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是一种将植物细胞通过人工的方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的方法。
它可以用来研究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形成、植物代谢产物的生产等。
植物细胞培养的步骤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材料准备:准备需要培养的植物材料,如幼芽、种子、叶片等。
同时准备好无菌培养基、培养器皿和器械。
2. 表皮消毒:将植物材料表皮的细菌和真菌等杂质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浸泡在含有消毒剂的溶液中,如酒精和次氯酸钠。
3. 组织分离:将消毒后的植物材料进行分离,常用的方法有切碎组织、分离细胞等。
4. 培养基制备:制备无菌的培养基,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调整培养基的成分,常用的培养基有MS培养基、B5培养基等。
5. 培养:将组织或细胞转移到无菌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可以选择不同的培养条件,如光照条件、温度、激素的添加等。
6. 培养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观察培养物的生长情况,记录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等变化。
植物细胞培养可以应用于植物繁殖、基因转化、抗病性筛选、药物生产等方面。
同时,植物细胞培养也属于一种生物技术手段,可用于保护濒危物种、加速育种进程等。
植物细胞培养
细胞生长迅速,悬浮细胞的生长量一般2~3天甚 至更短时间便可增加一倍。
6、影响悬浮细胞生长的因素:
起始愈伤组织的质量:松散性好、增殖快、再 生能力强。其外观一般是色泽呈鲜艳的乳白或 淡黄色,呈细小颗粒状,疏松易碎。
Culture
1、细胞可以不断增殖,形成高密度的细 胞群体,适于大规模培养;
2、能够提供大量较为均匀的细胞,为研 究细胞的生长、分化创造方法和条件。
细胞悬浮培养的应 用
植物
细胞悬浮
人工种子
原生质体分离
突变筛选
Secondary products
三.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
1、培养基 对于用愈伤组织制备的悬浮细胞培养的 培养基以原愈伤组织继代时的培养基除 去琼脂为好。为了提高细胞的分散度, 对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需要进
接种细胞密度:接种初期的细胞密度过低往往使 延迟期加长,悬浮细胞的起始密度一般在 0.5~2.5×105个细胞/毫升,低于这一密度则 会使细胞生长延迟。
培养条件:方式、温度、继代周期
四、悬浮细胞的同步化
细胞同步化是指同一悬浮培养体系的所有细 胞都同时通过细胞周期的某一特定时期。
同一培养体系中,细胞不同步使悬浮细胞的 分裂、代谢以及生理、生化状态等更趋复杂化, 所以人们一直希望通过一定的技术途径,使同一 培养体系中的细胞能保持相对一致的细胞学和生 理学状态,工作中常用的处理方法: 1、物理方法 1)分选法:通过细胞体积大小分级,直接将处 于相同周期的细胞进行分选,然后将同一状态的 细胞继代培养于同一培养体系中。
植板:将1份已调整好密度的单细胞悬浮液与4 份35℃的固体培养基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均匀 的平铺在培养皿中,其厚度为1-2mm。 待植板后的培养基完全凝固后,用石蜡或
植物细胞培养
班级:农学11-2
姓名:徐东阳
概念及发展
植物细胞培养的概念及发展 植物细胞培养的概念
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对有力的植物细胞或细胞小聚体 进行立体无菌培养,通过继续代培养使 细胞增殖, 从而获得大量细胞群体的一种技术。
方法
应用
植物细胞培养的发展
1.全能性 (植物学家Hanberlandt根据细胞理论预言。英国人Steward 和法国人Reinert,从胡萝卜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中产生了完整的植株, 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给予了科学的证实.) 2.胚培养(E.hanning培养了萝卜的近成熟胚并发育成熟) 3.无毒植 株 (Morel和Martin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获得大丽花的无毒植株。) 4.培养基 (B族维生素、生长素IAA、激动素、MS) 5.应用(从科学研究转入生产应用)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游离单细胞方法 培养基 悬浮细胞培养方法 生长测定 同步化处理
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MS、B5、NT、TR、VR、SS、SCN、SLCC等
碳源:蔗糖、葡萄糖、果调节物质:NAA、IAA、2,4-D、6-BA等
悬浮培养方法
分批培养: 分批培养设计 分批培养细胞的增殖 连续培养: 封闭式连续培养 开放式连续培养(化学恒定、浊度恒定)
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 植物细胞培养的概念及发展
植细胞培养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按对象: 单倍体培养 原生质体培养 按培养基: 固体培养 液体培养 按培养方式: 悬浮培养 固定化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
植细胞培养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按对象: 单倍体培养 原生质体培养 按培养基: 固体培养 液体培养 按培养方式: 悬浮培养 固定化培养
茎段优于叶片 帯叶优于不带叶 不同培养基 MS 幼叶 BS幼茎 氮源 硝酸跟含量高促进 铵根含量高抑制 前体饲养 添加抑制剂 添加诱导子 植物生长调节因子 生物反应器 其他(温度、光超声处理,气体组成)
