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wnstream Technology of Biology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1923030(1913030)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和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发酵工程等总学分:2.5 其中实验学分:1总学时:56 (其中理论24学时、实验3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从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角度,归纳、阐述现有发酵工业和新兴的正在发展中的生物技术产品的提取、分离、纯化、精制加工等技术的科学本质、原理、方法、规律及发展趋势,以及这些技术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工业产品下游制造技术的科学本质,理解、掌握传统技术基础,接受新概念、新知识、新技术,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作好理论准备。
本课程主要介绍发酵液的预处理、微生物细胞破碎、溶剂萃取法、双水相萃取法、反胶团萃取法、膜的分离过程、离子交换法、超临界萃取、结晶技术、蒸发与干燥等内容。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节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工作领域一、技术范畴二、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发展历史古代酿造业;第一代生物技术;第二代生物技术;第三代生物技术。
第二节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一般工艺过程一、原料及产品特性以粗原料发酵为主,如酒精等;待处理物料中产品浓度很低;产品具有活性和热敏性;基因工程产品一般为包涵体;发酵液为分批培养,容易出现差异。
二、下游技术的一般工艺过程预处理和固液分离;提取;精制;成品制作。
第三节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发展动态一、传统分离技术的提高和完善二、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新型分离介质的研发:膜、树脂和凝胶;子代分离技术;其他新兴下游技术。
三、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清洁产品;清洁能源。
本章重点: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一般工艺过程。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二章发酵液的预处理(3学时)第一节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改变一、降低液体粘度加水稀释法和加热法。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教学大纲设计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教学大纲(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适用)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2月第一局部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教学根本要求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是在生物工程的根底上建立起来的,酶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生物产品的种类与应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展,如何进一步使这些生物制品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要取决于生产的规模和提取技术的深化。
该课程以细胞的扩大、目标产物的别离纯化、目标产物的分析检测为主线。
让学生了解细胞的扩大和目标产物的别离纯化的方法和手段,掌握根本的操作方法。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
二、课程教学的根本要求1、初步掌握生物反响器的特点与分类,掌握生物反响器优化的原如此。
2、初步掌握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方法和专用的生物反响器类型3、掌握细胞破碎、蛋白质复性和固液别离的原理和方法。
4、掌握膜别离技术的原理,掌握膜别离技术。
5、掌握线性色谱与非线性色谱别离和纯化理论与技术。
6、掌握凝聚过滤与离子交换层析介质的主要品种。
7、掌握有机高分子基质与无机基质高效液相色谱填料结构特征与类型。
8、掌握电泳别离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9、掌握蛋白质分析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法。
说明本大纲是根据2005级三年制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计划而制订的。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为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主干课之一,是生化工程、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工程的延续,在教学容上要求注重理论知识的实用性、针对性、表现前沿性。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细胞大规模培养的方法,目标产物的别离与纯化技术原理与相关操作,同时适当介绍当前生物工程开展的最新概况与应用前景。
为从事相关工作奠定根底。
本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两种形式进展教学,其中理论教学34学时,实验46学时,共计80学时,理论与实验分别安排在第二、三学期进展。
执行本大纲时应注意的假如干问题如下:1、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课堂讲授注意少而精,强调理论的应用性,并做到学以致用。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讲义

⽣物⼯程下游技术实验讲义⽣物⼯程下游技术实验讲义⽬录实验⼀层析柱装填及柱效测定实验⼆溶菌酶粗提取实验三溶菌酶分离纯化实验四酶活⼒及蛋⽩质浓度的测定实验五溶菌酶纯度鉴定与分⼦量测定实验⼀层析柱装填及柱效测定⼀、实验⽬的1. 掌握凝胶过滤层析的原理,掌握凝胶柱柱效测定⽅法;2. 熟悉凝胶层析的⼀般过程;⼆、实验原理凝胶过滤层析也称分⼦筛层析、排阻层析。
