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的确认标准
新收入准则的总额法和净额法-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新收入准则的总额法和净额法-概念解析以及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1bee31a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4.png)
新收入准则的总额法和净额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财务会计领域,收入准则一直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收入是企业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为了规范企业如何确认和计量收入,会计准则制定了一系列收入认定和确认的规定,其中包括了新收入准则的总额法和净额法。
总额法是指企业应该在交易发生时确认全部应收款项为收入,无论企业是否已经收到现金。
这种方法偏重于保守,确保了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不会虚报收入,但也可能造成企业在财务报表上呈现的收入过低的情况。
净额法则是企业只有在收到现金或其等价物时才确认收入,而不管企业是否已经提供了服务或交付了货物。
这种方法更强调现金的流动性,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实际的经济状况,但也可能导致企业在财务报表上出现过高的收入。
本文将就新收入准则的总额法和净额法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
同时,我们也将比较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以及未来在会计准则制定上可能的发展方向。
愿本文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讨论和阐述,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新收入准则的相关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新收入准则的概述,以及针对总额法和净额法进行解释和比较。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新收入准则的应用进行总结,并对总额法与净额法的比较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整个文章结构清晰明了,旨在全面阐释新收入准则中总额法和净额法的应用和差异。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新收入准则下的总额法和净额法,在理解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分析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和优劣势。
通过比较总额法和净额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读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在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处理收入核算问题。
此外,本文还将展望未来这两种方法的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对新收入准则的更深入理解和应用的启示。
国际会计准则之收入确认新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之收入确认新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7fd359b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c.png)
国际会计准则之收入确认新准则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简称IFRS)是全球范围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IASB)发布和制定的标准。
近年来,IASB颁布了一项重要的新准则,即《收入确认准则》(IFRS 15),该准则对企业如何确认收入进行了详细规定。
本文将分析IFRS 15的内容和影响。
首先,IFRS15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种统一的框架,规范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如何确认收入。
在以往的准则中存在着不一致和模糊之处,给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了困惑和风险。
IFRS15的颁布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并确保企业有效地、准确地报告收入。
根据IFRS15,企业应该按照以下五个步骤确认收入:识别合同,识别交付绩效,确定交付绩效的交易价格,按交易价格分配交付绩效,最后确认收入。
这一框架主要关注合同的实质并强调交付绩效的重要性,即企业必须根据交付绩效来识别和确认收入。
然而,IFRS15的实施对企业会计操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首先,传统的财务报表可能需要进行重大调整,以符合新准则的要求。
例如,一些企业在合同签订后会收到预付款项,按照过去的准则,这些款项可能被立即确认为收入,但根据IFRS15,企业必须根据交付绩效来确认收入。
因此,企业需要重新评估并调整财务报表,以反映新的准则要求。
其次,IFRS15对合同会计的要求更加详细和严格。
合同通常包含多种交付绩效,企业需要根据准则中的指引来分配交付绩效并确认收入。
这将考验企业编制会计记录和进行收入核算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复杂合同的企业而言。