植物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植物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植物细胞培养是一种将植物细胞体外培养的技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以及植物的生长发育等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用于植物遗传改良、利用细胞培养生产植物品种等领域。
下面将对植物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植物组织作为培养材料,如茎段、叶片、根尖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实验仪器和培养基成分。
2.细胞分离:将选取的植物组织进行表皮剥离、细胞壁酶解等操作,将细胞分离出来。
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分离程度。
3.培养基配制:根据不同的培养目的和植物类型,调配适合的培养基。
培养基通常包括无机盐、有机物、维生素、激素等成分,用于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养分。
4.细胞培养:将分离得到的细胞悬浮在培养基中,将其培养在恒温恒湿的培养箱中。
培养箱中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可以根据植物的特性进行调节。
5.观察和保存:定期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包括细胞的形态、分裂情况等。
同时可以进行细胞生长速率、物质代谢等方面的研究。
对于需要保存的细胞,可以使用液氮冷冻或低温贮藏的方法保存。
1.组织培养:将植物组织培养在含有适当激素的培养基上,促使其分化和增殖。
常用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愈伤组织培养、种子发芽培养、胚培养等。
2.悬浮细胞培养:将植物细胞分散在培养基中形成悬浮细胞。
可以利用悬浮细胞进行物质代谢、遗传变异等研究。
3.离体培养:将完整的植物器官(如茎尖、叶片等)切分成适当大小的组织块,培养在含有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其分化为根、茎、叶等组织。
4.离体器官培养:将完整的植物器官(如拟南芥的花蕾、水稻的胚等)取出,培养在含有细胞分裂素和植物生长素的培养基中,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可以使其分化为新的植株。
5.基因转化: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使其产生新的表型特征。
常用的基因转化方法包括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基因枪轰击法等。
总之,植物细胞培养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手段和研究方法,通过培养和处理植物细胞,可以为植物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3.植物细胞培养(植物组织培养)
3.植物细胞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第三章植物细胞培养植物细胞培养:指对从植物器官或由愈伤组织上分离的单细胞(或⼩细胞团)进⾏培养,形成单细胞⽆性系或再⽣植株的技术。
Haberlandt(1902)⾸次尝试分离和培养植物叶⽚单细胞。
细胞培养的意义有利于进⾏细胞⽣理代谢以及各种不同物质对细胞代谢影响的研究。
进⾏细胞培养,通过单细胞的克隆化,即称为“细胞株”(cell line),可以把微⽣物遗传技术⽤于⾼等植物以进⾏农作物的改良。
细胞培养的增殖速度快,适合⼤规模悬浮培养,⽣产⼀些特有的产物,如许多种植物的次⽣代谢产物,包括各种药材的有效成分等,⽤于医药业、酶⼯业及天然⾊素⼯业,这是植物产品⼯业化⽣产的新途径。
由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细胞之间在遗传和⽣理⽣化上会出现种种变异,这些细胞形成的植株也都表现出⼀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反映在它们的植株的形态、产量、品质、抗病⾍和抗逆性等⽅⾯。
所以由单细胞培养获得的单细胞⽆性繁殖系,并对不同的细胞进⾏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细胞培养就是从⾼等植物的某个特定的器官或组织中取得单个细胞进⾏培养,并诱导其分裂增殖,由细胞分裂形成细胞团,再通过细胞分化形成芽根等器官或胚状体,长成完整植株。
第⼀节植物细胞培养⼀. 单细胞培养(⼀)单细胞分离1.机械法2.酶解法3.从愈伤组织中分离(⼆)单细胞的培养⽅法1、平板培养(细胞的⽣长周期)2、看护培养3、微室培养 4. 条件化培养⼆. 细胞悬浮培养(⼀)悬浮培养的⽅法1、分批培养(细胞的⽣长周期)2、半连续培养3、连续培养——封闭型、开放型(化学、浊度恒定式)4、固定化培养(⼆)培养细胞的同步化1. 化学⽅法(饥饿法、抑制法、有丝分裂抑制法)2. 物理⽅法(分选、低温)(三)培养基振荡⼀、单细胞培养(⼀)单细胞的分离1.机械法: Ball(1965)⾸次由花⽣成熟叶⽚利⽤机械的⽅法使叶⾁细胞得到分离的技术。
⑴⼑⽚刮: 取下叶⽚→叶⽚消毒(75%酒精或7%次氯酸钠)→撕去下表⽪(露出叶⾁细胞) →⽤解剖⼑刮下细胞→单细胞悬浮培养⑵研磨离⼼法: 取下叶⽚→叶⽚消毒(75%酒精或7%次氯酸钠) →研磨匀浆(10g叶⽚+40ml研磨介质)→匀浆过滤(细纱布) →离⼼(先低速去碎屑) →游离细胞沉降到底部(净化细胞) →植株培养或悬浮培养研磨介质: 20µmol蔗糖+ 10µmol MgCl2 + 20µmol Tris-HCl (pH7.8)机械法的特点:⑴细胞不受酶的伤害;⑵不发⽣质壁分离。
植物细胞培养
悬浮细胞的生长动态
悬浮培养细胞的同步化
• 细胞同步化:同一悬浮培养体系的所有细 细胞同步化: 胞都同时通过细胞周期的某一特定时期。 胞都同时通过细胞周期的某一特定时期。 • 植物细胞在悬浮培养中容易团聚并进入不 同程度的分化状态,因此, 同程度的分化状态,因此,要达到完全同 步化是十分困难的。 步化是十分困难的。 • 同一培养体系的植物细胞经常不能处于同 一细胞周期,这种差异使悬浮细胞分裂、 一细胞周期,这种差异使悬浮细胞分裂、 代谢以及生理生化状态等复杂化。 代谢以及生理生化状态等复杂化。 • 通过一定的理化措施可以使同一体系中的 细胞达到相对同步化。 细胞达到相对同步化。
