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doc

合集下载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

并适应群 有兴趣。2. 对 加 群 体 活 动 。 快乐。2.对小学生
体生活, 幼儿园的生活 2.愿意与家长一 活有好奇和向往。3.
遵守基本 好奇,喜欢上 起参加社区的一 理解规则的意义,能
的行为规 幼 儿 园 。 些群 体活动。 3. 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
范,
3.在提醒下, 感 受 规 则 的 意 和活动规则。4.爱护
见和 建议。7.不 人,也不允许别人欺
欺负弱小。
负自己。
2. 具 有 1. 能 根 据 自 1. 能 按 自 己 的 1.能主动发起活动
自尊、自 己的兴趣选择 想法进行游戏或 或在活动中出主意、
主、自信 游戏或其他活 其他活动。2. 知 想办法。2.做了好
的表现, 动。2. 为自己 道自己的优点和 事或取得了成功后还
社会
总目标各年龄段目标源自小班中班大班
1. 愿 意 与 1. 喜 欢 和 小 1. 喜 欢 和 小 朋 1. 有自己的好朋友,
人交往, 朋 友 一 起 游 友一起游戏,有 也喜欢结交新朋友。
能与同伴 戏。2. 喜欢与 经常一起玩的小 2. 有 问题 愿意 向 别
友 好 相 熟悉的长辈一 伙伴。2. 喜欢和 人请教。3. 有高兴的
的人生病或不 别人的情绪,并 助。3. 尊重为大家提
开心时表示同 有关心、体贴的 供服务的人,珍惜他
情。3.在提醒 表现。3. 知道父 们的劳动成果。4. 接
下能做到不打 母的职业,能体 纳、尊重与自己的生
扰别人。
会到父母为养育 活方式或习惯不同的
自己所付出的辛 人。
劳。
4. 喜 欢 1.对群体活动 1.愿意并主动参 1.群体活动中积极、
小任务。
活动和任务。 不同时,敢于坚持自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 会领域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 会领域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对于 3 6 岁的儿童来说,社会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一阶段是他们开始初步接触社会、与人交往、建立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关键时期。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了社会领域的目标,旨在引导幼儿在这一重要阶段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并为其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人际交往方面是社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3 4 岁的儿童应愿意与人交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还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但已经开始对同伴产生兴趣,愿意和他人一起玩耍。

到了 4 5 岁,他们能主动与同伴交往,会使用礼貌用语,懂得分享和轮流。

此时,孩子们已经能够初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开始学会关心他人。

而 5 6 岁的儿童,有自己的好朋友,能与同伴友好相处,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他们在交往中更加自信和主动,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人际冲突,学会协商和合作。

例如,在幼儿园里,老师会组织各种小组活动,让孩子们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如搭积木、拼图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分工合作,共同达到目标。

当孩子们在活动中产生分歧时,老师会引导他们通过沟通和协商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解决冲突的能力。

其次,社会适应也是社会领域的重要目标之一。

3 4 岁的儿童能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适应阶段。

幼儿园会为他们营造温馨、快乐的氛围,让他们逐渐熟悉集体生活的规则和节奏。

4 5 岁的孩子能在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

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如早操、节日庆祝等,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

到了 5 6 岁,孩子们能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

他们开始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并能够自觉遵守,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调整和制定规则的能力。

(完整word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

(完整word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

目录说明 (1)一、健康 (3)(一)身心状况 (3)(二)动作发展 (7)(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9)二、语言 (14)(一)倾听与表达 (14)(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17)三、社会 (22)(一)人际交往 (22)(二)社会适应 (27)四、科学 (31)(一)科学探究 (31)(二)数学认知 (36)五、艺术 (41)(一)感受与欣赏 (41)(二)表现与创造 (43)说明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三、《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

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四、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1 —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析社会领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析社会领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社会领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析社会领域
1 《指南》与《纲要》的关系解析 2 《指南》社会领域制订的背景解析 3 《指南》社会领域目标解析 4 《指南》社会领域教育建议解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析社会领域
1 《指南》与《纲要》的关系解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析社会领域
1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析社会领域
(3)改变生硬呆板的说教和灌输,以儿童 自主教育为主要学习方法
(4)改变教师指令性的集体活动,以游戏、 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等为主要组织形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析社会领域
3 《指南》社会领域目标解析 《指南》中的目标具体明确了 3-6岁儿童各年龄阶段社会性能力 和品质的关键点,他们应当知道 什么、能够做什么,要基本达到 发展水平是什么等等。

