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元数小波变换
Fourier变换-Gabor变换-Wigner分布-小波变换实例分析doc资料
F o u r i e r变换-G a b o r 变换-W i g n e r分布-小波变换实例分析1、分别用短时Fourier ,Gabor 变换分析下列信号,要求提供程序,图形结果并对它们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采样频率FS=1920HZ ,采样长度N=512.()(10.2sin(215))cos(2300.5sin(215))sin(2120)x t t t t t ππππ=+++ Matlab 程序如下:fs=1920;%采样频率N=512; %采样长度t=0:1/fs:(N-1)/fs; %时间序列x1=(1+0.2*sin(2*pi*15*t)).*(cos(2*pi*30*t)+0.5*sin(2*pi*15*t))+sin(2*pi*120*t);%信号 figure(1)plot(t,x1);%画想(t )的图像y1=fft(x1,N); %对信号进行快速Fourier 变换 mag1=abs(y1);%求变换后的幅值 k=0:N-1; f1=k*fs/N; figure(2) grid onstem(f1,mag1);%绘制N 点DFI 的幅频特性图 xlabel('f1'); ylabel('幅值’);axis([0,256,0,2*max(abs(y1))]);%x,y 的范围 grid on figure(3)h=window(321,'hamming'); sig=x1;tfrstft(sig',1:512,512,h);%短时Fourier 变换 xlabel('时间(秒)'); ylabel('频率(Hz)'); figure(4) q=16;h=window(211,'gauss'); h=h/norm(h);tfrgabor(x1',128,q,h);%Gabor 变换 xlabel('时间(秒)'); ylabel('频率(Hz)');1.1信号的图形图1-1 信号时域波形图1.2信号N点的DFI幅频特性图图1-2 信号的幅频特性图对信号进行分析,信号共有5个频率分别是0HZ,15HZ,30HZ,45HZ,120HZ,用火柴棍状表示出来。
FOUrier变换和小波变换一般形式一线调频小波变换和多普勒小波变换
1引言传统的Fourier分析适合于平稳信号处理,使用的是一种全局的变换。
它无法表达信号的时频局域性质,而这种性质恰好是非平稳信号本质特征。
为了分析和处理非平稳信号,人们基于时频分析提出短时Fourier变换和小波变换。
短时Fourier变换是一种加窗Fourier变换,使用固定大小的时频网格,时频网格在时频平面上的变化只限于时间平移和频率平移,因此只适用于分析具有固定不变带宽的非平稳信号。
小波变换的时频分析网格的变化除了时间平移外,还有时间和频率轴比例尺度的改变,使用长宽大小不一的长方形时频分析网格,因而只适用于分析具有固定比例带宽(恒Q)的非平稳信号。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常常只是具有近似等宽或近似等Q的分析带宽的信号。
这类信号的分析需要使用形状比矩形更复杂的时频网格。
除了上面所述的时间平移、频率平移和时频拉伸外,还应考虑矩形网格的斜方向的拉伸与旋转变化。
线调频小波变换使用的时频分析网格除了时移、频移、尺度变化以外,最主要的是包含了时频网格在时频平面上的放置以及在倾斜方向上的尺度变化(拉伸)。
由于使用各种长方形和各种平行四边形的时频网格,所以线调频小波变换可以分析具有非固定不变带宽和非固定比例带宽(非恒Q)的非平稳信号。
线调频小波基包含了Fourier变换基函数、短时Fourier变换基函数及小波变换基函数,因而三种变换都是线调频小波变换特例。
在信号的线性变换中,基函数的选取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地刻画信号的特征,将基函数取成与待分析信号的性态相类似的信号。
然而,无论Fourier变换、短时Fourier变换、小波变换还是线调频小波变换,均适合于处理频率成分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信号,而当信号的频率成分随时间作非线性变化时上述的变换就不适应。
多普勒小波变换采用经伸缩、时移和频移的加窗多普勒信号作为基函数,以逼近信号中的非线性时变结构成分。
由于多普勒小波函数涵盖了Fourier变换的基函、短时Fourier变换基函数、小波变换基函数和线调频小波变换的基函数,因而多普勒小波变换包含了前面所论及的四种变换,能Fourier变换和小波变换一般形式—线调频小波变换和多普勒小波变换胡国胜1,2陈一天2任震11(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州510640)2(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广州510640)E-mail:hugs-2000@摘要Fourier变换、窗口Fourier变换与小波变换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四元数小波变换及多分形特征的纹理分类
基于四元数小波变换及多分形特征的纹理分类摘要:将四元数小波变换(qwt)和多分形相结合进行纹理分类,充分利用了qwt的旋转不变特性和纹理图像的多分形特性,能弥补传统的应用小波变换进行纹理分类时缺乏将输入图像分解成多个方向的不足。
通过对uiuc数据库中的纹理图像分类,表明四元数小波与多分形相结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平均分类正确率可达 96.69%, 是一种合理有效的纹理分类方法。
关键词:四元数小波变换;多分形;纹理分类;机器视觉;纹理图像textur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quaternion wavelet transform and multifractal characteristicsgao zhi 1 * , zhu zhi hao 2, xu yong hong 1, hong wen xue 1(1.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china ;2.qinhuangdao tianye tolian heavy industry company limited,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china)abstract:the paper incorporated the multifractal analysis method into the idea of quaternion wavelet transform (qwt), which took advantage of the rotation invariant properties and multifractal properties of texture image, and could make up for the lacks of ability to decompose input image into multiple orientation in texture classification when using wavelet transform. the experiment of texture classification using the images from uiuc shows the method has higher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and the average correct classification rate is 96.69%. it proves this texture classification method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key words:quaternion wavelet transform (qwt); multifractal; texture classification; machine vision;texture image0 引言纹理是多数图像的基本特性,在机器视觉和模式识别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 。
