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专题复习杠杆详细
(完整版)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及经典考题解析

杠杆知识点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杠杆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⑴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 / F2=l2 / l1⑵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⑶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物理杠杆所有知识点总结

物理杠杆所有知识点总结杠杆的基本概念杠杆是一个绕一个固定轴旋转的刚体,按照我们对物理学的理解,杠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
一类杠杆:一类杠杆的支点位于两个力之间。
在一类杠杆中,力的方向和移动方向相反,也就是说当我们将力作用在一类杠杆上时,杠杆会朝着力的方向移动。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类杠杆的数学表达式:F1 × d1 = F2 × d2,即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
二类杠杆:二类杠杆的支点位于力的一侧,力的方向和移动方向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杠杆会朝着力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二类杠杆是一种能够放大力的杠杆。
根据我们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二类杠杆的数学表达式:F1 × d1 = F2 × d2,即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
三类杠杆:三类杠杆的支点位于力的一侧。
在这种情况下,杠杆会朝着力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三类杠杆是一种能够放大力的杠杆。
根据我们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三类杠杆的数学表达式:F1 × d1 = F2 × d2,即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
以上就是杠杆的基本概念,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杠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和相关知识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在物理学中,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所谓的平衡条件是指在杠杆上的各种作用力相互平衡,使得杠杆保持在平衡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力臂的乘积相等来描述杠杆的平衡条件。
在杠杆平衡条件中,我们需要考虑有几个作用力,并且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力的大小和方向,力臂的长度,以及支点的位置等因素。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力对于杠杆平衡的作用。
假设一个长为2米的杠杆的支点位于中间位置,我们在这个杠杆的一端施加一个10牛的力,问在另一端我们需要施加多大的力才能够保持杠杆平衡?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力1 × 力臂1 = 力2 × 力臂2,即10 × 1 =F2 × 1,所以F2 = 10牛,也就是说在杠杆的另一端我们需要施加一个10牛的力来保持杠杆平衡。
初中物理杠杆专题复习

初中物理-杠杆专题复习————————————————————————————————作者: ————————————————————————————————日期:ﻩ杠杆与滑轮知识点总结:1、杠杆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2、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3、定滑轮:工作时,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实质是等臂杠杆)特点: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方向动滑轮:工作时,轴随着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特点: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例2.解:例3 C例4功与功率1、功的定义: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l,单位J2、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公式:P=w/t,单位:瓦特,符号w3、功:①有用功:有目的而做的功②无用功:并非我们的目的但是不得不做的功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例1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是500N,物体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2倍,拉力F的大小为40N,求此装置的机械效率及滑轮的重。
(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解:物体A 所受地面摩擦力 f = 0.2G = 100N,当物体移动距离为S 时,绳子的自由端移动距离为___ )(31滑G f F += 得:G 滑=3F - f=20N 例2 图甲是建筑工地上常见的塔式起重机示意图。
这种起重机主要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物料的竖直或水平输送。
某塔式起重机是通过电动机带动如图乙所示滑轮组竖直起吊物料的。
已知起吊重为3×104N 的物料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60kW,物料匀速上升的速度为1.5m/s 。
物理九年级杠杆总结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杠杆总结知识点一、杠杆的基本概念1.杠杆的定义杠杆是一种用来传递力的简单机械装置,它由一个杆和一个支点构成,通过对杆的旋转运动来实现力的传递。
在杆的两端分别施加力来实现对物体的移动或支撑。
2.杠杆的分类根据支点的位置和力的作用方式,杠杆可以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一级杠杆的支点在杆的一端,力和物体在另一端,二级杠杆的支点位于杆的中间,力和物体位于两端,三级杠杆的支点在杆的一端,力和物体位于另一端。
3.力臂和力臂矩杠杆的力臂是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力臂矩是力与力臂的乘积,表示力的偏转能力。
力臂的长度和力的大小都会影响力臂矩的大小。
4.力矩平衡条件力矩平衡条件是指在杠杆平衡状态下,总的力矩为零。
这一条件可以用来解决杠杆平衡问题,即通过平衡条件计算出未知力的大小。
二、一级杠杆的平衡条件1.一级杠杆的平衡条件在一级杠杆平衡状态下,力矩平衡条件可以表示为F1L1=F2L2,其中F1和F2分别是力的大小,L1和L2分别是力臂的长度。
这一条件可以用来解决一级杠杆平衡问题,即通过已知力和力臂长度计算出未知力的大小。
2.一级杠杆的应用一级杠杆广泛应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开门、拆卸物体等,都可以利用一级杠杆原理来减小力的大小,实现力的放大和方向的改变。
三、二级和三级杠杆的平衡条件1.二级和三级杠杆的平衡条件在二级和三级杠杆平衡状态下,同样可以使用力矩平衡条件来解决平衡问题。
但是由于力和力臂的关系更加复杂,计算过程会更加繁琐。
