������ =
第二章 交通系统的基本要素:人、车、路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1.驾驶员的职责和要求;2.驾驶员的反应操作过程;3.驾驶员的生理、 心理特性(视力、视野、色感) 汽车交通特性:1.设计车辆尺寸;2.动力性能(最高车速vmax 、加速时间 t、最大爬坡能力: 用汽车满载时第 I 档在良好的路面上可能行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表示) ;3.制动性能 道路基本特性:1.路网密度;2.道路结构;3.道路线形;4.道路网布局(典型的公路网布局 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杈形等;典型的城市道路网布局有棋盘形/方格形、带形、 放射形、放射环形等) 平均交通量表达式为: 1 ADT = n
n
Qi
i=1
式中Q i :各规定时间段内的日平均交通量(辆/d) ;n:个规定时间段的时间(d) 年平均日交通量 1 AADT = 365 月平均日交通量 1 MADT = n 式中 n:各自然月的天数 周平均日交通量 1 WADT = 7 月变化 月变系数k
月
7 n 365
Qi
i=1
Qi
i=1
Qi
高峰小时交通量
t 时段内统计所得最高交通量 ∗
60 ������
分布特性(不均匀性) :常用分布系数������������ 表示 K ������ = 路幅宽度 DHV = AADT ∗ n= ������������������ C1 ������ 100
主要行车方向交通量 双向交通量
∗ 100%
S≈ 时间平局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
1. 时间平均车速:在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地点车速,这些地点速度的 算术平均值,即为该断面的时间平均车速,即 1 ������ ������ = ������
n
������������
������ =1
������ ;������������ :第 i 辆车的地点车速(km/h) ;n:单位时间内观测到车 ������ :时间平均车速(km/h) 辆总数(辆) 2. 区间平均车速 在某一特定瞬间, 行驶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 称为区间平 均车速。当观测长度一定时,其数值位地点车速观测值的调和平均值,其计算公式为
程度,估计行车延误情况。要提高运输效率归根结底是要提高车辆的行程车速。 5. 临界车速(Critical speed) :这是指道路理论通行能力达到最大时的车速,对于选择道 路等级具有重要作用。 6. 设计车速(Design speed) :这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 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
W=������1 ∗ ������ DHV:设计小时交通量(辆/h) ;n:车道数;C1 :每一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辆/h) ;AADT: 规划年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辆/d) ;W:路幅宽度;W1 :一条车道宽度(m) 在考虑方向不均匀系数的情况下,单项设计小时交通量为 DDHV = AADT ∗ ������ ������������ ∗ 100 100
DDHV:单项设计小时交通量(辆/h) ;������������ :方向不均匀系数(%)
行车速度基本定义 1. 地点车速(Spot speed) :这是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车速,因此观测时 s 取值应 尽可能短,通常以 20~25m 为宜,用作道路设计、交通管制和规划资料。 2. 行驶车速(Running speed) :这是由行使某一区间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 间距离求得的车速,用于评价该路段的线形顺适性或进行通行能力分析,也可用于道路 使用者的成本效益分析。 3. 运行车速(Operating speed) :这是指中等技术水平的司机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 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车速,用于评价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运行状况。 4. 行程车速(Overall speed) :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 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行程车速是一项综合性指标,用以评价道路的通畅
第一章 交通工程学定义:交通工程学是从道路工程学分化出来的,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道路交通; 交通工程学主要解决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中的科学问题 交通工程学研究范围:1.交通特性分析技术;2.交通调查方法;3.交通流理论;4.道路通行 能力分析技术;5.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6.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7.交通安 全技术;8.静态交通系统规划;9.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10.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 方法、新技术 交通工程学特点: 1.系统性; 2.综合性 (5E 理论) 工程 (Engineering) 法规 (Enforcement) 教育(Education)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 ;3.交叉性;4.社会性;5.超前性; 6.动态性
中位车速:中位车速也称 50%位车速,或中值车速,是指在该路段上在该速度以下行驶的 车辆数与在该速度以上形式的车辆数相等时的车速。 在正态分布的情况下, 50%位车速等于 平均车速,但一般情况下,两者不等。 百分位车速 85%位车速: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 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只 有 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车速。 15%位车速: 意义类前。 在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上, 为了行车安全, 减少阻塞排队现象, 要规定低速限制,因此 15%位车速测定时非常重要的。 85%位车速领与 15%位车速之差反映了该路段上的车速波动幅度,同时车速分布的标 准偏差 S 与 85%与 15%位车速之差存在着下列近似关系 85%位车速 − 15%位车速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