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人教版)
2022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

【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请结合你的学习实践,回 答下列问题。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某中学地理兴 趣小组利用自制简易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结合图示完 成(1)~(2)题。
(1)图甲中左手持铅笔(代表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 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能观测到____昼__夜__交__替_____现象 。
【巧学妙记】 五带和纬度带的区别
地球五带和高、中、 低纬度地区的范围关系: 热带<低纬度,温带>中 纬度,寒带<高纬度。
图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以 北半球为例)
习题链接
练基础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B 6 见习题
练能力
练素养 答案显示
1 C 6 见习题
见习题
2D
2B
3A
【点拨】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2)图乙中手持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运动,应该注意: ①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②以光源为中心沿 ___逆_____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点拨】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公转。
通过演示,同学们对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有了 更形象地认识。请你结合图文资料和所学解答(3)~(4)题 。
日期
__3_月__2_1__ __6_月__2_2__ __9_月__2_3__ _1_2_月__2_2__ 日前后 日前后 日前后 日前后
直射纬线 __赤__道____ 北回归线 赤道 南__回__归__线__
图示
甲
乙
丙
丁
北半球昼夜 昼夜等长 _昼__长__夜__短_ 昼夜等长 昼__短__夜__长__
(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__季__节____变化。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本节主要介绍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经纬线的特点。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可以通过海边看到远处的帆船、月食、日食等自然现象来说明。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经纬线是地球表面的基本划分线,纬线是指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到极点缩为一点;经线是指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长度相等,都是半圆。
主要的经线有本初子午线(0°)、180°,主要的纬线有赤道、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可以通过经线纬线及经度纬度的变化规律来判断,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本节主要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的轴心旋转,自转地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面对赤道的时候是逆时针,面对北极的时候是顺时针,一天的自转周期是24小时,这导致了昼夜更替、时间的差异以及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公转周期是一年,自西向东,主要导致了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南北移动。
以北半球为例,二分二至点是指春分和秋分两天,这两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昼夜平分,阳光直射赤道。
夏至时,昼最长,夜最短,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时,昼夜平分,阳光直射赤道;冬至时,昼最短,夜最长,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气象部门根据二分二至日将北半球季节划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需要注意的是,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但月份相同。
地球上的五个带分别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热带是指南北回归线之间(23.5N~23.5S)的地区,这里有阳光直射现象;北寒带和南寒带是指南极圈(66.5S)以及北极圈(66.5N)以北的地区,这里有极昼极夜现象;而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地区被划分为温带,这里四季分明。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精品课件

A.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B.旋转轴相同
C.公转的周期是一天
D.自转的周期是一年
2.下列关于地轴和地球公转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地轴是倾斜的
B.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相同
C.地轴是垂直的
D.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读太阳直射点一年中回归运动的示意图,完成3~4题。
3.造成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的原因是( )
配套人教版
第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
为什么12月25日圣 诞节,正当中国寒风呼 啸时,澳大利亚却是仲 夏时节呢?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说出地球公转的绕转中心、方向
和周期。 2.能大致确定二分二至日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能利用图或亲
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能用地球公转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知道四季变化的原因,以及
二 地球的公转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
展示自己绘制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并总结绘制的要点。
动手做
限时3分钟)
二 地球的公转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北半球为例)
23.5°N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0°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次年) 23.5°S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温馨提示:太阳直射点是地心和日心的连线与地球球面的交点
二 地球的公转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赤道
最终结论
( 限时3分钟) • A、C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 • B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 D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证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站得高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二、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点和北极点分别是地球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终点,过点方向改变)。
三、纬线和经线(重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四、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做题)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会判断经线、纬线,南北纬东西经的判别注意对应字母大写),判断两点位置方向(根据经纬线指示方向),判断东西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温度带。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共优秀ppt课件

