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第一次月考试卷 历史-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次月考试卷选择题答题卡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2分)1.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 C.手工业的进步 D.赋税制度的变化2. 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A.西汉 B.曹魏 C.南朝 D.唐朝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水利技术的进步 B.手工业的发展C.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D.商业和城市的发展4.下列关于夏商周三代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普遍使用石器、骨器,有少量的青铜农具B.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C.农作物的种类增多,后世的主要农作物此一时期已开始种植D.普遍采用铁犁牛耕5.青铜器铸造业进入繁荣时期是在( )A.夏朝B.商周时代C.春秋时期D.战国时代6.殷墟甲古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恊田”的卜辞,“恊”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

该甲骨文反映的殷商时期农业发展的信息有()①已经使用耒耜的耕作方式②当时是集体耕作方式③证明商代已有井田制了④商王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7.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A.小农经济 B.地主经济C.封建国有制度下的经济 D.封建庄园经济8.唐代诗人王绩《田家》一诗中写道:“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

”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B.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9.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的重视 B.工匠积极性高C.中央集权的作用 D.市场需求10.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

即耕以饭,亦桑贸衣。

艺菜当肴,采药救颓。

”这说明了他的山居( )A.从事商品生产B.田庄里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C.过着自耕农的生活D.田庄里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11.下列古代农具中,用于播种的是( )A.耧车B.翻车C.筒车D.水排12.在我国古代手工业几种类型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13.东汉时,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领先世界的突出成就是( )A.发明淬火技术B.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C.用煤炭作为冶铁燃料D.灌钢法得到推广14.《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置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

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文)试题1.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2. 本试卷分二卷 ,第一卷 60 分,第二卷 40 分。

不按要求答卷不得分。

第一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 1.5分,共 40 题, 60分) 1、在十二生肖中,牛是最勤劳的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

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享有尊 崇的地位,因而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

下列关于牛的评说中,不具有可能性的是A. 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

殷商时牛已经拉着犁给人耕地了B. 古人以牛拉车载书,所以有“汗牛充栋”的故事C. 唐诗“牛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描写老牛田地耕作劳累D. 人们常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只问耕耘、不问索取的人称为“老黄牛”2、 中央电视台曾有一则广告语:“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丽”。

广告 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最早形成于 A. 春秋B.秦朝C.西汉D.战国 3、 下列有关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史实,其中因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刀耕火种 小农经济形成 B.铁犁牛耕 井田制形成 C.铁犁牛耕小农经济形成D. 土地兼并政府财政收入增加4、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得到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

清康熙帝 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右图) ,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

该作品反映出清代 A •开始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B .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C .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D •宋代开始出现曲辕犁5、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 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 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6、自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 因是7、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 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 265顷,含 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 37000 多顷。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 整理版安福二中高一第一次历史月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 小题。

每题 1.5 分,共 60 分。

请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

)1.对新航路开辟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是A.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产生重要影响C.葡萄牙和西班牙已完成中央集权D.罗盘针的西传与应用2.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要素迅速发展”。

这主若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了A.世界联系的加强 B .欧洲商品种类的增加C.欧洲商业资本的发展 D .贸易范围的扩大3. 15、 16 世纪欧洲人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实质上反映了A.黄金是白人方才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加速资根源始积累的迫切要求word 整理版C.欧洲缺少金矿D.抢劫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独一路子4.麦哲伦船队全世界航行的线路是: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B.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5. 16 世纪后期,经过殖民地抢劫而获取优惠,逐渐强大的国家有① 葡萄牙② 西班牙③ 荷兰④ 英国⑤ 法国A.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③④⑤D.①②④6.葡萄牙的殖民扩大特点包括① 以美洲为重点② 入侵军事据点为主word 整理版③ 垄断商路,建立商站④ 大力虐杀印第安人A.①②③ B .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7.以下商品在欧洲市场的大量销售,能反响出“商业革命”的是A.中国茶叶 B .美洲烟草 C .英国呢绒D.中国丝绸8.以下地区处于在达·伽马船队开辟的新航路路线上的是A.西印度群岛 B .菲律宾群岛 C .红海沿岸D.非洲东海岸9.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这里的“人”和“世界”的被发现指的是A.财产阶级的流行和新航路的开辟B.殖民抢劫和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中兴和宗教改革D.文艺中兴和新航路的开辟word 整理版10.文复期的一位作家:“人是能为非作歹地改造自己的。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命题人:侯守晶审题人:杨会太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图一骨稆图二石犁图三六角形铁锄A 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B 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C 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D 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2,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

