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采集的血标本合格率
pdca提高血标本采集合格率
pdca提高血标本采集合格率近年来,随着医疗服务的进一步发展,血液标本采集作为一项关键的临床操作,对于确保准确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仍然存在着血标本采集合格率不高的问题。
为了提升血标本采集合格率,PDCA(计划、实施、检查和纠正)可以被应用于改进流程和提高质量。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PDCA循环来提高血标本采集合格率。
第一步:计划(Plan)在PDCA循环中,计划阶段是关键一步。
为了提高血标本采集合格率,首先需要建立一个详细的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确定目标:明确提高血标本采集合格率的目标是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2. 收集数据:收集有关过去血标本采集合格率的数据,了解目前的问题和挑战。
3. 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造成血标本采集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4. 制定行动计划: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包括培训医护人员技能、改进采集设备和材料、制定操作标准等。
第二步:实施(Do)在计划阶段完成后,接下来是实施阶段。
在实施阶段中,需要确保计划中的各项措施得到顺利实施,并及时收集相关数据。
实施阶段的关键步骤包括:1. 培训医护人员: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血标本采集技能和操作规范性。
2. 更新设备和材料:确保使用的采集设备和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 制定操作标准:制定一套详细的操作标准,明确每个步骤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4. 记录数据:在实施阶段中,记录每次血标本采集的相关数据,以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
第三步:检查(Check)在实施阶段完成后,需要对实施的效果进行检查。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评估已实施的改进措施是否能够有效提高血标本采集合格率。
检查阶段包括以下步骤:1. 收集数据:根据实施阶段中记录的数据,收集相关信息以进行进一步分析。
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及其对合格率的影响。
3. 确定问题:通过数据分析,确定是否还存在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
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安康市中医医院高新分院骨科 725000【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原因,汇总护理对策。
方法:以我院2021年-2022年间血液样本568份作为研究对象,对血液标本采集合格率进行分析,分析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以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
结果:568份血液标本中,9份血液标本不合格,占比1.58%,其中血液标本不合格问题主要以溶血3份(33.33%)、凝血3份(33.33%)、送检不及时2份(11.11%)与抗凝剂使用不合理1份(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液标本采集是血液检验的基础,对此血液采集人员要重视对血液标本采集过程的规范,以强化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提升血液标本采集合格率,为血液检验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护理方式血液标本检验能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血液标本采集作为血液标本检验的基础,关系着血液标本检验质量及后续血液标本数据使用。
对此文章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对2021年-2022年血液标本随机抽取568份报告,对血液标本采集问题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回顾性研究方式,抽取上年度我院血液采集样本568份作为研究对象,血液样本包含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涉及妇科、内分泌科、内科、肿瘤科等多科室,血液样本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所抽取的血液标本进行检验,分析血液样本合规性等内容,对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因素进行汇总分析。
1.3观察指标对比血液标本采集中不合格标本数量及概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总有效率)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568份血液标本中,9份血液标本不合格,占比1.58%,其中血液标本不合格问题主要以溶血3份(33.33%)、凝血3份(33.33%)、送检不及时2份(11.11%)与抗凝剂使用不合理1份(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目的:对临床血液标本检验中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分析其原因与解决方法。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血站进行血液检测的样本2000份,筛查检测不合格样品,并分析样本不合格的原因。
结果:通过对不合格样品的筛查,发现2000份样品中有122份样品不合格,占样本中的6.1%,其中患者因素占不合格样品原因的27.87%;标本采集不规范占样品不合格原因的26.23%;运输及储存不当占样品不合格的45.90%,其中患者因素中受检者准备不足、标本采集不规范因素中样本量少、运输与储存因素中抗凝不全占的比例较多。
结论:血液标本不合格有患者因素、标本采集因素与运输和储存因素,减少不合格样本需要需要加强引导患者做准备前工作,加强样本的管理与运输,加强对采血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来减少样本不合格的发生。
