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的治疗体会

合集下载

手术切除加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耳垂瘢痕疙瘩的临床体会

手术切除加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耳垂瘢痕疙瘩的临床体会
① 嘉兴市妇幼保健院 浙江 嘉兴 314000
之 间 的 正 常 平衡 关 系 遭 到 破 坏 ,是 产 生 睑袋 的 主 要原 因 。根 据 睑 袋 解 剖 形 态 和形 成 特 征 ,进 行 睑袋 治 疗 时 ,主要 从 加 强 眼 袋 前 壁 和处 理 好 睑袋 内容 物 。
目前 ,临 床 治疗 眼袋 的主 要 方 法有 外 路 法 、 内路法 和激 光 法 。 过 去 传 统 手 术 方 式 有 术 后 恢 复 时 间 长 、 容 易 遗 留 瘢 痕 、合 并 睑 外 翻 及瘀 血呈 熊 猫 眼 状 等 缺 点 。普 通 的 CO:激 光 连 续 波 切 割 . 由于 激 光切 割 速 度 太 慢 或 汽化 能 量 不 足 ,常 导 致 组 织 焦 碳 化 后 两 方 面 人 手 产 生 周 围 组 织 粘 连 和 严 重 水 肿 。 随着 社 会 发 展 ,人们 对美 容 行 业 的 标 准 要求 越 来 越 高 ,用 先 进 的激 光 技 术 取 代 传 统 的 手术 方 式 是 美 容 医学 的发 展 趋 势嘲。 超 脉 冲激 光 去 眼 袋 法 主 要 适 用 于 年 轻 人 、青 年 人 和 下 睑 支 持结 构功 能 良好 的 中年 人 。新 型 的高 能 超 脉 冲激 光方 法 , 主 要 是 利 用 超 高 能 、 超 频 率 的 脉 冲 激 光 瞬 间 气 化 眼 袋 脂 肪 。 CO:脉 冲激 光 的 脉 宽 控 制 在 1 ms以 内 ,皮 肤 组 织 的 穿 透 深 度 浅 ,其 吸 收 系数 高 ,能 对 组 织 进 行 快 速 切 割 ,封 闭 2 mm 以 内的 血 管 ,而 热 损 伤 则 控 制 在 100 m 范 围 内 ,避 免 了 普 通 手 术 中 可 能 出 现 的 出 血 现 象 ,术 中 出 血 甚 少 ,手 术 野 清 晰 ,手术 时 间短 ,术 后 恢 复 快 ,创 El小 不 需 包 扎 ,不 影 响 日 常 生 活 。 相关 报 道 表 明 ,激 光 照射 后 可 促 使 局 部 皮肤 弹性 纤 维 再 生 、重 新 排 列 ,使 皮 肤 恢 复 弹 性 ,不 易 产 生 瘢 痕 。 除 上 述 优 点 外 ,超 脉 冲 CO 激 光 眼 袋 整 复 术 最 显 著 的 优 越 性 就 在 于 可 以减 轻 术 后 水 肿 。 据 相 关 文 献 [71报 道 , 常规 传 统 手 术 后 瘀 血 、水 肿发 生率 高 达 88% ,而 激 光 只 有 6% 。

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护理体会

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护理体会

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提高瘢痕治疗的效果。

方法采取提高注射技巧,严格掌握剂量,合理安排周期,增加患者依从性,科学的生活护理。

结果本组180例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

结论通过注射治疗,减少皮损复发,达到临床痊愈,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注射;瘢痕疙瘩;护理瘢痕疙瘩是一种特殊的增生性瘢痕,是皮肤损伤后的一种病理性愈合,是皮肤科常见和难治性疾病,瘢痕疙瘩不仅影响外观且伴有瘙痒疼痛,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身心负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药物注射治疗瘢痕疙瘩是一种常见及有效的治疗方法[1],治疗中要怎样提高注射技巧,为每位病人提供合理的治疗周期、生活和饮食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先将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80例,其中男性115例,女性65例,年龄29-74岁,平均(50.3±6.4)岁,病程5-12年,平均8年,治疗疗程6-18个月,74例(41%)患者曾接受过多种治疗,包括激素治疗、同位素敷贴、手术切除等,治疗后复发或无法控制。

1.2 方法备齐用物、采用0.25% 5-氟脲嘧啶和曲安奈德的混合液0.2ml/cm2根据患者皮损的面积选择抽取药液,首次用量0.25%5-氟脲嘧啶:曲安奈德为1:1。

操作前用医用皂液用七部洗手法洗手,用碘伏消毒皮损两遍,消毒范围8-10厘米,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减少感染机会,从皮损边缘进针,手持注射器针头与皮损呈5-10°角进针,边进针边推药,皮损颜色由红变白,注射完毕,顺势快速拔出针头,用棉签压迫注射部位,直至血凝。

2 周期治疗次数及疗程,通常每2周注射1次,共注射3到8次,皮损充血减退、瘙痒缓解、部分变平。

之后根据皮损血运与平复情况逐渐降低药物浓度,注射周期延长,皮损平复之后进入维持期。

此时,延长药物间隔及药物浓度,5-氟脲嘧啶由0.25%渐减至0.08%、曲安奈德由1.0%减至0.1%,一般在治疗6个月至一年后,瘢痕疙瘩基本平复、充血不明显,自觉症状消失。