另外,IFRS15还将对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同条款和条件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企业可能需要修改合同条款,以便更好地符合准则的要求。
此外,企业在与客户进行合同谈判时需要更加谨慎,确保合同条款不违反新准则的要求。
新收入准则确认收入会计分录
![新收入准则确认收入会计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1d6245d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8.png)
新收入准则确认收入会计分录确认收入是会计准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实际收到或有权要求收取的资金、财产或服务的金额。
1.辨识合同:企业应当明确能够为客户提供可识别的服务或转移可识别的产品,并与客户建立了合同关系。
2.辨识履约义务:企业应当明确其合同中所涉及的履约义务。
在合同中包括已转移的产品或已完成的服务,以及将来可能转移的产品或完成的服务。
3.确认合同对应的收入:企业应当根据其已完成的履约义务来确认收入。
收入应当在产品转移给客户或服务完成后确认,且应当是根据合同所约定的客户支付金额的一部分。
4.确认合同的对应收入可计量的应对履约义务:企业应当根据收到的或有权要求收到的支付来计量履约义务的对应收入,该支付应当能够保证企业在完成履约义务后收回其相关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利润。
5.确认合同对应的收入被计入企业财务报表:企业应当在其财务报表中确认合同对应的收入。
对于收到的或有权要求收到的支付,企业应当将其归入应付账款、存款或其他类似账户中,直到该支付超过了实际已经产生的合同对应收入。
根据上述五个步骤,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分录来确认收入:借:应收账款/现金贷:收入这个分录是当企业提供了可识别的服务或转移了可识别的产品后确认收入的分录。
借方应收账款/现金账户代表了企业有权要求客户支付的金额,贷方收入账户代表了确认的收入金额。
除了上述基本的确认收入分录外,根据新收入准则的要求,还需要根据合同的履约义务和实际的履约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冲销。
例如,当企业在收入确认后发现有待调整的履约义务或已发生了履约义务的变更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分录。
这通常涉及到调整收入及相关成本的金额,以确保财务报表反映出合同的实际执行情况。
此外,在合同的履约过程中,企业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冲销分录。
例如,当确认的收入转为坏账或无法收回时,需要进行相应的冲销分录,以调整财务报表中的相关账户。
综上所述,根据新收入准则确认收入的会计分录包括基本的确认收入分录以及根据特定情况进行的调整和冲销分录。
新收入准则如何利用五步法确认收入课后测试
![新收入准则如何利用五步法确认收入课后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1e533ca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c.png)
题目:五步法认识新收入准则,深度解析收入确认的关键步骤一、引言在新收入准则下,企业需要按照一系列指导原则和规定来确认其收入。
而五步法是确认收入的关键步骤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深度探讨五步法在新收入准则下的应用,并就此展开全面评估。
二、核算新收入准则下的五步法1. 识别合同新收入准则要求企业识别与客户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并据此确认收入。
对于一些多元化的合同形式,企业需要审慎处理,以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2. 确定合同性质在确认收入之前,企业需要准确确定合同的性质,是否属于商品销售、服务提供还是合同组合。
这与后续收入确认的方式和时间密切相关,需要加以重视和细致分析。
3. 确认交易价格企业需要准确确认合同的交易价格,并按照合同的条款和条件进行相应核算和调整。
合同涉及的各种费用和条款都需要被纳入考虑范围,以确保交易价格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 分配价格合同中涉及到的多个履约义务,需要进行适当的价格分配。
这一步骤需要企业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和可能的变数,以保证价格分配的公允性和合理性。
5. 收入确认最后一步是确认收入,即在满足以上所有条件的情况下,按照合同条款和条件确认相应的收入。
这需要企业审慎核算和验证,确保收入确认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三、新收入准则下的五步法运用案例分析以实际案例为例,我们来深入探讨五步法在新收入准则下的应用。
假设某企业与客户签订了一份包括商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合同,该企业如何按照五步法确认相应的收入呢?企业需要识别合同,确认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商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条件。
确定合同的性质,将合同中的商品销售和售后服务分别归类,准确界定合同范围和性质。
企业需要确认合同的交易价格,将商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的价格明确计算并划分。
随后,进行价格的适当分配,确保销售商品和提供售后服务的价格合理分配。
在满足以上条件的情况下,企业确认相应的收入,并进行相应核算和记录。
四、总结与回顾新收入准则下的五步法是企业确认收入的重要流程,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遵守。
新收入确认准则五步法
![新收入确认准则五步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63be4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1.png)
