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拓展二
五年级-第二单元-回顾拓展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 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 子》
精品课件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曹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精品课件
课后收集更多蕴含人生哲理的 名言和诗句读一读,背一背,并运 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精品课件
少年易老学难成, 少年易学老难成。
精品课件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 骚》
精品课件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 子》
精品课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
《周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传家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 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 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 子》
精品课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 易》
精品课件Hale Waihona Puke 有志不在年高, 无志空长百岁。
《传家宝》
精品课件
莫等闲,白了少年 头,空悲切!
《满江红》
精品课件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偶 成》
精品课件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 下册
回顾·拓展 二
精品课件
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几句名言和 诗句分别是什么意思。
(赛课课件)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回顾_拓展二》 (共8张PPT)
回顾· 拓展二
• 元日 • 【宋】王安石 •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背景 •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 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嘉祐三年(1058) 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 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 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 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的诗文颇有 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 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旧时 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 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 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译文 :
•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 的玉珠从月亮下边散落下来,我走 到大殿前捡起它们,发现花瓣上边 还有星星点点刚凝结起来的露水。 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天上到底发生 了什么事,想来想去,这些桂花和 雨露,应该是广寒宫里的嫦娥散落 下来送给我们的吧!
•诗句意思:
• 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 一年过去了。人们喝着过节的 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 经来临。家家户户忙着摘下门 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 新桃符。
• 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 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 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
•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 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 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 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 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 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回顾拓展二教学目的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情。
2.积累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情。
教学难点积累读书方法。
教学方法指导法教学准备课文内容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交流平台(一)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受1.导入:同学们,最近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写我们同龄人生活的课文,我们深深被感染了。
课文中的那些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读起来非常亲切。
说说课文中的哪些事让你感到特别亲切,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2.学生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二)交流从课文得到怎样的启示1.导语:作者怎样做到让文章这样亲切感人,打动我们呢?2.学生发言。
3.归纳:(1)作者把看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下来,不说假话,比如,《祖父的园子》里,把“我”的顽皮,干的傻事都一一写下来,这样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让我们觉得写的就是我们同龄人的真实生活,所以才打动了我们,感染了我们。
(2)作者观察细致,把细节描写得很生动,比如《童年冬阳骆驼队》中对“我”模仿骆驼磨牙动作的描写。
由于作者描写细致,所以更能表现童年的天真无邪。
(三)交流读书方法1.导语: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样的课文呢?2.学生发言。
3.归纳: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读正确、读通顺;其次要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在读的时候脑海中要呈现出课文描写的场景,想象如果是自己将会怎么做?把自己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第二课时一、日积月累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句子大意及出处。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句子含义,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探讨。
3.指名读,注意句子的节奏、韵律。
4.交流句子含义。
第一句: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止息。
第二句: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远大的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
第三句:不要虚掷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后悔也无济于事。
回顾·拓展二教案设计
回顾·拓展二教案设计回顾·拓展二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回顾朗读本组课文,交流读书感受,使学生体会怎样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通过名言、诗句的朗读积累,体会人生的一些道理,懂得少年应该立志、好学、惜时、求索等道理。
3.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成本的书,在读书中积累语言,在读书中体会情感。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交流感受,诵读名言、诗句。
2.引导学生在读书中积累语言。
课时安排 1~2 课时一、交流平台1.导入:同学们,最近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写我们同龄人生活的课文,我们深深被感染了。
