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合集下载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件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件
你知道下列图片描述的景观吗? 它们位于我国哪个地区?
漠河风光
长 白 山 天 池
哈尔滨冰雕
它们都位于我 国东北地区
(一)地理位置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 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 “东北三省”。东北地区 面积78.8万平方千米,占 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辽宁省
活 动1
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 致方位,找出其邻国、临 省(区)和濒临的海洋。
第一步:首先读“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图”,初步认识东 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 第二步:读“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图”,确认东北地 区的经纬度位置,并找出东北地区的邻国、临省(区)和濒 临的海洋,内部行政区域的划分及相对位置。 第三步:读“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 河流、湖泊、地形区等,以及它们的分布状况,进而整体把 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二)地形特征
活动
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山脉、 平原和丘陵,说出东北地 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是山地、平原和丘陵,山 地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 和长白山;平原有东北平 原;丘陵有辽东丘陵。
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地表结构呈半环状的 三带:外围是黑龙江、 乌苏里江、图们江和 鸭绿江等流域低地, 中间是山地和丘陵, 内部是广阔的平原。
活 动3
认识地理事物或现象的位置,就是回答“它在哪里”的问题。地 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相对于其 他地理事物的位置,如海陆位置等)。读图,判断下面哪一幅图 表示的是绝对位置,哪一幅表示的是相对位置。
绝对位置
相对位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的定位画面示意 中国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活动
海南岛
2.比较东北平原、长 江中下游平原、海南 岛的纬度位置差异, 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 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 的重要影响。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笔记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笔记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中国的一个地理区域,由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三个省份组成,有时也会将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区包括在内。

这一地区东临日本海,北接俄罗斯,东北与朝鲜隔江相望,西南与河北省毗邻,西北则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

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具有鲜明特点,这里是中国主要的温带森林和草原分布区之一。

该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且漫长,夏季温暖湿润,春秋两季过渡较快。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尤其是玉米和大豆的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地形上,东北地区主要由山地、平原和盆地组成。

长白山脉横亘在吉林省东南部,是这一地区的最高点,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松嫩平原位于黑龙江和吉林之间,是中国著名的黑土地带,土壤肥沃,适宜农耕。

辽河平原则位于辽宁省,同样是农业发达地区。

此外,东北地区河流众多,主要有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辽河等,这些河流为当地的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提供了重要资源。

东北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各种金属矿藏。

自然环境造就了东北地区独特的生态系统,这里生活着多种野生动植物,包括东北虎、梅花鹿、丹顶鹤等珍稀物种。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生态环境面临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关于东北的描述

关于东北的描述

关于东北的描述
1. 地理位置:东北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中国最北端的地区之一。

它与俄罗斯和朝鲜接壤,面临着渤海和黄海。

2. 气候条件:东北地区的气候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

冬季的气温常常低于零度,会有大量的降雪。

3. 自然资源:东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它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盛产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作物。

此外,东北还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石油等。

4. 经济发展:东北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发达的重工业和制造业。

它在钢铁、机械、化工、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5. 文化特色:东北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

东北人民以豪爽、热情、好客而闻名。

东北的民间艺术形式如二人转、秧歌等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6. 旅游资源:东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长白山、大兴安岭、松花江等自然景观,以及沈阳故宫、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等人文景点。

总的来说,东北是一个地理位置重要、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文化特色鲜明的地区。

它在中国的经济、文化和旅游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雪较多的地区。
东北林区—中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东北地区拥有的森林资源主要属于落叶阔叶林。
东北地区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这里所说的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简称“东北三省”。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 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
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主要山脉: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主要河流: 黑龙江 乌苏里江 松花江 鸭绿江 主要平原: 三江平原 辽河平原 松嫩平原
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江、图们江
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
的平原。
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三面环山,沃野千 里。
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 暖短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 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东北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

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课件

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课件

典型例题
3. 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山河大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东北三省的“山环”指太行山脉、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 B. 东北三省的“水绕”指黑龙江、鸭绿江和松花江 C. 东北三省的“沃野千里”是指发育有黑土的东北平原 D. 黑龙江和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
课堂总结