新收入确认准则五步法新收入准则的五步法可是个超级有趣又很实用的东西呢,咱就来好好唠唠它。
一、第一步: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
二、第二步: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
这一步就像是把一个大礼包拆成一个个小礼物。
合同里可能有好多事情要做,我们得把它们分开看。
比如说,你买个手机,商家可能还送个手机壳,这手机和手机壳就是不同的履约义务。
有的时候呢,这些义务是可以单独区分的,有的则不行。
就像你去餐厅吃饭,厨师做菜和服务员上菜,这虽然是两个动作,但它们是一起为了让你吃顿饭这个整体服务的,就不能算两个单独的履约义务。
三、第三步:确定交易价格。
交易价格就是大家商量好的那个钱数。
不过这可不一定就是合同上写的那个数哦。
有时候会有折扣、返利、可变对价之类的东西。
比如说,你去买衣服,商家说“满200减50”,那这个减了之后的价格才是真正的交易价格。
还有,如果有什么奖励或者惩罚条款,也会影响这个价格。
就像你和朋友打赌,如果他输了就给你100块,这100块就是可变的,得考虑进去确定最终的交易价格。
四、第四步: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
这就像是分蛋糕一样。
当我们确定了总的交易价格,就得把这个价格合理地分到每个单项履约义务上。
如果有两个东西,一个贵一个便宜,那肯定不能平均分。
我们得根据它们各自的单独售价的比例来分。
比如说,你买了个电脑和一个鼠标的套餐,电脑1000块,鼠标100块,那如果套餐一共1050块,就得按照10:1的比例把这1050块分给电脑和鼠标。
五、第五步:履行各单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
这是最后一步啦,就像收获果实的时候。
当我们把前面的步骤都做好了,然后每个单项履约义务都履行了,就可以确认收入了。
比如说,你在网上买了个东西,商家发货了,等你收到货确认没问题了,这个时候商家就可以确认这笔收入了。
对于那些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的履约义务,就按照履约进度来确认收入。
就像盖房子,盖一点就确认一点的收入,不能等房子全盖好了才确认。
新企业收入会计准则
![新企业收入会计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054e722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1.png)
新企业收入会计准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新企业面临着不断变化的收入会计规范。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企业能够准确记录和报告其收入情况,以提高透明度和可比性。
本文将讨论新企业收入会计准则的重要性和应遵循的原则。
新企业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收入的确认。
根据新的会计准则,收入应当在以下条件满足时确认:1)收入的产生是可预测的;2)收入的金额可以可靠地衡量;3)与收入相关的成本和费用可以可靠地衡量;4)收入的实现是基本肯定的。
这一原则确保了收入的准确识别和计量,使企业能够提供真实和可靠的财务报告。
新企业应当根据新的会计准则对收入进行分类。
收入应当根据其性质和来源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企业的盈利模式。
常见的收入分类包括销售收入、租赁收入、许可收入等。
通过对收入进行分类,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主要收入来源,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战略和决策。
新企业还需要遵循新的会计准则来处理收入的计量和确认时机。
根据新的准则,收入的计量和确认应当基于交易的实质和经济实际。
例如,对于销售收入,企业应当根据货物或服务的交付和交易的发生来确认收入。
对于长期合同或项目,企业应当根据完成度和合同条款来确认收入。
这些准则确保了收入的准确计量和确认时机,避免了收入的过早或过晚确认。
新企业还应当遵循收入会计准则的披露要求。
根据新的准则,企业需要披露与收入相关的重要信息,如收入的分类、计量和确认政策、收入的合同条款和条件等。
这些披露要求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收入情况。
新企业还应当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进行收入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
根据新的准则,企业可以根据其经营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收入会计政策。
同时,企业还应当及时披露任何收入会计政策的变更,并解释其原因和影响。
这些要求有助于确保企业采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并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新企业收入会计准则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报告至关重要。
遵循这些准则可以确保企业能够准确记录和报告其收入情况,提高透明度和可比性。
新收入准则收入确认方法
![新收入准则收入确认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12cde4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f.png)
新收入准则收入确认方法
随着新收入准则的实施,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其收入确认方法。
新准则强调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概念,鼓励企业将收入与客户的价值交换联系起来。
因此,企业需要采用新的方法来确认收入。
根据新准则,企业应该将交付给客户的产品或服务作为收入确认的基础。
在确认收入时,企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交付时间点:企业应该以客户接收产品或服务的时间点作为确认收入的关键时间点。
