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选人用人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选人用人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选人用人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篇一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局转发的《省局关于转发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选人用人工作检查的通知〉的通知》,我局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开展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活动,目前尚未发现违法违纪选人用人情况。

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做法(一)认真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

我局高度重视《条例》的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工作,不断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法规的教育培训。

一是加强业务学习,练好基本功,提高贯彻执行的自觉性。

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认真带头学习《条例》,熟悉《条例》的基本内容,熟练掌握选拔考察干部的方法、步骤和各个关键环节。

人教科同志更是认真学习掌握选拔任用干部的原则、标准和程序,结合工作实际,将重要的规定和条文熟记于心,做干部工作的“明白人”。

二是加强宣传。

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干部任用条例》,知道干部工作的要求和程序,形成了有利于提高干部选拔任用质量、有效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抓好贯彻执行。

在干部选任工作中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原则、标准、程序和要求执行。

(二)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选准用好干部。

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选拔任用干部,切实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确保选准用好干部。

一是建立完善相关制度。

根据《条例》规定,制定了竞争上岗、任前公示和试用等一系列制度,做到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二是严格考察。

干部任用的考察工作由局党组负责,在考察中充分听取干部职工对考察对象的意见,尽量扩大征求意见范围。

在考察方式上,采取个别谈话、集体谈话方式进行。

同时认真做好谈话记录,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干部个人情况。

三是实施有效监督。

选人用人重要环节邀请市局人教科领导参与,并进行指导,对选拔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四是实行任前公示制。

凡提拔中层干部在正式任职前,在全局范围内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并书面报告市局人教科,坚持有反映意见必查证,对查实的问题,影响干部任用的,不予任用。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在十八大的总体部署当中,人才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

为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有效执行,不断提高革新、强化廉洁、紧箍咒,提出了要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实施。

本文主要就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研究,以期推动干部任用的改革发展。

(一)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考核制度不科学,考核标准容易被篡改,考核结果不可信。

考核制度的实施严重缺乏科学性,考核标准设置容易受到影响,考核过程中考核结果受到操纵,考核效果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2、推荐制存在滥用现象,将亲情、情绪和既定利益变为考核依据。

推荐制度也被滥用,当前存在许多以亲情、情绪或既定利益作为考核依据的推荐情况,而不是以个人实际能力为依据。

3、缺乏绩效考核,没有实现干部业绩的客观衡量。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实施仍缺乏绩效考核,有实现干部业绩的客观衡量,从而使得干部的能力发展不被恰当的评价和认可。

4、地域性倾向较强,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

目前,地域性是干部择优任用的显著特点,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影响了正常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对策1、建立科学客观的考核标准。

首先,各级管理机构应建立科学客观的考核标准,有效确保考核过程中标准的一致性和客观性。

2、加强客观性绩效评价。

其次,要加强客观性绩效评价,以推动干部业绩的实施和客观衡量。

让考核体系不仅考虑个人能力和业绩,同时也考虑绩效考核,以实现干部业绩的客观衡量。

3、减少推荐任用亲情因素。

同时,要加强对推荐制度的执行,减少亲情因素的影响,促使干部择优任用规范发展。

4、创新考核方式,运用科学化技术手段健全考核体系。

最后,应创新考核方式,引入新的考核形式,运用科学化技术手段,健全考核体系,形成可控的择优任用制度。

综上所述,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有效执行对于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必须建立科学客观的考核标准,加强客观性绩效评价,减少推荐任用亲情因素,创新考核方式,运用科学化技术手段健全考核体系,从而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有效运行,推动干部择优任用的规范发展,实现中国改革发展的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目标。

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主要原因

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主要原因

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主要原因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主要原因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是党建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社会群众关注的大事,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影响着党在群众中的公信度,要做好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首先要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才能够对症下药。

对于存在问题及原因,归纳如下几点:一是领导干部考察全面真实难。

目前干部考察通常采用一次性集中考察,考察中又偏重个别谈话、民主测评、查看资料等方法,致使考察者对干部的了解较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缺乏应有的深度。

几年来,在干部考核问题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趋向,认为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就是经济指标考核,存在着就绩论绩的现象,往往只注重收集各种指标完成情况,缺乏德、能、勤、廉的量化考核和综合评价、分析。