说说这些课文为什么让你喜欢。
2.学生交流,形成共识。
(1)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表达的都是真实感受。
比如,《祖父的园子》里,把“我”的顽皮,干的傻事都一一写下来,这样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让我们觉得写的好像就是我们自己。
(2)作者观察细致,把细节描写得很生动,比如《冬阳·子,送给朋友,为什么?4.交流课外收集的类似励志、劝学的名言警句。
三、课外书屋1.师:今天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位大家十分熟悉的伟大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你们听说过这本书吗?2.学生互动介绍该书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两部作品──《在人间》《我的大学》。
大致了解高尔基其人其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师生根据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推荐其他名人、伟人传记,并介绍其主要内容,将书目板书于黑板上,供学生阅读时参考。
4.教师小结,结束本课时教学。
四、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2.阅读高尔基的《童年》。
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二》教案3篇
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二》教案3篇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二》教案1教学目的1、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
2、积累名言警句。
3、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学生自由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弄清他们交谈的内容。
你对哪些话有同感呢?在四人小组内,结合本单元的课文例子来讨论。
2、学生汇报:略。
3、教师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独特发现与体会。
师:你读本单元课文,还有哪些发现,哪些独特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4、生再交流。
师生共同评议。
5、教师小结:作者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我们读课文时,就要入情入景,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传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
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值得我们有感情的再读一读,请同学们选者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二、日积月累1、自由朗读句子:读通顺、流畅。
2、指名朗读、齐读。
3、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背的句子多。
交流评比。
4、谈理解:学生自由读背后,对句子会有体会,教师引导学生谈对句子的理解。
教师适当评价,不要讲得太多,学生有疑则答。
在各小组交流基础上,全班交流,弄懂大致意思即可。
5、生交流:我在哪里见过这些词句?我曾经用过这些词句吗?师生集体评议。
6、诵读练习:这些句子能背了,能诵吗?引导学生诵读。
7、课外要求:课外看看这些名句出自哪篇__,找来读一读。
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满江红》,课外读一读《满江红》全文。
三、课外书屋1、教师诵读,激情引入:教师深情地朗读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童年》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师:刚才的__怎样?知道是谁写的吗?待学生回答,教师点明:这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著名小说《童年》。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童年》这本书。
大家有兴趣读吗?本周,我们将开展一个读书交流活动,主要就围绕这部书来进行,现在我们就分头准备吧!3、我们先集中看看这部书的精彩片段吧!老师用课件呈现《童年》的四~五则精彩片段。
《回顾·拓展二》教案(精选12篇)
《回顾·拓展二》教案(精选12篇)《回顾·拓展二》教案篇1学习目标◆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同学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拓展同学视野,引领同学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同学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明确内容◆“望着云彩,思念故乡。
思念故乡,望着云彩”这诗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这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
通过课文的学习,俺们收获了什么呢?让俺们一起走进。
(板书课题:回顾?拓展),赏读片段。
感悟乡情◆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的描写深深地印在了俺们的脑海里,下面这些内容还记得吗?出示相关语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俺还。
”“俺很小的时候,外祖父经常抱着俺,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俺读唐诗宋词。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俺的腮边、手背。
”“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俺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从这些描写中俺们感受到了什么?(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
)过渡:课文中这样的描写还有哪些呢?本组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互相交流,各抒己见◆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或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边读边批注。
◆你找到了哪些这样的描写?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
◆全班交流。
小组派代表发言。
a.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b.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小结: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
作家的作品是这样,俺们的习作也要这样。
◆平时俺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结合本次习作中的典型例子进行交流。
回顾拓展二
(一)自主
探究
问题一:学完本单元后, 交流交流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问题二:(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这几篇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读相关的段落或句子来说明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
问题三:反复读一读诗句,说说这些诗句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哪里体会出来的?并结合这些词语说说诗句的大意
问题四:熟读感悟,谈一谈《“推敲”的来历》趣在哪里,你有什么体会?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在相关语段批注;小组交流,形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
2、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情,重在关注学生自学状态及参与度。
(二)展示
交流
我愿意把我的探究展示交流,在展示时,我会把内容说清楚;别的同学展示时,我会认真倾听,并能补充和质疑。
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
练习反馈
1、听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2、我会把诗句补充完整
悠悠天宇旷,(张九龄)明月有情应识我,(袁牧)
浮云终日行,(杜甫),寒灯独夜人(马戴)
,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江南几度梅花发,(刘著)
指导归纳学法,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测评提高
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思乡之情
西江夜行(唐张九龄)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通过测评、练习形成能力,达到一课一得。
