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对顶角》 教学设计

《对顶角》 教学设计

《对顶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对顶角的概念,掌握对顶角的性质,并能运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简单的几何推理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探索对顶角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

2、教学难点对顶角性质的推理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相交线的图片,如十字路口的道路、剪刀的刀刃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相交线所形成的角的关系,从而引出对顶角的概念。

2、讲授新课(1)对顶角的概念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相交直线,指出相交线所形成的四个角,并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角的位置关系。

然后给出对顶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并且其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让学生通过测量、观察等方法,探究对顶角的大小关系。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3)对顶角性质的证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平角的定义和等量代换的方法,证明对顶角相等。

3、课堂练习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

例如,给出一些相交线的图形,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对顶角,并计算对顶角的度数。

4、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对顶角的概念、性质以及证明方法。

5、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可以包括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如让学生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对顶角,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证明。

在练习的设计上,要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1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1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这些图片中都有哪些共同的数学特征?它们与角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数学特征,引出对顶角的概念。
2.教学策略:利用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对顶角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
-对顶角的定义:由两条相交直线形成的一对角,且位于相交点的对立位置。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对顶角的应用: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几何图形的对称设计等。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举例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对顶角的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对顶角的性质。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对顶角的性质及其应用。
-任务分配: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学生在探索对顶角的过程中,体会几何图形的对称美和规律美,从而增强对数学学科的情感认同。
-教师通过介绍对顶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艺术作品、建筑美学等,提高学生对数学实用价值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学生通过对顶角的识别和性质运用,逐步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增强解决几何问题的自信心。
3.结合信息技术工具,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或网络资源,探索对顶角的性质和应用,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直观感受和操作技能。
-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能够更直观、更准确地完成对顶角的作图和性质验证,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索几何图形的性质,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和展示对顶角的发现过程,培养合作学习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10.1.1对顶角及其性质教案+学案

