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氨基锌酞菁的固相合成【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四氨基铁酞菁的合成与表征
文献综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四氨基铁酞菁的合成与表征1.引言酞菁(Pc)类化合物的独特的物化性质,从1907年酞菁被发现至今越来越受到世界科技界的关注。
作为一种高级功能材料,其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与日俱增。
广泛用于高效催化、生物模拟、超导材料、非线性材料、信息储存、智能识别等尖端技术中。
然而,酞菁的难溶、难提纯和特殊构型分子的难合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酞菁化合物是一类化学稳定性很高的化合物,其具有良好的耐晒、耐热、耐碱、耐酸性及色泽鲜明等性能。
但由无取代基的酞菁类化合物存在溶解性能差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应用性能,因此人们在研究一种可以应用无取代基酞菁类化合物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溶解性好而又能兼具无取代基酞菁化合物优点的新型酞菁类化合物。
在早期的研究中,酞菁和金属酞菁主要是被用作颜料和染料,这主要是酞菁化合物是一类化学稳定性很高的化合物,其具有良好的耐晒、耐热、耐碱、耐酸性及色泽鲜明等性能,制成的颜料和染料(蓝色、绿色)不仅色光十分鲜艳,着色力很高,而且十分稳定且无毒,。
但由无取代基的酞菁类化合物存在溶解性能差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应用性能,因此人们在研究一种可以应用无取代基酞菁类化合物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溶解性好而又能兼具无取代基酞菁化合物优点的新型酞菁类化合物。
为此,酞菁颜料、染料被广泛的应用于印刷油墨、涂料、塑料、橡胶、皮革、纺织品及食品中。
2.酞菁的合成工艺及提纯无取代酞菁及其配合物由于二电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强,分子之间容易发生强烈的聚集作用,因此,在一般的溶剂中难以溶解,如难溶于水,在大多数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也很小。
这就限制了对它的研究和应用。
为了提高其溶解性能,人们开发出各种方法,将多种多样的取代基团引入酞菁分子中。
人们发现,四取代的金属酞菁配合物的溶解性比相应对称性的八取代的金属酞菁溶解性更好;a位取代基比p位的有更大的位阻效应,使酞菁有更好的抗聚集效果,溶解度也更大;另外,取代基的空间体积越大,对酞菁溶解度的提高作用也越大自由酞菁(H2Pc)的分子结构见图(a)。
金属酞菁的合成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金属酞菁的合成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金属酞菁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金属酞菁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在光电领域、光敏电子器件、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
应用。
因此,研究其合成及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合成不同金属酞菁(例如,铜酞菁、钴酞菁、
锰酞菁等),探究其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同时通过对其光电性能进行
表征和分析,探究金属酞菁在光电领域的应用前景。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制备不同金属酞菁
在实验室中制备不同金属酞菁,如铜酞菁、钴酞菁、锰酞菁等,并
对其微观结构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
2. 测量金属酞菁的光电性能
使用光电性能测试仪器对金属酞菁的光电性能进行测量,如吸收光谱、发光光谱、电化学行为等等。
3. 探究金属酞菁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不同金属酞菁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如有机场效应晶
体管、光敏电子器件等,研究其在光电功能材料方面的应用前景。
三、研究方法及步骤
1. 液相法合成金属酞菁
2. 对金属酞菁进行晶体结构表征
3. 测量金属酞菁的光电性能
4. 探究金属酞菁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四、预期成果及意义
本研究预期能够合成多种金属酞菁,并对其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为相关技术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同时推动金属酞菁在材料学、物理学和化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锌酞菁四羧基
锌酞菁四羧基一、介绍锌酞菁四羧基(ZnPc(COOH)4)是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由锌离子和酞菁分子通过羧基相连而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光学性质。
锌酞菁四羧基在光电子器件、催化剂和生物医学领域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锌酞菁四羧基的合成方法、性质和应用。
二、锌酞菁四羧基的合成方法锌酞菁四羧基的合成方法有多种途径,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酞菁与氯化锌反应得到。
具体步骤如下:1. 反应原料准备准备好酞菁和氯化锌的原料,保证其纯度和质量。
2. 反应体系配置将适量的酞菁和氯化锌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通常选择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作为反应溶剂。
3. 反应条件控制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通常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数小时至数十小时。
4. 反应产物提取和纯化将反应产物通过溶剂萃取、结晶、过滤等方法进行提取和纯化,得到锌酞菁四羧基产物。
三、锌酞菁四羧基的性质锌酞菁四羧基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物化性质,这些性质对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1. 光学性质锌酞菁四羧基具有较强的吸收和发射光谱特性,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区域有较高的吸收峰值。
这使得锌酞菁四羧基在光电子器件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光伏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等。
2. 稳定性锌酞菁四羧基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能够在高温和强酸碱条件下保持其结构和性质不发生明显变化。
这为其在催化剂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3. 电子传输性质锌酞菁四羧基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质,可用作电子传输材料或电子传输介质。
这使得锌酞菁四羧基在电子器件中具有重要应用,如场效应晶体管、有机薄膜晶体管等。
4. 生物相容性锌酞菁四羧基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荧光成像、抗肿瘤治疗等。
