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ppt介绍
合集下载
《中国戏曲文化》课件
![《中国戏曲文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72a24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1.png)
黄梅戏
《天仙配》、《女驸马》 等
评剧
《秦香莲》、《刘巧儿》 等
传统剧目介绍
昆曲
《牡丹亭》、《桃花扇》等
皮影戏
《鹤与龟》、《狐狸与乌鸦》等
经典剧目解析
《牡丹亭》
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展 现了人性、情感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 。
《西厢记》
《白蛇传》
讲述了白蛇精与许仙的爱情故事,以 及人、妖、神之间的矛盾与斗争。
戏曲与文学艺术
总结词
戏曲与文学艺术相互融合,戏曲的剧本创作和表演艺术汲取了文学艺术的精华,同时戏曲也是文学艺 术的传承和发扬。
详细描述
戏曲的剧本创作和表演艺术汲取了古代文学、诗词、小说等文学艺术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戏曲艺术 风格。同时,戏曲也通过表演文学名著、历史故事等,传承和发扬了文学艺术,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 验。
05
中国戏曲的国际影响与 传播
中国戏曲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传播历史
中国戏曲在海外传播的历史悠久 ,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当时一 些地方戏曲开始传入东南亚地区
。
传播途径
中国戏曲在海外的传播途径主要包 括商业演出、文化交流活动、教育 机构以及移民传播等。
影响力
中国戏曲在海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尤其在东南亚地区,许多人对京 剧、昆曲等中国传统戏曲有着浓厚 的兴趣和认知。
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总结词
起源与古代祭祀仪式
01
总结词
宋元时期的成熟与繁荣
03
总结词
明清时期的多样化与地方化
05
02
详细描述
中国戏曲起源于古代的祭祀仪式和乐舞,随 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表 演艺术形式。
04
中国戏曲的简介PPT课件
![中国戏曲的简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fe4ae0a6c30c2258019ec6.png)
汉剧
• /
• ,
·
传取 情胜 ,; 声旦 情行 并唱 茂腔 。绚
丽 多 彩 , 以 声
以七二 雍小旦 容、、 的八三 表贴净 演、、 和九四 醇夫末 厚、、 深十五 沉杂丑 的;、 唱末六 腔脚外
角 色 行 当 分 为 十 大 行 : 一 生 、
锣 , 节 奏 感 强 , 气 氛 强 烈 。
小或 打缺 和。 串它 打打 。法 其多 中样 ,, 串分 打为 配大 以打 马、
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
• 以砍柴为生的樵夫刘海住在武武陵丝瓜井,家有双 目失明的老母亲,生活非常贫困,靠着忠厚和勤劳, 他不仅支撑起家里的生活,还赢得了狐仙的爱慕。 狐狸变化的少女胡秀英,爱慕刘海勤劳、朴实。刘 海上山砍柴,秀英暗中相帮,刘海感觉奇怪,却四 处找不见人。刘海卖柴回家,路遇秀英,互道姓名 及家境后,秀英向刘海吐露爱慕之情。刘海觉得双 方贫富相差悬殊,当即表示拒绝。但秀英拦路不放。 刘海叫秀英答应三件事方与成婚:第一,要侍奉双 目失明的婆母;第二,要劳动;第三,要找个媒人。 秀英都答应了。于是,以柳树为媒,山作证,在山 林中二人结为夫妻,双双转回家中。
• 淮剧语言是以今江淮官话的方言为基调,并兼顾附 近的淮安、盐阜春草闯堂等地方言
• 淮剧唱腔除了新淮调、新悲调等主要唱调外,尚有 〔南昌调〕、〔淮悲调〕、〔春调〕、〔十字调〕、 〔下河调〕、〔叶子调〕等腔调,以及部分来自民 歌、小曲的调子,如〔磨房调〕、〔补缸调〕、 〔跳槽调〕、〔八段锦〕、〔蓝桥调〕等。
步法和身段比较丰富长于扇子和手巾的运用拥有表现农村生活的各种程式湖南花鼓戏虽说后来发展有了生旦净丑诸行当但小旦小生小丑仍占主要地位表演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也注重不断吸收传统的表演技巧湖南花鼓戏花鼓戏是湖南最著名的戏种源出于汉族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作为湖南各地花鼓戏流派的总称
中国戏曲ppt课件
![中国戏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471b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4.png)
中国戏曲ppt课件
2024/1/26
1
2024/1/26
• 中国戏曲概述 • 戏曲表演艺术 • 戏曲音乐与唱腔 • 戏曲舞台美术 • 经典剧目赏析 • 中国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2
01
中国戏曲概述
2024/1/26
3
定义与特点
2024/1/26
定义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 术,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 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
感谢观看
2024/1/26
28
2024/1/26
10
03
戏曲音乐与唱腔
2024/1/26
11
声腔与板式
声腔
