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二级上册)[文字可编辑]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与教学建议
偏旁和部首
部首:字(词)典按字形偏旁所分的门类,是字 书中的各部的首字。 作部首的汉字偏旁,大都具有表意作用,但也有 少数部首是不表意的笔画,如“、│”等。 有的是部首,也是偏旁。如“亻、氵、山、石、 廴、穴”等;有的是部首,不是偏旁。如“比、羽、 鱼、风、鹿”等;有的是偏旁,不是部首。如“ ”等。 总的说来偏旁多于部首。国家公布的部首是201 个,有的字词典只收190左右。偏旁部件大约有五百 多。
来 源
古代的象形字:泉 燕 古代的指事字:亦 牟
古代的会意字:析 相
古代的形声字:沐 盛
部件、字符、偏旁、部首
分析汉字的外部结构,得到的基本构字单位 是部件; 分析汉字的内部结构,得到的基本构字单位 是字符。 字符和传统的偏旁相当。 字符和部件的含义不同。字符用于汉字内部 结构的研究,字符本身不再分析;部件用于汉字 的外部结构的研究,很多部件可以再进行不同层 次的分析。
不能独立成字的部件称非成字部件。例如: “筒”“刚”“网”“铜”中的“ㄇ”; “疾”“病”“疼”“嫉”中的“ ”。 成字和非成字的确定,一般以现代通用字为限。
2.基础部件和合成部件 最小的不再拆分的部件称基础部件,也称单纯 部件。基础部件处于汉字结构的最底层,又称末级 部件。例如:“男”中的“田”“力”;“休”中 的“亻”“木”。
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部件构成的
字。
独体字的构成
1.由基本笔画构成一个部件独立成字。如: 一、乙;人;口、山;手、车。 2.由一个部件加上一些笔画构成的字。如:玉 、刃、太。 3.虽有两个部件,但由于笔画连串失去了本身 的独立性而组成一个独立整体的。如:出、串、果 。
独体字规范 《现代常用独体字规范》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二上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二上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教材解读本单元向我们展示了4个识字主题“场景”“树木”“动物”“农事”,主要由《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4篇课文组成。
《场景歌》把意义相连、语义相关的数量词分类集中在4个不同场景中,勾勒出一幅幅清新生动的风景画,在描绘美景的同时,展现了少年儿童的阳光与活力;《树之歌》介绍了祖国大江南北常见的11种树木及树木形貌、颜色、习性等特点,大自然树木种类之丰富令人赞叹。
而且这些“披绿装”“守北疆”的树木常常让人联想到守卫边疆的战士。
《拍手歌》描写了新奇的动物世界,勾起了孩子们探索自然的欲望,同时渗透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保护动物的生态意识。
《田家四季歌》选自民国时期国语教材,诗歌介绍了不同季节的农作物生长情况,歌颂了农民们勤劳的精神,展现了农村幸福的生活,使孩子们收到农业劳动美的熏陶。
《语文园地二》“査字典”安排的是部首査字法的学习。
部首査字法是借助工具书识字的重要方法之一。
“日积月景”积累的是几句名言警句,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在诵读中感知句子的意思,并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试着运用。
“我爱阅读”编排的是《十二月花名歌》。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是朗读,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兴趣,使学生爱上阅读。
二、教学重点1.本单元重点是识字写字。
重在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字,如识字写、朗渎阅读的习惯和能力等。
2.本单元还安排了学习“部首查字法”。
让学生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1.认识54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会写25个词语。
2.认识隹字旁,能用部件归类法识字;能结合图画识字,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3.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全部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全部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第一单元一、教材解读:第一单元,围绕着“童话”为主题,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一群小蝌蚪,在鲤鱼和乌龟的指引下,找到了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也变成了小青蛙。
告诉我们要从小学会独立的生活,遇到问题要多问、多想,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道理。
《我是什么》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多种变化形态,如云、冰雹、雪等。
还讲述了水的利与害。
水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坏事。
我还知道了要让水全心全意为人类服务,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植物妈妈有办法》这首儿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本教材不再像一年级教材那样全文注音。
使学生明白: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同学们识字量增加了,识字能力提高了。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豪感和兴趣。
那么同学们在阅读中遇到生字怎么办呢?教材每页下面,用精美的图片映衬着本课出现的生字。
这里的生字有注音,是同学们识字、阅读的助手。
当我们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可以在这里查。
这样引导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掌握学习的方法,激发学习的热情。
二、语言表达特点:本组教材以大自然为线索,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通过简练优美的词汇,还有意境深远的古诗,朗朗上口的儿歌,表现了自然中事物的变化规律。
三、教材位置学习本组教材,应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的变化规律;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范写和范读。
四、学情分析这是二上的第一组课文,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以“自然”为主题的文章,识字方面,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识字能力,但是学生之间,在识字能力和识字量上存在着较大差距。
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一、教科书编排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科书于2017年秋期正式使用。
教科书以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以专题形势呈现,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科书内容。
课文分为七个阅读单元,一个识字单元。
七个阅读单元:第1~3课为“大自然的秘密”篇,每篇课文都包含了一些关于自然的科学知识,用以帮助学生了解一些自然规律和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第4~7课为“儿童生活”篇,以儿童视角表现了儿童生活。
第8~11课为“家乡”,选取了四篇课文,内容涵盖古今,跨越海峡,展现了祖国辽阔壮丽的山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12~14课为“思维方法”篇,一共有四篇课文,内容浅显,寓意深刻。
