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城市文化资源
文化兴城宣传座谈会发言稿
![文化兴城宣传座谈会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598024a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1.png)
文化兴城宣传座谈会发言稿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关乎文化兴城的宣传座谈会。
在此,我代表文化部门发言,向大家汇报我认为对于推动文化兴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的几点观点。
首先,要深入挖掘城市的文化资源,发掘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我们知道,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景观。
我们的任务是认真挖掘城市的文化资源,提炼出其中的独特魅力,推动其成为城市吸引人才和游客的重要因素。
要通过深入研究,掌握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加以保护和传承,同时也要借鉴其他城市成功的经验,进行在地特色和创新,以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其次,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构建文化经济体系。
文化产业是文化兴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要通过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理念,培育出一批富有创意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品牌,并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助力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
要引导和支持优秀的文化创意产品,开辟多元化的市场渠道,通过文化旅游、文化消费等方式,创造更多文化产业新增值,实现文化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再次,要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升。
文化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塑造社会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要加大对于文化教育的资源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鼓励学校、社区、家庭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使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文化教育。
同时,要注重培养人们的文化自信和自觉,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研讨会,加强人们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最后,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文化兴城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包括城市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等方面。
要通过各种途径,向外界展示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注重对于文化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更多的文化交流和展示空间,为居民和游客创造良好的文化体验。
以上是我对于推动文化兴城工作的几点观点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如何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公园城市
![如何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公园城市](https://img.taocdn.com/s3/m/5de0f45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1.png)
如何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公园城市如何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公园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化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建设宜居的公园城市。
公园城市是指城市中充满绿色、自然与文化元素的城市。
为了打造独具特色的公园城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是关键。
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的瑰宝,是世界记住城市的根本。
首先,要充分认识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
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的记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历史文化资源可以给人们带来深远的情感共鸣,激励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自豪感。
通过保护、传承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增加城市的品质和吸引力,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其次,要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需要一个系统化的规划。
首先,要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了解资源的类型、数量、价值和状况。
然后,结合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居民的需求,确定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目标和方向。
最后,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步骤、时间和负责人。
第三,要注重文化教育与宣传。
通过文化教育和宣传,可以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资源的认识和重视。
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历史文化讲座、展览、音乐会等,吸引公众关注,并提高公众的文化修养。
同时,要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传播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和魅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第四,要加强保护和修复工作。
保护和修复历史文化资源是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环节。
要建立完善的保护制度和机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要加强对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和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第五,要注重利用与创新。
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需要发挥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可以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增加经济收入。
可以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街区,提供休闲娱乐和购物服务。
可以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创产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挖掘深圳本地资源丰富的方法
![挖掘深圳本地资源丰富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92b8d5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a.png)
挖掘深圳本地资源丰富的方法
要挖掘深圳本地资源丰富的方法,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市场需求:了解深圳市场的需求情况,包括人口结构、消费习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找出潜在的机会和需求空白。
2. 发掘创新产业:深圳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创业项目。
重点关注新兴产业领域,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寻找创新企业和项目合作的机会。
3. 建立合作网络:与当地企业、创业团队、专业机构等建立联系和合作,共同开展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活动。
通过合作网络,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 推动城市文化发展:深圳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艺术、音乐、电影等。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品牌等方式,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吸引更多的文化产业投资。