的表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析社会领域
《指南》与《纲要》社会领域目标比较
《纲要》目标 1.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 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
有同情心; 3.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
则; 4. 能努力做好力3-6所岁儿童能学习及与发展的指南解事析社,会领域不怕困难,有
1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析社会领域
11种大能力
(1)信心:觉得有能 力去做
(2)动机:想要完成 它
(3)努力:愿意认真 工作
(4)责任:做正确的 事
(7)关怀:关爱别人 (8)团队合作:和别人共事 (9)常识 :发挥良好判断力 (10)解决问题 :将所知和所能 转化为行动
(11)专注:专心于心中的目标

幼儿园指南社会领域目标

幼儿园指南社会领域目标

幼儿园指南社会领域目标“社会”包括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的理解接纳。

幼儿应学会自我认识,培养自信、自尊,理解并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如轮流、分享,同时在与人交往中展现同情心和合作精神。

幼儿园指南社会领域目标就是要求培养幼儿具有一种“团结能力”,个体在群体中一种不仅是简单的适应,或同化、或顺应,而更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合作、互影响,甚至协调、带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

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

”幼儿园指南社会领域目标如下:一、人际交往目标1.愿意与人交往(一)教育目标1.小班(3~4岁):(1)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2)愿意与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

2.中班(4~5岁):(1)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

(2)喜欢和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

3.大班(5~6岁):(1)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

(2)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

(3)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和别人分享。

(二)教育建议1.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2.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

《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社会领域

《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社会领域

年龄段
3-4 4-5
案例
小明和彤彤来到了娃娃家,小明选择了可以切的粘贴 水果和仿真蔬菜,拿起刀就把所有的粘贴水果切开,又分 别把这些水果粘起来,然后又切开,如此反复,切完水果 后又拿来仿真蔬菜切。彤彤则抱起洋娃娃,拿着小衣服给 洋娃娃穿,刚穿好,彤彤又把洋娃娃身上的衣服脱掉,换 上了粉色的裙子,玩了一会儿,彤彤又给洋娃娃换上了一 件绿色的上衣和白色的裤子。
《抢椅子》的游戏进行了两三次之后,有个别幼儿出现了 “音乐没有停止就坐到了板凳上,或者带着板凳走”等现象, 随着游戏次数的逐渐增多,犯规的人数明显增多,导致大家无 法正常游戏。幼儿商量:“犯规的人就下去,不让他玩了,没 有犯规的人继续玩。”大家都同意了。有了新规则,犯规的人 越来越少,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12
目标四:关心尊重他人
3-4岁
4-5岁
5-6岁
关心尊 重他人
2.身边的人生病或 2.能注意到别人 2、能关注别人的情绪
不开心时表示同情。 的情绪,并有关心、和需要,并能给予力
体贴的表现。
所能及的帮助。
2021/10/10
13
目标 年龄段
案例
身边的人 生病或不 开心时表 示同情。
早上牛牛来到教室,看见班里有一名小女孩抱着布娃娃一
角色游戏“阳光餐厅”开始了,大家都在忙着找同 伴布置场地,佳佳拉着祺祺、小丽说:“祺祺,小丽, 快点赶紧去餐厅,我们还一起做服务员呢!要不别的小 朋友抢上了,我们就不能在一起做服务员了!”三个人 拉着手来到餐厅,每个人拿起围裙装扮起来。
角色游戏开始了,小雨和珊珊两个好朋友又来到
“爱心医院”,她们已经连续一周都在医院扮演医生护
2021/10/10
19
目标三: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指南》社会领域目标及教育建议

《指南》社会领域目标及教育建议

《指南》社会领域目标及教育建议猜你想要的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及教育建议,以下是相关内容:- 人际交往:- 目标:- 3-4岁: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愿意与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

- 4-5岁: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喜欢和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

- 5-6岁: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 教育建议:- 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 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

如: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机,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和交谈;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

-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目标:- 3-4岁: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

- 4-5岁: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不欺负弱小。

- 5-6岁: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 教育建议:- 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

如:当幼儿不知怎样加入同伴游戏,或提出请求不被接受时,建议他拿出玩具邀请大家一起玩;或者扮成某个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戏。

- 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

- 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_社会领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_社会领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4 关心尊重他人【教育建议】⒈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