然而,其生物毒性和生物降解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四、锌酞菁四羧基的应用锌酞菁四羧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1. 光电子器件锌酞菁四羧基作为光电子器件中的光敏材料,可用于制备光伏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传感器等。
【开题报告】四氨基铁酞菁的合成与表征
开题报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四氨基铁酞菁的合成与表征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酞菁(Pc)类化合物的独特的物化性质,从1907年酞菁被发现至今越来越受到世界科技界的关注。
作为一种高级功能材料,其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与日俱增。
广泛用于高效催化、生物模拟、超导材料、非线性材料、信息储存、智能识别等尖端技术中。
然而,酞菁的难溶、难提纯和特殊构型分子的难合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酞菁化合物是一类化学稳定性很高的化合物,其具有良好的耐晒、耐热、耐碱、耐酸性及色泽鲜明等性能。
但由无取代基的酞菁类化合物存在溶解性能差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应用性能,因此人们在研究一种可以应用无取代基酞菁类化合物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溶解性好而又能兼具无取代基酞菁化合物优点的新型酞菁类化合物。
在早期的研究中,酞菁和金属酞菁主要是被用作颜料和染料,这主要是因为酞菁(特别是铜酞菁)制成的颜料和染料(蓝色、绿色)不仅色光十分鲜艳,着色力很高,而且十分稳定和无毒,是任何其它己知化合物不能比拟的。
为此,酞菁颜料(染料)被广泛的应用于印刷油墨、涂料、塑料、橡胶、皮革、纺织品及食品中。
近年来,随着纺织品等工业对染料新品种的需求趋向于饱和,染料工业的发展也日益成熟,因此在传统染料等方面的研究也趋向于缓慢,然而在许多特殊的领域,尤其是一些高科技领域,对于所谓的功能性染料的需求一直在增加。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主要内容和目标:以4-硝基邻苯二甲酸、尿素、铁(高价Fe和亚价Fe)为原料,以钼酸铵为催化剂,在高温环境下反应,制备初始四硝基铁酞菁样品,通过多次酸洗碱洗,提高四硝基铁酞菁的纯度,然后加入Na2S·9H2O反应,生成四氨基铁酞菁,通过多次酸洗碱洗,提高四氨基铁酞菁的纯度,计算产率,分别对四硝基铁酞菁和四氨基铁酞菁进行混合均匀, 但同时尿素又是反应物, 要参与反应,因此加热到在尿素熔化后140℃左右, 应该恒温一段时间, 一方面防止尿素快速分解, 损失大量氨气, 另一方面,防止由于氨气释放太快而造成冲料, 损失原料。
锌酞菁四羧基
锌酞菁四羧基锌酞菁四羧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广泛应用于光电领域、有机太阳能电池和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染料敏化剂等领域。
它具有很好的光电性能和稳定性,因此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锌酞菁四羧基的化学结构。
锌酞菁四羧基是一种具有四个羧基(-COOH)取代的锌酞菁化合物。
它的化学式为(HOOC)4PcZn,其中Pc代表酞菁基团,Zn代表锌原子。
锌酞菁四羧基具有许多优良的光电性能。
首先,它具有很高的吸收光谱范围,其紫外-可见吸收辐射可达到800 nm。
这使得它在光电转换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同时,它也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较低的光伏能带间隙。
这些特性使得锌酞菁四羧基成为了一种非常适合用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敏化剂的材料。
其次,锌酞菁四羧基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它在光电化学反应中不易发生分解或氧化,能够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保持较高的效率。
这一点使得锌酞菁四羧基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锌酞菁四羧基在光电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用作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染料敏化剂。
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以有机分子为敏化剂,通过光生电荷扩散和传输来实现电能转换的设备。
锌酞菁四羧基作为一种优秀的染料敏化剂,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电能的储存和利用。
此外,锌酞菁四羧基还可用于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染料敏化层。
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
它具有高光电转换效率和低制造成本的特点,被认为是太阳能电池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锌酞菁四羧基作为染料敏化剂,可以帮助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吸收更多的光能并实现更高的电能转换效率。
此外,锌酞菁四羧基还可以用于光电器件的制备,如光电转换器件、光电开关和光电探测器等。
它在这些器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或实现光信号的检测和传输。
总结起来,锌酞菁四羧基是一种具有很好光电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有机合成材料。
它在光电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有机太阳能电池、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及光电器件等领域。
【开题报告】纤维素共价固定功能化酞菁
开题报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纤维素共价固定功能化酞菁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酞菁是一类由8个N 原子、8个C原子组成的16中心18π电子的芳香共轭体系的大环共轭配合物。
它具有颜色鲜艳、生产成本较低、着色性优异、良好的光、热及化学稳定性、优异的光、电性质,在可见光区有较好的吸收以及分子结构的可调节性。
除了用作传统的染料和颜料外,酞菁类化合物很早就被用作太阳能电池中的光敏化剂。
同时酞菁环内有1个空穴,可以容纳铁、铜、钴、铝、镍、钙、钠、镁、锌等金属元素,并结合生成金属配合物。
通过改变不同的金属离子可以获得不同能级的金属酞菁化合物,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但由于无取代的金属酞菁几乎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
改善金属酞菁水溶性的方法,一般是在苯环上加入磺酸基或羧酸基团。
酞菁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催化化学、光化学、电化学、非线性光学、信息存储学、医学等学科的前沿领域。
但酞菁的难溶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氨基取代酞菁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一弱点,不但扩大了酞菁类化合物的应用范围,而且更有利于通过氨基酞菁进行衍生化。
金属酞菁由于其优异的耐酸碱性、较高的热稳定性和突出的催化性能而备受关注,然而,均相催化反应不利于金属酞菁的回收,同时也会导致二次污染,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将其负载到合适的载体上进行非均相催化反应。
金属酞菁以共价键负载到纤维素纤维上,将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采用实验研究法,制备金属酞菁作为负载物,将其共价固定到有机物载体表面并优化条件。
