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精选
最新【中国村庄纪录片】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doc
【个人简历范文】小堡村,作者的故乡,有着中国千百万个村庄相似的经历,在每一个这样的村庄里,都有一个中国,有一个影响或被影响,忽略或被忽略的国度,一个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低至尘埃的小局部。
下面是相关的范文,快来围观吧。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篇一】熊培云在写这本书之前,先是写过一篇“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的田野调查,浮光掠影地讲述了当地农民几十年来的生存状态与生活变迁。
后来几经波折,时隔几年,终于决定离开紧张而喧闹的都市,回到故乡幽僻荒原的村庄,写起他的村庄。
本书写作是以作者老家农村为原点扩散到周围村庄、一个县、一个省乃至全国,包括他所亲历的城市文明、他所了解的国外乡村生活。
涉及的内容,既有作者三十余年的亲身生活阅历与见证,有过去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同时不忘打捞民国时期那一代乡村建设者的努力与曲折,作者试图以自己的方式解释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探寻历史何以至此。
“农村是中国的大后方,是转型期中国的根据地,而农民正是中国社会金字塔的地基,是藏于泥土的一部分。
”这是作者对农村在我国发展中的定位,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否发展经济就一定要以牺牲农村为代价?放眼世界我们就会发现,农业往往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如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
而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我国却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进口国。
如何提高我国的农业水平,为顶层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需要我们重拾《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中提到的小岗村当年土改的智慧,使农民的农业生产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的引擎,这应当是发展者所关注的重点。
城市化是大势所趋,但也应该合理规划,做好相关的辅助工作。
只有在充分保障公民权利,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户籍制度的壁垒,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当农民意识到土体不是他们唯一的安身立命之本,他们的生活不会因为失去土地而无所依靠,社会和政府能够做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则拆迁不会再如战争一般充满硝烟与鲜血。
乡土中国3000字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3000字读书笔记乡土中国3000字读书笔记篇1读费先生的《乡土中国》,我深有感触。
一方面,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在乡土或者类似于乡土的环境中度过的,因此我就是一个地道的乡土中人;另一方面,这本书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现在已有60多年的时间跨度,而这60年来,中国取得辉煌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的乡土现在怎么样?中国是不是还是一个乡土中国?费先生的乡土理论是不是还适应现在的中国?这些问题都让我充满兴趣。
在我看来,本书开头应该是注重写中国的乡土,后面多转化为写乡土的中国。
中国的乡土自有其特点,而中国也的确带有浓浓的乡土味。
直到现在,这种味道也还处处可闻。
中国现在的乡土状况如何呢?我没有做过有用的调查,不敢妄语。
官方的说法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这未免有失精细,我姑且以我的家乡为例吧,这情况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平时在村里,最有感触的便是孩子少,减不少热闹。
村中的老人过世的也多。
让人不好意思的是许多村里的小孩竟也叫不上名来,不少新媳妇也不认识,真有一点物是人非的感觉。
每天早晨都有幼儿园的车来,上初、高中的孩子也经常不回家,更别说大学生,这就让长老权利的施行大打折扣。
有一次,我们村长让我抄一份关于家庭收入的文件,其中确有十之二三的家庭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的收入****,成为农民工。
以上所述也应该是大多数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状况,这当然与费先生所在的那个年代的乡村不同,然而虽然有这么多的变化,土地依然是村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对于每一个乡土中人来说,土地是亲切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密切的,所以乡土本色毕竟是维持住。
说道文字下乡,其实是知识下乡,费先生说只有等到乡土性的基层变化,文字才能下乡。
而今的社会变迁如此之大,以至于包括我在内的农村孩子都出来找知识,同时,知识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乡下传播开来,手段多样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于超出村民的接受能力。
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