手术切除加Sr 90敷贴治疗耳垂瘢痕疙瘩的心得体会

手术切除加Sr 90敷贴治疗耳垂瘢痕疙瘩的心得体会

愈 合 过 程 中瘢 痕 过 度 生 长所 致 的瘤 样 病 变 , 常 伴 有 疼 痛 、 常 瘙
痒等 自觉 症 状 。和 其 他 部 位 的 瘢 痕 疙 瘩 一 样 , 术 切 除 后 的 手 高 复发 率 是 其 治 疗 棘 手 的 主 要 原 因 。 耳 部 的 形 状 较 为 特 殊 ,
瘢 痕 疙 瘩 手术 切 除 后 必 须 要 兼 顾 外 耳 的形 状 , 是 耳 部 瘢 痕 这
3特 的增 生 性 瘢 痕 , 皮 肤 损 伤 后 的 一 是
种 病 理 性 愈合 。大 量 的 遗传 流 行病 学 研 究 和 分 子 遗 传 学 研 究
瘢 痕 疙瘩 是 由大 量 胶 原 增 生 、 积 , 现 为 过 度 生 长 的一 堆 表 类病 理性 瘢 痕 。耳 垂 是 瘢 痕 疙 瘩 的好 发 部 位 之 一 , 大 部 分 它
是 因 为穿 耳 孔 导 致 , 有 一 部 分 是 由耳 部 的创 伤 、 伤 后 皮 肤 还 烧
年 的随 访 观 察 , 今 无 复 发 , 廓 外 形 正 常 , 垂 柔 软 , 异 常 至 耳 耳 无 瘢 痕 , 泽 基 本 接 近 正 常 , 未 有 任 何 并 发症 。 色 且
的患 者 也 能 够 分 享 腹 腔 镜这 一先 进 的诊 疗 手段 , 其 是 未 婚 、 尤 未 生 育 的 患 者 , 高 了她 们 以后 的生 活质 量 。 提
[ 稿 日期 : 1 一¨ 一2 编 校 : 巧娟 ] 收 2 0 0 2 岳
手 术 切 除 加 S 如 贴 治 疗 耳 垂 瘢 痕 疙 瘩 的 心 得 体 会 r敷
法, 取得 满意 效 果 , 报告 如 下 。
前 治 疗 瘢 痕 方 法 很 多 , 冷 冻 ( 愈 率 仅 为 3 . % ) 纯 手 术 如 治 32 单

王寅教授火针治疗瘢痕疙瘩经验

王寅教授火针治疗瘢痕疙瘩经验

王寅教授火针治疗瘢痕疙瘩经验【摘要】瘢痕疙瘩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顽固性皮肤疾病,祖国医学对它的相关论述亦不多见,目前尚无公认而显效的治疗方法。

王寅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针灸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她对瘢痕疙瘩的认识和治疗独具创见,疗效显著。

本文将对祖国医学对瘢痕疙瘩的认识及王寅教授火针治疗瘢痕疙瘩的经验加以论述。

【关键词】瘢痕疙瘩;火针治疗;名医经验【中图分类号】r24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96-02瘢痕疙瘩是发生在皮肤组织上的一种良性纤维组织过度增生。

中医称之为“蟹足肿”、“肉龟疮”、“黄瓜疽”、“锯痕症”、“肉蜈蚣”等。

《中国医学大辞典》云:“此证由心肾二经受邪所致,生于胸背两胁间,严如龟形,头尾四足皆具,皮色不红,高起二寸,疼痛难忍”。

本病是一种较为顽固的毁容性皮肤病,迄今尚无满意疗法,是皮肤科及整形外科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王寅教授采用火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王教授左右,得益匪浅。

1 祖国医学对瘢痕疙瘩的认识1.1 临证特点:瘢痕疙瘩临床较为少见,中医古籍记载亦不多见,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称之为“黄瓜痈”,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称“肉龟”,近代皮肤科名医赵炳南称其为“锯痕症”。

瘢痕疙瘩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皆可发病。

全身均可发生,以胸骨区,肩胛区多见,亦可见于四肢、耳廓、下颌等处。

病变常发生在外伤、炎症或手术后,亦可自发而起。

病程进展缓慢,扩大到一定程度常自动停止发展,鲜有自愈者。

常因抓挠、摩擦等刺激加速发展。

瘢痕初起,原有创口部位增生高起,继而形成坚硬斑块,超出原有创口范围,表面光滑,无皮肤纹理,颜色暗红或淡红色,形如蟹足或蜈蚣,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数目不定。

常有瘙痒或刺痛等不适。

部分患者阴雨天症状可加重。

21例耳部瘢痕疙瘩手术综合治疗及护理体会

21例耳部瘢痕疙瘩手术综合治疗及护理体会
的研 究 显 示 :行 为 护 理 干 预联 合 托 特 罗 定在 波特 兰 行 为 问题检查表 ( P o r t l a n d P r o b l e m B e h a v i o r C h e c k l i s t , P P B C ) 、 膀 胱过 度 活 动症 症 状 调查 表 ( O v e r a c t i v e B l a d d e r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t e r mi n o l o g y o f l o we r u in r a r y t r a c t f u n c t i o n :r e p o r t f r o m t h e
酸 坦 索 罗辛 后 效 果 明显 , 但 仍 不 能 完全 治 愈 O A B, 因此 为 改善 患 者 的 临床 症状 就 需要 加 强护 理 干 预 。 Wy m a n J F 等【 5 J
育 。不 良的生活 方 式有 可 能诱 发 及加 重 O AB 的症 状 , 通 过
护 理 教育 远 离危 险 因 素 。 由于 O A B 的治 疗 周期 较 长 , 院外 进行 自行 行 为 护理 干 预 尤 为重 要 。 参 考 文献 :
【 1】 A b r a ms P , C a r d o z o L , F a l l M , e t a 1 . T h e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o f
s t y l e mo d i i f c a t i o n s a n d b e h a v i o u r l i a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i n t h e t r e a t -
等【 6 ] 的另一篇研究显示行 为护理 干预联合 药物治疗 比单