2. 确定合同类型:企业需要确定合同的类型,以确定收入确认的方法。
例如,如果合同是服务合同,企业可能需要按照完成百分比来确认收入。
3. 确定交付条款:企业应该确定交付产品或服务的条款,以决定何时确认收入。
例如,如果交付条款是在产品或服务交付后30天内支付,那么企业可能需要在产品或服务交付后的30天内确认收入。
4. 确定变更条款:企业需要确定变更条款,以决定在合同变更时如何确认收入。
5. 确定收入分类:企业需要根据收入来源和性质将收入分类,以便正确确认收入。
总之,新收入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的收入确认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其收入确认的流程和方法,并采用更为细致和严谨的方法来确认收入。
- 1 -。
新收入准则收入确认标准
![新收入准则收入确认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cfe465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2.png)
新收入准则收入确认标准
新收入准则下,判断收入确认的标准是“五步法”:
1. 合同各方已批准该合同并承诺将履行各自义务。
2. 该合同明确了合同各方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3. 该合同有明确的与所转让商品相关的支付条款。
4. 该合同具有商业实质,即履行该合同将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
5. 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取得的对价很可能收回。
此外,在现行税收政策下,对销售收入的确认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具体确认标准与所有权是否转移有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准确全面的信息,建议查阅新收入准则原文或咨询专业会计师。
新收入准则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新收入准则收入的确认和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bd17471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2.png)
监管机构:中国证监会、财政部等
监管要求:严格执行新收入准则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合规性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对上市公司进行收入准则执行情况的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 罚
披露要求:上市公司需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新收入准则的执行情况
汇报人:
收入确认:以客户合同为基础 控制权转移为标志
计量方式:以交易价格为依据 可变对价需考虑
合同成本:增量成本和履行合 同成本资本化
披露要求:企业需对收入确认 和计量进行充分披露
Prt Three
合同是确认收入 的基础
风险和报酬的转 移是确认收入的 关键
利润表是确认收 入的主要报表
收入确认是一个 持续的过程
准则的应用范围:适用于所有与客 户之间的合同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 的商品或服务
新收入准则适用于所有与客户之间的合同无论该合同是否具有商业实质 不适用于为投资者或债权人提供的服务如股票或债券发行 适用于具有固定和可确定付款额的合同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租赁资产 适用于具有可变付款额的合同如提供广告服务、软件许可和特许经营权
,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Prt One
Prt Two
准则的制定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 和交易模式的创新原有收入准则逐 渐无法满足实务需求
准则的制定目的:提供更加统一、 规范和透明的收入确认和计量标准 以保障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准则的修订历程:从IS 18到IFRS 15再到新收入准则的发布经历了数 次修订和改进
理这些影响。
添加标 题
合同合并和分立的 会计处理:企业需 要遵循新收入准则 的要求对合同合并 和分立的会计处理 进行规范确保准确 反映企业的收入情
新收入准则的五步确认法
![新收入准则的五步确认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ca125ae53a580217fcfeb6.png)
新收入准则的五步确认法01新收入准则的概况收入准则变化时间轴新准则执行时间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2018^1^1 日起境外上市并系用国际财尧报舌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則窮制财务报表的企业2018年1月1日超其他境内上市企业2020年1月[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2021年1月1曰起对于条件具备、有意愿和有能力提前执行新收入准则的企业,允许其提前执行本准则。
执行本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2006年2月15日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一一建造合同》,以及2006年10月30日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一收入〉应用指南》(PS:本文中提到的本准则.新准则,指的都是2017年7月19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一收入)新收入准则主要修订的内容新模型五步法新旧收入准则对比02进一步认识新收入准则的“五步法”一说收入,一定是以合同为前提,如果合同有法律约束力,约束了权利约束了义务,才谈收入。