最新Fourier变换-Gabor变换-Wigner分布-小波变换实例分析
精品资料F o u r i e r变换-G a b o r 变换-W i g n e r分布-小波变换实例分析........................................1、分别用短时Fourier,Gabor变换分析下列信号,要求提供程序,图形结果并对它们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采样频率FS=1920HZ,采样长度N=512.Matlab程序如下:fs=1920;%采样频率N=512; %采样长度t=0:1/fs:(N-1)/fs; %时间序列x1=(1+0.2*sin(2*pi*15*t)).*(cos(2*pi*30*t)+0.5 *sin(2*pi*15*t))+sin(2*pi*120*t);%信号figure(1)plot(t,x1);%画想(t)的图像y1=fft(x1,N); %对信号进行快速Fourier变换mag1=abs(y1);%求变换后的幅值k=0:N-1;f1=k*fs/N;figure(2)grid onstem(f1,mag1);%绘制N点DFI的幅频特性图xlabel('f1');ylabel('幅值’);axis([0,256,0,2*max(abs(y1))]);%x,y的范围grid onfigure(3)h=window(321,'hamming');sig=x1;tfrstft(sig',1:512,512,h);%短时Fourier变换xlabel('时间(秒)');ylabel('频率(Hz)');figure(4)q=16;h=window(211,'gauss');h=h/norm(h);tfrgabor(x1',128,q,h);%Gabor变换xlabel('时间(秒)');ylabel('频率(Hz)');1.1信号的图形图1-1 信号时域波形图1.2信号N点的DFI幅频特性图图1-2 信号的幅频特性图对信号进行分析,信号共有5个频率分别是0HZ,15HZ,30HZ,45HZ,120HZ,用火柴棍状表示出来。
基于四元数小波变换的清晰度评价
基于四元数小波变换的清晰度评价作者:王治文罗晓清张战成来源:《计算机应用》2016年第07期摘要:针对当前各种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在清晰度判别过程中单调性和区分度不够以及适用范围较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元数小波变换(QWT)幅值与相位的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
该算法通过四元数小波变换将图像从空间域变换到频率域,对得到的四元数小波变换系数进一步计算之后获得低频子带与高频子带的幅值与相位信息,求得低频子带幅值各方向的梯度之后与对应方向的相位相乘求和,最终得到两个清晰度指标值。
采用该算法与多种现有算法对不同内容的图像、不同程度模糊的图像以及含有不同程度噪声的图像进行清晰度评价实验:相对于现有算法,所提算法在对上述多种图像的清晰度评价中都保持着很好的单调性与区分度。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但克服了现有算法在单调性与区分度上的不足,而且所提清晰度评价指标可以应用在图像处理中。
关键词:图像处理;清晰度评价;四元数小波变换;幅值;相位;梯度中图分类号: TN911.73; TP391.413 文献标志码:A0引言随着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数字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的图像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地辨别图像的清晰度逐渐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图像清晰度评价一般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类。
人对图像的主观感受是对图像最好的评价,但评价结果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所以人们转而关注客观清晰度评价。
目前为止,图像的客观清晰度评价方法主要有基于空域和频域的评价方法。
Krotkov[1]提出通过拉普拉斯能量和来反映图像清晰度,但是它在判断噪声图像的清晰度时存在着缺陷。
针对这个问题,Subbarao等[2]提出用灰度图像方差作为评价指标;紧接着,Subbarao等[3]又提出通过图像梯度范数或梯度的衍生量来衡量图像的清晰度,实现了噪声图像质量评价。
但是这些指标在评价同一清晰度下的多幅图像时效果一般。
Wee等[4]提出基于图像特征值与奇异值的清晰度评价方法,在精确度上面有了一定的提升。
基于四元数可逆网络的医学图像信息隐藏
基于四元数可逆网络的医学图像信息隐藏作者:张彦鹏方家俊曹江倩石慧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24年第18期關键词:可逆神经网络;信息隐藏;医学图像;四元数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4)18-0023-040 引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医疗信息逐渐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医疗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共享也变得更为方便。
然而,医疗数据在进行数据传输上长期面临着非法攻击、非法拷贝、隐私泄露等诸多安全问题。
如何保护医疗信息的安全与患者的隐私成为医疗信息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此背景下,神经网络模型在图像信息隐藏方面的应用越加广泛,其中通过可逆神经网络可同时学习图像隐藏和揭示过程的机制以及四元数嵌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秘密信息在医学图像上的嵌入和恢复,且较之于传统的图像密码学,该方法更能满足医学领域的要求。
深度学习模型已被应用于隐写术,且取得了比传统方法更好的表现。
Zhu等人[1]首先提出了一个基于自动编码器的网络来实现水印的嵌入和提取。
在此基础上,Ahmadi等人[2]引入了残差连接和基于CNN的变换操作模块来实现在任何变换空间中嵌入水印。
Luo等人[3]通过生成器取代固定的失真,进一步增强了网络对未知失真的鲁棒性。
Zhang等人[4]使用生成式对抗网络(GAN)来优化隐写图像的感知质量。
这些方法通常具有良好的隐藏安全性,秘密信息不太可能被隐写工具发现,但是它们只能隐藏少量数据。
Baluja[5]等人在2017年首次提出使用深度神经网络将整幅彩色图像隐藏在另一幅图像中。
在此基础上,Rahim等人[6]增加了一个有规律的损失,以确保端到端的联合训练,然而他们都存在颜色失真问题。
Zhang等人[7]通过减少秘密图像的有效载荷,缓解了这种影响。
Weng等人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残差建模的视频隐写深度网络。
然而,上述方法都采用隐藏网络和揭示网络两个子网络来进行图像隐藏:隐藏网络将秘密信息隐藏成覆盖图像来生成一个隐写图像和揭示网络从该隐写图像中恢复秘密信息,参数之间通过简单连接实现。