《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doc》在每一个村庄里都有一个中国,有一个被时代影响又被时代忽略了的国度,一个在大历史...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zuowen/dushubiji/680588.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优质文档】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1000字-精选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1000字《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 1000字,欢迎阅读本文!【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1000字一】即使没出过国门,在电影里我们还是可以多次看到,在欧美国家或者日韩的乡镇农村,大片的沃野和森林掩映着上百年的古堡、木房子,汽车悠闲地开在寂静无人的公路上,原始古老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彼此遗忘了界限,厌倦于都市拼搏的人在这里诗意地栖息。
而中国今天的绝大部分乡村,则是另外一种面貌:古老民居荡然无存,现代建筑光怪陆离,读书成才者谋生都市,打工的年轻人鲜有归来,村头巷尾寥落的是妇弱老幼,费孝通念念不忘的那个“乡土中国”已经渐行渐远,破碎的乡村中唯有江河山川和日月星辰依旧古老。
比起“原始也原始,现代也现代”的西方小镇,我们的乡村真是“原始得不原始,现代得也不现代”。
何以至此?读熊培云的新作《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在熊培云“唐德刚式”的诙谐和幽默之中,我们听他以沉痛却乐观的笔触用家乡小堡村的经历串起他对百年中国乡村大视野的梳理和重建:农民与土地的拥有与被拥有,革命和运动时期的农村,鬼子来了之后的农村,城乡不平等的起源,乡村民主和乡村精神,乡村生活的救赎与信仰,以及随处可见的他自己的乡村成长见闻和其家乡父老的生活命运纪事。
他的小堡村乡村叙事,晓白通畅,入眼入心,既讲故事也讲历史,既有调查也有理论,更有文学、名言和电影,目的不仅在于为一个个沦陷的故乡进行抒情式祭祀,更为了寻找今天乡村面貌的历史和现实逻辑,以及几千年来中国乡土社会的自治经验和自济精神,以期在眼下的城乡治理中,为当今的中国农村破碎的面貌和残缺的权利,在理论远景上开凿一条城市反哺乡村、乡村人才走出之后再归来的改良之路,以达到法国那种城乡两忘的乡村新貌。
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
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篇1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1.背景介绍:《村庄里的中国》是由著名作家陈晓雷创作的一部小说。
小说以一个中国的村庄为背景,通过讲述村庄里的人物和生活,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2.深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凑,深入剖析了中国农村的现状和问题。
作者通过对人物性格、家庭关系、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描写,揭示了中国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3.个人观点:我认为《村庄里的中国》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它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现状和问题,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我认为这部小说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农村的发展和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
4.对比与参照:与其他农村题材的小说相比,《村庄里的中国》更加深入地剖析了中国农村的现状和问题。
它不仅展示了农村的风土人情,还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的描写,揭示了中国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5.创作风格:陈晓雷的创作风格非常独特,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形象和情节,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他也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刻画,展示了中国农村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现状。
6.结论与评分:总的来说,《村庄里的中国》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它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现状和问题,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我认为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并给予它9分的高分。
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篇2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一、背景概述《村庄里的中国》是由著名作家阿来所写的一部关于中国农村的纪实性文学作品。
通过对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偏远山村的生活、历史和文化的深入描述,展示了中国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革与坚守,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深入分析1.人物刻画:阿来通过对村庄里的人物刻画,如老农民、青年农民、知识青年等的描绘,展现了不同人群在面对现代化进程时的不同态度和选择。