悬浮培养(Suspension culture) )
• 悬浮培养 是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是将单 是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
个游离细胞或小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 培养增殖的技术。 培养增殖的技术。 • 特点 1. 培养细胞可不断增殖,且生长速度快。 培养细胞可不断增殖,且生长速度快。 2. 液体状态下便于细胞和营养物质的充分接 触和交换,细胞状态可以相对保持一致。 触和交换,细胞状态可以相对保持一致。
低温处理
• 可以提高培养体系中细胞同步化的程度 – Okamura等曾采用此方法使胡萝卜悬浮细 等曾采用此方法使胡萝卜悬浮细 胞较好地同步化。 胞较好地同步化。 – 梅兴国等(2001)采用 ℃低温处理红豆 梅兴国等( )采用6℃ 杉细胞也获得较明显同步化效果。 杉细胞也获得较明显同步化效果。 • 可能的原因 – 不同的温度对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极明显的 影响,在一定范围内, 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下降使细胞分 裂速度减慢,细胞周期延长, 裂速度减慢,细胞周期延长,从而相应地 延长了分裂期的时间,使分裂指数提高, 延长了分裂期的时间,使分裂指数提高, 细胞同步化率升高。 细胞同步化率升高。
植物细胞培养
分裂很慢、不具备分裂代谢能力的细胞来饲养所 培养的细胞使其分裂和生长; 将饲养细胞与靶细胞混合于液体培养基中. 有四种: 共同混合与琼脂糖培养基中 饲养层位于下层,靶细胞位于上层 一起培养与液体培养基中 双层滤纸植板培养:
看护培养:
Muir于1953年创立 用一块活跃生长的愈伤
组织来看护单细胞使之 持续分裂生长和增殖的 培养方法。这个愈伤组 织块称为看护愈伤组织 简便、成功率高 不能在显微镜下直接观 察
容易放大实现规模化;
三、植物细胞的培养基
培养基组成 无机盐 碳源 植物生长激素 有机氮源:蛋白质水解产物、谷氨酰胺或氨基
酸混合物,对初级培养的早期生长阶段有利。 有机酸:丙酮酸等 复合物质:椰子汁 MS、 B5、N6
四、植物单细胞培养
单细胞制备方法 单细胞培养方法 悬浮细胞的同步化方法 细胞保存 植物细胞培养的意义与应用举例
B.按震荡与否分为
a.静置培养;b震荡培养(摇床、转 床悬浮培养)
C.是否加Leabharlann 他细胞培养:a.饲养层培养:将饲养细胞与靶细 胞混合于液体培养基中.
b.看护培养:将一块生长活跃的愈 伤组织(或组织)放入培养基中,再在 上放置一层滤纸,滤纸上加上靶细胞进 行培养。
饲养层培养法
看护培养
用一块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 来看护单细胞使之持续分 裂生长和增殖的培养方法。
(四)细胞的保存
1.继代保存 常温,每1~2周换一次液体,植物和海藻多用此法 低温保存:5~10°C下培养,10天换一次培养液,对
于微生物可保存几个月,使用时要活化,防止水分蒸 发(用石蜡封口,或加液体石蜡。) 冰冻保存:-20°C保存,可保存一到两年,仍有活力。 如优良的植物细胞系、动物细胞也可保存在液氮或70°C的冰箱中,一般用5%、10%或15%的甘油及 10%的二甲基亚砜(DMSO)冻存或传代细胞。细胞 数量为2~6x106,用90%培养液+10%DMSO冻存 在2ml的安培瓶中。
植物细胞培养
1、连续培养的特点 (1)由于不断加入新鲜培养基,保证了养分的充 分供应,不会出现悬浮培养物发生营养不足的现象。 (2)可在培养期间使细胞保持在对数生长期中。 细胞增殖速度快。 (3)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2、连续培养的种类
封闭式连续培养:系统中的细胞数目不断增加。
开放式连续培养:系统中的细胞密度保持恒定。
二、培养类型和方法
(一)成批培养 指把细胞分装在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当培养物增殖到一定量时,转接继代,建立起单细 胞培养物。它是进行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的生理生 化研究常用的培养方法。
1、成批培养法
(1)细胞生长在固定体积的培养基上,直至培养基中的 养分为细胞耗尽为止。 (2)用适当搅拌的方法增加和维持游离细胞和细胞团在 培养基中的均匀分布。 (3)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细胞数目会不断发生变化,呈 现出明显的慢-快-慢,最后增长停止的细胞生长周期。 (4)成批培养结束后,若要进行下一批培养,必须另外 进行继代培养,其方法是用注射器吸取一定量的含单细胞 和小细胞团的悬浮培养物,并移到含有新鲜培养基的培养 瓶里,继续进行培养。
细 胞 数 目 静止期 缓慢期
直线生长期
对数增长期
延滞期
时间
细胞生长周期
(二)半连续培养
指每隔一定时间后倒出一半的悬浮液, 并同时补充加入等量新鲜培养液。能重复 地取得大量、均一的培养细胞,供生物研 究之用。
(三)连续培养
是利用特制的培养容器进行大规模细胞培 养的一种方式。 在培养过程中,以不断抽取悬浮培养物并 注入等量新鲜培养基,使培养物不断得到养分 补充,保持其恒定体积的培养。
封闭型连续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排除的旧培养基 由加入的新鲜培养基进行补充,进出数量保持平衡, 从而使培养系统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总是超过细胞生 长的需要。 悬浮在排除液中的细胞经机械方法收集后再放回培 养系统中,因此在这样培养方式中,随着培养时间 延长,细胞密度不断增加。
植物细胞培养(Plant cell culture)
四、悬浮培养细胞的同步化
低温处理 提高培养体系中细胞同步化的程度
第二节 单细胞培养
细胞平板培养(cell 细胞平板培养(cell plating culture) 植板率: 植板率:能长出细胞团的单细胞在接种单 细胞中所占的比例. 细胞中所占的比例.
