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全国化学一轮复习学案全集(教师用书,,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教师用书:专题七 化学反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教师用书:专题七 化学反

第23讲化学反应的限度考点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1.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可逆反应(1)概念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①二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②一小: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小于100%。

(3)表示方法在化学方程式中用表示。

注意:可逆反应的特点(1)正反应和逆反应发生的条件相同。

(2)在可逆反应体系中,反应不能进行彻底,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同时存在,即反应物不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生成物也不能全部转化为反应物。

(3)能量转化可逆。

若正反应是吸(或放)热反应,则逆反应是放(或吸)热反应。

(4)对于可逆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使之向着人们需要的反应方向最大限度地进行。

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化学平衡的建立(3)平衡特点3.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两审”一审题干条件: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

二审反应特点:①全部是气体参与的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②有固体参与的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

(2)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两标志”①本质标志v正=v逆≠0。

对于某一可逆反应来说,正反应消耗掉某反应物的速率等于逆反应生成该反应物的速率。

在理解此标志时抓住两点:a.体现出正、逆反应速率,若只是正反应速率或逆反应速率均错误;b.“等”的理解:若为同一物质则正、逆反应速率数值相等,若为不同物质则正、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②等价标志a.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b.对同一物质而言,断裂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

c.对于有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的颜色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例如,2NO2(g)N2O4(g)。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教师用书:专题六 化学反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教师用书:专题六 化学反

第19讲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考点 化学反应中的焓变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热能、光能、电能等,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2.反应热和焓变(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

(2)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

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3)符号:ΔH 。

(4)单位:kJ·mol -1或kJ/mol 。

(5)形成原因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比较(2)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理解①从微观的角度说,反应热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热量的差值,图中a 表示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b 表示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热量;c 表示反应热。

②从宏观的角度说,反应热是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差值,图中a 表示活化能;b 表示活化分子结合成生成物所释放的能量;c 表示反应热。

提醒:①任何化学反应都存在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其中断裂旧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

②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如水结成冰放热但不属于放热反应。

③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发生的条件没有必然联系。

如吸热反应NH 4Cl 与Ba(OH)2·8H 2O 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

4.燃烧热和中和热(1)燃烧热①概念:在101 kPa 时,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其中的“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氧化物:C→CO 2(g),H→H 2O(l),S→SO 2(g)等。

②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 1 mol 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例如: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l) ΔH =-5 518 kJ·mol -1。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教师用书:专题七 化学反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教师用书:专题七 化学反

化学平衡图像题的突破■特级教师赵永化学平衡图像类试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该类试题经常涉及到的图像类型有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像、恒温恒压曲线图像等,图像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量,具有简明、直观、形象的特点,命题形式灵活,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反应特点,明确反应条件,认真分析图像充分挖掘蕴含的信息,紧扣化学平衡原理,找准切入点解决问题。

[图像类型]1.速率—压强(或温度)图像(1)(2)以N2(g)+3H 23(g) ΔH=-92.4 kJ·mol-1为例①速率-浓度(c)图像②速率-温度(T)图像在原图像的下方。

②浓度改变时,图像中一条曲线连续,一条曲线不连续;其他条件改变,图像中曲线不连续。

③速率大小与平衡移动关系:当v正>v 逆,平衡正移;当v 正<v 逆,平衡逆移;当v 正=v 逆,平衡不移动。

④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的反应,改变压强时,v 正、v 逆同等倍数增大或减小,图像如图:2.含量(浓度)—时间—温度(压强)图已知不同温度或压强下,反应物的转化率α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推断温度的高低及反应的热效应或压强的大小及气体物质间的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以反应A(g)+中反应物A 的转化率αA 为例说明解答这类图像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分析反应由开始(起始物质相同时)达到平衡所用时间的长短可推知反应条件的变化。

①若为温度变化引起,温度较高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

如甲中T 2>T 1。

②若为压强变化引起,压强较大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

如乙中p 1>p 2。

③若为是否使用催化剂,使用适宜催化剂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

如图丙中a 使用催化剂。

(2)正确掌握图像中反应规律的判断方法:①图甲中,T 2>T 1,升高温度,αA 降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图乙中,p 1>p 2,增大压强,αA 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

