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无方》阅读附答案

合集下载

《教子无方》阅读题及答案(精选五篇)

《教子无方》阅读题及答案(精选五篇)

《教子无方》阅读题及答案(精选五篇)第一篇:《教子无方》阅读题及答案教子无方林海音母亲骂我不会管教孩子,她说我:“该管不管!”我也觉得我的儿童教育有点儿特别。

刚下过雨,孩子们向我请求:“让我们光脚去玩,好不好?”我满口答应,孩子们高兴极了,脱下板板,卷起裤腿儿,三个一阵呼啸而去。

母亲怪我放纵,她说满街雨水,不应当让孩子们光脚去蹚水,我回答母亲:“蹚水是顶好玩儿的事,我小的时候不是最爱蹚水吗?”母亲只好骂我一句:“该管不管!”……雨天无聊,孩子们最喜欢爬到壁橱里去玩,我起初是绝对不许的,如果他们乘我买菜的时候爬到里面去,回来一定会挨我一顿臭骂。

有一次我们要出门,二的问爸爸:“妈妈也出去吗?”爸爸说:“是的。

”二的把两条长辫子往后一甩,拍着小手儿笑嘻嘻地向三说:“妈妈也出去,我们好开心!”我正在房里换衣服,听了似有所悟,他们像我一样吗?喜欢背着爸妈做些更淘气的勾当?我的爸妈那样管束我,并没有多大效力,我又何必施诸儿女?这以后,我便把尺度放宽,甚至有时帮助他们把枕头堆起来,造成一座结结实实的堡垒抵御敌人,枕头上常常留有他们的小泥脚印,母亲没办法,便只好又骂我:“该管不管!”我心想,他们的淘气还不及我的童年一半呢?成年人总是绷着脸儿管教孩子,好像我们从未有过童年,不知童年乐趣为何物何事。

有一天我正伏案记童年,院里一阵骚动,加上母亲唉唉叹声,我知道孩子们又惹了祸,母亲喊:“你来管管。

”我疾步趋前,喝!三个丑小鸭一字儿排开,站在那里等候我发落。

只见三张小脸儿三个颜色:我的小女儿一向就是“娇女儿泪多”,两行泪珠挂在她那“灵魂的窗户”上,闪闪发光;大女儿的脸上涂着“迷死弗多”口红,红得像台湾番鸭的脸;那老大,小字虽然没写完,鼻下却添了两撇仁丹胡子。

一身的泥,一地的水。

不管他们惹了什么样的祸,照着做母亲的习惯,总该上前各赏一记耳光,我本想发发脾气,但是看着他们三张等候发落的小花脸儿,想着我的童年,不禁哑然失笑。

孩子们善观气色,便也扑哧哧都笑起来,我们娘儿四个笑成一团。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2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2

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一)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说我们可以略读[甲] 今人说读书要“咬文嚼字”,这是告诉我们要精读。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乙]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

书籍,能在我们观点产生fēn qí时,为我们指引方向,书籍能zhù xù 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能传递漫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

(1)请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fēn qí zhù xù2.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二章》)(2),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3)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6)《次北固山下》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通过丰富想象,借月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的诗句:,。

3.默写。

(1)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2),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3)在唐朝诗人刘禹锡《秋词(其一)》一诗中,不写悲秋,而用明丽秋景以及豪迈诗情来印证“秋日胜春朝”的诗句是:“,。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缥.缈(piāo)掺.和(cān)赐.给(cì) 随声附和.(hè)B.炫.耀(xuàn) 愚蠢.(cǔn)踪迹.(jì) 骇.人听闻(hài)C.妥.当(tuǒ) 御聘.(pìn)钦.(qīn)差莽莽榛.榛(zhēn)D.呈.报(chéng) 躇.步(chú)庇.护(pì) 不可救.药(jiù)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古诗文里着古典的语言、古雅的文采、古朴的情怀、古奥的……谁能穿透历史的冰层,古诗文的领域,寻觅到汉语的,哪怕只取一瓢饮,也足以让他拥有不同凡响的语文功力。