关键词:血液标本;临床检查;不合格因素血液检测就是抽取病人的外周血,对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形态、比例进行检查,同时也对血液中的各种溶质成分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
临床血液检测可分为血液一般检测、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骨髓细胞学检测、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1]。
可以检测出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持征。
血液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一名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出现发热、咳嗽、咳痰[2]。
通过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数量异常增高,中性粒细胞数量增高为主,这种情况下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为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给予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以后,病情就可以痊愈。
同样,也是一名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出现咳嗽、发热、咳痰等症状,但是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数量轻度减少,但是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根据血常规检查,就可以判断出病人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就需要服用抗病毒的药物来治疗。
其中检验结果的准确需要样本妥善保管与操作正确,样本的合格率是关系检验结果的重中之重。
本文通过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血站进行血液检测的样本2000份:筛查检测不合格样品,并分析样本不合格的原因。
提高采集血标本合格率品管圈护理课件
目标设定
总结词
合理、可衡量
详细描述
根据现状把握的结果,设定合理的提高采集血标本合格率的目标,确保目标可衡量和实 现。
解析
总结词
深入、细致
VS
详细描述
对影响采集血标本合格率的因素进行深入 细致的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对策拟定
要点一
总结词
针对性、有效性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根据解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对策,确保对策的有效 性和可行性。
团队协作
品管圈成员具备不同的专 业背景和技能,能够从多 角度分析问题并制定改进 措施。
经验借鉴
借鉴其他科室或医院的成 功经验,能够更快地找到 改进方向并实施有效措施 。
02
品管圈基础知识
品管圈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品管圈是由同一工作现场或相关区域的人员自发组成的小组,通过团队力量, 运用各种改善手法,全员参与,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维持与改善,以提 高工作效率和品质。
提升医院形象
通过改进采血标本的质量,医院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提升了自 身的形象和口碑。
对策的标准化与推广
对策的标准化
经过品管圈活动的实践验证,我们将改进后的操作流程和 规范整理成标准操作手册,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够按照 标准进行操作。
推广至其他科室
为了将成果惠及更多科室,我们将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经验 和成果推广至医院的其他相关科室,促进整体医疗质量的 提升。
02
合格的血液样本应满足:血液量 充足、无溶血、无凝血、无污染 等要求。
采集血标本合格率对医疗质量的影响
准确的血液检测结果是医生诊断和治 疗疾病的重要依据,不合格的血液样 本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高采集血标本合格率能够提高医疗质 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运用质量管理提高输血前检查合格率
运用质量管理提高输血前检查合格率保证输血安全是血液中心的重要内容。
因此,有关部门应在输血前检查,加强质量管理和受血者的风险控制,坚持标本的审查是由检查系统检测,确保献血者,血液和血液标本的正确身份,坚持ABO血型和Rh(D)的正确,注意不要不规则抗体检测和交叉配血试验为保证,坚持以双相反应介质交叉配血,以确保交叉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建立了输液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标签:质量管理;输血前检查一般说来是保证血液质量,改善血液中的成分,在体内进入有效的存活率,减少保证系统不良反应和一系列操作过程。
输血前检查是为了提高血液中的血液成分在体内存活率的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是反映产品或服务,以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提供所有必要的适当的信任计划和活动的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献血者和献血者输血前和血液样本的血液样本,以检查的身份,检查和血液,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测试和确认,交叉匹配的血液检验等。
在输血医学的实践中,输血的结果的正确性是临床上几乎完全依赖性的基础,是决定输血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1]。
因此,加强对输血的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1 重视血液样本的检测和管理1.1血液样本采集的准确性是输血安全的前提条件。
如果采集的血液样本的关键控制点发生错误,输血安全防范措施将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医护人员在抽血前应仔细检查患者的身份,并对输血单和患者相关数据进行检查和纠正,对血液样本进行采集。
同时在血管中注明患者的姓名、住院天数、采血时间。