这样评价干部明显存在片面性,考核结果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干部的实际表现,缺乏较系统、科学性的考核评价办法。

二是干部进出渠道不畅通,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尚不健全。

在干部的提拔使用上,由于单位编制、财政供养、引进渠道等问题,导致想干事的没位子,占着位子的不尽责。

如一些领导干部因各种原因改任非领导职务后,占着单位的编制又没达到退休年龄,在工作中又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为单位的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是选人用人视野不够开阔。

《公务员法》实施后,由于身份限制导致地方党政干部来源单一,干部梯次结构不合理,干部选拔任用的范围比较窄。

按照目前现行的制度,充实公务员队伍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选调生、招录公务员、从企事业单位调任等方式。

而通过招录进入乡镇工作的选调生或新招录的公务员,他们大都不愿到乡镇基层工作,虽然他们有专业理论知识,但由于面对的是千头万绪的农村工作,适应能力不够强,工作积极主动性不高,总是一心想调到县级以上部门工作,因而,作为党政干部选拔重要来源的选调生及其他机关年轻干部,缺乏到基层艰苦环境的磨炼意志,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不够深厚。

一部分提拔到科级领导岗位的选调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各项分管工作开展能力比较差,给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辽宁干部教育__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校内专家热点论坛 >> 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当前位置:首页正文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时间:2008年11月3日 8:33来源:辽宁党校报作者:王疐曈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

因此,弄清并解决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问题,既是当务之急,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一、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问题1.初始提名不规范的问题。

一是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程序不够规范,提名环节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即先民主后提名,而实际上是先提名后民主,即先提出建议人选,再去征求意见,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和可供操作的行为规范。

二是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失察失误责任难追究。

提名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导致了提名权的责任主体很难确定,使得推荐者只行使提名权力,却不承担提名责任。

三是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民主推荐反馈机制,对民主推荐结果,合意的就强调“必须尊重民意”,不合意的就强调“不能简单以票取人”,民主推荐结果运用的权威性不足。

四是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社会氛围不浓厚。

职位空缺调配信息尚欠明朗化。

领导职位出现空缺需配备时,一般都是到民主推荐阶段时在目标推荐单位进行小范围公开,其他主体很难获取信息,限制了其他主体参与的机会,不利于调动其他主体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2.干部考察失真失实的问题。

一是考察对象的外在表现易于把握,内在素质难于考察准确。

与工作表现、态度、成果等外在表现相比,考察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遵纪守法、道德水准等内在素质难以把握。

二是考察对象的现实能力易于把握,工作潜力难以考察准确。

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干部是党的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干部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如选拔任用过程不规范、培养选拔不公平、党员干部作风问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选拔任用过程不规范的问题及对策在现实中,有些地方和单位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现象。

一方面是由于程序不够严格,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权力寻租行为滋生造成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配机制。

制定明确的选拔标准和程序,并注重突出干部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廉洁自律等方面因素。

通过公开招聘、民主推荐和竞争上岗等方式广纳人才。

(2)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建立专业化、独立性较强的组织承担干部选拔的重要职责,并加强对选拔过程的监督。

对干部选拔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严肃处理,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培养选拔不公平问题及对策培养选拔是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的关键环节,然而,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着培养选拔不公平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高级别领导层进入渠道狭窄,潜力型优秀年轻干部得不到足够发展机会等。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对各个层级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建立上下贯通、衔接紧密的终身学习制度,使每位干部都有机会不断提高自己。

(2)推动年轻干部快速崛起。

通过引导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为年轻优秀干部提供更多展示才华、施展拳脚的机会,并为其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四、党员干部作风问题及对策党员干部作风问题是影响党群关系和干部队伍形象的重要因素。

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出现拉帮结派、弄权钱色等不良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加强廉政教育培训。

通过加大廉政教育力度,提高党员干部的诚信意识,增强他们自觉遵纪守法的能力。

当前高校中层干部选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前高校中层干部选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前高校中层干部选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研究作者:朱三彬段俊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02期摘要:高校中层干部选任工作事关党的教育事业发展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的实现,是高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广泛关注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本文深入查找当前高校中层干部选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寻问题成因,提出改进建议,以此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精神要求,搞好高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关键词:高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党的十八以来,高校中层干部选任工作程序、质量得到明显完善与提高,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改进和解决。