小波变换教程
小波变换教程小波变换教程一、序言欢迎来到这个小波变换的入门教程。
小波变换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大概十年的样子),但是有关于它的文章和书籍却不少。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由搞数学的人写给其他搞数学的人看的,不过,仍然有大部分搞数学的家伙不知道其他同行们讨论的是什么(我的一个数学教授就承认过)。
换言之,大多数介绍小波变换的文献对那些小波新手们来说用处不大(仅仅为个人观点)。
当我刚开始学习小波变换的时候,曾经为了弄明白这个神奇的领域到底说的是什么困扰了好多天,因为在这个领域的入门书籍少之又少。
为此我决定为那些小波新手们写这个入门级的教程。
我自己当然也是一个新手,也有很多理论性的细节没有弄清楚。
不过,考虑到其工程应用性,我觉得没有必要弄清楚所有的理论细节。
在这篇教程中,我将试图给出一些小波理论的基本原理。
我不会给出这些原理和相关公式的证明,因为我假定预期的读者在读这个教程时并不需要知道这些。
不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去索引(所列的书籍)中获取更为深入的信息。
在这篇文档中,我假定你没有任何相关知识背景。
如果你有,请忽略以下的信息,因为都是一些很琐碎的东西。
如果你发现教程中有任何不一致或错误的信息,请联系我。
我将乐于看到关于教程的任何评论。
二、变换什么首先,我们为什么需要(对信号做)变换,到底什么是变换?原始信号中有一些信息是很难获取的,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我们就需要对原始信号进行数学变换。
在接下来的教程中,我将时域内的信号视为原始信号,经过数学变换后的信号视为处理信号。
可用的变换有很多种,其中傅立叶变换可能是最受欢迎的一种。
实际中很多原始信号都是时域内的信号,也就是说不管信号是如何测得的,它总是一个以时间为变量的函数。
换言之,当我们画信号图的时候,横轴代表时间(独立变量),纵轴代表信号幅度(非独立变量)。
当我们画信号的时域图时,我们得到了信号的时幅表示。
对大多数信号处理应用来说,这种表示经常不是最好的表示。
在很多时候,大量特殊的信息是隐藏在信号的频率分量中的。
基于四元数小波变换和2APCNN的NSST域图像融合
基于四元数小波变换和2APCNN的NSST域图像融合凌雪岷; 朱芳【期刊名称】《《玉溪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5)003【总页数】9页(P76-84)【关键词】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 四元数小波变换(QWT); 局部区域方差匹配; 双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2APCNN)【作者】凌雪岷; 朱芳【作者单位】安徽新华学院通识教育部安徽合肥 23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近年来一些新的理论和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图像融合领域,如神经网络模型、遗传算法和模糊理论等.在传统图像融合的过程中,小波变换易丢失图像的部分几何信息,因此Kim Y等通过引入尺度函数提出一种改进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1].2006年Cunha等提出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变换,Adu J等将其成功应用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2,3].Chen Z等提出一种基于二次补偿的NSCT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有效提高了图像融合的精确度[4].Xiang T等提出一种基于NSCT的自适应双通道PCNN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很好地增强了图像显著性,但计算时间较长[5].基于此,Easley等提出了平移不变剪切波变换(NSST),减少了剪切波中的下采样过程且具有平移不变性[6].Kong W等提出了一种自适应PCNN的NSST域图像融合算法,利用NSST的位移不变性消除了吉布斯现象,同时也提高了图像融合的质量,但图像的冗余度随着尺度的增加而加大[7].LIU Zhan-wen等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单连接脉冲二维神经网络(RDU-PCNN)的NSST域图像融合算法,较以往算法改进很多,但在细节和背景处仍存在不足[8].四元数小波变换(QWT)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变换,具有近似平移不变性和有限冗余性,已广泛应用于数字图像处理[9,10].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是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模型,它能有效地提取图像细节特征,既能兼顾全局和每个像素的特征,又更加符合人类视觉系统对信号的处理机制,已成功应用于图像融合中[11~13].针对图像融合的计算效率问题,郑红等提出一种基于NSST和自适应PCNN模型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14].双通道PCNN是近些年基于PCNN提出的改进模型,在图像融合时更加灵活实用,Wang等提出一种基于NSCT域的双通道PCNN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融合效果较PCNN改善很多[15].虽然图像融合技术已取得很大的进步,但图像融合后的失真、纹理细节等问题仍是图像融合领域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针对这些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QWT和PCNN的NSST域图像融合算法,通过该算法实现低频分量的再次分解.1 基于QWT和自适应2APCNN的NSST域图像融合下面给出本文提出的融合算法的结构框图:图1 融合算法的整体框架基于人眼对图像的需求,我们先对源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增强图像对比度,然后再对处理过的图像采取NSST分解得到相应的低频和高频子带.1.1 低频子带融合规则针对传统的低频融合方法易导致融合结果出现失真等现象,本文采用QWT对NSST分解得到的低频子带系数进行处理.由NSST理论知,图像经k级NSST分解会得到一个尺寸大小与源图像相同的低频子带,包含了图像的大量能量信息,是图像融合的关键,而以往的融合算法中大多是直接对低频子带部分采用融合策略进行处理.下面以经典的cameraman图像为例,像素为256×256,对其先进行4层NSST分解,再对分解后的低频子带进行QWT分解,此处选取一层的QWT分解会得到16个子图(大小为原图的1/4),分解示意图见图2:图2 cameraman图像低频子带一层QWT分解示意图显然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源图像经过NSST分解后的低频子带中包含了大量的图像信息,因此低频部分的处理至关重要.而QWT具有小波变换的优点并可以多方面保留图像的背景信息,且进一步分解较以往直接融合的算法更加深入,能最大限度的保留边缘细节.对于QWT分解后的低频部分,从图2中可以看出仍旧包含大量的图像信息,需要设计恰当的融合方法进行处理.