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技相关知识——核医学
核医学汇总
核医学汇总1、核医学的定义:是一门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即应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或生物制品进行疾病诊治和生物医学研究。
在反映脏器或组织的血流、受体密度和活性、代谢、功能变化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2、核医学的分类: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3、实验核医学:利用核技术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物质变化规律,其内容主要包括核衰变测量、标记、示踪、体外放射分析、活化分析和放射自显影等。
4、临床核医学:是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医学学科,由诊断和治疗两部分组成。
5、临床核医学分类:诊断核医学和治疗核医学6、诊断核医学:包括以脏器显像和功能测定为主要内容的体内(in vivo)诊断法和以体外放射分析为主要内容的体外(in vitro)诊断法。
7、治疗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核射线对病变进行高度集中照射治疗。
8、核医学的特点:1、安全、无创2、分子功能现象3、超敏感和特异性强4、定量分析5、同时提供形态解剖和功能代谢信息。
9、分子功能影像:核医学功能代谢显像是现代医学影像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其显像原理与X线、B超、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核磁共振(MR)等检查截然不同,它通过探测接收并记录引入体内靶组织或器官的放射性示踪物发射的γ射线,并以影像的方式显示出来,这不仅可以显示脏器或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等解剖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同时提供有关脏器和病变的血流、功能、代谢甚至是分子水平的化学信息,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PET)10、锝-99m(99mTc)特点:核性能优良,为纯γ光子发射体,能量140keV,T1/2为6.02h,99mT c是现象检查中最常用的放射性核素。
11、氟[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
131I是治疗甲状腺疾病最常用的放射性药物12、放射核素发生器是从长半衰期的核素(称为母体)中分离短半衰期的核素(称为子体)的装置。
三基考试-医技三基-核医学-基本知识
单选题A11.心血管系统核素检查方法有多种,而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方法最好选用答案:( C )A: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B:心血池静态显像C:心肌灌注断层显像D:放射免疫分析E:心放射图单选题A12.核医学在心血管系统显像中错误的是心血管系统显像主要包括心肌灌注显像、心肌代谢显像、心肌细胞活性检测、心脏功能显像、心脏负荷试验、亲梗死显像与乏氧显像、心脏大血管动态显像和静脉血栓探测、心脏神经受体显像、冠状动脉再狭窄防治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像等。
核医学不能进行心脏冠脉狭窄成像。
答案:( C )A:心肌灌注显像B:心肌代谢显像C:心脏冠脉狭窄成像D:心脏负荷试验E:亲梗死显像与乏氧显像单选题A13.下列核医学显像方法中,属于阳性显像的是阳性显像指在静态影像上病灶的放射性浓聚高于正常组织的显像,可以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类型。
临床上亲肿瘤显像、急性心肌梗死灶显像属于阳性显像。
答案:( C )A:骨显像B:局部脑血流显像C:急性心肌梗死灶显像D:肺灌注显像E:肝血池显像单选题A14.下列关于核医学基本显像原理错误的是核医学成像的基本显像原理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作为示踪剂,引入人体后,以特异性或非特异方式浓聚于特定的正常脏器组织或病变组织。
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放出射线后,可以通过射线探测仪追踪标记化合物在机体内的分布、数量及代谢途径等。
其中,作为研究对象的化合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后与原非标记化合物具有相同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物学性质。
答案:( C )A:属于放射性核素示踪方法的范畴B:利用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作为示踪剂C:标记后的化合物和原化合物具有相同的生物学特性,但可以不具有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D:利用放射性核素浓聚于特定的正常脏器组织或病变组织来成像E:应用射线探测仪来追踪标记的化合物在体内的分布数量及代谢途径单选题A15.核医学主要显示人体组织器官的哪种特征核医学使用放射性核素通过新陈代谢分布在特定的部位,再通过射线探测仪来追踪标记的化合物在体内的分布数量及代谢途径,因此是一种代谢成像。
核医学复习重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核医学定义:是一门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
主要任务是用核技术进行诊断、治疗和疾病研究。
核医学三要素:研究对象放射性药物核医学设备一、核物理基础(一)基本概念:元素---凡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核素---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及核能态均相同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放射性核素----能自发地发生核内结构或能级变化,同时从核内放出某种射线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这种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具有放射性和放出射线)稳定性核素----能够稳定地存在,不会自发地发生核内结构或能级的变化。
不具有放射性的核素称为稳定性核素。
(无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质子数相同),但质量数(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
同质异能素----- 核内质子数、中子数相同,但处在不同核能态的一类核素互为同质异能素。
(质量数相同,能量不同,如99mTc和99Tc)(二)核衰变类型四种类型五种形式α衰变释放出α粒子的衰变过程,并伴有能量释放。
β衰变放射出β粒子或俘获轨道电子的衰变。
β衰变后,原子序数可增加或减少1,质量数不变。
•β-衰变•β+衰变•电子俘获(EC)γ衰变核素由激发态或高能态向基态或低能态跃迁时,放射出γ射线的衰变过程γ衰变后子核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均不变,只是核素的能态发生改变。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不稳定,随时间发生衰变,衰变是按指数规律发生的。
随时间延长,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呈指数规律递减。
N=N0e-λtN0:t=0时原子核数N:t时间后原子核数e:自然对数的底(e≈2.718)λ:衰变常数(λ=0.693/T1/2)物理半衰期(T1/2)生物半衰期(Tb)有效半衰期(Te)1/Te=1/T1/2+1/ Tb放射性活度描述放射性核素衰变强度的物理量。
用单位时间内核衰变数表示,国际制单位:贝可(Becquerel,Bq)定义为每秒1次衰变(s-1),旧制单位:居里(Ci)、毫居里(mCi)、微居里(μCi)换算关系:1Ci=3.7×1010Bq比活度单位质量物质内所含的放射性活度。
核医学重点归纳