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高二

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高二
母亲对我如此疼爱,却要把我耳朵上的一个肉瘤子去掉,这 就构成了一对矛盾。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呢?我的母亲是有智慧 、有耐心的母亲,她的办法是从自己头上扯下一根头发,把头 发系在肉瘤子中间最细的地方,循序渐进,一点一点把头发勒 紧。母亲后来告诉我,她都是趁给我喂奶奶的时候,趁我把注 意力都集中在吃奶上,才把头发给我紧一紧。就这样日复一日 地紧下来,肉瘤子的顶端部分开始变红,发肿,发紫。六七天后, 直到顶端部分变得像一粒成熟的紫葡萄,便果熟蒂落般地自 动脱落下来。我那时还不记事,连对疼痛的记忆能力都没有。 或许母亲做的手术没有带给我任何疼痛,在我不知不觉间,和
以德治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事例为我们提供了有 益借鉴,得到了深刻启示。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一家之长的作 风会影响家风的形成。人品好,家风就好,家庭就和睦,子孙多 贤达;反之,如果律已不严,教子无方,就会导致家风败坏,让家 人蒙羞。
从严管家。家风反映一个家庭奉行的立身做人原则,一定程 度上也是社会价值观念的缩影。时下,虽然不提倡“棍棒之下 出孝子”的教育理念,但治家之道,不可失之于宽,对家庭成员 必须严格教育管理。家风正,则政风清。
(摘编自罗建刚《把准家风的时代脉搏》
材料二:
家风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 的德育资源,是有效的德育方式,对提高国民道德意识、内化 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德育功能,在涵养个体人格、稳定家庭方 面彰显了重大德育价值。家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需要高度概 括、深度凝练将其抽象内容具象化,在“实”字上聚焦,有助于把 握家风的核心和实质。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0 学年高二下学期 7 月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高二
试题预览
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学年下学期高二 7 月期末联 考考试

2021年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1年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1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试卷深度解析一、古诗文(40分)(一)默写(16分)1.明月几时有?(苏轼《水调歌头》)2.盈盈一水间,(无名氏《迢迢牵牛星》)3. ,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4.朝晖夕阴,……(范仲淹《岳阳楼记》)5.学校组织学农活动,同学们来到农村,看到一片片农田和整齐的村舍,情不自禁地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句子“,”来形容所见之景。

【答案】(一)(16分,每空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1. (3 分)把酒问青天2. ( 3分)脉脉不得语3. (3分)空山新雨后4. (3分)气象万千5. (4分)土地平旷(2分)屋舍俨然(2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上下句提示默写古诗、词、曲、文句子的能力,难度较小,一般错在汉字书写上。

古诗文默写历年分值:2011-2013年:18分2014-2019年:15分 14年出现了综合运用2020-2021:16分增加理解性默写(二)阅读下面三段选文,完成第6一8题(12分)【甲】卖油翁(节选)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核舟记(节选)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丙】口技(节选)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6.《卖油翁》作者是代的(人名)。

(2分)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8. [甲]文形象地表达出□□□□的道理;[乙]文细致地说明了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丙]文则生动地表现出宾客深信“火起”而□□□□的样子。

我们可以用[乙]文中的一句话“”来赞叹卖油翁、核舟雕刻者、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6分)【答案】(二)(12分)6. (2分)(1)宋(1分)(2)欧阳修(1分)7. (4分)可是计算核舟的长度,还不满一寸。

《周公诫子》《教子有方》中考真题及答案

《周公诫子》《教子有方》中考真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20—23小题。

【甲】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选自《韩诗外传》)【乙】教子有方方其①在任时,生二子。

谓其妻曰:“予年将半百,有子已足,况再索乎?予意送汝归故里,以教予子。

是方成章②,尚不知习俗。

假令长在署中,其安分者不过无能,其不安分者则竟败类矣。

盖衙门之所尚者,骄惰奢侈,娼、酒、赌、博无所不为,此则知识未定之人之所大忌。

天下之不为习俗所移,出类拔萃者,能有几人乎?予以何等起家?祖功宗德,尽于此矣?安敢望后亦有豪杰之士耶?汝以二子归,先训之读,二三年可知其志。

倘能读书则善,否则,农、工、商贾,各予一业,决不至饿殍③者,若曰,少君?而已矣。

此不但饿殍,皆俳优④之流亚⑤也。

”其母、妻皆性喜俭朴,亦恶坐享,欣然同归。

(选自吴炽昌《客窗闲话》)【注】①其:他,指沈太守;②成章: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具有一定规模;③殍(piǎo):饿死;④俳(pái)优: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⑤流亚:指同一类人物。

20.下列各项加点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犹恐失天下之.士安敢望后亦有豪杰之.士耶B.夫贵为.天子天下之不为.习俗所移C.守以.检者予以.何等起家D.不谦而.失天下黑质而.白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指词性的变化,两点都“相同”。

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内容,了解选项各句话的意思,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

《世说新语二则》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8课】班级:姓名:《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一)、《咏雪》1、【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文义】文章的义理。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骤】急。

6、【何所似】像什么。

7、【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8、【未若】不如,不及。

9、【因风】乘风。

【因】,趁、乘。

10、【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二)、《陈太丘与友期》1、【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2、【日中】正午时分。

3、【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4、【乃】才。

5、【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6、【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7、【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8、【引】拉,牵拉。