下列哪些语言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③肥田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④且溉且粪,张我禾黍A ①②③B 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3,《国语·晋语》中记载“公食贡,大夫食邑, 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说明()A 商周时期手工业被官府垄断B 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 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D 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生产部门4,《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人,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

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 ( )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 ①②B ②③c①③ D ①②③5,读图判断,正确的说法是()图一敦煌璧画中的犁图二18 世纪晚期欧洲的新式犁①图一的犁称曲辕犁,早在中国汉代就已经应用了②图一和图二相比表明,曲辕犁在中国出现至少比欧洲早1000 多年③图一和图二相比表明,我国古代的农业工具和农耕技术曾长期居世界的领先地位④图二表明,处于“蒸汽时代”的欧洲农业革新,滞后于同时代的工业发展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6,黄梅戏《天仙配》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7,“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 80 章)描绘的是()A 小农经济下的民生状态B 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民忍气吞声C 在奴隶主统治下,人民忍气吞声D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农民生活简单,思想纯真8,《唐六典》中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

陆安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 .刀耕火种B .石器锄耕C .铁犁牛耕D .小农经济 2、下列现象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特征的是( )A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B .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C .均有无而通万物D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3、促使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因素是:( )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出现B.私田大量出现C.各国税收改革D.新的生产方式出现4、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

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是()5、“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 )A .重农抑商政策B .资本主义萌芽C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 .君主专制制度 6、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

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 )A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B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C .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D .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7、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

这一变化说明A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B .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C .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D .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8、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商周——铁器 唐宋——陶器 明清——瓷器B .商周——漆器 唐宋——青铜器 明清——瓷器C .商周——青铜器 唐宋——瓷器 明清——棉布D .商周——玉器 唐宋——漆器 明清——玻璃9、据史料记载,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几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造成“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税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杨春燕出题)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1、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 )①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②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④带有开放性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下列现象在纺织业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用丝做衣料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③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④棉花种植推广到闽粤地区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3、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②我国较早冶炼生铁和块炼铁③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④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唐代制瓷业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享有盛名的瓷窑很多,其中生产青瓷的是( )A、越窑B、邢窑C、景德镇D、均窑5、在我国土地所有制从国有到私有的转变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A、铁器农具的出现B、公田的大量抛荒C、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D、商鞅变法6、官营手工业存在严重的弊端,表现在()①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②新技术难推广③技术工艺容易失传④代表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草市的特征不包括()A、远离城镇B、交通便利C、政府管理D、规划形成8、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9、我国制瓷工艺首创釉下彩绘和粉彩瓷器工艺是分别在()A唐代、宋代 B唐代、清代 C宋代、明代 D宋代、清代10、《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①人烟稀少②耕作技术落后③商品交换不发达④贫富分化的程度低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11、王莽曾经在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这些官员的主要职责是( )A.确保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安全B.控制重要商业中心的市场物价C.为王莽和宫廷收集生活用品D.控制重要城市12、提出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农业经济B.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C.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D.维护封建统治,巩固君主地位13、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14、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到1947年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商品的涌入B.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C.繁重的捐税负担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15、关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B、已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C、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D、与封建经济相比,数量处于绝对劣势1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会馆的说法正确的有()①会馆出现于明朝②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③会馆的出现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④会馆的出现不利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7、“市”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商品贸易场所,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B.汉代有专门管理“市”的机构C.六朝时期,逐渐形成民间集市——“草市”D.唐代“夜市”比较繁荣,已经完全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18、陆游《杂赋》诗“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宋代()A.“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B.“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C.政府对“草市”的行政管理加强D.“草市”发展为乡村集市19、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