以往的低频融合准则大多都是采用简单的“系数加权平均”“拉普拉斯能量”等策略,这些方法在处理时都会多少丢失一部分细节和边缘信息.这里我们采用局部区域方差匹配的原则进行处理,以达到最大限度的信息保留.现假设区域方差记为:(1)其中,G表示局部区域,M×N表示局部区域的大小,本文取5×5的方形区域.表示局部区域系数均值,w(i,j)表示高斯权值系数,其值是通过行和列的高斯分布加权相加得到的,从(5)式可以看出区域方差越大所包含的信息就越丰富.下面记局部区域方差匹配度为:(2)这里需要设置一个阈T值,取T=0.75.(1)如果MS(k1,k2)<T,表示源图像两个相同的局部区域相关性较差,则采用方差取大的原则进行处理.即:(3)(2)如果MS(k1,k2)≥T,说明局部区域相关程度较高,两幅源图像都包含了较多地图像信息,则采取如下的加权平均准则进行处理.即:(4)且自适应因子为:(5)对于QWT 分解后的高频部分,从图(3)中可以看出包含的信息相对较少,本文采用简单的系数绝对值最大的原则进行处理.采用(3)式或(4)式所得到的融合结果与高频融合结果进行QWT逆变换,可以得到最终用于NSST重构的低频子带yA,yB.直接采用NSST进行融合的缺点主要是细节信息表现不够完善,而采用QWT对低频子带进行处理,突出了图像的细节背景信息,尽量让低频部分得以最大限度地有效融合,可以充分利用QWT对图像细节及相位信息的提取,提高图像低频部分的融合效果.1.2 高频子带融合规则图像经过NSST分解后的高频部分包含源图像的大量细节信息,经典的融准则大多都是基于“空间频率”[16]“拉普拉斯”及自适应PCNN等,这些方法计算效率高,但易丢失图像的一些冗余信息.因此,本文采用自适应双通道PCNN处理高频子带,从多方向多角度自适应得到最优的融合结果.双通道PCNN理论(2APCNN) 由于传统的PCNN模型参数较为固定,且每个像素位置处只有一个刺激输入,因此很多学者对该模型进行改进并提出双通道PCNN,具体的公式为:(6)其中,接收域中:是两个通道的反馈输入;Lij是链接输入;是神经元的外部刺激输入;Wijkl是连接神经元之间的权值系数矩阵;Yij是脉冲输出项;αL是时间衰减系数;VL是归一化参数.调制域中:Uij(n)是内部活动总项;βk(k=1,2)是双通道的权值参数.脉冲生成域中:θij(n)是神经元间的动态阈值,αθ是时间衰减系数;Vθ是归一化参数.在2APCNN模型中,当Uij(n)>θij(n-1)时产生一个脉冲,即点火一次.双通道PCNN模型参数设置传统PCNN融合中参数设置较为固定或直接取经验值,这样多少会使限制PCNN的发挥,影响融合效果.本文采用高频子带的边缘梯度和空间频率设置2APCNN的参数,利用边缘梯度设置链接强度β,其中高频子带处边缘梯度为:S(i,j)=(7)则2APCNN的参数β为:(8)由于图像的空间频率可以反映图像的细节信息,下面利用高频子带的空间频率作为2APCNN中两个通道的刺激输入,具体公式如下:(9)(10)(11)其中RF表示行频率;CF表示列频率;(DF1,DF2)表示对角频率.同时设置2APCNN的初始值为记最终的融合系数为yF,即(12)1.3 算法的融合步骤传统的基于变换域的图像融合算法存在计算量过大、信息冗余等不足,且基于PCNN的图像融合算法易在图像背景处产生失真等现象.本文提出的算法有效结合了QWT和PCNN优势,更多地保留图像的背景和细节信息,同时降低信息的冗余度,利用QWT对NSST分解后的低频子带再次进行分解,得到低频和高频分量,并采用合适的融合准则进行处理以提高图像的融合效果.现假设经过配准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分别为I和V,融合后的图像记为F.具体如下:(1)利用数学形态学公式对源图像进行预处理,再将图像I和V分别进行N(这里取N=4)的NSST分解,得到各自的低频和高频子带系数:和其中yI,yV为分解后的低频子带系数,为分解后l尺度k方向上的高频子带系数.(2)根据高低子带所包含的信息特点不同,采用不同的融合策略,NSST分解的低频子带包含了图像的大量能量信息,我们采用QWT继续分解得到相应的低频和高频子带系数,并采用局部区域能量准则和最大值原则进行融合处理,再进行QWT逆变换得到用于NSST重构的低频子带.NSST分解后的高频子带采用自适应PCNN进行融合处理.(3)最后将处理过的低频和高频子带进行NSST逆变换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2 实验结果与分析为了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选取两组经典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Road2和Leaves,采用5种具有代表性的融合算法进行实验对比:经典的基于小波变换(DWT)和基于剪切波(NSST)的融合算法,这两种算法都是按低频取平均高频取大的原则进行融合.另外选取近些年比较流行的算法:基于补偿机制的NSCT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NSCT-PCNN)[4]、基于NSCT域的双通道PCNN融合(NSCT-2APCNN)[5]、基于NSST域的双通道PCNN融合(NSST-2APCNN)[8].同时选取6个客观指标[17]进行数值分析:平均梯度AG、标准差STD、信息熵IE、互信息MI和边缘信息保留量QAB/F和计算时间.2APCNN中相应的参数设置为:N=200,αL=1.0,Vθ=20,a×b=3×3,W=[0.707 1 0.707;1 0 1;0.707 1 0.707]2.1 主观评价图3和图4分别显示了Road2和 Leaves两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6种融合结果,可以看出6种算法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基于DWT的融合算法图像模糊不清,边缘处存在块效应;基于NSST的融合算法较DWT算法图像光滑很多,但在目标对象人、车、广告牌和目标架等处仍不够清晰,背景较昏暗[18];基于自适应PCNN的NSST域融合算法(NSST-PCNN)很明显相对经典的融合算法改进很多,图像清晰度和背景都有所增强;基于NSCT和NSST的双通道PCNN融合算法(NSCT-2APCNN和NSST-2APCNN)是近些年提出的融合算法,显然在目标和背景处都较以往算法有很大的改善[19,20];(h)是本文提出的融合结果,可以看出图像的对比度明显增强,且在目标人物处都清晰很多,背景处也突出更多细节信息,更加适合人眼视觉的需要.因此经过两组图像的视觉对比可以看出这种新算法较其他算法取得了更好的视觉效果.图3 Road2融合结果图4 Leaves融合结果2.2 客观评价下面在计算机上得出三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客观指标数值.表1 不同融合方法处理Road2图像的客观指标评价标准DWTNSSTNSCT-PCNNNSCT-2APCNNNSST-2APCNNProposedRoad2AG10.672310.653010.292410.525810.879015.5536 STD39.514942.937047.364348.085447.275765.5395IE7.18467.27057.44047. 44897.38517.7462MI1.66081.70221.34751.36171.43981.7962QAB/F0.54930 .60000.58560.59480.58030.6211时间/s0.2333.419372.010255.301179.107124.251表2 不同融合方法处理Leaves图像的客观指标评价标准DWTNSSTNSCT-PCNNNSCT-2APCNNNSST-2APCNN本文算法LeavesAG10.184810.01039.267610.061410.221514.2372STD35.653737.374 741.195742.372542.797257.9192IE6.57766.56296.74816.76416.78367.0919 MI2.34952.40292.41152.47482.56202.9332QAB/F0.63220.67450.67330.687 60.68020.7090时间/s0.3913.715359.744255.301175.254123.564综合比较表1和2可以看出,基于DWT和NSST的融合算法在客观指标上数值都较低,融合效果也不是很理想[21,22];基于NSCT的两种融合算法(NSCT-PCNN和NSCT-2APCNN)在STD和IE都较之前的算法提高较多,说明在细节信息处的保留相对较好,但计算比较耗时,不利于实际应用.