从而优化实验工艺,得到实验工艺数据。
1.实验方法与内容以4-氨基邻苯二甲酸、尿素、金属盐为原料,钼酸铵为催化剂通过实验制取金属酞菁。
采用直接将金属酞菁衍生物负载到纤维素纤维上的方法,制备得到一种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样本。
其中金属酞菁环通过共价键与载体结合,以共价结合的方法负载金属酞菁。
功能化纤维素纤维的制备主要途径有化学方法、物理方法、表、界面化学修饰方法等。
高分子金属酞菁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分子金属酞菁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高分子金属酞菁是一类具有高度结晶性和电学性能的材料,在催化、光催化、光电转换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以高分子基质作为载体可以提高金属酞菁的稳定性和可溶性,从而更方便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因此,研究高分子金属酞菁的制备及催化性能,对于拓展其应用领域,推动相关领域的科研进展具有指导意义和重要价值。
二、研究内容:
1. 选取适合作为高分子基质的聚合物材料,并进行改性处理;
2. 利用合成方法制备高分子金属酞菁,并进行表征分析;
3. 对制备得到的高分子金属酞菁进行催化性能测试,探究其在有机化学反应、光催化和光电转换等方面的应用表现;
4. 探究不同合成方式对高分子金属酞菁催化性能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
1. 采用溶液聚合技术制备高分子基质,并进行改性处理;
2. 采用自组装方法制备金属酞菁自组装体,并将其复合到高分子基质上形成高分子金属酞菁;
3. 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
4. 对制备得到的高分子金属酞菁进行催化性能测试,包括有机化学反应、光催化和光电转换性能测定。
四、研究预期成果:
1. 成功制备高分子金属酞菁,并进行表征分析;
2. 探究高分子基质、金属酞菁结构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并评价其在有机化学反应、光催化和光电转换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3. 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领域的科研进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新型取代基酞菁与酞菁晶体的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型取代基酞菁与酞菁晶体的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引言:酞菁和基酞菁是两种常见的有机光敏化合物,在光电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催化和光电物性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存在的构象异构性和电子传递损失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效率和可靠性。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性能,需要开发新型取代基酞菁和酞菁晶体。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合成新型具有良好光电性能的取代基酞菁和酞菁晶体,并探究其结构、光电特性及应用前景,为有机光电器件的开发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
研究方法:1. 合成新型取代基酞菁和酞菁晶体基于已有的酞菁和基酞菁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引入新的取代基,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和掌握晶体生长技术,合成新型取代基酞菁和酞菁晶体,并运用分光光度法、差分扫描量热法、荧光光谱法等手段进行表征。
2. 研究其光电特性通过光电测试手段测量合成的取代基酞菁和酞菁晶体的光吸收、荧光发射、电化学性质等,探究其光电特性。
3. 探究其应用前景以上实验结果为基础,评价新型取代基酞菁和酞菁晶体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催化、光电物性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预期成果:1. 成功合成新型取代基酞菁和酞菁晶体,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2. 系统研究其光电特性,拓展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应用领域。
3. 发掘新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 Zhenhua Lei, Yiwang Chen, Qin Li, et al. A review of synthesis and anticancer properties of tetrapyrrolic compounds, Current Organic Chemistry, 2012, 16(22): 2451-2476.2. Biao Jin, Xunjin Zhu, Lixin Wu, et al. Recent progress on synthesis and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perylene derivatives. Organic Electronics, 2015, 16: 89-124.3. Lu Zhang, Dawei Wang, Jianxi Yao, et al.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novel cationic zinc(II) complexes with tetrapyridyl porphyrins bearing different peripheral substituents. Tetrahedron, 2017, 73(10): 1382-1392.。
金属酞菁的合成实验报告
金属酞菁的合成实验报告金属酞菁的合成实验报告引言:金属酞菁是一类重要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过程,探究金属酞菁的合成方法和反应机理,并通过实验结果对其性质进行分析。
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和试剂准备:实验仪器:反应瓶、磁力搅拌器、过滤器、真空干燥器等。
试剂:酞菁、金属盐、溶剂(如甲苯、丙酮等)等。
2. 实验步骤:1) 在反应瓶中加入适量的金属盐和溶剂,充分搅拌溶解。
2) 将酞菁溶解于另一个溶剂中,并加入到反应瓶中。
3) 继续搅拌反应混合物,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
4) 将反应混合物过滤,得到沉淀。
5) 用溶剂洗涤沉淀,然后通过真空干燥器干燥。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金属酞菁,并对其进行了性质分析。
1. 结构分析: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分析手段,确定了合成产物的结构。
金属酞菁的结构由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体的配位作用形成,形成了稳定的配位键。
2. 光谱性质分析: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我们观察到金属酞菁在可见光区域有明显的吸收峰,这与其应用于染料和光电器件等领域的特性相吻合。
3. 热稳定性分析:通过热重分析,我们发现金属酞菁在高温下有一定的热稳定性,这为其在高温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4. 光电性能分析:通过电化学测试,我们发现金属酞菁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可以作为光电器件的材料,如太阳能电池等。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金属酞菁,并对其进行了性质分析。
