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韵》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中古音系

授课要点:

①韵书的起源

②《广韵》的由来及体例

③《广韵》语音系统

一、韵书的起源和发展

中古汉语语音系统指以《切韵》《广韵》为代表的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㈠韵书:

韵书:韵书是按照韵编排的词典。

形书:《说文》《字林》《玉篇》

义书:《尔雅》

韵书:《切韵》《广韵》

㈡韵书起源

⑴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⑵原因

韵书出现的条件:

第一,具备将音节分析为声、韵、调三个部分。

第二,具有科学实用的注音方法。

汉末,孙炎《尔雅音义》

第三,具有社会需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第一,中国和尚受到梵文字启发,懂得了将汉语音节切分为声韵两部分。

梵文:体文――辅音

摩多――元音

第二,沈约《四声谱》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

第三,诗歌发展,需要韵书。

魏晋时期汉语诗歌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对格律进行规范时期,象沈约永明体提出的“四声八病例”说,对诗歌的押韵和平仄都作了严格的规定,这就要求用韵书的方式对诗歌的用韵用字进行规范,提出一个大家可以遵循的标准。

⑶《广韵》以前的韵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韵书产生并蜂出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韵书。

三国魏:

李登《声类》――第一部

晋代:

吕静《韵集》――第二部

南北朝:

阳休之《韵略》、夏侯咏《韵略》、沈约《四声谱》

沈约在汉语音韵学史上的贡献很大,首先发现了汉语具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的特点。

二、《广韵》的由来及体例

㈠《切韵》与《广韵》的成书过程:

①隋代开皇年间,陆法言编写《切韵》,存在最早的韵书。

②唐孙缅修补增订《切韵》,篹《唐韵》。

③北宋陈彭年编修《广韵》,全称为《大宋重修广韵》,这是我国现在的最早的完整的韵书。

㈡《广韵》的性质

《广韵》虽编于宋代,只是对《切韵》加以充实扩充(“广韵”就是扩充《切韵》之意)。因此,《广韵》虽然编修于北宋,但它反映的仍然是《切韵》时代即隋代的语音系统,并不是北宋时期的语音系统。因此,《广韵》音系就是《切韵》音系,即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正因为如此,加之《切韵》一书已经佚失,后人实际上是利用《广韵》去研究《切韵》音系的,如清代音韵学家陈澧《切韵考》就是利用《广韵》研究《切韵》的,书名叫《切韵考》,实际上是《广韵考》。

㈢《切韵》与《广韵》的主要不同之处:

第一,收字不一样。

封演《封氏闻见记》:《切韵》12158,《广韵》26194。

第二,分韵不一样。《广韵》206韵,《切韵》193韵,比《广韵》少13个韵,如:

第三,排列顺序不一样。

《切韵》193韵有时排列得比较混乱,《广韵》进行了调整,如闭口韵在《切韵》中被打乱,覃、谈二韵被排在阳唐二韵之前,《广韵》则将所有的闭口韵都放到最后。

《切韵》韵目之前没有序数,《广韵》则有序数,如平声“一东”“二冬”。

第三,韵目名称也有不同之处,如《广韵》“欣韵”,《切韵》称“殷韵”。

㈣《广韵》的体例

⑴分韵:

《广韵》首先将收录的2万6千多个汉字分为206个大类,即206韵: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

⑵分卷:

根据平上去入四声的顺序将全书分为5卷,其中平声字多,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两卷,其它三声各一卷。

⑶分小韵:

将每一个韵所属的字按照声母、韵母、声调完全相同的原则分为若干个小韵,小韵和小韵之间用圆卷符号隔开。“小韵”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同音字组。

⑷每一个小韵中,在解释第一个字时,用反切注音,这个反切即是这个字的读音,也是该小韵所有字的读音。同时列出该小韵所收的字数,如果该小韵中的某个字除了这个共有的读音以外,还有其它的读音,则用“反切”或“直音”法在该字的下面注明该字“又音某”。如“一东”的“同”字下注“徒红切,四十五”,意思是说“同”字所属的小韵即同音字组共有45个字,这些字都念“徒红切”,该小韵的“洞”字下注“又徒弄切”,意思是说“洞”字除了念“徒红切”以外,还

念“徒弄切”,“徒弄切”这个读音只与“洞”有关,跟该小韵其它的字无关。

⑸每一个字先解释意义,后注读音。

㈤《切韵》音系的性质:

第一,单一音系说。认为《切韵》代表一时一地之音。

唐末李涪《刊误.切韵》:隋代吴音。

陈演恪:隋唐洛阳音。

[法]马伯乐、[瑞典]高本汉:隋唐长安音。

第二,综合音系说。认为《切韵》代表的不是一时一地之音。

《切韵》包括有古音的成分。

《切韵》音系中不仅有古音的成分,还有方音的成分。

《切韵》基本上代表一时一地之音,但吸收了一些方音和古音成分。

《切韵》基本上代表的是隋唐时代的洛阳音,同时也吸收了南北方音的一些特点。

三、《广韵》音系

㈠研究材料

《广韵》音系的研究包括两个主要的内容:第一,整理音类,即声母和韵母系统;第二,构拟音类音值,即实际读音。

整理《广韵》音系音类的材料是该书中的反切;构拟音值的材料主要有对音材料和方言材料。㈡研究方法:

陈澧《切韵考》“系联法”。

东韵[u?]“红”“东”“公”五个反切下字;[i?u?]“中”“戎”“宫”“弓”“融”。《广韵》只有35个声母,但反切上字就有452个之多,只有142个韵母,而反切下字用了1192个

系联法:指采用“同用”“互用”“递用”等条例将《广韵》的反切上下字进行分类的方法。

原理依据: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相同。

同用:

几个反切同用一个字作反切上字,则被切字声母同类,如:

搭,都合切;颠,都年切;当,都郎切。

互用:

两个字互为反切上字,则两字的声母同类。如:

都,当孤切;当,都郎切。

递用:

甲字用乙字作反切上字,乙字又用丙字作反切上字,则甲、乙、丙三字声母同类,如:

冬,都宗切,都,当孤切

反切下字分类:

同用:

弓,居戎切;风,方戎切;终,职戎切。

互用:

戎,如融切;融,以戎切。

递用:

梦,莫中切;中,陟弓切:弓,居戎切;戎,如融切

当,都朗切;汤,吐朗切;桑,息朗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