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计60分)1、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D.能使用水排鼓风冶铁2、下列水利工程属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是()A.井渠B.都江堰C.灵渠D.郑国渠3、西汉时期,中国南方采用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使用翻车C.一牛挽犁D.井渠灌溉法4.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地主经济C.封建国有制度下的经济D.封建庄园经济5.“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6.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7.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8.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缓和农民与地主阶级间的矛盾B.促进农业生产发展C.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D.减轻农民负担9.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中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是()A.奖励军功B.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度C.废除奴隶主的特权D.鼓励耕田织帛,生产多的,免除徭役10、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精美的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粉彩瓷器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11、“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一著名诗句描绘的是()A.白瓷 B.粉彩瓷 C.青瓷 D.青花瓷12、假设你是唐代的一位商人,在长安做生意,你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A.出售在草市搜罗的地方土特产品B.在夜市里卖唐三彩C.在居住区开的丝绸店里卖衣料D.必须接受政府管理13、下列对“草市”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出现于六朝时期②在唐代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③政府对草市不实行管理④宋代的草市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4、《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月考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月考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60分)1.“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这则史料反映的商业繁荣的景象最可能出现在() A商代 B汉代 C唐代D宋代2.下列说法符合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特点的是()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②经营方式是“男耕女织”③生产主要是满足家庭生活需要④自耕农无需承担国家的赋税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中国古代明智封建的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A 统治者的雄才大略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C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D“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B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C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的积极性D男耕女织,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的国家A小米 B 小麦 C、高粱 D 粟6.(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A铁犁牛耕 B 耒耜C一年两熟 D筒车7.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A商业经济B农商经济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 手工业经济8.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以求相补,而非求以相病”,这段话反映了陈亮()A 重视商业的作用B 提倡重农抑C 重视农业的作用D 提倡农商并重9.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地区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密切,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美洲农作物品种的传入提高了中国的粮食产量B.美洲的金银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C.美洲原有的人种结构随着欧洲殖民活动而改变D.美洲地区成为英国独占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10.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当时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以下几条标语,你认为哪一条最能表现他们的感情?()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C.“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D.“哥仑布给我们带来贫困”11.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2分,共72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右图中的农具(铁犁)问世最有可能是在下列哪一时期:()A、商周时期B、原始社会末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2、既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又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的经济类型是:()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C、地主土地所有制D、封建土地所有制3、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A 铁农具 B牛耕 C曲辕犁 D筒车4、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技术基本定型的发明是 ( )A、耦犁B、曲辕犁C、翻车D、筒车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水利技术的进步 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6、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谨,谓之天府”,这是因为 ( ) A都江堰的修建 B郑国渠的开凿 C坎儿井的修建 D白渠的修建7、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问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

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 A.千耦其耘 B.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 D.集约经营8、孔子审订的《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

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 ) A.均田制 B.井田制 C.屯田制 D.授田制9、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10、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C.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D.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11、“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12、黄梅戏《天仙配》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必修二(第1~2单元)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开始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相应的答题卡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 ) 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 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C.原始农业的出现 D.个体小农经济的出现2.中国邮政1999年3月16日发行的《汉画像石》邮票一套6枚,比较经典地展现了“古代艺术瑰宝”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史诗”般的魅力。

而其中的第一枚的“牛耕图”,是1962年出土于陕北绥德县,原石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它反映的信息是()A.汉代农业动力发生根本变化B.汉代耕犁便于调节耕作深度C.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提高D.中国传统步犁技术基本定型3.“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A.筒车B.耧车C.曲辕犁D.水排4.《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话()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5.下面是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展示的两件古代瓷器,图一为“青釉四系瓷罐”;图二为“珐琅彩瓷瓶”。