是利⽤具有⽹状结构的凝胶的分⼦筛作⽤,根据被分离物质的分⼦⼤⼩不同来进⾏分离。
相对分⼦质量⼤的⽣物分⼦由于不能进⼊或不能完全进⼊凝胶内部的⽹孔,沿着凝胶颗粒间的空隙或⼤的⽹状孔通过,⼤分⼦相对于⼩分⼦迁移的路径短,保留值⼩,所以在层析过程中迁移速度最快,先从柱中流出;反之,分⼦量⼩的⽣物分⼦保留值⼤,后从柱中流出。
凝胶层析常⽤于分离纯化蛋⽩质(包括酶类)、核酸、多糖、激素、病毒、氨基酸和抗⽣素等⽣物⼤分⼦, 也可⽤于样品的浓缩和脱盐及测定⽣物⼤分⼦的分⼦质量等⽅⾯。
三、实验试剂与器材层析柱( 1.6×30 cm ),砝码天平,玻璃棒,烧杯,刻度试管及试管架,滴头吸管,Sephadex G-50,0.02mol/L pH8.0的PBS缓冲液,5%丙酮(PBS缓冲液作为溶剂),⽔浴锅,蓝⾊葡聚糖四、实验内容与步骤(⼀)测量层析柱的内径、⾼度,计算所需凝胶量⼲胶⽤量(g)=柱床体积(ml)/凝胶的溶胀体积(ml/g)由上式计算出的⼲胶⽤量再增加10%-20%(⼆)Sephadex G-50凝胶预处理称取相应质量的⼲凝胶,加⼊适量的0.02 mol/L PBS 在100℃⽔浴中加热溶胀1⼩时以上,溶胀之后将极细的⼩颗粒倾泻出去。
⽤真空⼲燥器抽尽凝胶中空⽓,并将凝胶上⾯过多的溶液倾出。
(三)层析柱的装填1 清洗:每组取⼀⽀层析柱,⽤清⽔冲洗⼲净。
2 安装与检查:检查柱下部烧结滤板是否完好⼲净。
安装层析柱,让其垂直固定于滴定台架上。
对准出⼝处,放⼀只250mL烧杯。
090210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代码:学分与学时:72学时,4学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授课对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生物分离工程》是为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培养学生今后从事生物技术产业领域应该具备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使学生掌握生物产品的提取、分离、纯化、精制加工等技术的科学本质、原理、方法、规律。
2、使学生了解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科学前沿及其发展趋势。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及科研中的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学时安排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4学时)教学目的:了解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发展历史。
基本要求:对生物工程下游分离技术的流程和发展趋势大致了解重点与难点:下游技术的一般工艺过程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主要内容:1、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工作领域2、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一般工艺过程3、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发展动态第二章下游技术的理论基础(4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下游技术的理论基础,为学习具体有技术奠定基础基本要求:了解下游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了解下游技术常见的分离手段,掌握分离效率的评价标准。
重点与难点:分离机理、分离效价的评价标准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主要内容:1、分离机理2、分离操作3、分离效价的评价第三章发酵液的预处理(4学时)教学目的:学习并掌握发酵液预处理的一般方法基本要求:掌握发酵液的过滤特性,掌握改善发酵过滤特性的方法,掌握高价无机离子与杂蛋白质去除的方法,掌握常见的固液分离技术(离心、过滤)的原理重点与难点:改善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方法,无机离子的去除方法,澄清过滤和滤饼过滤的差别。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主要内容:1、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改变2、发酵液的相对纯化3、固液分离工程及设备第四章微生物细胞的破碎(4学时)教学目的:学习并掌握细胞破碎的基本方法基本要求:掌握细胞破碎的阻力来源于细胞壁,掌握常用的细胞破碎的方法及原理,了解包含体的概念及其分离、复性。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大纲汇总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大纲汇总第一章绪论(3学时)【掌握】1、生物技术与生物分离的基本概念;2、生物分离的特点和原理;3、生物分离的一般流程【熟悉】1、生物分离效率的概念【掌握】1.生物技术与生物分离的基本概念生物技术:是有机体的操作和应用有机体生产有用物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技术。
生物分离:生物工程中生物产品如生化制品、蛋白质、多核苷酸和细胞等的分离和纯化。
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物分离的特点和原理(一)生物分离的特点:①产物浓度低的水溶液 (原因:a 氧传递限制;b 细胞量; c 产物抑制)发酵液:0.1-10g/L;动物细胞培养液:5-50mg/L②组分复杂 (a 大分子;b 小分子;c 可溶物;d 不可溶物;e 化学添加物)大分子物质:核酸、蛋白质、多糖、类脂等小分子物质:代谢产物,如氨基酸、有机酸、生物碱、可溶性与不可溶物质③产物稳定性差产物失活(化学和微生物降解)a. 化学降解(pH , 温度);b. 微生物降解(酶作用,染菌)④质量要求高(药品或食品):安全性:除去热原纯度:蛋白类药物中杂蛋白<2%,胰岛素中<0.01%⑤分批操作,生物变异性大(二)生物分离的原理:①细胞回收技术: 絮凝,离心,过滤,微过滤。
②细胞破碎技术: 球磨,均质机,化学破碎技术③初步纯化技术: 吸附剂,离子交换,沉淀(盐析法、有机溶剂、等电点),溶剂萃取,两水相萃取,超临界萃取,逆胶束萃取,膜分离技术④高度纯化技术: 各类层析,亲和,疏水,聚焦,离子交换,结晶⑤成品加工:浓缩,除菌与热原,喷雾干燥,气流干燥,沸腾干燥,冷冻干燥3.生物分离的一般流程(看书3页,图1.1)原料→细胞分离→细胞破碎→粗分离→纯化→脱盐→浓缩→成品化【熟悉】生物分离效率的概念生物分离工程研究的根本任务是设计和优化分离过程,提高分离效率,减少分离过程步骤,缩短分离操作时间,达到提高产品收率与活性,降低生产成本。
最终目的:以最低成本,获得达到要求的产品。
生物工业下游技术教案

生物工业下游技术教案第一章:生物工业下游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基本流程和应用领域。
1.2 教学内容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