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形象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15~18课为“革命先辈”篇,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事迹,引领学会说呢过感受他们的崇高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19~21课为“想象”篇,承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侧重体现想象之美。
选材经典,语言生动,充满童心童趣。
第22~24课为“相处”篇,情节生动,角色鲜明,学生能从中感受如何与人相处。
一个识字单元:识字1到识字4,以“场景、树木、动物”“农事”等识字主题串联起了本单元的识字、写字多音字等知识,旨在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学词。
二、教科书的基本结构本册教科书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并行,分组编排。
全册共分8组。
每组包括课例、单元部分(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两大部分。
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审美意趣、教育价值、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
课例由2-4篇课文组成。
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读一读记一记,以帮助学生丰富词语积累。
每个单元部分由多个栏目组成:“口语交际”“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快乐读书吧”等。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第一单元单元学习目标1.教材简析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
为什么小蝌蚪和它们的妈妈长得不一样?能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的“我”究竟是什么?植物妈妈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呢?本组教材以“自然科普”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学生们走进大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语文园地一”和“快乐读书吧”。
2.学习目标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奇妙并从中理解大自然所蕴含的道理。
4.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学习重点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4.课时分配1.《小蝌蚪找妈妈》…………………………………………………2~3课时2.《我是什么》……………………………………………………… 2~3课时3.《植物妈妈有办法》………………………………………………2~3课时语文园地一……………………………………………………………3~4课时5.教法与学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养成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单元学习目标1.教材简析儿歌是以儿童为主要接收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我国儿歌已有千百年的传承历史,备受大家的喜爱。
儿歌形式多样,它们往往内容浅显、语言活泼、节奏鲜明,并且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让儿童在朗诵和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受到文学的感染和知识的萌芽。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及备课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及备课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及备课一、教材概述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注重训练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本教材选文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童话、古诗、成语、科普等多种体裁,使得学生在掌握语言技巧的同时,能够拓宽知识面,培养综合素质。
二、教材分析1、知识点:本教材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拼音、生字、组词、造句、语法、阅读理解、作文等。
其中,拼音和生字是基础中的基础,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2、难点:本教材的难点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和作文上。
阅读理解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文字理解能力,而作文则需要学生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3、重点:本教材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选取适合二年级学生的优秀文章,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三、备课建议1、充分准备: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准备,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
2、多样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课堂表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3、注重互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知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采用个性化教学策略,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得到提升。
四、总结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需要充分准备,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因材施教,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解读与建议
第八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一、单元整体解读关于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与风筝》《风娃娃》。
从体裁上看,《纸船和风筝》和《风娃娃》是童话,《狐假虎威》是寓言,《狐狸分奶酪》是民间故事。
多样的体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内容上看,4篇课文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角色个性鲜明,《狐假虎威》里神气活现的狐狸与半信半疑的老虎,《狐狸分奶酪》中斤斤计较的熊哥俩儿与别有用心的狐狸,《纸船和风筝》中相互谅解的松鼠和小熊,《风娃娃》中调皮善良的风娃娃。
通过阅读不同故事中主人公的相处方式,让学生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
关于阅读训练要素四篇课文的编排在服务于人文主题落实的同时,也要落实“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借助提示、复述课文”和“学习默读”的阅读训练要素。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语文《课标》提出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并且学习独立识字。