最新整理高三化学2018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导学案全集.docx

最新整理高三化学2018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导学案全集.docx

最新整理高三化学教学2018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导学案全集
目录
专题一化学基础知识
第1讲化学实验基础1(仪器、装置、操作、实验安全)291
第2讲化学实验基础2(除杂、提纯与检验、实验评价)292
第3讲物质的分类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293
第4讲离子反应294
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295
第6讲元素周期律化学键296
专题二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8讲钠及其化合物298
第9讲镁、铝及其化合物300
第10讲铁、铜及其化合物302
第11讲氯气卤素305
第12讲碳、硅及其化合物307
第13讲硫及其化合物308
第14讲氮及其化合物310
专题三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6讲反应热盖斯定律312
第17讲原电池及其应用314
第18讲电解池及其应用315
专题四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第20讲化学反应速率317
第21讲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318
第22讲化学平衡的移动319
专题五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24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溶液的pH321
第25讲盐类的水解323
第26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325
专题六有机化学基础
第28讲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必修2)327
第29讲烃328
第30讲烃的衍生物329
第31讲生命中的基础有机物高分子化合物331
第32讲有机物之间的转化有机合成与推断(选考)331 专题七化学综合实验
第34讲综合实验设计337
第35讲物质制备实验338
专题八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第37讲原子结构与性质339
第38讲分子结构与性质340
第39讲晶体结构与性质342。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教师用书:专题三 金属及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教师用书:专题三 金属及

专题三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8讲 钠及其化合物考点钠的性质及应用1.钠的物理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①与O 2反应②与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Cl 2=====2NaCl 。

③与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S=====△Na 2S 。

(2)与水、醇、酸反应与水、醇以及羧酸、盐酸等非氧化性酸发生置换反应。

2Na +2H 2O===2NaOH +H 2↑,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2Na +2CH 3COOH ―→2CH 3COONa +H 2↑, 2Na +2HCl===2NaCl +H 2↑。

钠与水(含酚酞)反应的现象及解释(3)与熔融盐反应如:4Na +TiCl 4=====高温4NaCl +TiNa +KCl=====高温NaCl +K↑(制取金属钾,因为钾的沸点比钠的低,使钾成为钾蒸气而逸出)。

注意:钠能够制取钾,并不能说明Na 的还原性比K 的强。

(4)与溶液反应 ①钠与酸溶液的反应酸过量时:钠与酸电离出的H +反应;酸不足时:先与酸电离出的H +反应,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

②钠与碱溶液的反应钠与碱溶液反应的实质是Na 与水的反应。

③钠与盐溶液的反应钠与盐溶液反应时,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再与盐溶液反应。

钠不能把盐溶液中活泼性比钠弱的金属阳离子置换出来。

钠与氯化铵溶液的反应:2NH 4Cl +2Na===2NaCl +H 2↑+2NH 3↑。

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CuSO 4+2Na +2H 2O===H 2↑+Na 2SO 4+Cu(OH)2↓。

(5)钠暴露在空气中的变化及反应分析其变化过程是Na ―→Na 2O ―→NaOH―→Na 2CO 3(溶液)―→Na 2CO 3·10H 2O(晶体)―→Na 2CO 3(粉末,风化),所以最终得到的白色粉末。

部分反应如下:4Na +O 2===2Na 2O , Na 2O +H 2O===2NaOH , 2Na +2H 2O===2NaOH +H 2↑, 2NaOH +CO 2===Na 2CO 3+H 2O 。

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教师用书:1-3章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教师用书:1-3章 Word版含解析

课时1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2018备考·最新考纲]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2.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考点层次A→自学、识记、辨析)1.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1)基本概念间的关系说明:可以和其它物理量及单位对比讲解。

(2)物质的量的表示方法x mol H2SO4↓↓↓数值单位指定化学式或微粒名称例如:0.2 mol H2,3 mol H2O等。

提醒:①摩尔后面应为确切的微粒名称;如1 mol氢(不确切)和1 mol大米(宏观物质)皆为错误说法。

②6.02×1023是个纯数值没有任何物理意义,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是指1mol 任何微粒所含的粒子数,它与0.012 k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数值约为6.02×1023。

(3)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应用:已知物理量――→计算物质的量――→依据组成计算微粒数目 2.摩尔质量提醒:(1)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不是同一个物理量,单位不同,只是在数值上相等。

(2)摩尔质量也等于N A m 0(m 0为单个粒子的质量)。

(3)注意掌握气体摩尔质量的求算:①标况密度法:M =22.4 L·mol -1×ρ g·L -1。

②相对密度法:例如M r =ρ(对空气)×29教材VS 高考1.(RJ 必修1·P 17)在0.5 mol Na 2SO 4中含有离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A .1.5 mol 0.5 molB .1.5 mol 2 molC .0.5 mol 4 molD .1 mol 2 mol解析 在0.5 mol Na 2SO 4中含有Na +的物质的量是1 mol 、SO 2-4的物质的量是0.5 mol ,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1.5 mol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4=2 mol 。

2018版金版教程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学案课件教师版全书word - 副本1

2018版金版教程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学案课件教师版全书word - 副本1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1)基本概念间的关系(2)物质的量的表示方法如0.2 mol H 2,2 mol Na +,3 mol 水分子。

(3)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0.012 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数值约为6.02×1023,单位为mol -1。

