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概念教学落实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物教学课件ppt

生物教学课件ppt

教学应用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调查和分析,了解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和特点,培养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5
04
数据分析
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遗传病的发病 率、遗传方式、基因突变类型等
生物教学案例三:生态恢复工程的实践与评估
工程实践
在受损的生态系统内进行植被 恢复、土壤改良、水资源保护 等措施
结果分析
对比监测数据,分析生态恢复 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机制
CHAPTER 06
生物教学案例与实践
生物教学案例一:植物光合作用的探究
总结词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 义
教学应用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自主发现和理解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培养实验探究能 力和科学素养。
实验材料
绿叶植物、光源、温度计、湿度计、烧杯 、试管等
实验结果
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分析光照强度对光合 作用的影响,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介绍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离心、过滤、萃取等,以及各 种操作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生物化学实验的设计
介绍如何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技术路线, 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物化学实验的注意事项
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环境保护要求,以确保实验的安 全性和环保性。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细胞 遗传物质DNA。它通过核孔实现核质 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细胞分裂与增殖
01
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它通过DNA的复制和平均分配实现
细胞的自我更新。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最终形成两个子细胞。

生物ppt课件

生物ppt课件

基因突变与遗传病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遗传性 疾病的发生,如镰状细胞 贫血症等。
05
生物进化
物种起源与演化
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指 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从无到有的产
生过程。
演化历程
物种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历了由 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 过程,形成了现今多样化的生物世 界。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驱动力,通 过适者生存的原则,使适应环境的 生物得以繁衍并遗传给后代。
生物圈的组成
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分为 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
物质循环
水、碳、氮、磷等元素在生物圈中循环,包括水 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遵循“食物链”和“食物 网”的规律,从生产者开始,流向各级消费者。
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
1 2
生态破坏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森林砍伐、过度 开发等,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细胞分裂与增殖
有丝分裂
细胞核分裂一次,细胞质分裂两次,形成两个子细 胞,遗传物质平均分配。
无丝分裂
细胞核直接分裂成两个子核,细胞质也同时分裂, 遗传物质平均分配。
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 续分裂两次,形成四个子细胞,遗传物质减半。
03
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叶绿体
存在于植物和某些藻类中,负 责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 学能。
内质网
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 及物质的转运。
高尔基体
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 装,以及分泌物的形成和分泌 。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初中生物学概念的教学 PPT

初中生物学概念的教学 PPT

关于课程性质描述修订的解读
⑴ 强调生物学课程作为自然科学课程,应呈现 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肩负 着科学本质观教育的重任)。
⑵ 强调生物学课程作为科学领域学科课程,既 要获得生物科学知识,又要领悟自然科学的方法。
⑶ 强调学习生物学知识不是被动地去记忆知识 定义,而应是亲身主动地参与探究过程去习得。
重要概念分布
主题1—5个;主题2—6个;主题3—5个;主题4—5个;
主题5—8个;主题6—3个;主题7—5个;主题8—5个;
主题9—3个;主题10—5个。
二、再认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
* 什么是生物学概念?
生物学概念是对生物学现象、 生理过程和生命规律的高度概括, 是生物学知识系统的“基本单位” ,是构成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基石。 只有牢固掌握了概念,学生才能进 行正确判断和推理,是解决生物学 问题的思维基础。
3、制定计划(难点)
* 4、实施计划 (如何记录结果)
* 5、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6、表达和交流: 向全班同学汇报探究过程,计算全班同学10次数 据的平均值。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浇 水
松 土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天播下的 种子容易发芽、生长。你知道为 什么吗?
设计对照实验 实施计划 观察、收集、评价数据 得出结论 描述现象,处理数据
表达与交流 撰写探究报告,交流过程结论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 一.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 概念。 2.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 需要作出假设。 3.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 事实和证据。设置对照试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 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4.科学探究即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 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 5.科学探究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 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需要与他人交 流和合作。

专题3 落实课程目标――生物学概念教学(2小时)

专题3 落实课程目标――生物学概念教学(2小时)