其中,知识青年的出现为村庄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冲突。
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范文精编
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在经历了三十年多改革开放这样深刻变革的时代,我想,一定有很多人有过村庄的回忆。
要离开村庄,如今并不困难,背上一个行囊,北上或南下,就能够迅速地让村庄成为你的思念。
但是,离开村庄的你,还回得去吗?也许,你的村庄消失在钢筋水泥的楼群里,你的老屋早已推倒,成为一座新城的一角。
总之,你住过的村庄已然不在。
或者也许,你的村庄非常幸运地、依然青山绿水地耸立着,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你城市生活的梦还能嫁接得上那里的十里稻香吗?你还能追寻得到乡村少年的足迹吗?现在的村庄还是你住过的村庄吗?读熊培云先生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总是让我发出这样一个又一个的追问,关于村庄的追问。
也许,是因为我也有过在村庄里生活成长的经历,也有过几乎逃离般地离开村庄的历程。
有过这样的经验的,一定有许多许多人。
就如熊培云先生所说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治理模式,束缚了农民的手脚,当农村源源不断地把生产资料送往城市的时候,城市的工业化得以提速,城市生活有了切实的保障,而农村却因资金贫乏、人才匮乏、政策限制,而呈现出一定的衰败和沦陷。
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通过升学、入伍、进城打工的方式,离开他们的家园。
这有什么办法呢?不离开,就意味着可能没有前途,没有更美好的生活。
作为千千万万离开村庄中的一员,我承认,二十多年前,当我离开村庄,踏上城市、跨进工厂门槛的那一瞬,是多么欣喜,值得庆幸。
但随之而生的,是我对村庄的无限牵挂,因为那里还生活着我的父母。
有时候,我倒是觉得,村庄已不是我的村庄,这不是我的错,因为,当我离开村庄的时候,我的田地就被其他村民“瓜分”了。
只要户口从村里迁出,虽然是生于斯长于斯,但从法律意义上你已彻底不属于这个村庄了。
城乡之间的楚河汉界就是如此分明。
造成这种诡异结局的原因,常常会直指那个阻碍城乡交流的户籍制度。
好在,冰封了半个多世纪的户籍制度,到今天似乎有了消融的一天。
社会的改良和变迁,并不像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那样立竿见影,总是在经历很长的努力后,才艰难地向前迈上一步。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导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篇一】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是我读过的第一本社会科学著作(姑且这么定义),书中对农村基层民主、乡村风尚之类的探讨,说实话,匆匆一读,很难参悟,只能形成一个粗糙的印象。
却让我不禁开始回望我的村庄,不由感叹,这个我自幼生长,又终究离去的地方,真的越来越荒芜。
陶渊明和王维笔下的田园,终归是文人渴望皈依自然的臆想,它们存在于古籍的盛世中,被人怀想追念,而只有真正沾染过土腥味的人才有资格判断,世上是否有“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或者“野老念牧童,相见语依依”的田园。
我记忆中的村庄、田野和山林,也可以充当陶渊明和王维歌咏的对象,自然风景足以让来自城市的人大为惊叹。
他们的相机里或许储存着山野树林的清新,油菜花紫云英的绚丽,脚步却丝毫不会靠近气味逼人的猪圈牛栏。
我的村庄远在深山,所以可以逃过城市的圈地与拆迁,但是,却被城市用另外一种方式掠夺。
除了岁末,在家乡几乎很难看到几个青壮年,甚至孩子。
一个农村家庭的普遍生活方式是,青壮年的儿子儿媳远在城市,年迈的祖父母带着孩子在家。
稍有余力的人家基本都将孩子送往县城读书,从小学开始,由母亲或者祖母相伴陪读。
所以,在假期以外的日子,曾经十几户人家屋宇相连,聚族而居的村庄只有四五个人,分外寥落。
回家的时候我与几个也在无锡打工的同乡同车,面包车在积雪未销的山道上波折前行,音响里十分应景地嘶吼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他们一路烟雾缭绕,谈论着这一年在外的种种,收入固然客观,但这其中的辛苦也是旁人难以想象的。
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但是又不得不承认留在家里没意思,田地的庄稼不足一家人的口粮,种植天麻灵芝又算不准市场价格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被时代的变化远远甩在后面,而与新生活的磨合又必然饱含酸楚。
在家乡,有的家庭甚至合家进城打工求学,空留下装修完备的小洋楼——等着年老力衰的时候,回来养老。
生于土地的人终归还是要回到土地,不是因为眷念,而是因为除了土地之外别无依靠。
读《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1949-1999》笔记
真实的震动——读《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笔记我本是一个理科生,如今在文科里学习自觉知识浅薄。
此次读书笔记便自觉挑选了理论性不是那么强烈的《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
我虽然是成长在边疆地区,但是并没有真的在农村生活过,对农村的生活的知识,和目前的变化的了解也是很少的,所以也想通过对此书的阅读增进一些了解,希望对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以后去农村实践有所帮助。
不知是由于以前的不关注,对农村的了解停留在很久以前层面上,还是由于社会生活的确变化的很快,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就是现在的农民跟过去的农民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他们不再是印象里那么传统和朴素了,他们也像城里人一样变得算计,开放。