LN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 地一 球章 和地球 图 和 第地 二图 节 第 地二 球节 的 地 运球 动的 地 运 球动 公第 转2的课地时理地意球义公共转优的秀地p理pt 意课义件共 16张pp t
练习
INSERT LOGO
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赤道时,其节气是 春分 和 秋分 。 (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 长 , 黑夜最 短 。 (3)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与2013年6月11日打在三位 航天员飞向太空,当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 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 春分 和 夏至 之间(节气)。
ININSSEERRTT LLOOGGOO
LN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 地一 球章 和地球 图 和 第地 二图 节 第 地二 球节 的 地 运球 动的 地 运 球动 公第 转2的课地时理地意球义公共转优的秀地p理pt 意课义件共 16张pp t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 地一 球章 和地球 图 和 第地 二图 节 第 地二 球节 的 地 运球 动的 地 运 球动 公第 转2的课地时理地意球义公共转优的秀地p理pt 意课义件共 16张pp t
地球的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换
昼 长 夜 短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 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 运动第2 课时地 球公转 的地理 意义共 16张pp t
INSERT LOGO
昼 短 夜 长
LN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 地一 球章 和地球 图 和 第地 二图 节 第 地二 球节 的 地 运球 动的 地 运 球动 公第 转2的课地时理地意球义公共转优的秀地p理pt 意课义件共 16张pp t
LN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 地一 球章 和地球 图 和 第地 二图 节 第 地二 球节 的 地 运球 动的 地 运 球动 公第 转2的课地时理地意球义公共转优的秀地p理pt 意课义件共 16张pp 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运动

资料阅读
16世纪中叶,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经过30年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 有根本性的错误。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 理论——“日心说”。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 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地球和别的行星一 起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 自转所引起的。 哥白尼的宇宙体系学说彻底推翻了千百年来承袭的错误的宇宙观念,第一次 透过表面现象,正确地揭示了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客观规律,发 现了真正的太阳系。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高度角
太阳直射点位 于赤道
正午太阳高度角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
新知探究
思考交流
1.同一房子不同时期,为什么房 屋内影子的长度不同呢?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想一想,一 年中房屋内影子的长度有什么变 化规律吗?
新知探究 以北半球为例
观察二:归纳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既无太阳直射 四季分明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炎热 有太阳直射现象
南回归线 23.5N 南极圈 66.5S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新知探究 热带气候特征——高温多雨
新知探究
北温带气候特征——四季分明
新知探究
南寒带、北寒带——终年寒冷
拓展提升
如果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不倾斜而是竖直 的,地球表面的各地有无四季变化呢?
新知探究
直射点
说一说
地平面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 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 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 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 相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太阳直射的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目录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七年级地理上册目录: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七年级地理上册目录: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七年级地理上册目录: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七年级地理上册目录: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七年级地理上册目录:第五章发展与合作附录一: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录二:本书常用地图图例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教书育人也一样,需要谨慎地进行规划,沿着目标的方向,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调整,从而落实计划,实现教育的梦想。
所以,鉴于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学习,有一定的地理初步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比较零碎。
不善于综合分析问题,抽象思维能力差,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积级性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也不排除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积级性不高,差异性较大。
我们不仅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地理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还要渗透培养地理素养,让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进一步增长,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享受每一天的日久天长。
特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2、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探究精神、唯物主义思想观;3、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4、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各国的新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

返回目录
7.图中①地有一艘轮船,其位于晨昏线上,若该船不动,它将 ( A) A.迎来黎明 B.迎来黄昏 C.处在正午 D.进入南半球
返回目录
8.如图1-2-4所示四个城市中,每天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B ) A.上海 B.堪培拉 C.孟买 D.莫斯科
返回目录
二、综合题 9.图1-2-5是地球自转示意图,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表1-2-1
概念
地球绕着___地__轴___的旋转运动
方向
______自__西__向__东________
周期
____2_4_小__时__(_或__一__天__)___
产生的地理现 _____昼__夜__更__替_____、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象
___时__间___的差异
返回目录
2.在图1-2-1中北极附近的地轴短线上画出箭头,以表示地球的自转 方向。
返回目录
3.某科幻大片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寻 找新家园的故事。影片中“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让地球在驶 离太阳的过程中停止自转,假如地球真的停止自转,昼夜会出现什么 变化?
地球上同一地点不再有以24小时为周期的昼夜更替现象。
返回目录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 1.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 B ) A.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 B.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C.绕着太空不停地旋转 D.绕着北极星不停地旋转
返回目录
素养提升
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 了。”他爸爸笑了笑,然后认真地说:“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 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 你认为宇航员爸爸的话可信吗?请你推测宇航员爸爸的年龄是多大并 简述理由。 可信。宇航员爸爸的年龄是60岁。因为地球公转一圈的周期是一年, 宇航员爸爸跟随地球绕太阳转了60圈,也就是他爸爸的年龄是60岁。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知识点二: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1.五带划分的依据:人们根据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2.五带的名称:①、②、③、④⑤。
3.看P14图1.9识记五带的分界线及X围:
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4.各带的气候特征:热带:;寒带:;温带:。
5.各带产生的现象:
热带:;寒带:;温带:既无
又无。
(二)合作探究
22日,是北半球一年中昼长时间最的一天。
6.当太阳直射在赤道上的春、秋分日时,全球任何地方都是12小时昼,12小时夜,即平分。
7.每年12月22日前后至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到了6
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的一天;
8.每年6月22日前后至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到了
12月22日,是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的一天。
活动四:读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完成:
(1)写出ABCDE所代表的五带名称:
A、
B、
C、
D、
E、
(2)在图中纬线上填出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并给对应的
纬度加上正确的纬度符号。
(3)在图上()中填上“有”或“无”,以表示该带有或无该种现象。
(三)我的收获(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
)
(四)巩固提升
1.同学们的衣柜里存放着春、夏、秋、冬四季服装,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
2.下列节日中,某某地区黑夜最长的是()
A.六一国际儿童节。
初中地理教材目录(人教版)