戏曲音乐的基础,不同剧种有不同的 声腔体系,如京剧的西皮、二黄,川 剧的高腔、昆腔等。
板式
声腔中的节奏形式,通过板眼(强拍 和弱拍)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 气氛,如京剧中的原板、慢板、快板 等。
2024/1/26
12
乐器与伴奏
传统剧目的传承方式
探讨传统剧目如何通过口传心授、师徒相传等方式进行传 承,并分析这些传承方式的优缺点。
传统剧目的保护措施
介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传统剧目的保护措施,如建立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设立传承人制度等,并分析这些措施的 实施效果。
25
新编剧目的创新与发展
1
新编剧目的创作背景与动机
分析新编剧目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创作动机, 如反映时代精神、探索新的表演手法等。
14
04
戏曲舞台美术
2024/1/26
15
布景与道具
2024/1/26
布景
戏曲舞台布景简约而富有象征性,常采用象征性物件或局部景象来代表整体环境 ,如以山水画代表室外景象,以桌椅代表室内环境。
2024/1/26
1
2024/1/26
• 中国戏曲概述 • 戏曲表演艺术 • 戏曲音乐与唱腔 • 戏曲舞台美术 • 经典剧目赏析 • 中国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2
01
中国戏曲概述
2024/1/26
3
定义与特点
2024/1/26
定义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 术,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 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
感谢观看
2024/1/26
28
2024/1/26
10
03
戏曲音乐与唱腔
2024/1/26
11
声腔与板式
声腔
戏曲音乐的基础,不同剧种有不同的 声腔体系,如京剧的西皮、二黄,川 剧的高腔、昆腔等。
板式
声腔中的节奏形式,通过板眼(强拍 和弱拍)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 气氛,如京剧中的原板、慢板、快板 等。
2024/1/26
12
乐器与伴奏
传统剧目的传承方式
探讨传统剧目如何通过口传心授、师徒相传等方式进行传 承,并分析这些传承方式的优缺点。
传统剧目的保护措施
介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传统剧目的保护措施,如建立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设立传承人制度等,并分析这些措施的 实施效果。
25
新编剧目的创新与发展
1
新编剧目的创作背景与动机
分析新编剧目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创作动机, 如反映时代精神、探索新的表演手法等。
14
04
戏曲舞台美术
2024/1/26
15
布景与道具
2024/1/26
布景
戏曲舞台布景简约而富有象征性,常采用象征性物件或局部景象来代表整体环境 ,如以山水画代表室外景象,以桌椅代表室内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戏曲科普介绍PPT图文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戏曲科普介绍PPT图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bcf7e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8.png)
戏曲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文化传承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传承 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艺术瑰宝
戏曲是中国艺术的瑰宝之一,其表演艺术具有高度的规范化和程式化,体现了 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同时,戏曲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意境和场景氛围。同时,舞台布景还具有象征意义,如山水、云雾等元
素,都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和情感。
03
经典剧目与剧情简介
《牡丹亭》剧情简介及分析
剧情简介
杜丽娘在梦中与柳梦梅相遇并相爱,醒来后因思念柳梦 梅而病逝。柳梦梅得知杜丽娘的死讯后,掘坟救活了她 ,最终二人结为夫妻。 《牡丹亭》以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爱情的力量,展现了 人性对于自由和爱情的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戏曲
科普介绍
授课人:XXX
日期:XXX
➢ 戏曲概述与历史发展 ➢ 戏曲表演艺术形式与技巧 ➢ 经典剧目与剧情简介 ➢ 戏曲传承与保护现状分析 ➢ 戏曲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与价值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展望
01
戏曲概述与历史发展
戏曲定义及特点
戏曲定义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融合了唱 、念、做、打、舞等多种表演形式, 以虚拟化的舞台、程式化的表演和规 范化的服饰为特点。