2.二级和三级杠杆的应用二级和三级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不多见,主要应用于一些特殊工程和科学研究领域。
由于它们的复杂性,使用时需要更加注意力臂和力的关系,确保力矩平衡条件得到满足。
四、杠杆的原理和应用1.杠杆的原理杠杆原理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可以用来解决对物体施加力的问题。
通过杠杆原理,可以实现对物体的移动和支撑,以及实现力的放大和方向的改变。
2.杠杆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杠杆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重力悬臂梁、摇摆梁、振荡杆等。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及经典考题解析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及经典考题解析杠杆原理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杠杆是指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杠杆的形状可以是直的或曲的,形状任意。
有些情况下,可以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例如鱼杆和铁锹。
杠杆有五个要素,包括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动力是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阻力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动力和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方向相反。
动力臂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阻力臂是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的方法是先找支点,然后画力的作用线(虚线),接着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最后标记力臂(大括号)。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在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地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可以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以写成F1/F2=l2/l1.在解题时,必须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例如,在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时,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
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并使动力方向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应用杠杆原理的结构包括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和不费力不省力的杠杆。
不同的杠杆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例如,省力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可以省力,适用于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等场合。
费力杠杆的阻力臂大于动力臂,可以费力,适用于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等场合。
等臂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可以平衡,适用于天平、定滑轮等场合。
初中物理杠杆原理训练题及详细解析

杠杆原理训练题及详细解析【典型例题】类型一、杠杆的概念及力臂1、(2016春•南京校级月考)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的力臂一定在杠杆上B.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就是阻力臂C.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动力臂D.力臂的长度不可能为零【思路点拨】杠杆是能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根据对杠杆的支点、力臂和作用力的了解可逐一做出判断。
【答案】B【解析】A、杠杆的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故A错误;B、根据力臂的概念,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就是阻力臂,故B正确;C、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就是动力臂,而不是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故C错误;D、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的长度正好为零,故D 错误,故选B。
【总结升华】熟知并正确理解杠杆的定义和五个要素,是我们学习杠杆最基本的要求。
举一反三:【变式】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A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B 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C 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D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这个力的力臂为零【答案】A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支点在O点,在杠杆A点用力F1竖直向上拉。
请画出拉力F1的力臂和作用在杠杆上阻力F2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杠杆A点用力F1竖直向上拉,那么F1就是动力,物体的重力G 就是阻力F2。
【总结升华】画力臂的步骤: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再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力臂用虚线表示,支点到垂足用大括号勾出,并用字母L1表示是动力臂。
注意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不要错误地理解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杠杆AO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1是力F1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
【答案】类型二、杠杆的平衡条件3、小明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把钩码挂在杠杆的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记下两边钩码的重量,并用尺量出它们的力臂,分别填入实验数据的表格内;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做三次实验;求出各次实验的动力乘以动力臂和阻力乘以阻力臂的数值。
(初中物理)考点18 简单机械

一、杠杆1.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