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3.纬线和经线4.利用经纬网定位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2.地球的公转第三节地图1.地图的基本要素2.地形图的判读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1.地球?水球?2.七大洲和四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1.沧海桑田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3.板块的运动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与我们2.气温的变化3.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与我们2.降水的季节变化3.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1.气候的地区差异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1.世界人口的增长2.世界人口的分布3.人口问题4.不同的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世界的语言2.世界三大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乡村和城市2.聚落与环境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第五章发展与合作1.国家和地区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3.国际合作附: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本书常用地图图例七年级下: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1.世界第一大洲2.地形和河流3.复杂的气候第二节人文环境1.人口最多的大洲2.多样的地域文化3.经济发展差异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2.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3.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第二节东南亚1.十字路口的位置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3.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4.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第三节印度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2.水旱灾害频繁3.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4.发展中的工业第四节俄罗斯1.国土辽阔2.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3.发达的交通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中东1.长期的热点地区2.三洲五海之地3.丰富的石油资源4.匮乏的水资源5.文化差异第二节欧洲西部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2.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3.传统的畜牧业4.繁荣的旅游业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黑种人的故乡2.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3.人口、粮食与环境第四节澳大利亚1.世界活化石博物馆2.“骑在羊背上”的国家3.“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1.移民国家2.农业地区专业化3.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4.资源消耗大国第二节巴西1.民族大熔炉的缩影2.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3.热带雨林的危机4.城市化问题第十章极地地区1.冰雪覆盖的地区2.科学考察的宝地3.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八年级上: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1.位置优越2.国土辽阔3.34个省级行政区第二节众多的人口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人口东多西少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1.56个民族2.民族的分布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2.地形复杂多样3.山区面积广大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1.南北气温的差异2.东西干湿的差异3.季风气候显著4.气候复杂多样第三节河流和湖泊1.众多的河流2.黄河的治理3.长江的开发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自然资源与我们2.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第二节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的利用2.土地资源分布不均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第三节水资源1.水是宝贵的资源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2.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3.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4.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农业与我们2.农业的地区分布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4.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1.工业与我们2.工业的空间分布3.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八年级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不同的地理区域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干旱的西北地区2.高寒的青藏地区3.以牧业为主的地区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1.政治文化中心2.历史悠久的古城3.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1.人多地狭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1.祖国神圣的领土2.美丽富饶的宝岛3.出口导向型经济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高山、荒漠和绿洲2.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3.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1.对外开放的前沿2.外向型的经济3.城镇的发展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1.丰富的旅游资源2.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2.严重的水土流失3.脆弱的生态环境4.生态建设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1.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2.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3.沿江地带的城市4.沿江地带的工业5.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1.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在世界中求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地球和地图》PPT教学课件