课标的要求传递给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该理念也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中得以体现。
一年级编排连环画课文,引导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图画、字形特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等方法猜字阅读。
二年级编排课文,引导学生学习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汉字。
一下和二上的语文园地中,教授学生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在学习了多种识字方法的基础上,在二下的最后一单元,安排了《纸船和风筝》《风娃娃》两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把之前学习的识字方法综合运用到课文的学习中来,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二年级下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的学习作铺垫。
基于此分析,可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的目标细化为:1.阅读不同角色之间相处的故事,初步感受成长过程中与人相处所带来的乐趣和烦恼,引发对正确相处方式的思考。
2.尝试独立阅读课文,借助图片、与熟字比较、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形声字构字规律等多种学过的识字方法,猜读生字的读音和意思,并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验证。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本文根据《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二年级语文上册相关内容梳理。
一、教材编排二年级上册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一条线是按照“人文主题” 组织单元,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另一条线是按照“语文要素”组织单元,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全册由24篇课文组成七个阅读单元,由4篇识字课组成一个识字单元。
每个单元由三至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
二年级上册教材阅读单元梳理如下——我们要有教材的整体意识,教材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和需求,安排的学习内容呈螺旋式上升之势,比如,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到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取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的要求。
我们要知道要素的学习不是零起点,切忌零敲碎打地去教课文,要关注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勾连,册次与册次之间的联系。
只有做到瞻前顾后,整体关照,才能精准地制定目标,让素养的熏陶处于螺旋上升、梯度发展的态势。
也就是说,要关注语文要素的长线发展。
以复述能力的发展为例:在各个学段各个年级是这样呈现的:二年级“借助图片讲故事”,三年级“详细复述”,四年级“简要复述”,五年级“创造性复述”。
二年级上册的复述练习,主要安排在以下的课文后面:1.《小蝌蚪找妈妈》:按顺序把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2.《玲玲的画》:借助情绪变化的3个词语讲故事。
3.《大禹治水》:按照提示,借助段意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4.《风娃娃》:根据提示,让学生借助活动地点的变化讲故事。
语文园地编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栏目。
统编版语文二年上册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与解读
部编本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与解读一、教材得基本结构1、本册教材安排了八个单元得学习,其中识字教学就是一个单元(第二单元)课文学习七个单元。
2、本册教材除去一个单元得识字学习(4课),共有课文25篇。
每个单元里包含着口语交际与语文园地。
每个语文园地都以丰富得内容与多样得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3、识字得安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全册要求认识450个常用字,写会250个生字。
教科书集中编排了1个识字单元,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教科书安排了7个单元得课文,共选编25篇课文进行学习。
第一单元,围绕着“童话”为主题,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以童话得形式介绍了一群小蝌蚪,在鲤鱼与乌龟得指引下,找到了妈妈,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不知不觉地也变成了小青蛙。
告诉我们要从小学会独立得生活,遇到问题要多问、多想,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得道理。
《我就是什么》用生动朴实得语言,讲述了“水”得多种变化形态,如云、冰雹、雪等。
还讲述了水得利与害。
水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坏事。
我还知道了要让水全心全意为人类服务,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得努力。
《植物妈妈有办法》这首儿歌运用形象得比喻与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得方法。
告诉我们大自然真得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
第三单元课文围绕“故事”这个主题,课文《曹冲称象》讲述了曹冲利用聪明才智称出大象重量得故事,文中得曹冲有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得优秀品质,我们也应该向曹冲学习,做个遇事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得好孩子。
《红马得故事》这篇课文就是人教版启用得一篇全新得课文,文中得美术老师不但画画得好,还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有个性地画画。
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位勇于创新得老师,因为她让孩子们明白了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用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得喜悦。
《一封信》写了与妈妈独居得露西要写信给出门在外得爸爸,在妈妈得指导下,写下了一封阳光快乐得信,最好还在信尾画了一大束鲜花,免去了爸爸对家庭得牵挂。
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二年级上册PPT学习教案
联系学生生活,关注
课
心理成长。
文
人文内涵丰
富。
语言典范。
第20页/共45页
双线组织 单元结构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第21页/共45页
课文教学任 务
阅读
写字拼音
识识字字
第22页/共45页
课文教学建 议
1
重视识字写字
3
关 注 语 言 的 积累与 运用
5
课 外 阅 读 是 分内事
2
加强朗读指导
4
重 视 阅 读 方 法策略 的引导
1
2
所 有 情 境 都 强调作 为交际 主体“ 我”的 在场。
3
在 真 实 的 交 际中学 会尊重 他人, 学会遵 守交际 规则。
第30页/共45页
1
心 理 素 质 是 突破口
3
转 变 评 价 的 视角
5
建 立 常 规 交 流机制
2
重 视 交 际 意 识和交 际习惯 的培养
4
强 化 日 常 学 习活动 中的口 语交际 意识
正确的“握笔姿势”
口诀:
一抵二压三衬托, 指实掌虚腕灵活, 角度适宜方向正, 笔画轻重细琢磨。