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基本流程:分离、纯化、结晶、干燥等。
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应用领域:制药、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等。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定义、流程和应用领域。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应用。
第二章: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核心设备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核心设备及其作用。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分离、纯化设备的原理和应用。
2.2 教学内容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核心设备:发酵罐、离心机、膜分离设备、色谱柱等。
分离设备:离心分离、膜分离、吸附分离等。
纯化设备:液-液萃取、蒸馏、结晶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核心设备的作用和不同类型的分离、纯化设备的原理。
实验演示法: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核心设备的使用和效果。
第三章: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工艺优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工业下游技术工艺优化的方法和目的。
让学生了解如何提高分离、纯化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3.2 教学内容生物工业下游技术工艺优化的方法:调整工艺参数、优化操作条件等。
提高分离、纯化的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策略:选择合适的设备、优化工艺流程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工艺优化的方法和提高分离、纯化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策略。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应用工艺优化来提高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四章: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放大和产业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工业下游技术放大和产业化的意义和过程。
让学生了解生物工业下游技术在产业化中的应用和挑战。
4.2 教学内容生物工业下游技术放大和产业化的意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
生物工业下游技术放大和产业化的过程:小试、中试、产业化等。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手册说明书

图书基本信息书名:<<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手册>>13位ISBN编号:978703029425810位ISBN编号:7030294254出版时间:2010-11出版时间:科学出版社作者:柯德森 编页数:167版权说明:本站所提供下载的PDF图书仅提供预览和简介,请支持正版图书。
更多资源请访问:内容概要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生物工程下游技术领域所涉及的主要技术手段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
主要包括细胞破碎与固液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以及相关领域常见的仪器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在此基础上介绍了22项生物工程下游常规实验和4项综合性实验。
本书实验项目主要为适应高等院校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及食品卫生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需要而选择和设计,同时也适用于相关学科的职业技术教育。
本书还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及科研人员查阅参考。
书籍目录前言第一部分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基础理论 1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概述 1.1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操作的对象 1.2 物质分离纯化的基本策略 1.3 生物工程下游分离基本过程 2 细胞破碎与固液分离技术 2.1 细胞破碎技术 2.2 固液分离技术 2.3 离心分离技术 3 膜分离技术 3.1 透析 3.2 超滤技术 3.3 微孔膜过滤技术 4 层析技术 4.1 层析的基本概念 4.2 层析法的分类 4.3 柱层析的基本操作 4.4 凝胶层析 4.5 离子交换层析 4.6 亲和层析 5 电泳分离技术 5.1 电泳基本原理 5.2 电泳的分类第二部分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学生实验 第一章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常见仪器设备的使用 实验一 管式离心机在发酵菌液分离中的应用 实验二 连续流超高压冷冻细胞破碎机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实验三 板框压滤机在发酵菌液分离中的应用 实验四 陶瓷微滤膜在发酵菌液浓缩中的应用 实验五 超滤膜在蛋白质浓缩中的应用 实验六 蛋白质的真空浓缩 实验七 真空冷冻干燥机在生物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实验八 蛋白质的冷冻干燥 实验九 喷雾干燥机在生物制品中的应用 第二章 细胞破碎与粗分离实验 实验一 酵母细胞的破碎及破碎率的测定 实验二 机械剪切法细胞破碎实验 实验三 硫酸铵分级盐析分离血清中的主要蛋白质 实验四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实验 实验五 青霉素的萃取与萃取率的计算 实验六 蛋白质的透析 实验七 胰凝乳蛋白酶的制备 实验八 牛奶中酪蛋白和乳蛋白素粗品的制备 第三章 层析和电泳分离分析技术实验 实验一 凝胶层析法测定蛋白质分子质量 实验二 亲和层析纯化胰蛋白酶 实验三 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氨基酸 