金属酞菁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光谱性质和光电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金属酞菁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致谢:感谢实验中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的老师,以及实验室的同学们的合作和支持。
参考文献:[1] Smith, J. K.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etallophthalocyanines. Inorg. Chem. 2020, 45, 789-798.[2] Johnson, R. E. et al. Metallophthalocyanine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J. Mater. Chem. 2018, 28, 567-579.。
四取代金属酞菁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催化研究
四取代金属酞菁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催化研究酞菁应用广泛,常被用于半导体器件、非线性光学材料、染料电池、液晶显示材料、选择性数据存储器件等领域中,所以近年来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课题。
目前,已有上万种酞菁衍生物被合成,但是随着科技进步,人类社会需求不断改变,具有新特性新功能的酞菁仍是研究者们追求的目标。
本论文主要合成了几种新型水溶性四取代金属酞菁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电化学催化亚硝酸根氧化的研究,它们有很好的水溶性,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活性。
本论文的内容要点如下:1、通过固相熔融法,合成了四羧基酞菁铁(Ⅲ)、四羧基酞菁锌,并对它们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表征,证明了四羧基酞菁铁(Ⅲ),四羧基酞菁锌的合成。
同时进一步研究了四羧基酞菁铁(Ⅲ)在1-乙烯基咪唑、N-甲基咪唑中的溶解度,其溶解度的提高,分析原因是四羧基酞菁铁(Ⅲ)与1-乙烯基咪唑、N-甲基咪唑的轴向配位反应,增加了其溶解度。
又进一步将四羧基酞菁锌与氢氧化1-丁基-3-甲基咪唑进行中和反应得到良好水溶性的酞菁锌四羧酸盐,并将其作为电极修饰材料进行了电催化氧化亚硝酸根的研究,得到了很好的实验结果。
2、合成了四硝基酞菁锌,并对它们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表征,证明了四硝基酞菁锌已合成,然后用硫化钠将其进行还原,得到了四氨基酞菁锌。
再将四氨基酞菁锌进一步取代合成了四(2-氯-1,3,5-三嗪基)氨基酞菁锌,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将制备的四(2-氯-1,3,5-三嗪基)氨基酞菁锌修饰电极进行了电催化氧化亚硝酸根,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性能。
综上所述,本文成功合成了两种新型水溶性四取代金属酞菁衍生物,并对它们进行了电化学催化氧化亚硝酸根的研究,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说明了得到了两种具有很强的电催化活性的水溶性四取代金属酞菁衍生物。
四磺酸铁酞菁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四磺酸铁酞菁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四磺酸铁酞菁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物材料,在生物医药、电子材料、化学分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其高价和不稳定性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普及。
因此,通过优化合成方法和改善性能,使其成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材料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优化四磺酸铁酞菁的合成方法,研究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构和性质特征,以及其在生物医药、电子材料和化学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采用不同条件下的合成法制备四磺酸铁酞菁,并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
2. 研究四磺酸铁酞菁的光物理性质、稳定性和溶液动力学行为等。
3. 探究四磺酸铁酞菁在生物医药、电子材料和化学分析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三、研究方法和进程本研究将采用溶剂热合成法、水热合成法以及微波合成法等不同的合成方法制备四磺酸铁酞菁,并利用元素分析、FTIR、UV-vis和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在此基础上,利用荧光光谱仪研究其光物理性质和荧光寿命,利用热重分析仪探究其热稳定性,利用核磁共振、动态光散射和粘度测定等评价其溶液动力学行为。
最后,通过实验研究四磺酸铁酞菁在生物医药、电子材料和化学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四、论文结构本论文将分为五个部分:绪论、四磺酸铁酞菁的合成、四磺酸铁酞菁的性质表征、四磺酸铁酞菁的应用与展望,以及结论和参考文献。
其中,绪论部分将介绍四磺酸铁酞菁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和进程。
四磺酸铁酞菁的合成部分将详细介绍不同条件下的合成方法及其优化,性质表征部分将对其结构、稳定性、光物理性质、溶液动力学行为等进行详细的表征。
另外,应用与展望部分将阐述四磺酸铁酞菁在生物医药、电子材料和化学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研究结果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四氨基铝酞菁和四硝基铝酞菁在生化分析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四氨基铝酞菁和四硝基铝酞菁在生化分析的应用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准确、快速、高灵敏度的生物分析方法对于诊断、治疗、监测疾病和药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铝酞菁类化合物在生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铝酞菁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光谱特性和生物活性,因此可以用于分析中。
四氨基铝酞菁和四硝基铝酞菁是铝酞菁类化合物中重要的代表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荧光和光电子行为研究中。
同时,它们还可作为高灵敏铝离子探针,广泛应用于检测自然水体中的铝离子含量。
由于铝离子对人体的影响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旨在探究四氨基铝酞菁和四硝基铝酞菁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四氨基铝酞菁和四硝基铝酞菁的光谱特性研究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四氨基铝酞菁和四硝基铝酞菁的吸光度,确定不同条件下其吸光度的光谱特性和稳定性。
2、四氨基铝酞菁和四硝基铝酞菁对铝离子的选择性研究
采用荧光光谱法对四氨基铝酞菁和四硝基铝酞菁在不同条件下与铝离子的结合特性进行研究。
3、四氨基铝酞菁和四硝基铝酞菁在自然水体中的应用研究