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诱惑和希望,他们也渴望过上富足像样的日子,但是又苦于前途渺茫。
他们发展出了新的个体意识,抛弃了传统的道德观念,但是新的责任意识却没有建立起来,这给今后的农村生存带来了不确定性。
整个社会应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渡过这一关,任何对此无所作为的态度都会给未来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
农民是最无助的群体,政府近年对农村农民的关心扶助显然还不够,不仅仅是政策上对于经济的补助,更应当呼吁对于农民思想意识的的关注。
这本书算是一本人类学著作,描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附近一个名叫下岬村的村庄的农民生存状态。
有意思的是作者竟然是美国人,准确地说,是一位华裔美国人类学家,名叫阎云翔。
他青年时代从山东落户于这个村庄,在这里呆了七年,后来去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毕业后又去美国留学,最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系该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
2007年受聘该校社会学系紫江讲座教授。
主要讲授“文化人类学”课程,至此定居美国。
从80年代到90年代,他多次回到这个村庄进行长期田野调查,前前后后在这里一共呆了15年,写成了这本著作。
此书获得2005年度“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该奖是美国亚洲研究协会为纪念中国近代史研究巨擘约瑟夫·R·列文森所设,旨在奖励在美国出版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研究做出极大贡献的杰出学术著作,每年只颁给两本亚洲研究专著的作者)阎云翔先生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华裔学者。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建091刘洋《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让我更多地了解了有关于农村现状,有关于文革时期的发生的事情,在这之前好像文革时期的事情除了听父母的讲述外,几乎没有从任何课本上看到过,不知道为什么课本上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但是我想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历史太近,还没有写入课本的必要,另一个可是就是那个时期是我们党走错误路线的时期,所以不愿意将它写入历史。
其实如果是第二个原因的话也没什么可以避讳的,毕竟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党都无法避免的要犯错误,尤其是在建国初期,但是犯了错误改过来不就行了吗,你越避讳,就越会有人以此为借口,挑起事端,我们党作为人民的党,就要一切对人民公开。
最近令我比较欣慰的是有关于国民党在抗日期间所做的贡献终于写入课本里了,而且在电影电视里广泛宣传。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是熊培云的十年倾力之作,书中对农村现状的描述很具体,我已经不记得除了鲁迅之外,还有哪个作家能致力于农村,设身处地的为农民写一部书,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只会写一些让人感到不知所云的东西,而熊培云的这本书能大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能站在农民的立场说话,详细的描述了文革时期我们党所犯下的错误,让我清晰的认识到我们党在建国初期的不成熟。
熊培云的这部书也许会影响一代作家,将他们的目光转向农村,转向描写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活,这就是一个作家为改变农村现状所能做的,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消除两极分化,国家现在一直在努力着,我想这需要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努力,像熊培云是通过文字,让人们了解农村,画家可以通过绘画给我们展现,企业家可以通过商业贸易来增加农村收入,而我们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当然也能为他们做点什么,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经济美观,造价低廉,农民自己就可以建造的房屋,这样可以让他们生活的更舒适。
这就是我在读完《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后的体会,有人说熊培云写的不够深入,没有谈一些解决这些现状的措施,我不这样认为,他毕竟只是一个作家,而不是政治家,也不是政策的缔造者,他能做到这些已经足够了,该是我们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的时候了。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十篇
一个村庄里的xx读后感十篇《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是一本由熊培云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5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一):完全不明白作者以及这本书为什么会红久仰大名,拿到书之后发现不过尔尔。
熊培云就像许知远一样啰嗦、爱掉书袋。
比许知远好点的是他还直白一点,没那么隐晦。
但是,没什么思想性可言,看完了大脑空空,没留下任何痕迹。
不会再买此作者任何书,不管有多红。
《一个村庄里的xx》读后感(二):无题又长又臭,整本书没有逻辑结构,东扯西扯,只有文字堆砌和才识炫耀,我这么有耐性的人读到终于放弃了,再读下去就是浪费生命。