5. 加强教育培训:深圳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可以通过与这些机构合作,推动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
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本地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
总之,挖掘深圳本地资源丰富的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产业创新、合作网络、城市文化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因素,并与相关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深圳的发展。
文化挖掘实施方案
![文化挖掘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15f6a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4.png)
文化挖掘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当前,文化挖掘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挖掘和传承文化资源,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提升城市形象和软实力。
因此,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的文化挖掘方案,对于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确定1. 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当地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软实力;2. 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增长;3. 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心,提升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认同感。
三、实施方案1. 挖掘文化资源通过对当地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等方面的调研和挖掘,发掘具有代表性和特色的文化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古建筑、传统节庆、民间艺术等,为当地文化挖掘奠定基础。
2. 保护和传承对挖掘出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传承,包括建立相关档案资料,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当地的文化特色。
3. 文化产业发展挖掘出的文化资源可以为当地的文化产业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资源,可以开发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旅游项目,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
4.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媒体、展览等,对挖掘出的文化资源进行宣传推广,增强人们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四、实施步骤1. 制定详细的文化挖掘计划和时间表,明确挖掘的重点和方向;2. 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实地调研和挖掘工作,收集相关的文化资源和资料;3. 建立相关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机构,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4. 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相关企业和机构参与文化挖掘和开发工作;5.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当地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预期效果1. 当地文化资源得到有效挖掘和保护,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2. 文化产业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和壮大,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3. 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大大提升。
六、总结文化挖掘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推动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的繁荣。
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建设西部文化强市
![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建设西部文化强市](https://img.taocdn.com/s3/m/f2ccf814227916888486d726.png)
区域文化品牌 ,把乐山打造成文化资源丰厚、文化 悠 久 。
事业 繁 荣 、文 化产 业 发 达 、文 明程度 高 、优 秀文化
丽城 市 。
一
1 .近 两 千 年 的佛 教 发 展历 程 ,给 峨眉 山 留下
建 设 西部文 化强 市
第1 U 1 平 ] 5卷第5期 ] 月
2 .乐 山 大 佛 ,又 名 凌 云 大 佛 ,地 处 乐 山 市岷 来 五 年 区县 还 要投 资 建设 彝 族风 情 民俗博 物 馆 、民 江 、青 衣 江 和大 渡 河 三 江汇 流处 ,是唐 代摩 岩 造 像 族 民俗博 物馆 。 的艺术 精 品 之一 ,也是 世 界 上最 大 的石 刻 弥勒 佛 坐 像 。东方 佛 都是 乐 山 大佛 旅 游景 点 佛文 化 的延 伸 、 范 围 内 ,集 中仿 制 了国 内外 佛像 ,有石 刻 、铜 铸 、
人才 集 聚 、对 周边 城 市 的文 化 吸引辐 射 力 较强 的美 了丰 富 的佛 教 文化 遗产 ,使 峨 眉 山逐 步成 为 中国 四 大 佛教 圣 地 之一 ,在全 世界 也 影 响深远 。峨 眉 山佛 事 频繁 ,有 丰 富多 彩 的佛教 音 乐 、绘 画 、 书法 、佛
文 化发 展 的重要 性 .
造力的重要源泉 ,是综合 国力竞争 的重要因素 ,是 亚洲第二 大禅 院、国家 4 A级景区 ,已成 为集培育 经济社 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 僧才 、专精修证、佛学研究 、弘法利生等于一体的 竞 争 ,已经 从 自然 资 源 、经 济 实力 而 上 升 到文化 的 无一 七道场 。
如何运用文化资源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如何运用文化资源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https://img.taocdn.com/s3/m/7adaf7a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4.png)
如何运用文化资源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一座城市要想脱颖而出,吸引人才、资金和游客,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充分挖掘和运用其独特的文化资源是关键。
文化资源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它涵盖了历史遗迹、传统风俗、艺术形式、文学作品、特色美食等多个方面。
这些文化元素不仅是城市的记忆和传承,更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首先,保护和修复历史文化遗迹是运用文化资源的基础。
历史遗迹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
比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南京的明城墙等,这些都是举世闻名的历史瑰宝。
对于这些遗迹,我们要加大保护力度,投入资金进行修复和维护,使其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
同时,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开发,将历史遗迹打造成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保护历史遗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也至关重要。
每一处历史遗迹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和文化意义,我们要通过研究和解读,将这些内涵展现给游客和市民。
比如,通过导游的讲解、多媒体展示、文化活动等形式,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遗迹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从而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除了历史遗迹,传统风俗和民间艺术也是城市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民间工艺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
我们应该重视这些传统风俗和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庙会、花灯节、龙舟赛等,让市民和游客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鼓励民间艺人传承和创新民间艺术,将其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此外,文学艺术作品也是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一座城市如果能够孕育出优秀的作家、诗人、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将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代表。