看护培养(nurse 看护培养(nurse culture)
四、悬浮培养细胞的同步化
分选法 通过细胞体积大小分级, 通过细胞体积大小分级,直接将处 于相同周期的细胞进行分选, 于相同周期的细胞进行分选,然后将同 一状态的细胞继代培养于同一培养体系 中. 梯度离心法 流式细胞仪
四、悬浮培养细胞的同步化
饥饿法 饥饿导致细胞分裂受阻, 饥饿导致细胞分裂受阻,使细胞不能合成 DNA,即不能进入S DNA,即不能进入S期;或细胞分裂不能进 行,即不能进入M期. 即不能进入M 抑制剂法(5-氟脱氧尿苷,羟基尿) 抑制剂法(5-氟脱氧尿苷,羟基尿) 通过一些DNA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 通过一些DNA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使 细胞滞留在DNA合成前期, 细胞滞留在DNA合成前期,当解除抑制 后,即可获得处于同一细胞周期---G1期的 即可获得处于同一细胞周期---G 同步化细胞. 同步化细胞.
三、悬浮细胞的生长动态
生长呈S 生长呈S形生长曲线 起始密度(x 起始密度(x0):0.5x105-2.5x105 生长速率(p) 生长速率(p) p=(lnxp=(lnx-lnx0)/t 单位体积细胞重量 鲜重:按一定体积取样, 鲜重:按一定体积取样,经真空过滤后称重 干重:真空过滤后, 80℃条件下烘干细 干重:真空过滤后,在80℃条件下烘干细 胞至恒重
植物细胞规模化培养体系的建立
半连续培养(semi半连续培养(semi-continuous culture) 两步培养法 生长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
植物细胞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与分类
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
• 固体培养:细胞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 液体培养:细胞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 悬浮培养:细胞在无细胞壁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的分类
04
植物细胞培养实例分析与实践
植物细胞培养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实例
花卉生产
• 通过细胞培养生产花卉,如玫瑰、菊花等 • 提高花卉产量和品质
观赏植物
• 通过细胞培养生产观赏植物,如多肉植物、盆景植物等 • 保护珍稀观赏植物,防止物种灭绝
植物细胞培养在农作物中的应用实例
粮食作物
• 通过细胞培养生产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等 • 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
• 有性细胞培养:培养生殖细胞,如花粉、胚珠等 • 无性细胞培养:培养体细胞,如叶片、茎段等
植物细胞培养的条件与优化
植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 无菌:防止微生物污染 • 营养: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如氮素、磷素等 • 恒温:维持适宜的温度,如25℃ • 恒湿:维持适宜的湿度,如80%
植物细胞培养的优化
•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根据细胞类型和培养目的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 调节光照:提供合适的光照强度和光周期 • 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
DOCS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解决方案
• 采用无菌技术,防止微生物污染 • 优化培养条件,提高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的效率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技术创新
• 研究和应用新型培养技术,如基因编辑、细胞信号调控等 • 推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创新发展
植物细胞培养
(2)气升式反应器
●在反应器环流管底部有一个空气喷嘴,空 气以高速度(250-300m/S)喷入环流管, 气泡被分散于环流管液体中 ●借助于环流管内气-液混合物密度与反应主 体密度之差,气-液混合物连续循环流动。 ●培养罐液体中的溶解氧会不断减少,通过 环流管又达到饱和。
(一)植物单细胞的获得
1、从外植体直接分离单细胞
●外植体经过切割、捣碎或酶解,然后经过
一定孔径的不锈钢筛网过滤,得到细胞悬 浮液。 ●悬浮液中所含的完整细胞数量很少, 分散性较好,可以看作是游离的单细胞悬 浮液。
2、从愈伤组织分离单细胞
1)经过愈伤组织诱导获得脱分化愈伤组织 的薄壁细胞团。 2)将细胞团转移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 荡培养,使细胞团分散成为单细胞,然后用 适当孔径的不锈钢筛网过滤,除去细胞团和 残渣,得到单细胞悬浮液。
2.低温处理法
1) 将收集得到的细胞或小细胞团,在4℃左右 的低温条件下处理1~3d,植物细胞在低温 下全部停止生长繁殖, 2)然后再悬浮于新鲜的液体培养基中,在25℃ 培养,于是细胞几乎同时开始生长繁殖,处 于同步状态。
3.限制营养处理法
1)将细胞或小细胞团悬浮在营养物质受到限 制的培养液中培养几天,由于营养缺乏, 细胞的生长繁殖受到限制,几乎所有的细 胞都停止生长; 2)然后再将细胞转移到新鲜的培养液中,进 行悬浮培养,则细胞几乎同步地开始生长繁 殖。
1. 平板培养法
●概念:将制备好的单细胞悬浮液,按照一定
