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最新真题)

合集下载

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 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犯规律。
2、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 合起来。
4、辩证地把握实际。从全面的实际出发,从变 化开展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详细的历 史的统一。
根据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坚持把建立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开展 方式的重要抓手的唯物论根据。
谢谢
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四 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知识提要
第四 课探 究 世界 的本 质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是物质的
运动的含义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 按规律办事
考点一、世界是物质的 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考点一、世界是物质的
2、自然界是物质的: •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开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
开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方 法 论】成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前提,我 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4、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表述】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开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③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江苏省2018年小高考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共23张PPT)

江苏省2018年小高考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共23张PPT)

C

A. 提高了人创造规律的能力B. 证明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C. 说明了人能利用规律改造世界D. 说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课堂练习

3. (2017·镇江学测模拟)“鸟欲高飞先振翅”,正是平时日 复一日的科学训练,赛场上每分必争的坚持才造就了中国女排 里约奥运会上的最终登顶。这启示我们要正确处理 ( C ) A. 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的辩证关系
C

① 地球自然条件的变化没真正起作用
② 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并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③ 劳动使人与人加强了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④ 生产劳动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考点十:[A]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运动概念: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1)运动具有普遍性、永恒性、绝对性。(2)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 性和存在方式。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内容: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 (2)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C.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利用规律D. 人们可以创造条件,控制和改变规律
例3 (2016·江苏学测)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努力将城市建设 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这 一做法 ( )
D

A. 改变了物质的根本属性 C. 改造了事物的固有联系
小高考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考点详解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二课)
2018年1月
考点八:[A]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 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 个别的关系。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限时规范特训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限时规范特训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为带动微山旅游的发展,微山县以微山湖渔村为基础,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旅游生活圈。

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类可以改变和征服自然②自然界是物质的,要尊重自然③改造自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出发点④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本题借助具体事例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

①中的“征服自然”说法错误;改造自然要以客观实际为根本出发点,③说法错误;②④是微山县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旅游生活圈的哲学依据,符合题意。

2.[2017·江西九江模拟]黔东南的岜沙苗寨自古以来把树当作崇拜的对象和生命的象征,相信人的生命由树庇佑。

当地有在人出生或去世时种树表示纪念的习俗。

在“人本是树”的朴素观念引导下,村民长期与自然和谐相处。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本是树”的观念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源于哲学的智慧③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人本是树”的观念引导村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

相信人的生命由树庇佑的观点从根本上否认了神创论的观点,是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①正确;在“人本是树”的朴素观念的引导下,村民长期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人本是树”的观念引导村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④正确;②错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源于社会实践;③错误,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3.[2017·黑龙江鹤岗模拟]近日,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学者公布了一份关于“性格稳定性与年龄变化”的调查。

该研究显示,人的性格在青年时期基本成形,中年时逐渐稳定,50岁是最稳定的时候,步入老年后又逐渐衰退。

这表明(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能够揭示事物发展规律③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控制的④物质世界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 件的
联系
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 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 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易错易混
1. (2015 江苏政治,24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辨析: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2.“客观实在性”是指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辨析: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3.运动是永恒的、有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绝对的。 辨析: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4.静止就是没有运动变化的状态。 辨析: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2018年一轮复习
考纲要求
1.哲学的 物质概念
2.哲学的 运动概念
考纲展示 (1)自然界的物质性;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 的规律
(1)规律的概念;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高频考点
1个本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对关系:物质与运动、运动与 静止。 2个特征:规律的客观 性、普遍性。 4个概念:物质、运动、静止、 规律。
固有的规律。没有 规律 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夯实基础
(3)方法论要求
①必须 尊重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 违背规律 。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
据规律发生作用的 条件 和 形式 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核心考点 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1.正确理解物质的概念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意识能够调节和控制人的行为和 生理活动:意识能够调节和控制 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影响人的 身心健康和行为表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意识能够指导实践:意识能够指 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影响实践的 结果和方向
意识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创造 性,能够创造出新的概念、思想 和文化成果
04
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推动人类认 识和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05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起 点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具有具体性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 图形项正文
真理具有条件性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 图形项正文
真理具有可变性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 图形项正文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直接经验,认识世界。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推动人们去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正确性,因为实践是主观见 之于客观的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践是认识的来 源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
图形项正文
实践是认识发展 的动力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
图形项正文
实践是检验认识 的真理性的唯一 标准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
图形项正文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②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如:“人一次也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日方中方睨, 物方生方死”等都是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
命题点 6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对点金题❻】 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 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 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 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 )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③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任何物质都 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 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 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 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整个世界是物质世界。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 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 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2009年江苏卷,26)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 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考点二: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运动和静止的区别 (1)含义不同。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静止既指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 质没有发生变化;又指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 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 运动。 (2)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2018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教案:2. 4 探索世界的本质(必修4)