比如,巴黎因为众多文学巨匠的作品而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伦敦因为众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而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现代特色小镇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现代特色小镇](https://img.taocdn.com/s3/m/bf5b848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5.png)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现代特色小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慢生活的品质,寻找一处可以远离喧嚣、拥有独特历史文化资源的地方。
现代特色小镇的概念应运而生。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现代特色小镇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和地产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现代特色小镇,实现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的统一。
一、挖掘历史文化资源1. 挖掘本地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丰富多样,可以是历史建筑、传统手工艺、民间习俗等。
某地区可能有古老的庙宇、传统的手工编织技艺、独特的美食文化等。
挖掘这些本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为小镇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2. 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是打造现代特色小镇的基础。
应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对传统手工艺和民间习俗进行挖掘和保护,使这些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只有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才能为小镇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文化底蕴。
3. 与当地居民共同参与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应当与当地居民共同参与,他们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拥有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统。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合作,可以更好地挖掘出历史文化资源中的精华,使之成为小镇的独特魅力。
二、打造现代特色小镇1. 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小镇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的支撑。
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可以为小镇带来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原材料,为小镇带来经济效益。
可以建设文创产业园区,吸引文化创意企业入驻,开发各类文化产品,例如文化衍生品、文化旅游产品等,为小镇增添现代气息。
2. 推动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小镇的发展需要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居民前来生活和旅游。
历史文化资源可以为小镇提供独特的旅游资源。
可以依托历史建筑、传统手工艺等资源打造主题旅游路线,举办文化节庆和传统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推动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3. 建设现代化设施和服务配套打造现代特色小镇并不意味着放弃现代化设施和服务配套。
充分发掘虹口文化资源的内涵
![充分发掘虹口文化资源的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c3a3844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4.png)
充分发掘虹口文化资源的内涵虹口区作为上海市的一个重要区域,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在充分发掘和挖掘虹口文化资源的内涵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虹口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自从上海成为开埠城市以来,虹口区就是上海重要的节点和门户,承载着许多历史事件的痕迹。
在虹口区可以找到许多古老的建筑,例如虹口足球场和四川北路等地方,它们是上世纪20年代旧上海的象征。
通过保存和修复这些古老建筑,可以更好地保护虹口区的历史文化。
其次,虹口区具有丰富多样的艺术资源。
虹口区拥有许多艺术院校和文化机构,如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杂技团等。
这些机构吸引了众多优秀的艺术家和演员,为虹口区注入了艺术与文化的活力。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音乐会、舞蹈表演和艺术展览等活动,充分展示虹口区的艺术资源,促进文化交流和艺术教育。
再次,虹口区还拥有许多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例如,虹口区有着悠久的传统工艺,如南弄扇和老何剪纸等。
这些传统工艺代表了虹口区的独特文化和民众智慧的结晶。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手工艺品展销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班等活动,传承和发扬虹口区的民俗文化,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虹口文化。
此外,虹口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例如,虹口滨江公园和大连路花园等是虹口区重要的绿化景点,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和运动锻炼的场所。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公园活动和体育赛事,来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增进居民之间的社交和交流,提高社区的凝聚力。
最后,虹口区还有一批优秀的文化人才和艺术家。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作,为虹口区增添了无数的艺术品和文化作品。
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创作和表演,为虹口的文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起来,充分发掘虹口文化资源的内涵,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
通过保护历史建筑、举办艺术活动、传承民俗文化、利用自然资源和支持文化人才等措施,可以更好地发掘虹口区的文化内涵和特色,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升虹口区的整体文化软实力。
文化长廊工程建设方案
![文化长廊工程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a5507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e.png)
文化长廊工程建设方案一、前言文化长廊是一种城市公共空间,旨在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风貌,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学习交流的场所,为城市增添新的文化氛围。
本文旨在探讨文化长廊工程的建设方案,以及如何充分挖掘城市的文化资源,打造一条有魅力的文化长廊。
二、文化长廊的定位文化长廊的建设需要明确定位,根据城市的特色和历史文化背景,确定文化长廊的主题和发展方向。
在进行定位时,需要充分调研城市的历史文化,了解城市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同时也需要考虑文化长廊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
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文化长廊可以定位为历史文化长廊、艺术长廊、科技长廊等不同类型的长廊。
三、文化长廊的规划文化长廊的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人口分布等因素,确定文化长廊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需求,打造一个方便、舒适的公共空间。
同时,还需要考虑长廊的通行性和互动性,确保长廊上的文化资源能够被广泛传播和接受。
四、文化长廊的建设1. 建设文化长廊的配套设施文化长廊的建设需要配套建设一系列设施,包括公共休闲空间、文化展示场馆、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商业街等。
这些设施将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文化学习、艺术创作等多种需求,同时也能为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2. 建设文化长廊的文化景观文化长廊的景观设计应该融入城市的文化元素,展示城市的历史和人文风貌。