10.1.1对顶角及其性质教案+学案

10.1.1对顶角及其性质课题第1课时对顶角及其性质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对顶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3.会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的推理和计算.数学思考在把生活中的实际图形转化为对顶角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学习对顶角的乐趣.问题解决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建立出对顶角的数学模型,再由相交线过渡到对顶角的概念.情感态度通过实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通过相交线,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几何图形的简单美、对称美.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思考,了解对顶角的概念及其性质.教学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精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师生共同复习余角、补角的定义及性质.温故知新.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教师出示教具:剪刀,用剪刀剪纸,刀口自由张开,把剪刀张开这一情景可以抽象看成两直线相交,形成几个角?这些角叫什么角?它们有没有特殊的关系?图10-1-11板书课题:对顶角.用来源于学生身边的物体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诱发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探究】1.如图10-1-12,观察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两条直线形成∠1,∠2,∠3和∠4,探究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图10-1-12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交流.2.归纳定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根据图形得出对顶角的感性认识,从而得出对顶角的定义:如图10-1-12,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1和∠3有公共顶点O,并且它们的两边分别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opposite angles).想一想对顶角的主要特征.教师板书:①有一个公共顶点;②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3.活动师生共同分析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并找出其异同点,促使学生理解掌握.4.探究对顶角的性质如图10-1-13,∠1=120°,那么∠2,∠3和∠4各等于多少度?图中存在哪些相等关系?图10-1-13师生活动: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巡视、指导、点评.提示:运用邻补角和对顶角各自的特点来解答.板书:∵∠1+∠2=180°,∠2+∠3=180°,让学生充分感受对顶角的特点,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到定义,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定义和性质的目的.∴∠1+∠2=∠2+∠3,∴∠1=∠3.类似地,可以说明∠2=∠4.于是我们得到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应用举例】例1如图10-1-14,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50°,求∠BOD的度数.图10-1-14检验学生对对顶角性质的掌握情况.【变式训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公共顶点的角是对顶角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对顶角一定相等D.不是对顶角的角不相等2.如图10-1-15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图10-1-15A.1个B.2个C.3个D.4个3.如图10-1-16所示,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一点O,则∠AOE+∠DOB+∠COF等于()A.150°B.180°C.210°D.120°图10-1-16图10-1-174.如图10-1-17所示,若∠1=25°,则∠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如图10-1-18所示,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则∠AOD的对顶角是________,∠AOC的邻补角是________;若∠AOC=50°,则∠BOD=________,∠COB=________.图10-1-18图10-1-19深化对概念、性质的理解,培养学生读图、辨图的能力.6.如图10-1-19所示,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O,OA平分∠EOC,∠EOC=70°,则∠BOD=________.7.如图10-1-20,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求∠1+∠2+∠3的度数.图10-1-20深度训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意识.【拓展提升】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④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A.1个B.2个C.3个D.4个例3如图10-1-21所示,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若∠AOD 与∠BOC的和为236°,则∠AOC的度数为()A.62°B.118°C.72°D.59°图10-1-21图10-1-22例4如图10-1-22所示,直线l1,l2,l3相交于一点,则下列答案中,全对的一组是()A.∠1=90°,∠2=30°,∠3=∠4=60°B.∠1=∠3=90°,∠2=∠4=30°C.∠1=∠3=90°,∠2=∠4=60°D.∠1=∠3=90°,∠2=60°,∠4=30°例5如图10-1-23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1-∠2=70°,则∠BOD=________,∠2=________.图10-1-23图10-1-24例6如图10-1-24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C,若∠AOD-∠DOB=50°,则∠EOB=________.例7如图10-1-25,直线AB,CD相交于点O,已知∠AOC =70°,OE把∠BOD分成两部分,且∠BOE∶∠EOD=2∶3,则∠EOD=________.使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拓宽、有提升,并能与过去的知识相结合,达到综合应用的目的.(续表)活动四:课堂总结反思【当堂训练】P117练习T1,T2.作业布置:P121习题10.1T1,T2.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表现创造机会.【知识网络】提纲挈领,重点突出.【教学反思】①[授课流程反思]在问题导入环节中,出示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但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才能得出对顶角这一名词;新知探究过程,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探究能力,总结新知能力较强;能力训练环节学生完成较好,值得鼓励与表扬.②[讲授效果反思]对于对顶角定义的理解,要特别强调它与邻补角的区别.③[师生互动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表现,优化操作流程,提升自身素质. 图10-1-25例7如图10-1-26所示,l1,l2,l3交于点O,∠1=∠2,∠3∶∠1=8∶1,求∠4的度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习题反思]好题题号 错题题号相交线 学案预习提示:1.________叫互为邻补角。

教学设计对顶角

教学设计对顶角

教学设计对顶角教学设计:对顶角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对顶角的概念、性质及判定方法。

2. 技能目标:能够判断两条直线的对顶角,能够在图形中找出对顶角。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对顶角的概念、性质及判定方法。

2. 难点:判断两条直线的对顶角。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 出示一张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有几对对顶角?- 对顶角有什么相同的性质?2.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对顶角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Step 2 理解概念1. 出示定义:“对顶角是位于两条相交直线的同一侧,且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它们的度数相等。

”2. 分析定义并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什么是相交直线?- 什么是内角?- 为什么对顶角的度数相等?3.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解释。

Step 3 性质与判定1. 出示“性质1:若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且∠ABC=∠CDE,则∠ABD=∠CDE。

”的表述。

2. 分析性质并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为什么∠ABC=∠CDE?- 如何证明∠ABD=∠CDE?3.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解释。

Step 4 解决问题1. 出示一些图形,并让学生判断其中的对顶角。

2. 引导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找出对顶角,并判断它们是否相等。

3. 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并进行讨论和纠正。

Step 5 拓展应用1. 学生用纸与铅笔自行设计一组图形,其中包括对顶角,并且需要判断它们是否相等。

2. 学生互相交换图形,判断对顶角是否相等,并给予合理的解释。

3.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与解答,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四、课堂练习与作业1. 课堂练习:在课堂上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找出对顶角,并判断它们是否相等。