2018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教案:2. 4 探索世界的本质(必修4)

2018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2.4 探索世界的本质<必修4)【高考目标导航】一、考点集结1.哲学的物质概念<1)自然界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哲学的运动概念<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的概念<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二、考向动态1.依据自然界的物质性,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深刻体会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于人类活动的关系,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分析中国共产党遵循的执政规律,坚持科学执政。

3.把握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

4.掌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理解科学发展观与包容性增长的关系。

5.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基础知识梳理】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

这些属性都是与物质不可分的。

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物质具有“可知性”:物质虽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人们能够认识它。

<3)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①区别:A、哲学上的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B、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

②联系:A、哲学上的物质是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哲学上的物质。

B、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方法论)<1)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特点不同 联系
永恒的,是不生不灭的
暂时的,有生有灭
哲学上的物质是对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物质形态是物质在现实 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热点题型1 以古诗词背景,考查世界的物质性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 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句所蕴涵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A.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考点一
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一.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考点二 与唯心主义划清 了界线
1: 物质概念
与不可知论 划清了界线 物质和意识的 唯一区别
2: 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和联系
物质 区别 范畴不同 物质是共性范畴,属于矛盾 的普遍性 物质形态 物质具体形态是个性范畴,属于矛盾 的特殊性
专题十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一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神奇的货币 四课
01
考纲 解读
明 考情 确 方 分析 向 有 命题 的 方 方向 矢
5 4 3 2 1 0
自然界的 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 物质性 运动与 物质 运动与 静止 规律含 义 规律的普 遍性
1.命题特点:试题主要立足于世界的本质这一主线,选择 运动、静止的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以启示类、措 施类非选择题为主
不开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
导致唯心主义
2.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 含 特点 联系 误 区 义 动 静 止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变化和过程 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物 体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静止的诡辩论 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相对主义

探究世界的本质

探究世界的本质

探究世界的本质1.结合新的科学发明和科学发现,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理【解题技法】把握物质概念典例1.(2018·浙江高考卷)“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

这说明该地()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②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出具体发展思路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④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结合某项政策的调整,考查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解题技法】把握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典例2.(2018·广东模拟卷)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稳中求进”()A.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B.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C.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与上升性D.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3.结合生活中的某一事例,考查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性【解题技法】掌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典例3.(2016全国Ⅱ·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

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练习(一)、选择题1.随着人民币“入篮”,人民币和中国经济的走势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关注。

有关人民币大幅贬值、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不绝于耳。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55张)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55张)