可以在长廊上设置文化雕塑、历史展览、街头艺术等景观,体现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品味。
3. 建设文化长廊的文化活动文化长廊的建设也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包括演出、展览、文化节庆等。
这些文化活动将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且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文化长廊的管理文化长廊的管理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等。
管理机构需要负责长廊的日常运营和维护,保证长廊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文化强市工作要点
![文化强市工作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d007d4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9.png)
文化强市工作要点
当前,实现文化强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积极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制定出相应的工作
要点:
一、传承优秀文化传统,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1. 挖掘和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缮。
2. 鼓励和支持民间文化活动,并且扶持重点传统文化产业,弘扬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
二、发挥文化引领功能,完善城市产业格局
1. 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2. 组织举办多样性文化活动,如音乐节、文化节等,提高城市影响力
和文化软实力。
三、优化文化生态环境,促进城市文化创新发展
1. 打造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提升城市文化
氛围和文化品质。
2. 引进和扶持文化领军人才,发掘和培育文化创新人才。
四、推动文化市场繁荣发展,提升城市经济水平
1. 增强文化市场营销能力,创新文化产品和文化项目,满足多元化需求。
2.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城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总之,建设文化强市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的工程,需要政府、
文化产业和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并且要注重创新、发展。
中国文化的城市发展价值分析
![中国文化的城市发展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5fad3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9.png)
中国文化的城市发展价值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城市发展中,文化的作用不可忽视。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的国家,其文化也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资源。
本文将从中国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文化传承与城市形象、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分析中国文化的城市发展价值。
一、中国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中国文化是中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对城市的历史沿革和场所特征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城市历史沿革方面,中国文化对城市的起源、形成、演变以及文脉传承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例如杭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其灵隐寺、岳王庙等著名文化遗产都成为了杭州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推动了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
在城市场所特征方面,中国文化对城市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深远影响。
例如北京的故宫、长城、天坛等都是中国文化对城市建筑风格的重要贡献,进而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形象和特色。
二、文化传承与城市形象中国文化对城市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文化传承与城市形象的关系不可分割,文化传承不仅是城市历史与文脉的延续,更是城市形象和特色的形成。
在文化传承方面,中国城市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北京以历史文化名城为特点,灵活运用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文化传承,充分挖掘城市文化资源,进而提升城市形象和加大经济效益。
此外,文化传承还可以促进城市教育的发展,通过宣传、传承和教育等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从而建立文化自信。
三、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经济的增长点,更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推手。
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涉及文化产品、文化旅游、文化艺术、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
例如以苏州为代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美食文化、手工艺文化、景观文化等都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挖掘哈尔滨城市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竞争力
![挖掘哈尔滨城市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竞争力](https://img.taocdn.com/s3/m/c874283dc1c708a1284a44f9.png)
挖掘哈尔滨城市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竞争力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驱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持续打造和突出彰显城市文化特色,是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铸就文化高地、建设文化名城的必由之路。
在当今社会,城市发展的关键不再是看你有多少高楼大厦,有多少条高速公路,而更多的是看这座城市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城市品位,看城市是否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哈尔滨在振兴发展中,也必须培育和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保护弘扬我市的特色文化,挖掘出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而提升我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竞争力,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文化底蕴。
一、哈尔滨城市的文化特质(一)冰雪文化地处北国的哈尔滨,由于气候的原因,哈尔滨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冰雪文化。
每到冬季,各种冰雕、雪雕作品遍布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雪博会等都享誉世界,已经深深打上哈尔滨烙印。
(二)欧陆风情文化历史的百年积淀,使浓郁的欧陆风情成为哈尔滨最具鲜明特色的文化符号。
比如,最具代表性的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街区、果戈里大街、索菲亚教堂、多国领事馆建筑,等等。
有巴洛克式的建筑,有雅典式的建筑,还有俄罗斯浪漫主义建筑以及法国先锋派建筑。
这些异国情调的建筑无疑给哈尔滨的城市增添了一份靓丽,并形成了哈尔滨独有的建筑文化。
(三)历史遗存文化哈尔滨是与帝国主义侵略者英勇斗争并在全国第一个迎来解放的大城市,有许多革命遗址,比如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新政协筹备旧址、抗联旧址、“四野”指挥部,此外还有七三一遗址、金上京遗址等等,这些都是我市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财富。
(四)音乐文化哈尔滨是全国著名的音乐之城,有培养音乐人才的哈尔滨音乐学院、开展音乐演出的哈尔滨音乐厅,还有以音乐命名的公园。
哈尔滨很早就有了实力不俗的音乐师资队伍,闻名中外的交响乐团、歌剧团、爵士乐队、管弦乐队,设施一流的音乐厅、歌舞剧院,吸引了众多世界顶级音乐家来哈登台献艺,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了哈尔滨人的音乐细胞,形成了哈尔滨丰厚的音乐文化。
挖掘文化资源 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挖掘文化资源 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https://img.taocdn.com/s3/m/d9dd84ceb90d6c85ed3ac6c9.png)