有权利的一方出现一个新的科目:合同资产,有义务的一方出现一个新的科目:合同负债。
以后就不用“预收账款”、不用“递延收益”(以前老准则有奖励积分时用“递延收益”,现在不让用了)。
对于合同资产的出现, 还可以用“应收账款”,二者的相同点:二者都是一种收款权;区别:应收账款是一种无条件的收款权,“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是今天给就是明天给;而合同资产是有条件的收款权,我给你做了某件事儿之后才有权收你的钱。
第一步: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1.收入确认原则: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履约义务:履约义务就是承诺。
】【取得商品控制权:指的是客户可以使用该商品或者是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比如说客户可以把商品卖了换钱,这就算是可以从商品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也包括有能力阻止其他方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2.收入确认的前提条件:需要同时满足以下5个条件,什么时候同时满足什么时候确认为收入。
浅析新收入准则变化及收入确认和计量
![浅析新收入准则变化及收入确认和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715b4f4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7d.png)
财经纵横浅析新收入准则变化及收入确认和计量涂丽华 厦门信守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摘要: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快速发展,并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财政部重新修订了收入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于2018年1月1日实行。
本文主要论述了新准则的修订背景,主要内容变化,以及收入确认的“五步法模型”。
关键词:新收入准则;“五步法模型”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30-0147-02一、《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修订背景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这两部准则为企业核算劳务、销售商品、建造合同收入提供了规范。
可是,社会经济和交易事项总不是静止不变的,时过境迁,早期的政策显得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了。
例如,如何判别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报酬和风险已经转嫁,包含多种交易或不确定价格的复杂合同如何做会计处理等等。
实践需要政策支持,迫切需要健全现行相关收入准则。
2014年5月,IASB颁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
这个准则改进了当下的收入确认模型,创立了五步法模型的概念。
基于以上原因,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为参照,并结合我国国情,2017年7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以下简称“新准则”)。
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主要变化(一)收入确认模型的改变1.原来的两项收入准则合并为一个收入模型;2.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由“风险报酬转移”转变为“控制权转移”。
(二)收入确认具体在实务应用方面的改变1.规范并列举了含有多种交易、特殊交易条款的合同的会计处理;2.收入确认的时间区分为“在某一时段内”还是“在某一时点上”;3.考虑了多种因素,并提供一些具体参照,让交易金额的确定更符合会计基本原则。
三、收入确认的“五步法”模型新收入准则中,收入确认的方法和步骤可以归纳为五步,简称“五步法”模型,具体为如下五步:(一)识别与客户之间的合同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合同应当同时满足五项条件,客户在获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企业再确认收入。
新收入准则的总额法和净额法
![新收入准则的总额法和净额法](https://img.taocdn.com/s3/m/d5fb4c3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f.png)
新收入准则的总额法和净额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收入准则的总额法和净额法是会计领域中常见的两种收入确认方法。
这两种方法在处理收入时有着不同的考虑和原则,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选择。
下面将分别对总额法和净额法进行详细介绍。
总额法是一种在收入确认时将全部金额计入的方法。
根据总额法,只要收入发生,无论是否已经收到现金或者货物,都应该将该笔收入计入收入总额。
这意味着即使有些收入可能会在未来的时间才能收到,也需要在当期确认为收入。
总额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收入情况,避免了因为时间差导致的收入偏差。
总额法也能够提前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于投资者和管理层来说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总额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由于将全部金额计入,可能会导致企业在财务状况上出现波动或者失真的情况。
特别是对于一些长期收入或者未来有可能产生退款的收入,过早确认可能会导致企业盈利情况被夸大。