落实课程目标――生物学概念教学(2小时)**主持人:朱立祥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高级教师嘉宾专家:刘恩山北京师大生科院教授博导国家课程标准生物学科负责人荆林海北京市一零一中学生物组特级教师一、专题背景介绍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核心概念”《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素养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还指出要“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知识目标中要求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这些要求无疑传递了这样一个重要信息:新课程绝不是轻视知识,也不是要降低对知识教育的要求,而是要求重视“核心概念”的教学,简而言之,即由追求对繁杂的生物学事实性知识的记忆,转向对“核心概念”的深层次理解,体现了国际科学教育“少而精”(less is more)的原则。

2.关于概念教学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如何把握“核心概念”的教学?有诸多问题需要研究。

第一,什么是“核心概念”?如何确定“核心概念”?为什么要重视“核心概念”的教学?“核心概念”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有着什么样的积极价值?第二,也是最关键的。

如何开展核心概念的教学?概念的教学有哪些策略和方法?第三,是老师们广泛关注的。

如何评价学生的核心概念掌握理解的情况?受到原有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常常不区分科学事实和科学概念,也没有意识到两者在发展学生科学素养时具有的不同作用,有的教师更加看重科学事实的记忆和背诵,忽视了对重点内容的把握和指导,即使教师和学生都很努力,教学效果仍旧平平甚至不好。

尽管所有的生物学教师都“重视知识的教学”,但是实际教学效果却相差很多。

新课程实施中,这个问题就显得不可回避。

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概念图的教学实施 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概念图的教学实施 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3、如何用好概念图
3.1在新授课中建构知识结构 基本方法是: (1)列出概念; (2)分层次写概念; (3)据联系画连线; (4)提炼关联词,写在连线旁; (5)举经典事例,写在概念旁。
3.2 在复习课中建构知识体系
a.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成, b.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c.小组合作讨论,共建概念图,通过诸如头脑风暴概念 图、游戏接龙概念图、学习讨论概念图等活动,培养 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和合作交流的精神。 d.老师要发挥指导者和评价者的作用,及时纠正学生在 概念建构中的误解。不要让学生误入歧途。有些学 生参照教材的要求,融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创造 性地画出了不同的概念图。教师应寄予鼓励。
节点
连线
层次
连接词

节点是置于圆圈或方框中的概念; 连线表示节点概念间的意义关系; 连接词是置于连线上的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词 层次,关键概念置于顶层,一般概念位于其次,依此类 推,显示等级关系。
一些综合性概念图,有时很难比较其抽象程度,其呈 现方式,如箭头方向一致性、概念层次关系等,一般 不作硬性规定。
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概念图的教学实施
1.概念图的教学误区
1.1 认识不足 1.2 高考新题型
2.什么是概念图?
2.1 概念图的含义: 概念图是一种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 结构,能有效呈现思考过程及知识的关联, 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教学策略。
2.2概念图的要素: 4 个基本要素。 节点 连线 连接词 层次
概念图以各种形式体现着其独特的功能,如:
1、拓展延伸概念
2、反映物质结构组成
3、反映生理变化过程
4、反映生物技术的操作流程
5、反映事物的因果关系

利用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导教学阐明中学生物学课程的目的64页PPT

利用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导教学阐明中学生物学课程的目的64页PPT

生物学课程是基础教育中学阶段重要的学科课程。 随着时代的前进,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及其对人 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人们更加关注生物学课程在 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教育家和生物学 教育专家们也在思考如何使中学生物学课程跟上 科学技术进步和时代的步伐。这些因素都有力地 推动了世界范围的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
0% 校长
教师
基础知识与技能 公德 政治信念 分析解决问题 健康 劳动态度与技能 自主创造 动手能力 美的态度表现 搜集利用信息
直接原因之三:
生物科学发展迅速,基础教育阶段的 生物课程不能与知识适应。
课程标准与大纲的关系
《课程标准》和《大纲》的程目标 三、课程安排 四、教学内容
直接原因之一:学校教育课程的知识本位倾向,表现 在学校教育存在的书本中心、教师中心、学科中心。
校长和教师认为 学生以被动接受方式学习的比例
100%
79%
90%
50%
0% 小学
初中
直接原因之二:传统应试教育势力强 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落实。
校长、教师认为 学生身上体现得较好的目标
50% 40% 30% 20% 10%
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一、国家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 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 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生物课程标准
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课程的性质、目标 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编 写教材等方面的建议
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是 “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也 就是常说的“4个依据”的作用。
生物课程标准和大纲的区别

高中生物新课标解读(课堂PPT)

