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凉州词》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出自唐代王翰的《凉州词二首·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
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
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
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
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
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
“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
“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
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
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
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全文赏析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
“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
”(《岘佣说诗》)之所以说“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
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
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凉州词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凉州词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凉州词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凉州词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1凉州词二首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翻译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
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只好无功而返。
注释凉州词:又名《出塞》。
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
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
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何须:何必。
杨柳:《折杨柳》曲。
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春风: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
度:吹到过。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单于:古代对匈奴君长的称呼,此指突厥首领。
拂云堆:祠庙名,在今内蒙古五原。
来:语助词,无义。
鉴赏其一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
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
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
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
[凉州词王翰]凉州词
[凉州词王翰]凉州词一:[凉州词]王之涣《凉州词》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①这是一首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的边塞诗。
②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③羌笛:西汉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
④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① 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
这一句的观察顺序是____;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__;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
从表现"孤城"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_的手法。
(3分)② 这首诗如一幅画卷。
如果说"孤城"是"画卷"的主体部分,那么首句与"孤城"是什么关系 (1分)③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2分)4、这首诗如一幅画卷。
如果说“孤城”是“画卷”的主体部分,那么首句与“孤城”是什么关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5.“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中的“春风”仅是指春天的风吗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谈谈。
答案:①"自下而上"或"由近及远";上;反衬。
(3分)②首句是"孤城"的背景画面。
(1分)③意境雄阔,悲壮苍凉,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
(2分)4、首句是“孤城”的背景画面。
这首诗意境雄阔,悲壮苍凉,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
5、“春风”既指自然界的风,也暗指朝廷的关心。
二:7. 诗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的是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
(1分)8.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DA. 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 “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C. 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情感抒发。
初中语文文言文王翰《凉州词》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王翰《凉州词》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赏析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使得边塞将士很难得到一次欢聚的酒宴。
有幸遇到那么一次,那激昂兴奋的情绪,那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不难想象的。
这首诗正是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写照。
诗中的酒,是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以白玉精制成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称“夜光杯”;乐器则是胡人用的琵琶;还有“沙场”、“征战”等等词语。
这一切都表现出一种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
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
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
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
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
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
“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
“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
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
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
王翰《凉州曲》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王翰《凉州曲》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王翰,一作王澣,生卒不详,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景云元年(710)进士。
历昌乐县尉、秘书省正字、通事舍人、驾部、兵部员外郎、汝州长史、仙州别驾、道州司马。
其间多以恃才傲物、纵欲狂欢遭贬。
两《唐书》有传。
善写边塞诗,为当时宰相张说所看重。
《全唐诗》收诗一卷。
【原文】凉州曲蒲萄美酒夜光杯 [1]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2] ,古来征战几人回!【注释】[1]蒲萄美酒:即葡萄美酒,“蒲”与“葡”通。
此酒来自西域,唐时已能自酿。
《史记•大宛列传》:“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
有蒲陶酒。
”夜光杯:夜间能发光的酒杯。
《海内十洲记》云:“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
……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
”此泛指珍贵精美的酒杯。
[2]沙场:平沙旷野,后多用指战场。
王昌龄《塞上曲》:“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译文】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解读】《凉州曲》,唐宫调曲名。
《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凉州曲》,本西凉所献也,其声本宫调,有大遍、小遍。
”杜牧《河湟》诗曰:“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题一作《凉州词》。
这是一首千百年来传诵不歇的边塞名篇。
诗作描写了盛大的军中欢宴场面:美酒浓香醉人,将饮之时乐者于马上弹奏琵琶,声繁弦促,热烈如同催饮。
将士们相互劝酒:古来征战几人回?让我们尽欢今日,一醉方休吧!沈德潜说此诗乃“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唐诗别裁集》卷十九),误也!“醉卧沙场”的豪言,说明将士们已置生死于度外,悲观情绪在这里不占主导地位。
施补华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
”(《岘傭说诗》)王翰这首诗,堪称真正的盛唐边塞诗,因为它语言明快跳宕,情绪奔放热烈,充满豪迈慷慨、超脱潇洒的乐观精神,给人以激昂向上的艺术魅力,也正是盛唐蒸蒸日上时代精神的反映。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凉州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凉州词体裁:诗题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作者:名字:王翰年代:唐代描述:王翰,唐代边塞诗人。
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诗人。
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
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
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定王翰生卒年为公元687至726年,并未提出确切的材料依据。
翻译: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原文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译文: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凉州在今甘肃武威,唐时属陇右道,音乐多杂有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诸国的胡音。
唐陇右经略使郭知运在开元年间,把凉州曲谱进献给玄宗后,迅即流行,颇有诗人依谱创作《凉州歌》、《凉州词》者,以抒写边塞风情.这体现了唐人。
毫不介怀的态度,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消化和创新的盛世魄力和大国风范。
赏析二:思想内容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赏析三:艺术特色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
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
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
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1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注释1.凉州: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是戍边的要地。
2.葡萄美酒:指西域盛产葡萄,可酿制美酒。
3.夜光杯:传说中用白玉做成、夜间能发光的酒杯。
这里泛指珍贵精美的酒杯。
4.催:催促。
5.沙场:旷沙平野。
后多用来指战场。
凉州词的翻译甘醇的葡萄酒装满了夜光杯,刚准备喝时马上传来琵琶的促催声。
我醉倒在沙场上你不要见笑,自古以来出征打仗的有几个人还能回来?作者背景王翰(生卒不详),唐代诗人。
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性格豪放,能文善诗。
与后来的大诗人杜甫很有交情。
他的诗流丽畅达,七绝《凉州词》是流传很广的名篇。
凉州词的赏析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出生之前的饮酒写起。
开篇第一句就充分写出了地方特色。
甘醇的美酒,精致的酒杯,表明了美好的生活象征着生命的珍贵。
但是,这次痛饮之后,就要奔赴战场,立即面临生死的考验。
而从古到今,真正能从残酷的战争中活着回来的又有多少人呢?难怪他们要一醉方休。
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2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赏析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曾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心灵深处最柔弱部分的千古绝唱。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欲饮琵琶马上催”是说正在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
凉州词王翰注释及译文
凉州词王翰注释及译文
【原文】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我醉倒卧地在沙场上请您别笑话我,从古以来出征战斗的人有几个能够回来的啊!