熊培云啊熊培云,我高估了你的思想,其实你只是一个游走于利益之中的卖乖者,你,穷怕了。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三):淡淡的批评对他小时候的故事,就是在回忆我的少年生活.作者的几本书我看了三本,大体的中心思想都很固定.文笔有些拖沓.里面的有些思想,我也不大苟同.但总体而已,还是值得拜读的一本书.《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四):苦痛啊苦痛谁来关注那些边缘的弱势群体?!仰天长啸,唯恨读书太少……中国的富强在于人民,民富则国强,反之未必。
希望村庄里的居民都能奋起、以一颗勇敢的心,面对现实的处境……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五):这本书,如果没有买的奉劝不要买了还是看看乡土中国算了,这本书,无语了,想送给别人都不好意思,在我手里看见就难受,作者好歹是记者出身,句子写的磕磕巴巴,毫无顺畅之感,号称做过田野调查,实际上只是东拼西凑,掉书袋掉的,哥们儿,读过两本书不是这么个显摆法,另外感觉作者自卑又自尊心强的不行《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六):如果5分满分,我给3.5分看了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的网评之后,迅速在亚马逊买了书,用了近3天时间把书看完,文笔还行,只能用还行,介绍的一些旧闻是我所未知的,但是不是很深刻,停留在纸面吧。
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后感
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后感篇一: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作者以自己的家乡小堡村为起点反映整个中国农村、农民生活的悲欢离合。
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农村和农民生活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农村管理建设的历史过程。
本书分为六章来讲,首先讲的就是农民之根本土地问题。
农民拥有土地道路自古都是磕磕绊绊,土地从来不被农民所有。
内战时,为了得到农民的支持,农民短暂的拥有土地,但这也只是昙花一现,土地最终还是没有回归农民的手中。
其次是关于农村建设的问题,从建国初农村搞建设对毛主席的个人崇拜、国家包办一切,到如今农村建设的举步维艰,农村建设道路尚在路上。
第三章讲述抗日时期农村遭遇的苦难和农民为什么消极抗日以及关于两位县长文革的不同下场。
第四章讲述城乡不平等的起源与个别人的意识反抗。
第五章写乡村民主自治的历史与现实,中国的基层民主自治困境。
最后讲述关于农村乡村文明的逐渐消失,与他们所寻找的生活信仰。
读完这本书心中五味杂陈,谁人故乡不沦陷,开篇就引起我的强烈共鸣。
之前家乡拆迁时我更多地是对城市高楼的向往,但如今在城市生活久了就会发现生活越来越枯燥,当压力袭来看城中车辆喧嚣,就会生出几分烦躁与愤恨。
有次刻意去以前家竟发现已经面目全非,商品房工厂已经取代原来的小村庄,当时就感觉心里空荡荡的。
以前没有多想当时的感受,现在想想当时感受就像失去心灵归处那般迷茫吧。
想到之前去走亲戚看到乡下农村好多空无人住的房屋和杂草丛生的田地,越来越多的人在城里安了家,不愿回到乡下。
确实也是,城里的工资、生活条件比在家里种田好多了,作为一个理性的经纪人,有谁还会一家几口死守这几亩地,死守在农村呢?对于上面所说的事,我若是以前是没有想过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但如今有了一定的知识再来看这个问题不由得唏嘘不已。
中国在经历外国侵略、内战、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建设的摸索以及文革之后,国家已经伤痕累累。
在这种时候,若是想要发展经济,发展工业,无疑是困难的。
一个村庄的中国 2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作为同样在农村出生的并且照应村里人的期盼走进他们眼里大城市的读书人,这本著作引起了我很多共鸣,关于故乡,故乡的沦陷,关于与农民密切相关的土地等等。
最感触的是文中引用甘地的一句话:“就物质生活而言,我的村庄就是世界;就精神生活而言,我的世界就是我的村庄。
”我们都爱着这片土地,可能我们会投身其它地方,故乡是我们精神的根源。
虽然我还未走入社会中去,也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不能说将来会为家乡做多大的贡献,但是故乡始终是游子们精神寄托之所。
在读这本说之前,我看到的只是现象,故乡的逐渐衰败,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村里越来越空洞,没有生机,过年的时候一年比一年冷清。
但是没有认真思考其中的缘由,我想的只是怎么样让村里的孩子在没有家长的监督下在良好的氛围下学习,身心健康发展,比如建立适合农村的流动图书馆,还有让村里渐渐多起来并且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有更好的休息或者说是娱乐场所。
当然这些都是潜藏在我心里的想法,这些浅显的想法都未被行动起来。
作者深刻剖析了现象里的本质,让人豁然开朗深刻领会。
最重要的是作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社会各界关注乡村问题,这是对家乡最好的回报。
作者以故乡江西永修小堡村为立足点,考察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
其中有作者三十年生活的阅历与见证,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并由此折射反映出近代百年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问题与玄机。
一部大历史与小历史的结合,大时代与小细节的交织,延续着关乎心灵与真实的写作之路。
故乡的沦陷。
由古树被强制移走被用作美化城市,引发了作者一系列的思考。
首先是暴力美化城市,牺牲农村里的古树来美化城市,这样美化带着古树的高死忙率,同时是生生剥夺了村里外出游子的心灵寄托,这样的代价是极其巨大的,这样的行为也是极其愚蠢的。
背后映射的是什么,是外出务工的人流失后空洞的村庄渐渐没有了灵魂,没有年轻人这帮具有创造力的群体,村里像是没有了源泉的枯井,没有了生机,人也变得容易被腐蚀,被利益驱动。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1“带一本书回家乡,也算是了却平生一个心愿。
