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NA哮喘指南解读
哮喘诊疗指南解读(GINA2018)
1、哮喘得急性发作主要表现为患者得症状与肺功能由正常状态变为急剧恶化,甚至有些急性发作患者在以往并未被诊断为哮喘,首次急性发作即表现为哮喘得发作症状。
2、应筛选具有致命性哮喘危险得患者,进行反复得评估。
3、哮喘急性加重期得管理就是一项系统工作,包括患者记录哮喘日记,进行自我管理,症状加重期初期得管理与院内急性加重期得管理。
4、所有得哮喘患者都应建立适合自己病情得哮喘记录,以便更好地应对哮喘急性发作。
(1)哮喘记录应包括何时及如何改变药物使用,口服激素及症状治疗失败时得相应处理措施。
(2)哮喘症状急性恶化患者应立即至就近急诊治疗。
(3)患者得行动计划应根据症状或呼气峰值流速而安排。
5、为哮喘急性发作提供初始及急症处理设施。
(1)根据呼吸困难程度、呼吸频率、脉搏及氧饱与度、肺功能评估急性加重得程度,同时应用氧疗或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SABA)治疗.(2)患者出现急性发作应立即转移至急诊治疗,如出现嗜睡、昏迷或寂静胸提示重症哮喘,应送往 ICU进一步治疗,转运过程中应用 SABA 及异丙托溴胺、控制性氧疗及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3)治疗措施包括重复吸入SABA、早期应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控制性氧疗,1小时后根据患者症状、氧饱与度、肺功能评估治效。
(4)异丙托溴胺仅推荐用于重症哮喘。
(5)静脉给予硫酸镁可以用于初始治疗无效得重症哮喘。
(6)胸部X 线检查不建议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7)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肺功能、初始治疗得反应、最近及既往急性加重情况及家庭护理能力决定就是否住院治疗。
(8)出院后应继续进行后续治疗,包括维持或逐步加量药物治疗 2 ~4周,并根据病情改善情况逐步减药减量.6、抗生素不用常规推荐用于治疗哮喘急性发作。
7、哮喘急性发作后得后续管理工作(1)回顾患者症状控制情况及有无急性发作得危险因素。
(2)对大多数患者而言,给药维持治疗 2 ~4周以预防进一步加重。
(3)检查吸入装置有无异常。
什么就是哮喘发作? 哮喘急性发作表现为逐步加重得咳嗽、气喘、胸闷、呼吸困难及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等,这些变化常常表明患者需要改变治疗得方案。
哮喘GINA指南解读课件
哮喘GINA指南解读
2/20/2021
14
哮喘治疗药物
吸入糖皮质激素
A
IgE抗体 F
B 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色甘酸类药物 E
控制类药物
C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D
哮喘GINA指南解读
2/20/2021
缓释茶碱
15
哮喘治疗药物
短效β2受体激 动剂口服制剂
B
速效β2受体激 A
动剂吸入制剂
缓解类药物
C 短效茶碱类
哮喘GINA指南解读
2/20/2021
21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3、重度至危重度
u持续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合并抗胆
碱药;
u或静脉滴注氨茶碱或沙丁胺醇,加用口服
LT拮抗剂;
u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如琥珀酸氢化可的松
或甲泼尼松或地塞米松,一般纠正酸碱失衡;
哮喘GINA指南解读
2/20/2021
20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2、中度
n吸入糖皮质激素500~1000ugBDP/日; n规则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联合抗胆碱药吸入或口 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n亦可加用口服LT拮抗剂; n若不能缓解,可持续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 (或联合用抗胆碱药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 (<6Omg/d); n必要时可用氨茶碱静脉注射。
18
糖皮质激素
作用机制
2/20/2021
Ø多环节抑制炎症; Ø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 Ø减少微血管渗漏; Ø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 Ø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 Ø增强平滑肌哮喘细GIN胞A指β南2解受读 体的反应性;
19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轻度
l吸入糖皮质激素 200~500ugBDP/日; l有症状时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l效果不佳可加用口服β2受体激动剂控释片; l或小量茶碱控释片 (200mg/d); l或加用抗胆碱药如异丙托嗅胺气雾剂吸入。
哮喘诊疗指南解读(GINA2018)
1. 哮喘的急性发作主要表现为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由正常状态变为急剧恶化,甚至有些急性发作患者在以往并未被诊断为哮喘,首次急性发作即表现为哮喘的发作症状。
2. 应筛选具有致命性哮喘危险的患者,进行反复的评估。
3. 哮喘急性加重期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包括患者记录哮喘日记,进行自我管理,症状加重期初期的管理和院内急性加重期的管理。
4. 所有的哮喘患者都应建立适合自己病情的哮喘记录,以便更好地应对哮喘急性发作。
(1)哮喘记录应包括何时及如何改变药物使用,口服激素及症状治疗失败时的相应处理措施。