高中生物新课标解读(课堂PPT)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指 出,未来十年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 务”,并明确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坚持德育为 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调整教材 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等一系列任务要求。
质量标准涉及:教材、课程、教学、考试、评价 ,课 标修订是落实《纲要》精神的具体措施。
2020/5/28
6
运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现象,探索生命规律,解释生命现
象;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学会科学思维方式
去思考问题;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并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
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凝聚成一种勇于担当的内在动力,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用生物学思想和方法解释、解决相关现实生活生产实践中的
和温度等(水平4)
2020/5/28
24
任务3:修订课程方案
1. 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
结构:必修、选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 必修:共同基础。(全修全考,毕业标准)
—— 选择性必修:等级考试要求。( 选修选考)
根据个人需求和升学考试要求选修,由国家根据学生专
业倾向和个性发展需要设置。
—— 选修:个性化需求。(个性发展,办学特色)
14
1.学业质量性质和特点
高中生物学(学业质量)照按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考虑 学生的需求,以及教育和认知规律,从教育理念、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系统考虑,规定了生物学完成高 中学的具体要求。
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制定的学业质量(标准)与学科内容、 学业要求、核心素养对接,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高中学生通 过学习能够达到的具体学科能力。
自主选修,包括必修与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置的拓展、

高中生物教案(通用)ppt

高中生物教案(通用)ppt

案例分析法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遗传学时,可以引入一些 遗传病的案例,让学生分析病因和遗传方式,从而深入理 解遗传学的原理和应用。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系统 地讲解生物学概念、原理和实验 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 范、图解、视频等,使知识呈现 方式多样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记忆。
强调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主动 思考和提问,促进师生互动。
巩固练习
实践应用 •·
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 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 题和实验题等,帮助学生 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词:专业指导 与建议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 ,评估学生达成度 。
教师根据学生整体 表现,调整教学策 略,提高教学质量 。
家长反馈
总结词:家校合作与沟通
详细描述
01
02
家校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进 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05
04
03
家长了解孩子在生物学科的 学习情况。
家长提供关于孩子学习生物 的建议和意见。
THANKS
详细描述
实验法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现象,从而增强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讲解植物光合作用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从而深入理解 光合作用的原理。
讨论法
总结词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详细描述
讨论法是一种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 通能力。例如,在讲解生态平衡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生态平衡的意义和保护措施, 从而加深对生态平衡的理解和认识。

《生物学重要概念》PPT课件

《生物学重要概念》PPT课件

一、重要概念的含义
修订后课标中所说的重要概念与许多教师已有的 对“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
生物学重要概念
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 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 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 用。 50项“重要概念”是对100余项“具体内容” 要求的综合和强调。
部分教师原有的“概念”理解
• 术语 • 定义 • 事实 传递方式——术语传递(信息不对称)
概念与术语的区别
• 术语是一个词,词不是概念,只是代表或标记概念 的符号。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 • 术语是概念的传递形式之一。使用术语标记概念, 利于交流沟通和新概念的学习,前提是正确理解术 语的背景信息。 • 只有理解术语从而理解概念才是科学教育的目的。 • 学生知道术语不等于学生理解术语代表的概念。 • 教师将熟练掌握术语代替理解概念,则会将科学描 述为若干字眼,而不能提出或解答实际问题。
在生物学教学中,许多定义并不是概念内涵的 全部,仅仅靠一个定义往往是不能包含一个概念的 全部内涵。 在一个定义不能完成它的全部内涵的情况下, 我们要让学生建立起相关概念,就需要先教给学生 若干个必要的下位的概念,为理解定义建立必要的 概念支撑。 教师不要过早地去满足于学生对一个定义的记 忆和背诵。背诵定义未必真的代表了学生对这个定 义的内涵的理解。
生物学概念的传递方式
课堂教学中有2种传递概念的方法: 1、使用术语来传递生物学的概念,如“光合作 用”; 2、用描述概念内涵(完整陈述句)的方式来传 递生物学概念,如,“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 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 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本课程的内容标准中同时使用了这两种方式。
概念传递形式2——描述概念内涵方式传递