自 然 环 境

地 区 的 地 理
知识精讲
二、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3. 河流特征: ① 河流较多,多界河; ② 东部鸭绿江和图们江是中朝两 国的界河; ③ 北部的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的界 河; ④ 河流有结冰期,且结冰期由南 向北越来越长。
典型例题
1. 下列不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D )
典型例题
2. 对应图中山脉、平原字母标注错误的是( D ) A. 大兴安岭 B. 小兴安岭 C. 东北平原 D. 昆仑山
知识精讲
二、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2. 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 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2)气温特征: 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冬季寒 冷漫长,夏季短促温暖。
知识精讲
二、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2. 气候特征: (3)降水特征: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集中在 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4)气候的影响因素: ① 纬度高,气温低,积雪厚; ② 地势高,气温低,积雪厚; ③ 距海近,积雪厚。
知识精讲
二、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1. 地形、地势特征: (3)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① 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 ② 山地主要分布在西、中、东部; (4)地势特征: 大部分地势起伏和缓,周高中低。
知识精讲
二、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5)地形分布格局: 山环水绕,被称 为“白山黑水” 之地。 (1)山环:西、北、东三面为大 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2)水绕:周围有黑龙江、乌苏 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一、知识要点东北地区1.地理位置与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水较多的地区。

二、跟踪训练1.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山环水绕、沃野千里②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③土地贫瘠④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东部⑤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A.①③⑤B.①②⑤C.②③⑤D.①③④2.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第二大平原B.地势坦荡平阔C.黑土面积广大D.沼泽湿地较多3.东北三省指的是()A.黑龙江、吉林、辽宁B.黑龙江、内蒙古、辽宁C.吉林、辽宁、河北D.内蒙古、吉林、辽宁4. “龙江熟,天下足”,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冬寒漫长②雨热同期③水源充足④沃野千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中俄两国的界河是()A.松花江B.黑龙江C.图门江D.鸭绿江6.以下词语不是形容东北三省的是()A.“林海雪原”B.“白山黑水”C.“北大仓” D.“天府之国”7.黑龙江是中国最东北的省份,面积为45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7%.下列关于黑龙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山环水绕、平原居中B.兴安山地是我国著名的木材生产基地C.三江平原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D.“北大荒”与蒙古国相邻8.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分别指的是()A.长白山、黑龙江B.大、小兴安岭、松花江C.长白山、鸭绿江D.太行山、乌苏里江9.人们根据土壤颜色常把东北平原称为()A.紫土地B.黄土地C.黑土地D.红土地10.关于北方地区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A.四季如春B.全年高温多雨C.冬冷干燥,夏热多雨D.全年干燥少雨1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包括黑、吉、辽三省B.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C.南北大约跨10度D.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12.历时2个多月的第31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幕,影响哈尔滨比长春、沈阳的雪期时间长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影响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二、填空题13.吉林省是以________族为主的省区.14.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本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________.15.我们生活的城市﹣﹣大庆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享受石油资源带给我们的富足和繁荣时,我们作为这座城市未来的主人,应该义不容辞地为大庆市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请结合大庆市的资源、环境、历史等情况,谈谈你的想法.________三、综合题16.材料:中央政府制定了重要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地理分区 东北地区

地理分区 东北地区

地理分区一.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一.位置范围1.海陆位置:大兴安岭以东,小兴安岭以西以南,长白山以西以北,南至渤海。

2.经纬位置:二.自然条件1.地形:西部为高原,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周围山地环绕。

2.气候:①.名称:温带季风气候②.特征: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与夏季,雨热同期。

3.水文:河网密布,流量较小,有结冰期,冬季断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4.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严寒带针叶林(少量草原草甸)5.土壤:黑土(肥沃,有机质含量多)6.整体性三.社会经济1.农业1)农产品:春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甜菜、三河马、三河牛。

2)农业生产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3)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4)农业发展的条件a)优势条件:东北部和中部平原广阔,适宜大规模机械生产;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地广人稀,开发晚。