清除盲点 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 2.人们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人们的思想也是物质 的。( ) 3.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 4.近期日本培育出了荧光猴,这说明物质是可以被创造 的。( ) 5.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运动 和静止是物质存在的两种方式,其中静止就是没有运动变化的 状态。( )
3.明确世界物质性的五种表述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世界统一于物质。 (5)世界是物质的。
4.如何全面理解相对静止? (1)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 不能顺利进行;新事物产生后,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巩固阶段, 否则就不能向更高阶段发展。 (2)由于相对静止的存在,才能使各种事物区别开来,承认 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2.(2015· 江苏卷,24)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 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 点、条件为转移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要 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是指世间万物不停地变 化,没有固定的形态,强调物质是运动的,故①正确。因时而 变,随事而制,强调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思想与观 念,故②正确。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排除 ③。此题没有涉及矛盾的对立统一,排除④。 答案:A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谷雨节气,适合农作物生长,农业 生产进入繁忙时期”。节气表体现了人们能够认识自然规律, 并利用自然规律,因此①符合题意,当选;材料体现了人们把 这种认识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②当选;③错误,人们利用自 然不是征服自然,人的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④错误,在实践 中人们并没有获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因为人的认识 是不断发展的。 答案:A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3.物质运动的规律: 的关系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
规律的概念;
3.四个概念: 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规 律 的 客 观 性 和 普 物质、
4.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
遍性;
运动、
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客观规律又是可
尊 重 客 观 规 律 与 发 静止、
以认识和利用的,要求我们要遵循客观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②世界的真 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 起源和发展史 ④宇宙万物都是由共同的元素构成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重难点探究2
认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典例 2 近年来,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积 雪融化、冰川消失现象非常严重。有专家指出,乞力马扎 罗雪顶可能在10年内彻底融化消失,届时乞力马扎罗山独
籍制度改革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综合承
载能力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
这种做法是基于( C )
智慧备考:备战2021年高考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世界统一于物质。 (2)结合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考查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3)结合“十九大的最新理念”考查尊重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建构体系
一.世界是物质的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二.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观)
三.运动是有规律的
挥主观能动性
规律
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考情解读
考向扫描 考向1 哲学的 物质概念
考向2 规律
真题举例 2014·课标全国卷Ⅱ·20
2016·课标全国卷Ⅱ·22

(完整版)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题(一)含答案

(完整版)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题(一)含答案

C.②④
D.①②
A.运动
B.客观存在性
C.客观实在性
D.规律性
9.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2. 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A.物质和运动是一样的
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①月亮绕地球转 ②新陈代谢 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 ④生物体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发生
18.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的观点
第1页共3页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to only one thing at a time
13. “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两寓言反映同一哲理是
D.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认为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 B.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5.“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C.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C.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D.在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的客观实在
度看,这首诗说明了
4.有人认为:“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
A.运动是相对的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静止是相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变害为利。”这个观点
12.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是因为

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一轮复习 4.2.1 探究世界的本质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一轮复习 4.2.1 探究世界的本质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课时1 探究世界的本质A组基础对点练考点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了许多宇宙间的物质形态,比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

这些发现表明( )A.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本质B.人们可以穷尽对宇宙的认识C.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明D.科学家的发现决定了宇宙间物质的具体形态解析:A、B、D三项说法都错误.答案:C2.即使蒙住了眼睛,也不等于世界漆黑一团。

这是因为()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B.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解析:材料旨在表明,是否蒙住眼睛与世界怎样没有关系,这是因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答案为A;B、C、D与题目指向不符。

答案:A3.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分解物质,使物质变成极细的结构,由于结构变化导致物质性质的改变。

这说明()A.物质具有客观性B.人们可以改变和创造物质C.物质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具体物质解析: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不能改变或创造物质,故D项正确,B项错误。

材料强调人的能动性,A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答案:D考点二运动和物质的关系4.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

“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说明()A.人脑是思维运动的物质主体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事物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增强了规律的客观性解析:大脑越用越灵,强调运动对物质的重要性,B项正确表达了这一重要性。

A强调物质对运动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

C项谈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规律本身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D项错误。