基于NSST-2APCNN的融合算法计算时间较低,且数值上都有所提高.因此本文算法不论在目标、背景和细节等处都取得了很大的改进,同时其背景信息和目标人物能够有效地提取和保留.3 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换域(NSST)的再次变换(QWT)的图像融合算法,有效结合了两种变换域算法的优势,在图像细节和纹理信息的保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改进,同时结合局部区域方差匹配原则和自适应2APCNN处理变换域的低频和高频子带部分.通过多组实验对比分析发现,这种算法能够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上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取得了较高的客观指标数值.事实上,该算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图像的融合中,比如:医学图像、遥感图像等.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KIM Y,LEE C,HAN D,et al.Improved additive-wavelet image fusion[J].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2011,8(2):263-267.[2]Da Cunha A L,Zhou J P,Do M N.The 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Theory design and applic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006,15(10):3089-3101.[3]ADU J,GAN J,WANG Y,et al.Image fusion based on 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 for infrared and visible light image[J].Infrared Physics &Technology,2013,61:94-100.[4]CHEN Z,ZHANG C X,WANG P.High-quality fusion for visible and infrared imag-es based on the double NSCT[C].IEEE 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2014:223-227.[5]XIANG T,YAN L,GAO R.A fusion algorithm for infrared and visible images based on adaptive dual-channel unit-linking PCNN in NSCT domain[J].Infrared Physics & Technology,2015,69:53-61.[6]Easley G,Labate D,Lim W Q.Sparse directional image representations using the discrete shearlet transform[J].Applied and Computational Harmonic Analysis,2008,25(1):25-46. [7]KONG W,ZHANG L,LEI Y.Novel fusion method for visible light and infrared images based on NSST-SF-PCNN[J].Infrared Physics & Technology,2014,65:103-112.[8]LIU Zhan-wen,FENG Yan,ZHANG Yi-fan,et al.A fusion algorithm for infrared and visible images based on RDU-PCNN and ICA-bases in NSST domain[J].Infrared Phy-sics&Technology,2016,79:183-190.[9]Bayro-Corrochano E.The theory and use of the quaternion wavelet transform[J].Jo-urnal of Mathematical Imaging and Vision,2006,24(1):19-35.[10]Yi-Peng Liu,Weiwei Du,Jing Jin,et al.Boost image denoising via noise level estimation in quaternion wavelet dom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2016,18(4):1-8.[11]Qu X B,Yan J W,Xiao H Z,et al.Image fusion algorithm based on spatial frequency-motivated 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s in 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 domain[J].Acta Automatica Sinica,2008,34(12):1508-1514.[12]Veysel Aslantas,Ahmet Nusret Toprak.A pixel based multi-focus image fusion me-thod[J].Optics Communications,2014,332:350-358.[13]Xiang Tianzhu,Yan Li,Gao Rongrong.A fusion algorithm for infrared and Visible images based on adaptive dual-channel unit-linking PCNN in NSCT domain[J].Infrar-ed Physics & Technology,2015,69:53-61.[14]郑红,郑晨,闫秀生,等.基于剪切波变换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算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2,33(7):1613-1619.[15]Wang N,Ma Y,Wang W,et al.A image fusion method based on NSCT and dual-cha-nnel PCNN model[J].Journal of Networks,2014,9(2):501-506.[16]江平,张强,李静,等.基于NSST和自适应PCNN的图像融合算法[J].激光与红外,2014,44(1):108-113.[17]Miao Q C,Shi C,Xu P F,et al.A novel algorithm of image fusion using shearlets[J].Optics Communications,2011,284(6):1540-1547.