液氮冷冻治疗瘢痕疙瘩160例体会

液氮冷冻治疗瘢痕疙瘩160例体会
2 例予右半结肠 切除手术 ; 例术者因不能完全确定 , 阑尾切 1 予 除术 , 术后 l 周予气钡双重造影 , 确诊 为回盲部肿瘤后 , 予右半 结肠切除 手术 ; 例 因阑尾坏疽 , 1 予阑尾切除 、 腹腔 引流 , 术后半
个月予气钡双重造影 , 进一 步确诊后 , 予右半结肠切除手术 。术
治 。 者 对 我 院 发生 的 7例 阑尾 炎 合 并 结肠 肿 瘤 进 行 了总 结 分 笔
2 体 会 与 讨 论
①美 国癌 肿协会 提出 的结肠癌 检查程序 :0岁开始 每年 4 做直肠指检 ;0岁以后 , 5 每年用 G a c 片试验做大便 隐血检 ui 涂 a
查 ;0岁和 5 岁时做 乙状结肠镜检查 , 5 1 如果阴性 , 以后每 3 ~ 年
则、 表面不平 的瘢痕用 喷射 法 , 保护周 围正常皮肤 , 用硬纸板在
其 中央剪成与皮损大小形状一致 的小洞 , 然后放于其上 。加压
接触或喷射法治疗每次采用 2 3次冻融 ,每次待其 自然融解 。 N
治 疗 时 间 根 据 病 变 部 位 、 小 、 度 及 年 龄 等 一 般 l 10s 大 厚 0— 2 ,
5年复 查 1 。对 结 直 肠 癌 发 病 可 能性 较 大 的 患 者 ( 族 性 多 次 家
析, 现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法
发性 息肉病 、 溃疡性结肠炎 、 肉或癌肿家族史 、 息 大肠息 肉或癌 肿个人史、 性生殖器癌肿史者 )检查次数要更多、 女J , 更仔细f 如常
龄4 O岁 ~ O岁 1 ,O ~ 0岁 2例 ,0岁 ~ 0岁 4例 ; 5 例 5岁 6 6 8 术前
发现 1 , 例 术中发现 4例 , 术后发现 2例 。术前 1 , 例 考虑 急性 化脓性 阑尾炎 , 直肠指检考虑直肠 癌 , 予抗炎 治疗 , 周后经肠 l

耳垂瘢痕疙瘩于术切除的体会

耳垂瘢痕疙瘩于术切除的体会
局 部 注射 治 疗 耳 垂 的 瘢 痕疙 瘩 效 果 较 满 意 , 将 结 果 报道 如 下 。 现
个 月复发 , 年后二次手术 , 1 术后 随访 4年未复发。7例至今未再 复发 , 耳垂柔软外貌正常。
3 讨论
瘢痕疙瘩是指皮肤疤痕 内大量结缔组织增 生和玻 璃样变所 形成的瘤样 病变 , 国外黑色人种报道较多 , 国内耳部瘢痕疙瘩的
报 导相 对 少 见 日 。
多种文献记 载 , 瘢痕疙 瘩的手术 原则为 :
原则操作 , 争取创 口 I 期愈合 。顺皮纹作切 口 , 刀片垂直皮肤表
面 , 作 轻 柔 , 械 锐 利 , 血 充 分 , 无 张 力 下 缝 合 。这 样 的 说 动 器 止 在

临床探 讨 ・
21 0 0年 6月 第 4 卷 第 1 8 6期
耳 痕疙瘩 切除的 垂瘢 于术 体会
陈正五 李燕侠 ( 河南省鲁山县人 民医院耳鼻 咽喉科 , 河南鲁 山 4 7 0 ) 63 0
【 要】目的 探讨耳垂瘢痕疙瘩 手术 治疗 的效果 。方法 对本组 7例 8只耳耳垂瘢痕疙瘩 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加曲安奈德 摘
法过于原则 , 不够 具体 , 不便于操作 , 没有 突出耳垂瘢痕疙 瘩 的 特点 , 究竟怎样做到无创 , 理论 比较空泛 。总结笔者的手术体 其
会 , 垂 瘢 痕 疙 瘩 的 手 术 应 注 意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 1耳 垂 瘢 痕 疙 耳 ()
瘩仅 有形 态上 的异常 , 有瘢痕 牵扯 、 没 挛缩 所致 的伸屈 活动 障 碍, 不必要 对周 嗣组 织做 充分 的松解 , 因手术充 分松解 是对颈
[ 中图分类号】R 6 .9 742
[ 文献标识码】A

中药祛疤成功案例

中药祛疤成功案例

中药祛疤成功案例在医学领域,中药祛疤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验证,中药祛疤已经在很多疤痕患者身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药祛疤成功案例,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中药祛疤的优势和治疗效果。

案例一:瘢痕疙瘩消失的奇迹小明是一位从事建筑工人的年轻人,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导致了面部严重烧伤,留下了深深的瘢痕疙瘩。

经过多次的尝试,他尝试了中药祛疤治疗。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他的瘢痕疙瘩逐渐平缓,皮肤也变得光滑,恢复了他原本的容貌。

