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体育节目的历史和发展

合集下载

新中国成立后广播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广播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一、建国初期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建国初期,广播事业归政务院(1954年改国务院)新闻总署领导。

新闻总署撤销后,1954年广播事业局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之一。

到1956年,经过数次调整,中国的全国广播事业规模奠定,共有地方广播电台56座,其中省级广播电台27座,其余为地市级广播电台。

长期以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两个最重要的新闻栏目。

中央台的第一个重点栏目《首都报纸摘要》(《报摘》)于1950年4月10日开播,1955年4月更名为《中央报纸摘要》,7月又更名为《新闻和报纸摘要》,延续至今。

中央台的另一个重点新闻节目是创办于1951年5月1日的《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栏目(《联播》)。

在“文化大革命”之前的17年中,广播电视系统共召开了9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一步步地引导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前进,逐步发展壮大。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座谈会和歌舞节目开始试验播出。

这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当时因局限首都一地,起名“北京电视台”。

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视机——《一口菜饼子》。

北京市内仅有电视机50架左右。

10月1日,中国第二座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问世。

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今黑龙江电视台的前身)诞生。

这是中国最早一批电视台,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中国最早的电视节庆联欢晚会是1960年北京电视台举办的新年联欢晚会。

1964年12月,毛泽东为北京电视台题写了台名。

1965年9月,在纪念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20周年的日子里(当时认定的延安台创办日期是1945年9月5日),毛泽东为中国广播事业题词“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也纷纷题词。

二、广播电视事业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发展1966年7月13日,广播事业局局长梅益受到批判。

1966年12月31日,广播局造反派进驻总编室,宣布夺权。

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

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

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 打造全民健康与体育热潮1. 引言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是广东省唯一的专业体育频道,拥有广泛的观众基础和深厚的体育传播经验。

自成立以来,该频道一直致力于传播体育文化,推动全民健身和体育发展。

本文将介绍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发展历程、节目内容以及对广东体育事业的贡献。

2. 发展历程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成立于2002年,当时是广东省第一个专业体育频道。

在成立初期,频道主要播放体育赛事的录播和体育新闻节目。

随着广东省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全民健身的提出,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逐渐转变为全方位的体育媒体,拓展了节目的领域和多样性。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举办了许多重大体育赛事的转播,包括亚洲运动会、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联赛等。

这些赛事的转播不仅让广东观众近距离观看到了世界级体育盛事,也提高了广东体育的国际影响力。

3. 节目内容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的节目内容丰富多样,覆盖了体育赛事、体育新闻、体育文化等多个方面。

其中,体育赛事的转播是频道的主打节目之一。

这些转播节目除了转播重大比赛外,还会加入解说评论和赛后分析等环节,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比赛的背景和情况。

此外,频道还推出了一系列的健身和健康节目,如《健康之路》、《体育大讲堂》等。

这些节目介绍了不同的健身方法和健康知识,提供了指导和参考,引导观众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和生活方式。

4. 对广东体育事业的贡献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对广东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频道通过转播重大体育赛事,提高了广东体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观众们可以在电视上近距离观看到世界级的比赛,同时了解到广东省体育事业的发展成就。

其次,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积极推动全民健身运动。

频道不仅播出了各类健身节目,还定期举办健身活动,如广东省跑步节等。

这些活动吸引了大批观众参与,弘扬了全民健身的理念,推动了广东省体育事业的发展。

最后,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还关注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

• 全国性电视网:CBS、ABC、NBC、 UPN 、WB
• 地方电视台 • 公共电视台 • 有线电视:CNN、FOX(福克斯广播公
司) • 卫星电视
美国品牌电视新闻节目掠影
• NBC(全国广播公司:
《会见新闻界》(Meet the Press) 《今日》(Today) 《日界线》(Dateline) • 主要频道: • NBC新闻频道 • NBC体育频道 • 财经电视台(CNBC) • 微软全国广播有线电视公司(MSNBC) • 德莱门多电视网(Telemundo) • 布莱伏有线电视(Brova)
CNN 美国有线新闻网
频道和节目介绍
CNN标题新闻频道 CNN较为有名的节目介绍 1《美国之晨》(American morning) 谈话类时政评论栏,主要探讨的话题多与当前的热
门事件相关,如美国大选期间持续报道来自大选以 来的美国选民的心态变化。
2 《拉里 金现场》(Larry King Live) 这也是一个谈话类的脱口秀节目,是政客们和明星
准备迎接技术革新所带给我们的惊奇。在我们面前的境 界永远都是变化的,除此之外我们都不能肯定。
•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NGC)
• NGC是国家地理电视台、福克斯娱乐集团和美 国全国广播公司共同出资的企业,并成了国家 地理学会的核心价值。该频道于1997年9月首先 在欧洲和澳洲开播,而后又陆续在亚洲、拉美 和美国开播。
5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概况 本章主要内容
• 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 • 世界广播媒介发展梗概 • 美国广播电视业
第一节 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五 次革命
媒介的进步所带来的社会影响:
1 人的感官越来越远地延伸以掌握更多信息 2 人的声音和姿势越来越远地延伸以发送更多信 息 3 人的信息越来越便于携带 4 人的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越来越与人本身分离 5 人类的童年的逝去