核医学重点归纳核医学是一门结合核物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的学科,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其产生的辐射,应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本文将对核医学的重要概念和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1. 核医学概述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技术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包括核医学影像学和核医学治疗两个方面。
核医学影像学主要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过程及其特征辐射来获取人体内部器官的形态、功能和代谢信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核医学治疗则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特殊性质和作用机制,直接作用于人体,治疗某些疾病。
2. 核医学影像学2.1 放射性同位素的选择和制备核医学影像学中,选择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是关键。
常用的同位素有技99mTc、201Tl、131I等。
制备这些同位素通常需要一个核反应堆作为能源供应的源泉。
2.2 核医学影像设备核医学影像设备主要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PET)。
SPECT技术使用单个探测器在360度旋转的过程中记录放射性同位素的发射。
PET技术则利用正电子发射的特性来观察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布。
2.3 核医学影像的分类核医学影像可分为核素显像和功能代谢显像。
核素显像是通过观察放射性同位素在人体内部分布情况,来获得器官形态的影像。
功能代谢显像则是通过观察人体器官的代谢情况,来评估其功能状态。
2.4 核医学临床应用核医学影像学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诊断各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骨科疾病等。
核医学影像可以提供关于病变的位置、大小、代谢活性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信息,为医生制定诊断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3. 核医学治疗3.1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核医学治疗主要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来实现。
这些同位素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等方式进入人体,在体内靶向作用于病变部位,杀死或抑制异常细胞的生长。
3.2 放射性碘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方法。
通过口服放射性碘同位素,碘同位素会富集在甲状腺组织中,辐射杀死异常细胞,从而治疗甲状腺癌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医学三基(医技):核医学题库一
医学三基(医技):核医学题库一1、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放射性制剂的放射化学纯度要求()A.放化纯度控制在85%以上B.放化纯度控制在99%以上C.放化纯度控制在95%以上D.放化纯度控制在80%以上E.放化纯度控制在70%以上本题答案:C2、问答题简述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比X线片发现骨肿瘤要提早的原因。
本题答案:X线片取决于病变脱钙或钙质沉积导致骨质密度变化的程度,本题解析:试题答案X线片取决于病变脱钙或钙质沉积导致骨质密度变化的程度,通常局部钙量的变化大于30%~50%时,X线片上才显示异常;丽核素骨显像显示病变是基于局部骨骼血流和骨质代谢的情况,在病变的早期多数已有明显改变,故通常较X线片提早3~6个月。
3、配伍题亚急性甲状腺炎()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A.热结节B.温结节C.冷结节D.凉结节E.甲状腺不显影以下病例可能出现甲状腺显像为:本题答案:E,A本题解析:试题答案E,A4、单项选择题放射免疫分析(RIA)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制作质控图.在一次实验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其结果应予舍弃()A.三种质控血清中有一个测定质>2SDB.三种质控血清中有一个测定质>ISDC.三种质控血清中在同一方向上有两种>ISDD.三种质控血清中在同一方向上有二种>1.5SDE.三种质控血清中均在同一方向>1SD本题答案:E5、判断题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是指射线的能量传递给生物机体后机体发生的变化和反应。
本题答案:对6、问答题常用于治疗骨转移癌的放射性核素有哪些?本题答案:常用的放射性核素及标记化合物有89SrCl(氯化89锶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常用的放射性核素及标记化合物有89SrCl(氯化89锶)、153Sm-EDTMP(153Sm-乙二胺四甲基磷酸)、186Re-HEDP(186Re-羟基亚乙基二膦酸盐)等。
7、填空题99Tc(V)-DMSA可用于①_____显像;99Tc-DMSA用于②_____显像。
(完整版)核医学重点
核医学第一章1。
放射性核素:是一类原子核能自发的,不受外界影响也不受元素所处状态的影响,只和时间有关而转变成其它原子核的核素。
2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
3元素:指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和化学性质都相同的同一类原子.4核素:质子数,中子数,能量状态均相同的原子称为核素。
5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称同位素。
6同质异能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相同,而处于不同能量状态的元素.7电离: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和物质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静电作用,使电子脱离原子轨道而形成自由电子的过程。
8激发:原子的电子所获得的能量不足以使其脱离原子,而只能从内层轨道跳到外层轨道,是原子从稳定状态变成激发状态的作用。
9湮灭辐射:正电子衰变产生的正电子,在介质中运行一定距离,当其能量耗尽时可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结合,而转化为两个方向相反、能量各自为0。
511MeV的y光子而自身消失的现象。
10光电效应:y光子和原子中的内层壳层电子相互作用,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使其脱离原子成为自由光子的过程。
11康普顿效应:能量较高的y光子与原子核中的核外电子作用时,只将部分能量传递给核外电子,使其脱离原子核束缚成为高速运行的自由电子,而y光子本身能量降低、运行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12有效半衰期:由于物理衰变与生物代谢共同作用而使体内放射性核素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3放射性核素的特点是什么?放射性核素具有核衰变和物理半衰期两个特点。
(1)核衰变是指不稳定的核素自发放出射线转变成另一种核素的过程,包括a,B+,B—,y衰变。
(2)物理半衰期是指放射性核素从No衰变到No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14核衰变的方式?a衰变:不稳定原子核放出a粒子(即一个氦核)转变成另一个核素的过程。
每次衰变母核便失去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
B+衰变:指放射性核素放出B+的衰变。
每次衰变时核中一个质子转化为中子,同时释放出一个正电子及一个中微子。
B—衰变:指放射性核素放出B-的衰变。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
肿瘤治疗
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体或药物,可以精准地攻击肿瘤细胞,同时减 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诊断