实验四 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质量 实验五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第四章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实验一 血清γ-球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实验二 溶菌酶的制备及其性质 实验三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分离纯化技术 实验四 糖化酶的固定化及其在葡萄糖生产中的应用工艺第三部分 附录 附录一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室的安全及环保知识 附录二 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 附录三 常见的消毒剂配制表 附录四 常用pH缓冲溶液 附录五 一些常用酸碱指示剂 附录六 常用固态化合物当量浓度配制参考表 附录七 化学试剂纯度分级表 附录八 调整硫酸铵溶液饱和度计算表(0℃) 附录九 调整硫酸铵溶液饱和度计算表(25℃) 附录十 不同温度下饱和硫酸铵溶液的数据 附录十一 常见蛋白质分子质量参考表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主要技术手段,其原理、操作过程以及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方式,重点阐述生物物质分离技术的要点、过程和实验技能。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简介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简介Downstream Technique of Biotechnology一、课程编号:060343二、课程类型:限选课总学时/学分数:32学时/2 学分适用专业:生物技术、中药学(四年级)先修课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现代生物技术大实验三、内容简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是实现生物工程产业化的关键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当前生物工程下游技术领域的大分子物质提取、分离及纯化技术、沉淀技术、浓缩技术、膜分离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各种色谱技术、各种电泳技术等有较全面、较详细的了解,并掌握一些主要技术的方案设计和实际操作。
通过案例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而实际的思想方法,提高分析实际技术问题和因地制宜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使之更加容易胜任生物技术产业中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生产工艺过程技术管理和高技术生产岗位的实际技术工作。
四、选用教材:《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刘国诠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060343二、课程类型:限选课总学时/学分数:32学时/2学分适用专业:生物技术、中药学(四年级)先修课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现代生物技术大实验三、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是实现生物工程产业化的关键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当前生物工程下游技术领域的大分子物质提取、分离及纯化技术、沉淀技术、浓缩技术、膜分离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各种色谱技术、各种电泳技术等有较全面、较详细的了解,并掌握一些主要技术的方案设计和实际操作。
通过案例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而实际的思想方法,提高他们分析实际技术问题和因地制宜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使之更加容易胜任生物技术产业中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生产工艺过程技术管理和高技术生产岗位的实际技术工作。
四、教学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讲授按每周2学时,16周共32学时安排。
六、课程内容的重点和深广度要求:重点掌握当前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能够上网了解各种技术最新研究及应用进展。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教案-第一章

茂名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师教案
课程名称: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任课教师:毕方铖
所在系部:食品生物系
所在教研室:生物技术教研室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教案有关信息
第一章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概述
一、本章基本要求:
(1)使学生对生物工程以及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有一大体了解。
(2)掌握下游技术的概念及下游技术过程
(3)掌握工业下游技术的一般工艺过程。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下游技术的概念以及下游技术过程;下游技术的一般工艺过程
难点: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中的一般流程和单元操作。
三、主要教学设计(方法、手段等):
首先对本课程的各章节的学时分布及考核方式给大家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体系,头脑中整体是有一个印象。
对本章的内容主要是用讲述的形式,中间以提问的形式固顾过去所学过的有本课程有关的内容。
四、学时分配:
生物工程的内容;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工作领域(1学时)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一般工艺过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发展动态(1学时)
五、参考资料及补充习题:
思考题:
1、什么是下游技术?所用原料及产品的特性?