《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 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分析
剧中对于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具有深 刻的社会意义。
《西厢记》剧情简介及分析
剧情简介
《西厢记》是元代戏曲家王实甫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张生与崔莺莺在普救寺相遇并一见钟情,随后张生通过书信向崔莺莺传情。崔莺莺的母亲为了家族利益 要将她许配给郑恒,但崔莺莺却爱上了张生。经过一系列波折,张生与崔莺莺终于结为夫妻。
中国戏曲艺术PPT课件
![中国戏曲艺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dfbc1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7.png)
豫剧《七品-- 芝麻官》
57
中国的地方戏
评剧《刘巧儿》
--
58
中国的地方戏
评剧《花为媒》
--
59
中国的地方戏
粤剧《搜书院》(马师曾-- 饰谢宝,红线女饰翠莲)60
中国的地方戏
粤剧《帝女花》
--
61
中国的地方戏
粤剧:红线女 《昭君出塞》
--
62
中国的地方戏
粤剧《关汉卿》 红线女.马师曾
--
中国戏曲艺术
--
1
一、中国戏曲的起源
▪ 戏曲概述
▪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 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 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 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 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 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 戏曲艺术体系。
--
39
6、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 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 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 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 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 堂变为了茶肆歌台。
--
40
7、徽班进京
--
35
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 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 一带的民间,时称永嘉杂剧。它是在宋杂 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 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 质朴为其特点,已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 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
--
27
▪ 2、时空的灵活性:戏曲不像话剧每场有固 定的时间、地点,它的时空是在剧中人的 唱、念、做、打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中国戏曲ppt介绍
![中国戏曲ppt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a8b1025bd64783e09122b30.png)
净 — 俗称花脸,依据 脸谱颜色来区分
丑 — 文丑、武丑等
四 大 名 旦
程砚秋、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
京剧的乐队
• 文场 :京胡 三弦 月琴 三大件等 • 武场: 鼓 板 大锣等打击乐器 • 欣赏”打虎上山”锣鼓片段 • 体验锣鼓谱
鼓 2/4 Xx xxxx xx x xxx x 钹 2/4 ox ox ox x ox x
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体对环境的作用而并不仅是环境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
戏曲音乐
• 一、戏曲艺术概述
戏曲音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它集 音乐、舞蹈、文学、诗歌、武术、杂技、舞美等中国 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于一身。全国范围内的戏剧剧种共 有400多种。
• 明清时期 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
(二)戏曲的分类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 剧。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 悲剧和喜剧、印度 梵剧并称为世界三 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 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 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 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 艺术光辉。