利用核医学技术可以检测心脏和血管的病变位置、程度和范围,为心脑血管疾病 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包括优化、防护、限制和正当化。这些原则指导着辐射防护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辐射源的管理、防护设施的 设计和运行、个人和群体的防护、照射的限制和正当化等。
辐射防护的实践与方法
辐射防护的实践
包括识别和控制电离辐射源,以减少对公 众、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照射。实践还涉及 开发和实施质量保证计划,以确保辐射防 护工作的有效性。
VS
辐射防护的方法
包括屏蔽、距离、时间和控制进入等。这 些方法应结合使用,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辐 射照射。例如,屏蔽材料可以阻挡辐射, 距离可以减少照射剂量,时间可以避免长 时间或高强度暴露在辐射下,控制进入可 以防止非必要的人员进入高辐射区域。
核医学设施的安全管理
核医学设施的安全要求
核医学设施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以及公众的 健康。这些标准和规定通常包括辐射源的管 理、防护设施的设计和运行、个人和群体的 防护、照射的限制和正当化等。
在应用方面,随着个性化医疗和精准 医疗的推广,核医学将更加注重个体 差异和特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 对个体基因组、蛋白质组等信息的分 析,可以实现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方案 的设计,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 质量。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 展,核医学还将涉及更多新兴领域, 如纳米医学、免疫疗法等。
02
医学核医学知识点
医学核医学知识点1. 介绍医学核医学是一门应用核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学科,通过注射放射性物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在人体内发出的射线进行成像和诊断。
它在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计划的确定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医学核医学知识点。
2. 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是一种具有放射性衰变的同位素,常用于核医学成像。
例如,技技术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碘-131、锝-99m、氟-18等。
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方式不同,用于检查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3.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是一种核医学成像技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单个光子来获取图像。
它可以用于诊断心血管疾病、骨骼疾病以及其他一些器官的异常。
SPECT能提供关于组织和器官功能的信息,并对疾病进行评估。
4. 位置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位置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是一种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追踪代谢活性的核医学成像技术。
它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估肿瘤、脑血流以及心脏疾病等。
与传统的成像技术相比,PET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病灶定位和代谢活性信息,有助于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5.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除了作为成像工具,放射性同位素也可以用于治疗。
在核医学中,放射性同位素治疗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疾病、骨骼疾病和肿瘤治疗等方面。
例如,碘-131可用于治疗甲状腺癌,锝-99m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
6. 医学核医学的安全性医学核医学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核医学检查或治疗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病情,并谨慎选择适合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剂量。
医学核医学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7. 未来发展医学核医学在影像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不断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放射性同位素和成像设备的应用也不断涌现。
例如,混合成像技术结合了PET和MRI或CT的优势,为诊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核医学知识总结
核医学知识总结一、核医学基本概念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核技术来研究生物和医学问题的科学。
它涉及到核辐射、放射性核素、核素标记化合物以及相关的仪器和测量技术。
核医学在临床诊断、治疗和科研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核辐射与防护核辐射是指原子核在发生衰变时释放出的能量。
核辐射可以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
在核医学中,主要涉及的是电离辐射,它可以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因此,在核医学实践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三、放射性核素与标记化合物放射性核素是指具有不稳定原子核的元素,它们能够自发地释放出射线。
在核医学中,放射性核素可以用于显像、功能研究、体外分析和治疗等多种应用。
标记化合物是指将放射性核素标记到特定的化合物上,使其具有放射性,以便进行测量和分析。
四、核医学成像技术核医学成像技术是指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通过相应的仪器和测量技术,获得生物体内的图像。
目前常用的核医学成像技术包括SPECT、PET和PET/CT等。
这些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进行无创、无痛、无损的检测,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核素显像与功能研究核素显像是核医学中的一种重要应用,它可以用于显示生物体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利用相应的成像技术,可以获得器官或组织的图像,进而了解其功能状态。
核素显像在心血管、神经、肿瘤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六、体外分析技术体外分析技术是指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通过测量其放射性强度,来分析生物体内的成分或生理过程。
体外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定量准确等优点。
常用的体外分析技术包括放射免疫分析、受体结合试验等,它们在临床诊断和科研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七、放射性药物与治疗放射性药物是指将放射性核素标记到特定的药物上,使其具有治疗作用。
放射性药物可以用于治疗肿瘤等疾病,通过射线的作用,破坏病变组织或抑制其生长。