财经研究27挖掘文化资源 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吕艳霞摘 要:文化品牌是文化建设的标志和旗帜。
高密市将“红高粱文化”作为打造文化名市、提升文化内涵、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有效载体,策划组织品牌文化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文化资源 文化品牌 红高粱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品牌是文化建设的标志和旗帜。
在着力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进程中,高密市将“红高粱文化”作为打造文化名市、提升文化内涵、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有效载体,策划组织品牌文化活动,扎实开展系列创建工程,让高密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一、红高粱文化品牌的提出打造文化品牌,是推动文化实现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举措,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之所以选择红高粱文化作为高密的城市文化品牌,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红高粱是高密独特的地域文化。
高密与红高粱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齐相晏婴、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等“三贤”诞生在这里,茂腔、扑灰年画、剪纸、泥塑等民艺“四宝”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可以说,红高粱文化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融汇吸收东夷文化、齐鲁文化等优秀地域文化的精华,通过高密人民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地域文化,是高密的母文化,也是高密一切文化的统领。
2、受名人效应的影响。
红高粱文化起源于莫言的小说,发展于电影《红高粱》,这是一部征服了观众,征服了评委,也征服了世界的国际化作品。
小说的出版和电影的播放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世界影坛刮起了一阵红高粱旋风,使得中国人第一次拿到了国际性大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但是长期以来,在高密,在红高粱文化的发源地,这种资源却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效果。
如果再不对“红高粱”现象进行理论定位、确立“红高粱”文化品牌的地位,则将会失去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3、源于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文化品牌的打造须有独特性和权威性,并且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才为最有生命力的东西。
地区文化资源发展指导方案(三篇)
![地区文化资源发展指导方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296f8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7.png)
地区文化资源发展指导方案地区文化资源的发展对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区的文化资源,可以打造地方特色和品牌,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下面是一个地区文化资源发展的指导方案,旨在帮助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有效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摸清地区文化资源的情况首先,需要对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摸清。
包括收集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艺术作品、传统手工艺品、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还要了解地区的自然景观、美食、音乐、戏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收集这些信息,可以全面了解地区的文化资源,为后续的开发提供依据。
二、确定地区文化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在了解了地区的文化资源后,需要确定地区文化资源的优势和特色。
通过对地区文化资源的比较和分析,找出地区在文化资源方面的独特之处,确定文化资源开发的重点。
例如,如果地区有独特的历史遗迹,可以将其打造成旅游景点;如果地区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可以将其作为文化演艺的内容。
三、制定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的目标在确定了地区文化资源的重点后,需要制定相应的开发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明确、具有针对性,并能够与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例如,目标可以是在三年内将地区打造成文化旅游重镇,增加地区旅游业的收入和就业岗位。
四、建立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的机制为了有效地开发地区的文化资源,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开发机制。
首先,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推动文化资源的利用。
其次,要加强与相关机构和专家的合作,吸引外部的智力和资源,提升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能力。
同时,还要加强地区文化产业的培育和推动,为文化资源的利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五、开展地区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利用在充分了解地区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要开展资源整合和创新利用。
一方面,要将地区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发挥互补和差异化的优势。
例如,可以将历史文化遗产与传统手工艺品相结合,打造独特的文化产品;可以将文化景点与美食相结合,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
关于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的调研报告
![关于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6fe70a5a8102d276a22f47.png)
关于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的调研报告关于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的调研报告根据县委、县政府、县政协2018年度重点民主协商活动安排,县政协于今年4月份成立“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打响历史文化名城名片” 重点民主协商课题调研组,通过查阅资料、座谈交流、实地走访、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调研,报告如下:一、我县及县城的历史文化概况(一)我县置县历史悠久,自古有汉家旧县之说。
官方记载泾县为汉初置县,距今已有2100余年历史。
泾县汉属丹阳郡,三国吴析地置安吴县,晋时属宣城郡,隋开皇九年(589)撤销安吴县,并入泾县,属宣州。
唐武德三年(620)泾县属新设的猷州,武德八年废猷州,属宣州,唐天宝元年(742)以后,渐次析泾县置青阳、太平、旌德等县。
宋元明清均属宁国府(路)。
中华民国元年(1912)1月,废道、府,泾县属安徽省直至今日。
(二)我县县城有数百年历史,历来为我县政治、经济、交通中心。
泾县自汉迄今,四迁其城。
最初时,跨泾溪而筑,后为水圮,移至赏溪之西。
北宋崇宁年间,泾溪泛滥,城为水啮。
南宋嘉定三年(1210)县令王栐移县治于溪东,相传留此以为治所,故名留村,后圮于水。
元至元十三年(1276),县尹施正大移治于宋县治东门敬天坊,即今县城。
县城居于皖南山区,旧时陆路交通不便,因县城紧临青弋江,故而水运成为旧时主要的货运方式。
当时青弋江上游各县和县内的竹木柴炭、茶叶、宣纸、丝、麻等货物运往外地,从南京、上海、芜湖等地购进的白纱、棉布、火柴、胶鞋、煤油、粮食等均由水道运输进县城。
县城南水关、西门口、北水关三大码头商店作坊很多,晚间帆船林立,十分繁忙,南街、北街也就成了县城最繁华的地方。
(三)我县县城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众多,仍保留着一些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县城区域范围内的历史建筑众多,虽历史上因人为和兵火缘故大多消失,但仍保留着一些历史遗存和历史文化。
1、历史遗存主要有:泾县古城墙。
位于县城西青弋江东岸,从南门口至青弋江大桥,全长1060米,城墙以条石砌筑。
地名文化创新策划方案
![地名文化创新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7f734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2.png)
地名文化创新策划方案背景地名一直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还有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背景。