初中生物学概念的教学PPT幻灯片

初中生物学概念的教学PPT幻灯片
⑴ 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 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基本规律、基本理论的 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 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⑵ 课标中列出的重要概念是对课程内容中 重要知识的提炼。
⑶ 课标中列出的重要概念是“广义的概 念”,既包括哲学、心理学、逻辑学中严格定 义的“概念”(概念名称、内涵、外延齐全), 也包括对规律、原理等知识的命题式描述。
初中课标
高中课标
有内涵描述
缺内涵描述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举例说出光合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上的 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应用
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活动建议:
活动建议: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020/4/1
10
有关突显重要概念的修订的几点解读
1
2020/4/1
目录
一、课标(2011年)突显了重要概念传递 的思想(p.3~15)
二、概念教学的基本过程(p.16~22) 三、苏科版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注意事项
(p.23~38) 四、概念教学的几个有效策略(p.39~50)
2
2020/4/1
一、课标(2011年)突显了重要概念传递的思想
3
2020/4/1
分析错误概念:老虎笼、教室哪些地方不符合生态 系统内涵。
加深对科学概念“生态系统41”的理解。
2020/4/1
学生描述 2. 自己的理
解和认识
建构新 理解和 认识
应用新 理解和 认识
比较新 旧理解 和认识
实例:动脉血、静脉血
学生描述自己的理解:动脉里流动的血是动脉血, 静脉里流动的血是静脉血。

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2(ppt整理)

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2(ppt整理)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那么是为进 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的学生设计的,选择了现 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开展趋 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强科技意识, 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和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为 适应现代生活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生物学奠定根底。
二、?标准?的主要特点
• 1.充分表达根底性 “根底性〞是构成生物科学素养的关键,它涵盖
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 价值和地位
一、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科学课程,要表达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知识体系:关联性、探究性 探究自然的途径和方法 技术课程:理论与技术的关系,技术的应用价值 课程的目标: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
人自身就是鲜活的生物体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为终身学习和开展打下根底 认知能力 思维习惯 实践能力 为今后的专业方向选择提供帮助
特别强调:每个人都需要的素养
〔三〕倡导探究性学习
学生的两种学习方式: 接受性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不能受制于一成不变的模式
三、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 倡导探究性学习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理 念方面存在着不同层次的要求
• 在实验活动的建议中。考虑了要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经济条件差异较大的 实际情况,既能使条件好的学校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如:要求条件较高 的生化实验、组织培养实验),又能使条件不利的学校也能开展有效的活 动(如:腐乳的制作、制果酒、果醋等)。
三、?标准?和现行教学大纲的比较
1.在课程理念上,?标准?明确提出“提高生物科 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的高中生物课 程的主要理念。

生物ppt优秀课件

生物ppt优秀课件
生物农药与肥料
利用微生物资源开发高效、低毒、环保的农药与肥料,减少化学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生物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生物催化
利用酶或微生物进行有机合成和转化,替代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 减少环境污染。
生物材料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生物材料,如可降解塑料和 生物活性材料。
生物制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和细胞工程技术生产高活性、高 纯度的药物。
解释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 、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 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适应 与协调,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 状态。
分析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的重要性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是维持地 球生命的基础,它们对维护地 球的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 性以及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所 需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发、城市化、工业生产等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森林砍伐、水资 源过度利用、气候变化等。
提出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措施
包括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推广可持续发展模式、加强环境监管等。
05
生物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生物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基因诊断
01
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疾病进行精确诊断,如无创产前检测和肿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结词
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意义以及保护措施。
定义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生态系统的复杂 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阐述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种演化、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 所需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伦理和社会影响
讨论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技术所涉及的伦理和 社会问题,以及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概念图的教学实施ppt 人教课标版