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对当前高校中层干部选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当前高校中层干部选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选任资格和条件设置不严谨一是有些高校执行德才兼备标准过于片面化,简单把高学历、高职称等同于高能力、高素质,“唯职称”、“唯学历”情况较为严重,对德的考察往往虚的多、实的少,针对性、实效性、操作性不强。

二是有些高校在中层领导班子配备上重结构轻功能,有些高校二级领导班子的任职经历学缘结构高度趋同,对一些特定选任对象上如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降低标准,有的高校盲目追求干部队伍年轻化,不注重干部队伍的梯度建设,在干部任职年龄上搞一刀切;三是有些高校中层干部选拔的基本条件、基本资格把关不严,如对于工作年限、基层工作经历等要求不严格。

对学术型干部破格提拔的随意性较大,重学术,重业务,轻“德”与“能”,往往忽视了思想政治素质等软指标。

(二)选任程序执行不严密一是在动议环节上把握不到位,对动议主体、动议内容、动议程序及责任不清楚,存在“越权”现象,个别高校酝酿时间仓促,酝酿范围不准,方案不成熟即强行实施;二是民主推荐和考察环节不够规范。

一些高校在民主推荐时,存在只进行会议推荐不进行谈话推荐、确定参加民主推荐人员随意大,导致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对推荐对象不了解,出现评价者与被评价对象不相关等问题发生。

选人用人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选人用人存在的风险

选人用人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选人用人存在的风险

二、选人用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存在问题近年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连南县选人用人的视野更加宽阔,渠道更加宽畅,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但从现实情况看,当前选人用人方面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与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1、选人用人的对象不满意。

一是对被选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满意。

由于缺乏一套客观公正的实绩评价考核机制,有的群众认为被选人的素质和能力不高,难以胜任新的领导岗位;有的群众认为被选人的素质能力还不如自己,心存不满。

二是对被选人的作风不满意。

由于对干部的监督有限,有的群众认为被选人工作作风不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少,生活作风不正。

三是对被选人的性格不满意。

由于干部平时与群众的沟通联系不足,加上有的干部性格偏内向,不善言辞,注重实干缺少交流,导致群众认为他们缺乏热情,难于接近。

2、选人用人的制度不完善。

由于《条例》对有些问题未作具体规定,组织实施起来不能准确把握。

如:初始提名由谁提名、在什么范围提名、如何落实提名责任等要求不明确;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公示制、票决制的范围和方式亟待改进;选举制度公开性、透明度不够,存在尊重选举人意志不够的问题;由于缺乏岗位职责规范和任期目标,对不同类型干部实绩的考核没有明确标准,是否称职、胜任,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评价,导致干部正常退出缺乏评定标准,一些群众公认度不高、反映较差的干部因缺乏手段难以调整下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责任内容缺乏科学界定,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缺乏制度保证;引咎辞职、责令辞职虽有要求,但各地执行宽严不一等。

选人用人制度体系设计的不完善、不配套,影响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选人用人的程序不规范。

一是程序“缺位”。

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对一些必要程序执行不到位,有的甚至干脆不执行。

如民主推荐的不规范,有意的放大或缩小,推荐职位和对象的模糊性、“缺位”;考察预告的不规范等。

选拔任用干部方面不足

选拔任用干部方面不足

选拔任用干部方面不足选拔任用干部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党组织能否有效发挥领导作用,对党的事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选拔任用干部方面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影响着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制约着党的建设的深入进行。

本文将从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性、选拔任用干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性选拔任用干部对于党的建设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优秀的干部队伍是党的事业成功的保障。

干部是党组织的重要骨干,在党的事业中担负着重要的领导职责,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党的事业的发展。

只有选拔任用具备高素质和能力的干部,才能保证党的事业能够顺利推进。

另一方面,选拔任用干部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手段。

通过选拔任用干部,可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党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选拔任用干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选拔任用干部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不规范。

有的地方和单位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往往没有按照党内有关规定进行,导致人为干扰和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其次,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不明确。

由于缺乏明确的标准和指导,有的地方和单位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往往依靠个人的喜好和主观意识进行选择,导致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不达标。