公式:N A=N n。

2.摩尔质量(1)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其符号为M,单位为g/mol。

(2)数值:以g/mol为单位时,任何粒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3)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为:n=m M。

1.正误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多少的基本物理量。

()(2)1 mol NaCl和1 mol HCl含有相同的粒子数目。

()(3)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4)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5)NaOH的摩尔质量为40 g。

()(6)1 mol O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7)2 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1 mol H2O的摩尔质量的2倍。

()(8)若H2O2分解产生 1 mol O2,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

()答案(1)×(2)×(3)×(4)×(5)×(6)×(7)×(8)×2.教材改编题(据人教必修一P17 T2)某Al2(SO4)3晶体含Al3+0.5 mol,则含有SO2-4的数目是________个。

答案0.75N A(或4.515×1023)考点1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典例1(2017·潍坊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氯含有6.02×1023个微粒B.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约等于6.02×1023C.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试题解析】:A项没有指明微粒的种类,错误;C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单位不同,错误;D项,H2O的摩尔质量为18 g/mol,错误。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_教师用书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_教师用书
[考向精练提考能] 考向一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适用范围:只适用于气体(包括混合气体)
2.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这“四同”相互制约,只要其中“三同”成立,第 “四同”也成立,即“三同”定“一同”。
3.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时不宜死记硬背,要熟记相关化学计量的定义式,并结合 相互关系进行推导(可通过 pV=nRT 及 n=Mm、ρ=mV导出)。
则 n= 12.2 g =0.1 mol。 122 g·mol-1
故晶体中氧原子数为 0.1×(2+1.3)NA=0.33NA
氢原子物质的量为 0.1 mol×1.3×2=0.26 mol。
答案:0.33NA 0.26 mol 考点二|气体摩尔体积 阿伏加德罗定律(重点保分型——师生共研)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考向二 涉及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4.(RJ 必修 1·P173 题改编)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1∶2 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 质量比为( )
A.1∶4
B.1∶2
C.1∶1
D.2∶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答案:A
5.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果 a g 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 p,则 b g 该气 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VL 是________。
第 1 讲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考纲要求】 1.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并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3.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 (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相关计算。
考点一|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基础送分型——自主学习)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 1 页 [巩固教材知识]

2018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文档: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师用书 第3章 第3节 铁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

2018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文档: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师用书 第3章 第3节 铁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 铁及其化合物考点1| 铁及其氧化物[基础知识自查]1.铁的位置与结构2.铁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①与O 2的反应常温:铁被腐蚀生成铁锈,其主要成分为Fe 2O 3·x H 2O 。

点燃:3Fe +2O 2=====点燃Fe 3O 4。

②与Cl 2的反应:2Fe +3Cl 2=====点燃2FeCl 3。

③与S 的反应:Fe +S=====△FeS 。

(2)与水的反应常温下铁与水不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

(3)与酸的反应①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 +2H +===Fe 2++H 2↑。

②与氧化性酸反应: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与稀硝酸或在加热条件下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无H 2产生。

(4)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①与CuSO 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 +Cu 2+===Cu +Fe 2+。

②与FeCl 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 +2Fe 3+===3Fe 2+。

3.铁的三种氧化物的主要性质(1)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O 、Fe 2O 3分别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O +2H +===Fe 2++H 2O 、Fe 2O 3+6H +===2Fe 3++3H 2O ,故二者均是碱性氧化物。

(2)FeO 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生成Fe 3O 4,其方程式为6FeO +O 2=====△2Fe 3O 4。

(3)与Al 发生铝热反应(以Fe 3O 4为例)的方程式为3Fe 3O 4+8Al=====高温9Fe +4Al 2O 3。

[应用体验]1.铁有+2、+3价两种价态,单质铁与________(填下列编号,下同)反应时只生成+3价铁;与________反应时只生成+2价铁;与________反应时既生成+2价铁也生成+3价铁。

所选试剂:①Cl 2 ②O 2 ③H 2O(g) ④S ⑤盐酸⑥稀硝酸(足量) ⑦稀硫酸 ⑧CuSO 4溶液 ⑨FeCl 2溶液 ⑩FeCl 3[提示] ①⑥ ④⑤⑦⑧⑩ ②③2.(1)Fe 3O 4溶于足量稀H 2SO 4中,溶液中有哪几种金属离子?其个数比为多少?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教师用书:专题六 化学反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教师用书:专题六 化学反

第20讲原电池化学电源考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原电池的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构成条件3.正极[特别提醒] 盐桥的组成和作用1.盐桥是装有饱和KCl 、KNO 3等溶液和琼脂制成的胶冻。