这两件瓷器分别产生于哪一时期()A.东汉、唐朝 B.唐朝、宋朝 C.宋朝、明清 D.东汉、清朝6.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7.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次月考试题(1-----6课)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以下是我国先民在七八千年前使用的最早的松土工具,该工具的名称是 A .石铲 B .石锄 C .石犁 D .耒耜《诗经·小雅·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回答2—4题)2.以上材料中所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指是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A .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B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C .奴隶社会的土地私有制D .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3.材料中的出现“遂及我私”的现象,这是指A .统治者将土地分封给诸侯使土地私有B .在公田以外出现了私田C .公田里的农产品已经逐渐私有化D .井田制的确立 4.在当时能够出现以上变化的根本性因素是A .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B .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C .水利工程的兴修D .青铜器的制造 5.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A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 .地主经济C .封建庄园经济D .封建国有制下的经济6.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措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A. 小农经济兴衰关系封建经济繁荣和政权安危B. 小农经济稳定与否关系到国家的世界地位C. 小农经济兴衰与否关系到农民生活是否稳定D. 小农经济稳定与否是对封建统治者褒贬的依据7.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政策都不能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是A.政治腐败 B.重农抑商思想的支配C.农民起义的打击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8.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的重视B.工匠积极性高C.中央集权的作用D.市场需求.9.魏晋时我国冶金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A.鎏金术 B.水排 C.灌钢法 D.铸钢法10.北宋时出现纸币“交子”,说明了A.北宋手工业的发达 B.北宋农业的发达C.金属货币数量不足 D.商业的高度发展11.明朝中期江南农村人口出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梯级强化训练月考试题高一历史(一)必修2专题1——专题2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写在题后相应的答题栏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得分评卷人的选项。

)1.下列关于“传说”的史料价值叙述正确的是()A.“传说”就是口耳相传的故事,基本不能相信B.“传说”本身具有研究价值,可以帮助认识过去C.文字出现前“传说”不可以直接作为史料引用D.文字出现后“传说”是对历史的追记,史料价值高2.我国古代赋税制度主要是建立在人口和土地等项目的基础上,这表明()A.我国是人口众多土地广袤的大国B.农业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我国历代政权都重视农业的发展D.封建地主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3.下列是我国考古发现的不同时期同一类农具,其中最晚出现的应该是()A.青铜耜B.石耜C.骨耜D.铁耜4.明清时期,我国制瓷工艺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是()A.白瓷的烧成B.青瓷的烧成C.青花瓷的烧成D.彩瓷的烧成5.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A.家庭手工业代表了手工业工艺制造水平B.两宋以后民营手工业发展地位日益提高C.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D.西方工业品倾销制约了传统手工业发展6.《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它反映了()A.棉花在内地的传播B.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C.棉纺织技术的推广D.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7.《汉书》中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已贫贱矣。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商人已经纷纷加入了统治者的行列B.重农抑商的政策已经无法推行C.商业能够比农业获取更大的利益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8.右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①商业贸易控制松弛②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③“交子”的出现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9.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清代苏州的“全晋会馆” 江苏盐城盐商会馆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的商帮密切相关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③10.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必修2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必修2

必修2高一历史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51分)1.我国最早发明的松土农具是:A、石锛B、耒耜C、铁锄D、石犁2.以下各项最能体现井田制的实质的是:A、“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D、“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3.右图是唐朝时期的生产工具,它的名称是:A、耧车B、曲辕犁 C 、犁壁 D、二人抬杠4.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B“扬一益二”(扬州的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第二)C“苏湖熟,天下足”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5.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进入繁华时期是在: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周时代C秦汉时代 D魏晋南北朝时期6.明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A、民营丝织业的兴盛B、官营丝织业的兴盛C、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D、制瓷业的兴盛7.唐朝城市中出现了专营货币和借贷业务的场所,被看成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是指:A、邸店B、柜坊C、飞钱D、交子8.北宋东京的商业活动比唐代长安的商业活动有巨大进步,最主要体现在:A、城市中设有商业交易活动的专业场所B、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C、出现了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文化活动D、纸币产生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9.宋代诗人刘迎在诗中写道:“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