愿我的故乡和所有人的故乡永远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万物生长;也愿我几年来的这点思考与写作,能够为读者呈现更多真实的大历史与小历史,打开一段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这段话是《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自序《我的村庄我的国》的结束语。
我记得我在自己编印的文集那篇代序《“冰清”和我》中说过“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面对死亡了,我希望这本《冰清文集》能保存在这个世界上,翻开它,便能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命,她是这样地走过来了。
虽然怒放的生命之花总有凋谢的那一天,但是,‘冰清’依然活着,她是生命之树上最后的那片树叶,永远不会随风飘落。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无非是希望在这个世上走这么一遭时留下些痕迹,证明你来过。
而能够带一本书回家乡,也算是对生养我们的故乡的一种回报,同时它也在证明着一个村庄或者一个城市曾经这样地存在过。
如果每个从故乡走出去的人都能为家乡写这么一本书,历史便不复是统治者和所谓学者口中或笔下的宏大叙事,它会具体到书写一个人、一个村庄或城市的命运,它是一部最真实的平民的史诗。
“如果不能走进平常人的命运,你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民族的屈辱与抗争,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逻辑,了解一个国家的现在与未来。
”熊培云,就是写作《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这本书的作者,一九七三年他生于江西永修县小堡村,这本书便是由小堡村及永修县,再写到江西省,乃至全中国,揭示中国农村过去和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思考。
这些问题和思考书中写得都很详细,我的读书笔记对此就不作重复记录,只是将书中一些我认为比较精彩的话辑录下来,并说出我自己的理解。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这本书是我近期读到的一本关于中国农村的纪实文学。
作者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真诚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小村庄里的各色人物和他们的生活故事,让我深入了解到了中国农村的现实与挑战。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被作者所展示的农村真实生活所触动。
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仿佛置身于这个小村庄的村民们中间,看到了他们的辛勤努力和无尽的付出。
虽然生活条件艰苦,贫穷和艰辛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们依然勤劳努力地耕种土地,尽力维持家庭的生计。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了解中国农村的角度。
以前,我对于农村的印象主要是来自媒体上所报道的信息,它们往往呈现出贫困、落后和缺乏发展的一面。
然而,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这个小村庄里人民的努力和乐观,他们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他们并不因此而消沉,他们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憧憬,积极向前。
在这个村庄里,我看到了中国农村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农村教育和医疗条件的落后,是让我最为愤慨和心痛的部分。
村民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转移家庭,背井离乡去了城市。
而与此同时,这个村庄里的老人和小孩却被远离家乡的亲人,陷入了孤独和无助的境地。
医疗条件的落后更是给村民们带来了巨大的生活负担,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才能获得基本的医疗保障。
这些问题让我对中国农村的未来产生了担忧,我们应该如何去改变这样的现状呢?然而,尽管中国农村面临着如此多的困难和问题,我却看到了希望和改变的迹象。
这个村庄里的劳动者们正在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方式,他们尝试着从外出打工转向创业致富,通过网络和电商平台与外界连接起来。
他们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同时,也为村庄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更为重要的是,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农村发展的重要性,正在通过农村改革和政策扶持,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支持。
通过阅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我不仅了解到了中国农村的现实和挑战,也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变化和希望。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相关推荐《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是我阅读过的第二本熊培云老师的书籍,上一本还是高中时读的《自由在高处》。