2.作用:连接内电路,形成闭合电路;平衡电荷,使原电池不断产生电流。

1.[2016·上海卷]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

图2中,x 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 轴表示( )图1 图2A .铜棒的质量B .c (Zn 2+)C.c(H+) D.c(SO2-4)答案:C 解析:图1装置构成电池,Zn是负极,Cu是正极。

A项,在正极Cu上溶液中的H+获得电子变为氢气,Cu棒的质量不变,错误;B项,由于Zn是负极,不断发生反应Zn -2e-===Zn2+,所以溶液中c(Zn2+)增大,错误;C项,由于反应不断消耗H+,所以溶液中c(H +)逐渐降低,正确;D项,SO2-4不参加反应,其浓度不变,错误。

2.[2015·天津卷改编]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

(1)铜电极上发生________反应。

(2)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2-4)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________。

(4)________通过交换膜向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答案:(1)还原(2)不变(3)增加(4)阳离子解析:(1)Cu作正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2)电池工作过程中,SO2-4不参加电极反应,故甲池的c(SO2-4)基本不变;(3)电池工作时,甲池反应为Zn-2e-===Zn2+,乙池反应为Cu2++2e-===Cu,甲池中Zn2+会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以维持溶液中电荷平衡,由电极反应式可知,乙池中每有64 g Cu析出,则进入乙池的Zn2+为65 g,溶液总质量略有增加;(4)由题干信息可知,阳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正极移动。

2018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文档: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师用书 第4节 氮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

2018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文档: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师用书 第4节 氮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

第四节 氮及其化合物考点1| 氮气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基础知识整合]1.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2.N 2的性质及应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熔点、沸点比O 2的低。

(2)化学性质N 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 ≡N 。

①与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N 2表现氧化性。

②与M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 2+3Mg=====点燃Mg 3N 2,N 2表现氧化性。

③与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 2+O 2=====放电或高温2NO ,N 2表现还原性。

3.NO 、NO 2的比较22322425其中①N 2O 3、N 2O 5分别为HNO 2、HNO 3相应的酸性氧化物(酸酐)。

②NO 2与N 2O 4可相互转化2NO 2N 2O 4。

[应用体验]1.(1)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但N 2的化学性质特别稳定,其原因是什么?(2)溴蒸气和NO 2都为红棕色气体,如何区分?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或NaOH 溶液可以吗?[提示] (1)N 2的结构式为N ≡N ,N 原子间以三键结合,键稳定,难破坏,所以N 2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2)①用AgNO 3溶液,Br 2可与AgNO 3溶液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AgBr ;②用水,溶于水后有颜色的是Br 2,无颜色的是NO 2。

不能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或NaOH 溶液区分,因为这两种气体都有氧化性,都可以把KI 中的I -氧化成I 2,使试纸变蓝色。

NaOH 溶液可以吸收Br 2蒸气和NO 2而形成无色溶液。

2.实验探究:在进行NO 2溶于水的实验时有如图所示操作。

(1)将充满NO 2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红棕色气体逐渐变为无色,水位上升,最后水充满整个试管的23。

化学方程式为3NO 2+H 2O===2HNO 3+NO 。

(2)当向试管中通入O 2,现象是无色气体又变为红棕色气体,试管内液面上升至充满,继续通O 2试管内液面又下降。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教师用书:专题三 金属及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教师用书:专题三 金属及

无机化工流程■特级教师赵永化学工艺流程题是将化工生产中的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是无机框图的创新。

它以现代工业生产为基础,与化工生产成本、产品提纯、环境保护等相融合,考查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或提纯等基本实验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要求考生依据流程图分析原理,紧扣信息、抓住关键、准确答题。

这类试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综合性,是近几年高考化学命题的常考题型。

题型一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为目的的工艺流程题这类题目其实就是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

当遇到这一类题时,一定要在题目中找出要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有哪些,主要物质和杂质的性质差别是什么?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产物,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要相信题中的每一种试剂、每一步操作都是为了得到更多和更纯的产品,经过这样的思考后将工艺流程转化为物质转化流程,更能明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

1.熟记物质分离提纯的原则2.3.[例1] [2015·广东理综]七铝十二钙(12CaO·7Al 2O 3)是新型的超导材料和发光材料。

用白云石(主要含CaCO 3和MgCO 3)和废Al 片制备七铝十二钙的工艺如下:(1)煅粉主要含MgO 和________。

用适量NH 4NO 3溶液浸取煅粉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

若滤液Ⅰ中c (Mg 2+)小于5×10-6 mol·L -1,则溶液pH 大于________[Mg(OH)2的K sp =5×10-12];该工艺中不能用(NH 4)2SO 4代替NH 4NO 3,原因是________。

(2)滤液Ⅰ中的阴离子有________(忽略杂质成分的影响);若滤液Ⅰ中仅通入CO 2,会生成________,从而导致CaCO 3产率降低。

(3)用NaOH 溶液可除去废Al 片表面的氧化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018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文档: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师用书 第3节 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