学习收获
(学生)
教学反思
(老师)
导学案设计
课 题:
回顾拓展二
课 型
新 授 课
年级
五 年
执教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学习作者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来表达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二回顾拓展二教案
回顾·拓展二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人》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
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1.小组内交流(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
(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
)2.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
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1)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
(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评选最佳发言人:共同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口齿清晰,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
4.引导大家总结: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广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
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
建议同学们课下浏览“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民风民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
教师笑容的魔力目标教师!道德的楷模、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无私地陪伴学生度过漫长的学生生涯,并且拥有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力量,但仍然有一些教师,他们扮演着教师的角色却看起来很不开心。
回顾拓展二(ZC)
骨瘦如( 柔情似( ) ) 心乱如( 面如( 挥汗如( 健步如( ) )色 ) ) 守口如( ) 如( )随形 如( )得水 身轻如( ) 如( )灌耳 如花似( )
畅所欲言
日积月累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 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中国; 世界上淡水鱼产量最大的国家——中国 最大的广场——北京天安门广场 字数最多的字典是清朝的《康熙字典》 最早的报纸是西汉的《邸报》 世界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 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最大的广场——北京天安门广场
漫画家埃· 卜劳恩: 奥· 1903年3月18日生 于德国,少年时代 学过钳工,后来在 莱比锡绘画艺术学 院学习,曾给《横 断面》、《新莱比 锡报》、《前进》、 《诙谐报》作过画, 还为他的朋友、作 家埃里西· 卡斯特纳 的许多作品画过插 图。
同仇敌忾
力挽狂澜
临危不惧
中流砥柱
勇往直前
大义凛然
前仆后继
豪情壮志
不屈不挠
众志成城
披荆斩棘
舍生取义
奋发图强
任重道远
励精图治
再接再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质彬彬
神采奕奕
仪表堂堂
满面春风
虎背熊腰
垂头丧气
身强力壮
目瞪口呆
健步如飞
低声细语
活蹦乱跳
巧舌如簧
大摇大摆
娓娓动听
点头哈腰
语重心长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回顾·拓展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回顾·拓展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天空晴朗。
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货船,因为是逆风行驶,所以帆没有张起来。
河面上映着倒影。
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迈着沉重的步子,踏着黄沙,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
他们大多身子向前倾,可见都在使劲,可见船上载着很重的货物。
领头的纤夫是个肩膀宽阔的老头儿。
他包着头巾,衣服上打着补丁,眼睛漠然地望着前方,路还长着哩!老头儿的右边是一个头发胡须都很浓密的中年人。
他身体强壮,显得很有力气。
这两个人走在最前头。
紧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个高个子,还保留着农民的打扮。
他直着身子,没精打采地衔着烟斗,好像已经厌倦了拉纤的生活。
高个子旁边是个肌肉结实的小伙子。
他使着蛮劲向前拉,往上凝视的目光充满了诅咒和抗议。
在这一群人中有个穿着红上衣的少年,从年龄和肤色都可以看出,他拉纤的日子还不久,还不习惯这种沉重的劳动。
他拉了一下把他的肩膀勒得发疼的纤绳,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
少年右面的老头儿好像有病。
他那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
他正在用袖子拭额上的汗珠。
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在少年后面,只露出半边脸。
他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前面白皙的少年和秃顶的老头儿。
这个老头儿显然已经习惯于这种工作了,他一边往前走,一边装他的烟袋。
后面是个退伍不久的士兵,还穿着官家发给他的皮靴。
士兵后面是个高个子,他转过脸去,愤怒地朝货船上望,一定是货船的老板在咒骂他们,驱赶他们。
走在最后的是一个神态沮丧的老头儿。
他低着头,无可奈何地拖着沉重的步子,拼着命拉着纤绳往前迈步。
这幅画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俄国画家列宾的作品。
当时,俄国的劳动人民处在沙皇的黑暗统治和残酷剥削之下,过着非常贫穷非常痛苦的生活。
这幅画上的纤夫,为了挣得一块面包,不得不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终年拉着沉重的货船,在伏尔加河上来来去去。
六年级语文《回顾·拓展二》教案
六年级语文《回顾·拓展二》教案1、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沟通综合性活动中的状况和收获;2、积累爱国格言;3、展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展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教学难点:沟通综合性活动的状况和收获教学预备:课前让同学搜集爱国格言、预备好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学程序:〔一〕沟通平台1、阅读沟通平台的内容,说说沟通的内容。
〔1、本组课文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2、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解决方法,活动的收获。
3、同学互评活动中的表现。
〕学完这组课文后,很多同学都被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深深地打动,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那么,本组课文哪个人或哪件事让你牢记在心呢?说的时候留意说出印象深刻的理由。
请同学们先在组内沟通。
2、小组内沟通本组课文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选出沟通的好的同学参与全班沟通。
3、小组代表在全班沟通在综合性活动中,有不少同学在查阅资料或调查访问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烦,可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慧才智,克服了一个个困难,你想了解他们解决问题的锦囊妙计吗?想知道他们辛苦后的收获吗?那就请你们听听他们的精彩发言吧!4、抽生沟通听了你们的发言,我被你们刻苦好学的精神所感动,为你们的聪慧而赞美,为你们的收获而兴奋,那全部的同学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都那么令人傲慢吗?我们组内的同学相互评价一下活动中的表现吧!5、小组内评价活动中的表现6、组长汇报组员的表现状况。
总结: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和综合性活动,同学们对祖国的过去、如今、进展都有了更深化的了解,也熟悉了很多古今的爱国志士,而且从你们的沟通中,我也感受到了你们正用实际行动向祖国证明,你们是爱国的中华少年!老师也盼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关注我们的祖国,喜爱我们的.祖国。
〔二〕日积月累1、自己阅读日积月累的内容,想:今日要我们积累的是什么?〔爱国的格言〕2、齐读,抽生说说你最喜爱哪条格言?为什么?3、自由朗读、背诵。
《回顾·拓展二》《满江红》赏析