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概念图的教学实施ppt 人教课标版
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概念图的教学实施
1.概念图的教学误区
1.1 认识不足 1.2 高考新题型
2.什么是概念图?
2.1 概念图的含义: 概念图是一种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 结构,能有效呈现思考过程及知识的关联, 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教学策略。
2.2概念图的要素: 4 个基本要素。 节点 连线 连接词 层次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刘恩山. 在教学中实现主动探究学习与凸显重 要概念传递的对接. 生物学通报, [J]. 2012, 47(3):33-36
目录
一、2011版课标修订解读 二、教材是如何体现概念的传递
、形成和转变的 三、课例观摩和讨论
事例1
有学者在谈美式教育时认为,思辨能力 的训练才是美式教育的灵魂。具体表现在两 方面:一是课堂表述和辩论。另一方面,就 是科学方法这项最基本的训练。多数校区要 求所有学生在小学四、五年级时都能掌握科 学方法的实质。
• 变化要点:强调了生物学课程作为一门自 然科学课程,应当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 ,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应当成为一门真 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课程:不仅习得科学 知识,还要领悟科学方法;不是被动地记 忆和理解科学知识,而是通过亲身参与探 究过程,习得知识,体验过程,领悟方法 ,训练思维,养成科学态度,提高科学探 究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事例4
美国一研究人员经过了18个月的观察,对364 节课详细分析,发现优质课堂主要有几个特征, 其中包括: •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善用多种策略(如:
展现真实世界中的实例,为学生提供一手经验 等),为某个科学概念提供清晰的阐释;
• 吸引学生从事动脑筋的活动;
• 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等。
作为优质课堂的主要特征之一,围绕 学科核心概念进行课堂教学成为国际科学 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传统教育往往强调对 事实信息的记忆和背诵,然而要达到深层 理解的程度仅凭大量的事实记忆是远远不 够的,必然要涉及到对抽象概念原理的精 心组织。
• 实验稿的表述: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 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 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 重要领域之一。
关于课程性质
• 2011版: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 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 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 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 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 发展过程,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 、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关于课程性质
• 2011版: 生物科学有着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性质。 它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也包 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 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生物科学的发展 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这些 是生物学课程性质的重要决定因素。
关于课程性质
• 2011版: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 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 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 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 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 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学 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 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 假设、发现规律等
一、关于课程性 质
• 实验稿的表述: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 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 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 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有 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经历了从 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 ,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 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 2009-2011,强调重要概念的教学,列出 50个重要概念,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都 强调概念教 确,框架新颖,内容简明,结构合理
• 更加重视概念教学 • 内容更趋全面合理 • 更具可行性
修订后课标的主要变化
一、课程性质的表述 二、内容标准(课程内容) 三、教学建议 四、教材编写建议 五、评价建议
重要概念的传递和表达
——新课标解读
贵阳市教科所 刘争争 2012年7月21日
推荐阅读
• 刘恩山 张颖之. 课堂教学中的生物学概念及 其表述方式. 生物学通报, [J]. 2010, 45 (7):40-42
• 张颖之、刘恩山. 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 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 变. 教育学报,[J]. 2010, 6(1): 57-61
一、2011版课标修订解读
修订的依据
• 2004年和2007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范 围的课标实验调研数据。
• 各地教研部门和有关单位提交的课标 修改意见。
• 国际科学教育的相关经验。
修订的过程
• 2003-2004,加强德育,精简案例,打磨 文字。
• 2007-2008,修改课程性质部分,精简案 例,降低具体内容标准的教学要求(调 整目标行为动词)。
关于课程性质
• 2011版:
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 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 学习的能力。学习生物学课程是每个未来 公民不可或缺的教育经历,其学习成果是 公民素养的基本组成。义务教育阶段的生 物学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 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课程,是 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
事例2
2006年,在一项中美高中生物学教科 书比较研究中,显示了双方在关于概念教学 认知上的不同。双方在使用同样的术语来交 流的时候,对有些术语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这一问题的焦点就涉及到了生物学概念的表 述和传递。
事例3
印度七成国民是文盲,但其位于世界尖端的IT产业 和生物制药业却十分了得。当中国各地都在热火朝天地 努力招商引资,做“世界工厂”的时候,印度却在那儿 悄无声息地为世界“生产”一流的智慧和大脑。印度的 秘密在于,教育首重逻辑,从小到大,没有标准答案的 教育方式,更有助于培养完整的思考能力及逻辑方法。 在印度,不论哪一类型的课程,考试的方式一律都是申 论题。非对即错、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对于印度学生来 说是陌生的。
• 李红菊 刘恩山.中小学生物学课程中生态学 重要概念的筛选及表述. 生物学通报, [J]. 2010, 45,(10):31-34
推荐阅读
• 张颖之、刘恩山. 基础教育课程中遗传学核心 概念内容和呈现方式的研究. 课程•教材•教法, [J]. 2010,(10):81-84
• 李红菊 刘恩山.基础教育理科课程中科学探究 概念的研究. 生物学通报, [J]. 2012, 47, (1):32-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