2018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文档: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师用书 第3节 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 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点1| O 3与H 2O 2的性质及其应用[基础知识整合]1.臭氧(O 3)(1)组成:臭氧的分子式为O 3,与O 2互为同素异形体,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

(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O 3不稳定,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 3===3O 2;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O 2可以转化为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O 2=====放电2O 3。

②强氧化性a :能氧化还原性的物质,如KI 、FeCl 2等。

O 3+2KI +H 2O===I 2+2KOH +O 2b .漂白性:因O 3有强氧化性,所以它能使有色物质褪色,并被用来杀菌消毒。

(3)用途:①可用作漂白剂、脱色剂和消毒剂;②臭氧层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保护伞。

2.过氧化氢——又称双氧水(1)过氧化氢(H 2O 2)的结构式为H —O —O —H ,是一种无色液体。

(2)化学性质及其应用①不稳定性:加热、加催化剂都能使分解速度加快。

2H 2O 2=====MnO 22H 2O +O 2↑(实验室制O 2)。

②弱酸性:相当于二元弱酸。

H 2O 2H ++HO -2,HO -2H ++O 2-2。

③强氧化性a .用10%的双氧水漂白羽毛及丝织品(漂白剂)。

b .氧化Fe 2+等还原性粒子,其离子方程式为H 2O 2+2Fe 2++2H +===2Fe 3++2H 2O 。

c .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其离子方程式为H 2O 2+2I -+2H +===I 2+2H 2O 。

d .杀菌、消毒。

④弱还原性:遇强氧化剂时作还原剂。

2KMnO 4+5H 2O 2+3H 2SO 4===K 2SO 4+2MnSO 4+5O 2↑+8H 2O 。

[应用体验]1.O 3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杀菌消毒净化空气,是否空气中O 3的含量越多越好?为什么?[提示] O 3能杀菌、消毒,但O 3是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气体,并不是越多越好。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教师用书:专题三 金属及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教师用书:专题三 金属及

第9讲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考点 镁的提取及应用1.镁的性质(1)物理性质: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硬度均较小,熔点较低,有良好的导电、传热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反应与N 2反应:3Mg +N 2=====点燃Mg 3N 2与O 2反应:2Mg +O 2=====点燃2MgO(产生强烈白光)与Cl 2反应:Mg +Cl 2=====点燃MgCl 2②与CO 2反应:2Mg +CO 2=====点燃2MgO +C③与H 2O 反应:Mg +2H 2O=====△Mg(OH)2+H 2↑④与H +反应:Mg +2H +===Mg 2++H 2↑[易错警示] Mg 3N 2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Mg(OH)2沉淀,放出氨气,所以只能在干态下制取。

Mg 3N 2的水解反应如下:Mg 3N 2+6H 2O===3Mg(OH)2+2NH 3↑。

2.用途生产合金,冶金工业上用作还原剂和脱氧剂。

3.镁的重要化合物提醒:(1)MgO 熔点很高,可作耐火材料。

(2)Mg(OH)2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常用NaOH 溶液检验Mg 2+。

(3)由于Mg(OH)2的溶解度比MgCO 3的小,故水垢的主要成分是Mg(OH)2。

1.[2015·安徽卷]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 4Cl 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34溶液水解后显酸性,故产生的气体中含有H 2。

C 项,pH =8.6的溶液显碱性,故弱碱性溶液中Mg 也可被氧化。

D 项,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是H 2,是H +将Mg 氧化而不是OH -将其氧化。

2.[2015·江苏卷改编]在CO 2中,Mg 燃烧生成MgO 和C 。

在该反应条件下,________的还原性强于________的还原性。

答案:Mg C解析:该反应中镁作还原剂,其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教师用书:专题八 溶液中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教师用书:专题八 溶液中

第27讲 盐类水解考点盐类水解及规律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生的H +或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实质盐电离→⎩⎪⎨⎪⎧⎭⎪⎬⎪⎫弱酸的阴离子→结合H +弱碱的阳离子→结合OH -→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 (H +)≠c (OH -)→溶液呈碱性、酸性或中性 3.特点4.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1)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应该用可逆号表示。

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符号“↓”和“↑”表示水解产物。

如:Cu 2++2H 22+2H +;NH +4+H 23·H 2O +H +。

(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水解离子方程式要分步表示。

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一般只写第一步水解方程式。

如Na 2CO 3的水解离子方程式为CO 2-3+H 2-3+OH -。

(3)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简化成一步完成。

如FeCl 3的水解离子方程式为Fe 3++3H 23+3H +。

(4)水解分别是酸性和碱性的离子组由于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等。

如NaHCO 3与AlCl 3混合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 3++3HCO -3===Al(OH)3↓+3CO 2↑。