(2)哮喘症状急性恶化患者应立即至就近急诊治疗。
(3)患者的行动计划应根据症状或呼气峰值流速而安排。
5. 为哮喘急性发作提供初始及急症处理设施。
(1)根据呼吸困难程度、呼吸频率、脉搏及氧饱和度、肺功能评估急性加重的程度,同时应用氧疗或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SABA)治疗。
(2)患者出现急性发作应立即转移至急诊治疗,如出现嗜睡、昏迷或寂静胸提示重症哮喘,应送往 ICU 进一步治疗,转运过程中应用 SABA 及异丙托溴胺、控制性氧疗及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3)治疗措施包括重复吸入 SABA、早期应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控制性氧疗,1 小时后根据患者症状、氧饱和度、肺功能评估治效。
(4)异丙托溴胺仅推荐用于重症哮喘。
(5)静脉给予硫酸镁可以用于初始治疗无效的重症哮喘。
(6)胸部 X 线检查不建议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7)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肺功能、初始治疗的反应、最近及既往急性加重情况及家庭护理能力决定是否住院治疗。
(8)出院后应继续进行后续治疗,包括维持或逐步加量药物治疗 2 ~ 4 周,并根据病情改善情况逐步减药减量。
6. 抗生素不用常规推荐用于治疗哮喘急性发作。
7. 哮喘急性发作后的后续管理工作(1)回顾患者症状控制情况及有无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
(2)对大多数患者而言,给药维持治疗 2 ~ 4 周以预防进一步加重。
(3)检查吸入装置有无异常。
哮喘GINA指南解读
哮喘GINA指南解读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和影响。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哮喘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为了更好地治疗哮喘,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全球哮喘协会主席会议(GINA)指南,旨在全面提高哮喘的防控水平。
那么,什么是GINA指南?它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对于怎样治疗哮喘,我们该怎样进行实践操作呢?接下来,我们将来一一解读这些内容。
什么是GINA指南?GINA指南是准确及时地治疗哮喘的权威指南,它的全称是“全球哮喘协会主席会议指南”,它包含了由世界各地的医学专家论证,基于现有医学证据的哮喘管理方案。
GINA指南简化了平时哮喘治疗过程中的一些管理手段,使我们可以更加清晰直接地理解和应用,从而更好地治疗哮喘。
GINA指南的主要内容GINA指南主要包含了哮喘治疗的各个方面,包括诊断、管理和治疗。
其中,最重要的是诊断,因为一个正确的诊断能为治疗哮喘提供正确的指导,有效地减少哮喘症状的出现。
诊断在GINA指南中,建议医生要对患有哮喘症状的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并对他们的过去健康状况、遗传和环境因素进行考虑。
此外,指南还提醒医生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病史、查看相关的体征和症状,如呼吸音、皮肤、鼻腔和喉咙等等。
在这些调查工作完成后,医生还可以考虑进行肺功能检测,就是让患者进行肺气量测定,通过测定数据进行哮喘的评估。
现代肺部检查工具大致分为三类: X射线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但是,在GINA指南中,强烈建议医生使用合成函数检测(spirometry)来诊断哮喘,因为这种技术安全可靠,可以在并不会加重哮喘症状的情况下快速检测出肺功能异常。
此外,这种检测方法也经过了严格的科学验证,所以在现代肺部检查中非常重要。
管理由于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上不可能孤立进行,所以GINA指南提倡进行全面的哮喘管理。
包括评估哮喘症状的严重程度和频率,为患者提供相关的个别护理建议。
GINA哮喘指南解读_2023年学习资料
一旦诊断为哮喘,肺功能是评-估未来风险的最有效指标。应-在哮喘诊断时、开始治疗3-6-个月和定期随访时记录 功能。-与肺功能相关的症状极少或症-状很多的患者,应进行更多的-调查。-y-16
评估哮行回顾-性评估。轻度哮喘是采用1或2-步 疗的哮喘。重度哮喘是采-用4或5步治疗的哮喘,以维持-症状控制。哮喘未治疗时,其-症状与哮喘不受控制相似。 y-17
●-基层医疗单位在准备转运重度或危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至上级医院时,同时使用异丙托溴铵,阝2受体激-动剂 全身用激素,如果可能的话,可同时予控制性-氧疗。-y-14
·频繁使用SABA时哮喘急性加重的一项危险因素;此外,-过度使用SABA比如>2oo个剂量/月是哮喘相关死 亡的危险因素。-y-15
GINA哮喘指南解读-y
公元前45o年,希波克拉底第一次用哮喘描述了“急促-●-的呼吸”这一症状。-y
哮喘探索,不解向前-·19世纪早期-一种临床表现,支气管痉挛是病因-缓解症状,对症处理-·2o世纪中期-气 高反应疾病-降低气道高反应成为必需-3
·2o世纪中后期-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抗炎治疗受到重视-·2o世纪70-8o年代-ICS应用开始普及-4
·自2oo2年起,GINA发布的《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报告》每年更新一次。-●-2o12年提出哮喘是一 异质性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需-要个体化治疗。-y-5
G引NA二十年:引领哮喘管理理念不断进步-·1995.GINA指南首次公布-2oo2.GINA指南首次给予 据更新,全面描述哮喘的炎-症机制,推荐ICS是最有效的控制药物。-●-2oo6.GINA指南推荐给予哮喘控 水平进行阶梯治疗,-明确推荐重度哮喘使用ICS+LABA治疗。-201o.明确提出哮喘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的管 目标:实现-哮喘当前控制和降低未来风险-2o14.首次提出:ICS+LABA是中重度哮喘患者首选控制-2o 5.继续强调ICS+LABA是中重度哮喘患者首选控制药-y