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概论

第四章 广播电视节目
一、广播电节目的分类
电视新闻节目
• 一、界定 • 电视新闻是以现 代电子技术为传 播手段, • 以声音,画面为 传播符号, • 对新近或正在发 生、发现的事实 的报道。
二、电视新闻节目分类
1、消息类新闻:指的是迅速、广泛、简要地报道国内外新发生 的事态的新闻报道的节目形式。
2、节目主持人特点 西方: • 普遍年龄较大,在成名之前,他们都有着丰富的从 业经验。 • 他们往往入行时间早,从业时间长,但成名晚 • 新闻节目主持人影响力大,拥有较大的权力 • 拥有超群的采访报道能力和写作功底
中国: 电视节目主持人来源多层 次性; 中国主持人发展进入良性 发展阶段。
电视节目主持人来源: • 科班出身,毕业于播音与主持专门院校和专业的学 生。 • 以记者为主的采编等媒体从业人员转为主持人。 • 演员、歌手、模特、运动员等文体明星。 • 向社会上各行各业以及大学生公开招考的主持人。
语言风格:
李咏:猖狂 崔永元:平和、幽默 刘仪伟:老百姓的憨厚 张越:亲和力与文化底蕴
追求主持个性化的误区: 1、盲目追求个性化,忽视了 节目的内涵塑造 2、节目风格和主持人风格不 相配 怎样保持主持人的个性魅力: 1、与时俱进的形象包装 2、注重学习 3、个性发展与节目风格相统 一
二、记者
(一)广播电视采访的特点
第二章 广播电视的管理
• 广播电视体制概述 • 体制就是指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法,包括制度和体系。 • 世界上广播电视体制一般有三种,公共服务,私营商业,公 有国营。 • 私营商业制 • 以营利为目的,要实现利润最大化,追求最高的收视率,迎 合低级趣味,以赢得广告收入。 • 以美国广播电视体制为例,NBC大卫.萨尔诺夫,CBS威廉.佩 利,ABC爱德华.诺贝尔,FOX默多克

第六章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

第六章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

第四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1983年度)
获奖剧目 导 演 主 演
高山下的花环 生命的故事
腾敬德、席与明 周寰、张健民
周里京、王玉梅、王同乐 相虹
华罗庚
女记者的画外音 燃烧的心
王犁
奚佩兰 欧阳山尊、沈忆 秋
王诗槐、陈炳灿、佟瑞敏
倪康、陈珂 位北原、周正、吴雪、肖 宗环
道是无情却有情
走进暴风雨 她从画中走出来
2)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境内出现了第一批由外 国人最先开办的广播电台。
1922年12月,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无线电公 司,后创办了“大陆报- 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1923年1月23日晚, 有收音机的上海人第一次听到一种 新的声音,这是由在华经营电讯业务的美国无线电商人 奥斯邦开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英文《大陆报》联合创 办的一家广播电台。这是在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呼号XRO,发射功率50瓦,每晚播音1小时,内容有国内 外和上海新闻,但主要是娱乐节目,星期日设有《布 道》、《祈祷》等宗教性节目。为了推销收音机,该台 还举办无线电基本常识讲座。 因该台的设立未经中国政府有关当局批准,触犯了北 京政府的法令,北京政府外交部派人员多次交涉,该电 台在不久即停止了播音。 - 1924年5月,美国人的开洛电话材料公司在上海开办了开 洛电台,是早期外商在上海开播的广播电台中时间较长、 影响较大的电台。
罗捷
潘霞 李国强
田成仁
达式常、梅承藻 范艳华
燕儿窝之夜
沈耀庭
顾艳、郭靖、祁月茹、李 青青
第四届全国第四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1983年度)2
紧急起飞 亲家卖粮 行路难 老梅外传 水哟,纯洁的水 春雨 小佳佳游园 小龙和小丽
尤小刚 董利斌 张锡奇 温士冲 胡笳 董利斌 张惠娟 罗小玲

中国电视体育专题类节目发展研究

中国电视体育专题类节目发展研究

中国电视体育专题类节目发展研究伴随着现代体育的全球化发展,体育新闻也演变成了一种跨地域、跨文化、跨群体的全球性媒介文化,受到各大媒体的追捧。

电视体育节目作为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电视体育节目不仅面临同类节目和新媒体的竞争压力,还面临节目本身制作、改版、创新的诸多困难。

本文选取电视体育专题类节目作为研究对象,以央视成功节目《天下足球》栏目为个案,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内容分析法,结合体育学和新闻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细致的研究,希望以点带面,进一步了解电视体育专题类节目的发展。