9、【顾】回头看。

二、重点句子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文。

2、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3、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4、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6、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7、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8、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9、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林海音 教子无方的叙述顺序 -回复

林海音 教子无方的叙述顺序 -回复

林海音教子无方的叙述顺序-回复题目:林海音教子无方的叙述顺序引言:林海音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教子无方》以其独特的叙述手法和生动的描绘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按照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以林海音教子无方的叙述顺序进行详细解析。

一、父亲教子无方林海音在小说的开篇就以“父亲教子无方”为主题,通过描绘父亲林说要给儿子买玩具却没有兑现,敷衍塞责的态度,以及他对儿子的偏爱和忽视,展现了一个教子无方的父亲形象。

这一部分可以提及父亲对儿子的言传身教,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给儿子树立了错误的价值观。

二、儿子的叛逆期和迷茫在成长过程中,儿子常常遭受到父亲的冷落和不理解,导致他愈发感到内心孤独和迷茫。

儿子进入叛逆期,开始与周围的人、环境产生冲突,对父亲的教育态度产生了怀疑和不满。

这一部分可以阐述儿子对自我发展的迷茫和对家庭关系的疑惑,以及这种内心的抵触如何逐渐影响他的成长。

三、儿子的自我救赎之路面对父亲教子无方的现状,儿子逐渐认识到自己需要摆脱这种命运,主动寻找自我救赎的道路。

儿子开始尝试与父亲沟通,理解他的不足和缺陷,以期能够对父亲有所启迪。

此外,儿子也开始积极寻找其他人的关爱和启示,通过阅读书籍、观察他人的生活,来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

这一部分可以描述儿子逐渐走出内心的困境,为自己设定目标并付诸实践的过程。

四、父子关系的逐步转变随着儿子自我成长和救赎之路的进行,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逐步转变。

父亲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对儿子的态度,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试图改正。

儿子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长,为父亲树立了一个正面的榜样。

这一部分可以阐述父子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转变过程,以及这种转变对双方成长的积极影响。

五、教育的重要性和启示通过林海音的《教子无方》,我们得以深刻认识到教育在一个家庭中的重要性。

正确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故事中展示的父子关系的转变以及儿子自我救赎的过程,给予了读者许多教育启示。

《旧五代史—曹皇后传》“武皇帝贞简皇后曹氏,庄宗之母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旧五代史—曹皇后传》“武皇帝贞简皇后曹氏,庄宗之母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旧五代史—曹皇后传》“武皇帝贞简皇后曹氏,庄宗之母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皇帝贞简皇后曹氏①,庄宗②之母也。