GINA哮喘该如何评估主要内容
GINA哮喘该如何评估主要内容
评估GINA(全球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倡议)指南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 哮喘的诊断标准:GINA指南提供了哮喘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肺功能测
试和其他相关检查的评估。
2. 哮喘的分级和控制:GINA指南根据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将哮喘分为不
同的控制水平,如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
指南还提供了相应的治疗建议。
3. 哮喘的治疗原则:GINA指南提供了哮喘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药物治疗和
非药物治疗,如避免诱因、教育患者和自我管理等。
4. 药物治疗的选择和使用:GINA指南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哮喘药物,包括
控制药和缓解药,并提供了根据不同控制水平的治疗建议。
5. 哮喘的急性发作处理:GINA指南提供了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原则和步骤,
包括使用快速缓解药、调整药物剂量和就医等。
6. 哮喘的管理和随访:GINA指南强调了哮喘的长期管理和随访,包括定期评
估哮喘控制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和提供持续的教育和支持。
评估GINA指南的主要内容可以通过阅读和理解指南的各个章节和部分来完成。
此外,还可以参考GINA指南的摘要和关键信息,以快速了解指南的主要观点和建议。
哮喘GINA指南解读
哮喘GINA指南解读GINA指南简介基于国际哮喘管理战略(GINA)制定的哮喘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哮喘病人。
GINA指南的制定是在对全球哮喘病人的研究基础上,由世界各地的哮喘专家共同制定。
该指南制定了一些管理措施和疾病预防方法,主要目的是让患者得到更好的呵护和治疗。
GINA指南根据哮喘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多种级别,包括:•间歇性哮喘•持续性哮喘–轻度持续性哮喘–中度持续性哮喘–重度持续性哮喘不同级别的哮喘需要不同的治疗措施和药物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哮喘的治疗措施GINA指南提供了针对不同病情的不同治疗措施和药物治疗:间歇性哮喘的治疗对于轻度间歇性哮喘患者,可以在需要时使用快速作用型β2激动剂来缓解哮喘症状。
如果病情加重,就应该采用较低的剂量的吸入性类固醇,以控制症状。
持续性哮喘的治疗对于持续性哮喘患者,如轻度持续性哮喘或中度持续性哮喘,应该采用长期控制治疗方法,包括:•吸入性类固醇•长效β2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同时,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和哮喘病情的变化来调整剂量或改变药物的组合使用。
对于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需要更加强有力的治疗方法,包括:•最高剂量的吸入性类固醇•长效β2激动剂•口服类固醇哮喘的预防方法除了药物治疗,GINA指南还提供了一些哮喘预防的方法:1.避免哮喘诱因:如避免冷空气、室内空气污染和烟草烟雾等引起哮喘的因素。
2.加强锻炼和体育运动:适当的体育运动有益于提高肺功能和普通的生命质量。
但也要注意运动时的呼吸和用药等方面的控制。
3.学会正确使用吸入器:吸入器是哮喘患者常用的药物治疗设备,在正确使用吸入器的前提下,可以使药剂到达肺部并发挥出更好的治疗效果。
4.建立哮喘管理计划:针对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制订适当的哮喘管理计划,包括合理的药物使用和医生监督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GINA指南为哮喘患者提供了全面和科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哮喘患者应该认真遵守医生的指导,建立合理的治疗计划,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要点导读与解析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要点导读与解析作者:向莉选自: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8,33(11)2018年3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发布了2018年更新版,附文详细列举了12项更新要点及其研究证据背景。
2018年正值GINA 发布25周年,今年的世界哮喘日主题"never too early never too late,it is always the right time to address airway diseases (重视气道疾病,从来没有太晚的开始;全程实时重视气道疾病;健康呼吸恰逢其时;生命全周期健康始于呼吸)",也是将哮喘病延伸为气道疾病的重点代表性疾病,从疾病患者和治疗疾病的医者2个方面来强调重视哮喘的健康意义和社会意义。
这是继"哮喘控制"作为世界哮喘日主题延续了多年后,从关注健康角度呼吁实时和全程重视呼吸健康的深远意义,如果能用"恰逢其时、全程实时"这样的中文翻译来对应"never too early never too late,it is always the right time"的主题要点,可诠释为:对于气道疾病的重视,应该在行动上予以果断执行,在意识上强调前瞻预防的视角,那么可以反映出,25年来GINA 的全球推广相伴着从始至今第22个世界哮喘日的公众宣传,它是从基础和临床研究诊治哮喘到向社会和公众转化健康呼吸关注专注的结合,正是不断从民生健康问题向临床实践者和基础研究者的深入思考、研究、总结、提升的循环递进式前进,让哮喘患者及哮喘治疗和照护者不断获取了哮喘病这一顽疾的真实面目和采取预防控制的各种措施。