《天下足球》节目在精确的内容定位基础上,运用“综合杂志式”的版块结构,再加上体育、美学和新闻三者的完美结合,成为自开播以来就受到众多球迷喜欢的主要原因。

当然在不断变化的传媒环境中,《天下足球》节目还需要不断改进,节目应该在坚持特色的基础上适时理性的创新,保持自己的品牌,同时要做有情感的节目,向着全球化发展。

关键词:体育新闻;电视体育专题;《天下足球》绪论随着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在市场化、数字化、技术化、全球化等诸多因素的刺激下,体育新闻摇身变为“香饽饽”,各种体育专业节目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电视体育新闻也不例外。

本文选取电视体育专题类节目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中视体育频道的《天下足球》节目作为研究样本,结合体育学和新闻学的相关知识,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专题类节目的现状进行细致的研究。

本文首先梳理了中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及特点,然后对《天下足球》节目进行分析,包括:知识性、娱乐性、人文性、深度性、杂志性、主持人等方面,并结合我国电视媒体的现状对《天下足球》节目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保持节目特色,适时创新,维护节目品牌;培养新一代节目主持人;做有情感,全球性的足球评论性节目等。

希望通过细致的节目分析,理论联系案例,为中国电视体育专题类节目获得一些前瞻性的建议。

第一章相关概念界定1.1研究对象在中国电视体育节目蓬勃发展的洪流中,电视体育专题类节目作为不同于新闻报道和电视直播的电视节目,如何在同质化的节目中获得一席之地。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的传媒媒体,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娱乐和教育资源。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广播电视的基础知识。

首先,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号的一种媒体。

广播主要通过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来实现,而电视除了通过无线电信号传输之外,还需要使用电视机等设备来接收和显示信号。

广播电视的传输距离一般较广,可以覆盖较大的地理范围,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收听收看节目。

其次,广播电视将音频和视频信号传播给大众。

广播主要传播各种声音,包括新闻、音乐、广告等,通过收音机等设备进行接收;而电视在传播音频的基础上,还能够提供丰富的视频信号,包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通过电视机进行接收和播放。

广播电视具有广泛的传播途径和多样的节目内容。

广播通过调频和调幅等方式进行传播,人们可以通过收音机、汽车音响等设备接收广播信号。

而电视则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电视信号传播,人们可以通过电视机、电视盒子等设备进行接收和播放。

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新闻、娱乐、教育、体育等各种领域,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

广播电视的作用十分重要。

首先,它是一种重要的资讯来源,通过广播电视,人们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新闻和各种信息。

其次,广播电视还能够提供丰富的娱乐内容,让人们在生活中得到放松和享受。

同时,广播电视还扮演着教育和宣传的角色,播放各种教育节目和宣传片,提供给人们学习和了解各种知识和信息的机会。

总之,广播电视是传媒领域中的重要部分,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娱乐、教育和信息资源。

通过了解广播电视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种媒体,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知识。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无线电技术的兴起。

最早的广播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音频信号,使得人们可以在多米尼加共和国首次收听到无线电广播。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广播电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

广播电视的传输方式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通过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来传输声音和图像数据的一种方式。

广播电视体育节目

广播电视体育节目
对策
制定市场调研和分析策略,了解观众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动态,优化节目内容和形式,加强营销和推广 ,提高节目质量和品牌形象。
节目创新与品牌建设
节目创新
在多元化的市场中,广播电视体育节目需 要不断创新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创新的节 目形式和内容可以增加观众粘性,提高市 场份额。
VS
品牌建设
通过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口碑,增加观 众对节目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品牌建设需 要从节目定位、标识设计、宣传语等方面 进行全面规划。
编辑技巧
包括使用特效、字幕、解说等手段,以增强节目的表现力和观赏性。
04 广播电视体育节目的传播 与受众
传播渠道与方式
广播电视
体育节目通过广播电视进行传播,覆盖面广,影 响力大。
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的发展为体育节目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 渠道和方式,如网络电视、视频网站等。
新媒体平台
如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为体育节目的传播提 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渠道。
通过答题、挑战等方式,让观众 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提高观众 对体育的认知水平。
运动技能竞技节目
通过展示运动员的技能、技巧,让 观众了解和学习相关的运动技能, 提高观众的运动水平。
体育娱乐类节目
体育娱乐资讯节目
报道最新的体育娱乐新闻,包 括明星动态、行业内的趣闻等

运动健身类节目
通过教授健身方法、分享健身 经验,激发观众对健身运动的
要点二
特点
广播电视体育节目具有广泛性、实时性、互动性、多媒 体性等特点。广泛性是指体育节目可以覆盖广泛的受众 群体,实时性是指体育节目可以实时传播赛事信息和比 赛结果,互动性是指观众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与 节目进行互动,多媒体性是指体育节目可以通过声音、 图像等多种形式展示比赛过程和比赛结果。