太原人,以良家子嫔.于武皇。

姿质闲丽,性谦退而明辨,雅为秦国夫人所重。

秦国夫人常从容谓武皇曰:“妾观曹姬非常妇人,王其厚遇之。

”时姬侍盈室,罕得进御,唯太后恩顾不衰。

武皇性严急,左右有过,必峻于谴罚,无敢言者,唯太后从容救谏,即为解颜。

及庄宗诞,体貌奇杰,武皇异而怜之,太后益宠贵,诸夫人咸出其下,后亦恭勤内助,左右称之。

武皇薨.,庄宗嗣晋王位。

时李克宁、李存颢谋变,人情危惧。

太后召监军张承业,指庄宗谓之曰:“先人把臂授公以此儿如闻外谋欲付托公等但置予母子有地毋令乞食于沛幸矣”承业因诛存颢、克宁,以清内难。

庄宗善音律,喜伶人谑浪,太后常提耳诲之。

天祐七年,镇、定求援,庄宗促命治兵,太后曰:“予齿渐衰,儿但不坠先人之业为幸矣。

何事栉风沐雨,离我晨昏!”庄宗曰:“禀先王遗旨,须灭仇雠。

山东之事,机不可失。

”及发,太后饯于汾桥,悲不自禁。

庄宗平定赵、魏,驻于邺城,每一岁之内,驰驾归宁..者数四,民士服其仁孝。

太后初封晋国夫人,庄宗即位,命宰臣卢损奉册书上皇太后尊号。

其年平定河南,西幸洛阳,令皇弟存渥、皇子继岌就太原迎奉。

庄宗亲至怀州,迎归长寿宫。

太后素与刘太妃善,分诀之后,悒然不乐。

俄闻太妃寝疾,遣尚医中使问疾。

既而谓庄宗曰:“吾与太妃恩如伯仲,彼经年抱疾,但见吾面,差足慰心。

吾暂至晋阳,旬朔与之俱来。

”庄宗曰:“时方暑毒,山路崎岖,无烦往复。

可令存渥辈迎侍太妃。

”乃止。

及凶信至,太后恸哭累旬,由是不豫,寻崩于长寿宫。

同光三年冬十月,上谥.曰贞简皇太后,葬于寿安陵。

(选自《旧五代史》,有删节)【注】①武皇帝:指李存勖之父李克用。

贞简皇后曹氏:李存勖之母,也即后文的“太后”。

①庄宗:即后唐庄宗李存勖。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先人把臂授公以此儿/如闻外谋/欲付托/公等但置予母子有地/毋令乞食于沛/幸矣/B.先人把臂授公/以此儿如闻外谋/欲付托/公等但置予母子/有地毋令乞食于沛/幸矣/C.先人把臂授公以此儿/如闻外谋欲/付托公等/但置予母子有地/毋令乞食于沛幸矣/D.先人把臂授公/以此儿如闻外谋/欲付托公等/但置予母子有地/毋令乞食于沛幸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嫔,《说文》解释为“嫔,服也。

教子无方阅读答案

教子无方阅读答案

教子无方阅读答案【篇一: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人教版)】lass=txt>时间90分钟满分100(一)(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目。

(22分)教子无方林海音(1)母亲骂我不会管教小孩子,她说我:“该管不管!”我也觉得我的儿童教育有点特别。

(2)刚下过雨,孩子们向我请求:“让我们光脚出去玩,好不好?”我满口答应,孩子们高兴极了,脱下鞋子,卷起裤腿儿,三个一阵呼啸而去。

母亲怪我放纵,她说:“满街雨水,不应让孩子们光脚去趟水。

”我回答母亲说:“趟水玩是顶好玩的事,我小时侯不是最爱趟水吗?”母亲只好骂我一句“该管不管!”。

(3)我们小家庭里,为孩子们的设备简直没有,既没有游戏室,又没有时间带他们到海滨去度周末,趟街上的雨水,就好比我们家门前一片海滩,岂不很好?(4)我记得童年时候,喜欢做的许多事情都是爸妈所不喜欢的,所以常常要背着他们做。

我们最喜欢听到爸妈不在家的消息,因为那时候我们更可以任意而为。

我偶然发现我的孩子跟我一样。

有一次我们要出门,老二拍着小手笑嘻嘻地向老三说:“爸妈要出去,我们好开心!”我听了似有所悟,我的爸妈那样管束我,并没有多大效力,我又何必拖诸儿女?这以后,我便把尺度放宽,甚至有时候帮助他们把枕头堆起来,造成一座结结实实的堡垒抵御敌人,枕头上常常留有他们的小泥脚印。

母亲没办法,便只好又骂我:“该管不管!”我心想,他们淘气还不及我的童年的一半呢(5)成年人总是绷着脸儿管教孩子,好象我们从未有过童年,比知童年童趣为何物何事。

有时看着孩子们淘气,想着我的童年,就不禁哑然失笑。

母亲骂我“该管不管”,我也只好自叹“教子无方”了。

1、(1)段中说“我也觉得我的儿童教育有点特别。

”文中举了哪几个例子说明其特别?(6分)2、全文的叙述顺序是,叙述人称是(4分)3、全文反映了“我”怎样的儿童教观?(6分)4、“严师出高徒”“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中国传统文化里十分推崇孩子的从严教育,你认为这与作者的观点相矛盾吗?请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教子无方的阅读答案

教子无方的阅读答案

教子无方的阅读答案【篇一:人教版七年级现代文阅读专项附答案】=txt>教子无方(1)母亲骂我不会管教小孩子,她说我:“该管不管!”我也觉得我的儿童教育有点特别。

(2)刚下过雨,孩子们向我请求:“让我们光脚出去玩,好不好?”我满口答应,孩子们高兴极了,脱下鞋子,卷起裤腿儿,三个一阵呼啸而去。

母亲怪我放纵,她说:“满街雨水,不应让孩子们光脚去趟水。

”我回答母亲说:“趟水玩是顶好玩的事,我小时侯不是最爱趟水吗?”母亲只好骂我一句“该管不管!。

”(3)我们小家庭里,为孩子们的设备简直没有,既没有游戏室,又没有时间带他们到海滨去度周末,趟街上的雨水,就好比我们家门前一片海滩,岂不很好?(4)我记得童年时候,喜欢做的许多事情都是爸妈所不喜欢的,所以常常要背着他们做。

我们最喜欢听到爸妈不在家的消息,因为那时候我们更可以任意而为。

我偶然发现我的孩子跟我一样。

有一次我们要出门,老二拍着小手笑嘻嘻地向老三说:“爸妈要出去,我们好开心!”我听了似有所悟,我的爸妈那样管束我,并没有多大效力,我又何必拖诸儿女?这以后,我便把尺度放宽,甚至有时候帮助他们把枕头堆起来,造成一座结结实实的堡垒抵御敌人,枕头上常常留有他们的小泥脚印。