大锣 2/4 x x xo xx x x
片段欣赏
• 《霸王别姬》——传统剧目种介绍及剧目欣赏----黄梅戏
• 黄梅戏,唱腔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故得此名。 “采茶调” 流入安徽后,与当地民间歌舞、曲艺音乐相结合,最初形成“两小戏” (如《打猪草》、《夫妻观灯》)和“三小戏”(即小丑、小旦和小 生)的表演形式。清道光以后,黄梅戏在安庆等地与徽剧同台演出, 又受高腔的影响同时吸收了京剧的表演和音乐,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 格黄梅戏用内安庆地区的语言演唱,都用本嗓,亲切易懂。
丑 — 文丑、武丑等
四 大 名 旦
程砚秋、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
京剧的乐队
• 文场 :京胡 三弦 月琴 三大件等 • 武场: 鼓 板 大锣等打击乐器 • 欣赏”打虎上山”锣鼓片段 • 体验锣鼓谱
鼓 2/4 Xx xxxx xx x xxx x 钹 2/4 ox ox ox x ox x
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体对环境的作用而并不仅是环境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
戏曲音乐
• 一、戏曲艺术概述
戏曲音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它集 音乐、舞蹈、文学、诗歌、武术、杂技、舞美等中国 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于一身。全国范围内的戏剧剧种共 有400多种。
• 明清时期 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
(二)戏曲的分类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 剧。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 悲剧和喜剧、印度 梵剧并称为世界三 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 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 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 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 艺术光辉。
大锣 2/4 x x xo xx x x
片段欣赏
• 《霸王别姬》——传统剧目种介绍及剧目欣赏----黄梅戏
• 黄梅戏,唱腔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故得此名。 “采茶调” 流入安徽后,与当地民间歌舞、曲艺音乐相结合,最初形成“两小戏” (如《打猪草》、《夫妻观灯》)和“三小戏”(即小丑、小旦和小 生)的表演形式。清道光以后,黄梅戏在安庆等地与徽剧同台演出, 又受高腔的影响同时吸收了京剧的表演和音乐,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 格黄梅戏用内安庆地区的语言演唱,都用本嗓,亲切易懂。
中国的戏曲文化PPT课件.ppt
![中国的戏曲文化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e92b18cb14e852458fb579d.png)
豫剧
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 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 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 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豫剧的流行地区分布甚广,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新疆、西藏都 有豫剧演出。
在皮簧戏衍变为京戏的过程中,同治、光绪年间皮簧班中改笛子为 胡琴,统一了伴奏乐器以后,陆续出现了一批著名演员。他们在不同程 度上都善于吸取其他地方戏的各种优点,并在艺术形式方面敢于进行革 新尝试,形成了皮簧戏舞台上争奇斗胜、百花齐放的局面,迅速促进了 皮簧戏的发展,终于形成一个崭新的剧种──京剧。近百年来,这个剧 种遍及全国,已成为中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种。一度称 “平剧”,后称京剧。
戏种介绍
起源:
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徽剧,通 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道光年间,汉调进京,被二簧调吸 收,形成徽汉二腔合流。《燕京岁时记》载:“咸丰以前,最重昆腔高腔…… 咸丰以后,专重二簧。”其中所提二簧,即指包括西皮在内的皮簧戏。 王梦生《梨园佳话》称:“徽调者,皮簧是也。”可见在民国初年还有 人把皮簧称作徽调。但严格地说,二簧与皮簧两个名称应有区别:二簧 只代表初期的徽调,而皮簧则为包括西皮在内的新的徽调。至清末民初, 通称皮簧戏。光绪、宣统年间,北京皮簧班接踵去上海演出,因京班所 唱皮簧与同出一源、来自安徽的皮簧声腔不同,而且更为悦耳动听,遂 称为“京调”,以示区别。民国以后,上海梨园全部为京班所掌握,于 是正式称京皮簧为“京戏”。“京戏”一名,实创自上海,而后流传至 北京。
京剧