时隔两年多再次翻开他的书,他的文字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读着这本书,感受到他对故土的思索与哀痛,就像是听一位老朋友在向我娓娓道来他的人生经历与所思所想。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讲述了熊培云回归自己魂牵梦绕的江南故乡——小堡村之后,结合历史过往与现实中的人情事态,探寻曾经的杏花春雨的精神家园为何消逝,并且他结合社会、文化、经济、宗教,试图从村庄沧海桑田的变迁中以小见大,摸索出国家乃至整个时代发展的脉络。
在他的笔下,现代的村庄日渐衰落:大量的年轻人离开乡村去往城市打工,村庄里的人越来越少;村庄里作为时代变迁见证的古树或被卖进大城市、或被偷进大城市,那些关于古树的回忆和人与树的羁绊一去不返;乡村物是人非,曾经的乡村精神无从再现……并且,作者还描述了曾经小堡村中发生过的日军的.屠杀、人民公社、现代工业污染等等,哀痛于农民遭受的苦难和家乡的败落。
作者曾说过“我的村庄就是我的世界”即是他的一种精神生活,当他深爱的村庄被摧毁了之后,想必他的精神世界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他在书中写道:我们虽不亲身经历死却见证了无数的生离死别,故土不再,亲人不再,往昔不再。
我们畏惧的是,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守不住那些美好的事物。
而且,我们无一不面对这些,无一不在各自的有生之年,年复一年见证死,见证美的消亡,任凭她在可望不可及处褪尽容颜,谢了芳菲,或像金色流沙从指间流逝。
中华文明曾经的内核是农业文明,华夏大地正是因为农耕文化而孕育繁衍了许许多多的后人。
中国古代有无数描写乡村的诗句,从“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忙碌,到“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描绘出的乡村的美好烟火气息,再到陆游诗中“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的闲适宁静,古代人眼中的乡村是一处能使人心旷神怡的归宿。
读《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笔记
真实的震动——读《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笔记我本是一个理科生,如今在文科里学习自觉知识浅薄。
此次读书笔记便自觉挑选了理论性不是那么强烈的《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
我虽然是成长在边疆地区,但是并没有真的在农村生活过,对农村的生活的知识,和目前的变化的了解也是很少的,所以也想通过对此书的阅读增进一些了解,希望对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以后去农村实践有所帮助。
不知是由于以前的不关注,对农村的了解停留在很久以前层面上,还是由于社会生活的确变化的很快,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就是现在的农民跟过去的农民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他们不再是印象里那么传统和朴素了,他们也像城里人一样变得算计,开放。
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诱惑和希望,他们也渴望过上富足像样的日子,但是又苦于前途渺茫。
他们发展出了新的个体意识,抛弃了传统的道德观念,但是新的责任意识却没有建立起来,这给今后的农村生存带来了不确定性。
整个社会应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渡过这一关,任何对此无所作为的态度都会给未来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
农民是最无助的群体,政府近年对农村农民的关心扶助显然还不够,不仅仅是政策上对于经济的补助,更应当呼吁对于农民思想意识的的关注。
这本书算是一本人类学著作,描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附近一个名叫下岬村的村庄的农民生存状态。
有意思的是作者竟然是美国人,准确地说,是一位华裔美国人类学家,名叫阎云翔。
他青年时代从山东落户于这个村庄,在这里呆了七年,后来去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毕业后又去美国留学,最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系该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
2007年受聘该校社会学系紫江讲座教授。
主要讲授“文化人类学”课程,至此定居美国。
从80年代到90年代,他多次回到这个村庄进行长期田野调查,前前后后在这里一共呆了15年,写成了这本著作。
此书获得2005年度“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该奖是美国亚洲研究协会为纪念中国近代史研究巨擘约瑟夫·R·列文森所设,旨在奖励在美国出版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研究做出极大贡献的杰出学术著作,每年只颁给两本亚洲研究专著的作者)阎云翔先生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华裔学者。
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有感
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有感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有感2000字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有感2000字刘青如今读书真是一种奢侈,不是没有时间,而是内心无法安静,不同的APP给我们带来太多资讯。
每年给自己定的读书计划,很多时候都无法完成,但是我却在断断续续的时间里读了两遍《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每一次都感慨万千,都会不断地回想起自己的故乡。
我脑海里浮现着春暖花开的季节,和小伙伴们三三两两在田埂间追逐嬉闹;硕果累累的秋天,和小伙伴们放牛、挖猪草捉迷藏……整个田野,充满了小伙伴们的欢声笑语。
时光流逝,我日夜思念的故乡正以一种我措手不及的方式衰落了,我曾奔跑的马路上没有了足迹,和小伙伴们追逐嬉闹放牛的绿草地变成了一片荒芜。