2018年GINA指南更新要点涵盖了从评估哮喘恶化或难控制危险因素(未来风险维度)、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诊断监测及药物治疗的选择)、药物和免疫治疗(含急性加重和学龄前治疗)、并存上气道疾病治疗、月经期哮喘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综合征、预防哮喘共7大类问题的12项要点,在本文的导读解析中,将重点关注包含儿童人群的相关问题予以导读解析和归纳,供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尤其是诊治管理和研究哮喘疾病的人员参考。
CINA和中国哮喘防治指南解读
CINA和中国哮喘防治指南解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药防治哮喘指南(2024)》,深入总
结了我国哮喘患者的中医药治疗经验,是我国哮喘患者和中医师治疗哮喘
的重要指导文件。
《中医药防治哮喘指南(2024)》指出,哮喘是一种以呼吸气道反复
性发作及其表现为特征的疾病,通常伴有广泛的病因、机理和病理结构变化。
可通过现代药物、起湿、祛风、针灸、按摩等中医药防治技术优化治疗,实现哮喘的良性管理。
《中医药防治哮喘指南(2024)》指出,饮食原则上要重视清淡、和润、无过热的食物,适当地坚持早晚调理胃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主
张控制油腻食物的摄入,冷热适可居中,食物宜常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增不减,煲汤煮菜,常保持一定的饮食节奏。
《中医药防治哮喘指南(2024)》指出,中医治疗哮喘,除病因治疗外,更重视其失调的元气调节治疗,加强体质调理,注重修调元气,把中
医药理论和药物治疗、起湿、祛风、针灸、按摩等中药调护技术结合起来,调理内分泌、免疫和神经等脏腑机能,加强体质调节,改善机体自身免疫
功能,利于病情稳定。
GINA2023 哮喘防治指南解读 PPT课件
基于肺功能的评估
通过测量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 等指标,评估哮喘患者的气流受限程 度。
哮喘管理策略: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抗炎药物和支气管舒张剂,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
非药物治疗
避免触发因素、进行呼吸锻炼、使用免疫调节剂等。
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
教育患者哮喘的本质、发作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以及如何使用药物 等。
感谢观看
随访建议
建议哮喘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了解 病情变化。
自我监测
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病情,包括记录症状、使用峰流速仪等工具监 测肺功能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5:刘日辉, 王曾, 王鹤尧. GINA 2023成人哮喘预防和治疗指南解读 [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23, 22。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β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治疗哮喘。
3
哮喘管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哮喘管理计 划,包括药物治疗方案、生活方式的调整、应急 处理措施等。
哮喘的长期管理计划和随访建议
长期管理计划
为哮喘患者制定长期管理计划,包括定期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指导生活方式等。
利益冲突声明
作者和贡献者在编写该指南时已经确认没有利益冲突。他们没有接受任何外部资金或利益 ,也没有受到任何外部压力或影响。
发布日期和适用范围
发布日期
该指南于XXXX年XX月XX日发布
适用范围:该指南适用于所有参与哮喘管理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呼吸治 疗师、药剂师和其他相关人员。同时,该指南还可以为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GINA指南解读及哮喘研究进展
GINA指南解读及哮喘研究进展1. GINA指南概述GINA全称为“全球哮喘倡议组织”(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是一个由哮喘及相关领域的医学专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其制定的哮喘管理指南已经被全球广泛应用,并对临床实践与哮喘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GINA指南是基于全球哮喘流行病学资料、哮喘病理生理学、临床验诊和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了哮喘的预防和管理策略。
其主要目的是:1.对哮喘进行早期诊断、合理管理和长期实施控制。
2.减少哮喘的发病和病死率。
3.提高公众对哮喘认知度,增加哮喘管理的重视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哮喘的定义及分类、诊断和评估、哮喘控制水平的划分以及常规治疗方案和哮喘急性发作的应对策略等。
2. GINA指南的优势和不足2.1 优势GINA指南的优势在于其严谨的制定流程和权威性。