这个案例使得小明重新获得了自信和面对生活的勇气。

案例二:手术后疤痕消散小红是一位刚刚进行完腹部手术的患者,手术后留下了明显的疤痕。

她选择了中药祛疤治疗,每天坚持用中药水洗涤伤口,并且服用中药调理身体。

经过数个月的治疗,她的疤痕逐渐消散,肌肤恢复了柔软光滑的状态,让她感到非常惊喜和满意。

案例三:减轻疤痕瘙痒张先生是一位面积广泛的烧伤患者,瘢痕疙瘩不仅影响了他的外貌,还带来了严重的瘙痒感。

在中药祛疤治疗的建议下,他开始使用中药外敷药膏,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按摩。

慢慢地,他的瘙痒感明显减轻,疤痕也变得不再明显,令他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案例四:淡化疤痕色素小李是一位年轻女性,因为一次意外事故留下了脸部疤痕,而且颜色非常明显。

她不敢面对他人,自卑感油然而生。

她选择了中药祛疤治疗,准确使用中药外敷药膏,并进行局部按摩。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疤痕的颜色逐渐淡化,与周围肌肤变得融为一体。

她恢复了自信,重新开始享受生活。

案例五:减少放射性疤痕王女士是一位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之后,她的乳房留下了瘢痕疙瘩。

中药祛疤为她提供了一个希望,她坚持使用中药水进行照顾,同时也服用中药丸剂。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的乳房疤痕逐渐变得不再明显,同时放射性疾病的不适感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通过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中药祛疤在不同类型的瘢痕疙瘩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中药祛疤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自然安全的治疗方式,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综合疗法治疗瘢痕疙瘩61例体会

综合疗法治疗瘢痕疙瘩61例体会

【9 9 7年 4月 ~19 9 8年 7¨ 采用手 术 切除 、术 前
叫 降低后 ( 2周 ) 约 行癌痕 B射线照射 , 剂量约 I8~ G . 24 v
照 射 后继 续 手 揪拉 病 灶 周 雨 皮肤 【周后 行 胸 部 螺 痕 切 陈 , 直
硬术后 D射 线照射 、 后配 合切 口内注射 5 氟 尿嘧 啶 术 一 【-u 综 合 治疗胸 骨前 区瘕 痕疙 瘩 8 5F ) 7例 .对其 中 6 1 删患 者进 行 了观察 及随访 , 随访 时间平 均 1 8个月 【 3~
2 4个月 )效 果满 意 。 . 1 临床资 料
8 7例患者 中. 女性 5 2例, 3 男 5倒 ; 年龄 I ~5 岁 ; 2 【 病
变均 位于 胸骨 } 病 灶最 大 Ic j { 『 O m× 5 m , 小 3 m× . f c 最 c 0 5 m。
接拉 拢缝台创缘皮肤 1 4月拆线 拆线后 3天开始行 B射线照

注射 后必须 注意局部 护理 , 保持局 部清 洁 , 别是 特
嘴 唇 及会旧部 , 尽可能不接 触 水 . 并外 涂抗菌药 物 , 以
综合疗法治疗瘢痕疙瘩 6 例体会 1
Co bn d t am e t fk li m ie r t n eod e o a ciia n l i o a e l c l ay s f n a s 61c s s
维普资讯
临 床 皮睫 样 杂志 2 0 0 2年 2I 第 3 卷 第 2期 L j 1
痨}
左 右 “自行缓解 减轻
再 次 注射 时减少注 射点 . .述情 况 七
防继 发感染 如有感 染 者 , 局部换 药 的同时继 续注射 有 回流受阻 者 , 抬高肢 体或局部 热 敷 。 可

平阳霉素治疗瘢痕疙瘩35例临床体会

平阳霉素治疗瘢痕疙瘩35例临床体会
维普资讯
中国 美容医学20年 1 第 1卷第 1 CisJ rlf ehtMdi.n07 o1 . 07 月 6 期 he uaoAsec ecea.0.16 ! neo t i inJ 2 V .. 1 n
【】 力 , 荟 元 , 2樊东 李 肖光 夏 , . 凝 胶膜 对 瘢 痕增 生 影 响 的 组 织 学 研 等硅 究『】 华 医 学 美 容 杂 志 ,9 951:4 1. J. 中 19 ,()1-7
1 治疗 方 法 : 前做 血 常 规 、 透 等 检 查 , 果 正 . 2 术 胸 结 常 者可 接受 治疗 。将 平 阳霉素 由生 理 盐水 和 2%利 多卡 因注 射 液 稀 释 , 射 剂 量根 据 病 变 部 位 、 理 注 病 情 况 、 程 长 短及 面积 大 小和 患 者年 龄 确 定 。一 般 病 每 次注 射 剂量 不超 过 8 , 大 剂 量 不超 过 1 mg mg 最 6 。 病 变面 积 小者 可作 一 点扇 形 注射 , 面积 大 者 可分 点 扇 形 注射 , 般 选 用 l 注射 器 , 试 针 头 和 5号 一 ml 皮 针 头 。瘢 痕深 层每 l 含 平 阳霉素 2 ,浅层 l ml mg ml 含 平 阳霉 素 l 。一 般注 射 至局 部 变 白稍 肿 为佳 , mg 注 药后 1 ~3天局 部 可起 水 疱 、 结痂 , 0 l 后痂 1 ~ 5天 皮 脱落 , 间隔 1 ~ 1 后重 复注 射 , 0 5天 一般 注射 2 3 次, 本组 最 多注射 治疗 5次 。 2 疗效 判定标 准 和结果 21 效判 定标 准 【 治愈 : .疗 1 ] : 痛痒 症 状 消失 , 损 全部 皮 变平 , 年 后不 复发 ; 效 : 痒症 状 消 失或 基本 消 一 有 痛 失, 皮损 有 6 %~ 7 %变平 , 0 0 无复 发 ; 效 : 无 痛痒 症状

