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
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传扬政府的“公共性”、“服务性”的本质,而非“掌舵”与效率,主张对“新公共管理”所倚的“政府再造”进行再造,从而回归政府的“公共服务”本质。新公共服务浪潮的兴起,对我国政府职能定位有深刻启示,建构现代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选择。
1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行政官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他们的工作重点既不应该是为政府这艘航船掌舵,也不应该是为其划桨,而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它一经提出,便迅速兴起并大有替代新公共管理理论之势,推动掀起了新一轮公共管理改革浪潮。
2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
提出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目的是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发挥政府作用的途径,探索新的情况下政府改革的新路。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既全面涉及各级政府公务员的观念转变,更直接触及了政府政府部门的利益调整,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因此这是一次深刻的“政府革命”。我们应当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发生,自觉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实质地推进政府转型。
3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几点原则性构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掀起了一股行政改革的浪潮,其重要价值导向之一就是实现由过去“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消极行政向“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积极性征转变,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理念。在我国,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了我国行政改革进程中的重要目标。
虽然“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登哈特基于西方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典型美国式的民主价值理念和宪政体制的制度背景下提出来的,东西方在许多方面均存在着重大的差异。但如果我们摒弃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审视“新公共服务”理论。应该承认,“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价值观念和原则对于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极为现实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摘要】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是西方近年来兴起的,批判甚至取代“新公共管理”的全新公共行政理念,它传扬政府的“公共性”、“服务性”本质,而非“掌舵”与效率,主张对“新公共管理”所倚的“政府再造”进行“再造”,从而回归政府的“公共服务”本质。该理论在政府价值取向、政府较色、政府核心力、治理过程等方面,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构以有益启迪。
【关键词】新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愿景
纵观西方行政学创立百余年来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30年,是西方行政理论发展最兴盛时期。新公共服务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在中国的发展成熟,政治文明的加快创建“服务性政府”作为中国政府改革的主导趋向和目标模式选择,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我们上缺少明晰的理念支持和整体的改革设计和规划。在此背景下,西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念和原则对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具有极为现实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原则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争论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用公共管理的公共取向、民主取向或社群取向批评新公共管理学的“市场模式”。新公共服务学认为,资本主义与民主政治在强调保护个人自由而不是个人发展的现实问题的社会中存在。当今新公共管理的政府“市场模式”超出了早期“改革”的范围。新公共服务学主张在公共管理改革中倡导参与式国家模式,强调保护公民自由,发挥社区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发挥民主特别是直接民主机制的作用。[1]
1.1服务与公民,而不是服务与顾客
公共利益是通过关于共享价值的对话而产生的,而不是自我利益的整合。因此,公务人员不应仅仅满足于回应顾客的需要,而要聚焦于公民并在公民之间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不同与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在公共部门,我们很难确定谁是顾客,因为政府服务的对象不只是直接的当事人。公正与公平是政府提供服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政府必须关注公民的需要和利益。
1.2追求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是目的而不是副产品。公共行政者必须促成建立一个集体的、共享的公共利益观念。其目标并不是被个人选择所驱使去寻找快速的解决之道。相反,它是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的创新。确立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与规划不能仅仅由政府官员来进行,而应进行广泛的公众对话和协商来共商社会发展方向。政府应该积极地为公民通过对话清晰的表达共同的价值观念并形成共同的公共利益观念提供舞台,政府还有责任确保经过这些程序而产生的解决方案完全符合公正和公平
的规范,确保公共利益居于主导地位。
1.3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
公共利益将由于公务人员和公民承诺对社会作出富有成果的贡献而更好地增进,而不是因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好像公共钱财是他们自己的一样的行动。公共行政官员不是他们机构与项目的所有者,政府的所有者是公民。公共行政官员有责任通过担当公共资源的管理员、公共组织的监督者、公民权利和民主对话的促进者、社区参与的催化剂以及基层领导者等角色来为公民服务。公务员不仅要分享权力,通过人民来工作,通过中介服务来解决公共问题,而且还必须将其自身角色定位为负责任的参与者,而非企业家。
1.4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性
满足公民需要的政策和方案可以通过集体努力和协作过程得以最有效并且最负责任地实现。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家看来,通过对公民教育方案的参与以及对公民领袖更广泛的培养,政府可以激发人们重新恢复原本应有的公民自豪感和公民责任感,而且这种自豪感和责任感会进一步发展为在许多层次都会出现的一种更强烈的参与意愿,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相关各方都会共同努力为参与、合作和达成共识创造机会。为此,政治领袖应该扮演一种明确且重要的角色,他们要明确地表示并鼓励对公民责任感的强化,进而支持群体和个人参与社区契约的订立活动。[2]
1.5承认责任并不简单
公务人员不仅要关注市场,应该同时关注依法行政、政治规范、专业标准与公共利益。公共行政官员的行动应该受到包括公共利益、宪法法令、其他机构、其他层次的政府、媒体、职业标准、社区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环境因素、民主规范、公民需要在内的各种制度和标准等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且他们应该对这些制度和标准负责。
1.6服务,而不是掌舵
公务人员日益增长的重要角色是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的共同利益,而不是试图控制并将社会掌舵到一个新的方向。现代政府的作用是与非营利组织、自营部门一道,为社区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政府的角色要从控制转变为议程安排,充当各方的调停人、中介人甚至裁判员的角色,为促进公共问题的协调解决提供便利。
1.7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行政活动过程固然要以提高行政效率、政策执行绩效为目标,但如果仅仅停留于生产率层面则远远不能涵盖行政活动的目标范围与要求。如果效率目标及其由此萌发的行为完全掩盖了行政活动的人本目的,从长远看是注定要失败的,同时还会导致对组织成员个体的价值观和利益的漠视:即便这些行为也可能达到某种结果,但它并不能培养公民或雇员的责任感、参与意识与热心公益的行为。所以,新公共服务理念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人的尊严、信任、归属感、关爱他人、服务以及基于共同理想和公共利益的公民意识。而不是仅仅对经济价值目标的追求。显然,新公共服务理论倡扬的是以人为本、以公民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