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2.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撬棒)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标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画力的示意图时,用字母F1标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画力的示意图时,用字母F2标出。
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标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标出。
二、杠杆平衡条件1.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F1×L1=F2×L2。
2.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L1和L2恰好重合,这样就可以由杠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了,而图甲杠杆在倾斜位置平衡,读力臂的数值就没有图乙方便。
由此,只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我们才能够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因此本实验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实验过程中绝不能再调节螺母。
因为实验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
3.杠杆如果在相等时间内能转过相等的角度,即匀速转动时,也叫做杠杆的平衡,这属于“动平衡”。
而杠杆静止不动的平衡则属于“静平衡”。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有关问题,一般按照以下步骤:(1)确定杠杆的支点的位置;(2)分清杠杆受到动力和阻力,明确其大小和方向,并尽可能地做出力的示意图;(3)确定每个力的力臂;(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出关系式并分析求解。
三、杠杆的分类及应用杠杆类型杠杆特点杠杆优点杠杆缺点应用省力杠杆L 1>L 2 F 1<F 2 (动力<阻力) 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羊角锤、手推车等 费力杠杆L 1<L 2 F 1>F 2 (动力>阻力) 费力省距离起重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竿等等臂杠杆L 1=L 2 F 1=F 2 (动力=阻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等四、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1)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中考物理综合题专题复习【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专题解析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1.如图所示,体积之比为1∶2的甲、乙两个实心物块,分别挂在杠杆两端,此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则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为( )A .1∶1B .1∶2C .4∶3D .2∶1【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 由图知道,甲物体挂在左边第3格处,乙物体挂在右边第2格处,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此时12G l G l =甲乙即32m g m g ⨯=⨯甲乙 所以23m m 甲乙=,又因为V 甲/V 乙=1/2,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是 241332m V m V ρρ===甲甲甲乙乙乙故C 正确。
故选C 。
2.按如下原理制作一杆可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秤,称为密度秤,其外形和普通的杆秤差不多,装秤钩的地方吊着体积为1cm 3的较重的合金块,杆上有表示液体密度数值的刻度,当秤砣放在Q 点处时秤杆恰好平衡,如图所示。
当合金块完全浸没在待测密度的液体中时,移动秤砣的悬挂点,直至秤杆恰好重新平衡,便可直接在杆秤上读出液体的密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密度秤的零点刻度在Q点B.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点的左侧C.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点的右侧D.秤杆上密度读数较大的刻度在较小的刻度的左边【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合金块没有浸入液体时,液体的密度应为零,所以秤的零刻度应该在Q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C.若秤砣由Q向右移动,它的力臂变长,则左边合金块拉秤杆的力应增大,但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不可能竖直向下,所以零点的右边应该是没有刻度的,其刻度都在Q点的左侧。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D.秤砣的质量不变,由Q向左移动时,它的力臂变短,则左边合金块拉秤杆的力减小,说明合金块受到的浮力增大,而合金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说明液体的密度变大,所以刻度应逐渐变大,即秤杆上较大的刻度在较小的刻度的左边;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所示,将重150N的甲物体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端,杠杆的B端悬挂乙物体,AO OB ,甲物体的底面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乙物体所受重力为30N,:1:3为0.2m2,g取10N/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为了让探究结果具有普遍性,改 变钩码重和两边的距离做三次实验
思考与讨论
★ 杠杆两端有两只可调节的螺母,能 起什么作用?
★作用:调节杠杆自身的平衡
※ 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
※能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 杠杆调平的方法是什么?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在探究“杠杆 的平衡条件”时,分别得到下面 两组数据和结论。
他们在交流时,甲组发现了自己 实验结论的错误和产生错误的原 因。你认为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
实验数据表格设计
F1L1
F2L2
提问: 你的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一致吗? 你的结论是什么?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χ动力臂=阻力χ阻力臂
★ “左高左调、右高右调”
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
L1
L2
o
F1
杠杆
平衡
F2 螺母
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 猜想与假设: 假设一: F1+L1=F2+L2 假设二: F1–L1=F2–L2 假设三: F1/L1=F2/L2 假设四: F1 ·L1=F2 ·L2
O
法可增大道钉撬对
道钉的作用力?