手术治疗瘢痕疙瘩的体会

手术治疗瘢痕疙瘩的体会

手术治疗瘢痕疙瘩的体会瘢痕疙瘩的治疗一直是整形外科的一大难题。

单纯手术切除缝合后复发率甚高〔1〕,综合治疗虽可提高治愈率,但也有费时、费钱、损伤重、痛苦大等缺点。

采用手术切除全厚皮移植术,愈后适当加压包扎仍不失为可行的方法。

我科对22例45块热烧伤、化学烧伤、电烧伤及外伤后瘢痕疙瘩患者进行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14例,女8例;病程13个月~8年;年龄15岁~52岁,平均28岁;瘢痕疙瘩数目45块,面积3cm2~84cm2。

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在局部麻醉下施术,应用络合碘消毒,沿瘢痕与正常皮肤交界处的正常皮肤上作切口,对瘢痕基底作彻底切除,全厚皮移植,边缘3-0/5-0丝线缝合固定。

打包加压包扎,7天~10天第一次换药。

愈后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3结果3.1疗效评判标准因瘢痕切除后全厚皮片移植术与以往其它方法治疗的疗效标准有所不同,我们根据瘢痕严重程度分类的积分标准拟定的标准:①治愈:术区所植皮片色泽、弹力具佳,边缘无明显瘢痕或有线形瘢痕微隆起于皮面<1mm,无任何主观症状;②显效:术区所植皮片色泽、弹力好,边缘有线形瘢痕隆起于皮面<2mm,无主观症状;③无效:术区所植皮片色泽变暗、弹性较差,边缘有线形瘢痕隆起>2mm,增宽>2mm,有时发痒。

3.2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结果见附表。

4讨论4.1此组病例符合瘢痕疙瘩的诊断标准〔2〕,至少同时具备两条。

①按其瘢痕严重程度的积分标准〔3〕为12分~15分,本组均在10分以上;②曾用抗瘢痕的外用药物及瘢痕内注射确炎舒松治疗,但疗效不佳。

本组资料结果表明手术效果满意,治愈率64%,总有效率87%。

笔者认为手术治疗的有利方面至少有二:①去除了刺激瘢痕继续生长的基础。

在创面的修复过程中,由于炎症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胶原合成加强,瘢痕疙瘩内胶原合成率约20倍于正常皮肤〔1〕,且其内部含有刺激胶原生长的脯氨酸羟化酶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等。

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瘢痕疙瘩20例护理体会

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瘢痕疙瘩20例护理体会

3 2 2・
21 0 0年第 2 4卷第 3期 Me f o mu ia o s 0 0V 1 4N . dJo m nct n , 1 , o. .o3 C i 2 2
[ 文章编号 ]0 6 2 4 (0 0 0 — 3 2 0 10 — 4 0 2 1 )3 0 2 — 2
软组织扩 张术治疗瘢痕疙瘩 2 O例护理体会
高度怀 疑创 面感染 。 立 即检查手 术 区有无渗 血 , 应 敷 料 有无异 味 , 及时对 症处 理 。 于术 区疼 痛应检查 敷 对 料包 扎是 否太 紧 , 口是 否有 血肿 和感 染 , 伤 患肢肢 端 血运 是否 正 常 , 配合 医师 消除致 痛 因素 。 检查负压 引
11 一般 资料 瘢 痕 疙 瘩 患 者 2 . 0例 中男 6例 , 女
1 4例 , 龄 7 5 年 ~ 3岁 , 均 2 平 6岁 , 植 入 扩 张 器 2 共 8 例次 。其 中胸 部 2 4例 次 , 颈部 2例次 , 肩部 、 部各 背 1 次 。扩 张器 ( 海东 月 医疗 保健 用 品有限公 司 ) 例 上 , 容量 1 0 2 0 l扩 张 器 注射 壶 外 置 1 0 ~5 m , 8例 次 。 内置
术分 两期 : 一期 : 瘢痕周 边 正 常位置 放置 大小 不 同 在
的扩 张器 , 中及术 后注射 生理 盐水 至需要 大小 。 术 为
减 少切 口张力 , 口与扩 张器边缘 基 本垂 直 , 1 ~ 切 长 . 5
体 温超 过 3 。 持续 不退 时 , 9C且 在排 除其 它原 因后要
21 术 前 护理 ( ) 规 护 理 : 好 粪 、 常规 、 . 1常 做 尿 血
常规 、 血 象 、 肾功能 、 血 系 列 、 电 图 、 凝 肝 输 心 胸透 等

瘢痕疙瘩的中医论述及黑布药膏治疗临床体会

瘢痕疙瘩的中医论述及黑布药膏治疗临床体会

瘢痕疙瘩的中医论述及黑布药膏治疗临床体会曹为【摘要】瘢痕疙瘩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性有关,皮肤损伤后,大量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变性而引起的良性皮肤肿瘤[1].常有刺痒、压痛.瘢痕疙瘩一般发生于外伤后或外伤后数月.损害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数毫米到数十厘米不等,明显超出损伤范围,表面平滑,边缘常呈蟹足状.该病病程慢性,无自愈倾向.瘢痕疙瘩治疗方法很多,但因瘢痕疙瘩形成的机制仍未十分明了,效果均不是十分满意.中药黑布药膏外用治疗瘢痕疙瘩具有独到优势,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效果肯定.运用黑布药膏治疗瘢痕疙瘩可以取得良好疗效.【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11(010)005【总页数】2页(P308-309)【关键词】黑布药膏;瘢痕疙瘩;中医论述【作者】曹为【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1.05瘢痕疙瘩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性有关,皮肤损伤后,大量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变性而引起的良性皮肤肿瘤[1]。