其制定过程中不仅涵盖了全球哮喘各个领域的专家,同时所有指南的修订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和证据支持,更加符合实践和科学的精神。
而且GINA指南还在定期更新和修订中,及时跟进临床实践和哮喘研究进展,保持其指南的最新性和权威性。
2.2 不足但GINA指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其普适性较强,但无法考虑各地区卫生设施和治疗资源的不足。
其指南中提到的评估工具和治疗药物在各地区采用程度不同,定期更新的指南也难以让所有人及时跟进。
此外GINA指南也有一些争议,比如其采用了“哮喘控制水平”这一概念对哮喘进行管理。
很多人认为这种过于机械化的管理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哮喘患者,不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
3. 哮喘研究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哮喘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以下是哮喘研究领域最新的进展:3.1 基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表明,哮喘病因涉及多个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目前正有不少研究在探索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哮喘的发病和病程。
3.2 遗传突变和哮喘发病的关系近期有一项研究表示,某些遗传突变与哮喘发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2024年GINA哮喘防治指南修订解读课件PPT
三、哮喘控制的评估
哮喘症状控制的评估不应局限于最近4周,除评估症状控制之外,还必须评 估患者的病情加重(包括恶化)、肺功能加速下降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虽然ICS能显著减少哮喘加重,并且在未服用ICS的患者中,严重加重与肺功 能的更大下降有关,但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吸入性ICS可防止病情发展为持续性 气流限制。
十五、6-11岁儿童初始哮喘治疗
十六、低、中、高剂量ICS
机械通气 目前的实践建议采用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相似的肺保护性通气(LPV)策略,前 提是溺水后的肺损伤模式相似。这包括以6-8 mL/kg−1的潮气量 (V T ) 开始的 MV ,增加 V T和 呼吸频率以维持平台压 < 30 mm Hg,以及增加呼气末正压压力和吸入氧浓度 (F I O 2 ),以将动 脉氧分压 (P a O 2 ) 维持在 55 至 80 mm Hg (SpO 2 89–95%)。由于许多需要 MV 的患者也患有 缺氧性脑损伤,因此很难单独确定 MV 对生存的价值。
八、抗炎缓解剂(AIR)治疗的药物和剂量
根据临床需求,对此部分进行了扩展,以按年龄组和治疗步骤划分的所有相 关ICS-福莫特罗装置[干粉吸入器(DPI)和加压定量吸入器(pMDI)]和AIR治 疗的剂量,以及相应的给药方案和单日最大吸入次数。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装置 和剂量可供使用。
九、倍氯米松-福莫特罗用于MART
十二、高剂量ICS
在报告中建议将高剂量ICS作为成人和青少年的治疗选择,需明确指出这仅限于 短期使用,例如3-6个月,以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十三、加用长效胆碱能抑制剂(LAMA)
分析表明,对于前一年有哮喘急性加重病史的患者,三联治疗( ICS+LABA+LAMA)可减少需要使用OCS的重度急性加重。
哮喘GINA指南解读定义、分型、诊断、病情评估和监测PPT课件
精品课件
37
致死性哮喘危险因素
2014年GINA
解读
1、需气管插管 2、过去12个月内住院或急救史 3、吸入激素使用不规律 4、近期使用或停用口服激素 5、大剂量SABA 6、未记录哮喘日志 7、既往或现有心理疾病 8、合并食物过敏
精品课件
38
哮喘急性发作的监测
2014年GINA
解读
1、轻中度:说短语、喜坐、平静、呼 吸加快、辅助呼吸肌未参与呼吸、 心率100-120次/分。氧饱和90-95%、 PEF>50%预计值。
精品课件
31
症状控制测试
精品课件
32
症状控制测试
2014
2011
精品课件
33
哮喘控制测试对比
2014
过去4周有无: 1、白天发作>2次/周
2、夜间哮喘发作 3、缓解药物>2次/周 4、因为哮喘活动受限
2011
白天发作
活动受限 夜间症状 缓解药物 PEF或FEV1
控制 无
无 无 无
无
部分 >2次/ 周
较多,对ICS反应较差。 3、晚发型哮喘:成年女性多见。
多为非过敏性,需高剂量ICS。 4、气流受限型:和气道重塑相关。 5、肥胖型哮喘:多有呼吸症状而
少嗜酸粒细胞炎症。
精品课件
7
表型
• 最常见的表型包括:
• ① 过敏性哮喘:童年发病,常有过敏性疾病史 或相应家族史,如湿疹,过敏性鼻炎,食物或药 物过敏史等。诱导痰或病理学显示气道较多嗜酸 性粒细胞浸润。这种哮喘常常对吸入激素治疗反 应较好。
1、重新对年龄进行分层,诊断标准分别列出成人及儿童
2、PEF监测明确提出一天两次测量且>2周。
哮喘防治指南与GINA方案ppt课件
分期
急性发作期(exacerbation) 慢性持续期(persistent) 缓解期(症状、体征消失、肺动能恢复
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
10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表1—治疗前:
分级
临床特点
间歇发作 症状<每周1次
(第1级) 短暂发作
夜间哮喘症状≤每月2次
FEV1≥80%预计值或PEF≥80% 个人最佳值,PEF或FEV1变异率
吸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1000ug), 联合吸入长期β2激动剂,需要时可再 增加1种或1种以上下列药物: 缓释茶碱
白三烯调节剂
长效口服β2激动剂 口服糖皮质激素
24
辅助机械通气治疗
重度或危重的哮喘发作,经氧疗,激素,β2 激动剂等药物治疗后,病情恶化者,可予 机械通气治疗.