母亲没办法,便只好又骂我:“该管不管!”我心想,他们淘气还不及我的童年的一半呢(5)成年人总是绷着脸儿管教孩子,好象我们从未有过童年,比知童年童趣为何物何事。

有时看着孩子们淘气,想着我的童年,就不禁哑然失笑。

母亲骂我“该管不管”,我也只好自叹“教子无方”了。

1、(1)段中说“我也觉得我的儿童教育有点特别。

”文中举了哪几个例子说明其特别?2、全文的叙述顺序是,叙述人称是(4分)3、全文反映了“我”怎样的儿童教观?(6分)4、“严师出高徒”“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中国传统文化里十分推崇孩子的从严教育,你认为这与作者的观点相矛盾吗?请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6分)地震中的父与子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机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陈谏议教子阅读答案

陈谏议教子阅读答案

陈谏议教子阅读答案导读: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

下面是陈谏议教子阅读答案,请参考.陈谏议教子阅读答案原文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

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

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

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

戒仆养之终老。

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注释及译文注释1.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

2.驭:驾驭马匹。

3.蹄:名词活用动词,踢。

4.啮:咬。

5.仆:仆人,指养马的仆人。

6.因:于是。

7.遽:马上,赶快。

8.安:怎么,哪里。

9.贾(gu)人:商人。

10.直:通“值”,价值。

11.诘:责问。

12.贵臣:朝廷中的重臣。

13.制:制服。

14.蹄:踢。

15.彼:那。

16.厩:马棚。

17.曰:说,回答。

18.汝:你。

19.售:卖。

20.戒:通“诫”,告诫。

21.劣:烈性的【试题】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可驭:驾驭 B.蹄啮伤人多矣:踢C.汝为贵臣:你 D.而偿其直:直接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见是马:没有看到这匹马。

B.谏议遽招子:谏议马上召来儿子。

C.贾人安能蓄之: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D.戒仆养之终老:让仆人养它到老。

3.对上面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谏议“急命人追贾人取马”是怕劣马“移祸于人也!”B.陈谏议的'儿子陈尧咨处事为人淳朴、忠信、宽容。

C.“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是对陈谏议的赞扬评价。

D.“陈谏议教子”这则短文印证了《论语》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名言。

【参考答案】1. D2. D(警告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不准再卖出)3. B直接译文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没人能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

教子无方

教子无方

教子无方作者:林海音来源:《爱你·健康读本》2019年第09期刚下过雨,孩子们向我请求:“让我们光脚去玩,好不好?”我满口答应。

孩子们高兴极了,脱下鞋卷起裤腿呼啸而去。

母亲怪我对孩子放纵,说满街雨水,不应该让孩子们光脚去蹚水。

我对母亲说:“蹚水是顶好玩的事,我小的时候不是最爱蹚水吗?”母亲只好骂我一句:“该管不管!”我们的小家庭里,为孩子准备的设备几乎没有。

他们勉强算是有一间卧室,只有三个抽屉归他们,每人一个。

有时三个孩子拉出抽屉来摆弄一阵子,里面也无非是些碎纸、烂片、破盒子。

他们只有一盒积木算是比较贵重的玩具,它的来历是……儿童节的头一天,老大从高年级同学那里借来全套童子军服。

我在忙家务,没顾上问他详情。

第二天一早,他穿上童子军服就没了影儿。

到了晌午,只见他笑嘻嘻地满载而归,摆了一桌子笔墨纸砚,还大方地赏了妹妹们一盒积木。

我问他到哪儿去了,他这才挺着胸脯说:“今天儿童节,我代表学校到教育部门见领导去了。

这些全是领导给的。

”我们一听,非同小可,午饭多给了他一块排骨。

就这样,我们既没有游戏室,我又没有时间带他们到海滨去度周末。

蹚蹚街上的雨水,就好比我们家门前是一片海滩,不是很好吗?他们蹚水时最快乐,好像我童年时一样。

记得童年时,我喜欢做的许多事情都是爸妈所不喜欢的。

因为他们不喜欢,我便更喜欢,常常背着他们做。

我和二妹谈起童年的淘气,至今仍然觉得开心。

我们最喜欢听到爸妈不在家的消息,因为那时候我们便可以任意而为。

比如扯下床单把瘦鸡子似的五妹包在里面,我和二妹拉着两头来回地摇,“瘦鸡子”笑,我们也笑,连管不了我们的奶妈都笑起来了,可见她也喜欢淘气。

笑得没了力气,手一松,床单裹着人一齐摔到地上。

“瘦鸡子”哇的一声哭了,我们笑得更厉害,虽然知道爸爸回来我们免不了挨一顿手心板。

雨天无聊,孩子们最喜欢爬到壁橱里去玩。

我起初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他们趁我买菜时爬到里面去,回来一定会挨我一顿臭骂。