常有刺痒、压痛。

瘢痕疙瘩一般发生于外伤后或外伤后数月。

损害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数毫米到数十厘米不等,明显超出损伤范围,表面平滑,边缘常呈蟹足状。

该病病程慢性,无自愈倾向。

瘢痕疙瘩治疗方法很多,但因瘢痕疙瘩形成的机制仍未十分明了,效果均不是十分满意。

中药黑布药膏外用治疗瘢痕疙瘩具有独到优势,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效果肯定。

运用黑布药膏治疗瘢痕疙瘩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中医文献对瘢痕疙瘩的论述中,瘢痕疙瘩与中医学文献中记载的“肉龟疮”、“肉疙瘩”相类似。

如《中国医学大辞典》[2]肉龟疮记载:“此证由心肾二经受邪所致,生于胸背两胁间,俨如龟形,头尾四足皆具,皮色不红,高起二寸,疼痛难忍”。

《中医大辞典》[3]记载:“瘢痕疙瘩俗病名肉疙瘩。

又名锯痕症、肉蜈蚣”。

中医学对瘢痕和瘢痕疙瘩研究较早,并且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方法。

5-氟尿嘧啶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体会

5-氟尿嘧啶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体会

3 . 有效 的抗感染治疗 : .2 3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致病 菌以革 兰阴性杆 菌感 染为 主 , 多重耐药性 的特点 , 有 在使用广 谱抗 生素的同时尽 早做痰涂片 、 药敏试验 和细菌培养 以指导临床
用 药 I。 尿 病 患 者 肺 部 感 染 的 治疗 常需 联 合 用 药 、 量 足 疗 3糖 J 足
会使病情更加复杂多变 , 病死率增加 .。 2 _
33 治 疗 体 会 .
331 控制血糖 : .. 早期 口服降糖 药或 ( ) 和 应用胰岛素降低血
糖是 治疗肺部感染 治疗 的首要措施 , 糖尿病肺部感染原 则上
应及 早使用胰 岛素降低 血糖 , 纠正酮症 , 恢复 吞噬细胞 的功 能, 以期迅速有效清除细菌培养基 。由于糖尿病合并肺 部感
染 的患者处 于应激状态 。 血液 中对抗胰 岛素作用 的胰 高血糖
同时给予吸氧 、 化 、 喘 、 痉等综合 治疗 , 雾 平 解 密切观察 机体 各 系统变化 , 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有效降低病死率 。
参 考 文 献
[ ] 盖红波 , 1 胡英红 , 宝 , 糖 尿病下 呼吸道医院感染临床特 修学 等.
并发症 。
临床分析. 广西医学 ,0 9 3 ( 1 : 4 —6 7 20 ,1 1 ) 1 6 1 . 6 4 [ ] 汪学军. 0 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 的致病菌及耐 3 13 药性 分析. 实用医技杂志 , 0 , (9 : 174 2 . 2 8 1 2 )4 2 —1 8 0 5
334 改善各脏器 的功能状态 : .. 合并肺部感染 的老年糖尿病 患者各 主要 脏器的功能常受到进行 性损害 , 在慢性合并症 的 基础上 , 更易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 D )增加病死 MO S , 率 ,因此积极增 强机体免疫功能及纠正负氮平衡及水电 、 酸

瘢痕疙瘩的治疗体会

瘢痕疙瘩的治疗体会

瘢痕疙瘩的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根治技术。

方法:选择40例不同部位的瘢痕疙瘩进行以术前注射+手术切除+术后放疗为主的联合治疗。

结果:所有病例随诊12个月—22个月,无复发。

其中,5例放疗后2个月出现切口处色素沉着,半年后减轻;4例1个月后出现切口缘瘢痕增生,经早期局部注射及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的干预,4个月后消退。

随访期内未发生皮肤萎缩或恶性肿瘤。

结论:采用术前注射+手术切除+术后放疗为主的联合治疗,效果明显,方法简单实用,治疗路径控制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211-02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12—2017年共收治瘢痕疙瘩患者40例。