核医学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核医学:是一门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我国核医学分为临床核医学和实验核医学。
核素(nuclide):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能态的一类原子同位素(isotope):是表示核素间相互关系的名称,凡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质子数)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或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同质异能素(isomer):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中子数,处于不同核能态的核素互称为同质异能素。
稳定性核素(stable nuclide):原子核极为稳定而不会自发地发生核内成分或能态的变化或者变化的几率极小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核内成分或能态的变化,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同时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核衰变(nuclear decay):放射性核素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变为另一种核素的过程,核衰变实质上就是放射性核素趋于稳定的过程衰变类型:α衰变(产生α粒子);β–衰变(产生β¯粒子(电子));β+衰变(正电子衰变)与电子不同的是带有正电荷;电子俘获;γ衰变。
α粒子的电离能力极强,故重点防护内照射。
β-粒子的射程较短,穿透力较弱,而电离能力较强,因此不能用来作显像,但可用作核素内照射治疗。
γ衰变(γdecay):核素由激发态向基态或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发射出γ射线的衰变过程,也称为γ跃迁。
γ衰变只是能量状态改变,γ射线的本质是中性的光子流。
电子俘获衰变:一个质子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
电子俘获时,因核外内层轨道缺少了电子,外层电子跃迁到内层去补充,外层电子比内层电子的能量大,跃迁中将多余的能量,以光子形式放出,称其为特征x射线,若不放出特征x射线,而把多余的能量传给更外层的电子,使其成为自由电子放出,此电子称为俄歇电子内转换(internal conversation)核素由激发态向基态或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除发射γ射线外也可将多余的能量直接传给核外电子(主要是K层电子),使轨道电子获得足够能量后脱离轨道成为自由电子,此过程称为内转换,这种自由电子叫做内转换电子衰变公式:Nt=No e衰变常数:某种放射性核素的核在单位时间内自发衰变的几率它反映该核素衰变的速度和特性;λ值大衰变快,小则衰变慢,不受任何影响不同的放射性核素有不同的λ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一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发生核衰变数除以该时间间隔,即单位时间的核衰变次数;A=dN/dt放射性活度是指放射性元素或同位素每秒衰变的原子数,目前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为贝克(Bq),也就是每秒有一个原子衰变,一克的镭放射性活度有3.7×1010Bq。
核医学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1.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3.细胞膜:又称质膜,既是细胞的屏障,又是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媒介。
4.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5.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组成。
6.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基质和内含物。
7.细胞增殖的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人体细胞以有丝分裂方式为主。
组织8.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
9.组织分成: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10.上皮组织无血管、淋巴管,其营养由深部结缔组织内的血管透过基膜供给,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感受各种刺激。
11.上皮组织主要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12.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13.外分泌腺的分泌物经导管排泌到体表或器官腔內,如汗腺、唾液腺、胃腺、胰腺等。
14.内分泌腺无导管,腺细胞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分泌物(称激素)直接释入血液,如甲状腺、肾上腺等。
15.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组成。
16.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纤维和组织液。
细胞散居于细胞间质内,分布无极性。
17.结缔组织在体内广泛分布,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防和修复等多种功能。
18.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19.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蜂窝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
20.疏松结缔组织有连接、支持、传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以及防御等功能。
21.致密结缔组织:主要特征是纤维丰富致密,以胶原纤维为主要成分。
22.网状组织:是造血器官和淋巴器官的基本组成成分。
主要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
23.网状组织为血细胞发生和淋巴细胞发育提供适宜的微环境24.脂肪组织:是一种以脂肪细胞为其主要成分的结缔组织。
它的主要作用是为机体的活动贮存和提供能量。
正常男性脂肪含量占体重的10%~20%;女性占15%~25%。
25.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构成。
核医学基础知识2
核医学基础知识2核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融合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核医学主要研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生物学效应,对人体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和技术。
在核医学中,放射性同位素被广泛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如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评估、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等。
本文将介绍核医学中的一些基础知识。
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是指具有不稳定原子核的同位素。
由于这些同位素具有不稳定的核结构,它们会自发地放射出高能量的射线,以达到稳定的状态。
放射性同位素广泛应用于核医学中,因为它们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信号。
放射性同位素的选择是根据其物理特性和生物学效应进行的。
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碘-131、锝-99m、铊-201等。