在实际应用总额法时,需要谨慎核算,避免因为收入确认不当而带来的风险。
与总额法相对的是净额法。
净额法是一种只有在收入实际到账或者收到现金时才确认为收入的方法。
根据净额法,只有当企业实际收到款项或者货物,才能将该笔收入确认为收入。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盈利情况,避免因为未来风险而导致的收入虚高的情况。
总额法和净额法都是会计领域中常见的收入确认方法。
在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方法。
总额法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收入情况,但可能会导致收入偏差;净额法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盈利情况,但可能会导致财务报表滞后。
在选择收入确认方法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确保收入确认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文章结束】第二篇示例:新收入准则的总额法和净额法都是会计领域中常用的两种收入确认方法。
它们分别关注的是收入的总额和净额,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两种准则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总额法。
新收入准则中按照时段法确认收入的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新收入准则中按照时段法确认收入的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f056d7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f.png)
新收入准则中按照时段法确认收入的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财务会计领域,收入确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影响着企业的财务表现和经营状况。
新收入准则中按照时段法确认收入的标准,是一种重要的收入确认方法,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信息披露具有重要意义。
时段法确认收入是指根据收入的实现过程,将收入在合适的时段内确认为企业的收入,而不是一次性确认全部收入。
这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避免收入被过度或不足确认的情况。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收入准则中按照时段法确认收入的标准,对其实施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收入确认方法。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新收入准则中按照时段法确认收入的标准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阐明写作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首先介绍新收入准则的基本情况,包括其背景和主要内容;其次,将详细解释时段法确认收入的概念,说明其在会计实践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最后,将阐述按照时段法确认收入的具体标准,包括相关的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围。
结论部分将对新收入准则中按照时段法确认收入的标准进行总结,强调其在企业会计中的重要性;同时,将指出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后,将展望未来,探讨新收入准则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1.3 目的新收入准则中按照时段法确认收入的标准是为了规范企业在确认收入时的行为,确保其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收入状况。
通过深入探讨时段法确认收入的标准,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新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提高对时段法确认收入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同时,本文旨在总结新收入准则中时段法确认收入的重要性,为企业在实践中遵循相关规定提供指导,同时指出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展望未来新收入准则的发展方向,为读者提供参考。
2.正文2.1 新收入准则介绍新收入准则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准则,旨在规范企业如何确认和报告其收入。
新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
![新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https://img.taocdn.com/s3/m/9e7990d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8.png)
新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演变,会计准则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业务形态和交易方式。
新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企业核心经营活动的核算和信息披露。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的相关要求和影响。
1. 新会计准则背景新会计准则(ASC 606)是由美国金融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共同制定的,旨在统一全球范围内的收入确认准则。