如:●经常问候父母,主动做家务。

●礼貌地对待老年人,如坐车时主动为老人让座。

●看到别人有困难能主动关心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2. 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其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及成果。

如:●提醒幼儿关心身边的人,如妈妈累了,知道让她安静地休息一会儿。

●给幼儿讲讲父母抚育他成长的经历,让幼儿理解和体会父母养育他的辛苦。

●结合实际情境,提醒幼儿注意别人的情绪,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帮助。

●利用购物、看病等机会,帮助幼儿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体会这些机构给大家提供的便利和服务,懂得尊重他们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3. 引导幼儿学习用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差异。

如:●了解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可以相互学习。

●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理解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

(二)社会适应目标1 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教育建议】1.经常带幼儿参加一些群体性的活动,使幼儿“乐群、合群”。

如:参加亲戚、朋友和同事间的聚会,以及适合幼儿参加的社区活动等,支持幼儿和不同群体的同伴一起游戏,丰富他们群体活动经验。

2.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

3.带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有趣的活动,唤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入学做好心理准备。

4.目标2 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教育建议】1.严格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如:尊老爱幼、爱护公共环境,节约水电等。

2.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让幼儿体验、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

如:●经常和幼儿玩带有规则的游戏,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规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
1.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2.能注意到他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示.3. 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
1. 能有礼貌地与人交往.2. 能关注他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忙.3. 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休息成果.4. 采取、尊重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或习惯分歧的人.
1.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法子.2.做了好事或取得了成功后还想做得更好.3.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愿意学.4.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坚苦可以坚持而不轻易求助.5. 与他人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分歧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来由.
3.能关心、尊重他人.
1.长辈讲话时能认真听,并能听从长辈的要求.2.身边的人生病或不高兴时暗示同情.3.在提醒下能做到不打扰他人.
1.群体活动中积极、高兴.2.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3.懂得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4.爱护公物,用他人的东西时也知道爱护.5.做了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6.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承受的任务.7.爱护身边的环境,注意节俭资源.
5.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1. 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2. 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爱父母,亲近与信赖长辈.3. 能说出自己家所在街道、小区(乡镇、村)的称号.4. 认识国旗,知道国歌.
4.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1.对群体活动有兴趣.2. 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 3.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合的规则.4.知道不经允许不克不及拿他人的东西,借他人的东西要归还.5. 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
1.愿意并主动参与群体活动.2.愿意与家长一起参与社区的一些群体活动.3.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4.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5.知道说谎是分歧错误的.6.知道承受了的任务一定要完成.7.在提醒下能节俭食粮、水电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Word最新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Word最新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通过整理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相关文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观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健康3 (一)身心状况3 (二)动作发展7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9 二、语言14 (一)倾听与表达14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18 三、社会22 (一)人际交往22 (二)社会适应27 四、科学32 (一)科学探究32 (二)数学认知37 五、艺术43 (一)感受与欣赏43 (二)表现与创造45 一、健康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一)身心状况教育建议: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

如:n参照《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为幼儿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均衡搭配。

n烹调方式要科学,尽量少煎炸、烧烤、腌制。

2.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

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

3.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

如:n提醒幼儿要保持正确的站、坐、走姿势;发现有八字脚、罗圈腿、驼背等骨骼发育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就医矫治。

(完整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社会领域部分

(完整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社会领域部分

三、社会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

成人应注行的榜样作用,重自己言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

一)人际交往目标1 愿意与人交往3〜4岁4〜5岁5〜6岁教育建议:1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2•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

如:•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机,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和交谈。

•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 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

目标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教育建议:1.想加入同 伴的游戏 时,能友好 地提出请 1.会运用介绍自 己、交换玩具等简 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

求。

2.在成人指导下,不争 抢、不独霸 2.对大家都喜欢的 东西能轮流、分享。

玩具。

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 下和平解决 1.能想办法吸引同伴 和自己一起游戏。

2.活动时能与同伴分 工合作,遇到困难能 一起克服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 能自己协商解决。

4.知道别人的想法有 时和自己不一样,能 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3.与同伴发 生冲突时, 能听从成人 的劝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可编辑全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可编辑全文