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概论

• 音响的作用: 1、加强广播内容真实感; 2、用来表现时间和空间;
3、烘托、渲染环境气氛
4、刻画人物心理; 5、在文艺作品中构成情节。
音乐分为:音乐节目、节目音乐 1、音乐节目:把音乐列入节目序列中; 2、节目音乐:与语言、音响结合起来,充当节目 的表现手段。
电视的传播符号:声音+图像+文字 1、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广播电视新闻
通过某些特定的电子技术(无线电波/线缆系统) 公开传播的正在变动或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
• 1978年1月1日《 新闻联播》开播; • 1996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以直播的形式出 现。
• 消息
适用于:1、新闻时效性很强 2、题材相对较小 硬新闻: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 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 软新闻:人情味较浓的社会新闻(如社会花边新闻、 娱乐新闻、体育新闻、服务性新闻等)
• 无线电视:通过无线电波传播与接收,容易受干 扰,适于在分散的农村、边远地区兴 建。 • 有线电视:通过线缆将信号传送到各家各户。可 以屏蔽掉外界的干扰波,但住的分散 的地方不便铺设电缆,适于城市。
节目化、栏目化、频道专业化
• 电视节目:电视传播的最小构成单位。指某个时间 中播出的内容,或者在固定栏目中播出的一个相对独 立的局部。
广播电视概论
• 第一家广播 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公司(West House) 的KDKA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是第一家申请美国商 务部执照的广播电台,因此被公认为世界最早的 正式电台。
• 火星人入侵地球 1938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根据英国科幻 小说家威尔斯的小说《星际战争》改编的广播剧 《火星人入侵地球》。
注意: 1、要让记者的观点和意见或者当事人的态度在事实 的展现过程中流露出来。 2、应注意话语权平等。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 到指证的一方说话的机会。

体育赛事电视节目娱乐化之路——谈湖南卫视电视栏目“国球大典”

体育赛事电视节目娱乐化之路——谈湖南卫视电视栏目“国球大典”
o e e p a ra om ̄d g so t g me nT r ga ne tiig a d po t h ne a t n a dc mbn t nb h p n d u dt o n p r a s s o V p o rmse tr nn . n rmoe eitrci n o iai a dt o o e煳 s o ta d p b i d a a e ste d v lp n fs o t mak n g i i a p r n u l me i s w l a e eo me to p r r e n Chn . c l h s n
( eam n o hs a E uao , ee N r a U i rt, i 】 g009 ,h a D pr et f yi l d ctnH bi om l n esy t P c i v i a 50 1C i ) n n
)rc:GadSo N t nl gPn”cnis fhe m jr cvi ,a e ,aowd l e sr i , at s a‘“ r hwo aoa Hn og osto t e a tie nm l ntn ie a r c n m s r l n f i s r o a its y i py  ̄ g e
1 “ 国球大 典 ” 产生 的历 史背 景
1 1 我国的大众文化语境 . 2 世纪 8 0 o年代 以前 , 精英文 化或体制 文化 以绝 对优势
作为大众文化重 要 内容 的体育 文化 , 藏着 丰富 的文 化 内 蕴 涵, 它不局 限于人们对健 身运 动技能 的认 知和 掌握 , 而是一 种在文化层面上对人 的生 活方式 的理解 和把握 。尽 管人们
续升温 。这场克隆“ 超级女 声” 国球大典” 糅合 了体育 和 的“ , 娱乐两大元素 , 将体 育赛事 与大众娱 乐相结 合 , 并谋 求体 育

广播电视体育节目

广播电视体育节目

广播电视体育节目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广播电视体育节目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节目不仅让我们了解体育赛事的最新情况,还能够激发我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身体健康。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广播电视体育节目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广播电视体育节目现状目前,广播电视体育节目的种类和数量都有了极大的增长,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从体育新闻、体育赛事、体育文化到体育娱乐,每个节目都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同时,近年来体育节目也开始注重精品化和专业化,比如CCTV-5制作的《NBA每日》、《足球之夜》等,不仅赛事报道丰富,还注重深度分析和嘉宾点评。

此外,各大卫视也推出了许多优秀体育节目,如东方体育频道的《明星体育会》、北京卫视的《球场风云》等,这些节目更是吸引了众多观众和球迷的热情。

二、广播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加速,广播电视体育节目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观众们对体育节目的需求不仅停留在单一、直观的比赛报道,更加注重综合性和深度化。

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观众们通过网络、手机等渠道获取体育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广播电视体育节目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1. 更加注重内容特色化在未来的发展中,广播电视体育节目将会更加注重内容特色化,从一般性报道向个性化深度报道转化。

整合更多赛事独家资源,深度解析赛事背后的故事、战术、技巧等,为观众呈现更加精彩的比赛画面和内容。

2. 智能化技术应用未来的广播电视体育节目将会采用更加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比如增强现实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观众可以通过观看电视实现身临其境的观赛体验,节目制作技术也会更加智能化,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球赛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提高节目制作的效率和质量。

3. 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渠道,未来广播电视体育节目还会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

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渠道,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体育直播和节目回放,广播电视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得更多的互动和反馈。