【注释】
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
据 《海内十洲记》所载,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欲: 将要。
琵琶: 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 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沙场: 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王翰《凉州词》的全诗翻译赏析
王翰《凉州词》的全诗翻译赏析王翰《凉州词》的全诗翻译赏析古来征战几人回的上一句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注释:这两句诗前句写自己放浪沙场然心中别有一番滋味,后句写征战现实,前句的别有滋味正是在后句。
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文解释]葡萄美酒倒满了夜光杯,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的琵琶也同时在催促着。
即使醉卧在沙场上你也不要笑我啊!自古征战在外的又有几人能回来呢?[词语解释]夜光杯:白玉制成的酒杯。
催:这里指催人出发的意思。
①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②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
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
这里指精美的酒杯。
③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④君:你。
⑤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⑥催:催人出征。
⑦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⑧欲:将要。
⑨征战:打仗。
[赏析]琵琶弹奏着欢快而急促的旋律,夜光杯中盛满了西域的葡萄美酒,长年征战疆场的将士难得有这欢聚痛饮的时刻,于是举杯相邀:痛饮个一醉方休吧,「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人满怀激情写下这沙场之宴的劝酒词,笔端洋溢着豪放、悲壮与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豪情。
浓郁的边域色彩,跳跃跌宕的结构,奔放的情绪使这首诗成为了边塞诗中的精品。
唐人七绝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即其中之一。
它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
《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
”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
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
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
这首七绝正是一首优美的边塞诗。
边塞诗,若以对战争的态度为标准。
可划分为歌颂战争与暴露战争两类。
本诗所写战争的性质和背景已无可考,但从诗人感情的脉搏来体会,这无疑是一首反战的诗歌。
唐诗: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唐诗: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原文译文赏析《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注释】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
据《海内十洲记》所载,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征战:打仗。
【赏析】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曾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心灵深处最柔弱部分的千古绝唱。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欲饮琵琶马上催”,正在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
但是这一句的最后一个“催”字却让后人产生了很多猜测,众口不一,有人说是催出发,但和后两句似乎难以贯通。
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
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
“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
“琵琶马上催”,应该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最末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顺着前两句的诗意来看应当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这样理解的话,全诗无论是在诗意还是诗境上也就自然而然地融会贯通了,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王翰《凉州词》(带拼音、注释、译文)
王翰《凉州词》(带拼音、注释、译文)《凉liáng州zhōu词cí》作zuò者zhě:王wáng翰hàn葡pú萄táo美měi酒jiǔ夜yè光guāng 杯bēi,欲yù饮yǐn琵pí琶pá马mǎ上shàng催cuī。
醉zuì卧wò沙shā场chǎng 君jūn莫mò笑xiào,古gǔ来lái征zhēng 战zhàn几jǐ人rén回huí。
作者介绍: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
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
翰少年时豪健恃才,性格豪放,倜傥不羁,登进士第后,仍然每日以饮酒为事。
他的诗,感情奔放,词华流丽,为人所爱。
注释: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
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征战:打仗。
译文: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将士们正准备开杯畅饮,听见了传来的琵琶声,像是在催促他们快出征。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沙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王翰《凉州词·其一》原文译文鉴赏
王翰《凉州词·其一》原文|译文|鉴赏唐人七绝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即其中之一。
《凉州词·其一》地方色彩极浓。
凉州属西北边地;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胡笳更是西北流行乐器。
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
这组七绝正是一组优美的边塞诗。
下面请欣赏佳作!王翰《凉州词·其一》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译文及注释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注释1.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2.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
据《海内十洲记》所载,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3.欲:将要。
4.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5.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6.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7.君:你。
8.征战:打仗。
赏析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
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
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王翰《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注释1.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2.夜光杯:玉石制成的酒杯,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3.欲:将要。
4.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5.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6.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7.君:你。