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

“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激烈B、宋朝对外贸易发达C、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边境贸易频繁D、商业税收入成为宋代国库财富的重要来源10.元朝商业繁荣的原因和条件是:①国家统一②重新疏浚碌碌大运河③开辟了海运④全国广设驿站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明清时期徽商和晋商崛起过程的相似点是:①开始经营盐业致富②经营行业比较广泛③都涉足金融领域④都把买卖做到国外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2.泉州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海外贸易港口是在:A、南朝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3.至今,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这突出说明了:A、秦朝国威和文明对世界的影响B、中国制瓷技术对世界影响巨大C、秦的统一和见的中央集权影响世界D、商文化在世界上的特殊地位14.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B、丝织业中心的兴起C、富有商人积累了大量资本D、自由雇佣劳动力的出现15.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是指:①保护农业生产②扶植小农经济③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④打击商业,但扶植手工业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16.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我们常称之为“近代工业”,这里的“近代”的含义是:A、产生于近代B、受外商刺激C、是机器生产,而不是手工生产D、是半资本主义性质17.下列不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A、天津开平煤矿B、上海轮船招商局C、汉阳铁厂D、天津机器制造局18.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从根本上讲,这是:A、由其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决定的B、由其“师夷长技”的方法决定的C、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D 、由顽固派和洋务派力量对比决定19.洋务派只主张向西方学习科技技术,而不变革封建制度,从本质上说是由:A、历史条件B、指导思想决定的C、阶级立场决定的D、经济地位决定的20.一战期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A、机器制造业B、纺织和面粉C、采矿业D、交通运输业21.中国民族工业受到毁灭性打击是在:A、抗日战争时期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C、国民政府统治前期D、新中国成立后22.《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中国哪一阶级的打击最大最直接是:A、农民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官僚资产阶级D、手工业者2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A、重工业B、交通运输业C、轻工业D、科技和教育24.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B、把私人生产纳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轨道C、在中国探讨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25.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或方针是:①中共“八大”的路线政策②1958年社会主义总路线③国民经济“八字”方针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6.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是:A、水旱轮作制B、稻麦复种制C、三年两熟的出现D、耒耜的出现27.下列有关北魏均田制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政府将其掌握的土地按标准分配给农民B、受田农民不得买卖土地C、不规定百姓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D、百姓每年要服徭役和兵役28.下列各项,最能代表东汉冶铁技术的进步的是:A、煤成为冶铁燃料B、水力鼓风冶铁C、低温练钢技术D、发明灌钢法29.唐朝时设立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A、洋货行B、外贸府C、市舶使D、十三行30.魏晋时期,以物易物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主要由于: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C、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31.近代中国,自然经济最早解体的地区是: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西北地区D、东北地区32.下列不属于中国早期民族企业的代表的是:A、发昌机器厂B、继昌隆缫丝厂C、贻来牟机器磨坊D、湖北织布局33.以下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B、促进了中国手工纺织业的发展C、加快了自然经济的的解体速度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4.下列各项,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二.材料解析题3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试题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它所反映的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男耕女织D、铁犁牛耕2、“湿耕泽锄,不如归去”,“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这种言语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什么优良传统()A、男耕女织B、精耕细作C、自给自足D、小农经济3、右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A.西汉B.曹魏C.南朝D.唐朝4、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的重视B.工匠积极性高C.中央集权的作用D.市场需求5、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6、从哪一时期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美誉()A西汉时B东汉时期C唐朝时期 D明清时期7、古代中国青铜器铸造的繁荣时期是()A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明清时期8、关于民间手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②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②民间手工业在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④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9、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作坊生产②技术和生产工艺保持世界领先水平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提供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交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10、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A.邸店B.柜坊C.票号D.商号11、当看到“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的场景时,我们可以断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A.秦朝B.西汉C.南朝D.北宋12、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 分封制的瓦解B 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13、.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A、手工业水平超过前代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C、手工业作坊增多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14、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A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C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通商要道D热衷于传播天主教15、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第一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劳动者身份的变化B.郡县制的普遍确立C.农具与技术的改进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时至而作,渴(竭)时而止”和“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强调精耕细作C.讲究因地制宜D.注重自给自足3、.在某次文物展览会上,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成就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

讲解员的下列介绍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商周时期是青铜器的繁荣时期B.西周时期中国已出现了铁器C.宋朝的珐琅彩是瓷器中的珍品D.明清时期丝织业中已使用花楼机4.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的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