可先给予鼻(面罩)等非创伤性通气方式, 若无效,则应及早插管机械通气.
轻度持续(第2级) 症状≥每周1次,但<每周1次 夜间哮喘症状>第月2次,但<每 周1次 发作期间肺功能正常
严重程度分级
间歇发作 轻度持续 中度持续
轻度持续 中度持续 重症持续
13
接上表
中度持续(第3级) 每日有症状 发作影响活动和睡眠 夜间哮喘症状≥每周1次 FEV160%~69%预计值 PEF60%~69%个人最佳值
严重度 第1级 间歇发作 第2级 轻度持续 第3级 中度持续
第4级 重度持续
每天控制治疗药物
其它治疗选择
不必
吸入糖皮质激素(≤500ug )
缓释茶碱或色甘酸钠或白 三烯调节剂
吸入糖皮质激素(200-1500ug), 联合吸入长效β2激动剂
吸入糖皮质激素(5001000ug),合用缓释茶碱, 或吸入糖皮质激素(5001000ug),合用长效口服 β2激动剂 或吸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1000ug),或 吸入糖皮质激素(5001000ug),合用白三烯调节 剂
GINA2023 哮喘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预防接种
定期接种流感疫苗、肺炎 疫苗等,以预防呼吸道感 染,从而降低哮喘发作的 风险。
哮喘的控制目标及实施方案
控制症状
通过药物等手段,控制哮喘的症 状,如咳嗽、喘息、胸闷等,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发作
通过长期管理和治疗,减少哮喘的 发作次数,降低发作的严重程度。
防止猝死
对于严重哮喘患者,应采取措施防 止猝死,如佩戴自动除颤器(AED )等。
背景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且严重影响患者的日 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目前,哮喘的防治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因此需要制定更加科学、 规范的防治指南。
现有指南的不足
虽然已经有一些哮喘防治指南,但它们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缺乏最新的科学证据、没 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差异等。因此,需要重新制定一份更加科学、全面、 实用的哮喘防治指南。
哮喘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及应对策略
01
社会支持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哮喘防治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医疗资源和专业支持
,为哮喘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
02 03
工作安排
对于工作场所中的哮喘患者,应采取措施减少诱发因素,如提供清洁的 空气、避免刺激性物质等。同时,雇主和同事也应了解哮喘的相关知识 ,以便更好地照顾患者。
作者和贡献者
作者
由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呼吸科专 家、变态反应专家、流行病学家
等组成的GINA(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委员会
负责制定本指南。
主要贡献者
GINA委员会成员来自全球多个 国家的呼吸科专家、变态反应专 家、流行病学家等,他们在本指 南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GINA2023 哮喘防治指南 解读
版GINA指南的哮喘定义、诊断和分级
版GINA指南的哮喘定义、诊断和分级2006版GINA指南的哮喘定义、诊断和分级——《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2006年修订版精选上海交通⼤学附属第⼀⼈民医院周新哮喘未控制可造成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哮喘控制现状不容乐观。
据2000年亚太地区哮喘现状研究调查(AIRIAP)显⽰,只有少于5%的哮喘患者达到GINA指南定义的哮喘控制标准。
因此,只有改善哮喘控制状况,才能最⼤限度地降低疾病负担。
虽然哮喘临床表现变异很⼤,但⽓道炎症始终是不变特征。
哮喘诊断应基于症状和肺功能检测进⾏综合评估,肺功能检测包括测定FEV1和PEF,这两个指标不仅对诊断哮喘⾄关重要,同时也是评估哮喘控制⽔平的重要指标。
哮喘控制可⽤多种⽅法定义,通常的“控制”指疾病得到预防甚⾄治愈,但对于哮喘⽽⾔,更实际的⽬标是控制哮喘的临床特征,即达到哮喘临床控制。
2006版GINA指南强调依据哮喘临床控制⽔平⽽⾮哮喘严重程度进⾏分级,以此指导哮喘治疗,体现出GINA推荐的哮喘管理重点从急性加重转⾄哮喘控制的重⼤变化。
哮喘的疾病负担哮喘是⼀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前全球约有3亿哮喘患者,不同国家的哮喘总体患病率为1%~8%。
每年全球约有25万⼈死于哮喘。