第三节一些国家广播电视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一些国家广播电视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一些国家广播电视的发展概况一、美国的广播电视(一)、无所不在的广播1,广播的兴起发展本世纪初,美国就有一些科学家和无线电爱好者开始从事无线电广播的试验。

最早获得营业执照的是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在匹兹堡办的KDKA电台,1920年11月2日正式播音,当天就报道了哈定击败考克斯当选为总统的消息。

这是美国和世界广播事业的开端。

进入20年代后,美国的广播事业迅速发展起来。

1926年,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创立了全国广播公司。

第二年它将下属的电台组成两个联营性的广播网——红色广播网和蓝色广播网,到1934年时共拥有127座电台,遍布美国各州。

1927年,美国16家电台联合组成独立电台联营公司,后来为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接管,改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第二年烟草商威廉.佩利取得了控制权,采取措施,扩大实力,至1934年发展到97座电台,得以同全国广播公司相抗衡。

以上两家广播公司到30年代末已控制了全国半数以上的电台,为社会各界所关注。

1941年联邦通讯委员会制订了“广播联营条例”,限制广播事业的垄断。

根据这一条例,1943年全国广播公司被迫将蓝色广播网出售,以后该网改建为美国广播公司。

从此出现了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美国广播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

30一40年代是美国广播事业成长的黄金时代。

二战以后美国广播在同电视的激烈竞争中扬长避短,仍然常盛不衰。

历年商业电台的增长情况如下:1921年30座。

1930年612座,1940年815座,1950年2819座(含调频台733座),1960年4134座(调频台678座),1970年6503座(调频台2184座),1980年7714座(调频台3155座)。

2,广播的地方化和专业化特色目前美国广播事业的最大特色。

地方化,就是美国的广播电台绝大多数是地方性商业电台,由私人所有,为当地听众及工商、政界、文化娱乐界服务。

专业化是就广播内容来说,绝大多数美国电台的节目是相当专一的,集中与某一特定内容,如新闻、音乐、体育节目和天气预报。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

2019年10月8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发表声明称,暂停NBA季前赛(中国赛)转播安排。 日,央视宣布复播NBA。 2022年3月30日,央视体育频道时隔18个月再度复播NBA比赛。
2020年10月9发展Βιβλιοθήκη 程改版历史台标演变
筹备时期
1958年6月19日,北京电视台实况转播了八一男女篮球队和北京男女篮球队的表演赛,这是中国体育电视史 上的第1次实况转播。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电视频道
01 发展历程
03 社会评价
目录
02 编排方案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频道呼号:CCTV-5,简称:央视体育频道或央视五套)是以播出体育赛事和体育报道 为主的专业电视频道,于1994年12月试播,1995年1月1日正式开播。
1995年11月30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开始向全国播出。 2008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改名为中央电视 台奥运频道。2012年5月17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搬入央视总部大楼;同年9月28日,该频道进行高清和标清同 步播出。
1973年10月,北京电视台和湖北电视台合作,第一次利用微波干线把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的信号传回北京,向 全国进行实况直播。
1980年,中央电视台成立了体育部。从此,国内、国际的重大体育比赛的新闻报道大量增加。
1994年3月,关于建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报告经台领导批准,使用北京地区的33频道。 11月1日,由 于10月4日央视开始报道第12届亚运会,因此正式筹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 12月,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进行 试播。
奥运编排
奥运高清频道
2000年9月15日-10月1日,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举行,央视在奥运会比赛期间播出了584小时的节目,直播了 160场比赛,录播了30场比赛,制作新闻826条,专题节目210期。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首度以奥运频道的整体频 道形象亮相。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概况一、中国广播事业的产生与发展1、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所办广播第一座外商所办广播电台——1922年,美国记者奥斯邦在上海建立的“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3个月),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第二座外商所办广播电台——美国新孚洋行所办;第三座外商所办电台——美国开洛电话材料公司所办的广播电台—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租界内);日本人在中国所办广播:1925年7月,日本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a?a大连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另外,日本在东北、华北等地都有专门的广播监管委员会;(中央放送局、华北广播协会等);小知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无线电广播的法令:2、北洋政府官办广播3、国民党政府官办广播开办时间: 国民党所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建立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

规模及影响力:1932年,国民党建成新的广播中心,是当时亚洲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

管理机构: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4、旧中国的民营广播最早开办: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民营广播电台——1927年3月创办的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主要播送唱片并转播南方戏曲。

三种类型——教育性、商业性、宗教性广播电台。

管理政策:?°发表前的检查制?±,?°发表后的追惩制?±;最后结局:1941年以后,汪伪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禁止开办,一律停播;(二)新中国的广播事业(中国共产党的广播事业)1、新中国成立前的广播事业:红色中华通讯社(1)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于1940年12月30日,后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广播诞生纪念日。