答案:B考点三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5.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含义,因为他懂得(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④ B.①③C.①② D.②④解析:②③不符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题意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 (1)物质的内涵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 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万 事万物的总和。 (2)区分物质的“唯一特性”与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注意:
1、客观性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客观唯心主义; 2、可知性指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3、客观实在不等于客观存在。 区别:客观实在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指不管 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存在着的特性。它不 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自己的主观意识而言的。对 于具体的人来说,客观存在除包括物质现象,还包 括其他人的意识。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 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考点一:世界是物质的
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 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是指物质具有可 知性,能被人们 所认识、所反映 (与不可知论划 清了界限) 物质的唯一特 性、万事万物 的唯一共性, 物质和意识的 唯一区别。 是指物质的客观性, 无论人们是否感觉到, 它都是客观存在的, 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与唯心主义划清了 界限)
混淆二者、将物质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哲学的观点。
(随堂检测)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
在”是( ) A.从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从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C.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
考点一:世界是物质的
温故知新 世界的 物质性
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世界是物 质的世界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 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物质世界 是绝对运 动与相对 静止的统 一
坚持一切从 实际出发, 使主观认识 与客观实际 相符合 坚持用运 动变化发 展的观点 看问题, 承认相对 静止 要遵循 规律按 客观规 律办事

(随堂检测)3、2015年,政府工作关键处处理好 “稳”和“进”的关系,稳中求进,要着眼于实现中 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 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稳中求进”的 哲学依据是:( ) ①物质世界“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②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认识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事物之间无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高考直击】
3、(2017 年江苏卷25)20世纪80年代初, 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 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 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 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 016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 星。这表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 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哲学的物质概念 ②自然界的物质性 ③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①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运动是有规律的 ①规律的概念 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③方法论要求
考点一:世界是物质的
1、你如何理解物质?
2、为什么说自然界是物质的?
3、为什么说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4、为什么说整个世界都是物质的?
【高考直击】
2、(2016上海单科卷24)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 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 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简称长江上游生态 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 A.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 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 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D.在最终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 【解析】D。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长 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人发 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的结果,故D符合题 意;“人定胜天”的理念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故A的理解 是错误的;材料没有体现预见发展变化的趋势,故B与题 意不相符;材料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C说法没 有体现这一点。故选D。考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 关系。
考点一:世界是物质的
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注意: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③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世界统一于物质;⑤世界是物质的。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符 合客观实际。(识记提纲P25)
考点二: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随堂检测)4、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襄邑道中》 有一句诗“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下列与诗句中蕴含哲理相一致的选项是( ) ①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 ②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③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④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④中两句出自僧肇的《物不迁论》。翻译为:可以吹倒山岳 的暴风是静止的,江流河水滔滔不绝同时却是停滞不动的。
探 究 世 界 的 本 质
物质和运 动的关系
物质运动 规律的概念 的规律 规律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人能认识和 利用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物质 运动 是有 规律 的
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运动 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提纲P25)
①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②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 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 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 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考点三: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固有的 不是主观臆造的(如乌鸦报丧)
本质的 不是现象的(如苹果落地) 必然的 不是偶然的(如守株待兔) 稳定的 不是易变的(如价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 造,也不能被消灭;
2018 届高考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唯物论、认识论)
知识提要
第 四 课 探 究 世 界 的 本 质
自然观
世界是物质的
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运动的含义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规律
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
按规律办事
第四课: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高考考点)
1、世界的物质性
运动
静止
含 区 义 别 特 征
拓展:全面认识相对静止: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 ①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 联系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既要承认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又要承 认相对静止的存在。(例如:政策既 要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又要保持 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 学不变论,也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 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片面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属于唯心主义(唯意志论) 片面强调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属于形 而上学唯物主义(宿命论)
【高考直击】
1、(2016全国新课标II甲卷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 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 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 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毛泽东通过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制定了 相关的策略,说明要需要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 依据变化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故①③符合题意;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行动的出发点是实际情况而不是 认识,故②说法错误;主观能动性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故 ④说法错误。故选B。考点: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 性的关系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 特性 (概括了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 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区 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别 存在 状态
抽象的、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具体的、多变的、有生有灭
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具体的物质形态
联系
①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 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 就没有了物质。 ②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 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1、运动的含义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注意: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 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观点。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一方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 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是指宇宙间一切事 另一方面,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 物、现象的变化和 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 过程 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 的运动 运动是无条件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永恒的、绝对的
(随堂检测)2、“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 正当时。”这句谚语曾是中国北方农民千百年来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