这些同位素具有不同的衰变属性和能量特性,适用于不同的医学应用。
例如,碘-131常用于甲状腺癌的治疗,锝-99m常用于心肌灌注显像。
核医学技术核医学技术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显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等。
这些技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特性,通过检测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来对人体进行影像学的诊断。
放射性同位素显像是最常用的核医学技术之一。
它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特性,在患者体内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并通过检测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来获取患者的图像。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身体器官的功能和形态,如心脏、肺部、甲状腺等。
PET和SPECT是高级的核医学成像技术。
PET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正电子,当正电子与体内的电子相遇时会产生伽马射线,通过检测伽马射线来重建患者体内正电子的分布情况。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脑部、心脏等器官的功能和代谢情况。
SPECT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伽马射线,通过检测伽马射线来重建患者体内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布情况。
这种技术主要用于心脏和骨骼等器官的诊断。
核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核医学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023年医技类《核医学技术》知识题库
2023年医技类《核医学技术》知识题库第1题:A1型题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变性红细胞进行脾脏显像主要是利用脾脏的哪一生理功能A.造血功能B.免疫功能C.血细胞阻留功能D.血液过滤功能E.吞噬功能【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脾脏具有拦截和破坏衰老或损伤的红细胞功能,当放射性核素标记变性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后,被脾脏的网状内皮细胞拦截,从而使脾脏显影。
第2题:A1型题 I-MIBG相对于I-MIBG其优点是A.成人剂量可以提高到370MBq(10mCi),而组织辐射吸收剂量仅与18.5MBq(0.5mCi)的I-MIBG相当B.提高了图像质量与灵敏度C.摄取速度较快,可缩短检查时间D.其γ射线能量适合SPECT检查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I-MIBG的γ射线能量适中(159keV),可以一次给予较大剂量(370MBq),提高图像质量,但由于其半衰期相对较短,且需回旋加速器生产,价格昂贵,限制了临床应用。
第3题:B型题 A.20mSvB.50mSvC.150mSvD.200mSvE.500mSv根据《电力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职业照射一年中四肢或皮肤所受的剂量当量不应超过【正确答案】:E第4题:A1型题 下列关于放射性药物使用原则错误的是A.几种同类放射性药物可供诊断检查用时,选辐射吸收剂量最小者B.采用必要促排和保护措施,减少不必要照射C.对恶性疾病患者和小儿患者应用放射性药物要从严考虑D.尽量避免妊娠妇女使用放射性药物E.哺乳期妇女慎用放射性药物【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对恶性疾病患者可适当放宽放射性药物限制。
第5题:A1型题 I治疗甲亢的育龄妇女需经多久方可妊娠A.3个月B.6个月C.12个月D.18个月E.24个月【正确答案】:B第6题:B型题 A.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确立双向作用的医患关系B.医患关系的个体性、稳定性、直接性C.医患关系的间接性、多元性、易变性D.医患关系的分解趋势和物化趋势E.扩大医学服务的范围古代医患关系特点()【正确答案】:B第7题:B型题 A.T c-MAAB.{图1}I-BMIPPC.{图2}I-MIBGD.{图3}F-F DGE.{图4}N-NH{图5}针对不同显像,选择正确的显像剂心肌脂肪酸代谢显像【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MIBG是去甲肾上腺类似物,可以显示肾上腺素能受体第8题:A1型题 关于肾动态显像的血流灌注相,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A.腹主动脉上段显影后2秒左右,双肾影隐约可见B.是反映肾内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床的灌注影像C.双肾影形态完整,肾内灌注基本均匀D.两侧肾影出现的时间差<1~2秒E.双肾影峰值差<3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肾动态显像的血流灌注相为肾内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床的灌注影像。
核医学主要内容
总论1、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核医学就是一门研究核素与核射线在医学中得应用及其理论得学科,即应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或生物制品进行疾病诊治与生物医学研究。
2、核医学得分类包括实验核医学与临床核医学两部分。
3、分子核医学:就是分子生物学技术与现代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相结合而产生得一门心得核医学分支学科。
4、实验核医学就是利用与技术探索生命现象得本质与规律,为认识正常生理、生化过程与病理过程提供新理论与新技术,已广泛用于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其主要内容包裹核衰变测量、标记、示踪、体外放射分析、活化分析与放射自显影等。
5、临床核医学就是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与治疗疾病得临床医学学科,由诊断与治疗两部分组成。
诊断核医学包括以脏器现象与功能测定为主要内容得体内诊断法与以体外放射分析为主要内容得体外诊断法;治疗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得核射线对病变进行高度集中得照射治疗。
6、实验核医学与临床核医学就是同一学科得不同分支,前者得成果不断推动后者得发展,而后者在应用与时间中又不断向前者提出新得研究课题,二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7、核医学优势:①安全无创:放射性核素显像为无创性检查,所用得放射性核素物理半衰期短,显像剂化学剂量极微,病人所接受得辐射吸收剂量低,因此发生毒副作用得几率极低;②分子功能显像:核医学功能显像就是现代医学影像得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它就是通过探测接受并记录引入人体内靶组织或器官得放射性示踪物发射得γ射线,以影像得方式显示出来,不仅可以显示脏器或病变得位置、大小、形态等解剖学结构,更重要得就是可以提供有关脏器与病变得血流、功能、代谢,甚至就是分子水平得化学信息;③超敏感与特异性强: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超敏感技术早起预警与探测病变,同时利用抗原与抗体、受体与配体等特异性结合与反义显像、基因表达显像等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客观、科学依据;④定量分析:在保证获得高质量得分子探针或示踪剂得前提下,借助生理数学模型与计算机软件技术可以进行半定量或定量分析;⑤同时提供形态解剖与功能代谢信息。
核医学要点归纳指南
绪论核医学:是一门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第一章 核物理1.核素(nuclide):是指质子数、中子数均相同,并且原子核处于相同能级状态的原子2.同位素(isotope):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3.同质异能素(isomer ):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所处的核能状态不同的原子称为同质异能素,激发态的原子和基态的原子互为同质异能素。