更好的医院条件,在血管贴条形码,并注明患者的姓名和其他信息。
最后通过收集血液和血的申请表签字确认与输血的医务人员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并履行签字手续,由闲杂人员而不是发送样品,确保接收方的身份是一致的,严格的血液标本采集者。
1.2输血应用的完整性是输血安全的基础。
输血前检查输血科输血科工作人员了解接受患者接受临床输血的关键控制点。
填写应填写完整的信息,为单,特别是缺乏输血,妊娠史和申请医生的全名是没有签署的申请表,为单不合格回流系统的输血,特别是缺乏输血的信息。
pdca提高血标本采集合格率
pdca提高血标本采集合格率PDCA(Plan-Do-Check-Act)是一个质量管理循环工具,被广泛用于改进和持续改善质量管理体系。
在医疗领域,PDCA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来提高血标本采集的合格率,以确保准确的实验室检测结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PDCA循环来提高血标本采集的合格率。
1. 计划阶段(Plan)在计划阶段,我们需要明确目标和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
首先,我们要确定目标,例如提高血标本采集的合格率至少10%。
然后,我们需要识别关键问题,如采集过程中的错误率、操作规范的不一致等。
接下来,制定行动计划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提供培训、制定统一的操作流程等。
2. 执行阶段(Do)在执行阶段,我们要根据行动计划实施相关措施。
这可能包括培训工作人员,确保他们了解正确的血标本采集方法和操作规范。
此外,还可以制定一份清晰简明的操作指南,以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采集血标本。
3. 检查阶段(Check)在检查阶段,我们要评估实施行动计划的有效性。
这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血标本采集的数据来实现。
例如,我们可以记录每个步骤的错误率、合格标本的数量等指标。
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改进措施是否有效,并及时调整计划。
4. 行动阶段(Act)在行动阶段,我们要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如果实施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新的标准,并继续巩固和改善。
如果措施无效,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问题,并找到更适合的解决方案。
持续地评估和改进是PDCA循环的核心。
通过PDCA循环方法,我们可以不断地改善血标本采集的合格率。
该方法强调了持续改进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减少错误率和提高采样的准确性。
同时,合格率的提高也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检测结果。
总结起来,通过PDCA循环可以提高血标本采集的合格率。
需要明确目标、制定行动计划,执行相关措施,然后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检查效果,并根据结果采取行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于静脉血标本合格率的影响价值。
方法:研究抽取院内治疗患者共344例,时间段控制在2021.1-2021.6之间,利用随机法实施分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172例。
管理组采用品管圈活动静脉血标本检验管理,对比组实现常规样本管理,探究对比数据:静脉血标本合格率。
结果:管理组产生标本污染、文书错误、取样数量错误、样本收集时间错误的比例较小,与一般组相比更低,管理组静脉血标本合格率占据明显对比优势(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静脉血;品管圈活动;标本合格率;准确性品管圈(QCC)活动是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似的基层人员自发的进行品质管理的活动时组成的小组。
由于品管圈活动更加尊重人性特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检验数据结果是帮助临床大夫获取病人信息的主要途径,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够实现整治方案确定、标本数据信息的正确获取,通过多部门进行相互支持及配合,使临床不合格标本率降低,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对于患者的救治产生延误和遗漏,降低疾病误诊率河漏帧率。
本次对于我院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获得的成效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科室为呼吸与危重症病区,设定床位53张,科室护士20名,护士长1名和19名护士,平均工作年限均在4年以上,主管护师4名,护师14名,护士1名。
抽选病区内实施血常规检验的患者344例入组,患者入组时间为2021.1-2021.6纳入标准:可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研究者;排除条件:临床基础资料不全、存在血液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利用随机法进行患者分配,管理组共计入组男患者94例、女患者入组78例,纳入年龄域值为38-84岁,平均年龄计算得60.36±1.32岁,对比组共计入组男患者99例、女患者入组73例,纳入年龄域值为36-87岁,平均年龄计算得61.42±1.37岁;对于此次实验患者的基线资料实施统计学软件计算统计,统计对比结果P>0.05,表示对比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有研究比对意义。
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
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方法对842例血液标本相关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不合格率、不合格原因,针对原因制定相应对策。
结果842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48例,原因包括采集血量太少、溶血、凝血、使用容器不恰当等。