2. 作业: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自行找出对顶角,并判断它们是否相等。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对顶角及其性质》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对顶角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对顶角的基本概念,了解对顶角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对顶角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的讲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角的定义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但是对于对顶角的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顶角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对顶角的定义,掌握对顶角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对顶角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推理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对顶角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运用对顶角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顶角的性质。

2.互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对顶角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展示一个图形的两个角,让学生观察这两个角的特征。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呈现对顶角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对顶角的性质。

可以使用动画和图片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顶角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对顶角的性质的理解。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对顶角及其性质》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对顶角的性质来进一步理解对顶角的概念,并通过实际问题来运用对顶角的性质。

教材通过对顶角的性质进行系统介绍,让学生在理解对顶角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对顶角的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角的概念,对角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对顶角的性质,他们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探究,从而加深他们对对顶角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对顶角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对顶角的性质的推导和理解。

2.运用对顶角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发现对顶角的性质。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对顶角的性质。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对顶角的性质和相关实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关于对顶角的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一些教具,如三角板、量角器等,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角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对顶角的概念。

然后,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对顶角的存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对顶角的性质,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对顶角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用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验证对顶角的性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解答。

七年级数学下册《对顶角》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对顶角》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对顶角的定义及其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2.能够正确识别并运用对顶角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对顶角相等的证明过程,并能运用到几何证明中。
(二)教学难点
1.对顶角概念的理解,特别是对于空间想象力较弱的学生,如何让他们直观地理解对顶角。
2.对顶角性质的推导和证明,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逻辑推理掌握证明方法。
针对教学难点,我还设想以下具体措施:
1.对于空间想象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通过画图、制作模型等方法,帮助他们直观地理解对顶角。
2.在对顶角性质的推导和证明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运用已知角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掌握证明方法。
3.结合实际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对顶角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提高解题能力。
七年级数学下册《对顶角》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对顶角的定义,知道对顶角是在两条交叉直线上,位于交叉点两侧且不邻补的两组角。
2.能够识别并正确标记对顶角,运用对顶角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理解其证明过程,并能够运用到几何证明题中。
4.学会运用对顶角性质进行角度计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对顶角的知识进行问题分析,提高解题能力。
(三)教学设想
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1.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对顶角例子,如交叉路口的红绿灯、桥梁结构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采用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利用几何画板、实物模型等教学工具,直观展示对顶角的特点,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理解对顶角的概念。

七年级数学下册《对顶角及其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对顶角及其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2.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对顶角的性质和运用。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4.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对顶角的应用,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数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对顶角及其性质的理解,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对顶角的定义和性质。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掌握对顶角的知识。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对顶角的应用,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必做题:
-课本习题:完成课本第chapter页的习题1、2、3。
-生活观察:观察生活中至少三个应用了对顶角的场景,并简要说明其对顶角的特点和作用。
2.选做题:
-提高题:根据课堂学习,尝试完成以下几何证明题:
a.已知:如图,AB ∥ CD,BE ⊥ AB,CF ⊥ CD,垂足分别为E、F。求证:∠AEB = ∠CFD。
4.举例说明对顶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建筑物的对称美、几何图形的绘制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对顶角的性质?
b.如何利用对顶角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
c.对顶角与其它类型的角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通过课后访谈、学习日志等方式,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

对顶角及其性质-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对顶角及其性质-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对顶角及其性质-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对顶角的定义和性质。

2.能够判断两个角是否为对顶角,并给出对应的对顶角。

3.掌握求解对顶角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1.对顶角的定义和性质。

2.判断两个角是否为对顶角。

学习难点1.求解对顶角的方法。

2.应用对顶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三、学习内容及过程1.初识对顶角1.复习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引入对顶角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对顶角:公共边是一条线段,且各自的非公共部分在这条线段的两侧,那么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通过展示图形,让学生界定出对顶角。