交通方便。

b)限制条件:热量条件不足。

熟制仅为一年一熟5)成果:平原地区,三江、松嫩平原商品粮基地;山地地区,大小兴安岭,我国最大林区,长白山区,珍贵药材产区辽东半岛丘陵,我国最大柞茧产区辽南,苹果产区西部高原,放牧牧业区2.工业1)部门:重工业、能源工业2)条件:①煤、铁、石油资源丰富;②交通便捷,水路、铁路交通发达;③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基础好,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④区域内高校众多,人才充足;⑤市场广阔。

3)类型:原料导向型4)工业地带:东北老工业基地。

3.城市:4.人口:约占全国的9.04%5.交通:京哈线、沈大线、滨绥线。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寒温带气候
东北地区北部属于寒温带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 季短暂凉爽。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东北地区西部和中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 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气温与降水
气温
东北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冬季 气温低,夏季气温较高。
降水
东北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年降水量在400-1000毫米之间, 降水分布不均。
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态 旅游等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环境保护意识
东北地区的人们普遍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为地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THANK YOU
感谢聆听
野生动物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 源,包括东北虎、亚洲黑熊、马
鹿等珍稀动物。
鸟类
东北地区是候鸟的重要迁徙通道, 有多种珍稀鸟类在此栖息和繁衍。
水生生物
东北地区的水域生态系统丰富, 包括河流、湖泊和湿地等,孕育 了多种水生生物,如鱼类、虾类
和贝类等。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
东北地区重视生态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 物资源和自然环境。
河流与湖泊
河流
东北地区的河流主要包括黑龙江、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这些河流发源 于山脉和高原,流向东南或南部的海域,是东北地区的重要水资源之一。
湖泊
东北地区的湖泊主要包括兴凯湖、镜泊湖、长白山天池等,这些湖泊多分布在 山区和高原地区,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生态系统和旅游资源之一。
05
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林木种类繁多
东北地区的森林中生长着多种林木, 包括松树、桦树、杨树等,林木种类 繁多,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 性提供了保障。

区域地理之东北地区

区域地理之东北地区

4、植被:温带落叶阔叶和针阔混交林, 植被覆盖率高
• 3、水文:河流密布,水源充足。 主要河流 水文特征
• 5、土壤: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资源的分布
• 森林、矿产(能源、铁矿)
主要城市
• 哈尔滨、长春、沈阳、大庆、鞍山、本 溪、大连
二、农业布局特点 1.划分依据:气候、地貌、 水文 和土壤 .划分依据:气候、地貌、 2.三大农业生产区 . (1) 种植农业区
分布: 平原、 分布:主要为 松嫩 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主 要粮食作物: 要粮食作物: 玉米大豆、春小麦、水稻等 、大豆、春小麦、
(2)林业区:主要分布在 大小兴安岭 林业区: 和长白山区。 林业区 和长白山区。 (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 西部高原 畜牧业区: 畜牧业区
•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
中国地理分区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
• 经纬度位置:北纬4陆位置:位于渤海北部 • 相对位置:中国东北部,北部和东部分别与俄罗 斯和朝鲜相邻
二、自然地理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地形: 山地、高原、平原
2、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自然条件
•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 地形:平原面积广大,地形平坦开阔 • 土壤:黑土深厚,土壤肥沃 • 水源: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 土地:人均耕地面积大,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社会经济条件
• 土地:人均耕地面积大,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 工业基础:工业基础雄厚,机械化水平高 • 农业生产技术先进 • 市场广阔 • 交通:水陆交通便利 • 劳动力、政策
工业生产
• 主要工业区:辽中南(区位条件)
主要自然灾害
• 旱涝、寒潮

地理《东北》知识点

地理《东北》知识点

东北地区(东北三省)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环境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自北向南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部。

濒临黄海和渤海。

2.地形与河流山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水绕——黑龙江乌苏里江(中俄)鸭绿江图们江(中朝)沃野千里——东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3.气候:气候冷湿。

原因--(1)纬度高,靠近冬季风源地所以冷;(2)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所以湿。

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降水集中夏季,冬季多降雪。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农业1.主要粮食作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和水稻。