结论血液标本不合格主要为医护人员技能不过关或疏忽,这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医院可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组织培训等方式,保证血液标本采集、送检达标,保证血液标本质量,提高检测准确度。
关键词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对策血液检验是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能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相对可靠的依据。
作为被检验的对象,血液标本的质量极为重要,它直接关系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间接关系着对患者的诊断结果以及治疗措施的选择[1]。
因此血液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过程需要被重点关注,以保证送检血样的质量,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为医生进行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本研究将分析血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几率及其发生原因,并针对此制定必要策略。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2月各科室收集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体检者血液标本842例为研究对象,血液标本均由本院护士用真空采血器采集,由专门护工送检。
1. 2 方法采血时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采血管,采血后由专职人员收取,对其进行相关项目检验,判断血液标本量是否达标,是否出现凝血、溶血等现象,抗凝剂使用是否恰当,评定血液标本质量是否达标,不合格的记录原因并退回,重新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检验。
对842例血液标本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汇总,找出其中不合格血液标本并分析其不合格原因。
2 结果842例血液标本中,48例不合格,占总数的5.70%。
其中溶血22例,凝血17例,采血量不足6例,容器选用不当3例。
溶血为血液标本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占不合格总数的45.83%,其与出现几率最低的原因容器选用不当相比,多19例,所占比例多39.58%。
pdca提高血标本采集合格率,标本合格率PDCA
为了提高标本合格率,达到三甲标准(标本合格率≥95%)及检验科质量
目标(标本合格率达≥99%),科室决定以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为核心,分析
问题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并实施。
二、“O”阶段一一成立CQI小组
成立以科主任负责的质量改进小组
成员:范力刘隆萍金运顺马亮曹民政谢欧麒黄丽娟刘换余志宏
(成员分工及CQI小组讨论记录见附件)
三、“C”阶段一一明确详细流程和规范
1.进一步规范实验室标本采集要求,明确标本接收与拒收流程,如附表1、2、
2.设计检查表、调研不合格标本现状。(见附表4)
四、“U”阶段一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
1.调研资料:2014年8月统计本月工作量14218份,其中不合格标本数为782
份,占比5.5%,合“F”阶段一一发现问题阶段
2014年8月标本与报告管理小组反映,检验科不合格标本增多,对检验
科日常工作影响很大,故组织标本与报告管理小组对8月份标本合格率进行
统计,发现标本合格率为94.5%,未达到三甲标准4.16.7.2标准(标本合格
率≥95%)以及检验科质量目标(标本合格率达≥99%)。
提高采集的血标本合格率 PPT课件
环境
积极性差 态度不严谨 未评估患者 采血条码字迹不清 项目类别出错 查对不严
桌面杂乱 采血患者多
血 标 本 采 集 不 合 格 原 因
23
要因选定
编号
为何血液采集标本不 合格
原因
圈员1 圈员2
圈员3
圈员讨论打分情况
圈员4
圈员5
圈员6
圈员7
圈员8
1
标本剂量问题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4
4
4
3
4
3
2
反复穿刺
2
2
4
3
2
3
6、对策拟定
实施计划
1、碰到有挑战性的血管尽量请技术娴熟的护士采血, 采血时一针见血,避免针尖探探去,防空气进入和挤压 穿刺部位。 2、标本应竖直放置,不能剧烈震荡。 1、用抗凝剂试管的标本应上下震荡6-8次,不可过于激 烈,以保证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2、加强穿刺技术的训练
负责人
宋颖
李任英
1、尽量选择弹性好的血管,避免重复穿刺
3 2
6
1
★
7
5
4
圈能力 需多个部门配合 需一个部门9配合
2020/3/30
10
科室每月被检验科剔回的不合格血标本率
剔回率% =
监测期间科室被剔回的不合格血标本数
×100% ─────────────────────────────────────────────────────────────
10.检讨与改进
21
5、解析
标本过少
人
患者血管 充盈差
未查对检验项目
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与对策
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与对策【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与对策。
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集的血液标本520份,计算标本的不合格率,并针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分析,分析和总结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地解决对策。
结果 520份血液样本中不合格30份,主要原因有采集的样本数量过小、未完全抗凝、凝血、溶血、未合理使用容器、放置样本时间过长等。
结论多种因素都会导致采集的血液标本不合格,因此临床中在检验血液标本的时候,要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采取预防措施,对合格率有效提升,提高检验指标的有效性,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数据。