提醒:(1)判断盐类是否发生水解以及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要看构成盐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的相对强弱。

(2)盐类发生水解后,其水溶液往往显酸性或碱性。

但也有特殊情况,如弱酸弱碱盐CH 3COONH 4水解后,其水溶液接近于中性。

(3)有些盐溶液虽然显酸性,但不一定发生水解。

如NaHSO 4溶液显酸性,是由于NaHSO 4发生电离产生H +,即NaHSO 4===Na ++H ++SO 2-4。

因此判断一种盐是否发生水解,要分析其在水中发生变化的本质。

(4)因相互促进水解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合①Al 3+与HCO -3、CO 2-3、AlO -2、SiO 2-3、HS -、S 2-、 ClO -;②Fe 3+与HCO -3、CO 2-3、AlO -2、SiO 2-3、ClO -; ③NH +4与SiO 2-3、AlO -2。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章 第2节 考点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章 第2节 考点

第2节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明考纲析考情考点1 铝的性质及应用1.铝的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 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在。

2.铝的物理性质及用途3.铝的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②铝与氯气加热反应:2Al +3Cl 2=====△2AlCl 3④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2OH -+2H 2O===2AlO -2+3H 2↑⑤铝与氧化铁反应:2Al +Fe 2O 3=====高温2Fe +Al 2O 34.铝热反应(1)原理铝将金属氧化物中化合态的金属还原为金属单质,如Fe 2O 3+2Al=====高温2Fe +Al 2O 3、Cr 2O 3+2Al=====高温2Cr +Al 2O 3、3Co 3O 4+8Al=====高温9Co +4Al 2O 3等。

(2)实验装置(3)反应现象及结论 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混合物剧烈反应过后,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待熔融物冷却后,除去外层熔渣,可以发现落下的是铁珠。

(4)应用①野外焊接钢轨。

②冶炼高熔点金属。

5.铝的工业制备电解熔融Al 2O 3:2Al 2O 3(熔融)=====通电冰晶石4Al +3O 2↑易错警示 (1)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硫酸、浓硝酸的原因是二者能使铝发生“钝化”,而不是铝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反应。

(2)2Al +2OH -+2H 2O===2AlO -2+3H 2↑。

其反应机理应为:铝先与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H 2和Al(OH)3,然后 Al(OH)3 再与NaOH 反应生成H 2O 和NaAlO 2,反应中铝作还原剂,水作氧化剂,NaOH 无电子得失。

(3)铝热反应是在高温状态下进行的置换反应,铝只能与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其后的金属氧化物反应。

铝不能与MgO 反应,铝热反应不能用来冶炼大量的金属铁、铜等(要考虑冶炼成本)。

【金版学案】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配套文档 第三章 第三节

【金版学案】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配套文档 第三章 第三节
1
第三节 氮及其化合物
1.了解 N2、NO、NO2 的重要性质及 NOx 对大气 的污染。 2.掌握 NH3 的重要化学性质、NH3 的实验室制 法及 NH 的检验。 3.能设计实验探究各种喷泉实验,推断题目中 隐蔽考查 NO (H+)的强氧化性。 4.掌握硝酸的性质与用途,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4
梳理基础 一、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1.存在及用途。 N2 在大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主要用作合成氨的
挥发性 易______
溶解性 与水______
答案:1.刺激性 无 黄 挥发 互溶
2.化学性质。
2
1
答案:2.试液变红 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4HNO3
=
=
=
=或△光= 照=
=
=
= 4NO2↑+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Fe2++4H++NO
二、氨及铵盐 1.氨气。 (1)物理性质。 ______色,______气味,密度比空气____,常温常压下, 1 体积水中溶解________体积氨。 (2)化学性质。
(3)制法。 ①实验室制法: ________________。 ②工业制法:________________。 (4)用途:制 HNO3、铵盐、纯碱、尿素、制冷剂等。
答案:B
2-3.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办法,并设计了如右 图所示的装置。
(1)在右图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 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
A.Cu 与稀盐酸
2
1
B.NaHCO3 与 NaOH 溶液 C.CaCO3 与稀硫酸 D.NH4HCO3 与稀盐酸 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____。 (2)在右图锥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 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喷泉。水槽中加入 的物质可以是( ) 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 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____。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教师用书:专题六 化学反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教师用书:专题六 化学反