4.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对顶角的性质。

2.判断和求解对顶角1.从已知的角中,互相寻找是否有对顶角。

2.提供一些形状相似的图形,让学生进行判断和求解对顶角。

3.通过一些练习题巩固判断和求解对顶角的方法。

3.应用对顶角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1.通过实际问题和图形,引导学生利用对顶角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设置小组合作或个人探究的环节,加深学生对应用对顶角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

四、扩展延伸扩大框架,引入其它角的性质和求解,如:1.同位角的性质及求解。

2.内角和公式的应用。

3.正交、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引导式教学,引入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

在讲解的过程中,多角度呈现图形,让学生更好地概念对顶角及其性质,并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并进行总结,加深对概念和应用的理解。

同时,在练习过程中,要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加深对概念和方法的掌握。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顶角的概念讲解和应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其与同位角等其他角的概念和应用的区别和联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概念和应用。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对顶角及其性质》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对顶角的定义及其性质。

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三角形全等、相似三角形等知识打下基础,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角的有关知识,如角的分类、度量等。

但学生对对顶角的定义及性质的了解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例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空间几何图形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大量的直观教具和实际操作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对顶角的定义,掌握对顶角的性质,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对顶角的定义及其性质。

2.对顶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空间几何概念。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归纳出对顶角的性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如三角形、四边形等。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各种实例,便于学生观察和分析。

3.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交通标志牌、建筑物的设计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数学知识。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教师总结引入对顶角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实例,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对顶角的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及其性质优秀教案

对顶角及其性质优秀教案

《10.1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

为今后学习几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了证明几何体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

本节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推动作用,所以本节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并能从图中识别。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3)理解对顶角相等的说理过程。

过程与方法:经历质疑、猜想、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转化、说理能力和数学语言规范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探索和创造。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难点:写出对顶角相等的推理过程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具演示,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量角器,草稿本等。

六、教学过程(一)引多媒体显示立交桥、铁道、高速路网图设问:从这些图片想到什么图形,学生会指出:相交线。

从而引出了课题:相交线。

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

(二)读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请你们结合图形自学书本116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对顶角?2、图中有几对对顶角?3、∠1和∠3大小有什么关系?你能说明具有这种关系的道理吗?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看书,交流、讨论,通过自主学习得到答案,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以事先分好的小组(四人为一组)AC为单位,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然后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让他们得出对顶角的判定方法。

对顶角及其性质

对顶角及其性质

对顶⾓及其性质《对顶⾓及其性质》教学设计濉溪县任集中⼼学校王磊⼀教案背景1 ⾯向学⽣七年级学科数学2 课时1课时3 学⽣课前准备(1)预习第五章相交线与平⾏线(2)准备剪⼑和相交模型⼆教学课题教养⽅⾯1.理解对顶⾓和邻补⾓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2.掌握对顶⾓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3.会⽤对顶⾓的性质进⾏有关的推理和计算能⼒⽅⾯1.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和邻补⾓,培养学⽣的识图能⼒.2.通过对顶⾓件质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能⼒.三教材分析相交线选⾃⼈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节内容。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顶⾓的概念和性质,这些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常常要⽤到,要求学⽣掌握.对顶⾓的概念是结合图形描述的,教给学⽣在图形中如何.辨认对顶⾓的要领。