新会计准则于2014年发布,并于2018年正式生效。
新会计准则的制定目的是解决传统收入确认准则的局限性,确保企业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其经济业绩和交易活动。
新会计准则采用了一种更加综合和原则性的方法,强调以合同为基础的收入确认。
2. 新会计准则的核心原则新会计准则明确了五个核心原则,用于指导企业在确认收入时的处理:2.1 认定收入的时间点根据新会计准则,企业应在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收入:•已经与客户达成了合同;•可以合理地预测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将流入企业;•可以合理地预测与合同相关的成本将流出企业;•合同中的收入金额可以可靠地计量。
2.2 确定收入金额根据新会计准则,企业应根据合同中的具体条款和条件,确定收入金额。
收入金额应包括合同中明确规定的固定金额,以及可能根据合同变动而产生的可变金额。
2.3 分配收入到合同的各个阶段根据新会计准则,企业应根据合同的履行过程,将收入分配到合同的各个阶段。
分配的依据可以是合同中明确规定的时间,或者是与合同相关的成本的相对比例。
2.4 收入与现金流的关联根据新会计准则,企业应将收入确认与现金流的实际发生情况相结合。
如果企业能够合理地预测到与合同相关的现金流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发生,那么企业可以确认相应的收入。
2.5 信息披露要求根据新会计准则,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提供详细的信息披露,以便用户能够理解企业的收入确认政策和实际情况。
信息披露的内容包括合同的性质、收入确认的方法和原则、合同中的可变金额等。
新会计准则收入确认五步法
![新会计准则收入确认五步法](https://img.taocdn.com/s3/m/5c2fee5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9.png)
新会计准则收入确认五步法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收入确认将会有重大变化。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新会计准则下的收入确认规则,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了五步法,以指导企业进行收入确认。
第一步:确定合同。
企业需要确定合同是否满足新会计准则下的要求。
合同必须满足双方有权力进行合同,可辨识的交换条款以及预测可获得的对价等标准。
第二步:识别业务契约。
企业需要分析合同条款以确定哪些业务契约应该被识别。
业务契约指与顾客或客户之间的交易或与其他方之间的交易。
第三步:确定合同的对价。
企业需要确定合同的对价,并将其分摊到每个业务契约中。
对价可以是货币、股票、可变现金等。
第四步:确定业务契约的履行时间。
企业需要确定业务契约的履行时间,以便确定收入确认的时间点。
履行时间是指企业必须满足合同条款的时间点。
第五步:确认收入。
企业应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确认收入。
收入确认应该基于业务契约的履行进度和对价的分摊情况。
以上五步法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指导框架,以帮助其适应新会计准则下的收入确认规则。
企业应该认真执行这些步骤,并确保符合新的会计准则下的收入确认规则。
- 1 -。
新收入准则下建造合同的会计核算
![新收入准则下建造合同的会计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fd6d6d4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8.png)
新收入准则下建造合同的会计核算一、引言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更新和演进,新的收入准则的出台对于建造合同的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在新收入准则下如何进行建造合同的会计核算,包括收入的确认、交易价格的分配以及与客户合同相关的其他会计处理。
二、收入确认新的收入准则要求建造合同中的收入应当在满足以下关键条件时确认: 1. 合同的双方已经就合同条款达成共识,并且对于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没有进一步的不确定性; 2. 在合同中确定了收入的交付时间点或交付时间区间; 3. 合同中确定了交付产品或服务的交付地点; 4. 客户对于产品或服务的单独或可分辨要求。
根据上述条件,建造合同的收入确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1. 合同签订阶段在建造合同签订阶段,合同的签订和共识达成即意味着收入确认的条件之一已经满足。
然而,其他条件如交付时间点和交付地点可能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协商和约定。
### 2. 建造阶段在建造合同的执行阶段,根据合同约定,可以根据已完成的工作量来确认收入。
建造合同中的工作量可以通过里程碑的达成情况、物料的交付情况以及工程进度等来衡量。
### 3. 完工阶段在建造合同完工阶段,根据合同约定的交付时间点或交付时间区间,可以确认合同的收入。
此时,需要对已完成的工程量进行最终确认,并计算最终完成的百分比来确认相应的收入。
三、交易价格的分配建造合同中的交易价格往往是复杂的,涉及到多个阶段的工作、成本和利润。
根据新的收入准则,交易价格应当根据可变的、可辨认的交付要素来分配。
具体分配方法包括: 1. 按比例分配: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进度,按照已完成的工作量比例来分配交易价格。
例如,在建造阶段,根据已完成的工程量,按照已完成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比例来分配交易价格。
2. 直接交付成本法:根据实际发生的直接成本来分配交易价格。
直接成本包括直接用于交付产品或服务的劳动力、材料、设备等成本。
3. 成本加利润法:根据预计的成本和利润来分配交易价格。
新收入准则的五步确认法
