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心理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立才能自强
——浅谈低年级孩子如何克服对别人的依赖心理
摘要:在人的素质教育结构中,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人格健全的发展,而且对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也会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如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条件优越,在长辈们的严密庇护下生活,加之学校教育方式存在着某些缺陷,不少孩子的依赖心理就变得非常严重。面对如此令人担忧的情况,加强心理品质教育就更显得刻不容缓了。
关键词:依赖心理心理品质教育独立人格
依赖心理指的是这样的一种情况:个体出于自己无法选择的关系之中,被迫做违心的事,虽然他也讨厌被迫行事的方式。健康的、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具有选择性的,这种选择性能使人得到友爱及独立性。而只要存在着心理上的依赖性,就必然不会有选择,也就必然会有怨恨和痛苦。一旦你觉得需要别人,离不开别人,你便成了一个脆弱的人。也就是说,如果你所需要的人离开了你、变了心,那么你就感到被人抛弃,茫然不知所措,精神极为痛苦,甚至崩溃。依赖别人如父母、师长、领导、朋友等的人,会把别人看的比自己重要,期待着别人的安抚与赞许,会自觉不自觉地迎合别人的意愿说话、做事,以取悦对方,而将自己置于依附的地位,这样就丧失了自我,事后会感到怨恨,心中不平,而不如此又感到内疚和不安。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美国心理学家戴尔说:“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去学会如何对付危险的局势。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如果我们过多地做了,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的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的自立及信心。”这些都是符合教育规律的至理名言。
缺少动手能力的孩子,过分依赖别人,没有独立的精神,当他独自完成某项事情时,就会感到手足无措,缺乏主见,不会积极行动,不敢负责任,性格懦弱,这会变成孩子将来事业成功的一大障碍,对生活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动手能力,防止孩子产生依赖的心理
与习惯。要克服有依赖心理,就要找到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做好事情,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丰富知识增长辨别能力,慢慢的自然会克服点依赖心理。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其实是喜欢自己做事情的。他们喜欢说“我能”、“我自己来”等。父母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大胆去做感兴趣的事情。这不仅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意志力和责任感,增加他们的基本生活常识和劳动能力,使孩子学会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负责,真正地长大成人。
别处处管制孩子,培养孩子克服困难,迎接人生各种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实际能力。给他提供锻炼的机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这种“别管”的做法,能让孩子变得独立、自主、自强,让孩子完成他力所能及的事,并从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心。当然这种“别管”绝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建立在了解孩子的能力范围,尊重他的情感的基础上。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孩子创造自己动手实践的条件,遇到问题先让孩子自己动手去解决,同时,父母要有耐心,对孩子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态度,循序渐进地增强孩子的信心,逐渐提高孩子动手的能力。
依赖是自信的大敌。依赖心理强的人遇到困难和问题,不是独立地思考、分析,寻找解决的办法,而是找老师、家长,找同学,总想依靠外力解决问题和困难。依赖心理强的人,独立行事的能力差,能力差又导致自信心不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要丢掉依赖心理,首先要自信,先要学会独立,。
一、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心理品质,克服依赖心理。
依赖,是心理断乳期的最大障碍。依赖别人,意味着放弃对自我的主宰,这样往往不能形成独立的人格,而且容易失去自我,产生从众心理。孩子的依赖心越强,独立能力自然就越差。主要表现在学习自主性不强,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理学告诉我们:心理依赖性越强,其承受能力就越差。故此,我们要加强孩子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培养他们多一点独立,少一点依赖,从而提高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我们应该努力做到:
1、在生活上要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无论是家长也好,老师也好,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这种良好的习惯。但是有些家长往往会走入一个怪圈:一方面要求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包办孩子的事情。这
样的例子实在屡见不鲜,例如:孩子做完功课后,书桌零乱不堪,家长总是一边责备孩子,一边为他收拾整齐。家长为何不尝试让孩子自己去收拾呢?孩子不收拾东西,也许他会碰到找不到东西或书本作业遗漏在家诸如此类的麻烦,以后他才会有意识地主动收拾桌子。
2、在学习上也要注意帮助孩子克服依赖心理。有一位母亲告诉我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小彬刚开始写周记时,都要我坐在他身旁教他一句一句地把周记写完。我想:‘这样下去,以后该怎么办?’后来我故意不帮他,等他写完后只是看看,提点意见罢了,终究他还不是学会了依靠自己?”这位母亲的话虽然只是寥寥几句,却证明了孩子的事情的确要让他们自己办。在我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一次上自修课,我的脚刚踏进教室门口,小权就拿着练习本和透明胶向我走来,说道:“老师,我的本子烂成这样子,怎么办?”“你的办法不是很多的吗?”我反问。他噘起嘴巴,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他估计我不会轻易帮他,只好耐心地修补起来。修补好后,他还把他的“杰作”递过来给我看,腼腆地说:“老师,以后遇到困难我会先自己想办法的。”后来,他还自觉修补班里图书角的书。这样,他不但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好,还增强了“自我”意识,提高了独立自主的能力。
二、培养孩子自动自发的精神,强化心理素质。
从现实来看,培养孩子自动自发的精神,尽量减少对成年人的依赖,这比给孩子传授一大堆具体的知识要重要得多。我们教育孩子要着重启发他的思想,塑造他的个性,让孩子有健全的人格。一个有自动自发精神的孩子,他会懂得如何去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在适当的时候做有意义的事,绝对不会在课堂上看漫画书,在吃饭时看电视,在休息时影响别人休息。其实他这种自动自发的精神,来自他自己努力的决心,进取的意志。他能做到这样的话,他的生活能自理,学习成绩当然也不会差了,心理素质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我班有许多这样的学生,每当生活老师把衣服分发下来,他会自觉地折叠好;鞋摆歪了,他会摆整齐;蚊帐破了,自己去缝补;老师把作业布置下来了,自觉按时按质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有条不紊地做好。
三、引导孩子树立行动的勇气,形成独立的人格。
孩子的独立自主心理和自动自发的精神的培养,并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