2.东北地区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有利条件:自然条件(1)地势平坦(2)土壤肥沃(3)雨热同期;人文条件(1)地广人稀(2)农业科技水平高(或机械化水平高)。

不利条件:(1)气温低,农作物一年一熟;(2)春秋易受寒潮影响,发生低温冻害。

3.存在的环境问题:(1)湿地面积锐减,(2)生态环境恶化。

解决措施:(1)停止开荒,(2)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如建立三江自然保护区。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工业1.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2.主要的工业部门: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导,煤碳、电力、建材、森林等重工业。

3.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1)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2)便利的交通—京哈铁路、哈大铁路、大连港。

4.东北重工业基地发展滞后的原因: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增加科学技术投入(3)治理环境污染(4)走经济多样化道路(5)更新设备等。

东北区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东北区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长白山: 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长白山(狭义),是 东北第一高峰,号称“东北屋脊”,位于今日中国 吉林省和朝鲜两江道三池渊郡。广义的长白山是指 长白山脉,是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绵延上千公里的 一系列山脉,横亘于中国的吉林、辽宁、黑龙江三 省的东部及朝鲜两江道交界处,狭义上的长白山则 单指其主峰长白山。 长白山古代时名叫“不咸山”(或为白罗聂· 显 干之音译)、“太白山”,长白山也以“白山”与 黑龙江的“黑水”并称,是中国东北的代名词。 主峰长白山是一座休眠期的活火山,白头山天池 是全国最深的火口湖。
东北地区狭义上指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三省构成的区域广义上则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以及旧为东三省管辖的今内蒙古自治区东五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河北省东北部的秦皇岛市和承德市部分地区
东北地区
第一节 区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BY Tiger - young
一、区位
东北地区位于38°43′N~53°33′N, 118°53′E~135°05′E,是中国纬度最高、经度最 偏东的地区,属于寒温带与中温带。 东北地区,狭义上指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 省三省构成的区域,广义上则包括黑龙江省、吉林 省、辽宁省以及旧为东三省管辖的今内蒙古自治区 东五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 锡林郭勒盟)、河北省东北部的秦皇岛市和承德市 部分地区。
二、自然条件
(一)山环水绕的地表结构 山:西部是大兴安岭北部山地,北部是小 兴安岭,东部是长白山地和千山山地。山地 怀抱之中是东北平原。 水:最外环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 鸭绿江和黄海、渤海。
大兴安岭:
位于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北起黑 龙江畔,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 南走向,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300公里 。 大兴安岭中的“兴安”是满语,意为 “极寒的地方”,因为气候寒冷,故有此名; 大兴安岭的“岭”即满语“阿林”,其意为 山。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读图,说一说东北地 区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2)说出哈尔滨、长春、 沈阳的主要工业部门;想一 想,这些工业部门的形成, 与这些城市附近地区的资源 状况有何关联?
(3)议一议,东北地区工 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辽中南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工业基地,面积近12万平方千米, 人口3500多万。鞍山、本。 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 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使辽中南地区成为全 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沈阳是机械工业中心,鞍山和本溪是钢 铁工业基地,抚顺是石油化学工业和装备制造基地,辽阳是化
业布局以及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本章学习 的方法,完成下列任务。 (1)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2)归纳家乡的地形、气候特征。 (3)家乡的城镇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些特 点是怎样形成的? (4)家乡的产业布局有哪些特点?这些特 点是怎样形成的?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归纳东北地区主要粮食 作物分布规律。 玉米主要分布松嫩平原和辽河 平原;大豆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 和三江平原;小麦主要北部平原 和丘陵区。水稻主要分布49°N 以南平原地区,较为分散,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地 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雨热同期;平原广阔,土壤肥 沃;人均耕地较多;灌溉便利。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计算下表,并分析计算结果。 (2)议一议,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全国(2010年) 东北地区(2010年)
总产量 人均产量 产量 占全国比 人均产量 (万吨) (千克/人) (万吨) 重/% (千克/人)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三、气候差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 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2021/2/4
20
阅读
东北地区的森林 东北地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光照充足,有利于 植物的生长,典型植被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 叶林以及草甸草原等。 东北针叶林的树种以落叶松居多,红松次之;阔叶林树 种以杨、桦、栎为主。长期以来,东北林区一直是中国重 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1)比较日本、中国、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 明海陆位置对这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2)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 位置差异,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 重要影响。 3、结合上述分析,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 重要性。
2021/2/4
6
地形特征
2021/2/4
2021/2/4
25
课堂练习
2021/2/4
26
1.东北地区包括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
(A )
A.黑、吉、辽
B.内蒙古、吉、辽
C.黑、冀、辽
D.吉、辽、宁
2.关于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B.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
C.东边和北边临海
D.地处内陆,离海远
3.东北地区西部的地形主要是
(2)长白山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 东南侧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而西北侧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3)玲玲所在的一侧是山体的东南侧,还西北侧?说出 你的判断依据。
(3)因为她观察到了这一植被变化与降水有关,而东南侧正好位于 山体迎风坡,降水较多。
(受降水影响东南侧植被基带更高一些)
2021/2/4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集中在夏季