播出内容:国际国内及抗战消息、中国中央重要文件及重要通知、《新中华报》社论、《解放》周刊重要论文,音乐、名人演讲、科学常识、日语、故事等。

2、新中国成立后的广播事业1、初创期?a?a?°文革?±前的广播事业(1949-1966):广播网的建立与广播新闻的发展表现:广播电台数量增多,1965年底,电台84座;中国广播新闻无论在报道量、报道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较大发展,新闻播出次数增加,新闻品种日趋丰富。

我国电视体育新闻解说浅析

我国电视体育新闻解说浅析
业 务 研 究
酲W 8 魏 8 e
我 国 电视 体 育新 闻解 说 浅 析
口 张 宇鹏
他 们专 业 知 识 全 面 ,对 运 动 项 目也 有 欢 呼雀跃 ,大 为赞美 ;输 了就会找 出一 更多 、更深刻 的了解 ,但是普通 话不过 大堆的理 由来说 服大众 ,什么时差 、伤 我 国的体育解说 起始于新 中国成立 关 ,语言表达能力差 。 病 、抽 签 不利 等 等 。看其 他 国家 的 比 后 的 15 年 ( 91 对建 国以前 的 电台广播 未 体育解说 员不仅需要有 良好 的语言 赛 ,总是说赢 的一方 的好 ,成绩落后 一
问题
在导 向方面 出现偏差 。
学 习一些 自然科 学和社会科学 的知
1 体育知识有 欠缺 ,解说 不够专业 .
出镜 记 者对 新 闻现 场 的 主动 把 握 识 ,特别是哲学 、经济 、文化 、历史 、法
体 育 比赛 本 身是 精 彩 的 ,解说 是 是关 系到 出镜 效 果 ,进 而 直接 关 系传 律等方面 的理 论常识。还要注意掌握外语 在精 彩 比赛 的基 础 上 进行 二 度 创 作 , 播 效果 的重 要 因 素 。 因此 ,出镜 前 , 和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跟上信息时代 、知 通过声 、画 的结 合 ,让整 个 比赛更具 观 在 充 分 了解 观 察 和思 考 后 ,主 动追 踪 识经济时代的潮流增强x#- / 交流的本领。 ,f 赏性 。体 育解说对 声音 的要求虽然不 像 和 把 握新 闻现 场 动 向 ,积 极进 行 报 道 掌握播音发声 的规律和技 巧 ,掌握
开播 ,这标志着我 国 电视体育 事业 的发 的事实判 断基 础上具备 超凡洞察力 。而 意解说 员解说 的可信度 、权威 性 。这 就 展走上 了快 车道 。 在我 国 ,许 多记者对新 闻现场 的判 断十 需要 解说 员有深 厚的文化底 蕴 、开 阔的 二 、我国 电视体 育新闻解说存在 的 分片面 ,有 的对事实 陈述不清 ,有的则 视 野 和深 刻 的 见 地 。

我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发展历史与趋势研究

我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发展历史与趋势研究

作 为 我 国第 一 次 的 体育 赛 事 转 播 被 载入 体
育转 播的 史册 。 2 . 1 . 1 、l 9 5 8 年5 月1 日, 北京 电视 台 ( 中央 电视 台前 身 )开 始试 验播 出, 同年6
主流 ,并快速 发 展 。
2 . 2 . 1 、1 9 8 1 年1 1 月 , 中央 电视 台通 过 卫星 现 场 电视 转播 了 中 国女 排 首 次荣 获 世 界冠 军 的 比赛 实况 ,获 得 极 大成 功 。每 每
文 化 的 传播 速 度 和 社 会覆 盖 面 ,缩 短 了体
视媒体直播体育赛事。
2 . 1 . 2 、1 9 6 1 年 , 中央人 民广 播 电台北
京 电视 台在 北 京转 播 我 国第 一 次 举 办 的世
上的 “ 五连冠”,国人 的民族 自豪感和对
排 球 的运 动 的 热情 被 极 大 的 激 发 出来 ,一
视 委 员会 ” , 以推 动传 媒 对 体 育 赛 事 的传
霸世 界 乒 坛 的 局面 。此 次 赛 事 的 转播 ,在
全 国 引起 了轰 动 。但 可惜 从 1 片— — 《 排 球 女将 》也 引发 了当
时的收视 狂潮 。
播 ,促 进 体 育 的 发 展 。作 为 社 会 生 活 中 的 意 识 形态 内容 的 体 育赛 事 转 播 ,它 的发 展 是 以 社会 的经 济 发 展 水平 为 基 础 。 社会 生
的转播 几乎没 有 。 2 . 1 . 3 、总 的来在 说 ,这一 时期 由于我
经 济 快 速 增长 , 电视 机 逐渐 由奢 侈 品 转 变 为 普 通 家 用 电器 ,并 在 中 国 家庭 中普 及 ,
2 、历史分析

四川体育电视的发展历程简考

四川体育电视的发展历程简考

四川体育电视的发展历程简考作者:谭康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2期摘要:与全国大多数地方台体育电视同步发展的四川体育电视在弹指间从发端到消亡,情状令人唏嘘,其衰变过程、消亡原因在国内地方台体育电视中颇具普遍性,值得探讨。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总结我国地方台体育电视的发展脉络与瓶颈,促进我国体育电视的整体健康发展。