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 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道光年间,汉调进京,被二簧调吸收,形成徽汉 二腔合流。《燕京岁时记》载:“咸丰以前,最重昆腔高腔……咸丰以后,专重 二簧。”其中所提二簧,即指包括西皮在内的皮簧戏。王梦生《梨园佳话》 称:“徽调者,皮簧是也。”可见在民国初年还有人把皮簧称作徽调。但严 格地说,二簧与皮簧两个名称应有区别:二簧只代表初期的徽调,而皮簧则 为包括西皮在内的新的徽调。至清末民初,通称皮簧戏。光绪、宣统年间, 北京皮簧班接踵去上海演出,因京班所唱皮簧与同出一源、来自安徽的皮簧 声腔不同,而且更为悦耳动听,遂称为“京调”,以示区别。民国以后,上 海梨园全部为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京皮簧为“京戏”。“京戏”一名, 实创自上海,而后流传至北京。
《戏曲的有关知识》课件
![《戏曲的有关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beca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d.png)
《戏曲的有关知识 》ppt课件
目 录
• 戏曲概述 • 戏曲的表演体系 • 戏曲的角色行当 • 戏曲的剧种与剧目 • 戏曲的传承与保护
1
戏曲概述
戏曲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综合表演艺术 总结词:程式化表演 总结词:虚拟性
详细描述:戏曲是一种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 演形式的综合艺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和 人物形象。
格和唱腔而著名。
越剧的传统剧目多以才子佳人、 爱情故事为背景,情节曲折,情
感丰富。
《红楼梦》、《西厢记》、《梁 祝》等都是越剧的经典之作。
05
戏曲的传承与保护
戏曲传承面临的挑战
观众流失
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年轻观众更倾向于电影、电视剧等新媒体, 导致戏曲观众群体老龄化,市场逐渐萎缩。
资金不足
戏曲艺术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剧团运营、演员培 养、演出场地建设等,资金短缺制约了戏曲的发展。
详细描述:戏曲表演有一套严格的程式规范,包括唱腔 、身段、动作等都有一定的标准,体现了戏曲艺术的独 特魅力。
详细描述:戏曲表演中常常采用虚拟化的表现手法,如 演员通过简单的动作或道具来表现骑马、行船等场景, 具有很高的艺术想象力。
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总结词
起源与宋元时期
01
总结词
发展与明清时期
03
总结词
出语言的韵味和情感。
念白表演在不同的剧种中有所 不同,如京剧中韵白、京白等 不同形式的念白。
念白表演在戏曲中具有重要的 作用,它能够突出人物的性格 特点和情感变化,增强观众对 剧情的理解和感受。
做打表演
做打表演是戏曲中的形体表演 ,包括身段、武打、翻滚等动 作。
做打表演要求演员具备扎实的 功底和熟练的技巧,能够准确 地表现出各种动作的精髓和美 感。
目 录
• 戏曲概述 • 戏曲的表演体系 • 戏曲的角色行当 • 戏曲的剧种与剧目 • 戏曲的传承与保护
1
戏曲概述
戏曲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综合表演艺术 总结词:程式化表演 总结词:虚拟性
详细描述:戏曲是一种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 演形式的综合艺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和 人物形象。
格和唱腔而著名。
越剧的传统剧目多以才子佳人、 爱情故事为背景,情节曲折,情
感丰富。
《红楼梦》、《西厢记》、《梁 祝》等都是越剧的经典之作。
05
戏曲的传承与保护
戏曲传承面临的挑战
观众流失
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年轻观众更倾向于电影、电视剧等新媒体, 导致戏曲观众群体老龄化,市场逐渐萎缩。
资金不足
戏曲艺术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剧团运营、演员培 养、演出场地建设等,资金短缺制约了戏曲的发展。
详细描述:戏曲表演有一套严格的程式规范,包括唱腔 、身段、动作等都有一定的标准,体现了戏曲艺术的独 特魅力。
详细描述:戏曲表演中常常采用虚拟化的表现手法,如 演员通过简单的动作或道具来表现骑马、行船等场景, 具有很高的艺术想象力。
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总结词
起源与宋元时期
01
总结词
发展与明清时期
03
总结词
出语言的韵味和情感。
念白表演在不同的剧种中有所 不同,如京剧中韵白、京白等 不同形式的念白。
念白表演在戏曲中具有重要的 作用,它能够突出人物的性格 特点和情感变化,增强观众对 剧情的理解和感受。
做打表演
做打表演是戏曲中的形体表演 ,包括身段、武打、翻滚等动 作。
做打表演要求演员具备扎实的 功底和熟练的技巧,能够准确 地表现出各种动作的精髓和美 感。
戏曲简介PPT课件 图文
![戏曲简介PPT课件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4a65403802d276a201292e0a.png)
黄梅戏两大唱腔 平词、花腔
平词 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旋律听起来委婉悠扬, 是正本戏的主要唱腔。
代表作有 《女驸马》《天仙配》
花腔 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 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
代表作品有 《夫妻观灯》、《蓝 桥 会》等。
学习与实践
(独白)
走出门来抬头看,三条大路走中间,逛大街
梨园百花 黄梅戏
传统经 典
戏
唱与答
刚刚大家演唱的“唱段”属于什么艺术形 式中的“哪一种”?