哮喘影响了⼈们的⽇常⽣活,并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尽管控制哮喘的费⽤看似很⾼,但由于未正确治疗造成的医疗花费更⾼。
2006版GINA指南推荐的哮喘管理模式成本效益⽐较⾼。
相信哮喘控制得到改善后,全球的哮喘疾病负担必将显著减轻。
哮喘的定义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作⽤的慢性⽓道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与⽓道⾼反应性相关,⽽⽓道⾼反应性可引起喘息、⽓急、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反复发作,尤其在夜间和清晨。
这些症状发作通常与肺内⼴泛可变的⽓流阻塞相关,这种⽓流阻塞通常可⾃发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哮喘的诊断通常基于发作性⽓急、喘息、咳嗽和胸闷症状确⽴哮喘的临床诊断。
对于年龄>5岁的患者,肺功能测试(肺活量或呼⽓峰流速)可评估⽓流受限的严重程度、可逆性和易变性,并证实哮喘的诊断。
GINA 2023指南:10个步骤理清重症哮喘的管理策略
GINA 2023指南:10个步骤理清重症哮喘的管理策略哮喘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以呼吸急促、咳嗽、喘息、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伴有可逆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
研究显示,多达10%的成人哮喘患者属于重症[1],表现为症状严重,急性发作频繁,需使用大剂量ICS或口服糖皮质激素(OCS)控制病情。
长期使用OCS可引起肥胖、糖尿病、骨质疏松、白内障、高血压、肾上腺抑制等副作用,同时给患者增加焦虑或抑郁等心理负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
因此,尽可能减少使用激素带来的副作用,寻求新的治疗方案是目前重症哮喘治疗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2]。
近年来,抗IgE单抗等生物制剂为重症哮喘的治疗提供了更多新选择。
如何对重症哮喘进行评估并优化管理,选择合适的生物制剂治疗?2023年GINA指南重症哮喘决策树通过10个步骤,为临床提供了清晰、严谨的诊疗方案。
2023GINA指南重症哮喘决策树
成人和青少年重症哮喘的评估与管理[2]。
GINA指南解读
Barnes PJ, et al. Eur Respir J 2002; 19(1): 182-191
FACET证实: ICS+LABA协同作用一小步,哮喘控制一 大步
95
FEV1 (% 预计值)
90
布地奈德 800µg + 福莫特罗 12µg
85
布地奈德200µg + 福莫特罗 12µg 布地奈德 800µg
结论 • 真实世界中,ICS+LABA较ICS+LTRA联
合治疗:
– 具有更好的依从性 – 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3;132:63-9.
新指南继续强调基于控制水平调整治疗 方案 对阶梯治疗方案进行了“三大”更新
更新一 增加了不同阶梯的“首选”控制药物推荐
下列特征提示哮喘引起的呼吸道症状可能性低:
➢ 无其他呼吸道症状的单独咳嗽 ➢ 长期咳痰 ➢ 气短伴有头晕,头昏目眩或外周刺痛(感觉异常 ➢ 胸痛 ➢ 运动性呼吸困难伴吸气噪音
GINA updated 2014.
哮喘初始诊断流程
患者存在呼吸道症状 这些症状是典型的哮喘症状吗?
是
否
详细的病史/哮喘急性发作 病史/急性发作支持哮喘诊断吗?
STEP3
低剂量 ICS/LABA
STEP4
STEP5
中等/高剂 量
ICS/LABA
GINA updated 2014.
ICS/LABA具有协同作用
ICS/LAB
ICS
A
LABA
糖皮质 激素受体
⊕ ⊕
√抗炎作用
√ 支气管扩张
• 2-受体激动剂可以增强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 糖皮质激素可以增加2-受体表达 • 糖皮质激素可以预防因长期使用2-受体激动剂而产生的受体下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新
对于年龄大于岁的成年人而言,如果曾经有过哮喘急 性加重病史,那么噻托溴铵(通过软雾吸入器给药) 可作为阶梯治疗的第级附加治疗选择(级证据)。之 前的报告已描述它可作为严重哮喘的一种治疗方法, 而新版指南则进一步将它纳入了级阶梯治疗图。
新指南对妊娠期哮喘提供了更多建议,包括监测呼吸 道感染,分娩过程的哮喘管理等。
其他选择:规律性低剂量用于有发作风险的 患者。
第步:规律性低剂量加按需。
其他选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比效果较 差;联合低剂量 作为初始维持控制治疗与 单纯低剂量相比,能够改善症状,改善肺功 能。然而,与单独应用相比,这是较昂贵的, 并且不能进一步长期减少恶化的风险。纯粹 季节性过敏性哮喘患者,无间隔的哮喘症状, 症状开始时即应立即开始,并且维持至相关 的暴露期结束后四周。
其他选择:噻托溴铵由软雾吸入器可以治疗 发作史≥年的患者;高剂量副作用较多,额 外获益较少;其他吸入剂,如或缓释茶碱 (成人)。
儿童(岁):参考专家评估和建议。
第步:参考专家调查研究和附加治疗。