【关键词】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原因与对策[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nqualified blood samples in clinical examination. Methods 520 blood samples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to Nov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the unqualified rate of the samples was calculated, the unqualified samples were analyzed, the causes of the unqualified sample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were formulated.Results 30 of the 520 blood samples were unqualified. The main reasons were that the number of samples collected was too small, incomplete anticoagulation, coagulation, hemolysis, unreasonable use of containers, long time of placing samples and so on. Conclusion many factors will lead to the unqualified blood samples collected. Therefore, when testing blood samples in clinic, preven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ccording to the possible risks, so as to effectivelyimprove the qualified rate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st indicators, so as to provide more accurate reference data for clinical diagnosis.[Key words] blood sample; Unqualified inspection;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临床中最基础的一项检验操作是检验血液标本,检测结果不仅能够不仅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和诊断,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同时还是平局患者预后和预防疾病的参考依据【1】。
应用品管圈规范静脉采血流程提高合格率
应用品管圈规范静脉采血流程提高合格率摘要:目的:通过实践调查规范静脉采血方法,规范静脉采血流程,提高合格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方法:引入品管圈概念,确定“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为本期品管圈的活动主题。
制定活动计划,设定目标,通过鱼骨图分析要因,最终确定血标本合格率低的根本原因,通过PDCA制定并实施改善措施,制定标准化流程。
结果静脉血标本合格率由95.05%提高到98.79%。
结论:品管圈活动规范静脉采血流程,使护理工作更加严谨、及时、准确。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血标本;规范流程品管圈(QCC)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小团体,应用品管的简易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1]。
1、方法1.1、QCC成立:圈员各自设计圈名、圈徽,经投票确定“纽带圈”为圈名,圈名意义:纽带一边代表患者,一边代表医护人员,爱心将2者紧密联系。
1.2、主题选定并制定具体活动:由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最终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为主题。
全体圈员讨论并制定具体活动计划,观察并记录共30天,结果显示:总试管数850根,不合格试管数42根,不合格率4.95%。
其中主要原因是凝血13管(30.9%)、采血量少12管(28.57%)、试管错误8管(19.04%)、漏抽6管(14.28%)、溶血3管(7.14%),根据“80/20”原理,得出主要原因是前两项。
1.3.目标设定:设定血标本合格率的目标值。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员能力]=4.95%—(4.95%×78.51%×80.O%]=1.85%。
圈员能力=所选主题在主题选定时6名圈员能力项的平均分/该项总分=80%。
改善前后降幅达31%。
1.4.要因分析:全体圈员以头脑风暴的方式提出导致血标本不合格原因,经特性要因分析.最终确定血标本合格率低的根本原因是①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缺少有关培训②患者血管条件差,心里恐惧③现有流程不全面,采集方法不正确④危重患者多,工作量大1.5、对策制定与实施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解决方法,全体护士共同参与,从2014-07-15至2014-08-14对血标本合格率低的四个主要问题对策实施1.5.1护理人员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缺少有关培训.对策实施①每次采集一名患者血液,血量要达到刻度线,抗凝管要充分摇匀,避免剧烈摇晃,知晓血标本的采集顺序,加强责任心[3]②三查七对。
(医学PPT课件)提高采集的血标本合格率
罗晶
- - - - - - - - - - - -- - - - - - -
尹丹
-- ---
-------
李任英 宋颖
公丽辉 罗晶
-- ----- -- -
双小燕
-- - --- --
尹丹
注:-------表示计划线;
表示实施线。
-- -
-- -- - -- --
刘琳菲
14
QCC活动步骤
计划 Plan
4吴桂敏;护理工作中血液标本质量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01期
5韩晓燕;影响血液标本质量因素分析及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02期
6于新华,马玉翠,任凤英;临床采血标本质量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年11期
7石晶,程青虹,王子迎 . 品管圈在国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 . 农垦医学 , 2011年 第05期
降低食管癌患者并发 症的发生率
提高优质护理的满意 度
减轻化疗患者便秘发 生率
提高采集血标本的合 格率
减少发生压疮的相关 因素
降低护理文书书写缺 陷率