有一次我们要出门,老二问爸爸:“妈妈也出去吗?”爸爸说:“是的。

民乐一中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民乐一中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民乐一中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庄子》中既描写了一些具有理想人格的“圣人”“神人”“至人”,也描写了一群肢体畸形残缺但精神高尚的人,这充分说明庄子重视内在美而轻视外在美。

庄子的这种思想与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即外在与内在合一)的思想不同。

于是,中国美学史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审美观。

庄子认为完善内在精神需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法天贵真”。

《渔父》中,孔子问渔父“何谓真?”渔父回答:“真者,精诚之至也。

……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真”根植于人的内心,是内在的修养。

具有真性之人,才有绝尘脱俗之神态。

庄子在《渔父》中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愚者反此。

”这是对“真”的含义的准确阐释。

庄子认为追求完善的内在修养必备的基础条件就是“真”。

“真”就是禀自然之本性,保持自然赋予的各种美德,做到淡泊无为、清心寡欲。

《田子方》中写了这样一位画师,他观摩宋元公作画去晚了,无法就近观摩,就回到住处,“解衣般礴赢”。

这位画师的行为是人之自然禀性的流露,也无怪乎庄子借宋元公之口称赞他:“可矣,是真画者也。

”可见,要做到“真”,就要拒绝世俗之礼,以自然为宗,还淳返朴,与天地合德。

庄子对人之真性的提倡,从哲学的角度看,具有人性解放的意义;从文学的角度看,则掀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思潮。

第二,“德”。

庄于在《人间世》与《德充符》中描写了一群肢体畸形残缺、外貌丑陋之人,如支离疏、兀者王骀、兀者申徒嘉、叔山无趾、哀骀它等。

这类人虽然外形残缺丑陋,却有吸引人的魅力。

“其为人也真,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清而容物。

”(《田子方》)这些人受人喜爱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葆真”,毫不在意自身的外貌,而注重自我内在修养,秉承自然之性而与天合。

庄子认为只有“葆真”才能做到“全德”,从而达到最高的精神修养境界。

教子无方的阅读答案

教子无方的阅读答案

教子无方的阅读答案【篇一:人教版七年级现代文阅读专项附答案】=txt>教子无方(1)母亲骂我不会管教小孩子,她说我:“该管不管!”我也觉得我的儿童教育有点特别。

(2)刚下过雨,孩子们向我请求:“让我们光脚出去玩,好不好?”我满口答应,孩子们高兴极了,脱下鞋子,卷起裤腿儿,三个一阵呼啸而去。

母亲怪我放纵,她说:“满街雨水,不应让孩子们光脚去趟水。

”我回答母亲说:“趟水玩是顶好玩的事,我小时侯不是最爱趟水吗?”母亲只好骂我一句“该管不管!。

”(3)我们小家庭里,为孩子们的设备简直没有,既没有游戏室,又没有时间带他们到海滨去度周末,趟街上的雨水,就好比我们家门前一片海滩,岂不很好?(4)我记得童年时候,喜欢做的许多事情都是爸妈所不喜欢的,所以常常要背着他们做。

我们最喜欢听到爸妈不在家的消息,因为那时候我们更可以任意而为。

我偶然发现我的孩子跟我一样。

有一次我们要出门,老二拍着小手笑嘻嘻地向老三说:“爸妈要出去,我们好开心!”我听了似有所悟,我的爸妈那样管束我,并没有多大效力,我又何必拖诸儿女?这以后,我便把尺度放宽,甚至有时候帮助他们把枕头堆起来,造成一座结结实实的堡垒抵御敌人,枕头上常常留有他们的小泥脚印。

母亲没办法,便只好又骂我:“该管不管!”我心想,他们淘气还不及我的童年的一半呢(5)成年人总是绷着脸儿管教孩子,好象我们从未有过童年,比知童年童趣为何物何事。

有时看着孩子们淘气,想着我的童年,就不禁哑然失笑。

母亲骂我“该管不管”,我也只好自叹“教子无方”了。

1、(1)段中说“我也觉得我的儿童教育有点特别。

”文中举了哪几个例子说明其特别?2、全文的叙述顺序是,叙述人称是(4分)3、全文反映了“我”怎样的儿童教观?(6分)4、“严师出高徒”“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中国传统文化里十分推崇孩子的从严教育,你认为这与作者的观点相矛盾吗?请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6分)地震中的父与子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机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精品】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及答案

【精品】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及答案

【精品】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吕元膺吕元膺①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

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

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

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

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

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知闻。

”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注】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