在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名文化资源,不仅有助于保护地域历史文化,也能够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因此,地名的文化创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的本文旨在提出一份地名文化创新策划方案,以实现以下目标:•激发和挖掘地名文化资源的潜力和价值•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增强城市文化和形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策略开展地名文化调查首先,要对目标地区的地名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包括地名的来源、意义、历史、文化和人文背景等。
通过调查,了解地名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为后续的策划工作提供基础性的素材和数据。
制定地名文化创新计划基于地名文化调查结果,制定地名文化创新计划,明确目标、任务、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而言,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地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地名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地名文化的应用与推广•地名文化的保护与管理设计地名文化产品地名文化产品是指以地名文化为主题,以符号、形式和表述等方式进行设计的文化产品,包括书籍、音乐、电影、展览、游戏等多个领域。
制作和推广这些产品可以进一步弘扬地名文化的影响力和价值,同时也能为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
打造地名文化品牌通过整合和品牌化地名文化产品,打造地名文化品牌,提高地名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也能够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新的动力。
除了文化产品本身,还可以通过地名文化旅游、地名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形式推广地名文化品牌。
实施地名文化创新策划方案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准备阶段•组建项目团队,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和时间表•开展地名文化调查和研究,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制定地名文化创新计划,进行前期宣传和筹备工作实施阶段•开发地名文化产品,包括图书、音乐、电影、游戏等领域•设计地名文化品牌形象,并制定品牌宣传和推广方案•打造地名文化旅游和艺术节活动,提升地名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进行地名文化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结束阶段•对项目进行评估和总结,总结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系统化地总结和整理地名文化相关研究成果,为后续工作提供支持和参考结论随着城市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地名文化的价值和潜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挖掘城市文化特色与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与塑造
![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挖掘城市文化特色与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与塑造](https://img.taocdn.com/s3/m/fc0678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4.png)
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挖掘城市文化特色与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与塑造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
一个具有独特城市文化特色的城市,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源和投资,进而推动城市经济的现代化和整体发展。
在城市文化的挖掘和塑造中,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塑造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挖掘城市文化特色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基础。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风俗和文化传统,这些都是城市的独特之处。
通过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挖掘城市风土人情,可以让城市文化更加丰富多样,更加符合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和认同感。
例如,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古建筑、园林、民间艺术等。
通过挖掘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苏州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城市形象,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进一步推动了苏州旅游业的发展。
其次,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塑造需要将城市文化特色与现代化相结合。
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也需要与现代化相结合,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城市可以通过创新发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符号,提升城市的认可度和吸引力。
例如,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同时也在城市建设中融入了现代化的元素,如高楼大厦、现代交通设施等。
这种有机结合的发展方式,使得北京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展现了现代化的风采,打造了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形象。
最后,要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塑造,需要注重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城市文化的传承是保持城市独特性的重要途径,但不能停留在传统的纪念和模仿中,还需要通过创新来提升文化的活力和吸引力。
城市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节,培育本土艺术家和文化创意企业,推动城市文化的创新发展。
例如,上海的“东方艺术之都”计划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注重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并通过国际艺术交流等方式,将上海的艺术文化推向全球舞台,提升了上海的城市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数字人文时代的城市文化建设
![数字人文时代的城市文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6cc45af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9.png)
数字人文时代的城市文化建设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人文时代已经到来,数字技术给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时代,城市文化建设要借助数字技术,推进城市文化数字化,实现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打造数字人文城市,构建人文与科技融合的城市文化生态。
一、借助数字技术推进城市文化数字化城市文化数字化是数字时代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数字技术尤其是大数据和云计算给城市文化数字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将城市文化资源数字化,方便公众获取,创造文化产业价值。
数字化城市文化可以通过城市文化APP、数字博物馆等方式让公众随时随地了解城市文化资源,增强公众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达到传承城市文化,推进城市文化传播的目的。
二、实现文化与科技有机结合,打造数字人文城市数字时代城市文化建设必须要充分体现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
数字技术可以让城市文化更加生动,通过数字化展示和虚拟演绎活化文化资源,提高公众对城市文化的体验感。
借助数字技术,可以将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创造数字人文城市。
数字人文城市能够实现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推广文化,发展文化产业,达到增强城市魅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目的。
数字人文城市的建设要充分借助数字技术,推进城市文化数字化。
三、构建人文与科技融合的城市文化生态数字人文时代城市文化建设要实现人文与科技的融合。
数字化城市文化要通过推进城市文化数字化,让城市文化更加便捷的得到传播和弘扬。
同时,人文元素也要贯穿在城市文化建设中,使城市文化更加富有人文关怀。
城市文化建设要强调文化感知和文化传承,通过文化的传承,创新创造以致于城市文化变得越来越富有内在的发展动力。
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将推动城市文化建设走向人文化、智能化、成规模的发展方向。