2、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 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 及的帮助。
2、身边的人生病或不 开心时表示同情。
3、在提醒下能做到不 打扰别人。
2、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3、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
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 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
3、 知道父母的职业, 成果。
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 4、接纳、尊重与自己的
己所付出的辛劳。
社会性是指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所需的特点、品质。它是和 平相处,解决矛盾,不伤人的技巧及驾驭或掌握公共资源的能 力。 社会性是指自我的认同品质:一只眼看他人,一只眼看自己。
简单讲:社会性是指适应社会的能力。
精选可编辑ppt
3
(二)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幼儿发展 《指南》是如何定义的?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幼儿发展过程是其社会 性行为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 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的游戏时,能 友好地提出请 求。
2、在成人指导 下,不争抢、 不独霸玩具。
3、与同伴发生 冲突时,能听 从成人的劝解。
同伴游戏。
2、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 能轮流、分享。
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 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 决。
4、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 的意见和建议。
2、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 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精选可编辑ppt
23
(二)年龄目标的发展性和层次性
“三个便于”:
便于实践者依目标了解各年龄儿童社会性发
展特点
便于实践者实施具体教育活动
便于实践者评价各年龄阶段儿童的社会性行

精选可编辑ppt
24
(三)教育建议的指导性和示范性 ·教育建议和目标相对应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
1.会用礼貌的方法向长辈表达本身的要乞降设法主张.2.能留意到他人的情感,并有关怀.体谅的表示.3. 知道怙恃的职业,能领会到怙恃为养育本身所支付的辛苦.
1. 能有礼貌地与人来往.2. 能存眷他人的情感和须要,并能赐与力所能及的帮忙.3. 尊敬为大家供给办事的人,珍爱他们的劳动成果.4. 回收.尊敬与本身的生涯方法或习惯不合的人.
1. 有本身的好同伙,也爱好交友新同伙.2. 有问题同意向他人就教.3. 有愉快的或有味的事同意与大家分享.4.能想方法吸引错误和本身一路游戏.5.运动时能与错误分工合作,碰到艰苦能一路战胜. 6.与错误产生冲突时能本身协商解决.7.知道他人的设法主张有时和本身不一样,能倾听和接收他人的看法,不克不及接收时会解释来由.8.不欺侮他人,也不许可他人欺侮本身.
4.爱好并顺应群体生涯,遵照根本的行动规范,
1.对群体运动有兴致.2. 对幼儿园的生涯好奇,爱好上幼儿园. 3.在提示下,能遵照游戏和公共场合的规矩.4.知道不经许可不克不及拿他人的器械,借他人的器械要清偿.5. 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
1.同意并主动介入群体运动.2.同意与家长一路介入社区的一些群体运动.3.感触感染规矩的意义,并能根本遵照规矩.4.不擅自拿不属于本身的器械.5.知道撒谎是不合错误的.6.知道接收了的义务必定要完成.7.在提示下能勤俭食粮.水电等.
1. 爱好本身地点的幼儿园和班级,积极介入集体运动.2. 能说出本身家地点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的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不雅.3. 知道本身是中国人.4. 奏国歌.升国旗时能主动站好.
1. 同意为集体做事,为集体的成绩觉得愉快.2. 能感触感染到故乡的成长变更并为此觉得愉快.3. 知道本身的平易近族,知道中国事一个多平易近族的大家庭,各平易近族之间要互相尊敬,联结友爱.

《3-6岁儿童发展指南》社会领域

《3-6岁儿童发展指南》社会领域
02
社会领域的发展对于儿童未来的 人际关系、社会适应、心理健康 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发展目标与原则
发展目标
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念,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发展原则
以儿童为本,关注儿童个体差异 ;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强调家 庭、幼儿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
指南内容与结构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发展
亲子运动会
学校可组织亲子运动会,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增进 亲子关系。
亲子游园活动
学校可安排亲子游园活动,让家长陪伴孩子游玩,享受亲子时光。
家长进课堂活动
学校可邀请家长走进课堂,与孩子共同学习交流,促进家校共育。
THANKS
感谢观看
《3-6岁儿童发展指南 》社会领域
汇报人:XXX 2024-01-22
目录
• 社会领域概述 • 社会环境对儿童影响 • 儿童社会技能培养 • 儿童社会行为规范教育 • 儿童心理健康关注与引导 • 家校共育策略探讨
01
社会领域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01
社会领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 部分,涉及儿童在社会交往、情 感、道德、文化等方面的学习与 发展。
培养乐观心态
引导儿童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问 题和挑战,培养他们的乐观精
神和希望感。
加强情绪调节能力
教育儿童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 绪,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
处理情绪。
06
家校共育策略探讨
家长在社会领域教育中角色定位
引导者
01
家长应引导孩子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孩子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