关键词:四川体育电视发展历程简考四川体育电视的发展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体育电视是同步的,从萌芽到高潮再至低谷短短20多年,四川体育电视的发展图景影射了地方台体育电视的衰落轨迹,成为我国体育电视发展的一个缩影,颇为典型。

这里,我们对其发展历程加以梳理,就是为了从中觅出阻碍我国地方台体育电视发展的症结。

由于四川体育电视主要由四川电视台(无线台)、四川有线广播电视台、成都电视台三分天下,而其他地、市、州的体育电视节目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在研究四川体育电视发展史时,就必须将以上三者分别讨论。

萌芽时期这一时期,四川的体育电视尚处萌芽状态,只出现了零星的体育电视节目。

四川电视台(无线台)由于建台早,技术力量雄厚,人员素质较高,节目资源也较充足,因此,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推出了体育电视节目,但是当时的条件有限,其体育节目的形态仅为一般的消息报道,且播出时间并不固定。

80年代末,四川电视台(无线台)推出了《沱牌体育新闻》的周播节目,每期30分钟,播出内容主要为国际体育新闻,由于当时的传送条件所限,只能靠邮寄录像带获取素材,故该节目的时效性较差。

这一时期,四川电视台体育电视节目没有大的发展,仍处于一个缓慢成长的态势。

进入90年代,随着中国体育的长足进步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上下逐渐掀起了体育热,这为体育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极佳契机,90年代初,四川电视台推出了一周播出三次的《体育新闻》,每期10分钟,逢周一、三、五播出。