第三,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复杂繁琐。

有的地方和单位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往往流程繁琐,程序复杂,使得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加强选拔任用干部的制度建设。

党的中央和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符合党内有关规定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明确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和标准,确保选拔任用干部的工作能够按照规定进行。

其次,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党的中央和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千秋大业在用人。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作为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导向,是一面旗帜,历来事关人心向背、国家兴亡。

选拔任用好各级领导干部,既是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党组织必须抓好的重要问题,更是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能否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的重大问题。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干部有章不循、执纪不严而导致的用人失察失误依然存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对这些问题,需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根源,探索解决办法。

第一部分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现状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

总体上看,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和组织人事部门能够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进一步规范,质量进一步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各方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步入了新的阶段。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逐步走向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部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综观当前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取得了以下进展:一、建立健全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建设显著加强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提高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切实防止和克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中央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和规章制度,诸如《关于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的通知》、《关于坚决防止和纠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不正之风的通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关于对违反〈条例〉行为的处理规定》、《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等。

浅谈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关键性工程。

对于我市而言,既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全面落实省市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

下面,结合****情况,谈一谈当前我市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概括为“不高、不多、不大、不全”:一是年轻干部在干部整体队伍中占比不高。

以****县为例,目前****县党政机关现有干部1 020人,其中35岁以下的占34.6%;乡科级正职领导干部119人,35岁以下的占6.7%;乡科级副职领导干部176人,35岁以下的占22.2%。

年轻干部偏少,任正职的年轻干部更少,没有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

二是少数民族年轻干部人数不多。

近年来,随着大批少数民族人口外出求学、务工、就业,我地区人才流失现象较严重,机关单位更是缺少少数民族年轻干部。

目前,****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共有5 989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1 198人,35岁以下少数民族干部243人,仅占机关单位干部总人数的4.1%。

长此下去,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将会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

三是选拔任用年轻干部力度不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改革,为打破常规、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提供了一定空间。

但在干部选拔任用的工作实践中,大都还是采用“常规提拔”,几乎很少启动《干部任用条例》中的“破格”程序。

同时,作为改革重要举措之一的公选机制,从目前来看效果不够明显,1个县市每次仅拿出4到5个职位,且存在不定期性,其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后备干部制度体系不全。

虽然我市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上的力度逐年加大,但对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不够,后备干部队伍的民族比例、性别比例、非党比例、年龄结构比例等随意性比较大,后备干部的培训教育、培养锻炼、监督管理、选拔任用等还没有步入制度化轨道,后备干部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新老干部交替的需要。

关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表现

关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表现

关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表现近年来,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干部“四化”方针,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选拔任用干部,使一大批优秀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

但是,对照《条例》的要求,工作中还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四点:一、对《条例》的学习宣传还不够深入,部分单位和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条例》的自觉性不够高《条例》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法规,是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作斗争的锐利武器。

《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学习《条例》,建章立制贯彻执行《条例》,进一步规范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为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应该说,多数单位对贯彻执行《条例》是认真的。

但是,也有部分同志思想上还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部分单位和领导干部对《条例》的学习积极性不够,认为学习《条例》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事,因而对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条件、程序了解不够多,从而导致参与干部选拔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党员干部甚至表现得比较淡漠,具体表现在:个别单位领导认为,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的民主推荐、酝酿、组织考察等完全是走程序,搞不搞“无关紧要”,不起什么大作用,因而参与的热情不够高,有时即使参与,也仅是敷衍了事,缺乏应有的革命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还有的对党政机关中层职位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不屑一顾,个别单位的极个别主要负责人甚至还搞“任人唯亲”、感情用事等等。

这些现象的出现,我们认为与部分单位和少数领导干部对《条例》学习理解得不深不透、贯彻执行的自觉性不高有一定关系。

二、由于各种因素制约,《条例》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有时执行得还不够坚定《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首先应当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考察对象确定后,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严格考察,并形成书面材料;然后经过一定范围内的酝酿讨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党组)集体作出任免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或建议)。

干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干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干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决定着一个组织或一个社会的发展前景。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必须正视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选拔任用机制不完善、激励机制缺失、培训与成长渠道有待改进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选拔任用机制不完善1. 问题表现目前,我国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