提高围手术期健康宣 教的落实率
分数
评价
1
说明
3
3
3
3.5
3.75
3
3
3.75
3
2.25
3
3.25
2.75
3.25
2.75
上级政策 没听说过 偶尔告知
3
2.75
剔回率% = ×100% ─────────────────────────────────────────────────────────────
监测期间科室采集血标本的总数
运用PDCA循环改善抽血流程提高检验血标本的合格率
运用PDCA循环改善抽血流程提高检验血标本的合格率目的探讨病区患者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方法选取2017年7月~12月和2018年7月~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病人血标本共18370例,根据时间节点分成两组。
改善流程前的血标本为对照组,改善流程后的血標本为观察组。
结果观察组的血标本合格率大于对照组(P<0.01)。
结论病区患者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操作人员未按规范执行、培训不到位、查对不到位、抽血量不准、管理不严格等。
对不合格的血标本进行根因分析,落实整改措施,可有效提高送检血标本的合格率。
标签:抽血流程;持续改进;检验血标本;合格率PDCA循环法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1],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PDCA循环是一种在信息反馈原理基础上而提炼出的科学化和程序化工作方法,能够被广泛应用在护理质量管理领域中[2]。
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改善抽血流程,对不断提高检验血标本的合格率,同样有着较好的效果。
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时,血液常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诊断依据之一。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送检血标本都是合格的,血液样本是否合格往往会影响检测结果。
还有由于医院检验的技术不过关,医院的设备老化等原因都会影响血标本的合格率,进而还会导致患者疾病的误诊[3]。
经过综合分析,送检血标本是否合格,存在较多影响因素。
2018年起,我院通过PDCA循环持续改进抽血流程,明显减少了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12月和2018年7月~12月我院收治的病区患者血标本18370例,按照时间年份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9087例和9283例。
提供血液样本的患者在身高、体重、性别、年龄方面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均知情同意抽血过程,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作者:杜永梅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7期【摘 ;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方法:2017.6-2018.6期间,针对本医院采集的8548份血液检验标本开展实验研究,统计研究期间《标本不合格登记表》记录情况,分析血液标本不合格情况,并结合实际经验和查阅相应文献分析造成各血液标本不合格情况发生的原因,并寻求相应的预防措施。
结果:8548份血液样品中共有38份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0.44%;血液不合格情况主要包含标本量不足、溶血、患者信息错误、抗凝标本凝固、容器错误、重度脂血等,占比分别为23.68%、5.26%、2.63%、28.95%、18.42%、7.89%。
结论:为预防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情况发生,医院应加强相应血液检测制度的完善,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和责任心培训,并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
【关键词】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处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117-02血液检测在多种疾病的分析、预防、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有效的进行血液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实践表明当前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率较高,对血液检测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疾病的分析、预防和治疗。
对此笔者2017.6-2018.6期间,针对本医院采集的8548份血液检验标本开展实验研究,分析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以有效降低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7.6-2018.6期间,针对本医院采集的8548份血液检验标本开展实验研究,包括有血常规、生化、免疫、血流变以及凝血检查等血液标本。
1.2研究方法检验科接受血液标本后,首先核对标本的医嘱情况,然后观察标本的外观,判断标本是够存在标本量不足、抗凝标本凝固、标本容器错误、脂血、类型错误和溶血等不合格情况。
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分析前因液标本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可靠。
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并进行分类、汇总,探讨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结果凝血、溶血、血液标本量不准等是造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结论加强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的有效沟通,对不合格标本及时查找原因,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可降低标本不合格率,提高血液标本质量。
关键词血液标本;原因分析;防范对策血液标本的规范采集是保证血液检验结果真实、可靠的前提,是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治、判断的重要依据[1]。