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200 100
200 100
200 100
200 100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思考等高线分布的疏密与坡度陡缓有什么关系?
观 察 与 思 考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2.将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地球自转 ②地球公转
A.昼夜交替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D.四季变化
3.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
B 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正确的是( )。
A.23.5°S冬至日
B.23.5°N夏至日
C.23.5°N冬至日
50000
2)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
表示形式 线段式 数字式 文字式
举例
0
5千米
1:500 000或者1/500 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5千米
2.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 西右东”。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东北、东南、西北、 西南的方向。
2)指向标定向法: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指 向标判读方向,一般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向。
晨 昏 线
新课讲授
一、地球公转的定义和特点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1)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约365天)
地球公转示意图变换视角
视角:1、从南极上空俯视;2、从春分视角看
4)特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 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教案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知道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2、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演示地球公转,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通过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其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喜欢看姚明打篮球的同学请举手,哟!这么多球迷哇!你们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我们有时想看姚明在美国纽约的一场下午比赛现场实况转播,常常是等到晚上三四点钟呢?为什么两地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刚开学的时候,多数同学穿的是短袖,现在多数同学已穿长袖长裤了,而且每下一场雨我们就感觉一天比一天冷了?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地理知识有关了。
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绕转中心、方向、周期教师:演示转动地球仪,并提问(1)地球怎样自转?(绕地轴不停地旋转)(2)观察并描述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师:板图讲解不同的投影图地球自传方向的表示生:同桌的两位同学演示地球的自转。
师:提醒学生注意拨动地球仪的方向一定要自西向东(逆时针)。
(3)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24小时,15°)师: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生:讨论、回答。
(4)昼夜的形成师:演示并讲解,教师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射到地球仪上。
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生:地球仪一半亮,一半暗。
师:为什么?如果地球仪是透明的,结果怎样?生:答略师:同样的道理,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我们叫它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我们叫它夜半球,昼夜就是这样形成的。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科目讲课班级教课内容剖析学情剖析教课目标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地理设计者讲课者第一课七年级讲课时间课时数时本节教材研究的内容是地球的实质属性——地球运动。
包含地球自转,以及由此惹起的日夜交替和时差现象。
地球公转以及由此惹起的四时交替,五带的区分。
本节教材知识点多,难点多,并且都是要点内容。
经过前方的学习,学生初步成立起了地球的静态角度的知识,地球的形状, 大小,经纬度。
本节教材波及到的地理现象,拥有动向变化的特色,这给学生理解和接受都带来必定的困难。
幸亏教材中好多内容是学生平时能察看和体验获得的自然现象,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课文。
知识与技术:认识地球自转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1.经过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初步成立地球自转的空间看法,认识地球自转的特色(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
2.经过演示、察看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日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别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客观世界物质运动变化的看法,逐渐养成脚踏实地、谨慎仔细的科学态度。
教课要点:地球自转的方向、日夜更替、时间差别。
重、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别难点教课过程时教课教师活动学生设计间教课内容环节活动企图安排发问、直奔主思设疑导入[ 设问 ] 请问我们每日都能够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是什么考、题激趣原由?回答明确 1. 认识地球自转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分析学习目标识记明确学习 2. 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解说基本运动规律,学习目标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日夜更替。
3.初步建立客观世界物质运动变化的看法,逐渐养成脚踏实地、谨慎仔细的科学态度。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达成以下问题)知识点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地球的自转造成了太阳每日东升西落,日夜也随着交替的现象。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二)合作研究活动一:阅读课本P11 图 1.14 “昼与夜”、演示地球的自转,察看后达成以下问题:1、何为昼半球?何为夜半球?为何会分为昼、夜半球?(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光只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日,大家此刻看到的这个半球就是昼半球;另一面未被照亮的半球就是夜半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2节《地球的运动》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2节《地球的运动》基础知识讲解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球的运动》知识点1:地球的自转1、自转运动概况定义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绕转中心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地理现象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易错提醒1自西向东(北逆南顺)(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如下图所示:(2)判断方法——右手法则:右手微握,大拇指指向北极,弯曲的四指指向即为地球的自转方向;或四指弯曲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即北极。
易错提醒2时区、区时知识点2:地球的公转1、公转运动概况:直射点向那个半球移动,那个半球昼增长)①规律: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有规律地在23.5°N和23.5°S之间移动。
②过程(以北半球为例):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移至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23.5°N,这是太阳直射的最北位置;此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南移到赤道时,为秋分日,太阳再次直射赤道;继续南移至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23.5°S,这是太阳直射的最南位置。
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到次年3月21日时又回到赤道。
如下图:易错提醒3(1)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2)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1次;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每年直射2次,南北回归线以外没有直射现象。
(2)昼夜长短的变化①极昼和极夜:极昼和极夜是南、北极及其附近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
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称为极昼;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称为极夜。
南、北纬66.5°(极圈)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66.5°S称为南极圈,66.5°N称为北极圈。
②昼夜长短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易错提醒4(1)除赤道地区外,其他地区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等长);(2)只有纬度大于或等于66.5°的地区才会有极昼和极夜现象;(3)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就相反。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精品课件