附加治疗包括噻托溴铵由软雾吸入器治疗发 作史≥年的患者;奥玛珠单抗(抗)治疗重 度过敏性哮喘,和美泊利单抗()治疗重度 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年龄≥岁)。如果可 行,痰指导治疗可改善预后。
的受体下降。
年 指南哮喘的新定义
年 指南对哮喘的新定义:哮喘为一种异质性疾病,常 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包含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呼吸 道症状病史,如喘息、气短、胸闷和咳嗽,同时又可 变性呼气气流受限。
强调其异质性特征,不断变化的症状及可变性呼气气 流受限是哮喘定义的核心要素。
该定义基于共识达成,考虑的是典型哮喘的特征,同 时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相区别。
第步:联合低剂量 维持治疗加按需或联合 低剂量 福莫特罗(作为维护和缓解治疗。
过去一年发作次数≥次,低剂量 福莫特罗或 福莫特罗维持治疗和缓解策略较维持治疗按 需。
其他选择:中等剂量。 儿童(岁):中等剂量。其他选择:低剂量。
第步:联合低剂量福莫特罗作为维持和缓解 治疗,或联合中剂量 维持治疗加上按需。
其他选择:部分患者可能获益于低剂量,但 可能发生长期系统性副作用。
谢谢
.明确提出哮喘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的管理目标:实现哮喘 当前控制和降低未来风险。
.首次提出: 是中重度哮喘患者首选控制药物 .继续强调是中重度哮喘患者首选控制药物
年美国发出警示:
基于分析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分析,单用长效β受体 激动剂可能导致儿童及成人的哮喘症状加重、住院率 增加甚至出现死亡病例。不得单独使用长效β受体激 动剂单独治疗成人或儿童的哮喘。建议药企在产品说 明书中增加相关说明。
在哮喘恶化或急性加重时,除了可以通过压力定量吸 入去和贮雾器,干粉吸入器也是一种选择;但目前仍 没有证据表明可用于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
基层医疗单位在准备转运重度或危重度哮喘急性发作 患者至上级医院时,同时使用异丙托溴铵,β受体激
动剂及全身用激素,如果可能的话,可同时予控制性 氧疗。
频繁使用时哮喘急性加重的一项危险因素;此外,过 度使用(比如>个剂量月)是哮喘相关死亡的危险因 素。
自年起,发布的《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报告》每 年更新一次。
年提出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需要个 体化治疗。
二十年:引领哮喘管理理念不断进步
指南首次公布 . 指南首次给予证据更新,全面描述哮喘的炎症机制,
推荐是最有效的控制药物。
. 指南推荐给予哮喘控制水平进行阶梯治疗,明确推荐 重度哮喘使用治疗。
呼吸科 鲍群艳
公元前年,希波克拉底第一次用哮喘描述了“急促的 呼吸”这一症状。
哮喘探索,不懈向前
世纪早期 一种临床表现,支气管痉挛是病因 缓解症状,对症处理 世纪中期 气道高反应疾病 降低气道高反应成为必需
世纪中后期 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抗炎治疗受到重视 世纪年代 应用开始普及
年指南的重要更新
更新了哮喘的定义,强调了哮喘诊断需考虑不断变化的 症状及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两个核心要素。
调整了对哮喘控制水平的评估,主要改变: .当前临床控制更名为哮喘症状控制 .将肺功能作为未来风险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哮喘阶梯治疗方案三大更新 .增加了不同阶梯的首选控制药物推荐 .明确推荐是成的推荐。
一旦诊断为哮喘,肺功能是评 估未来风险的最有效指标。应 在哮喘诊断时、开始治疗个月 和定期随访时记录肺功能。与 肺功能相关的症状极少或症状 很多的患者,应进行更多的调 查。
评估哮喘严重程度
哮喘严重程度可从需控制症状和 加重的治疗水平中进行回顾性评 估。轻度哮喘是采用或步治疗的 哮喘。重度哮喘是采用或步治疗 的哮喘,以维持症状控制。哮喘 未治疗时,其症状与哮喘不受控 制相似。
*不用于年龄<周岁儿童。**用于周岁儿童,优选第三 步治疗,中剂量。 低剂量 福莫特罗是针对使用处方药
(低剂量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或低剂量倍氯米松福莫特 罗以维持和缓解治疗)患者的缓解用药。噻托溴铵软 雾吸入器是对有加重病史患者的附加治疗。
第步:按需使用(指仅有极少症状,无哮喘 夜间觉醒,过去一年无哮喘发作,正常)。
具体:
.没有使用等哮喘控制药物的情况下禁用, 单药制剂只 能与哮喘控制药物联合使用, 不能单独使用。
.儿童及青少年患者若需在基础上添加,应使用的复合制 剂,以确保患者同时使用两种药物的依从性。
具有协同作用
β受体激动剂可以增强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以增加β受体表达 糖皮质激素可以预防因长期使用β受体激动剂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