[18]Yi S,Labate D,Easley G R,et al.A shearlet approach to edge analysis anddetec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009,18(5):929-941.[19]Bayro-Corrochano E.The theory and use of the quaternion wavelettransform[J].Journal of Mathematical Imaging and Vision,2006,24(1):19-35.[20]Qu X B,Yan J W,Xiao H Z,et al.Image fusion algorithm based on spatial frequency motivated 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s in 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 domain[J].Acta Autom Sin,2008,34(12):1508-1514.[21]陈震,杨小平,张聪炫,等.基于补偿机制的NSCT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J].仪器仪表学报,2016,37(4):860-869.[22]Zhang X L,Li X F,Li J.Validation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metrics for evaluating performance of image fusion[J].Acta Automatica Sinica,2014,40(2):306-315.。
作业+贾之杰+1015020716
基于四元小波域的噪声估计增强图像去噪贾之杰电路与系统1015020716摘要:小波阈值是图像去噪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算法中的关键参数是噪声水平。
作为一种新颖的图像分析工具,和离散小波相比,四元数小波拥有一些优良性质,如近移不变的小波系数和基于材质报告的相位。
我们的目标是准确地通过四元数小波和进一步提高去噪性能的方法,提出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来估计噪声水平。
我们发现四元数小波高频系数的方差总和约等于噪音水平。
然而,随着强劲的边缘和/或不光滑的地区的出现,这一指标将过高地估计噪声水平。
在四元数小波域的阶段可以表示图像的材质信息。
通过阶段性操作,在探测平滑区域的前提下,即没有很多材质,该噪声估计方法也适用于具有复杂场景的图像。
提出了一种性能优于经典算法的噪声估计算法。
同时,和先进的去噪算法相比,提出来的算法可以加强噪声所依赖的技术水平,改进去噪性能。
关键词:四元小波;图像增强;去噪Noise estimation based on four element waveletdomain for image denoisingJIA ZhijieAbstract : Wavelet threshold is an important branch in the field of image denoising. The key parameter in the algorithm is the noise level. As a novel image analysis tool, compared with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the wavelet coefficients of the four element number has some excellent properties, such as the wavelet coefficients and the phase. Our objective is to present a simple and efficient method to estimate the noise levelaccurately by using the four element wavelet and the method to improve the denoising performance. We find that the variance of the high frequency coefficients of the four elements is equal to the level of noise. However, with the appearance of strong edges and / or non smooth regions, this index will be too high to estimate the level of noise. In the wavelet domain of the four element number, the material information of the image can be represented. Through the phase operation, in the detection of the smooth region of the premise, that is not a lot of material, the noise estimation method is also applicable to images with complex scenes. A noise estim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which is superior to the classical algorithm. At the same time, compared with the advanced denoising algorithm,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enhance the technical level of the noise and improve the denoising performance.Key words : four element wavelet; image enhancement; denoising0 引言在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数字成像领域,图像去噪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最具代表性的去噪方法是BM3D,BLS-GSM ,NLM。
四元数小波变换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b sn el e r eainb te nQ h ss n m g hf,tu pd w aa tret t ni g n rtd yu igt n a lt e e WT p ae di a es i h sat —o np rmee smai e eae . h i r o w a t o i o s , i e tn stea piaino aee a s r A po rm ein dt ee th oai f h bet di e I s xe d h p l t f vlt rn f m. rga i d s e dtc tertt no eo jc r 1 h c o w t o s g o o t n f a n
ifr d b o iigq aeno le r i aee rn fr I po csat odme s n ma eit o rd- ner ycmbnn u trinag baw t w vltt som. t rj t w —i n i a i g no fu—i e h a e ol