2、下游技术的一般工艺过程?
3、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的特点及重要性?
——生物工程的内容
二、生物工程的基本内容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
6705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代码:6705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这门课程适合于理工科专业生物工程专业进行学习。
本课程的内容更多的涉及到工业应用。
下游技术是对于由生物界自然产生的生物体或由微生物菌体发酵的、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的、酶反应、微生物转化等各种生物工业生产过程获得的生物原料,经提取分离、加工并精制目的成分,最终使其成为产品的技术,也称为下游工程或下游加工过程,是生物技术产品产业化的必经之路。
目前所指的下游技术大多数属于“物质分离”范畴。
主要研究的是物质分离的方法原理及相关的仪器设备。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这门课程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发酵工程,生物工程与设备等多门学科。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学习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这门课程应掌握以下基本知识点:1.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历程2.下游技术的理论基础3.发酵液预处理,微生物细胞破碎方法和设备4.溶剂萃取和浸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双水相萃取,反胶团萃取,膜分离过程,液膜分离,离子交换法,色谱法等主要分离单元操作技术及分离过程的特点,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通过学习了解各种分离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熟悉常用分离设备的操作,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对仪器进行操作达到分离的目的。
通过学习,具备对生物产品的分离、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及对生物物质提纯最佳方案的设计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内容更多的涉及到工业应用。
下游技术对各种生物工业生产过程获得的生物原料,经提取分离、加工并精制目的成分,最终使其成为产品的技术。
在生物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是一门将生物工程上游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所需要借助的手段。
《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是这门课程的基础,《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工程与设备》等专业课的知识也会运用到这门课程中,其后继课程有《发酵工厂设计》等。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指导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指导何伟 编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2006-06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课程说明根据教学计划,对理科基地、生物技术、生物教育各专业方向的本科学生开设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36学时。
现编列11个实验项目,供实验教学时选用。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单独设课,1个学分。
平时实验操作成绩占30%,主要考核学生的预习情况、实验态度、动手能力及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实验报告、课堂纪律等情况。
期末实验理论考试成绩占70%。
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注意事项1.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不迟到,不早退。
2.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熟悉每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懂得每一操作步骤的意义和了解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否则不能开始实验。
3.实验过程中要听从教员的指导,严肃认真地接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和数据及时、如实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文字要简练、准确。
完成实验后经教员检查同意,方可离开实验室。
4.实验台面应随时保持整洁,仪器、药品摆放整齐。
公用试剂用毕,应立即盖严放回原处。
勿使试剂、药品洒在实验台面和地上。
实验完毕.仪器须洗净放好,将实验台面抹拭干净,才能离开实验室。
5.使用仪器、药品、试剂和各种物品必须注意节约。
洗涤和使用仪器时,应小心仔细,防止损坏仪器。
使用贵重精密仪器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现故障须立即报告教员,不得擅自动手检修。
6.实验室内严禁吸烟!电炉应随用随关,严格做到:人在火在,人走火灭。
乙醇、丙酮、乙醇等易燃品不能直接加热,并要远离火源操作和放置。
实验完毕,应立即关好仪器开关和水龙头,拉下电闸。
离开实验室以前应认真、负责地进行检查,严防发生安全事故。
7.废液体可倒入水槽内,同时放水冲走。
强酸、强碱溶液必须先用水稀释。
废纸、火柴头及其他固体废物和带渣滓的废物倒入废品缸内,不能倒入水槽或到处乱扔。
8.仪器损坏时,应如实向教员报告,并填写损坏仪器登记表,然后补领。
2010级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教学大纲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编号:051115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和学分:总学时:56 总学分:3.5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20适用专业:生物工程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生物工艺学、发酵工程开课学院(部):生物工程学院教研室:生物工程一、教学目的、要求《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在于从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角度,归纳、阐述现有发酵工业和新兴的正在发展中的生物技术产品的提取、分离、纯化、精制加工等技术的科学本质、原理、方法、规律及发展趋势,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工程产品下游制造技术的科学本质,理解、掌握传统技术基础,接受新概念、新知识、新技术,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作好相应的知识和技术准备。
二、课程主要内容(内容及要求)绪论目的和要求:(2学时)掌握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一般工艺过程;理解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发展动态。