首先,基层单位普遍存在权力集中、程序不规范等情况,导致选人用人过程缺乏透明性和公正性。

其次,在一些地区和单位里,“关系户”、“门阀派”现象较为严重,以亲情关系为依托来安排职务分配。

再者,在某些地方领导担任人事主管时垄断权力选择自己认可的下属并设立高门槛。

2. 解决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和改进选拔任用机制。

首先要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公平公正。

其次,推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干部资源管理模式,通过招聘、竞争等多元渠道来获取人才。

此外,在制定岗位需求时要明确能力标准和责任范围,使选拔工作更加科学和规范。

三、激励机制缺失1. 问题表现目前激励机制不完善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基层单位在干部激励方面还比较简单和单一,通常以薪资待遇为主要手段;另一方面,在升迁机制上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选择。

2. 解决对策为了实现干部队伍稳定发展,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

首先要注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设,从绩效出发确定适当的薪酬水平,并将工作成果纳入考量范围。

其次,在升迁机制上要突破条块分割、官僚主义等弊端,并实行内外交流相结合方式进行选拔提拔干部。

此外,要加强培训和学习机会的提供,为干部提供自我发展的平台和机会。

四、培训与成长渠道有待改进1. 问题表现目前在干部培养与成长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地区和单位重视短期业务技能培训而忽视了中长期管理能力的开发;其次,在高层次人才选拔时过于注重学历背景而忽略实际工作经验。

2. 解决对策为了更好地促进干部才能的提升,我们需要改善培训与成长渠道。

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 “ ““ 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监督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保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出台并付诸实施,标志着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已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近年来,各地以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为着力点,促进了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任务的落实。

但从监督的实际效果及其在整个干部工作中的地位看,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工作仍然是当前干部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其薄弱主要表现在:1、 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的深层次思想障碍尚未真正排除。

从监督客体来说,有些领导干部受传统特权思想和等级观念的影响,存在“不让监督”、权力受损”的心态:有的认为监督妨碍决策,影响效率;有的认为监督限制人、束缚人;有的认为监督是“看的盯着干的”,是“没事的找有事的”,是“少数人跟多数人过不去”;甚至有的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多地强调干部监督工作是在唱“高调”,是在揭露干部工作的阴暗面,会影响干部形象,会影响人们对领导干部的信任,甚至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的信心,等等。

从监督主体来说,存在“不敢监督”、无须监督”、难以监督”、监督不了”的心态。

从理论上讲,我国现行“ “的干部监督体制中监督主体具有空前广泛性。

但现实当中,监督主体以上思想障碍仍然存在,有的担心影响团结,不愿监督;有的害怕打击报复,不敢监督;有的受制于人,不便监督;有的方法简单,不会监督;有的信奉“用人不疑”,无须监督;有的认为有权力就有腐败,谁的权大谁说的就算,而自己又不了解内情,因而“难以监督”、监督不了’;还有的认为选人用人的事与自己无关,哪个人做官,我都照样生活”,如此等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

2、 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的科学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篇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整改措施篇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整改措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整改措施根据市委组织部20XX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结果,县委组织部高度重视并召开专项会议,对干部选拔任用、整治用人不正之风、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四方面作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现将针对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反馈如下:近年来,县委组织部高度重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坚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任前公示等制度,在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大力加强监督和惩治力度,并始终贯穿于推荐提名、考察考核、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确保实施过程的规范和透明。

在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切实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推进了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全年共调整干部人(次),其中,提拔人,平调人,其他人,为干部工作步入科学轨道奠定了基础。

虽然县委组织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通过对全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认真分析,综述如下:一、存在问题(一)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意识有待提高。

部分群众监督意识不强,对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干部的任用情况,对选拔任用工作了解不深。

(二)整治用人不正之风工作监督力度有待加强。

由于整治用人不正之风工作的监督手段比较单一,监督力度仍须进一步加强,并始终贯穿于推荐提名、考察考核、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

(三)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有待健全。

从当前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结果看,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善,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仍须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和全面化,干部选拔任用实施过程的可操作性仍须进一步加强。

(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仍须进一步推进。

干部人事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有效调控的宏观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不断推进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一套选拔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用人机制。