我生长在江西最南面的一个小村庄里,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童年就在放牛、挖猪草、摘桑叶和小伙伴们的各种玩耍中度过。
直到今天,那些挖猪草的小伙伴们和那段天真烂漫的日子还记忆犹新;那担着满满的猪草好似英雄凯旋归来似的成就感充满了那时候我们年幼的心,迎着落日,吹着晚风,唱着不完整的歌曲,一群小伙伴,踩着黄昏浩浩荡荡从田野归来的情景,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那在田野里和小伙伴们无忧无虑追逐的欢乐岁月,无论我身在何处,年龄几何,只要想起,内心都无比的欢喜。
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一书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故乡小堡村的历史,那是江西万千个自然村中的一颗微粒而已;书中描述了它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描述了农村在不断的适应国家发展,这一过程的痛苦和辛酸。
而书中作者例举的故事无一例外的在我生长的村庄上演,那些抵挡不了的砍伐、那些简单粗暴的拆迁……那些难以抗拒的变化、那些令人难过的变化、那些蕴含着希望的变化,当我通过这本书联想起自己故乡的这些年,似乎更加明白那些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浩浩荡荡的城市化进程中,浩如星海的无数个自然村消失了,我父亲退休前工作的农村小学,仅剩3名学生和父亲一名老师,在父亲退休那年学校因生源问题不得不关闭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精选〕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学者熊培云沉潜数年的心血之作。
下面是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快来围观吧。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篇一】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翻了一半,在熊培云先生的笔下的村庄,与我出生的村庄类似。
也许是我们这代人共同的记忆吧。
我出生的那一年,正是村里分田到户政策实施的那一年,我还记得我村庄的西北角有一块三四分地,我们称之为自留地。
村里唯一的拖拉机,是橘黄色的,他最后分在了我家,小时候我还驾驶过它耕过地。
我家最初也有一头驴,在家境困难的时候,父亲想卖了它。
我陪着父亲一起去了乡村集市,集市里还有牙祭这个角色,他们帮别人为牲畜估价。
驴被卖掉,从此我再也没有骑过驴,旅游的时候,到了风景区也不愿意去骑马,心里有一种情结吧。
我家里,也有一颗枣树。
奶奶去世的时候,院子里没有足够大的地方作为灵堂,枣树就被砍掉了。
小时候奶奶总是抱着我和弟弟妹妹们,坐在枣树下,喊着妈妈的名字,哄着我们入睡。
奶奶走后,我家搬到了新宅,老宅子荒了。
去年回去的时候,看到院子里有一些枣树苗从地下生长起来。
奶奶是一个地主家的女儿,上过黑学,信过一个我不知
道名字的宗教。
在她的踏板床一旁墙壁上贴着一副画:是一个老虎下山的画。
她整日烧香、上供。
后来奶奶皈依了基督教,成了基督教徒。
我时常拉着板车去教堂,那时候她眼睛已经失明,更多的时候我捧着圣经念给她听。
教堂里,多数信徒是奶奶一样年纪大的人,他们的信仰随着农活忙而中断,清闲的时候又回到了教堂,但这一切并不妨碍他们的信仰。
奶奶一生教我从善,她相信有天堂,她梦想着化为一只小羊回到主的身旁。
奶奶去世后,她成了最后一个能够入祖坟的人,土地承包之后,各家人去世之后,都安葬在自己的坟地里。
祖坟上,有一块碑,碑的主人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一个大学士,大学士相当于今天的中央部级官员。
碑曾在文革期间被人推倒在地,没人将它扶起来。
我家是祖坟的主脉,一直沿向东南方向,是爷爷和奶奶的合葬墓。
安葬奶奶时,众乡邻齐心合力将碑树立起来。
也许很巧合,自从那一年过后,村里大学生多了起来。
乡邻都认为是族上灵了光,而不是觉得大学扩招的原因。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篇二】
几年前读费孝通《乡土中国》的时候就耳闻过这本书,当时是想啥时候有时间再找这本书来读一下,可是不想一晃
两年多过去了。
从7月份在家开始,中途在长沙呆了一个星期,之后又来到石家庄,这本书断断续续的花了二十多天,变换了两千公里的地方才看完。
进入研究阶段,明显感觉时间不像本科时期那么充沛了,读杂书都基本是睡觉之前,吃饭时候挤出的时间。
估计以后也这样,形而上学的东西不能缺少,但是花费过多时间去在这个上,则会影响当前的工作。
本书也是直接在平板上看完了,电子书看起来方便,但一些需要反复读的书则没有纸质书的优势大,看完之后总结起来很麻烦,纸质书随手一翻很快就能找到要复习回顾的地方,值得反复读的书,该买的还是得买。
我自己本身就从村庄里走出,对村庄里很多东西看在眼里。
但很早就出来读书,每次回到家里,村里小我一些的小孩几乎都不认识。
村里发生什么事,也大多只是耳闻而已,特别是最近几年,每个假期就回家半个来月,一年在家不足一个月,难免渐渐与故乡隔离了。
熊的文字开始很不习惯,感觉乱,杂。
但是熊描述的乡村,许多我是深有感触的。
比如乡村的树木,在小的时候,在河边有很多大树,中午的时候去河里摸鱼,河水清澈见底,
走过河边,高大的柳树苍翠欲滴,阳光透过树叶,斑驳的投下一点一点,清风徐来,好不快活。
但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为了赚点钱,河边的大树被卖给了外地的商人,现在的河边光秃秃的只剩稀稀疏疏的杂草,河里由于上游的煤矿污染,鱼几乎绝迹了,水也总是浑浊的,小时候每到晴天,总有很多人在河边洗衣服,大家欢声笑语扯着家常,算是乡村的一类娱乐了。
现在还有一个记忆,母亲在河边洗衣服,我在河里石头下摸鱼,摸了的鱼拿到邻居家里串在衣针上串着烤。
上次回到家乡,听说最近当地的煤炭企业全都被勒令关闭了,煤炭曾是当地人经济的主要来源,煤企一停,许多人没了工作,天天窝在活动中心打牌,有些则远走故乡,去外地打工挣钱。
就在从宣威回长沙的车上,遇到几个去河南郑州打工的四川人,那个四川人外出打工二十多年,家里的土地已经很多年不种了,就任它荒下来,因为外出打工挣的钱比在家里刨地球赚的钱多多了,据他说,在他村里,家家户户都这样,村里现在的青壮年不是出去读书,就是出去打工,几乎没有留在本地的。
看来这已是中国农村的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