的细胞密度,接种在1mm的薄层固体培养基 上进行培养,称之为平板培养。
●由Bergman1960年首创的,其目的是
为了获得单细胞系 ,并研究其生理 生化和遗传上的规律。
特
• 自一个单细胞。 •
植物细胞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植物细胞培养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学研究技术,通过将植物细胞放入适宜的培养基中,提供适宜的养分和生长条件,使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繁殖和生长。
这项技术在植物生物技术和植物育种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再生、基因工程、植物病毒研究等方面。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植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步骤、方法及其应用。
一、植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植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再生能力,在培养基上形成功能完整的植株。
培养基中提供的养分和生长因子可以满足植物细胞的营养需求,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则有利于细胞分裂和再生。
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可以避免外界的微生物污染和干扰,保证细胞培养的成功率。
二、植物细胞培养的步骤植物细胞培养主要包括材料准备、杀菌、建立无菌培养条件、组织处理、细胞培养和植株再生等步骤。
1.材料准备:选择适宜的植物材料,如幼苗的茎尖、子叶、胚乳、花药等作为外植体。
同时准备培养基、培养器具和培养条件所需的试剂和设备。
2.杀菌:将外植体浸泡在含有杀菌剂的溶液中,进行表面消毒,以去除外植体表面的细菌和真菌。
3.建立无菌培养条件: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操作,使用无菌培养器具和培养基,保持操作环境的无菌状态。
4.组织处理:将外植体切割成适当的大小,要求每个组织片段都含有足够的细胞和组织分化能力。
5.细胞培养:将组织片段放置在含有适宜濃度的培养基中,提供适宜的养分和生长因子,调节温度和光照条件,使细胞进一步分裂和分化。
6.植株再生:当细胞分裂和分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通过调节培养基的成分和添加适宜的激素来诱导细胞形成胚乳、芽和愈伤组织,最终形成功能完整的植株。
三、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植物细胞培养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包括愈伤组织培养、悬浮细胞培养、胚愈伤组织培养等。
1.愈伤组织培养:将外植体的某些部位培养在含有适宜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上,刺激组织的分裂和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进而形成植株。
2.悬浮细胞培养:将植物细胞分散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无瓶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第七章植物细胞培养第⼀节植物细胞培养的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体的每⼀个活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
即植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的内、外条件下,⼀个细胞有可能形成⼀完整的新个体。
在植物的⽣长发育中,从⼀个受精卵可产⽣具有完整形态和结构机能的植株,这是全能性,是该受精卵具有该物种全部遗传信息的表现。
同样,植物的体细胞,是从合⼦有丝分裂产⽣的,也应具有像合⼦⼀样的全能性。
但在完整植株上,某部分的体细胞只表现特定的形态和局部的功能,这是由于它们受到具体器官或组织所在环境的束缚,但细胞内固有的遗传信息并没有丧失。
因此,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被培养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由于离开了整体,再加上切伤的作⽤以及培养基中激素等的影响,就可能表现全能性,⽣长发育成完整植株。
⼆、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通常,我们⽤于组织培养的植物材料,太多是已分化了的细胞。
⼀个已分化有⼀定机构和功能的细胞要表现它的全能性,⾸先要经过⼀个脱分化的过程。
脱分化:是指已分化的细胞在⼀定因素作⽤下,失去它原由的机构和功能,重新恢复分裂机能。
细胞脱分化的机构通常形成愈伤组织。
从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根据其群体细胞的形态、细胞分裂、⽣长活动和RNA相对含量的变动,⼤致可分起动期、分裂期和形成期三个时期。
起动期是细胞准备进⾏分裂时期。
外植体在外观上虽看不到多⼤变化,但代谢活化了,细胞内的合成代谢迅速进⾏,RNA 的含量急剧上升,细胞核和核仁增⼤。
分裂期的主要特征是被起动细胞进⾏活跃的细胞分裂。
这时细胞⽐起动的细胞更⼩,核和核仁更⼤,RNA含量继续上升,出现⾼峰。
由于细胞分裂活跃,细胞数⽬迅速增加,开始出现可见的愈伤组织球体。
紧接着进⼊形成期。