1.2米
F2 6厘米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 个杠杆。他的重心在A点,重力为500牛,那么他将身 体撑起,双手对地面的压力至少_3_00_牛 。若他在1 分钟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 0.4米,则他的功率至少为_6_0_瓦。
结束
一找(找准支点)
二画(画出力的作用线) 三引(引垂线) 四标(标垂足---直角符号、
F2
F1
标力臂---支点到垂足的距离 )l2F2O
l1
F1
F2
F1 l1 l2
F1
l2 F2 l1
•专题二:杠杆平 衡条件的应用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 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我们就说杠杆处于平 衡。
一找(找准支点) 二画(画出力的作用线) 三引(引垂线) 四标(标垂足---直角符号、 标力臂---支点到垂足的距离 )
我们来完整分解 杠杆的五个要素 的作图方法
L1 O
L2
F2
F1
1、什么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3、标出杠杆的五要素
o L2 ◎
画力臂的方法: L1
专题三:杠杆分类
L1>L2
F1<F2
(动力<阻力)
L1<L2
F1>F2
(动力>阻力)
L1=L2
F1=F2
(动力=阻力)
将下列杠杆分类
等臂杠杆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杠杆的分类
请对下列应用的杠杆进行分类:
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生活·物理·社会
生活中的剪刀
思考:什么情况下,人们会选用费力杠杆? 使用费力杠杆有什么好处?
b.杠杆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是弯的, 但必须是硬的。
c.支点可在杠杆的中间,也可在杠杆 的一端,也可在杠杆的其他位置
生活和生产中的杠杆(1)
生活和生产中的杠杆(2)
力臂
比较下图(1)和(2)、(1)和(3)你一定会有发现!
(1)
(2)
(3)
用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变化 力到支点的距离发
生了变化
转动杠杆的力的大小也发生变化。
当阻力比较小时,人们会选用费力杠杆。 使用费力杠杆会省距离,很方便。
如图,杠杆的应用例子中费力杠杆是( C) 方法一:力臂长短比较法
A
B
C
D
如图,杠杆的应用例子中省力杠杆是( A)
方法二:作用点移动距离比较法
A
C
D B
专题四:求最小力问题
如图所示,曲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AO=
60cm,OB=40cm,BC=30cm,要使曲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请在C处作出施加最小的动力F1的示意图
及其力臂l1。
l2
∟
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 ●
●
条件F1l1=F2l2可知
l1
l1
F 2l2 F1
因为F2l2不变,当F1
F2
最小时,所以l1最长。
●
将原图中
F 力臂的虚线改
为了实线
1
注意:杠杆上的支点与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为力臂
时,力臂最长。
如图是一个弯曲的杠杆,O是支点,在A处挂 一重物G=10N,AO=BC=4cm,OB=3cm,在C点 处加一个力F,若使F力最小,画出该力的方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杠杆详细
专题一:杠杆作图 专题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三:杠杆分类问题 专题四:最小力问题 专题五:杠杆中的动态分析
专题一:杠杆作图
认识杠杆
• 我们先来看 一段动画片:
这根撬起石头的木棒就是杠杆!
看看想想: 左图的羊角锤 和上面这根撬 起石头的木棒 有何相同点?
O
F1
杠杆的定义: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讨论:在实验前,是否也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 平衡?为什么?
实验前,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为了避免杠杆
自身的重力对杠杆平衡的
影响。
C
D
: 探究 时的注意事项
1、一般情况下,一个杠杆在静止 (或者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 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要尽量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为什么? (因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 臂就在平衡尺上,便于测量.)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 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它包含了三个基本的要素: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 支 点( O)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 力(F1) 阻 力(F2)
a.一根硬棒要成为杠杆,应该具备两 个条件:
1.要有力的作用; 2.能绕某固定点转动。 两条件缺一不可。如:撬啤酒瓶盖的 起子在不用时, 就不能称为杠杆;受了 力没绕某固定点转动起来也不是杠杆.
力臂
1、从支点0到动力F1作用线 的距离叫动力臂: L1
2、从支点0到阻力F2作用线 的距离叫阻力臂: L2
力臂的作图方法:
一.找出力的方向 二.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
用线 三.过支点作出作用线的垂
线段
杠杆五要素
支 点( O) 动 力(F1) 阻 力(F2) 动力臂(L1 ) 阻力臂( L2 )
画力臂的方法:
F1·L1=F2·L2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χ动力臂=阻力χ阻力臂
F1·L1=F2·L2
F1 L2
=
F2 L1
如图是铁道检修工用的道钉撬,有关尺寸见
图。若在 A点竖直向下 作用200牛的力,道钉撬
对道钉会产生多大
的力?如果还不能
A
将道钉撬出,在保
持手的作用力大小
F1
和作用点不变的情
200牛
况下,采用什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