第42页/共45页
正确的“握笔姿势”
“一抵”是指用中指的指甲根从笔杆的下方将笔从下往上抵住,笔杆留出 一寸长的距离,一般是在旋笔刀旋出锥形的根部。
“二压”是指用大拇指从里侧、食指从外侧将笔捏紧后往下轻压,拇指和 食指的指肚着力,这样捏时指肚面大,肉软且厚,不用费很大力气就能将笔 握紧。
第15页/共45页
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二、 词句)
第16页/共45页
关注“词语表”
词
根据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根据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1. 引言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是小学生研究语文的重要教材之一。
本文对该教材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教学特点和内容设置。
2. 教材特点2.1 循序渐进该教材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按照难易程度设置了不同的课文和练,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2.2 注重启发思考教材中的课文及练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观察力。
它们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3 综合素养的培养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课文内容的多样性和练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观察力、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
3. 内容设置3.1 语言知识教材包含了丰富的语言知识,包括字音、字形、词语、句子结构等。
每个单元都有专门的语言知识练,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展语文基础。
3.2 阅读素养教材中的课文以生动、有趣的内容为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课文理解、细节辨析、推理等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3.3 写作能力教材中的写作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写句子、写短文等。
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表达。
4. 课堂教学建议4.1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入一些有趣的素材,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
4.2 提倡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让学生通过互动式教学,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3 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教师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研究。
5. 结论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具有循序渐进、启发思考以及综合素养培养等特点。
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阅读、写作和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特点,采用激发学生兴趣、互动式教学和给予奖励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二上教材分析与建议(二上五、六、七、八、口语交际、写话)
9月1日 兴奋 教案 简单
9月2日
9.4 9.5 9.6
一上老师:幸运 幸福
二上老师:可敬 骄傲
因为我们走在“部编教材”的最 前沿,我们是先行者,可以说是时 代的先锋,面对新教材,我们一马 当先,所以可敬。去年是,今年是, 明年还是,所以值得骄傲!
部编二上册第五、六、七、八单元、口语交际、写话
教材分析与建议
第五、六单元教材分析与建议
1.选文内容渗透立德树人
人文 主题
课文
12坐井观天
思维 13寒号鸟 方法
14我要的是葫芦
15大禹治水
伟人 16朱德的扁担 17难忘的泼水节
思想内容
备注
看问题要全面。
原课标版二上13 坐井观天
做事要有计划有安排。 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新增
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借助词语
16 朱德的扁担
借助句子
借助词句
15 大禹治水
语文要素 借助关键词句, 了解课文内容。
(2)长线:不同年级、不同册次之间语文要素的衔接与梯度
五年级的时候安排创造性复述 四年级从复述到简要复述
三年级:有了相应的单元目标来进行训练 二年级:复述起步,教材提供很多帮助
同 册 15 大禹治水(提示) 内 不 同 单 4 曹冲称象(排序) 元 的 衔 接
理解内容:从局部走向整体,体现阅读能力的渐次提升和发展 二上:了解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一下: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根据信息作简单的推断
一上: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3.凸显语用,学用结合
(1)重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朗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程标准)
一上: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根据语义作恰当的停顿。 一下:能读好长句,读出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的语气,读好对话。 二上:要求分角色朗读,能对比读出感叹句和陈述句、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 气,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角色的心情读出不同语气,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课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解读与建议
第五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一、单元整体解读(一)关于人文主题本单元以“思维方法”为主题,编排了《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三篇课文。
从体裁上看,《坐井观天》是成语故事,《寒号鸟》是童话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是寓言故事,体裁多样,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积累。
从内容上看,三篇课文都蕴含着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听从他人正确的劝告,能明理是非的单元主题,但思考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坐井观天》借助小鸟和青蛙的对话争论,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窄,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寒号鸟》中,借助寒号鸟因为懒惰被冻死的结局,让学生懂得勤奋的重要性,要用自己的劳动创造自己的生活,要肯于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我要的是葫芦》借种葫芦的人只想要葫芦却不管叶子上的蚜虫导致葫芦都落了的故事,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这些课文的故事虽小,但寓意深刻,都是通过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发现其中的道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关于阅读训练要素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感受和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与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学习表达相关的语文要素在统编教材中分布如下:由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出,“体会道理,学会思维”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贯穿了小学整个阶段。