本节课的难点是对顶⾓性质的证明和书写格式.四教法建议(1)因为本节是由相交线的模型——⽤钉⼦固定的两根⽊条来引⼊的.所以教师要事先准备好教具,先让学⽣观察模型,对相交线建⽴感性认识,然后在从模型抽象出两条相交直线.或⽤我们提供的课件来引⼊本节课,激发学⽣的学习兴趣.(2)本节课的内容适合启发式教学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或电脑、三⾓尺、⾃制复合胶⽚、⽊条制成的相交直线的模型.六、师⽣互动活动设计1.通过实例创设情境,引导学⽣进⼊课题.2.通过演⽰实验和学⽣讨论、总结对顶⾓、邻补⾓两个概念.3.通过学⽣研讨、练习巩固完成性质的讲解.4.通过学⽣总结完成课堂⼩结.5.通过随堂练习,检测学⽣学习情况.七、教学步骤(⼀)明确⽬标在图形中正确辨认对顶⾓和邻补⾓,理解其概念,掌握其性质,并运⽤其进⾏推理计算.(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课题投影打出本章的章前图(投影⽚1),然后引导学⽣观察,并回答问题.学⽣活动:⼝答哪些道路是交错的,哪些道路是平⾏的.教师导⼊:图中的道路是有宽度的,是有限长的,⽽且也不是完全直的,当我们把它们看成直线时,这些直线有些是相交线,有些是平⾏线.相交线、平⾏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产和⽣活中有⼴泛应⽤.它们就是我们本章要研究的课题:【板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线【教法说明】以⽴交桥为实例引出本章内容,⽬的是①通过实例,让学⽣了解相交线、平⾏线是我们⽇常⽣活中经常见到的;②通过画⾯,培养学⽣的空间想像能⼒;③通过画⾯,启发学⽣⼴泛地联想,让学⽣知道,相交线、平⾏线的概念是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④通过学⽣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学⽣活动:请学⽣举出现实⽣活⾥相交线、平⾏线的⼀些实例.教师导⼊:相交线、平⾏线在⽇常⽣活中经常见到,有着⼴泛应⽤,所以研究这些问题对今后的⼯作和学习都是有⽤的,也将为后⾯的学习做些准备.我们先研究直线相交的问题,从⽽引⼊本节课题.【板书】5.1.1 相交线。

对顶角的教案

对顶角的教案

对顶角的教案教案标题:对顶角的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对顶角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地识别和描述对顶角。

2. 掌握对顶角的性质和特点,能够应用对顶角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对顶角的定义和性质。

2. 对顶角的测量和计算。

3. 对顶角在几何证明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角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

2. 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对顶角?学生进行讨论并给出回答。

探究活动:3. 展示一张包含对顶角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图形中的对顶角,并让他们尝试描述对顶角的特点。

4.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顶角的特点和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对顶角的定义和性质。

知识讲解:5.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向学生讲解对顶角的定义和性质。

强调对顶角的两个重要特点:大小相等和位置相对。

示范与练习:6. 教师给出一些图形,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对顶角,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7. 学生进行对顶角的测量和计算练习,巩固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

拓展应用:8. 学生通过解决几何问题的实例,应用对顶角的知识进行推理和证明。

9.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顶角在几何证明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巩固与评价:10. 教师布置对顶角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练习,并进行互相批改。

1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对顶角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结:1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对顶角的概念、性质和应用,并与学生共同归纳出对顶角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资源:1. 图形卡片或投影仪展示图形。

2. 教材或教辅资料。

3. 练习题和小测验。

教学反思:在教案中,我通过引入活动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对顶角的学习中。

在知识讲解环节,我采用示意图和实例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顶角的定义和性质。

在拓展应用环节,我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10.1相交线第1课时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一个角的对顶角;2.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以及这一性质的说理过程;3.能运用“对顶角相等”进行简单的运算以及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和勤于思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

难点: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运用。

教学准备:学生:直尺,量角器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展示图片在图片中感受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如果把这些线条看作为“直线”,那么其中任意两条直线,它们要么相交,要么平行。

我们周围见到的许多图形中,纵横交错的直线条都给我们相交直线与平行直线的形象.我们今天学习第十章第一节“相交线”(板书课题:10.1相交线)二、再设情境明确内容活动(一):观看动态图片,引入课题。