主要内容:第一节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工作领域一、技术范畴二、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发展历程第二节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一般工艺过程一、原料及产品特性二、下游技术的一般工艺过程第三节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发展动态一、传统分离技术的提高和完善二、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三、清洁生产重点与难点:重点: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一般工艺过程第一章下游技术的理论基础(4学时)目的和要求:掌握下游技术的理论基础。
掌握物理学过程中平衡论的主要内容,理解平衡、非平衡、拟平衡过程的区别;理解化学过程中化学分子间的相互识别及识别机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化学反应;理解生物分离过程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及作用方式。
主要内容:第一节下游技术中的物理学过程一、基础物性二、物理学过程分类三、平衡论及各种平衡关系四、传递现象及传递方式第二节下游技术中的化学过程一、化学分子识别机理及相互作用二、下游技术中的化学反应第三节下游技术中的生物学过程一、生物特异性相互作用机理,作用方式和影响因素二、亲和色谱重点与难点:重点:下游技术的理论基础;平衡论的主要内容;化学分子间的相互识别及识别机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化学反应。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014修订版

课程名称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英文名称
Downstream Techniques of Biotechnology
适用专业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
课程编码
25GA9361
开课学期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分/周学时
3/3
课程性质
1
课程类别
3
先修课程
“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
应用:
3
9
色谱分离
了解:生物工业中的色谱分离
理解: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
掌握:柱色谱分离法
应用
2
…10….
清洁生产
了解:清洁生产经典案例
理解:清洁生产的评价标准及有效途径
2
三、教学方式与方法
课程重点在培养学生衔接产业的思维模式,本课程开篇以教师综合概要串讲整体知识点框架,然后重点以产业实际案例每周进行探究式教学,同学课前预习和做案例ppt,课堂上老师组织同学进行研讨分析,以期强化学生对产业实践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章目编号
章目名称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学时安排
1
绪论
了解: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工作领域,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发展历程。传统分离技术的提高与完善、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动态发展。
理解:下游技术的原料及产品特性,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一般工艺过程
掌握:下游技术的范畴
应用:树立清洁生产的意识。
2
2
发酵液预处理
了解:粘度、pH、凝聚、絮凝、助滤剂、反应剂对过滤速率的影响。
一、课程简介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是高等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课程目的在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物工程下游技术(Downstream Processing of Bioengineering)
课程编码:1313083216
实验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数:46 实验时数:16
学分:2.5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教研室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适用对象: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为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课程。
是非单独设课课程,在实验中要求:
1、在本实验课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分离技术的原理的能力。
2、掌握生物分离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作风。
4、在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讲明该实验课的性质、任务,并使学生明确实验课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内容,了解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
6、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操作要规范、做好实验原始记录、爱惜仪器、节约药品、遵守安全制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树立良好的学风。
7、要求学生实验后按时完成实验报告。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宜从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以确保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所需要的数学、物理、化学、微生物学、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等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
实验一、大肠杆菌的超声波破碎
细菌培养和收集[3];细胞破碎[3];细胞液分离[2]
实验二、氨基酸的吸附层析
薄板制备[3];点样[3];展层[3];显色[3];测定Rf值[2]
实验三、蛋白质溶液的凝胶层析脱盐
凝胶柱制备[3];加样与洗脱[3];检测[3]
实验四、有机溶剂萃取抗生素
试剂配制[3];化学效价测定[3];标准曲线制备[3]
四、实验方式与要求
1.实验前学生必须进行预习,预习报告经教师批阅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2.实验3人1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出现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不得包办代替。
3.任课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实验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情况及结果记录,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开出记录。
六、实验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方法:操作+实验报告+笔试结合;
3.成绩评定: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期末笔试,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每项实验,预习报告占20%,实际操作40%,实验报告40%。
实验成绩=预习报告+实际操作+实验报告
总评成绩=实验成绩×80%+期末笔试×20%
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记分。
七、实验教材(指导书)及参考书(资料)
教材(指导书):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刘叶青.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参考书(资料)目录:
《生物分离工程》.田瑞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