愈伤组织进⼀步发展,细胞分裂较多地出现在愈伤组织的周缘近表⾯部分,且分割⾯较多的是平周的,因此构成⼀个所谓愈伤形成层,相应的内部细胞显著增⼤,核和核仁变⼩,RNA含量急剧下降。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是一种以植物体中的组织和细胞作为外植体,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和繁殖的方法。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无性繁殖、基因转化以及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生产等目标。
本文将重点介绍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植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植物细胞培养的原理基于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可再分化能力。
在适宜的培养基和环境条件下,植物细胞可以分化为新的组织和器官,或者直接分化为整个植株。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和激素是影响和调控细胞分化的关键因素。
通过合理调配培养基的成分,可以促使细胞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组织和器官。
二、植物细胞培养的步骤植物细胞培养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外植体的选择和预处理:外植体通常选择植物体中的组织部分,如茎尖、嫩叶等。
在培养前需要对外植体进行预处理,如消毒、切割等,以确保培养的无菌性和外植体的活力。
2. 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的成分包括营养物质、植物激素和其他辅助物质。
根据培养的目标和所需组织类型的特点,可以针对性地调整培养基的配方。
3. 培养和分化:将外植体放置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适时调整培养条件,如温度、光照等。
在培养过程中,外植体会发生细胞分化和组织构建。
4. 组织增殖和再生:在适当的生长阶段,可以通过分化培养基中的激素成分调节外植体的生长速度和特性,以促使细胞和组织的增殖和再生。
5. 植株移栽:当培养出足够数量和大小的植株时,可以将其移栽到土壤或其他适宜生长的介质中,实现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三、植物细胞培养的应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在农业、林业、生物技术和药物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繁殖与育种: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大规模无性繁殖,从而加快植物的育种进程。
通过外植体培养和细胞分化,可以繁殖出与母体植株相同的新植株。
2. 基因转化: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实现外源基因在植物细胞中的转化和表达。
通过导入外源基因,可以改良植物的性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以及生产具有特殊功能的植物。
植物细胞培养
苯丙素类
O O
HO H
O
H
HO
CH3O
OCH3 OCH3
鬼臼毒素(抗肿瘤)
苯丙素类
OH
O OCH3
HO O CH2OH
OH OH O
水飞蓟素 :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 中毒性肝损伤等)的良药。
紫草
HO O
HO
O
醌类
紫草素
CHCH2CH C HO
紫草根
CH3
天然色素,绛红色。抗 CH3 菌、抗炎、抗病毒、止
紫杉醇的发现
50年代末-60年代初:癌症病人大量增加
60年代中期: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 制定计划,广泛寻找、筛选治疗癌症的药物( 动物、植物、微生物)
1969: 美国农业部(USDA)采样员在Oregon 洲采取到太平洋紫杉(pacific yew,短叶红豆 杉)树皮,后经筛选试验发现有强烈的抑制肿 瘤的作用
连续培养(continuous culture):在一个容器 (或者系统)中连续不断的培养植物细 胞。
连续培养
成批培养
悬浮细胞培养的特点
1)细胞生长速度较快; 2)可以长期、连续、大规模培养细胞; 3)不能跟踪单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过程。
三、 细胞培养的应用
1. 进行细胞生物学研究:
通过适当的培养技术,人们可以连续观 察和记录(摄像)单个细胞的生长、分裂和 分化的全过程。因此,细胞培养技术是研究 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良好实验体系。
第五讲 植物细胞培养 Plant Cell Culture
第一节 植物细胞培养简介
一、概念:
在培养基中培养彼此分离的细胞、使之生长、增殖 或分化。
二、类型:
1、固体培养(solid culture):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 细胞=静止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
克隆愈 伤组织
细胞悬浮
过滤
与培养基 混合
植板
培养
5.2.2.1 单细胞 分离方法
八、 影响悬浮细胞生长的因素
1. 起始愈伤组织的质量 2. 接种细胞密度:悬浮细胞的起始密度一般 在0.5~2.5×105个细胞/毫升。接种初期的 细胞密度过低往往使延迟期加长。 最低有效密度:即能使细胞分裂、增殖的 最低接种量。 3. 培养条件:培养基、方式、温度、继代周 期。
八、 影响悬浮细胞生长的因素
每个平板形成的细胞团数
植板率=
每个平板接种的细胞总数
2013-5-28
19