第一节_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第一节_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2.6华里
文化传承:
左图:北陵-昭陵 右上图:沈阳故宫 右下图:东陵-福陵
沈寓 后 清 阳意 的 文 人来 历 化 的诠 史 , 世释 舞 沈 界时 台 阳 名代 上 人 片的 , 的 变它精 迁将神 。承图 一载腾 宫更; 两多在 陵的今 :

• “ 一 宫 两 陵 ” 申 遗 成 功
• 从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 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10座亭子,其 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这11座亭子,就是11座帐篷 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显示了 满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与自然环境
吉林雾凇
林海雪原
鹿茸
人参
貂皮
人蔘 :長於長白山地深山密林間,怕強光又需充足的散射 光, 需要水分又怕積水,故天然蔘數量少且昂貴。 貂皮 :質輕保暖,價值不菲,以紫貂最貴,目前水貂人工馴 化已成功,紫貂尚在研究中。 鹿茸 :成年雄鹿頭上雙角每到深秋脫落,隔年四月中旬再生 新角,新角外蒙著一層棕黃色長滿絨毛的皮,即 鹿茸 烏拉草:沼澤區野生草,經搥打後如棉似毛,保暖去濕,可墊 在烏拉鞋中禦寒。(昔為人蔘 貂皮 烏拉草)
東北三寶:人蔘 貂皮 鹿茸
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
• 过去东北地区的居民十分贫穷,住房大多数是土 垒草房,其窗户大多数是木棂格子窗,因买不起 玻璃,只好用纸糊在外窗上,以挡风御寒。为什 么要糊在外边呢?因为糊在外面它可以保护木制 窗棂不受雨水腐蚀和风吹日晒,延长窗户的使用 寿命。糊的方法是将两张窗户纸中间夹上网状麻 绳,糊在一起, 然后再糊到窗棂上,再在窗纸上 均匀地涂上豆油,纸干后,挺阔结实,既不怕雨 淋,又不怕风吹,经久耐用。现在绝大多数的居 民居住条件改善了,都换成了明亮的玻璃窗。除 了个别的穷困地方外,很难看到“窗户纸糊在外” 的现象了。