选人用人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选人用人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二、选人用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存在问题近年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连南县选人用人的视野更加宽阔,渠道更加宽畅,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但从现实情况看,当前选人用人方面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与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1、选人用人的对象不满意。

一是对被选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满意。

由于缺乏一套客观公正的实绩评价考核机制,有的群众认为被选人的素质和能力不高,难以胜任新的领导岗位;有的群众认为被选人的素质能力还不如自己,心存不满。

二是对被选人的作风不满意。

由于对干部的监督有限,有的群众认为被选人工作作风不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少,生活作风不正。

三是对被选人的性格不满意。

由于干部平时与群众的沟通联系不足,加上有的干部性格偏内向,不善言辞,注重实干缺少交流,导致群众认为他们缺乏热情,难于接近。

2、选人用人的制度不完善。

由于《条例》对有些问题未作具体规定,组织实施起来不能准确把握。

如:初始提名由谁提名、在什么范围提名、如何落实提名责任等要求不明确;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公示制、票决制的范围和方式亟待改进;选举制度公开性、透明度不够,存在尊重选举人意志不够的问题;由于缺乏岗位职责规范和任期目标,对不同类型干部实绩的考核没有明确标准,是否称职、胜任,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评价,导致干部正常退出缺乏评定标准,一些群众公认度不高、反映较差的干部因缺乏手段难以调整下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责任内容缺乏科学界定,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缺乏制度保证;引咎辞职、责令辞职虽有要求,但各地执行宽严不一等。

选人用人制度体系设计的不完善、不配套,影响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选人用人的程序不规范。

一是程序“缺位”。

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对一些必要程序执行不到位,有的甚至干脆不执行。

如民主推荐的不规范,有意的放大或缩小,推荐职位和对象的模糊性、“缺位”;考察预告的不规范等。

干部选拔任用的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干部选拔任用的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干部选拔任用的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概述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档案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然而,当前干部选拔任用的档案管理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包括档案真实性、保密性和规范性等方面。

1. 档案真实性问题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由于工作人员工作不细致或出于个人目的,干部档案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造假、涂改等行为,导致档案中的信息不真实。

2. 档案保密性问题干部档案中包含大量敏感信息,如个人隐私、家庭背景、政治立场等,如果档案管理不严格,容易造成信息泄露,对干部本人和其家庭造成不良影响。

3. 档案规范性问题不同地区和单位对于干部档案管理的规范程度不一,一些地方甚至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导致干部档案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受到影响。

二、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保障干部选拔任用的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谨性、公正性和合法性。

1. 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在干部档案管理方面,各级组织应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的真实性、保密性和规范性要求,规范档案的存储、查询和使用流程,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谨性。

2. 强化档案管理责任制各单位和部门要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责任制,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人,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对于档案管理中出现的违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3.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档案管理法规和规范的认知,增强责任意识和法纪观念,确保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工作素养。

4. 强化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档案管理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加强对档案数据的监控和管理,避免人为因素对档案信息的篡改和泄露。

5. 深化档案管理改革推动干部档案管理的改革,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探索建立公开透明的档案管理机制,更好地保障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平公正。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我深知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敏感性。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难点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难点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难点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难点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实现用的作风选作风的人的目标,已不容回避地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干部工作部门面前。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就是要“认真执行并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对干部的推荐提名、考察考核、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督。

”根据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实际,笔者就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面临的难点问题及其原因,应采取的对策建议等方面作初步探讨。

一、当前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面临的难点问题及其原因众所周知,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六项基本程序是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必须以规用人行为为目标,以完善用人行为运行机制为重点,切实把监督贯穿于动议提名、民主推荐、干部考察、酝酿协商和讨论决定的全过程,通过构建公平公正的运行机制,确保把干部选准用,真正实现选贤任能。

当前,在干部选拔任用各环节运作过程中,由于受干部使用的一些特殊情况和重要情况的影响,如干部是怎样推荐上来的,推荐的责任主体是谁;如何确定考察对象的,考察组是怎样进行考察的,组织人事部门是如何研究的;党委(党组)是怎样讨论研究决定的,党委(党组)成员对任免事项的意见如何等,缺少必要的书证,一旦发生失误,追究谁,追究什么,谁来追究,怎么追究,证据不足,举证乏力,难以落实,致使责任人没有风险,弱化了约束力。