操作观察思考:剪刀剪东西的过程,两个手柄构成的角和两片刀刃构成的角位置保持怎么的联系?这两角的角度有什么特点呢?合作探究活动(二):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1)两条直线相交得到角中有几个小于平角的角?(2)这四个角中任意两角组成一对,一共可以分为组成几对呢?(3)若按位置特点来分可以分成几类?说出你的理由邻补角:两条相交直线相交得到的四个角中,①有一条公共边,②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对顶角:两条相交直线相交得到的四个角中,①有一个公共顶点,②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尝试练习一:试判断下列各图中∠1和∠2是否为对顶角,并说明理由?(竞答)合作探究活动(三):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 (如图),∠1与∠3相等吗?为什么?∠2与∠4呢?猜一猜、量一量、剪一剪说一说解:相等。

理由:∵∠1+∠2=180°∠3+∠2=180°∴ ∠1=∠3同理:∠2=∠4如果改变∠1的大小,∠1=∠3,∠2=∠4还成立吗?小组内思考交流。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对顶角及其性质》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对顶角的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对顶角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证明等过程,探索对顶角的性质。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探究,又有实际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角的有关知识,对角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和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但是,对于对顶角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对顶角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对顶角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想、证明等过程,培养学生对顶角的探究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顶角的性质。

2.难点:对顶角性质的证明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猜想、证明对顶角的性质。

2.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共同探索对顶角的性质。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对顶角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生活中的实例图片,用于导入新课。

2.准备对顶角的性质的证明素材,用于引导学生探究。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对顶角的性质的应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对顶角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对顶角有什么性质。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证明等过程,探索对顶角的性质。

首先,让学生观察实例中的对顶角,发现对顶角相等的现象。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对顶角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共同探索对顶角的性质。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及其性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对顶角及其性质》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对顶角的定义及其性质。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了解对顶角的含义,掌握对顶角的性质,并能运用对顶角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教材通过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的讲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角的定义和性质,对角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对顶角的性质及其应用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对顶角的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对顶角的定义,掌握对顶角的性质。

2.能够运用对顶角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对顶角的定义及其性质。

2.运用对顶角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解答。

2.使用几何模型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对顶角的性质。

3.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顶角的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几何模型和实物模型,用于展示对顶角的性质。

2.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3.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角的概念和性质。

例如:什么是角?角的性质有哪些?然后,教师引入对顶角的概念,提出问题:什么是对顶角?为什么叫做对顶角?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使用几何模型或实物模型,展示对顶角的性质。

可以通过折叠纸张、使用三角形模型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对顶角的性质。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总结对顶角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运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解答。

七年级数学对顶角及其性质教案

七年级数学对顶角及其性质教案

七年级数学对顶角及其性质教案教学设计1、情景引入(课间展示十字路口、酒店挑梁、立交桥等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这几幅图形中有很多平行线和相交线段组成的图案,这些都给我们以相交线、平行线的形象。

两条直线相交能形成哪些角?这些角又有什么特征?这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研究的内容:相交线(板书)。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直观形象地给出了生活中的平行线和相交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1)教师动手操作:用剪刀剪开布片。

在这个过程中握紧把手时,随着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小,直到剪开布片。

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成两条相交的直线,这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

(2)取两根木条a、b,将它们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像成两条直线,就得到一个相交线模型。

如图1所示。

在七年级上册中我们已经知道∠1与∠2的和等于180°,所以∠1与∠2互补,再仔细观察,这时的∠1与∠2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不仅互补,而且互为邻补角。