4.核衰变的类型:① α衰变:放射性衰变时释放出α射线的衰变。
这种衰变方式主要发生于原子序数大于82的核素中。
衰变后母核的质子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在元素周期表中子核的位置比母核左移两位。
α射线实质上是由氦核组成,用衰变反应式可表示为: ② β衰变:原子核释放出β射线而发生的衰变。
β- 衰变时放射出的β- 射线分为β- 和β+ 射线。
β- 射线的本质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发生β- 衰变后质子数增加1,原子序数增加1,原子的质量数不变,原子核释放出一个β- 粒子和反中微子(ν),衰变反应式如下:③ 正电子衰变:原子核释放出正电子(β+ 射线)的衰变方式。
正电子衰变发生在贫中子核素,原子核中的一个质子转变为中子。
衰变时发射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粒子(ν),质子数减少1,质量数不变,衰变反应式表示为:④ 电子俘获: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
母核经电子俘获后,子核比母核中子数增加1,质子数减少1,质量数不变。
电子俘获衰变时原子核结构的变化与正电子衰变类似,发生在贫中子的原子核。
衰变反应式表示为:⑤ γ衰变:原子核从激发态回复到基态时,以发射γ光子形式释放过剩的能量,这一过程称为γ衰变。
这种激发态的原子核是在α衰变、β衰变或核反应之后形成的,衰变反应式为:各种衰变的比较5.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 ,A ):表示为单位时间内原子核的衰变数量。
核医学重点归纳
核医学重点归纳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放射性核素进行医学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学科。
除了显像外,核医学还包括器官功能测定、体外分析法和放射性核素治疗等内容。
在核医学中,元素指的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但其中子数可以不同的物质。
核素则是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且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
同一元素可有多种核素,而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被称为同位素。
放射性核素是指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要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
放射性衰变是指放射性核素的原子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
在放射性衰变中,α衰变是指原子核释放出α粒子,α射线射程短但能量单一,因此对于恶性组织的放射性治疗具有潜在的优势。
β衰变是指原子核释放出β粒子,β射线穿透力弱,但可用于治疗如甲状腺疾病等疾病。
电子俘获是指原子核俘获核外的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
γ衰变则是指原子核能量态高,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发射γ射线,γ射线是高能量的电磁辐射。
放射性衰变的发生是随机的、自发的按一定的速率进行,各种放射性核素都有自己特有的衰变速度。
放射性核素原子随时间而呈指数规律减少,其表达式为:N=Ne-λt,其中N是经过t时间后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原子核数目,λ是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常数大小,只与原子核本身性质有关,与外界条件无关。
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原子核数从N衰变到N的1/2所需的时间。
放射性活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常用单位为Bq。
1Ci等于3.7×10^10Bq,1Bq等于1次×S^-1.比放射性活度是指单位质量或体积中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常用单位为Bq/kg、Bq/m^3或Bq/l。
电离是指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与物质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静电作用,导致电子脱离原子轨道而发生电离激发。
如果核外电子获得的能量不足以使其形成自由电子,只能发生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
核医学知识点笔记复习整理
核医学知识点笔记复习整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核医学应用越来越广泛。
核医学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医学领域,它不同于其他医学科目,使用的主要是放射性核素技术和核物理技术。
本文将对核医学知识点进行笔记复习整理,让读者更直观地掌握核医学知识。
1. 核医学基本知识核医学是通过用放射性核素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医疗方式。
核医学核素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过程可以用各种成像技术进行定量和定位,从而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核医学具有较高的生物学等效性。
放射性核素可以被身体吸收,利用放射性相互作用,植入到体内的精确位置,起到精确的定位和治疗作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核素有28种,其中放射性浓缩剂、伽马光谱仪、计算机处理和图像分析成为核医学影像学的主要发展方向。
2. 核医学影像学技术核医学影像学技术主要分为伽马相机等诊断影像学和内照射等治疗影像学两部分。
伽马相机是核医学最为基础的诊断影像学设备。
通过伽马相机和放射性核素手段,可以对身体内部的病变进行诊断。
一条伽马相机会对应一个放射性核素,因此不同的伽马相机能看到不同的肿瘤和内部病理变化。
内照射治疗是核医学影像学技术中常用的治疗方法。
内照射是通过放射性核素找到肿瘤细胞区域,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内照射可通过植入核素、口服核素和静脉注射模式进行,植入核素最常被使用,且效果较佳。
3. 核医学应用范围核医学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常见的应用包括:1) 乳腺癌检测:常用探针是标记放射性核素的集合体,它们被注射到体内,然后通过伽马相机扫描整个身体,以发现分布在放射性核素内的信号。
2) 神经系统疾病:可使用单光子断层扫描(SPECT)进行检查,可检查痴呆,脑缺血,脑炎等疾病。
3) 心力衰竭:除了使用SPECT检查器检测血流量以外,还可以使用PET检查器检测心肌代谢及运动的情况。
PET检查器获得的影像图像更为清晰,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分子水平的代表性评价更好。
4)癌症治疗:经经典的使用方法是放射性核素植入探针或植入细胞进行乳腺癌等癌症治疗。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最终版
一、前三章: 1、基本概念:①核医学: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②核素nuclide :指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并且原子核处于相同能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③同位素isotope :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不同的核物理特性。
④同质异能素isomer :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处于不同核能状态的原子称为同质异能素。
⑤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 简称活度:单位时间内原子核衰变的数量。