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财物。

④俾(bǐ):使;⑤灭裂:疏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因私易一子________②乃以束帛________③如是十年许________④言毕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偷偷地,私自,暗地里;于是、就;这,这样;说(2)换一步棋子,也不值得在意,只是这种心机让人害怕。

(3)吕元膺是一个交友慎重,处事周全,重情义又讲原则,重视教育后代的人。

他看到处士下棋时弄虚作假,就把处士辞退了;但他没有将事情张扬出去,临行时还赠送了财物,既保全了处士的颜面,也给了处士深刻的教训,在临终前还不忘用这件事来教育后代。

【解析】【分析】(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是”:这,这样。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私”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私自”之意,所以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易”:换。

“足”:值得。

“但”:只是。

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游处交友,尔宜精择”说明他交友慎重。

教子无方阅读答案

教子无方阅读答案

教子无方阅读答案阅读林海音的《教子无方》一文,回答问题。

①母亲骂我不会管孩子,她说我:“该管不管!”我也觉得我的儿童教育有点特别。

②刚出远门雨,孩子们向我命令:“使我们光脚出去玩,好不好?”我满口答应,孩子们高兴极了,退下鞋子,划破裤腿儿,三个孩子一阵滚滚而回去。

母亲鬼我放荡,她说道满街雨水,不应当使孩子们光脚回去趟水。

我提问母亲说道:“趟水就是顶上有趣的事,我小时候不是最快乐趟水吗?”母亲只好怒骂我一句:“该管及不管!”③我们的小家庭里,为孩子的设备简直没有,既没有游戏室,又没有时间带他们到海滨去度周末,趟街上的雨水,就好比我们家门前一片海滩,岂不很好?④我回忆起童年时候,讨厌搞的许多事都就是爸妈所不讨厌的,所以常常必须背著他们搞。

我们最喜欢听见爸妈不在家的消息,因为那时候我们便可以任一而为。

我偶然辨认出我的孩子跟我一样。

存有一次我们必须回家,二的拍着小手儿笑嘻嘻地向三的说道:“爸妈必须过来,我们好开心!”我听到了似有所哉,我的爸妈那样管束我,并没多小效力,我又何必施诸儿女?这以后,我便把尺度收紧,甚至有时帮忙他们把枕头叠起来,导致一座结结实实的堡垒抵挡敌人,枕头上常常遗留下他们的小泥脚印。

母亲没有办法儿,便只好又怒骂我:“该管及不管!”我心想,他们的顽皮还不及我童年的一半呢!⑤成年人总是绷着脸儿管教孩子,好像我们从未有过童年,不知童年童趣为何物何事。

有时看着孩子们的淘气,想着我的童年,就不禁哑然失笑。

母亲骂我“该管不管”,我也只好自叹“教子无方”了。

1.整体认知全文,你就是如何认知母亲说道的“该管及不管”这句话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①段中说道:“我也真的我的儿童教育有点特别”,文中握了哪几个例子表明其特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全文充分反映了“我”怎样的儿童教育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踢不成材”“严师出来高徒”。

文言文教子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教子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教子阅读题及参考答案文言文教子阅读题及参考答案教子王大司马①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②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梁元帝③时有一学士④,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⑤藏文饰,冀其自改。

年登婚宦⑥,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导读:文中列举了正反两个教子事例,孰好孰坏,读者一目了然。

作者用意也不难分辨。

注释:①王大司马:即王僧辨(?~555年),南朝梁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字君才,初仕北魏,归粱后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

②湓(p n)城:也称湓口,古城名。

③梁元帝:即萧绎(508~554年),字世诚,南朝梁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

初封湘东王,镇守江陵(今属湖北),侯景叛乱时,派王僧辨、陈霸先等讨景,事平后,在江陵即帝位。

在位三年,为西魏所掳,被杀。

④学士:官名,南北朝时,学士为编纂撰述之官。

⑤揜:同掩,遮蔽,掩盖。

⑥婚宦:结婚和做官。

此指成年。

阅读题:一、解释加点的词1.性甚严正( )2.年逾四十( )3.少不如意( )4.揜藏文饰( )二、翻译1.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2.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

三、文中将魏老夫人教子与梁元帝时一父亲教子的_____和_____作一正反_______,来说明教子的重要性,切不可一味娇惯溺爱自己的`子女。

四、试举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

(正面、反面)参考答案:一、l.品性 2.超过 3.稍微 4.掩饰二、1.(王僧辨)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仍用棍棒教训他,所以(王僧辨)能成就功业。

2.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

三、方式结果对比四、孟母三迁;伤仲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子无方》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小题。