Ab ta t A e p rmee si t nmeh d i rp s da c r i gt h u tr in wa ee h oyt si t sr c n w aa tre tmai t o sp o o e c od n teq aen o v ltte r oe t o o mae t ep st no erttd rgd b d . A u tr in wa ee y a d, b s d o h l —e ou inr t n lss i h o ii ft oae i o y o h i q aen o v ltp r mi a e n t emut r sl t ai rs Q a ri vl r s r Q ) ae t y m d a m t sm t n p cl o y od ut no Wae t a f m( WT ;w vl r i;p a e r t ao ;ot a f w e n eT no ep a r e ei i i l
基于四元数小波变换的医学图像边缘检测
基于四元数小波变换的医学图像边缘检测摘要医学图像的边缘检测可以使医生更准确清晰地获得有用信息,区分病灶部位便于疾病的诊断。
为了能够准确获得医学图像边缘,并且抑制医学图像产生过程中的噪声和伪影,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医学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利用四元数小波变换的本质二维属性,从水平、垂直和对角子带对医学图像进行分解和重构,最终选择合适阈值显示出图像的边缘。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较传统的边缘检测算子效果有明显的提高,通过边缘检测评价显示本文算法具有精确的医学图像边缘定位检测能力和抗噪声伪影特性。
关键字医学图像边缘检测;四元数小波变换;传统边缘检测算子;边缘连通性0 引言图像的边缘检测一直是图像处理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图像边缘信息的有效检测和识别是对目标物体的深一步了解和剖析,更方便研究者对目标的解释和判断。
医学图像由于针对目标与普通图像不同,可以说有其相应的特殊性,相比较一般的图像更难以判断和检测其边缘,因为医学图像本身成像系统和设备的精细程度使得其本身的纹理特征更加细致,更加接近,更不容易区分检测,这无疑给医学图像边缘检测技术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加之一些医学成像设备由于本身给图像造成的畸变和伪影,使得医学图像的边缘检测更加困难。
如何更好的检测表达医学图像的边缘,使医学图像的纹理信息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是研究者一直追求的目标,也是医生能够更清晰准确区分病灶部位,诊断病人的基本保证。
目前大多数的医学图像边缘检测都采用传统的边缘检测算子如:Rober微分算子、Priwitt微分算子、Sobel微分算子、Wallis微分算子和拉普拉斯微分算子来进行研究,其中Rober微分算子、Priwitt微分算子和Sobel微分算子都是一阶微分算子,而Wallis微分算子和拉普拉斯微分算子属于二阶微分算子,虽然相较于一阶微分算子来看,二阶边缘检测算子对医学图像的检测更有优势,但是检测精度仍然不够。
因为一阶和二阶微分算子的边缘检测都是在图像像素级别上的处理和重构,得到的医学图像边缘都是一个个的点来组成的,消除或者削弱了图像本身的二维属性,不能够有效的表达图像的边缘轮廓信息。
基于多核学习和四元数小波变换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
第11期2020年6月No.11June,2020随着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对图像质量评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图像质量评价有两种失真度量:主观感觉评价法、客观质量评价法,主要是利用人类视觉系统(Human Visual Aystem ,HVS )的某些特征来运作。
其中,客观质量评价方法根据是否存在参考图像分为3类[1]:(1)全参考(Full-Reference ,FR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提前知道原图像和失真图像,通过比较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来得到失真图像质量的评价分。
尽管Shao 等[2]、Bensalma 等[3]研究的全参考评价方法能够很好地预测图像质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得到原始图像的信息。
(2)部分参考(Reduced-Reference ,RR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是利用原图像的部分信息来预测失真图像的质量评价值。
(3)无参考(No-Reference ,NR )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不需要获取原图像的相关信息。
近年来,具有多尺度分析特征的小波变换应运而生,应用场景广泛,如纹理分析等。
传统的小波变换只是把图像分解为固定方向的平滑子带(水平、垂直、对角线),制约了对于旋转不变纹理图像的分析。
因为四元数能够表示二维实值信号,所以相应的基于四元数的小波函数的构造就成为解析二维信号的关键。
其中,四元数小波变换(Quaternion Wavelet Transform ,QWT )是实小波的改进和复小波的推广,具有近似平移不变性,能够提供二维图像的相位信息。
四元数小波变换具有旋转不变性,并且在相位表示特性和方向性方面表现较好。
那么,传统小波变换在图像处理中所具有的不足都可以通过这些特性弥补。
当前,国内外已将四元数小波变换应用到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
Chen 等[4]分别提出了基于空间域和NSS 特性的NR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
熊润生等[5]为简单使用小波变换对立体图像进行评价,通过获得图像小波系数及子带能量作为图像的感知特性。
基于四元数小波变换的清晰度评价
基于四元数小波变换的清晰度评价王治文;罗晓清;张战成【摘要】针对当前各种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在清晰度判别过程中单调性和区分度不够以及适用范围较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元数小波变换(QWT)幅值与相位的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该算法通过四元数小波变换将图像从空间域变换到频率域,对得到的四元数小波变换系数进一步计算之后获得低频子带与高频子带的幅值与相位信息,求得低频子带幅值各方向的梯度之后与对应方向的相位相乘求和,最终得到两个清晰度指标值.采用该算法与多种现有算法对不同内容的图像、不同程度模糊的图像以及含有不同程度噪声的图像进行清晰度评价实验:相对于现有算法,所提算法在对上述多种图像的清晰度评价中都保持着很好的单调性与区分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但克服了现有算法在单调性与区分度上的不足,而且所提清晰度评价指标可以应用在图像处理中.【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年(卷),期】2016(036)007【总页数】7页(P1927-1932,1937)【关键词】图像处理;清晰度评价;四元数小波变换;幅值;相位;梯度【作者】王治文;罗晓清;张战成【作者单位】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苏州科技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1.73;TP391.413随着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数字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的图像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地辨别图像的清晰度逐渐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图像清晰度评价一般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类。