总结数字人文时代城市文化建设不仅是一个发展城市文化的历史任务,更是人们日常的生活素养与精神追求的注脚。
数字技术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数字化城市文化和数字人文城市的建设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充分挖掘杭州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精神价值
![充分挖掘杭州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精神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2ad407e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e.png)
文 沈小勇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形成的遗址遗迹和文献史料、精神资源等。
杭州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资源同样壮丽丰富。
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有力地书写了中国共产党的“杭州故事”,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杭州人民传承历史文化基因,成为杭州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精神图景中独特的“红色记忆”。
当前,杭州正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建设世界名城。
城市的文化自信不仅来源于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与丰厚滋养,更离不开杭州红色文化的精神传承与时代引领作用。
积极做好杭州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独特精神价值,有利于增强杭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升华城市记忆,有利于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全面推进杭州文化兴盛行动,充分彰显杭州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打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窗口的城市实践。
挖掘杭州红色资源的独特精神价值要注重“地域性”“传承性”“引领性”和“品牌性”的有机统一。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精神谱系中把握杭州红色文化资源的“地域性”杭州是一座光荣的城市,有着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留下的各类红色资源达到386处之多,诞生了诸多的“全国全省第一”。
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有纪念类设施,有事件发生地,有人物纪念地,有信息展示物,还有精神承载物;在保护和利用的级别上,有的已是省级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和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可以说,这些红色资源无不浸透着杭州无数革命前辈的献血汗水,成为矗立在杭充分挖掘杭州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精神价值↑ 浙江受降纪念馆内景州城市一座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当前,在梳理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谱系中,既要看到独特的地方革命史迹和革命文化遗存,更要放到中国共产党整个近百年的党的历史中去把握杭州的“地域性”。
要在中国共产党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去把握和理解杭州党的历史和红色资源。
分时期梳理好不同历史史迹和重大遗存,特别要重视有标志性的、有全国价值的地域红色资源,而不能仅仅为了寻找红色而“红色”,导致红色文化资源散、乱、小,缺少系统规划,也很难串珠成链,这样也无法赋予地方红色资源鲜活的精神印记和持久的文化价值。
关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
![关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f3f161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d.png)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明确目标和定位:在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和定位。
这包括了解您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特色和优势,以及确定申报的目的和意义。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申报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历史建筑、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通过深入挖掘,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为申报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制定申报计划:在明确目标和定位后,需要制定详细的申报计划。
这包括确定申报的时间节点、人员分工、经费预算等。
同时,还需要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申报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
加强宣传和推广:申报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因此,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公众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制作宣传资料、开展宣传教育等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
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合作:申报历史文化名城需要与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和合作,包括文物部门、旅游部门、规划部门等。
因此,需要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合作,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注重细节和品质:申报历史文化名城需要注重细节和品质。
在申报过程中,需要注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注重申报材料的制作和呈现,提高申报材料的品质和水平。
持续改进和提高: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持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
在申报成功后,还需要持续加强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不断提高城市的历史文化品质和影响力。
总之,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充分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色优势,制定详细的申报计划,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合作,注重细节和品质,持续改进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挖掘城市文化资源优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关于XX高邮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调查和思考内容提要:本文就XX高邮如何立足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快“现代工商名城、东方邮都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和滨湖旅游名城”的区域性中等城市建设步伐,以发掘、彰显邮文化、运河文化等文化遗产特质,突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着力探索出一条符合高邮市情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进行了调查和思考。
文章对高邮城市的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思路进行了概述并对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提出了具体建议。
加快推进独具高邮特色的运河风景、邮都风情、珠湖风光,建议重点要突出四个方面:一是利用现有本土文化,查找缺失,规划旅游产品;二是围绕城市规划建设,挖掘文化,提升旅游产品;三是借助周边城市资源,寻找合作,拓展旅游产品;四是传承历史文化资源,搜寻特色,创新旅游产品。