(12分)
教子无方
林海音
母亲骂我不会管孩子,她说我:“该管不管!”我也觉得我的儿童教育有点儿特别。

刚下过雨,孩子们向我请求:
“让我们光脚去玩,好不好?”
我满口答应,孩子们高兴极了,脱下鞋子,卷起裤腿儿,三个一阵呼啸而去。

母亲怪我放纵,她说满街雨水,不应当让孩子们光脚去蹚水,我回答母亲:“蹚水是顶好玩儿的事,我小的时候不是最爱蹚水吗?”母亲只好骂我一句:“该管不管!”
我记得童年时候,喜欢做的许多事情都是爸妈所不喜欢的,因为他们不喜欢,我便更喜欢,所以常常背着他们做。

我和二妹谈起童年的淘气,至今犹觉开心。

比如扯下床单把瘦鸡子似的三妹包在里面,我和二妹两头儿拉着,来回的摇,瘦鸡子笑,我们也笑,连管不了我们的奶奶都笑了起来了(可见她也喜欢淘气了),笑得没了力气,手一松,床单裹着人一齐摔倒地下,瘦鸡子哇的哭了,我们更笑得厉害,虽然知道爸爸回来免不了吃一顿手心板。

有一次我们要出门,二女儿问她的爸爸:
“妈妈也出去吗?”
爸爸说:“是的。


二女把两条长辫子往后一甩,拍着小手儿笑嘻嘻地向三女说:
“妈妈也出去,我们好开心!”
我正在房里换衣服,听了似有所悟,他们像我一样吗?喜欢背着爸妈做些更淘气的勾当。

我的爸妈那样管束我,并没有多大效力,我又何必施诸儿女?这以后,我便把尺度放宽,甚至有时帮助他们把枕头堆起来,造成一座结结实实的堡垒抵御敌人,枕头上常常留有他们的小泥脚印,母亲没办法,便只好又骂我:“该管不管!”我心想,他们的淘气还不及我的童年一半呢!
成年人总是绷着脸儿管教孩子,好像我们从未有过童年,不知童年乐趣为何物何事。

有一天我正伏案记童年,院里一阵骚动,加上母亲唉唉叹声,我知道孩子们又惹了祸,母亲喊:“你来管管。

”我疾步趋前,喝!三个丑小鸭一字儿排开,站在那里等候我发落。

只见三张小脸儿三个颜色:我的小女儿一向就是“娇女儿泪多”,两行泪珠挂在她那“灵魂的窗户”上,闪闪发光;大女儿的脸上涂着“迷死弗多”口红,红得像台湾番鸭的脸;那老二,小字虽然没写完,鼻下却添了两撇仁丹胡子。

一身的泥,一地的水。

不管他们惹了什么样的祸,照着做母亲的习惯,总该上前各赏一记耳光,我本想发发脾气,但是看着他们三张等候发落的小花脸儿,想着我的童年,不禁哑然失笑。

孩子们善观气色,便也扑哧哧都笑起来,我们娘儿四个笑成一团。

母亲又骂我:
“该管不管!”我也只好自叹“教子无方”了。

小题1:从全文看,作者有哪些事“该管不管”?(3分)
小题2:作者写自己童年的淘气故事,有什么用意?(3分)
小题3: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女儿的脸上涂着“迷死弗多”口红,红得像台湾番鸭的脸;”的表达效果。

(3分)
小题4: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的一位母亲?(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孩子们光脚蹚雨水;玩游戏弄脏枕头;弄花脸三件事。

(3分。

意近即可,每要点1分)
小题2:将自己的淘气与孩子们对比,来说明这种童年乐趣是所有孩子的天性。

(3分)
小题3:运用比喻,把大女儿抹了口红的脸比作番鸭的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女儿花脸模样的淘气与可爱。

(共3分,修辞1分,表达效果2分)小题4:尊重理解孩子,顺应儿童天性,有独特的教育方式的母亲。

(3分。

意思对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从前向后读文章,通读内容并概括可知,全文共写了三件事,第一件是雨后孩子们光脚蹚雨水、孩子们玩游戏弄脏枕头、三个孩子把各自的脸弄成了花脸三件事。

小题2:试题分析:写自己的淘气是自己能够理解孩子的淘气,认为这是孩子们的天性,并能“放纵”他们淘气的原因。

如果不交待则显得突兀。

小题3:试题分析:“女儿的脸上涂着“迷死弗多”口红,红得像台湾番鸭”很明显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大女儿抹了口红的脸比作番鸭的脸,即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女儿花脸的模样,也表现了她的淘气与可爱。

小题4:试题分析:分析文中的叙事(放纵孩子淘气)及人物的言行,还有对人物的侧面描写(如我母亲的责怪)可知,文中的"我"是一个尊重孩子,理解﹑顺应儿童天性,有独特的教育方式的母亲。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