”其中“明清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包括( )①江南市镇商业特别发达②出现了早市和夜市③出现地域性商人团体④产生了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5.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

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A. 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B. 世界贸易中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C. 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D. 苏州等地丝织行业出现“计日受值”6.“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下列观点与此观点相近的是()A. “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B.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C.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D.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7.《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人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8.据统计康乾盛世时期科举考试状元共53人,其地区分布如下地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山东陕西直隶人数31 14 3 1 1 1 1 1 这反映了( )A. 南方人口的不断增加B. 中原及南方经济明显衰退C. 文化兴盛得益于当地经济发展D. 政治经济重心在江浙地区9.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③开发土地资源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10.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这主要是因为()A. 美洲的发现B. 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C. 殖民扩张的开始D. 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11.1674年“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更名为纽约市(City of New York),下面漫画反映了更名后两个国家的关系,这两国最有可能是 ( )A.葡萄牙与西班牙B.荷兰与英国C.英国与法国D.美国与法国12.下图所示为英格兰与威尔士城市化进程图,产生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有( )①新航路的开辟②奴隶贸易③圈地运动④工业革命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3.下图是近代世界贸易图,图中箭头代表贸易路线,它作为史料可以研究的主题是( )A.新航路开辟后引发的欧洲商业革命B. 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形成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D. 15~19世纪贩卖黑奴的“三角贸易”14.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如图)。

下列现象与图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有明显因果关系的是()A.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B.垄断组织的出现C.工业革命的发展 D.殖民霸权的确立15.1876年费城世博会盛大开幕,这是美国首次举办世界博览会。

在这次展会上,美国要向世界展示一个新兴工业国家的崛起,证明它已走出欧洲工业强国的阴影。

能证明当时美国成为新兴工业国家、走出欧洲工业强国阴影的最新展品是( )A.机床 B.电话 C.汽车 D.发电机16.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

”以上材料反映了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B. 世界市场的形成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 贫富差距悬殊17.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

其历史根源是( )A.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B. 各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C. 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D. 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1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 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 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C. 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D. 经济的发展程度低于印度19.美国现代史学家芮玛丽在其著作《同治中兴》中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60年,这就是同治中兴。

”“同治中兴”()A.主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B.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C.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20.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主要原因是()A. 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B. 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缓和与地主阶级的矛盾C. 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D. 缓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借以抵制中国革命2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材料中描述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B. 资本家经营不善C. 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D. 封建势力的压迫22.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指出:“关于国民经济建设……应当是有计划的有统制的建设,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

”此计划()A.为经济的自由发展创造机会B. 表明政府认识到团结抗日的重要性C. 利用国家力量发展民族经济D. 从国家层面遏制了官僚资本的扩张23.新中国“一五”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

其中,冶金、机械、能源工业企业分别是20个、24个、52个,化工企业7个,轻工和医药企业3个,国防军工企业44个。

这表明(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我国实行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C.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D.我国已经形成了合理完善的工业布局24.“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A. 新中国成立B. 社会主义改造C. “大跃进”运动D. 文化大革命25.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D. “一五”计划即将完成26.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

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

下列对小岗村改革的影响分析有误的是( )A.个体小农经济彻底消失 B.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D.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7.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增强企业活力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8.1991年上海市财办明确规定,私营企业的产品一律不得进入南京路、淮海路的大店名店,私营企业不许与外国公司合资,银行不得对私营企业贷款。

这说明当时中国()A.市场经济发展遭受挫折B.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C. 私营企业冲击了国营经济D. 私营企业尚未取得合法地位29、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

图一的取消以及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A.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30.中国正式起诉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品发起的13起反倾销措施,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是( )A.中国参加了亚非会议 B.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C.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封建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转型的时期,立国之初就“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趋势。

与土地制度的变化相适应,封建剥削方式也发生变化。

同时,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的雇值制度。

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使宋代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以至于有人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

——梁泉《我们只要一个中国》材料二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

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

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并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宋代“商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因素。

(10分)(2)根据材料二,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4分)3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建立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