《回顾·拓展二》《满江红》赏析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注释】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译文】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
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
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
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赏析】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
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
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加到鄂州。
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
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飞,亲眼目睹了华夏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他少年从军,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的已任。
转站各地,艰苦斗争,为的是“收拾旧山河”。
这首词所抒写的即是这种英雄气。
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了少年路云和月,莫等洒、白了了少年头,空悲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回顾·拓展二》课件
目 Contents 录
01 02 03
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 展示台
回顾·拓炎黄子孙、海外赤子的爱 国激情,回忆一下,他们当中的哪些人、哪些事 打动了你,给你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然后大家 一起交流交流。 ●让我们就这次综合性学习进行交流:可以 谈谈开展了哪些活动,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问 题,是怎样克服、解决的;有哪些收获。还可以 评一评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或者跟同学相互评 一评,以便达到相互学习、不断提高的目的。
回顾·拓展二 目录
日积月累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 人民。(邓小平)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 才有真进步。(鲁迅)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 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回顾·拓展二 目录
展示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期天 , 我 坐 在 沙 发 上 看 电视 。 花 儿 都 开 了 ,有 桃 花 、迎 春 花 句号、问号、感叹号、
……
…… 引号、书名号和括号 破折号和省略号可以放在 …… 星 期 天 , 我 对 妈 妈 说: 的前半可以放在一行开头, 一行开头与结尾,但不可 但不能放在上一行的末尾; “我 想 ” 去买书 ,能给我钱吗? 分开写在一行末尾和下一 它们的后半可以放在一行末尾, 行开头两处(即不可分开 但不能放在下一行开头。 写)。
译文: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 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 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 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 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 间了!
描写七夕节的
秋
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 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 轻盈地扑打流萤。天街上的夜 色,有如井水般清凉;卧榻仰 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宫里的嫦娥撒落下来送给我们的吧!
赏析:
这首诗描写桂花,写出了一副“夜赏月桂图”。 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 或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 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 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自在,毫 无忧愁。 全诗咏物现实,空灵含蕴,以一件事表达了中秋 佳节赏月之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现实,却也 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 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也可谓是恰到 好处。同时还运用了想象的手法。
齐读本诗
请同学们想象过年的画面,带者辞
旧迎新、欢度新年的喜庆氛,读出 作者的乐观自信的情感。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地点 时间 描写的事物
了解作者
生于834至839年,卒于902年以后。唐代文学家。 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 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竟陵人(今属湖北天门 市)人。 公元867年(唐懿宗咸通八年)登进士第。 登第次年东游,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相识, 并与之唱和,并称“皮陆”并属皮陆派。其后又入 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副使。黄巢军下江浙,皮 为黄巢所的。黄巢入长安称帝,皮任翰林学士。皮 日休的死,说法不一。或说他因故为巢所杀,或说 黄巢兵败后为唐王朝所杀,或说后至浙江依钱□, 或说流寓宿州以终。
。句号
:冒
——点号
( )括号 《 》书
……省略号 ——破折号 名号 “ ”引号
——标号
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 冒号,这些点号在稿纸上都应该占一个字的 位置。 引号、括号、书名号都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分别标在文字的前和后,并各占一个字的位 置。 省略号、破折号都占两个方格,上下位置要 居中。
我
不
留 下 雨 天 留 客,天 留 我 不?留。 下 雨 , 天 留 客 ,天 留 我 不 留。 下 雨 天,留 客天 ,留 我 不留? 下 雨 天, 留 客天, 留 我 ?不留。 下 雨 天 留 客,天 留 我 ?不留。
回 顾 · 拓 展
二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
元:第一、起始。
2、“元日”是什么意思?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王安石
北宋
政治家 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号半山。20
岁以前,随父游历祖国的大江南北,了 解到民生疾苦,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 年的地方官。公元1070年被任命宰相。 不顾大官僚地主的反对,推行新政,后 受保守派的攻击,被迫辞职,新法随即 废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 法”。《元日》这首诗就是他拜相推行 新政时写的,寄托着他执政变法、除旧 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 感。
描写重阳节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 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 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 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 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学生默读《有趣的标点》
体会标点的神奇魅力:使一首七言诗 变成小令,又变成小短剧。
有关除夕的诗: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译文:
我身处的是空无广阔的乾坤,我拥有的是转眼 即逝的岁月。宇宙虽大,我却无处藏身,时间之快, 我已无力去掌握。一切都会在转眼之间就结束。末 路、风雨,穷边、雪霜,我的一生经历的是无数的 风霜和雨雪,我的命途有过的是数不完的挫折和失 败。现在是甚么都没有了,我的命运已经好像除夕, 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但这是什么的一刻呢?是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在摇曳的灯光下, 我连梦也做不成,而夜却是多么的漫长啊﹗
上海队胜: 广东队胜:
哥 哥 、弟 弟 被 评 为 三 好 学 生。
(两人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哥哥哥)
哥 哥 ,弟 弟 被 评 为 三 好 学 生?