榜样
02
家长自身要具备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为孩子树立正面榜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社会领域部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社会领域部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社会领域部分标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一、引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我国教育部制定的一份重要文件,旨在引导和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促进3-6岁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其中,社会领域的学习和发展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领域的重要性社会领域的学习和发展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人际交往、情绪表达、合作分享、遵守规则等方面的能力,这些都是儿童步入社会生活必备的素质。

三、社会领域的主要内容1. 人际交往:儿童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感受,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儿童体验不同角色,学习理解他人的立场和需求。

2. 情绪表达:儿童需要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理解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例如,当儿童感到生气或伤心时,可以教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用打人或摔东西的方式发泄。

3. 合作分享:儿童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享资源,处理冲突。

例如,通过团队游戏,让儿童体验合作的力量,学习如何公平分配资源,解决冲突。

4. 遵守规则:儿童需要学会遵守社会规则,尊重公共秩序。

例如,通过模拟交通游戏,让儿童了解交通规则,学会等待和轮流。

四、教育建议1. 提供丰富的社交环境:家长和教师应提供各种机会,让儿童在真实的社交环境中学习和实践社会技能。

2. 引导儿童观察和模仿:儿童会通过观察和模仿大人来学习社会行为。

因此,家长和教师应以身作则,展示良好的社会行为。

3. 鼓励儿童表达情感:家长和教师应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情感,帮助他们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4. 教授解决问题的策略:当儿童遇到问题时,家长和教师应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为他们解决问题。

五、结语社会领域的学习和发展对于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儿童创造一个有利于社会技能发展的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有能力的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 会领域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 会领域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3-6 岁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逐渐接触并融入社会,形成自己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了社会领域的目标,旨在引导幼儿在这个重要的成长阶段,逐步建立积极的社会情感,掌握必要的社会技能,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领域的目标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

在人际交往方面,首先是愿意与人交往。

3-4 岁的孩子要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4-5 岁的孩子能主动与同伴交往,5-6 岁的孩子则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家长和教师为孩子创造丰富的交往机会,鼓励他们走出家庭,走进幼儿园和社区,与不同的人接触和交流。

其次是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4 岁的孩子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4-5 岁的孩子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5-6 岁的孩子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想办法克服。

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学会理解、包容和互助。

再者是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3-4 岁的孩子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他活动,4-5 岁的孩子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5-6 岁的孩子能有自己的想法,并敢于在众人面前表达。

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和表达自己的机会,是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和自主的关键。

然后是关心尊重他人。

3-4 岁的孩子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4-5 岁的孩子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5-6 岁的孩子能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品质,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和尊重不同人的感受和需求。

在社会适应方面,首先是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2.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3.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4.爱护公物,用别人的东西时也知道爱护。5.做了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6.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7.爱护身边的环境,注意节约资源。
5.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1.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2.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爱父母,亲近与信赖长辈。3.能说出自己家所在街道、小区(乡镇、村)的名称。4.认识国旗,知道国歌。
1.喜欢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和班级,积极参加集体活动。2.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的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3.知道自己是中国人。4.奏国歌、升国旗时能自动站好。
1.愿意为集体做事,为集体的成绩感到高兴。2.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3.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
1.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2.做了好事或取得了成功后还想做得更好。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愿意学。4.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5.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
3.能关心、尊重他人。
1.长辈讲话时能认真听,并能听从长辈的要求。2.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表示同情。3.在提醒下能做到不打扰别人。
社会
总目标
各年龄段目标
小班
中班
大班
1.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1.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2.喜欢与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3.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4.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5.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
1.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2.喜欢和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3.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4.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5.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6.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7.不欺负弱小。
1.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2.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3.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4.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5.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6.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7.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8.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1.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2.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3.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
1.能有礼貌地与人交往。2.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3.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4.接纳、尊重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或习惯不同的人。
2.具有自尊、自主、自信的表现,
1.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他活动。2.为自己的好行为或活动成果感到高兴。3.自己能做的事情,愿意自己做。4.喜欢承担一些小任务。
1.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2.知道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对自己感到满意。3.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喜欢依赖别人。4.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
4.知道一些国家的重大成就,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4.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1.对群体活动有兴趣。2.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3.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4.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5.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
1.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2.愿意与家长一起参加社区的一些群体活动。3.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4.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5.知道说谎是不对的。6.知道接受了的任务一定要完成。7.在提醒下能节约粮食、水电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