本主要试图从民主推荐、组织考察、讨论决定等三个环节探讨如何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

笔者认为这是当前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所面临的难点问题,只有将这三个环节监督工作做实做细了,才能保证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取得实效。

目前,在干部选拔任用民主推荐;组织考察;讨论决定三个环节监督工作面临的责任难以追究的问题及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千秋大业在用人。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作为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导向,是一面旗帜,历来事关人心向背、国家兴亡。

选拔任用好各级领导干部,既是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党组织必须抓好的重要问题,更是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能否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的重大问题。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干部有章不循、执纪不严而导致的用人失察失误依然存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对这些问题,需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根源,探索解决办法。

第一部分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现状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

总体上看,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和组织人事部门能够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进一步规范,质量进一步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各方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步入了新的阶段。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逐步走向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部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综观当前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取得了以下进展:一、建立健全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建设显著加强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提高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切实防止和克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中央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和规章制度,诸如《关于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的通知》、《关于坚决防止和纠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不正之风的通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关于对违反〈条例〉行为的处理规定》、《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等。

各地也根据这些党内条规,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办法和细则。

这些党内条规、实施办法和细则,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条件、程序和监督检查、组织纪律等方面作出了严格规定,为各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为防止和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供了制度保证。

二、加大改革力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公开程度明显提高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以改革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等制度为重点,扩大民主,完善考核,增进交流,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和公开程度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各地在扩大民主、提高群众参与程度方面积极探索,创造了许多好的方法。

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完善了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或民主评议、考察考核、讨论决定、任前公示、试用期制等环节;引入竞争机制,推进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选拔方式;建立了票决制、任期制等规范化制度,体现了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

二是干部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

按照中央的要求,各地建立了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领导干部定期考核制度,普遍实行届中、届末、年度考核,加强了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日常考核管理和监督,改变了以往存在的不调整领导班子不考察考核的状况。

并做到了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使用、奖惩、培训挂钩,充分发挥定期考核的作用。

为了防止干部考察失真失实,提高考察质量,各地在实践中探索了考察预告制等许多有效做法。

三是干部交流力度进一步加大。

各地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实行党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交流制度的决定》精神,不断加大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异地交流工作的力度,重点抓了党政“一把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公检法等重要部门领导干部的交流,并不断从中央、国家机关选派干部到地方,从地方选派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任职或挂职,以及从地方选派干部进行跨省区市交流,以增长干部的实践经验。

同时,还将干部交流与扶贫、支边、支教等工作结合起来。

1995年以来,中央管理的干部共交流500多人,全国地厅级干部交流1万多人,县处级干部交流超过16万人。

全国96%的县(市、区)委书记、97%的县(市、区)长进行了交流或异地任职。

三、强化监督措施,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力度不断加大为防止和查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按照中央的要求,县以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都建立健全了专门的干部监督机构,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对《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普遍对本地、本部门选拔任用干部的情况进行了自查和抽查,并进一步健全了相关措施和办法。

如中组部制定、下发的《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关于坚决防止和查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的通知》。

同时,根据中央《关于对违反〈条例〉行为的处理规定》,各地积极探索实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的纠正、查处力度。

我市通过近几年的探索,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组织部门干部选任工作监督制度。

出台了《关于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干部监督工作定期报送制度,要求各地各部门按季度报送干部选拔任用及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情况;印发了《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记录的通知》,对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记录的内容、记录人员、记录本等作出了规定和要求,并制发了专用会议记录本,规范了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记录;制发了各区(市)县党委组织部干部监督机构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审查的文书,规范了干部监督机构和选拔任用机构之间的工作协调。

二是加大对《条例》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通过检查,对干部选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纠正,并通过总结、整改,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了规范。

第二部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执行《条例》不够扎实,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违反《条例》规定的现象,个别地方还严重违背《条例》,甚至出现跑官要官、封官许愿、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目前,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民主、公开程度还不够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落实不够,存在“少数人选人”的现象尽管近年来干部选任工作在扩大民主方面迈出了较大的步伐,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少数人选人”的现象。