关键词:文化资源高邮旅游开发Mining thoroughly advantages of city cultural resource, Advancing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upgrading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regarding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development in Gaoyou,JiangsuContent summary: This article makes 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about exploring a way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onsistent with Gaoyou situation, by how Gaoyou bases on the resource advantages of first batch of provin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thoroughly implements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speeds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erritorial medium-sized city as “modern industrial and mercial city, oriental capital of mail cit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the tour of lake city”, discovers and highlights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heritage, such as mail culture, canal culture and so on,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ideas of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of Gaoyou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 and makes detailed remendations regarding the design of tourism products. So a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some Gaoyou-specific sceneries,like canal scenery, capital of mail landscape, zhu-lake scenery, it is remended to highlight the following 4 aspects: Firstly, the use of existing local cultures, find the lack and plan the tourism products; Secondly, based on city construction, mining culture and enhance tourism products; Thirdly, the resource using of neighboring cities, looking for cooperation, expanding the tourism products; Fourthly, inheriting resources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earching for features, innovating tourism products.Key words: Cultural resource Gaoyou Tourism development目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经启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快“现代工商名城、东方邮都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和滨湖旅游名城”的区域性中等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开创XX高邮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创新发展新的局面,必须紧紧抓住当前国内外宏观形势给优化产业、调整结构、加速发展所带来的有利时机,立足自身属于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优势,把握规划建设苏中江都民用机场、淮扬镇铁路所提升的区位优势,以积极进军大旅游市场为目标,以发掘、彰显邮文化、运河文化等文化遗产的特质为主旨,突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这一重点,着力探索出一条符合高邮市情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努力促使高邮的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和能源结构明显优化,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明显提升。
一、认清高邮的文化遗产高邮拥有完整的历史文化序列,因秦王嬴政筑高台、置邮亭得名,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物化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比比皆是,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7处、市级59处,是“中国集邮之乡”、“中国民歌之乡”。
这里,就是远古龙虬庄、春秋古运河的见证地,龙虬遗址记载着内涵深厚的文化与精神,滔滔运河诉说着邮城千年的沧桑与繁盛。
这里,就是“千年古驿站、秀美高邮湖”的发祥地,明代洪武八年始建的盂城驿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驿站,烟波浩淼的高邮湖,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XX省第三大淡水湖。
这里,就是众多文人骚客、仁人志士的诞生地,秦少游、王念孙、王引之、徐平羽、孙云铸、汪曾祺、姜恩柱、吴登云等众多人士鲜活地展现出高邮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独特魅力。
这里,就是东方邮都的发源地,打造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文化高邮”,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如再加上汉墓、唐塔、宋台、明驿、清街和民间小调、民歌、号子、木偶戏、传奇故事、诗词歌赋等,高邮名副其实就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
二、明确旅游开发的思路可以说,拥有众多历史遗存的高邮,应该能在文化旅游上大有作为。
目前,因京沪高速的连接,沪宁一线游客三小时内可以到达高邮。
建议高邮文化遗存旅游市场定位及方向主要以国内旅游市场为主,重点突出沪宁一线,以周边省市市场作为补充,兼顾国际市场,突出历史文化开发,结合自然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凸显苏北水乡的文气和野趣。
在开发的重点上,建议把握好两个方面:一个方面要强化旅游全局意识。
对于高邮旅游的开发,眼光不应局限于高邮。
高邮旅游市场作为XX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必会成为XX旅游产品及市场的延伸,乃至成为省际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高邮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不仅是开发旅游产品,而且要包括城市建设、景点景区开发、城市形象塑造,与之配套的旅游设施服务以及旅游纪念品等工业产品的生产。
另一方面要强化旅游精品意识。
根据市场需要,建议重点在古运河文化、邮文化等品牌上做文章,特色上求升华,产业上谋精细,及至带动高邮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三、加快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加快推进独具高邮特色的运河风景、邮都风情、珠湖风光,建议重点要突出以下四个方面:1.利用现有本土文化,查找缺失,规划旅游产品。
目前,在与高邮的邮文化、古运河文化相关的文化旅游景点方面,盂城驿、镇国寺、文游台等均因其规模小,而无法延长游客在其内部游览逗留的时间。
这必然不利用高邮旅游业的发展。
如今,涉及文化旅游开发的产品设计虽处于起步阶段,但也曾有较成熟的产品,从10年前日本JTB旅行社在XX境内推出的旅游行程安排中,我们也能感知高邮文化旅游开发的潜力和前景。
当时的旅游行程具体安排为:上午在XX游平山堂、瘦西湖,中午XX就餐,下午1时从XX出发前来高邮,沿京杭大运河河堤行车,2时左右赶至高邮湖滨运河码头,再转乘游艇观赏运河两岸及河心岛上镇国寺塔风光,直至高邮南门运河码头上岸。
其间,船程10公里,约25分钟,上岸后沿南门大街步行,途径秦邮亭,进入馆驿巷内游览中国邮驿博物馆——盂城驿,参观结束后,当晚可下榻高邮的宾馆饭店,品尝高邮的特色菜点,次日早晨在品尝高邮的地方特色面点后即可离开。
需要说明的是:邮文化和古运河文化在高邮是天然结合的。
因高邮是一处水马驿站,运河就是水上驿路,运河河堤则是陆上驿道。
总的说来,该旅游产品已经将高邮的邮文化与古运河文化紧密的结合起来,在实际操作中颇受日本游客的欢迎。
但在运营中,因受游船、客运码头、周边环境以及营销宣传等诸多方面的约束,市场规模一直较小,甚至该线路产品有被遗忘的可能,需要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加以补充完善。
2.围绕城市规划建设,挖掘文化,提升旅游产品。
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高邮的文化旅游业必会涵盖其中;而加快高邮的文化旅游业开发,则离不开高邮城市建设的支撑和衬托。
古代中国曾有在城市郊外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的普遍做法,无论短亭还是长亭,对于政府来说,主要功能就是邮驿作用;而对于民间来说,其就是亲朋好友话别之处。
高邮城郊很多区域在古代也有设短亭、长亭的地方,从高邮的“五里坝”、“八里松”这些常用地名就可以看出端倪,加之这些地方依傍京杭大运河这条中国古代著名的水马驿道,更有无限的邮文化旅游资源供开发。
建议在高邮的城市开发过程中,注重历史文脉的构建及传统文化的弘扬,如邮文化、古运河文化、苏北里下河文化等,从而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创造出更多更适宜人居的生活空间。
具体而言,高邮可结合区域性中等城市的总体规划,利用城市绿地建设城市文化广场,这样既可增加城市文化内涵和旅游景点,也能大大提升城市旅游的品位。
比如:我们可以沿着文化广场内的主要道路建设景观长廊,用攀缘植物的藤本瓜果营造绿色长廊,并且用整个长廊来展示高邮城市文化,尤其是突出展示中国邮文化,使之成为邮驿发展史长廊、邮品知识介绍和邮品交易的长廊,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具特色的“邮”之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