在低段,主要是联系相关信息,做简要的信息推断;在中段,一方面需要在阅读中明白道理,一方面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对不理解的问题加以质疑并且想办法解决;到了高段,要借助故事的发展过程,深入了解思维过程进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具体到低段,从“简要推断”到“体会讲述的道理”再到“谈谈简单的看法”的编排思路,体现了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梯度发展序列。
回到本单元的阅读要素,究竟要怎样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怎样学习表达的多样性呢?仔细研读助学系统,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解读整体结构与内容总体特点一、教科书要体现国家意志二、遵循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教科书努力构建符合语文学习规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语文能力体系,将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统筹规划训练目标的序列,并按照一定的梯度,落实在各个年级的教材内容中。
三、凸显语用意识,学语文和用语文相结合课程定位: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如何培养?四、课文数量减少,但读的类型却丰富了1.语文园地编排“我爱阅读”。
2.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体系,“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整本书。
具体编排与教学建议课程理念: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等方面的影响。
1.汉语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一个音节一个声调,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容易构成合辙押韵的短语和句子。
2.汉字具有独特的构字规律。
3.汉字的音形义之间存在一定的字理,蕴含丰富的文化。
4.汉字不仅有本义,在一定的语境下还有联想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5.汉字笔画多,结构复杂,书写有独特的笔顺规则。
6.汉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是词。
学段目标与内容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伴随整个小学阶段直至终身。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一年级认700,写300;二上和二下分别认450,写250。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一年级认识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强调按笔顺规则写字。
二上认识部首,关注字的间架结构。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伴随整个小学阶段,本册强调坐姿和执笔姿势,强调先看后写,强调书写整洁。
5.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学习部首查字法。
编排全文不注音课文,引导独立识字。
教学建议一、正确理解识字和阅读的关系阅读理解的三种模式:(1)自下而上(down--up)模式(2)自上而下(up--down)模式(3)交互作用(interactive)模式识字教学有没有多元化的教学路径?二、找准教学的起点三、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1.会意字2.象形字和指事字3.形声字汉字自身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四、提倡在语境中学习巩固运用1.多用语境巩固识字,而不是单字复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概况
一
二
主要特点
四
具体内容及 教学建议
三
写字
二年级上册
识字单元 1个单元
4课
写话3次
课文单元 7个单元
24课
识字450 个 写字250 个 词语表
口语交际3次 快乐读书吧1个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一)带读课文,注意读音; (二)自读课文,圈画生字 (三)集中呈现,拼读生字 (四)观察识记,认识偏旁
(一)借助拼音,自主读文; (二)分段抽读,评议正音 (三)配乐全文,朗读 (四)呈现生字,集中认读
三、聚焦重点,指导书写
(一)观察,交流发现
(二)范写(视频),注意笔顺
(三)描摹,正姿规范
(一 、识字)
? 音、形、义 ? 关注多音字
识
?轻声、变调、儿化只求会, 不求懂
字
? 巩固拼音,掌握拼读音节
?学会查字典(音序、部首)
?合体字独有 ?用于分析字形 ?“春字头”
偏旁
?可作部首的常用偏旁
区别
部首
?所有字都有 ?用于查字典 ?“一部”点“部”
“查字典”考查
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题目
学习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的讲话
二、准确理解和把握 3科统编教材的思想和内容
理念层面,重点突出四个方面: 1、突出德育为本; 2、突出能力为主; 3、突出基础为先;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 4、突出创新为上。
学习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的讲话
二、准确理解和把握 3科统编教材的思想和内容
(四)展评,赏识修正
(五)改正,自改多写
四、回读巩固,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布置
( 读生字与课文;布置口头作业,不能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二、 词句)
词语
? 关注“词语表” ?读音、书写、词义
?词不离句
? 注意标点,读准语气(句号、
句
问号、感叹号)66
子
?句式40、53、 63
? 扩展句子92
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三、 阅读)
语文园地8个 我爱阅读8个
教材特点
立德树人 自然渗透
双线结构 人文工具
夯实基础 全面培养
难度适宜 梯度合理
强化运用 联系生活
引导发现 倡导自主
课外阅读 纳入课程
语文园地
识字 加油站
字词句 运用
我的 发现
TEXT T展E示X台T TEXT
1
书写 提示
日积 月累
我读爱阅
快乐读 书吧
写话
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 教材介绍及教学建议
区育局教研室
“统编教材”的前世今生
一标多本 部编教材
1.思想性 2.科学性
2012年4月
统编教材 2015年10月
曾用名与现用名的区别, 体现了使用范围的不同。
学习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的讲话
一、充分认识统编 3科教材的重大意义
第一,这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把握好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关的战略选择; 第三,这是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奠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