A.a段
B.b段
C.c段 D.d段
读五带划分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表示北温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关于③所处温度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五带中纬度最高的温度带
B.是五带中纬度最低的温度带
C.有极昼极夜现象
D.四季变化明显
地球公转产 生的现象
昼夜长短 的变化
四季的变化
五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可以被太阳直射,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全年高温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获得的太阳光热适中,四季分明 极圈以内→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有极昼极夜现象,全年寒冷
下图表示某日太阳光照射地球的情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1、2题。
1.此时,A点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
配套人教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你知道吗?天安门广场 每天的升(降)旗时间都是 不一样的。查看时刻表,说 一说其中的缘由吧!
天安门升旗仪式
天安门广场升(降) 旗时间与当天的日出 (日落)时间保持一 致,因地球公转引起 昼夜长短的变化,所 以每天的升(降)旗 时间也就不一样啦!
射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 绘制晨昏线。 ➢ 比较南北半球昼夜面积的大小。
动手做
( 限时3分钟)
二 地球的公转
4.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直射赤道
北半球获得 的太阳光热
=
南半球获得 的太阳光热
北半球 南半球
昼=夜 昼=夜
全球昼夜等长
成果展示
( 限时3分钟)
二 地球的公转
4.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课件ppt优质课件

季节变化 五带
1、关于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0度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
( A)
B.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小
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经线都不相交
2、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C )
A.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约1年(365天或366天)
判断题: (1) 低纬地区是热带地区
热带地区是低纬地区 (2) 高纬地区是寒带地区
寒带地区是高纬地区 (3) 中纬地区是温带地区
温带地区是中纬地区
(× ) () (× ) () () (× )
总结 地球自转
地球运动 地球倾斜 着地轴绕 太阳公转
昼夜交替 各地昼夜长短变化
(3)按照下面图示,描述当地四季变化。
3:观察地球上的五带图,看看我国大 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的那一带。
一年中正午太 阳的高低变化
一年中白昼的 长短变化
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
四季变化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地球绕地球不停的旋转,地球倾斜这地轴围绕太
叫做地球自转
阳运转,叫做地球公转
地轴
太阳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约1天(24小时)
1548年,哥白尼发表了一部光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 提出了日心说,它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围绕 太阳转,地球也是一个行星,地球是运动的 ,地球有两种运动, 它一方面象陀螺一样自转,一方面象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公转。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晨昏线 北极
——昼夜交替
南极 晨昏线
昼夜
由于地球是不 透明的球体,因 此,地球表面朝 向太阳一面为昼 半球,背向太阳 的一面为夜半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1.会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基本运动规律。
2.会用简单工具演示昼夜的形成,并会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知道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
3.会用图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并能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和各自的特点。
4.了解地球是不停地运动着的,地球上很多地理现象都和地球运动有关,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教学难点】
1.用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解释一些自然地理现象。
2.四季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地球仪1个、昼夜形成演示仪1个,手电筒1个,地球公转运行仪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为什么我的影子这么短,比我小很多的小猫影子这么高大?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
2.天安门升国旗。
3.去北京旅游的人们,一定要做的一件事情是去看天安门升国旗,可是看过的人有的说是凌晨四点多观看的,有的说是早上七点多观看的,他们究竟谁对谁错?
4.毛泽东诗词《七律——送瘟神》有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坐地日行八万里”可能吗?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就能较容易地解决这一问题。
5.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四季的变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那么产生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了解地球的运动,寻找产生四季的原因。
6.近几年,候鸟度假理念受到追捧,去海南过冬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时尚风向标,尤其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
他们天冷时到海南过冬,待到春暖花开时再回来,这样组团或家庭去海南过冬的老人群体被称为“候鸟老人”。
分析“候鸟老人”去海南过冬的原因,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地球的自转
观察与发现
追问与探索
升旗、早自习
第一节
第二节
广播体操第三节
第四节
:
梳理知识体系:
二、地球的公转
(一)、展示公转静态示意图,对比自转与公转,了解公转的基本特点,理解体会,为进一步动手演示作铺垫。
(二)、用教具演示公转。
第一步:介绍教具,第二步:摆位置,第三步:学生自主演示,第四步:纠错,第五步:学生示范演示。
演示地球公转过程中,让地球仪停在轨道上北半球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位置,通过学生观察,认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对号入座,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分辨二分二至。
大胆质疑:为什么太阳直射点会南北移动呢?如果地球直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太阳直射的情况是什么样呢?
观察结论:因为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才导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承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联系生活谈体验: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低和白昼长短会发生变化,使得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我们会感觉到冷热不同。
【课堂总结】
展示板书设计,总结新课。
【作业布置】
观察一天中某物体影子的长度和方向的变化,记录下来,分析原因。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