其中,耳部瘢痕疙瘩8例;前胸瘢痕疙瘩15例;肩部瘢痕疙瘩10例;背部瘢痕疙瘩7例。

年龄在18~65岁之间,病程5~10年。

1.2 治疗方法术前注射:术前2个月开始进行瘢痕疙瘩内多点注射曲安奈德(40㎎曲安奈德+2%利多卡因2ml,使局部变白为止),每月一次。

目的使瘢痕疙瘩缩小、软化,增加组织的可塑性。

手术切除:(1)对于较小的瘢痕疙瘩(宽度小于2㎝,周围皮肤组织比较松弛)可一次性完整切除,继发缺损直接拉拢缝合。

注意事项:①根据瘢痕的形状、皮纹的走向在瘢痕组织外数㎜处设计切口线,以便能将瘢痕组织一次性切除(切除瘢痕后的继发缺损比实际瘢痕面积增大30%)。

②缝合前必须将皮下脂肪层从深筋膜上作广泛的潜行分离,以减少缝合后的张力,应分层缝合。

先缝合深筋膜减张,再缝合真皮与皮下脂肪交界处,线头埋入组织深部而不向外凸出,最后缝合皮肤。

(2)较大的瘢痕疙瘩采用瘢痕内切除。

将瘢痕核心切除,保留部分瘢痕皮肤,分层次对位缝合。

一般分2~3次才能彻底切除,两次手术间隔为6个月。

注意事项:①瘢痕四周也须有足够的松弛组织,否则在拉拢缝合时可使邻近组织器官移位,造成畸形。

②前几次手术切口应设计于瘢痕范围内,以免在正常皮肤上形成新的瘢痕。

剖宫产术后腹壁瘢痕疙瘩治疗12例体会

剖宫产术后腹壁瘢痕疙瘩治疗12例体会

启迪 【 . 心 血管病 杂 志, 0 ,1 ) 4—4 . J 中华 】 2 3 (: 1 2 0 3 42 2 【] 钱文 琪 , 国 平, 4 陆 陆旭 辉 , . 动态 血压 监 测 比 较国 产 与进 口苯 等用
好 。循 证 医 学亦 证 实 长 期 使用 苯 磺 酸 氨 氯地 平 可 减 少心 脑 血 管 事
多 年或 十几年 的瘢痕 ,行 手术切 除后要 求治疗 的。腹 壁纵切 口3 , 例
横切 口9 。 N 1 . 2治疗 方法
胞 ,从而抑 制了胶原 的合 成和沉积 。经治疗病灶部 位细胞分裂速 度降
低, 分裂期 延长 ,可抑制增 生… D 。 射线有 较强的 电离 能力 ,较弱 的穿
透 力. 组织 内射程为 1mm,通过 l 剩 余3%,2 m剩余 1%, 它在 1 mm 8 m 5 3 m剩余8 m %,4 m剩余4 %,5 m剩余23 ,只会对局 部与敷贴器 m . 3 m . J %
[] 高 润霖 . 3 高血 压 的 降压 药 物治 疗 一 从AL H T 床 试验 得 到 的 L A 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用 药时需注 意老年人机 体功能衰 退和伴有 的高血压 、冠心病 、糖 尿病
等疾病 ,特 别是心血管病 。此外 应全面考虑 药物联合 时互相间 的作 用 等 , 选择治疗后获益 最大且预后疗效最 好的药物。 要 本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苯 磺 酸 氨 氯地 平 治 疗 高 血 压 总 有 效 率 为 9 .% ,降压 幅度 也 较 大 ,不 良反 应 少 ( .% ) ,且 不 良反 应 76 1 7 3 轻 。表 明苯 磺 酸氨 氯地 平可有 效地 控 制大 多数 患者 血压 ,且 耐受性

治疗疤痕其实很简单啊,请大家看看!好就顶下,不好就骂我!

治疗疤痕其实很简单啊,请大家看看!好就顶下,不好就骂我!

治疗疤痕其实很简单啊,请⼤家看看!好就顶下,不好就骂我!疤痕专家
我好久没来论坛了,因为这⼏天我正在治疗疤痕,并且发现了⼀种特效的⽅法,所以就上来看看交流
下.
我以前在北京治疗过,⽤的是注射药物的的治疗⽅法,后来复发了并且还变⼤了,于是我就不敢⽤那
种⽅法了.在⽹上我看到了许多88友们⽤过的治疗⽅法,发先效果都不好,于是我⼀直从⼤学1年级
到3年级⾯临毕业了,才着急,家⼈很担⼼.经过多⽅打听,发现我以前的⼀个邻居在我们那⾥的⼀个
针灸专科,很容易的1个⽉就治疗好了,于是我就现在正在⽤这种治疗⽅法,不需要医药费,只需要⼿
术费,全部治疗好最多也就⼀个⽉左右.根本⽅法是:
利⽤针灸使因受损伤⽽起的疤痕疙瘩逐渐恢复⽪肤的⾃我修复能⼒,⽆副作⽤,因为我们只是⽤针
去刺激它⽽不⽤药物,所以绝对安全,并且因为是使⽪肤逐渐恢复⾃我修复能⼒,所以很少有复发
的.并且还不疼痛,我会不定期的上来向⼤家报告我的治疗情况:
⽬前我刚治疗过6天,现在突起的疤痕已经⼩多了,每天我都⽤针灸,医⽣说我⼀个⽉就好了,因为疤
痕也就需要25针左右就可以逐渐恢复⾃我修复能⼒.根据我⽬前的情况⼀切良好,正向我邻居开始
治疗时候效果来的时间查不多.
最后:我奉劝⼤家治疗疤痕⼀定要慎重选择,万不可乱⽤药物!还有激光,冷冻,注射激素,萎缩>>>>>>>>
我会不断向⼤家报告我的情况,请⼤家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瘢痕疙瘩的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8-04-25T14:40:57.9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3期作者:李卫卫
[导读] 围绕手术切除展开的多种联合治疗方法效果明显,方法简单实用,治疗路径可控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烧伤整形科辽宁大连 116031)
【摘要】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根治技术。

方法:选择40例不同部位的瘢痕疙瘩进行以术前注射+手术切除+术后放疗为主的联合治疗。

结果:所有病例随诊12个月—22个月,无复发。

其中,5例放疗后2个月出现切口处色素沉着,半年后减轻;4例1个月后出现切口缘瘢痕增生,经早期局部注射及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的干预,4个月后消退。

随访期内未发生皮肤萎缩或恶性肿瘤。

结论:采用术前注射+手术切除+术后放疗为主的联合治疗,效果明显,方法简单实用,治疗路径控制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211-02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2—2017年共收治瘢痕疙瘩患者40例。