细胞平板培养 (plating culture)
• 优点:
– 单细胞在培养基中分布均匀,便于在显 微镜下对细胞进行定点观察,是单细胞 株筛选和突变体筛选的常用方法。
– 由于它具有筛选效率高、筛选量大、操 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分裂、 分化、生理生化、遗传变异、次生代谢 产物合成等。 • 缺点:通气状况不好,排泄物质易积累造 2013-5-28 成毒害或影响组织吸收。
(三) 愈伤组织诱导法
振荡、或加酶解。
5.2.2.1 植物单细胞小规模培养
• 培养方法 (一)看护培养 (二)饲养层培养 (三)液体浅层静止培养 (四)细胞同步化培养 (五)细胞平板培养 (六)微室培养
2013-5-28 8
(一)看护培养(nurse culture)
• Muir(1953)首创此法获得烟草单细胞体系。 • 优点:简便易行, 效果好。 • 缺点:不能在显 微镜下追踪细胞 分裂、生长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合大规模培养的细胞株应具备何条件? 适合大规模培养的细胞株应具备何条件? 细胞株应具备何条件
)、细胞培养液的流变特性 (2)、细胞培养液的流变特性 )、 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细胞培养中易结团 其次,细胞培养过程中易产生黏多糖等物 质,降低传氧速度,影响细胞生长。 )、培养过程的气体传递与影响 (3)、培养过程的气体传递与影响 )、 植物细胞培养需通过光合作用,植物细 胞都好氧,因此培养过程需注意o2和co2的 供应及比例关系。
优点: 优点:
简便、 简便、成功率高
缺点: 缺点:
不能在显微镜 下直接观察
此法适用于难于培养的植物种类 此法适用于难于培养的植物种类 难于培养
3、液体浅层培养
技术:先将细胞制成一定密度的细胞悬浮液,用吸 管将悬浮液移到培养皿中形成浅层,一般1mm左右, 石蜡膜封口,静置培养。 优点: 、培养物与空气接触面大,通气性好; 、细胞代谢产物容易扩散,不会造成有害 物质的危害; 、继代培养方便、便于观察。 缺点:由于细胞可以游动,不能进行定点观察
六、悬浮细胞培养方法
分批培养法 半连续培养法 连续培养法
分批培养法: 分批培养法 ● 是一种封闭的培养体系,培养过程 中不放出培养液,也不补加培养液; ● 培养方法:旋转培养;往返培养; 旋转振动;搅动培养;
Hale Waihona Puke 半连续培养法在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更换一部 分培养液或添加某种营养成分。
连续培养法
生长速度快; 生长速度快; 目的代谢产物含量高; 目的代谢产物含量高; 适合悬浮细胞培养。 适合悬浮细胞培养。
2)、扩大培养 )、扩大培养 )、 逐级放大,用作培养的种子; 细胞株鉴定:经常鉴定,防止细胞株退化 和变异。 3)、生物反应器培养 )、生物反应器培养 )、 培养方式同微生物,可以是分批培养、 半连续培养、连续培养。
(二)化学方法
1、饥饿法:控制营养使细胞处于饥饿状态, 、饥饿法:控制营养使细胞处于饥饿状态, 后加营养培养; 后加营养培养; 2、有丝分裂抑制法:向培养液中加入化学抑 、有丝分裂抑制法: 制剂抑制细胞分裂,包括尿苷、 制剂抑制细胞分裂,包括尿苷、秋水仙素
五、一个成功的悬浮细胞培养体系必须满足 三个条件: 三个条件: 悬浮培养物分散性良好,细胞团较小; 悬浮培养物分散性良好,细胞团较小; 分散性良好 均一性好,细胞形状和细胞团大小大致 均一性好 相同; 相同; 细胞生长迅速(2~3天加倍)。 细胞生长迅速( 生长迅速 天加倍)。
常见的几种固定化培养系统 流化床生物反应器: 流化床生物反应器 细胞包裹在胶粒、泡沫颗粒中,通入空 气使固定化细胞悬浮于反应器中; 填充床生物反应器: 填充床生物反应器: 细胞固定在胶粒、泡沫颗粒或连续的多 个网中,细胞固定不动通过流动的培养液 传质; 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 常见的是中空纤维和螺线式卷绕反应器, 传质效率低,易阻塞,产物收获较困难, 投资大。
)、悬浮细胞分批培养生长特点 (6)、悬浮细胞分批培养生长特点 )、
延迟期:也叫适应期,细胞很少分裂 对数生长期:细胞开始分裂,并以几何级数增加 减缓期:细胞分裂减速 静止期(稳定期):生成的和死亡的细胞数目达 到平衡,总数不变 衰亡期:细胞加快死亡
2、生物反应器培养过程: 、生物反应器培养过程:
2、影响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的主要因素 、
1)、细胞遗传特性 )、细胞遗传特性 )、 取材部位、细胞株的选择 2)、培养的环境条件 )、培养的环境条件 )、 主要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搅拌与混合、 通气、营养盐、pH、调节因子
3、生物反应器培养系统 、
悬浮培养系统 固定化培养系统
1)、悬浮培养系统 )、悬浮培养系统 )、
2、化学方法 、
是在细胞悬浮培养中加入草酸盐 加入草酸盐(能结合细 加入草酸盐 胞间质中果胶钙的钙离子 )、秋水仙素 秋水仙素 (0.1mmol/L)或2,4-D或水解乳蛋白 水解乳蛋白(对细胞分 水解乳蛋白 散有一定的作用)。
3、酶法 、
利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 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使细胞分离。 果胶酶和纤维素酶
(二)、细胞培养技术的优点 )、细胞培养技术的优点
1、培养细胞是在无菌条件下生长的,不受地 、培养细胞是在无菌条件下生长的 不受地 无菌条件下生长的 季节和气候限制; 区、季节和气候限制; 2、占地面积少; 、占地面积少; 3、天然产物的生产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 可 控制的条件下进行 、天然产物的生产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可 以得到超越整体植物产量的代谢产物; 以得到超越整体植物产量的代谢产物; 4、能够产生原植物所没有的,甚至是至今在 、能够产生原植物所没有的, 自然界还没有的化合物。 自然界还没有的化合物。