戏曲
京 剧 :又称京戏,在台湾又称平 剧、国 剧,它起源于安徽,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 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
戏曲
是“戏中之曲”,是在戏中演唱唱词包含 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 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
中国“戏曲”有三百六十种剧种,是一
个庞大的艺术群体,各剧种之间最大的区 别是音乐风格的不同, 依据不同地方的音乐 语言的特点形成而发展的。
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剧种统称为“地方戏”
➢ 我国有哪些戏曲的剧种? ➢ 它们各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方?
地方剧种
南方 北方
黄梅戏 越剧 川剧 花 鼓戏
花灯戏 采 茶戏等
课堂小结
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 浓郁清新的生活气息 美妙动听的曲调唱腔 举手投足间尽是故事 ——这就是黄梅戏!
京剧 豫剧 评剧 秧歌戏
黄梅戏
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是在皖(安徽省)、鄂 (湖北省)、赣(江西省)三省毗邻的黄梅县形 成的,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 发展而成,以地方语言进行演唱。
黄梅戏行当
➢ 黄梅戏的行当:
正旦
正生
花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平词 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旋律听起来委婉悠扬, 是正本戏的主要唱腔。
代表作有 《女驸马》《天仙配》
花腔 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 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
代表作品有 《夫妻观灯》、《蓝 桥 会》等。
学习与实践
(独白)
走出门来抬头看,三条大路走中间,逛大街
梨园百花 黄梅戏
传统经 典
戏
唱与答
刚刚大家演唱的“唱段”属于什么艺术形 式中的“哪一种”?
戏曲
京 剧 :又称京戏,在台湾又称平 剧、国 剧,它起源于安徽,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 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
戏曲
是“戏中之曲”,是在戏中演唱唱词包含 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 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
中国“戏曲”有三百六十种剧种,是一
个庞大的艺术群体,各剧种之间最大的区 别是音乐风格的不同, 依据不同地方的音乐 语言的特点形成而发展的。
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剧种统称为“地方戏”
➢ 我国有哪些戏曲的剧种? ➢ 它们各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方?
地方剧种
南方 北方
黄梅戏 越剧 川剧 花 鼓戏
花灯戏 采 茶戏等
课堂小结
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 浓郁清新的生活气息 美妙动听的曲调唱腔 举手投足间尽是故事 ——这就是黄梅戏!
京剧 豫剧 评剧 秧歌戏
黄梅戏
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是在皖(安徽省)、鄂 (湖北省)、赣(江西省)三省毗邻的黄梅县形 成的,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 发展而成,以地方语言进行演唱。
黄梅戏行当
➢ 黄梅戏的行当:
正旦
正生
花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的戏曲文化PPT课件.ppt
![中国的戏曲文化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e92b18cb14e852458fb579d.png)
Hale Waihona Puke 京剧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 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道光年间,汉调进京,被二簧调吸收,形成徽汉 二腔合流。《燕京岁时记》载:“咸丰以前,最重昆腔高腔……咸丰以后,专重 二簧。”其中所提二簧,即指包括西皮在内的皮簧戏。王梦生《梨园佳话》 称:“徽调者,皮簧是也。”可见在民国初年还有人把皮簧称作徽调。但严 格地说,二簧与皮簧两个名称应有区别:二簧只代表初期的徽调,而皮簧则 为包括西皮在内的新的徽调。至清末民初,通称皮簧戏。光绪、宣统年间, 北京皮簧班接踵去上海演出,因京班所唱皮簧与同出一源、来自安徽的皮簧 声腔不同,而且更为悦耳动听,遂称为“京调”,以示区别。民国以后,上 海梨园全部为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京皮簧为“京戏”。“京戏”一名, 实创自上海,而后流传至北京。
豫剧在声腔上属梆子腔系,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成 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杞县志》记载,当时本地 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 “梆罗卷”。