表现在:(二)少数人说了算。

个别地方的选任主体特别是“一把手”往往处于上级管得着、看不见,同级看得见、管不了,一般干部群众既看不见、也管不了的无法监督状态,使其在选人用人工作中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等家长制作风有了宽松的周边环境。

表现在:1、在推荐环节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

一是民主推荐前,有的“一把手”采取召开党委(党组)会议或个别沟通等形式,把班子成员或有关人员的推荐意向统一到自己心目中的人身上来。

即使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来主持推荐,班子成员和有关人员为了与“一把手”保持一致,只好违心推荐,造成上级党组织不得不认真对待所谓的一致意见。

二是“一把手”个人推荐干部一般都不写推荐材料,有的未经酝酿、沟通和研究就以本级党组织的名义向上级党组织推荐,有的则授意以组织部门的名义向上级推荐。

2、干预干部考察工作。

有的“一把手”在上级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其想提拔重用的干部,或不满意、想安排出去的干部时,一般都要进行干预。

干预的方式或是在通报会上讲肯定性意见,或个别打招呼,形成与考察组谈话要多说考察人选的优点、不说或少说缺点的导向;有的甚至在向考察组介绍情况时,对一些关键性问题有意回避或误导,以实现自己的意图。

3、酝酿干部先入为主。

有的“一把手”在酝酿干部人选时,或者抢先提出自己想用的干部,使其他人员不好发表反对意见和提出其他人选;或者执意坚持自己的意见;或者事先向有关人员透漏自己的意见,利用他人之口,说出自己想用的人选,“巧妙”地把个人意见变成酝酿的意见或他人的意见。

4、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质量不高。

有的地方“一把手”或责任心不强,或为达到个人目的,使得主持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流于形式,质量不高。

表现在:一是会议时间短,一次讨论决定任免干部的数量过多,使与会人员无法逐人发表意见,与会人员只是把干部姓名和任职单位浏览一遍,根本来不及考虑和发表意见,最终却形成了与会常委一致通过的常委会记录。

二是趁换届后班子新成员较多时讨论决定干部任免。

由于新成员对干部情况不了解,谈不出意见,而了解情况的班子成员即使提出不同意见,也往往因处于少数而得不到采纳。

二、选拔视野不宽,存在“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现象(一)近亲繁殖,迁就照顾。

有的单位选人用人不讲原则讲关系,不讲党性讲人情,使得在选人用人上不坚持五湖四海,视野狭窄,眼光仅仅停留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和身边少数人身上,选所熟悉的,用自己喜欢的人。

有的为了照顾上级、同学、同乡、同事、战友、亲朋好友等方方面面的关系,既不坚持原则,也不尊重民意,将一些不该提拔的提拔了,不该重用的重用了,应该下去的保留了。

(二)论资排辈,缺乏竞争。

在干部选任工作中,有的不看能力看资历,不看水平看辈分,不看政绩看工龄,导致一些人混年头,熬岁月,墨守陈规,不思进取,即使政绩平平也能得到提拔使用,而大批年轻的优秀人才却受到压制;有的搞实际上的“终身制”,存在着“不到年龄不离岗,不犯错误不下岗”的现象,使得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领导干部队伍老化。

(三)条块分割,缺乏整合。

目前的干部体制,客观上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各管理一批干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又都各自储备了一大批干部,然而隶属关系不一,单位性质不一,干部交流不能进行,导致有的地方和单位人才过剩,有的单位人才匮乏,无形之中形成了条块分割。

表现在:一是划圈圈。

党委(党组)选任干部缺乏通盘考虑,没有将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知识分子三支干部队伍纳入“一盘棋”,而是划成了三个圈。

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视野局限在党政机关,企业领导人员的选拔视野局限在大中型企业,科技干部的选拔视野局限在高校、科研院所等圈内。

二是划条条。

现在,相当一部分执纪执法部门都对干部进行直管,因此对其干部的选任也就局限在本行业、本系统领域,往往只能出,不能进。

如此产生的一些领导干部,领导才能和素质值得考究,有时甚至只讲局部利益、部门利益,与党委、政府对着干,干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划块块。

个别地区和部门特别是偏远地区,搞“土皇帝”,担心外地干部进入不便领导,将选拔干部范围限定在本地区、本部门,即使对组织安排、交流的也千方百计进行抵制,采取各种手段提拔自己的亲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