⑥放射性药物(radiopharmaceutical )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物。
⑦SPECT :即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是利用注入人体内的单光子放射性药物发出的γ射线在计算机辅助下重建影像,构成断层影像。
⑧PET :即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利用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为显像剂,对脏器或组织进行功能、代谢成像的仪器。
⑨小PET :即经济型PET ,也叫SPECT_PET_CT ,是对SPECT 进行稍加工后,使其可行使PET 的功能。
⑩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是指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
⑾放射性核素纯度:也称放射性纯度,指所指定的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占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放射性纯度只与其放射性杂质的量有关;⑿放射化学纯度:指以特定化学形式存在的放射性活度占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
“闪烁现象 (flare phenomenon ): 在肿瘤病人放疗或化疗后,临床表现有显著好转,骨影像表现为原有病灶的放射性聚集较治疗前更为明显,再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消失或改善,这种现象称为“闪烁”现象。
2、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加速器生产11C 、13N 、15O 、18F 、反应堆生产、从裂变产物中提取、放射性核素发生器淋洗99mTc 3、核衰变的类型和用途:①α衰变:放射性核衰变时释放出α射线的衰变,射程短,穿透力弱,对局部的电离作用强,因此在放射性核素治疗方面有潜在优势;②β衰变:指原子核释放出β射线的衰变,穿透力弱,可用于治疗;③正电子衰变:原子核释放出正电子(β+射线)的衰变,可用于PET 显像;④电子俘获: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电子俘获导致核结构的改变可能伴随放出多种射线,因此可用于核医学显像、体外分析和放射性核素治疗;⑤γ衰变:原子核从激发态回复到基态时,以发射γ光子的形式释放过剩的能量,这一过程称为…,穿透力强,电离作用小,适合放射性核素显像。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
一、前三章:1、基本概念:①核医学: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②核素nuclide:指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并且原子核处于相同能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③同位素isotope: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不同的核物理特性。
④同质异能素isomer: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处于不同核能状态的原子称为同质异能素。
⑤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简称活度:单位时间内原子核衰变的数量。
⑥放射性药物(radiopharmaceutical)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物。
⑦SPECT:即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是利用注入人体内的单光子放射性药物发出的γ射线在计算机辅助下重建影像,构成断层影像。
⑧PET:即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利用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为显像剂,对脏器或组织进行功能、代谢成像的仪器。
⑨小PET:即经济型PET,也叫SPECT_PET_CT,是对SPECT 进行稍加工后,使其可行使PET的功能。
⑩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是指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
⑾放射性核素纯度:也称放射性纯度,指所指定的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占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放射性纯度只与其放射性杂质的量有关;⑿放射化学纯度:指以特定化学形式存在的放射性活度占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
“闪烁现象(flarephenomenon):在肿瘤病人放疗或化疗后,临床表现有显着好转,骨影像表现为原有病灶的放射性聚集较治疗前更为明显,再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消失或改善,这种现象称为“闪烁”现象。
2、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加速器生产11C、13N、15O、18F、反应堆生产、从裂变产物中提取、放射性核素发生器淋洗99mTc3、核衰变的类型和用途:①α衰变:放射性核衰变时释放出α射线的衰变,射程短,穿透力弱,对局部的电离作用强,因此在放射性核素治疗方面有潜在优势;②β衰变:指原子核释放出β射线的衰变,穿透力弱,可用于治疗;③正电子衰变:原子核释放出正电子(β+射线)的衰变,可用于PET 显像;④电子俘获: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电子俘获导致核结构的改变可能伴随放出多种射线,因此可用于核医学显像、体外分析和放射性核素治疗;⑤γ衰变:原子核从激发态回复到基态时,以发射γ光子的形式释放过剩的能量,这一过程称为…,穿透力强,电离作用小,适合放射性核素显像。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1. 核医学的基本原理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是指原子核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但质子数或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
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不稳定,会发出粒子或电磁辐射进行衰变,这种衰变过程是放射性同位素的特征。
核医学主要有三种应用方式:核医学诊断、核医学治疗和分子影像学。
核医学诊断主要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特点,来观察生物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从而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
核医学治疗则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作用,直接破坏肿瘤细胞或者调节机体的生理代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分子影像学是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生物分子,来研究生物体内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和病理生理学过程。
2. 核医学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核医学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碘-131、钴-60、钴-57、镉-109等。
这些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碘-131广泛用于甲状腺诊断和治疗。
在甲状腺诊断中,碘-131被甲状腺摄取,通过放射性衰变产生γ射线,从而实现对甲状腺功能和结构的评估;在甲状腺治疗中,碘-131被甲状腺直接摄取,在体内发射β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达到治疗目的。