东北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

东北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

(1)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一想,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长白山东南侧年降水量可达1 000毫米以上,而西北 侧仅为600~700毫米。议一议,为什么同一座山体两侧的 降水量会有明显不同? (3)玲玲所在的一侧是山体的东南侧,还西北侧?说出 你的判断依据。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东北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值大体介于什么范围? 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东北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 (2)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体介于什么范围?据图归纳东北地 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28 18 500mm -24 20 -20 22 -16 -12 -8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一、气候类型
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
二、气候特征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东北地区降水较多,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 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
三、气候差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
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降水量自西 向东有减少的趋势。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东北地区的森林 东北地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光照充足,有利于 植物的生长,典型植被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 叶林以及草甸草原等。 东北针叶林的树种以落叶松居多,红松次之;阔叶林树 种以杨、桦、栎为主。长期以来,东北林区一直是中国重 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归纳东北地区1月平均 气温分布规律。 南高北低,局部气温差异大。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东 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的主 要原因。 南部纬度低,且受冬季风影响 稍小,气温较高,而北部相反; 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使得局部地(1)说出东北地区在 中国的大致方位,找出东北 地区包括省级行政区及邻国、 临海、邻省(区)。 (2)东北地区南北大 约跨越多少纬度?主要位于 哪一个温度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东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C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便利的交通
C.水资源充足
D.较好的工业基础
甜菜种植地
黑土地
东北地区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等土 壤,这些土壤都有深厚的暗色表土层。 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为黑土分布区,厚 度可达1米;松嫩平原中西部为黑钙土分 布区。黑土和黑钙土的有机质含量高, 是中国自然肥力最高的土壤。
鞍钢热扎车间
飞机制造
大连造船厂
大庆油田
1.东北地区包括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
哈尔滨
哈尔滨
长春
长春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这里建有规模宏大 的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有古建筑90余幢,是中国现存的仅次于北京 故宫的皇宫建筑群。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工 业以重型机械、有色冶金著称。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黑土地
玉米地
大豆种植地
满族
朝鲜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长期以渔猎为生的民族。人们常用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句民谣来描述赫 哲人的渔猎生活。
赫哲族
东北地区满族分布广泛; 蒙古族分布在西部; 回族主要分布在中部; 朝鲜族分布在长白山两侧; 鄂温克族分布在西北端; 鄂伦春族分布北部山区; 赫哲族分布在三江平原。
A.三江平原
B.长白山地
C.辽河平原
D.小兴安岭
5.分布在长白山东侧的主要少数民族
A.回族
B.朝鲜族
C.蒙古族
D.鄂温克族
6.东北地区占主要地位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公路
B.河运
C.铁路
D.航空
7.哈大线、滨洲线和滨绥线交会的城市是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大连
(C) ( B) ( C) ( A)
东北地区1月平 均气温分布
东北地区7月平 均气温分布
东北地区年降水 量分布
东北地区的森林 东北地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的生 长,典型植被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以及草甸草原 等。 东北针叶林的树种以落叶松居多,红松次之;阔叶林树种以杨、 桦为主。长期以来,东北林区一直是中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C )
A.黑、吉、辽
B.内蒙古、吉、辽
C.黑、冀、辽
D.吉、辽、宁
2.东北地区南部的地形主要是
(C)
A.广阔的平原
B.坦荡的高原
C.起伏的丘陵
D.高耸的山地
3.东北地区东南侧降水丰富的原因不包括
(D )
A.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B.暖湿气流的迎风坡
C.离海洋比较近
D.终年受西风影响
4.下列地区中,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是
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
面积(万千米2)
人口
1953年
(万人) 2010年
黑龙江 45.4 1190 3833
吉林 18.7 1133 2747
辽宁 14.7 2039 4375
闯关东
东北地区有关东、关外之别称。这里的“关”指的是位 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山海关。闯关东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华北地区 的农民向东北地区的移民过程。19世纪初,黄河下游出现连年不 断的自然灾害,而当时的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大部分土尚末开垦。 迫于日益沉重的生活压力,受灾农民不顾禁令(清朝政府为禁止 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而颁布的禁关令),冒着被惩罚 的危险,陆续“闯”入东北。闯关东造成了东北地区人口的急剧 增长。
8.不能在东北地区自然生长的农作物是
(B )
A.大豆
B.荔枝
C.小麦
D.甜菜
9.东北地区玉米产地主要集中在
( D)
A.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B.辽河平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江平原
C.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D.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10.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A )
A.以重工业为主
B.以轻工业为主
C.以高新技术工业为主 D.轻、重工业高度发达
黑龙江
长白山
白头山天池
大兴安岭
东北平原
“白山黑水” 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松花江、鸭绿江等河流的发源 地。长白山天池系由火山口积水成湖。天池湖水碧蓝,水平如境, 群峰倒映,风景秀丽。 黑龙江流经黑龙江省北侧,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重要的界河, 流域内森林茂盛,径流丰富。松花江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也是流 经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松花江连接了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 吉林等城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水上运输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