成都电视台也在这一时期介入了电视体育报道领域,在1987年1月3日开办了《体坛集锦》,每次播出10~20分钟,在一共播出了资料片39集之后,于当年9月18日停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1月 到济南华东大学学习,3个月后调华东 新华广播电台任播音员。同年春他南下 到上海,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音组副 组长。1951年,他和电影演员陈述合 作,在上海转播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 场篮球比赛实况,徐寅生著名的“十二 大板”就是他评说的。1953年他调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体育记者,并参与 创办《体育节目》。40多年来,他多次 在国内外采访,为广播电台采写新闻、 通讯,主持过几十次国内外重大体育比 宋世雄(左)和张之(右) 赛广播、电视实况转播,为我国的体育 实况转播做了开拓性的工作,并培养了 第二、三代体育广播员,宋世雄就是他 的学生。
5
广播电视体 育节目所涉及 的体育运动门 类大大增加:
传统体育项目 竞技性项目 新兴运动项目
6、广播电视体育节目的主持人的变化
1.由解说型到评论型的转变 主持人在解说比赛场景的同时,需要跳出赛场,向受众提供更多的技战术
分析、背景资料、比赛知识,乃至预测比赛的进展情况,使受众对比赛有更 深的了解。
新中国第一次体育比赛实况转播 :1951年2月,上海人民广播电 台(苏联篮球队与上海队之间的 友谊赛),被誉为中国体育第一 人的张之担任解说,好评如潮。
1957年5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开办《体育周报》节目,每星期 一播出新内容,次日重播。
历史背景:人民广播的发展和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
中国体育解说第一人——张
1949~1958
1958~1967
时间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中央人民 广播电台/ 电视台体 育赛事转 播的发展
对象
各地方广 播电台/电 视台体育 赛事转播 的发展
中央
1949~1957
地方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一次体育 比赛实况转播:1951年5月(新 中国第一次全国性体育比赛), 借调张之任解说,张之成为新中 国第一名专门的体育解说员兼评 论员。
中央
20世纪80年代
地方
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分别在1980和1982年成立了专门 的体育部。
1981年9月,中央电视台转播北 京国际马拉松实况,工作规模庞 大。
1981年11月,中央电视台先后通 过卫星现场转播中国女排首次荣 获世界冠军的比赛实况。
中国观众第一次通过国际卫星看到奥 运会实况:1984年全面转播美国洛杉 矶奥运会。
体育类节目在广播电视中的地位和作用
1、增强广播电视节目的时效性。 2、增强电视直播直观性特点,强化生动形象的传播效果。 3、体育事业的社会化、产业化,促使广播电视报道扩大报道面和加 强深度。 4、体育类节目调节广播电视的节目组合。 5、体育类节目促进广播电视媒体相互合作和业务提高。
栏目品质 该栏目坚持“质量第一,观众第一”的原则,各小版块均由资深
编辑记者担纲,严格把关,力出精品,栏目曾多次获得广电总局、 中央电视台以及其他全国性优秀栏目奖。
播出时间 首播: 一套周日21:10 重播: 一套周一15:10、五套周一23:10
五套周三 9:30、五套周三23:35
2
专业化的广播 体育频率和体育 频道开始出现
中央
1958~1967
地方
中国的第一次电视体育实况转播 :1958年6月,中央电视台转播 八一男女篮球队对北京男女篮球 队的表演赛。
1958年,北京电视台有体育报道 ,并开办《体育爱好者》;1960 年试行固定的节目时间表
第一次成功转播世界性体育比赛 : 196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 北京电视台在北京转播我国第一 次举办的世界性体育比赛——第 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十二
播出总量的上升和报道方式的多元化 :中央电视台报道1988年汉城奥运会
1983年,及时插播第五届全运会 朱建华打破世界纪录的消息;体 育组划归新闻部专栏科。
1984年在早新闻节目中开设《体 育之声》。
1986年4月,开办历史上第一个 体育专题节目《空中体坛》,成 为上海广电体育节目的重要品牌 。
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中国体育运动队在国际比赛中的 成就;渴望国家繁荣、民族昌盛的社会心理;技术条件 和专业化水准的提升;体育节目的观众增加。
二 新特点
1
广播电视体育 栏目数量和体育 节目播出时间的 增加
体育大世界
栏目版块 《体育大世界》栏目开播于1991年5月,为适应观众日益提高的
欣赏口味,进行了多次改版,目前,本栏目主要有四个版块《共同 穿越》、《经历未来》、《背景透视》、《畅想空间》。
由单一主持人向两名或多名主持人转变 一般是电台和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邀请一至两名有关专家和内行共同主持,
这样可以给予受众更多的信息,使比赛评论更有立体感,并做到拾遗补缺、 扬长避短。
由播音员到专家的转变 以前的体育场景解说主要是一名电台或电视台的专业播音员担任,主要以
解说画面状况为主。现在很多大型比赛或重要比赛的转播,都会邀请一些体 育专家、学者、教练员等参与主持,他们的参加使受众觉得能说到点子上, 颇受启发。
三 专业化发展之路
动力一
动力二
动力三
广播电视技 术(有线电视 网络技术)的 健全和发展。
省级广播电 视集团的建立, 有线电视业的 专业频道发展 策略得以发展。
广阔的市场 范围所包含的 巨大的利润空 间。
问题1
问题2
对策1
对策2
受限于中 国广播电视 行业的行政 管理,无法 走出本地开 拓更大的市 场。
在本地 市场完全无 法与央视体 育频道竞争。
成立中 国体育联播 平台。
抓住媒 介融合的趋 势,进行体 育频率频道 的融合,与 互联网互相 渗透。
四 小结
广播电视体育类节目的发展动因
1.随着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自 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中国体育水平的提高和飞速发展,既为广播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提 供了素材,也刺激了更多的人对体育的兴趣。
中国广播电视体育节目的历史和发展
班级:新闻1101 宿舍:学17—212 组别:第十组 组员:车兴利 崔艳
晨 丁少
英 龚旭炬
李洪岭 刘振 马宝龙
目录
Contents
1. 中国广播电视体育节目的历史沿革
2. 中国广播电视体育节目的新特点
3. 广播电视体育频率/频道:专业
化发展之路
4. 小结
一 历史沿革
大板扣杀”的转播也成为体育实况转 播的代表作。
上海电视台自1958年建台起报道 体育活动。
1963年,上海电视台配备分管体 育的记者。
理论依据:报道的时效性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广播体育新闻要求及时准确的播报比赛情况。
中央
20世纪70年代
地方
1970s,中央电视台真正开始独 立的电视体育赛事实况转播。
3
大型体育赛事的 实况转播大大增加
1990年意大利 世界杯
1992年巴塞 罗那奥运会
1994年美国 世界杯
1998年法国 世界杯
1990年北 京亚运会ຫໍສະໝຸດ 2008年北 京奥运会2010年 南非世 界杯
CBA
4
电视体育赛事 转播达到国际 标准:
制作和传送国际版 信号; 提供干净的画面; 提无解说的现场背 景声; 提供必要的制式转 换服务。
1976年,上海电视台社专职体育 记者。
上海电视台第一次派出记者采访 全国大型体育比赛:1979年9~ 10月,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 举行。上海电视台新闻部记者祁 鸣、穆端正前往采访。
历史背景:“文革”导致体育节目的一度停办;中国电视 体育的萌芽和初创时期;电视技术条件不完备,电视机不 普及,受众有限。
1955年4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第一个体育专题节目——《体育 谈话》开播。此后,体育专题节 目经历了不断的创新改版,先后 冠以《体育》、《体育节目》、 《体育沙龙》和《体育直播间》 等名称,报道量日益增加,节目 质量不断提升,目前已成为中央 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专题节目中历 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节目之一。
1971年后,中央电视台重新开办 一度停播的体育节目,如《体育 爱好者》、《体育之窗》。
1973年10月,和湖北电视台合作 第一次利用微波干线把全国乒乓 球锦标赛的电视信号从武汉传回 北京,通过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 出。
第一次在境外进行实况广播:
1978年12月,中央电视台首次派出记 者到现场转播第八届曼谷亚运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