“串联电池”两大题型的解题攻略■特级教师赵永题型一电解池与电解池的“串联”——有外接电源型1.[2017·奉化模拟]如图所示,a、b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显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极是电源负极,Y极是电源正极B.a极的电极反应是2Cl--2e-===Cl2↑C.电解过程中CuSO4溶液的pH逐渐增大D.Pt极上有6.4 g Cu析出时,b极产生2.24 L(标准状况)气体答案:B 解析:a、b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显红色,依据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钠的酚酞溶液,判断b电极是阴极,Y为电源负极,X为电源正极,故A错误;a 电极是氯离子失电子发生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2Cl--2e-===Cl2↑,故B正确;电解过程中CuSO4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在阳极Pt电极失电子生成氧气,溶液中铜离子在Cu电极得到电子析出铜,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逐渐减小,故C错误;电解过程中CuSO4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在阳极Pt电极失电子生成氧气,溶液中铜离子在Cu电极得到电子析出铜,故D错误。

2.A、B、C为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为Na+、Ag+、NO-3、SO2-4、Cl-,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A、B、C三种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烧杯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10.8 g。

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ⅠⅡ (1)M 为电源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甲、乙两个烧杯中的电解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计算电极f 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L 。

(3)写出乙烧杯中的电解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 化学实验基础1(仪器、装置、操作、实验安全)(本讲对应学生用书第117页)5.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问题1:实验室热源、加热仪器、加热方式有哪些?[答案] D[解析] 将NaOH 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 3溶液中只能得到Fe (OH )3沉淀,故A 错误;MgCl 2易水解生成Mg (OH )2和HCl ,加热促进水解,且促使HCl 挥发从而进一步促进水解,故将MgCl 2溶液加热蒸干只能获得Mg (OH )2,故B 错误;Cu 、CuO 均能与稀硝酸反应,故不能用稀硝酸除去铜粉中的CuO ,应用稀硫酸或稀盐酸,故C 错误;分别将少量钠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故D 正确。

A B C D制乙炔的发蒸馏时的接除去SO 中[答案] C[解析] 长颈漏斗下端未插入溶液中,不能形成相对密封的环境,A 错误;锥形瓶构成了密封的环境,液体无法流出,B 错误;C 正确;量取K 2Cr 2O 7标准溶液应该用酸式滴定管,因为K 2Cr 2O 7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管, D 错误。

3. (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下图为实验室中的蒸馏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仪器甲是锥形瓶,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B. 温度计水银球应该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C. 直形冷凝管可用球形冷凝管代替D. 石油蒸馏时加沸石,制蒸馏水时不用加沸石[答案] B[解析] 仪器甲是锥形瓶,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故A错误;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则温度计水银球应该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故B正确;球形冷凝管的冷凝效果要优于直形冷凝管,但不能用于组装成蒸馏装置,冷凝后的液体残留在球形区域,故C错误;石油蒸馏、制蒸馏水时均需要加沸石,防止暴沸,故D错误。

4. (2016·浙江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 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若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计时,再用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则测得的反应速率偏大C. 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D. 为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过程中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答案] B[解析] 该实验应先分别水浴加热硫代硫酸钠溶液、硫酸溶液到一定温度后再混合,若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后再用水浴加热,测得的反应速率偏小,B错误。

考点1常用的实验仪器及装置基础梳理2. 常见的实验装置(1)物质的分离、提纯与装置装置(续表)装置(2)气体制备的有关装置反应装置图液体干燥剂固体干燥剂浓硫酸(酸性、强氧化性)无水氯化钙(中性)碱石灰(碱性)除杂试剂(Cu、CuO、Mg)反应反应Cl、HCl、CO、NO、H S、④测量气体体积装置⑤尾气处理装置常考归纳几种常考的物质制备实验装置物质装置注意事项或化学方程式(1) Zn+H 2SO 4ZnSO 4+H 2↑(2) 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以往稀硫酸中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2KClO 32KCl+3O 2↑2KMnO 4K 2MnO 4+O 2↑+MnO 2(试管口塞棉花)2H 2O 22H 2O+O 2↑装置注意事项或化学方程式(1) CaCO 3+2HCl CaCl 2+CO 2↑+H 2O (2) 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盐酸(1) MnO 2+4HCl (浓)MnCl 2+Cl 2↑+2H 2O(2) 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3) 洗气瓶中的导气管应“长进短出”(4)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集气瓶中的导管是“长进短出” (5) 用NaOH 溶液吸收尾气,以防污染环境(1) 2NH4Cl+Ca (OH)2CaCl 2+2NH3↑+2H2O(2)制氨气是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而不能加热分解氯化铵(3)常用碱石灰来干燥氨气(4)氨气的检验: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色(1)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1)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1) MnO2+4HCl(浓)MnCl2+Cl2↑+2H2O(2) 3Cl2+6KOH KClO3+3H2O+5KCl装置注意事项(1) CaC2+2H2O HC≡CH↑+Ca(OH)2(2)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1) FeSO4+2NaOH Fe(OH)2↓+Na2SO4(2)配试剂的蒸馏水要煮沸(3)用苯或植物油液封(4)胶头滴管要插入液面下(1) CH3—CH2—OH CH2CH2↑+H2O(2)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约为1∶3)的混合液20mL,放入几片碎瓷片(避免混合液在受热时暴沸)(3)温度计要插入到混合溶液中,加热混合液,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 ℃(1)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2)导管末端接近液面而未伸入液面下的目的是防倒吸(3)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析出。