设计意图说明: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自然而贴切。

这样安排既可以复习七年级上册中互补的知识,又为学习本堂课的新知识做了铺垫。

3、谈论交流(1)让学生讨论教科书中第4页的“讨论”。

讨论时所给的表格可以逐步呈现,先结合两条直线相交的图形,找出其中所成的角,寻找各对角的位置关系。

②已知∠1与∠2是对顶角,∠1=48°则∠2= 。

例2、如图,已知直线AD和BE相交于点D,∠DOE与∠COE互余,∠COE=52°,求∠AOB和∠BOD的度数。

解略∵∠DOE与∠ COE互余(已知)∴∠DOE+∠ COE =90° (互余的意义)∴∠DOE= 900 -∠ COE= 90° -52°=38°又∵∠AOB与∠DOE是对顶角(已知)∴∠AOB=∠DOE =38°(对顶角相等)∵∠BOD 与∠AOB互为邻补角∴∠BOD =180°-38°=142°变式练习:已知:直线a,b相交,∠2是∠1的3倍,求∠ 2 、∠ 3、∠4的度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10.1《相交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沪科版数学第十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第一节《相交线》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与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教学时使用了生活中能反映相交线的实物---剪刀,直观引入相交线,接着又进一步研究两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的关系,对顶角的性质探究先是“量一量”,得出“相等”的事实,再引导学生通过说理说明“相等”的依据. 本节课逐步渗透说理,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教学过程中,通过由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再用符号语言或者文字语音加以表述,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能用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通过观察、测量、推理等探究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思维能力;
3. 让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探索过程.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爱玩、好动,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学习很感兴趣. 但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这也是本节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剪刀,直尺
学生:量角器
【教学流程图】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能用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通过观察、测量、推理等探究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思维能力;
3. 让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活动,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们准备两支笔,随意把笔放在桌面上,那么这两支笔会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引导学生认识相交线,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
(2)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相交线的例子?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小游戏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而且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通过动手实践,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这比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再通过学生举例能够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引导学生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1、探究活动一:如果把打开的剪刀抽象地看作两条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总共形成了多少个小于平角的角?
通过学生给角组合并按位置进行分类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对顶角及邻补角的概念.
通过动画的演示,引出新知: (1)对顶角:有 的顶点,且两边分别互为 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2)邻补角:有一条 ,且另一条边互为 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由图观察可以发现:邻补角互补
小试牛刀
1.按要求画图.
(1)请画出一组对顶角.
(2)请画一组有公共顶点,但不是对顶角的角. 12.下列各图中∠1、∠2是对顶角吗?为什
么?
21212
)(
(
())13.下列各图中∠1、∠2是邻补角吗?为
什么?
21212
((((火眼金睛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把剪刀当作学具,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初步地、概括地了解新的学习任务,为整节课的学习活动提供动力和规划方向,根据学生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层层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完成从已知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转化.】
4.探究活动2:观察剪刀一张一合的动态图片,请你用
数学的眼光看一看,剪刀在使用过程中,角的什么变了?对顶
角怎样变化的?
5、小组合作:先在纸上画出两条相交线,再在图中找出一对对顶
角量一量,再在组内交流你们验证的结果.
教师提问:由于测量、会产生误差,有没有更加科学的办法能说明对顶角相等呢?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以填空形式给出说理过程:
因为:∠1+∠2= ,
∠3+∠2= ,
所以:∠1=∠3
再接再厉
如图,两条直线相交,∠1=40°,求∠2和∠3的度数.
变式训练∠1=60°求∠2和∠3的度数;∠1=x°求∠2和∠3的度数,再次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难点是对顶角性质的证明和书写格式. 要证明两角相等,联想“同角的补角相等”这个定理,从而受到启发获得证明的思路.在几何推理的起步阶段,严格符号语言表达的推理过程是不要求学生掌握的,所以先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猜想出结论,接着讨论,并以填空的形式给出说理过程,降低了证明的难度.】
三、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1、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1:∠2=2:1,求∠BOD
和∠2的度数.
2、聪明的小强已经想到测量破损扇形零件的圆心角度数的方法(如图所示)。

你能根据他的方法说出破损的扇形零件的圆心角的度数吗?
你的根据是什么?
【设计意图: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一角度求解问题,三实际生活问题. 这些题目的设置不仅实现了教学目标中会用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的认知目标;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从而顺利完成了对情感目标的实现.】
四、课堂小结,画龙点睛
作为起始章节,通过小结及思维导图的形式带领学生宏观了解本章内容.
【设计意图:明代文学家谢榛曾说过:“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应如撞钟,清音有余.”这提示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的引入,也不能忽视课堂的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