人对图像的主观感受是对图像最好的评价,但评价结果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所以人们转而关注客观清晰度评价。
目前为止,图像的客观清晰度评价方法主要有基于空域和频域的评价方法。
Krotkov[1]提出通过拉普拉斯能量和来反映图像清晰度,但是它在判断噪声图像的清晰度时存在着缺陷。
针对这个问题,Subbarao等[2]提出用灰度图像方差作为评价指标;紧接着,Subbarao等[3]又提出通过图像梯度范数或梯度的衍生量来衡量图像的清晰度,实现了噪声图像质量评价。
基于四元数小波变换的纹理图像分类的开题报告
基于四元数小波变换的纹理图像分类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和意义纹理图像分类在计算机视觉中有着广泛应用,如图像检索、医学图像分析等领域。
目前,纹理图像分类研究主要基于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如局部二值模式(LBP)、Gabor 滤波器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较高的分类精度,但在处理高维特征向量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近年来,四元数小波变换(QWT)被引入到纹理图像分类中,并且在图像分类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QWT 利用四元数数学理论对图像进行变换,具有多维处理能力,可以提取更为丰富的纹理特征。
因此,将 QWT 应用于纹理图像分类,能够提高分类的准确率和稳定性。
本课题将研究利用 QWT 进行纹理图像分类的方法和算法,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2.研究内容本课题将进行如下研究内容:(1)研究四元数数学理论和QWT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2)研究基于 QWT 的纹理特征提取方法。
(3)研究基于 QWT 的纹理图像分类算法。
(4)通过实验验证本算法的性能和准确率,并与传统的分类方法进行比较。
3.预期成果本课题预期的成果如下:(1)对 QWT 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在纹理图像分类领域的应用进行扩展和深化。
(2)提出基于QWT的纹理特征提取算法和分类算法,并在公共数据集上验证其性能和准确率。
(3)评估本算法在纹理图像分类中的优势,探讨其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4.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通过如下方法进行研究:(1)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了解 QWT 理论和纹理图像分类领域的基本方法。
(2)实现基于 QWT 的特征提取算法和分类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准确率。
(3)将本算法与传统的分类方法进行性能比较,并探讨本算法的优势。
5.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于2022年3月开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2022年3月-4月: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学习 QWT 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2022年5月-7月:设计和实现基于 QWT 的纹理特征提取算法和分类算法,并进行初步实验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元数小波变换
Selesnick 【11】提出,基于简单阈值许多真实信号的小波系数稀疏度能够优化,尽管如此,小波变换仍然存在四种基本的缺点:
振荡——奇异点周围的小波系数更易发生积极或消极的振荡,这使奇点提取和信号建模困难。
平移敏感性——信号或图像微小的平移可能会使小波系数发生波动,从而造成混乱。
混叠性——在重建信号中,任何小波处理将打破正向和反向变换之间的平衡导致假象。
缺乏方向性——由于缺乏方向选择性,常见小波的构建结果会产生棋盘状图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Selesnick 【11】基于双树框架设计了一种复小波,该框架有两个正交小波,一个作为复小波的实部,一个为虚部。
因为实与虚小波是希尔伯特变换(HT)对,所以复小波变换(CWT)的系数大小是近似平移不变的但有大量冗余。
CWT 是DWT D 2的一般化,同时QWT 是CWT 的一种,从而为D -2信号提供了一个更丰富的尺度空间分析。
与DWT 相反,它是近似于平移不变的并给图像提供一个幅值-相位局部分析。
为了方便进一步的讨论,我们简要地回顾一些四元数和QWT 构建的基本思想。
四元数代数H 是哈密尔顿在1843年发明的,它是复代数的一般化。
{}R d c b a dk cj bi a q ∈+++==H ,,, (8)
其中正交虚数k j i 和,满足以下规则:
j ki i jk k ij k j i ===-===,,,1222
四元数的另外一个表述是
ψθφk j i e e e q q = (9)
其中()[)[)[]4,42,2,,,ππππππψθφ-⨯-⨯-∈。
它是利用一个幅值和三个称为相位的角度。
它的计算公式可以参考Bulow
【4】。
四元解析信号是由希尔伯特变换()HT 的部分(H 1,H 2)和总的(H T )定义的。
()()()()()()()()y x f kH y x f jH y x f iH y x f y x f T A ,,,,,21+++= ()10 我们从实可分离尺度函数ϕ和母小波D V H ψψψ,,开始,可分离就是满足
()()()y x y x h h ψψψ=,。
根据四元解析信号的定义,QWT ,即D 2小波分析可以构建如下。
()()()()()()()()y x k y x j y x i y x g g g h h g h h ϕϕϕϕϕϕϕϕϕ+++= ()()()()()()()()y x k y x j y x i y x g g g h h g h h H ϕψϕψϕψϕψψ+++=
()()()()()()()()y x k y x j y x i y x g g g h h g h h V ψϕψϕψϕψϕψ+++= ()11
()()()()()()()()y x k y x j y x i y x g g g h h g h h D ψψψψψψψψψ+++=
沿行或列D 2HT 类似于D 1HT 。
考虑到D 1希尔伯特小波函数对()h g h H ψψψ=,和尺度函数对()h g h H ϕϕϕ=,,D 2小波分析也是可分离的。
每一个QWT 的子带可以被看作是与图像狭窄波带部分有关的解析信号。
QWT 的幅值q 具有近似平移不变的特性,能代表每个频率子带在任何空间位置的特征并能用三个相位描述那些结构特征。
这里使用的更多QW
细节可参考该文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