血液标本不合格将会导致临床检验结果与数据不准确,检验结果失去参考价值,影响医师对患者病情的判断,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容易引发医疗纠纷。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经检验人员验收筛选出不合格标本108例,所有标本均由护理人员采集送至检验科。
1. 2 方法对108例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分类,计算其所占的百分比,探讨不合格标本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2 结果在108例不合格血液标本中,凝血、溶血、血液标本量不准占不合格标本的前三位。
见表1。
3 讨论3. 1 原因分析血液标本不合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①采集前没有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电脑扫描试管没有成功或是没有准备好试管,导致采集血液标本不准确或不完整;②操作者技术不过关或患者自身条件有限如血管条件不理想或肥胖以及小孩,采血困难或抽血时间过长以导致血液凝固等不合格情况的发生;③采血管过期或试管漏气,血液标本出现凝血问题或采集血量不足,影响检测结果;④护士对血标本的保存不规范,如放置温度太或太低;⑤运送工人运送操作不规范,如转送过程中太过于震荡,造成血液标本溶血等。
3. 2 防范对策要保证采集到的血液额标本合格可用,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①采血者需加强专业技能,掌握检验标本留取的基础知识。
血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血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摘要】目的:通过对护理人员采集血标本中存在的原因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提高医生对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对静脉采血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检验标本的合格率。
结果:通过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共37份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率进行分析,提高了检验标本的送检质量。
【关键词】血标本采集;存在原因及解决方法【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375-02血标本的采集工作均有临床护士直接操作,准确、及时采集血标本是检验结果质量的前提及保证,血标本的好坏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是提高临床诊断、制定正确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现将血标本的采集中存在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报告如下。
1.存在原因及解决办法1.1 病人自身的原因及解决办法1.1.1首次抽血的、检查项目种类繁多的、强烈运动的、情绪紧张等,都明显影响病人的体内代谢,紧张、情绪激动等都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使病人的乳酸等明显升高,同时,进食后明显可致血糖、转氨酶等明显升高,严重时直接影响病人的检测结果。
1.1.1.1解决办法:一般主张清晨、安静状态下抽血,门诊病人至少休息15~30分钟后采血,住院病人我们建议清晨抽血后方可起床,以免影响检测结果,如有特殊检查,如:血脂等必须空腹12小时后抽血,且检查前三天禁食肉、蛋、奶等食物,急、危、重等病人除外。
37份血标本回馈的常见原因见表1.2 影响标本的采集原因及解决办法1.2.1三查七对工作流于表明形式,责任心不强,导致血标本试管贴错,加上晨间病人抽血多,急而乱,抽错床号或姓名者屡见不鲜。
1.2.2临床上,由于病人多,调床频繁,床号更改不及时,导致抽血错误时有发生。
1.2.3夜班以年轻护士居多,经验不足,易在病人输液的针头处、输液手臂的同侧采血,造成血液稀释,结果偏低,影响了医生的诊断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低食管癌患者并发 症的发生率
提高优质护理的满意 度
减轻化疗患者便秘发 生率
提高采集血标本的合 格率
减少发生压疮的相关 因素
降低护理文书书写缺 陷率
提高围手术期健康宣 教的落实率
分数
评价
1
说明
3
3
3
3.5
3.75
3
3
3.75
3
2.25
3
3.25
2.75
3.25
2.75
上级政策 没听说过 偶尔告知
3
2.75
0 1 0 0 0 0 0 1 0 2 3.57 98.21
0 0 0 0 0 0 0 1 0 1 1.79 100
3、现状把握
改
善 前
改善重点
柏
拉
图
QCC活动的步骤
计划 Plan
实施 Do 确认 Check
处置Action
1.主题选定 2.拟定活动计划书
3.现状把握 4.目标设定
5.解 析 6.对策拟定 7.对策实施与检讨 8.效果确认
1葛云萍;李晓雪;赵莉;;受血者血标本影响ABO血型鉴定原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S1期 2叶长城,60例不合格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原因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13,5(4):246-251 3钟春丽,何雪梅,莉琳,医药前沿,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标本溶血率中的应用,(2014)20-0043-02 4吴桂敏;护理工作中血液标本质量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01期 5韩晓燕;影响血液标本质量因素分析及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02期 6于新华,马玉翠,任凤英;临床采血标本质量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年11期 7石晶,程青虹,王子迎 . 品管圈在国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 . 农垦医学 , 2011年 第05期 8 王秀芳 . 品管圈活动对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全科护理 , 2011年 第12期 9 孙秀玲,王玲勉,薛晓英 . PDCA循环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护理研究 , 2010年 第02期 10真空静脉采血法和输液头皮针接注射器采血的效果比较 《四川医学》 2010年10期 11给指握拳法在老年消瘦患者静脉穿刺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10年10期