豫剧音乐分有四个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福调”;以商 邱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 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 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豫剧
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 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 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 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豫剧的流行地区分布甚广,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新疆、西藏都 有豫剧演出。
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原名“平腔梆子戏”, 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关外有“奉天 落子”的称谓。莲花落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 久,流域甚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锣 2/4 x x xo xx x x
片段欣赏
• 《霸王别姬》——传统剧目 • 《红灯记》——现代京剧
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
剧种介绍及剧目欣赏----黄梅戏
• 黄梅戏,唱腔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故得此名。 “采茶调” 流入安徽后,与当地民间歌舞、曲艺音乐相结合,最初形成“两小戏” (如《打猪草》、《夫妻观灯》)和“三小戏”(即小丑、小旦和小 生)的表演形式。清道光以后,黄梅戏在安庆等地与徽剧同台演出, 又受高腔的影响同时吸收了京剧的表演和音乐,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 格黄梅戏用内安庆地区的语言演唱,都用本嗓,亲切易懂。
黄两种声腔为主的全国性剧种。1790年,南方的“三庆”、 “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进京演出,并与其 他剧种(特别京剧,进而取代了昆曲,流行全国。
• 2、京剧的行当有:生、旦、净、末、丑之分。行当的划分 是以角色的性别、社会身份、性格等为依据。伴奏音乐分为 “文场”一般指笛子、胡琴、琵琶、扬琴等丝竹乐部分; “武场”一般指打击乐部分。主要用于舞蹈、武打或技巧性 场面,也用于烘托情绪、渲染气氛、制造戏剧效果。戏剧的 锣鼓具有统一全剧表演节奏的作用。
• 唐中后期 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 宋金时期 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 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
• 元朝时期 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 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 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其中最为杰出的 作曲家为关汉卿,他的代表作《窦娥冤》历来被后人称 颂。
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
小结
中国戏曲它代表中国文化的 传承,而且是世界艺术殿堂中 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了解 它、学唱它,把戏曲音乐发扬 光大。
虚拟性
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 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 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 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是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 特征是。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
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
四、剧种介绍及剧目欣赏——京剧
• 1、京剧:其产生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是以西皮和二
传统京剧 现代京剧 时间: 之前 五四运动 之后 题材:历史题材 现实题材 伴奏:传统乐器 乐队加入
管弦乐伴奏
唱念做打
板-强 眼-弱 一板一眼 2/4 有板无眼1/4 1/8 无板无眼 散拍
一板二眼 ¾
一板三眼 4/4
唱
念
做
打
京剧的角色行当、脸谱::
生 —老生、小生、武生
旦 — 青衣、花旦、武旦、 刀马旦、老旦
• 解放后,黄梅戏得到很快的发展,《天仙配》、《女驸马》等剧已拍 成电影,早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梅戏《女驸马》选段
为救李郎离家园, 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 帽插宫花好哇, 好新鲜哪!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 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人人夸我潘安貌, 原来纱帽照哇, 照婵娟哪!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 我考状元不为做高官, 只为了多情的李公子, 夫妻恩爱花儿好月儿圆哪!