其中,耳部瘢痕疙瘩8例;前胸瘢痕疙瘩15例;肩部瘢痕疙瘩10例;背部瘢痕疙瘩7例。

年龄在18~65岁之间,病程5~10年。

1.2 治疗方法
术前注射:术前2个月开始进行瘢痕疙瘩内多点注射曲安奈德(40㎎曲安奈德+2%利多卡因2ml,使局部变白为止),每月一次。

目的使瘢痕疙瘩缩小、软化,增加组织的可塑性。

手术切除:
(1)对于较小的瘢痕疙瘩(宽度小于2㎝,周围皮肤组织比较松弛)可一次性完整切除,继发缺损直接拉拢缝合。

注意事项:①根据瘢痕的形状、皮纹的走向在瘢痕组织外数㎜处设计切口线,以便能将瘢痕组织一次性切除(切除瘢痕后的继发缺损比实际瘢痕面积增大30%)。

②缝合前必须将皮下脂肪层从深筋膜上作广泛的潜行分离,以减少缝合后的张力,应分层缝合。

先缝合深筋膜减张,再缝合真皮与皮下脂肪交界处,线头埋入组织深部而不向外凸出,最后缝合皮肤。

(2)较大的瘢痕疙瘩采用瘢痕内切除。

将瘢痕核心切除,保留部分瘢痕皮肤,分层次对位缝合。

一般分2~3次才能彻底切除,两次手术间隔为6个月。

注意事项:①瘢痕四周也须有足够的松弛组织,否则在拉拢缝合时可使邻近组织器官移位,造成畸形。

②前几次手术切口应设计于瘢痕范围内,以免在正常皮肤上形成新的瘢痕。

③较大的瘢痕行分次切除时,也可先切除一侧瘢痕,这样在缝合时创缘一侧为正常皮肤,愈合好,不致术后发生切口开裂。

术后放疗:术前请放疗科会诊,取得放疗科的认同。

术后18~24小时内进行首次放疗,照射部位以缝合切口为中心向外扩大0.5~1㎝。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放疗的方案:400cGy一日一次,连续4天;500cGy一日一次,连续3天; 800cGy一次。

术后处置:观察是否出现皮肤急性反应,伤口有无感染,切口是否延迟愈合;7天后拆线,术后常规局部外用硅酮类抗瘢痕药物,随诊一个月一次。

2.结果
40例患者随诊12个月~22个月,无一复发。

3.讨论
瘢痕疙瘩是一种皮肤损伤后的病理性瘢痕愈合,其侵袭性生长和永生性类似于肿瘤,常以成纤维细胞的大量增值和胶原大量合成为特征,表现为局部皮肤纤维组织增生,并蔓延至伤口外。

发病通常出现在局部损伤后1年左右,诱因包括外科手术、撕裂伤、纹身、烧伤、注射、动物咬伤、疫苗接种、粉刺及异物反应等,许多患者的原发病史可能被忘记。

瘢痕疙瘩的临床表现差异性较大,一般表现为高出周围正常的皮面、超出原损伤部位的持续性生长的肿块,触之较硬,弹性差,局部痒、痛症状明显,早期表面呈粉红色或紫红色,晚期多呈苍白色,有时有色素沉着,与周围正常的皮肤有明显的界限。

病变范围大小不一,从2~3㎜丘疹到大的片状。

其形态呈多样性,可以是较为平坦的、有规则边缘的对称性突起,也可以是不平坦的、具有不规则突起的高低不平的团块,有时像螃蟹足样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又称蟹足肿)。

其表面为萎缩的表皮,但耳垂内瘢痕疙瘩的表皮可以接近正常皮肤。

大多数病例为单发,少数病例呈多发性。

瘢痕疙瘩出现后,可以持续性、连续地、迅速地生长,也可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处于稳定状态,无自性消退、软化现象。

瘢痕疙瘩一般不发生挛缩,病变内可因残存的毛囊、腺体而产生炎性坏死,或因中央部出血而导致液化性坏死,恶性变曾有报道,但发生率很低。

它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会引起明显的瘙痒和疼痛,病程较长多伴随终身,好发于耳垂、前胸、肩峰、上背及面部有胡须处等部位,以妇女胸前部最为常见,少见于眼睑、前额、手掌、外生殖器等部位,多见于30岁以下的青壮年,是正处于皮肤张力强、代谢旺盛、激素分泌活跃的年龄段。

瘢痕疙瘩的治疗与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有许多共性,然而又有许多不相同的特性,某些在增生性瘢痕治疗中有效的非手术疗法在瘢痕疙瘩的治疗中效果却很不理想。

临床上曾沿用瘢痕增生的治疗方式来治疗瘢痕疙瘩,如外用抗瘢痕药物、局部加压、注射、激光照射、放射治疗、冷冻治疗等,疗效不太明显;而对于瘢痕增生来说立竿见影的手术切除,术后复发率竟高达50%~100%,且复发病变范围更大、生长更快,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医学界对瘢痕疙瘩的手术治疗有投鼠忌器之感,故不积极主张手术治疗,因此瘢痕疙瘩的治疗成了摆在整形医生眼前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我们科室近几年对40例瘢痕疙瘩患者实施以术前注射+手术切除+术后放疗为主的联合治疗,并坚持术后随诊观察,采用动态治疗的指导思想,防治结合,经1年至近2年的观察无1例复发。

围绕手术切除展开的多种联合治疗方法效果明显,方法简单实用,治疗路径可控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荟元,鲁开化,郭树忠,主编.新编瘢痕学.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4:15-19、34-37.
[2]蔡景龙,主编.瘢痕整形美容外科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3:432-438、7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