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饱和碳酸钠溶液举题说法类型1实验装置与目的典型例题1(2016·江苏卷)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制取氨气B. 制取NaHCO3C. 分离NaHCO3D. 干燥NaHCO3[答案] C[解析] 制备氨气应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A项错误;向盛有NH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导气管应“长进短出”,B项错误;C项正确; NaHCO3受热分解,固体不能在烧杯中直接加热,D项错误。

题组训练11. (2014·新课标Ⅱ卷)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A. 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B.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 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D. 乙酸乙酯的制备演示实验[答案] D[解析] 过滤时玻璃棒下端应轻靠过滤器中三层滤纸一侧,A项错误;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炸裂,B项错误;洗气时导管应“长进短出”,C项错误;D项正确。

2. (2016·河南洛阳期末)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装置①可用于石油的分馏B. 装置②可用于酒精提取溴水中的Br2C. 装置③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能防止倒吸D. 装置④验证乙烯的生成[答案] A[解析] A正确;酒精和水混溶,不能用酒精作萃取剂,B错误;若把苯换成四氯化碳,此装置才能用于吸收HCl,并能防止倒吸,C错误;温度计要插入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测反应液的温度,挥发出的乙醇和乙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错误。

3. (2016·河北邯郸一模)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②③④A. 装置①可用于证明SO2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B. 若装置②中X为CCl4,可用于吸收尾气中的氨气或氯化氢C. 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从食盐水中提取氯化钠D. 装置④可用于证明浓硫酸与乙醇共热生成乙烯[答案] B[解析] 因为SO2能溶于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如果不发生反应,也会使得锥形瓶内压强变小,水倒吸,A错误;气体首先通入CCl4,不与水接触不会发生倒吸现象,B正确;从食盐水提取氯化钠,应该选择蒸发皿,C错误;加热过程中乙醇会挥发,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D错误。

4. (2016·福建福州期末)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排水集气法收集NOB. 实验室制取氨气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配制稀硫酸[答案] C[解析] 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短进长出,A错误;加热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与氯化氢,氯化氢与氨气遇冷又化合生成氯化铵,无法获得氨气,B错误;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中注水,至长颈漏斗下端插入液面下,当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烧瓶中液面,静置片刻,液面差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C正确;容量瓶不能用来直接配制溶液,D错误。

类型2有关气体的常见实验典型例题2(2016·河南八市重点中学质检)利用下列装置在试管丁中可收集到Cl2,则仪器甲、乙、丙中盛有的试剂分别是( )A B C D[答案] C[解析]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氯气需要加热,该装置无酒精灯,A、B项错误;常温下,浓盐酸与KMnO4反应生成氯气,饱和食盐水可除去氯气中的HCl,C项正确;稀盐酸还原性差,与KMnO4反应效果差,D项错误。

题组训练21. 下列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取、干燥和收集装置。

若用过氧化氢和催化剂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则合理的装置组合为( )A. ①⑤⑧B. ③④⑦C. ②⑤⑥D. ②④⑧[答案] C[解析] 用H2O2制O2的反应原理为2H2O22H2O+O2↑,过氧化氢为液态,二氧化锰为粉末状,反应不需要加热。

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可选②作为制取装置;干燥O2可选用④装浓硫酸来干燥也可选用⑤装碱石灰进行干燥;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要制取干燥的O2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用装置⑥。

故合理的装置组合为②⑤⑥,C正确。

2. (2016·湖北七市联考)用下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下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答案] C[解析] NO2能与NaOH反应,所以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NO2中的杂质气体,A错误;应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B错误;可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O2,用浓硫酸干燥氧气,且O2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正确;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碱石灰应装在U形管中,D错误。

3. (2016·广东佛山二模)用如下图装置做相应实验,收集方法及所加试剂、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气体试剂现象结论[答案] D[解析] 还原性气体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一定是二氧化硫,A错误;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错误;NO2将I-氧化成I2,说明NO2有氧化性,C错误;Cl2+H2O HCl+HClO,变红色是因为氯水具有酸性,后褪色是因为溶液中存在HClO,具有漂白性,D正确。

4. (2014·天津卷)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 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B. 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C. 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 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答案] A[解析] 用Na2O2和水反应制取氧气与用MnO2催化分解H2O2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A项正确;饱和NaHCO3溶液显碱性,能与氯气反应,应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B项错误;相同条件下,乙烯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烯,C项错误;NO2与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产生的NO仍是有毒气体,故不能用水吸收含NO2的尾气,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