8.征战:打仗。
赏析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曾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心灵深处最柔弱部分的千古绝唱。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欲饮琵琶马上催”是说正在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
但是这一句的最后一个“催”字却让后人产生了很多猜测,众口不一,有人说是催出发,但和后两句似乎难以贯通。
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
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
“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
“琵琶马上催”,应该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最末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顺着前两句的诗意来看应当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这样理解的话,全诗无论是在诗意还是诗境上也就自然而然地融会贯通了,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
王翰《凉州词》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王翰《凉州词》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①,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①夜光杯:西域产白玉夜里发光,用以制成酒杯,叫“夜光常满杯”,这里喻指酒杯精致。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外出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赏析:
全诗充满雄豪的乐观情绪,写出了忠心报国的将士们的必胜信心和勇于牺牲的豪迈气概。
战争诚然是残酷的,临战前的气氛应该是紧张的。
而诗人以“葡萄美酒夜光杯”极写宴席的丰盛,着意渲染一种欢快畅饮的场面,制造一种热烈的气氛。
“欲饮”,不是将饮未饮,而是尚未畅饮,从而点染出这美酒佳肴和特殊的诱人魅力,也显示出将士们开怀畅饮、一显身手的豪爽性格。
至此,宴会的热烈气氛与将士们的豪放、开朗、兴奋,完全融合了。
最后在笑谑的交谈中,表达了将士们的乐观精神。
关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
这是很有见地的。
因为它所表达的不是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
而是将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的乐观旷达精神。
所以它只能是一种谑语,一种大度,一种谈笑沙场的豪迈。
古诗凉州词·秦中花鸟已应阑翻译赏析
古诗凉州词·秦中花鸟已应阑翻译赏析《凉州词·秦中花鸟已应阑》作者为唐朝诗人王翰。
其古诗全文如下: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前言】《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翰的组诗作品。
第一首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
【注释】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
阑:尽。
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
折杨柳:乐府曲辞,属《横吹曲》,多描写伤春和别离之意。
意气:情意。
一作“气尽”。
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翻译】已是暮春时节,要在故乡,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一定筑起香巢,争相觅食育雏了吧。
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
战士们在夜里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勾起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赏析】这首诗抒写的是边关将士夜闻笳声而触动思乡之情。
万里别家,多年不归,有时不免思乡,无论是见景还是听声,都容易勾起悠悠的乡思。
诗的前两句写战士们在边关忍受苦寒,恨春风不度,转而思念起故乡明媚、灿烂的春色、春光来。
后两句极力渲染出了一种思乡的氛围:寒冷的夜晚万籁俱寂,而笳声的响起更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并且悲凉的笳声吹奏的偏又是让人伤怀别离的《折杨柳》,悠悠的笳声在夜空回荡,教战士们的思乡之意更加浓厚。
这首诗抓住了边塞风光景物的一些特点,借其严寒春迟及胡笳声声来写战士们的心理活动,反映了边关将士的生活状况。
诗风苍凉悲壮,但并不低沉,以侠骨柔情为壮士之声,这仍然是盛唐气象的回响。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凉州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凉州词体裁:诗题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作者:名字:王翰年代:唐代描述:王翰,唐代边塞诗人。
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诗人。
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
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
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定王翰生卒年为公元687至726年,并未提出确切的材料依据。
翻译: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原文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译文: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凉州在今甘肃武威,唐时属陇右道,音乐多杂有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诸国的胡音。
唐陇右经略使郭知运在开元年间,把凉州曲谱进献给玄宗后,迅即流行,颇有诗人依谱创作《凉州歌》、《凉州词》者,以抒写边塞风情.这体现了唐人。
毫不介怀的态度,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消化和创新的盛世魄力和大国风范。
赏析二:思想内容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赏析三:艺术特色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
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
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
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翰《凉州词》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
附答案
导读:【原文】: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这是一首吟咏边塞情景的名曲。
②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翻译】:
精美的酒杯盛着甘醇的葡萄美酒,将要喝的时候琵琶声响了起来,韵律使人心潮澎湃。
开怀畅饮吧,就算是醉倒沙场,诸位也请不要见笑,自古征战沙场的人有几个能活着回去的?
【赏析】: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
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全诗描写了边塞征战将士们纵情饮宴的热烈场面,并抒发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的豪放气概。
全诗语言浅白,色彩浓郁,节奏明快,声情壮烈,是唐代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
【阅读训练】: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朝()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
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参考答案】
1.答案:.宋、岳飞
2.答.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3.答.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4.答:表现出豪放、开朗、兴奋的情形,有一点视死如归样子。
此外还可能感慨战争的无情与残酷。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