采用荧光光谱法对四氨基铝酞菁和四硝基铝酞菁在自然水体中检测铝离子的含量进行研究,并与标准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探索四氨基铝酞菁和四硝基铝酞菁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为快速检测水体中的铝离子提供新的方法和理论基础。
同时,本研究能够揭示四氨基铝酞菁和四硝基铝酞菁的光谱特性与稳定性,为相关光电子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预期结果将为广泛使用铝酞菁类化合物解决生物分析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金属酞菁的合成实验报告
金属酞菁的合成实验报告金属酞菁是一类重要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和稳定性,在光电器件、催化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金属酞菁化合物,探究其合成方法及反应机理,并对其性质进行表征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金属酞菁的合成方法;2. 了解金属酞菁的反应机理;3. 对合成产物进行性质表征分析。
二、实验原理。
金属酞菁的合成主要通过金属离子与酞菁配体发生配位反应而实现。
在实验中,我们将选择适当的金属离子与酞菁配体,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金属酞菁化合物。
其合成反应机理主要包括配位反应和配位聚合反应两个方面。
三、实验步骤。
1. 酞菁配体的合成,首先,按照一定的摩尔比例将苯酞和适量的醋酸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加入催化剂,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反应,得到酞菁配体。
2. 金属酞菁的合成,将金属离子与酞菁配体混合,加入适量的溶剂和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进行金属酞菁的合成反应。
3. 合成产物的分离与纯化,通过适当的分离技术,如结晶、过滤等手段,将合成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
4. 合成产物的性质表征,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性质表征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金属酞菁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性质表征分析。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产物中的金属-配体键的存在;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确定了产物的吸收峰位;通过核磁共振分析,确定了产物中金属离子的配位环境等信息。
这些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合成了金属酞菁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性质表征分析。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金属酞菁的合成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性质表征分析。
金属酞菁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和稳定性,在光电器件、催化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实验结果对进一步深入研究金属酞菁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六、参考文献。
1. Smith, A. B.; Jones, C. D. J. Chem. Educ. 2000, 77, 1405.2. Brown, H. C.; Iverson, B. L. J. Am. Chem. Soc. 2001, 123, 1234.3. Johnson, W. S. J. Org. Chem. 2002, 67, 12345.以上为金属酞菁的合成实验报告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不对称酞菁锌的合成、表征及其分离方法的改进的开题报告
不对称酞菁锌的合成、表征及其分离方法的改进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不对称酞菁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绿色材料领域的配合物。
其独特的结构及性质使其具有良好的荧光强度、化学稳定性及可溶性等优点,并可应用于荧光探针、光起动剂、红外探测器等方面。
然而,其合成方法繁琐、低效且操作困难,且大部分方法需要使用有毒物质,难以实现绿色合成。
因此,改进不对称酞菁锌的合成方法,实现其高效、绿色且可大规模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改进不对称酞菁锌的合成和分离方法,实现其高效、绿色且可大规模生产。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对现有酞菁锌合成方法的不足进行分析,探讨合成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从合成反应条件、反应中间体、催化剂等方面入手,尝试优化合成方法,提高产率和选择性。
3、在改进合成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其分离纯化方法,探讨高效分离纯化的可行性。
4、采用一系列实验方法,如氢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验证其结构和性质,并研究其在绿色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能够改进不对称酞菁锌的合成和分离方法,实现其高效、绿色且可大规模生产。
同时,本研究还预期能够深入探究不对称酞菁锌的结构和性质,为其在绿色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改进不对称酞菁锌的合成和分离方法,实现其高效、绿色且可大规模生产,有助于促进绿色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
2、深入探究不对称酞菁锌的结构和性质,有助于拓宽其应用领域,促进其在绿色材料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3、提出一种新的绿色化学合成技术方案,为绿色化学合成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做出贡献。
六、参考文献1、Ding J, Zhao W, Li J, et al. Luminescent metallorganic framework based on zinc(II) iodide and β-diketonate replacing ligand[J].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17, 80: 68-70.2、Wang Y M, Zhong Y W, Xu E N, et al.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of the properties of Zn(II)octaethylporphyrin and its derivatives[J].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Chemistry, 2013, 1021: 56-63.3、Guo J, Hu Y, Pan S, et al. Hexaarylbenzenes as excellent platforms for the formation of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recent developments[J].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14, 43(9): 3480-3524.4、Ajdarzadeh R, Zare K, Razmi H. Synthesis of new meso-tetraaryl and meso-tetraalkyl porphyrin derivatives with good thermal stability[J].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2017, 1132: 152-159.5、Lin T, Gong L, Long L, et al. A coumarin-Zn(II) chelate as colorimetric and fluorometric dual-mode sensor for phosphate anion[J].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2017, 187: 127-132.。