钴-60是一种常用的放射源,广泛用于放射治疗、癌症治疗等。
钴-57可用于心肌灌注显像,可用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
镉-109可用于骨矿物质密度测定,对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骨质疏松治疗效果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3. 核医学的临床应用核医学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核医学可以通过肿瘤的代谢活性和血液灌注情况等特征,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
例如,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ET-CT)可以实现对肿瘤的精准定位和评估,为肿瘤的精准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2)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核医学可以通过心肌灌注显像和心脏功能评价等技术,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的辅助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明了回旋加速器 核反应堆投产 钼锝发生器问世 99mTc-硫胶体药盒试制成功
核医学药物的发展
1970年 亚锡离子还原锝制备99mTc 标记化合物
1970s初期 各种显像试剂药盒开始销售
67Ga用于肿瘤显像
1975年 201Tl用于心脏显像
1980s 正电子显像药物出现:11C、
13N、15O、18F等标记药物
退激:处于激发态的原子不稳定,通过释放 能量回到基态,这一过程称为退激。(可见 光/特征X线/ γ光子)
基态
核反应、核裂变、放射性衰变
激发态
很快放出过剩能量
(ground state)
(excited state)
AX 99Tc
AmX 99mTc
几个基本概念或定义
核 素 (nuclide):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与核能 态的一类原子。
(一)α衰变ຫໍສະໝຸດ 核衰变时放射出α粒子的衰变。
AZX
A-4Z-2Y+42He+Q
γ
4He
同位素(Isotope):具有相同原子序数,而质量数不 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如125I 、131I、127I互为碘 元素的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性。
同质异能素(Isomer): 有相同质量数和原子序数, 处于不同核能态的核素互称为同质异能素。激发态 的原子和基态的原子互为同质异能素。如 99Tc处 于基态, 99Tcm处于激发态,二者互为同质异能素。
其后10年进入核医学发展的初期阶段
初期阶段
1937年 找到第43号元素锝(technetium) 1938年 发现了放射性核素131碘(iodine) 1938年 128I (t1/2 21.99min) 测定甲状
腺摄碘功能
1938年 32P治疗白血病 1941年 131I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1946年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 奠定了核医学学科发展方向
核医学仪器的发展
1949年 第一台闪烁扫描机 诊断序幕 1950年 Hal Angel 研制了井型晶体闪
烁计数器 体外放射性样品测量 1957年 研制了10.16cm碘化钠晶体
和针孔准直器-照相机 1964年 商用-照相机出现 1980s 国内开始生产-照相机
核医学仪器的发展
1963年 David Kuhl 研制第一台CT (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1963年 Kuhl和Edwards研制了第一台 SPECT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1975年 研制第一台PET(positron emissiontomography)
核医学药物的发展
1931年 1946年 1965年 1966年
临床核医学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核素显像
诊断 功能测定
临床核医学
体外分析
核
医
核素治疗
学
实验核医学
核医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Nuclear medicine and medicine developing
起始阶段
1895年 Wilhelm Roentgen发现X射线 1896年 Henri Becquerel 发现类似X射
2. 提供多种参数:研究疾病早期变化。 3. 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如显示受体、肿瘤、炎症、异位等。 4. 无创伤性检查,过敏及毒副作用极少。 5. 辐射吸收剂量远低于X线检查。 6. 缺点:影像清晰度差。
思考题 核医学的定义 核医学包括的内容 核医学的特点
第一章 核物理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第一节 原子核结构
ZAXN
A:原子核的质量数,即核内 的核子数
Z: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 , 中性原子的轨道电子数
N:核内中子数
如53131I78可表示为131I
几个基本概念或定义
基态:原子核或核外电子能量处于最低的状 态称为基态(Ground state)。
激发态:原子核或核外电子能量处于高能的 状态称为激发态(Excited state)。
现有阶段
图像融合技术 图像融合联机
– SPECT/CT – PET/CT – PET/MRI – PET/CT/MRI
分子核医学
代谢显像 受体显像 报告基因显像 反义和基因显像 放射免疫显像 凋亡显像 受体治疗
核素显像的优缺点
1. 早期诊断:血流、代谢异常常是疾病的早期变化,出现 在形态学改变之前。
核医学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
理论的学科。也可定义为应用放射性核素 或核射线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
的学科。它是核物理学、电子学、化学、生 物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与医学相结合的产 物,是和平利用原子能的重要产物。
核医学以其应用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实验核医学 Experimental Nuclear Medicine 临床核医学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线的射线 1898年 Maric Curie 提取放射性钋和镭 1926年 美国内科医师Blungare首先应用氡研
究循环时间第一次应用了示踪技术,后来又进行 了多领域的生理、病理及药理方面的研究,因此, 被称为“核医学之父”。 1934年 Joliet和Curie研制成功人工方法
生产放射性核素
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 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称为 放射性核素。如 99Tcm、131I、32P、 90Sr、153Sm、188Re、125I、60Co等
二、放射性衰变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 调整,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 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称为放 射性衰变。
第二节 放射性衰变
一、放射性核素
★ 稳定性核素(Stablenuclide): 稳定存在,不 会自发地衰变。
引力
核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之间
静电排斥力
质子之间
原子核的稳定性与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比例有关。
当原子核内引力与排斥力平衡时,原子核稳定,不 会自发衰变的核素称为稳定核素。
★放射性核素( radionuclide): 不 稳定,自发放射出射线,转变为另一种 核素。是否稳定取决于核内中子与质子 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