类型 气升搅拌式 机械搅拌式 鼓泡式 溶氧 高 中 中 破坏性 混合度 低 强 低 均匀 较均匀 不均匀 限制因素 细胞浓度高时有死角 细胞浓度高时混合不匀 有死角,发生细胞沉降 有死角,
悬浮培养系统
机械搅拌式
气升搅拌式
2)、固定化培养系统 )、固定化培养系统 )、 特点: 特点:细胞固定而培养液循环流动 按照其支持物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 按照其支持物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 支持物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 A、包埋式固定化培养系统:琼脂、琼 包埋式固定化培养系统:琼脂、 固定化培养系统 脂糖、藻酸盐、聚丙烯酰胺; 脂糖、藻酸盐、聚丙烯酰胺; 附着式固定化培养系统 尼龙网、 固定化培养系统: B、附着式固定化培养系统:尼龙网、 聚氨酯泡沫、中空纤维。 聚氨酯泡沫、中空纤维。
第四章 植物细胞培养
本章主要内容
单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悬浮细胞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的应用
第一节、 第一节、单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一、分离单细胞的方法 1、物理方法 2、化学方法 3、酶法
1、物理方法 、
将疏松的愈伤组织放入液体培养基中,经摇 摇 床不断振动,使细胞分散。若向细胞悬浮液中吹 床不断振动,使细胞分散 入脉冲压缩气体,细胞分散的更好 。
)、泡沫与器壁表面黏附性 (4)、泡沫与器壁表面黏附性: )、泡沫与器壁表面黏附性: 植物细胞在培养过程中易分泌黏多糖、 蛋白质等物质导致黏度增大; 植物培养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气泡。
对策: 利用消泡剂和在器皿表面涂抹硅油 消泡剂和在器皿表面 利用消泡剂和在器皿表面涂抹硅油
)、细胞分裂与愈伤组织的形成 (5)、细胞分裂与愈伤组织的形成 )、 单个细胞3-5天内可观察到细胞分裂,根 据培养的目的不同选取策略: 快繁种苗:细胞分裂长成小细胞团后形成 快繁种苗 小愈伤组织块,然后转到分化培养基上培养; 生产细胞代谢产物:分散细胞团,保持细 生产细胞代谢产物 胞分裂
1、细胞计数:单位体积细胞浓度; 2、细胞体积:培养物离心后测定细胞层所占 的体积; 3、细胞鲜重或干重:过滤或干燥后称重
四、悬浮细胞培养的同步化方法 (一)物理方法
(二)化学方法
(一)物理方法
1、体积选择法:将培养细胞经过一定大小的 、体积选择法: 筛网过滤,对细胞按大小分别进行收集。 筛网过滤,对细胞按大小分别进行收集。 2、冷处理法:先收集细胞,后在低温(一般 、冷处理法:先收集细胞,后在低温( 为4度)下处理一定时间后加培养液培养。 度 下处理一定时间后加培养液培养。
植板率:它以能长出细胞团的单细胞在接 种单细胞中所占的比例来表示。 形成的细胞团数 植板率(%)= ×100% 接种的细胞数
优点:便于定点观察; 缺点:通气性较差。
2、看护培养
1953年Muir创立; 定义:是指用一块活跃生长 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来 活跃生长 看护单个细胞,使其持续分裂和增殖的一 种培养方法; 具体方法 具体方法:将单个细胞接种于滤纸上,再 置于愈伤组织上培养。
(三)、植物细胞生物反应器 )、植物细胞生物反应器
生物反应器的特点: 生物反应器的特点 在可控制条件下(物理和化学),细 在可控制条件下(物理和化学),细 ), 胞得到大规模培养(工作体积大),而且 胞得到大规模培养(工作体积大),而且 ), 单位体积生产能力高。 单位体积生产能力高。
1、植物细胞培养特性
4、 、
优点:可以连续观察 连续观察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连续观察 缺点:通气性差,水分难保持,pH易变动。
5 、悬浮细胞培养: 将细胞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 (单独讲解)
第二节、 第二节、悬浮细胞培养
悬浮培养(suspension culture): 是指将单个游离细胞或小细胞团 单个游离细胞或小细胞团 在液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殖的技术。 液体培养基
二、单细胞的培养方法
平板培养 看护培养 液体浅层培养 微室培养(微滴培养)
1、平板培养 、 定义: 将一定量细胞接种到或混合到装有 一薄层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内进行培养 的方法。
技术要点: 单细胞悬浮液的制备:先过滤细胞悬浮 液,去掉全部组织块和大的细胞团,获得 含单细胞或4-6个的细胞团的悬浮液 调节细胞密度; 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接种细胞:把单细胞悬浮液转移到琼脂 平板上,铺成大约1mm的薄层,然后观察 细胞植板率。
(一)、细胞培养的主产品 )、细胞培养的主产品
1、药用代谢产物 、 生物碱(吡啶、喹啉)、蛋白质类 生物碱 蛋白质类 (氨基酸、植物抗生素、)、酚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 (黄酮类、单酚类、醌类)、萜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 (三萜皂甙、甾体皂甙、单萜、倍半萜、 二萜)等。 例子: 豆杉细胞 紫草细胞 紫杉醇(抗癌药物) 紫杉醇 紫草宁(烧伤、痔疮) 紫草宁
细胞本身的特性 细胞培养液的流变特性 培养过程的气体传递与影响 泡沫与器壁表面黏附性 细胞分裂与愈伤组织的形成 悬浮细胞分批培养生长特点
)、细胞本身的特性 (1)、细胞本身的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