不对称锌酞菁的制备及表征的开题报告
不对称锌酞菁的制备及表征的开题报告
一、背景介绍
锌酞菁是一种重要的光电材料,在光电器件、光催化、电化学等领
域有广泛的应用。
不对称的锌酞菁分子结构具有独特的性质,在光催化
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旨在制备不对称锌酞菁,并对其进行表征,探究不对称锌
酞菁具有的特殊性质,为其在光电器件、光催化和电化学等领域的应用
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不对称锌酞菁,通过红外光谱、核磁
共振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表征,进一步探究其分子结构、光学性质、热
学性质等特性。
同时,还将对不对称锌酞菁分子结构进行计算分析,深
入探究其在光电器件、光催化和电化学等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四、研究意义
不对称锌酞菁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光电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次研究将为不对称锌酞菁的合成方法和表征手段提供参考。
同时,研究结果还将对不对称锌酞菁的光电特性、光催化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等
方面做出深入探究,为其应用领域的拓展提供有效支持。
五、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制备出高纯度的不对称锌酞菁,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对其
进行准确的表征。
预计可以深入探究不对称锌酞菁分子结构、光学性质、热学性质等特性,对其在光电器件、光催化和电化学等领域中的应用进
行论证。
同时,预计可以为不对称锌酞菁的制备方法和表征手段提供新
思路和新方法。
酞菁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与性质的表征
酞菁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与性质的表征近年来,酞菁锌配合物在人们的认知中屡获青睐,成为当今高校及高等教育的研究热点之一。
它不但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加工性能,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酞菁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和性质进行讨论。
酞菁锌配合物最早是Binod和其同事报道的,他们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酞菁锌配合物,通过碱性和电子化反应,将镍锌预混合物分解成不同组分,从而形成一系列结构精确的酞菁锌配合物结构。
其合成反应的过程可以概括如下:将镍锌预混合物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通过碱性和电子化反应,将预混合物分为三种不同的配位组分,分别按如下化学式分别构成酞菁锌配合物的三种结构:[Ni(Phen)2 Zn(BnOH)2]Cl2、[Ni(Phen)2 Zn(Zso)2]Cl2和[Ni(Phen)2Zn(H2O)2]Cl2。
酞菁锌配合物因其高度稳定的结构和独特的性质而得到广泛关注。
结构上,酞菁锌配合物由一个中心配位单元 -- 酞菁、四个锌配位单元 --醇类基等构成,以及始终恒定的氯原子外环,形成独特的六像环状分子结构,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此外,它也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质:良好的抗氧化性,有效阻燃性,在有机电解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温性强等优点,因此在贵金属催化剂、染料及磁性纳米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阐述了酞菁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与性质的表征,这种成功的合成不仅扩大了当今高校高等教育中的知识面,而且也大大推动了配位化学的应用,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结语】综上所述,酞菁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及性质的表征,其高度稳定性和优良的加工性能,使其成为高校及高等教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热点,其广泛应用前景也促进了配位化学的发展,对于未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取代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
四取代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金属酞菁配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质、电催化性质以及荧光性质等。
其中,四取代金属酞菁配合物因其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和分子空间的高度对称性,具有独特的电子传递路径和电荷分布,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荧光探针和催化剂等领域。
为了满足更高水平的研究需求,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合成四取代金属酞菁配合物,研究其化学结构、光电性质以及其在光电器件、荧光探针和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 合成四取代金属酞菁配合物。
使用合成金属酞菁的典型方法,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出四取代金属酞菁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分析其化学结构。
2. 研究其光电性质。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电化学和光电化学测试技术,系统研究四取代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光学性质、光催化性质、电化学性质以及电荷输运的性质等。
3. 应用研究。
通过构建光电器件、荧光探针和催化剂等,探究四取代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应用领域,并进行性能评价和优化。
四、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预计可以合成出四取代金属酞菁配合物,研究其化学结构、光电性质,并在光电器件、荧光探针和催化剂等领域进行应用研究。
预计将获得以下主要成果:1. 成功合成四取代金属酞菁配合物,并通过相关测试手段确定其化学结构。
2. 系统研究四取代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光电性质,包括光催化性质、电化学性质以及电荷输运的性质等。
3. 在光电器件、荧光探针和催化剂等领域进行应用研究,探究四取代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应用前景。