提高采集血标本的合格率 胸外科品管圈汇报
圈徽:
圈徽:彩虹圈
圈徽意义:彩虹自古以来象征着希 望跟美好,用来做圈徽代表我们对 自己的品管圈未来美好的憧憬。
圈名意义:五颜六色的采血管的颜色 像及了彩虹,彩虹代表希望跟美好, 而采血管那代表着对生命的希望,对 健康的渴望。
彩虹圈的成立
彩虹圈基本情况
圈 名 彩虹圈 成员人数 8人
QCC活动步骤
计划 Plan
实施 Do 确认Check
处置Action
1.主题选定 2.拟定活动计划书
3.现状保握
4.目标设定
5.解 析
6.对策拟定
7.对策实施与检讨
8.效果确认
有效果
9.标 准 化 10.检讨与改进
步骤
主题选定 计划拟订 现况把握 目标设定 解析 对策拟订 对策实施 效果确认 标准化 检讨改进
标本失效
剧烈 疼痛
标本量过多 未核对
责任心不强 患者不配合
与抗凝剂
拿错采血管 穿刺失败
未摇匀 标木凝固
送检不及时
采血知识 缺乏
患者血管 条件差
专业技术
不扎实
态度不严谨 未评估患者
采血条码字迹不清 项目类别出错 查对不严
血 标 本 采 集 不 合
未按照标准操作
格
检验项目更新 专业知识缺乏
操作方法不当 环境嘈杂
桌面杂乱
原 因
采血患者多
培训不足
方法
未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环境
要因选定
编号
为何血液采集标本不 合格
原因
圈员1 圈员2
圈员3
圈员讨论打分情况
圈员4
圈员5
圈员6
圈员7
圈员8
1
标本剂量问题
3
2
4
4
4
3
4
3
2
反复穿刺
2
2
4
3
2
3
4
3
3
标本凝血
3
2
3
2
3
1
2
2
4
标本溶血
3
2
2
1
3
1
2
2
5
未及时送检
2
1
3
1
3
1
3
-------
注:-------表示计划线;
-- ----- -- -
-- - --- --
表示实施线。
-- - -- -- - -- --
负 责 人
罗敏 罗晶 尹丹 李任英 宋颖 公丽辉 罗晶 双小燕 尹丹 刘琳菲
QCC活动步骤
计划 Plan
实施 Do 确认Check
处置Action
1.主题选定 2.拟定活动计划书
标本剂量过多 (0,-3)
送检不及时 (0,-3)
标本溶血 (3,-2)
标本凝血 (3,-2)
冰冰山山图图
送检不及时 反复穿刺 标本溶血或凝血
标本剂量问题
表面现象 问题所在 探索问题 根本问题
QCC活动的步骤
计划 Plan
实施 Do 确认 Check
处置Action
1.主题选定
2.拟定活动计划书
标 本 采 集 不 合
未按照标准操作
格
检验项目更新 专业知识缺乏
操作方法不当 环境嘈杂
桌面杂乱
原 因
采血患者多
培训不足
方法
未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环境
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原因分析鱼骨图
要因选定
采集标量 过少
人
患者血管
充盈差
未查对检验项目
积极性差
标本溶血
忽视正常
采血重要性
挤压血管
标本剂量
止血带压迫 时间过长
3.现状把握 4.目标设定 5.解 析 6.对策拟定 7.对策实施与检讨 8.效果确认
有效果
9.标 准 化 10.检讨与改进
无效果
3、现状把握
序号
查检日期
血标本采集 量过多
重复穿刺
血标本采集量过 少
缺失项目 标本凝血 未及时送检
标本溶血
标本采集错误 漏采血标本
1
2016.7.10-7.16
2
2016.7.17-7.23
剔回率% = ×100% ─────────────────────────────────────────────────────────────
监测期间科室采集血标本的总数
1李临英;李忠臣;左彦珍;张莹莹;李守霞;护士对静脉采血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知识的现状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2年02 期 2李临英;李忠臣;左彦珍;护士对静脉采血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知识的现状调查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06期 3容桂荣;张萍萍;赵立民;钱玉兰;蒋明华;石青峰;;血液标本采集与运送的质量控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8年07期 4范红玲;郭晓红;;采血不规范造成的“危急值”报告[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18期 5齐海英;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程序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J];中外医疗;2009年02期 6孟力;张桂平;血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J];社区医学杂志;2009年09期 7齐海英;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程序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J];中外医疗;2009年02期
有效果
9.标 准 化 10.检讨与改进
无效果
4、目标设定
下降31例
)
QCC活动步骤
计划 Plan
实施 Do 确认Check
处置Action
1.主题选定 2.拟定活动计划书
3.现状把握
4.目标设定 5.解 析 6.对策拟定 7.对策实施与检讨 8.效果确认
有效果
9.标 准 化 10.检讨与改进
5、解析
2
6
采集错误
2
2
1
1
2
1
2
3
7
采集标本错误
1
2
1
2
1
1
2
2
8
漏采集血
2
2
1
1
2
1
1
1
总分
27 23 18 16 16 14 12 11
排名
1 2 3 4 4 5 6 7
因果关联图
反复穿刺 (4,-3)
标本采集错误 (0,-2)
标本不合格原因 (8,0)
采集标本过少 (0,-2)
漏采集标本 (0,-1)
标本过少
人
患者血管
充盈差
未查对检验项目
积极性差
标本溶血
忽视正常 采血重要性
态度不严谨
血
挤压血管
标本剂量
止血带 时间过长
标本失效
剧烈 疼痛
标本过多 未核对
责任心不强 患者不配合
与抗凝剂
拿错采血管 穿刺失败
未搅匀 标木凝固
采血时间
过长,送检 不及时
知识缺乏患者血管条件差 专业技术不扎实
未评估患者
采血条码字迹不清 项目类别出错 查对不严
3.现状把握 4.目标设定
5.解 析 6.对策拟定
7.对策实施与检讨 8.效果确认
有效果
9.标 准 化 10.检讨与改进
无效果
1、主题选定
找问题的方向
按照医院目标管理方向 护理部质控结果或反馈问题中 降低成本或提高品质需求 科室存在的问题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