(问哥哥)
“ ” 哥 哥 弟 弟 被 评 为 三 好 学 生? :
(哥哥问)
下
雨
天
留
客
天
留
练习设计
1、积累自己喜欢 的节日成语; 2、积累自己喜欢 的节日诗句。
有关元宵节的诗: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
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 亮如同白昼。佳人相约,在月上柳 梢头之时,黄昏之后。 今年元宵夜 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可是 却见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泪打 湿了春衫的衣袖。
3、 这部书只是在讲一个爱情故事 《 红楼梦》
吗? 不是的 。
1、40秒钟后
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孩子的身体浮上来了 2、在我的记忆中 这里的野花 总是那么 灿烂 红 黄 蓝 紫 仿佛竞赛似的 一茬接一茬 终年不断 除非水渠结冰了 雪花盖满了大地 3、老红军临终前断断续续地说 咱俩不能 都牺牲了 你要 要走出去 4、 哗 哗 我循声望去 原 来是一位清洁工在扫地 5、我把 中国石 奉为至宝
有趣的标点
《有趣的标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魂 ,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 指杏花村 。
《有趣的标点》
【时间;
清明时节。】 【布景:雨纷纷。】 【地点: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顿号 号
,逗号 ;分号 ?问号 !感叹号
逗号、顿号、冒号不能写 花 儿都开 了 ,有桃 花 、迎 在一行的开头。
春花
1、我们一完小学创办于1906年 , 至今有近百
年历史了。学校涌现出的名人有潘爱华 、 蒙 …… 、 吴健 兰凤 2、人们要追溯茶的历史 , 了解中国茶道,便 自然会想起中国茶史上的传奇人物 —— “ 茶 圣 ” 陆羽。
读出人们喜悦的心情。
“千门万户曈曈日”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曈”这个 字和太阳有关,所以是“日”旁。
译文: 旭日的光辉普照着千家万户。
读出:无限光明美好的前途。
“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换旧符:现指春联
译文: 每年春节人们总要拿新春联换掉旧春联。
•这既是写当时的民间风俗,也寓含着除旧布新 的意思。 •这句与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意思呼应, 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本诗既是写景诗,也是抒情诗。 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放爆竹、春风吹、喝屠苏酒、曈曈日、换桃符 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写人们过春 节热闹欢乐的气氛,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寄托了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 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远大的 志向和忧国忧民的抱负并没有在诗中直接表露,而 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这种抒情方式叫做情景 交融。
“玉颗珊珊下月轮”
译文: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 亮上面撒落下来。
“殿前拾得露华新”
译文:
我走到大殿前捡起它们,发现花瓣上边还有
星星点点刚凝结起来的露水。
“至今不会天中事”
译文:
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译文:
(这些桂花和桂花上的雨露),应该是广寒
“爆竹声中一岁除”
除:去掉。 译文: 在阵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 人们送走旧的一年,迎来新的一年。
•读好这一行: •让人感受到过年时那种热闹欢乐的气氛。
“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正月 初一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这样可以避瘟疫。
入:吹入
译文:春风把暖气吹入屠苏酒。 翻译得更美一点: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 饮屠苏酒。人们的心情是多么得高兴啊!
有关清明节的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 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 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 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端午诗
和端午 【北宋】 张耒lĕi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jù能还。 国亡身殒yŭn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