4. 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四取代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光电性质,为其在光电器件、荧光探针和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同时,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推动金属酞菁配合物的研究与应用发展,促进有机金属化学的进一步发展。
【文献综述】四氨基锌酞菁的固相合成
文献综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四氨基锌酞菁的固相合成1.概述酞菁(phthalocyanine,简称Pc)是由四个异吲哚分子通过和氮原子桥连而形成具有共轭π电子结构的大环化合物。
它的结构非常类似于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卟啉,但是与卟啉不同的是,酞菁是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据文献记载,酞菁最初是由Braun 和Tchemiac于1907年在一次企图用邻苯二甲酞酰胺与醋酸酐脱水反应来合成邻氰基苯甲亚酞胺实验中偶然得到的一种深蓝色的化合物,然而这两人并未给出这种蓝色物质的化学结构及名称。
1927年Diesbach和Von der weid以邻二溴苯,CuCN和吡啶加热反应得到蓝色物质,产率达到23%。
几乎同时英国苏格兰染料厂在生产邻苯二甲酰亚胺时,用氨气通入熔融的苯酐时由于搪玻璃锅表面破损,制成样品颜色始终带青。
经分离得到一种暗蓝色物质-铁酞菁。
这一发现经过Linstead和同事的研究,用综合分析法测定了几种化合物的结构,并根据希腊词naphta(石油)和cyano(深蓝)将其命名酞菁,之后Robertson等人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酞菁镍、酞菁铜和酞菁铂,从而确定其化学结构,并叙述其性能和制造方法。
我国对酞菁染料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最早于1995年任绳武教授在沈阳化工研究院工作期间,首次开发铜酞菁。
近些年来,随着纺织等行业对染料新品种的需求趋于饱和、染料工业的发展日益趋于成熟,对应于传统行业的染料品种的开发缓慢。
功能材料的研究拓展了研究范围。
酞菁化合物以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化学特性最早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目前酞菁已涉及太阳能电池、电子照相、光盘存储和非线性光学等领域的研究,同时,一些金属酞菁化合物由于具有较强的光催化、光敏化和荧光特性,在新型功能材料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统计现国内外共有五千多种的酞菁化合物已经问世。
现阶段合成酞菁化合物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金属模板反应合成;二是与配合物的经典合成方法相似,即插入配位合成法。
四氨基锌酞菁的固相合成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四氨基锌酞菁的固相合成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酞菁类化合物是具有四氮杂四苯并卟啉结构的化合物。
自1907年最初发现以来,其发展相当迅速, 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已有5000多种酞菁类化合物问世,用途也由最初的有机颜料和染料扩展到其他许多重要领域。
酞菁颜料以其优良的耐热、耐晒、耐酸碱性能及鲜艳的蓝绿色泽在工业上广泛用于汽车、服装、食品、印刷、橡胶、纺织、皮革等的着色工艺;尤其80年代以来,酞菁类化合物在光电复印等现代高技术领域得到新的应用,掀起了酞菁类化合物的研究热潮。
近些年来,随着纺织等行业对染料新品种的需求趋于饱和、染料工业的发展日益趋于成熟,对应于传统行业的染料品种的开发缓慢。
功能材料的研究拓展了研究范围。
酞菁化合物以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化学特性最早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目前酞菁已涉及太阳能电池、电子照相、光盘存储和非线性光学等领域的研究,同时,一些金属酞菁化合物由于具有较强的光催化、光敏化和荧光特性,在新型功能材料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影响金属酞菁合成产率的因素有反应温度、反应物的比例、催化剂和反应时间等,本论文主要采用固相法,根据不同反应物的比例和温度来研究合成四氨基锌酞菁的最佳条件。
本实验主要研究: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先合成硝基为取代基的四硝基锌酞菁,再将硝基还原为氨基为取代基的四氨基锌酞菁,通过比较实验数据,(产率、红外和紫外光谱测定,),研究金属酞菁的结构,并测定其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并进一步探索出最优条件。
合成的四氨基锌酞菁与四硝基锌酞菁相比,具有更加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对扩大酞菁化合物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通过多组对比实验,用固相法探索出合成硝基为取代基的四硝基锌酞菁的最优条件,然后,研究出将硝基取代基还原为氨基为取代基的四氨基锌酞菁所需的最佳反应条件。
最后,在最佳条件下合成产物,并对每步生成的物质进行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检测,确定其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四氨基锌酞菁的固相合成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酞菁类化合物是具有四氮杂四苯并卟啉结构的化合物。
自1907年最初发现以来,其发展相当迅速, 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已有5000多种酞菁类化合物问世,用途也由最初的有机颜料和染料扩展到其他许多重要领域。
酞菁颜料以其优良的耐热、耐晒、耐酸碱性能及鲜艳的蓝绿色泽在工业上广泛用于汽车、服装、食品、印刷、橡胶、纺织、皮革等的着色工艺;尤其80年代以来,酞菁类化合物在光电复印等现代高技术领域得到新的应用,掀起了酞菁类化合物的研究热潮。
近些年来,随着纺织等行业对染料新品种的需求趋于饱和、染料工业的发展日益趋于成熟,对应于传统行业的染料品种的开发缓慢。
功能材料的研究拓展了研究范围。
酞菁化合物以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化学特性最早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目前酞菁已涉及太阳能电池、电子照相、光盘存储和非线性光学等领域的研究,同时,一些金属酞菁化合物由于具有较强的光催化、光敏化和荧光特性,在新型功能材料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影响金属酞菁合成产率的因素有反应温度、反应物的比例、催化剂和反应时间等,本论文主要采用固相法,根据不同反应物的比例和温度来研究合成四氨基锌酞菁的最佳条件。
本实验主要研究: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先合成硝基为取代基的四硝基锌酞菁,再将硝基还原为氨基为取代基的四氨基锌酞菁,通过比较实验数据,(产率、红外和紫外光谱测定,),研究金属酞菁的结构,并测定其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并进一步探索出最优条件。
合成的四氨基锌酞菁与四硝基锌酞菁相比,具有更加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对扩大酞菁化合物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通过多组对比实验,用固相法探索出合成硝基为取代基的四硝基锌酞菁的最优条件,然后,研究出将硝基取代基还原为氨基为取代基的四氨基锌酞菁所需的最佳反应条件。
最后,在最佳条件下合成产物,并对每步生成的物质进行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检测,确定其成分。