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 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 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 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 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 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 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 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 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 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 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 明的表演艺术。
净 — 俗称花脸,依据 脸谱颜色来区分
丑 — 文丑、武丑等
四 大 名 旦
程砚秋、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
京剧的乐队
• 文场 :京胡 三弦 月琴 三大件等 • 武场: 鼓 板 大锣等打击乐器 • 欣赏”打虎上山”锣鼓片段 • 体验锣鼓谱
鼓 2/4 Xx xxxx xx x xxx x 钹 2/4 ox ox ox x ox x
戏曲音乐
• 一、戏曲艺术概述
戏曲音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它集 音乐、舞蹈、文学、诗歌、武术、杂技、舞美等中国 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于一身。全国范围内的戏剧剧种共 有400多种。
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
戏曲的形成与发展
• 先秦时期 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
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 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 (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 “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 明清时期 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
(二)戏曲的分类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 剧。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 悲剧和喜剧、印度 梵剧并称为世界三 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 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 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 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 艺术光辉。
片段欣赏
• 《霸王别姬》——传统剧目 • 《红灯记》——现代京剧
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
剧种介绍及剧目欣赏----黄梅戏
• 黄梅戏,唱腔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故得此名。 “采茶调” 流入安徽后,与当地民间歌舞、曲艺音乐相结合,最初形成“两小戏” (如《打猪草》、《夫妻观灯》)和“三小戏”(即小丑、小旦和小 生)的表演形式。清道光以后,黄梅戏在安庆等地与徽剧同台演出, 又受高腔的影响同时吸收了京剧的表演和音乐,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 格黄梅戏用内安庆地区的语言演唱,都用本嗓,亲切易懂。
黄两种声腔为主的全国性剧种。1790年,南方的“三庆”、 “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进京演出,并与其 他剧种(特别京剧,进而取代了昆曲,流行全国。
• 2、京剧的行当有:生、旦、净、末、丑之分。行当的划分 是以角色的性别、社会身份、性格等为依据。伴奏音乐分为 “文场”一般指笛子、胡琴、琵琶、扬琴等丝竹乐部分; “武场”一般指打击乐部分。主要用于舞蹈、武打或技巧性 场面,也用于烘托情绪、渲染气氛、制造戏剧效果。戏剧的 锣鼓具有统一全剧表演节奏的作用。
• 唐中后期 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 宋金时期 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 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
• 元朝时期 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 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 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其中最为杰出的 作曲家为关汉卿,他的代表作《窦娥冤》历来被后人称 颂。
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
小结
中国戏曲它代表中国文化的 传承,而且是世界艺术殿堂中 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了解 它、学唱它,把戏曲音乐发扬 光大。
虚拟性
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 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 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 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是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 特征是。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
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
四、剧种介绍及剧目欣赏——京剧
• 1、京剧:其产生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是以西皮和二
传统京剧 现代京剧 时间: 之前 五四运动 之后 题材:历史题材 现实题材 伴奏:传统乐器 乐队加入
管弦乐伴奏
唱念做打
板-强 眼-弱 一板一眼 2/4 有板无眼1/4 1/8 无板无眼 散拍
一板二眼 ¾
一板三眼 4/4
唱
念
做
打
京剧的角色行当、脸谱::
生 —老生、小生、武生
旦 — 青衣、花旦、武旦、 刀马旦、老旦
• 解放后,黄梅戏得到很快的发展,《天仙配》、《女驸马》等剧已拍 成电影,早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梅戏《女驸马》选段
为救李郎离家园, 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 帽插宫花好哇, 好新鲜哪!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 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人人夸我潘安貌, 原来纱帽照哇, 照婵娟哪!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 我考状元不为做高官, 只为了多情的李公子, 夫妻恩爱花儿好月儿圆哪!
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 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 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 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 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 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 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 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 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 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 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 明的表演艺术。
净 — 俗称花脸,依据 脸谱颜色来区分
丑 — 文丑、武丑等
四 大 名 旦
程砚秋、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
京剧的乐队
• 文场 :京胡 三弦 月琴 三大件等 • 武场: 鼓 板 大锣等打击乐器 • 欣赏”打虎上山”锣鼓片段 • 体验锣鼓谱
鼓 2/4 Xx xxxx xx x xxx x 钹 2/4 ox ox ox x ox x
戏曲音乐
• 一、戏曲艺术概述
戏曲音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它集 音乐、舞蹈、文学、诗歌、武术、杂技、舞美等中国 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于一身。全国范围内的戏剧剧种共 有400多种。
音乐美学与音乐欣赏
戏曲的形成与发展
• 先秦时期 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
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 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 (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 “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 明清时期 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
(二)戏曲的分类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 剧。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 悲剧和喜剧、印度 梵剧并称为世界三 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 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 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 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 艺术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