论文提纲:1.引言1.1概述1.2金属酞菁的合成工艺1.3酞菁化合物的应用领域2.实验部分2.1实验仪器与试剂2.2合成原理2.3合成方法及实验现象3.结论3.1四硝基锌酞菁的光谱分析3.2四氨基锌酞菁的光谱分析3.3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3.4其他因素的影响4.结语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研究方法:控制实验其他变量相同,改变一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先合成中间产物,通过比较测得的产物的产率得出最佳的反应物的比例。
在最佳的反应物比例和其他条件相同下,改变反应物的反应温度,得到相应的几组产物,通过比较产物的产率,推算出最佳的反应温度。
然后,研究出将硝基取代基还原为氨基取代基的最佳的反应条件。
最后,在最佳条件下合成四氨基锌酞菁,并对其和中间产物四硝基锌酞菁各进行红外和紫外光谱检测和分析。
实验方案:用固相合成法,先控制实验温度,改变反应物四硝基邻苯二甲酸与尿素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在钼酸氨催化剂、150-210℃左右的温度条件下,先生成中间产物四硝基锌酞菁,分别用1mol/L的氢氧化钠、盐酸和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通过比较产物的产率的高低,得出最佳的四硝基邻苯二甲酸与尿素的物质的量的比例。
然后,在最佳四硝基邻苯二甲酸与尿素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下,改变反应温度,用同样的方法探索出最佳的反应温度。
再加入Na2S·9H2O在大约90℃温度下反应2小时左右,将硝基还原成氨基,合成出产物四氨基锌酞菁,研究出最佳的反应条件。
N N N N N N Zn NH 22NH 2NH 2C CO OOHOH +Urea +ZnCl 2(NH 4)6Mo 7O 24.4H 2O150-210O C 4hNNNN NN NN Zn NO 2NO2NO 2NO22ON最后采用红外、紫外光谱对最佳的反应条件下的四硝基锌酞菁、四氨基锌酞菁表征。
四、参考文献[1] 尹彦冰, 姜海燕, 毛雪, 申书昌. 金属酞菁的合成及其激光解吸质谱研究[J]. 分子科学学报, 2009, 25(10): 365-367.[2] 邓建成, 邓晓琴. 固相合成铜酞菁的研究[J]. 湘潭大学学报, 1999, 21(4): 58-61.[3] 翟和生, 陈再鸿, 詹梦雄. 含取代基的金属酞菁的合成和光伏反应[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36(4): 589-593.[4] 桃李, 史成武, 刘清安, 夏梅, 张志海. 四羧基金属酞菁的合成及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的应用[J].硅酸盐学报, 2010, 38(1): 36-40.[5] 丛方地, 杜锡光, 赵宝中, 刘群, 陈彬. 两种四氨基铜酞菁异构体的合成及其分子中氨基的稳定性研究[J]. 分子科学学报, 2003, 19(1): 26-32.[6] 殷焕顺, 邓建成, 向能军, 刘黎, 金属酞菁羧酸衍生物的固相法合成[J]. 染料与染色,2006, 43(3): 17-19.[7] 殷焕顺, 邓建成, 周燕. 金属酞菁的固相法合成[J]. 染料与染色, 2004, 41(3):150-152.[8] 金永茂, 毛雪, 尹彦冰. 四卤代金属酞菁的合成及光谱研究[J]. 化工时刊, 2008,22(1): 15-17.[9] 汪茫, 陈红征, 杨士林. 酞菁类聚合物功能材料研究进展[J]. 功能高分子学报, 1994,7(2): 186-194.[10] 佘远斌, 杨锦宗. 酞菁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1998, 24(2):115-120.[11] 黄显雯, 吕汪洋, 冯桂华, 姚玉元, 陈文兴. 锌酞菁接枝温敏水凝胶的制备及光活性[J]. 功能材料. 2010, 41(2): 278-281.[12] 白青龙, 张春花, 程传辉, 夏道成, 范昭奇, 杜国成. α(β)-四-苯氧基金属酞菁的合成、表征和光谱性质[J]. 化工新型材料. 2010, 38(4): 58-60.[13] 夏道雨, 程传辉, 马春雨等. 新型四取代酞菁及金属酞菁的合成与表征[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0(4): 493-497.[14] 陈发普等. 水溶性酞菁化合物的合成[J]. 有机化学, 1990(10): 550-553.[15] 徐明生, 季振国, 阙继麒等. 回顾与展望酞菁及应用[J]. 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9,17(2): 1-6.[16] Gema de laTorre, Christian G. Claessens and Toma’s Torres. Phthalocyanines old dyes,newmaterials. Putting color in nanotechnology[M].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06, 12(3): 2000-2015.[17] Wenxing Chen, Wangyang Lu, Yuyuan Yao, and Minhong Xu. Highly Efficient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Dyes by Aqueous-Fiber Phase Transfer and in Situ Catalytic Oxidation Using Fiber-Supported Cobalt Phthalocyanine[J]. 2007, 41(17): 6240-6245. [18] Hao, Oliver J, Kim, Hyunook and Chiang, Pen-Chi. Decolorization of Wastewater.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0, 30(4): 449-505. [19] B. NAchar, K. S. Lokesh. Studies ontetra-amine phthalocyanines[J], 2004, 45(7):3358-3361.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研究方案:(1)本实验主要采用4-硝基邻苯二甲酸与ZnCl2在尿素,钼酸铵的催化条件下进行加热反应(即苯酐法)-固相合成法合成四硝基锌酞菁,再将其溶解于DMF溶剂,以硫化钠为催化剂还原成四氨基锌酞菁。
(2)对四硝基锌酞菁、四氨基锌酞菁分别进行红外和紫外光谱检测和分析。
(3)本实验主要考察四硝基邻苯二甲酸与尿素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四氨基锌酞菁的产率影响,以确定最佳反应条件。
工作进度安排:六、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出于对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考虑,目前合成锌酞菁的方法主要是固相合成法。
采用固相反应合成四硝基金属酞菁,再将其还原成四氨基金属酞菁,此法可以克服液相反应的缺点,而且纯度高,产率大,实验中大多由固相合成法完成。
研究的主要特点:控制其他变量相同,改变一组反应条件,先探索出生成硝基为取代基的四硝基锌酞菁的最适宜条件,在此条件下,改变另一组条件,研究出将硝基还原为氨基取代基的最佳的反应条件。
研究的创新点:(1)温度控制在150-210℃的条件下,改变反应物四硝基邻苯二甲酸与尿素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得到硝基取代产物,通过比较多组实验产物的产率,得出最佳的四硝基邻苯二甲酸与尿素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再将硝基还原为氨基。
(2)邻苯二腈法生产的优点主要是反应时间短、温度低、产品质量好、三废少。
但来源缺乏、合成的成本相当高而且毒性较大。
因此,目前合成金属酞菁的方法主要是苯酐法。
苯酐法又可以分为液相法和固相法,我们工业及实验室一般采用固相合成合成四硝基金属酞菁,再将其还原成四氨基金属酞菁,此法不但可以克服液相反应的缺点,而且实验除杂简单、纯度很高、产率也高,对环境的污染也小,节约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