![新收入准则的五步确认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d6901fb0717fd5360cdce2.png)
新收入准则的五步确认法01新收入准则的概况收入准则变化时间轴新准则执行时间对于条件具备、有意愿和有能力提前执行新收入准则的企业,允许其提前执行本准则。
执行本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2006年2月15日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以及2006年10月30日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应用指南》(PS:本文中提到的本准则、新准则,指的都是2017年7月19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新收入准则主要修订的内容新模型五步法新旧收入准则对比02进一步认识新收入准则的“五步法”一说收入,一定是以合同为前提,如果合同有法律约束力,约束了权利约束了义务,才谈收入。
有权利的一方出现一个新的科目:合同资产,有义务的一方出现一个新的科目:合同负债。
以后就不用“预收账款”、不用“递延收益”(以前老准则有奖励积分时用“递延收益”,现在不让用了)。
对于合同资产的出现,还可以用“应收账款”,二者的相同点:二者都是一种收款权;区别:应收账款是一种无条件的收款权,“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是今天给就是明天给;而合同资产是有条件的收款权,我给你做了某件事儿之后才有权收你的钱。
第一步: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1. 收入确认原则: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履约义务:履约义务就是承诺。
】【取得商品控制权:指的是客户可以使用该商品或者是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比如说客户可以把商品卖了换钱,这就算是可以从商品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也包括有能力阻止其他方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2. 收入确认的前提条件:需要同时满足以下5个条件,什么时候同时满足什么时候确认为收入。
1) 合同各方已批准并承诺履行该合同义务——合同各方都“签字画押”了2) 该合同明确了合同各方与所转让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权利和义务判断是否具有法律的约束举个例子:如果合同一方可以有权单方面终止没有履行完的合同,并且条款中也没有约定补偿或赔偿,只是约定了如果需要单方面终止,提前5天告知对方,这种就视为该合同不存在。
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确认时点常见问题
![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确认时点常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f56017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7.png)
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确认时点常见问题随着新收入准则的推出,收入确认的时点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想想,我们的企业、我们的财务报表,都在期待更清晰的收入流入。
而这其中,涉及的常见问题却像那千头万绪的麻绳,让人难以捋顺。
第一部分,先聊聊什么是收入确认。
说白了,就是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钱“记上账”。
这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根据新准则,收入确认主要依赖于“控制权转移”。
控制权一旦转移,企业就可以认定收入。
听起来没问题,但具体执行中,真是五花八门。
1.1 合同签署与履行的关系。
常常我们在签合同的时候,心里想着“只要签了,钱就能进账”。
然而,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签约后,货物或服务还没交付,钱却不能马上确认。
这是因为,虽然合同在手,控制权还没转移。
比如,客户预付款后,产品还在生产,这时可不能急于确认收入,得等到货物交付那一刻。
1.2 还有一种情况,分期付款的合同。
这时候,收入确认就显得特别棘手。
每次收款都是一个小收入的确认,还是要等整个合同的履行完成?这就要看控制权的转移。
客户只支付了部分款项,但产品已经交付,依旧要小心翼翼。
第二部分,深入讨论如何确认不同类型的收入。
首先是商品销售收入。
这类收入相对简单明了。
产品交付后,顾客付款,收入确认。
这就像我们去超市买东西,付了钱,手里拿着商品,心里明白这笔钱是该上账的。
2.1 然而,服务类收入就没那么简单。
服务的交付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比如,软件开发,这需要时间。
这时,我们就要考虑到“进度法”或者“完成法”。
有些公司会选择在项目进行中根据完成的进度确认收入,这就得量化每个阶段的工作量。
2.2 还有一个问题,售后服务收入。
这部分收入有时候会被忽视。
比如,设备出售后,企业提供了长期的维护服务。
虽然当下没有收入,但未来的维护费用应该怎样确认呢?这得看合同中具体的条款和责任。
2.3 另外,不同的行业也影响收入确认。
比如建筑行业,工期长,往往涉及到很多分包和阶段。
这就需要更细致的分析,确保在各个阶段的收入确认都符合新准则的要求。
新会计准则收入确认原则
![新会计准则收入确认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af1b1c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0.png)
新会计准则收入确认原则新会计准则收入确认原则,哎呀,听起来就像一块难啃的骨头。
不过,别担心,我们今天就来轻松聊聊这个话题,让它变得有趣些。
你想想,收入确认这事儿就像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不吃的话肚子就饿得咕咕叫,尤其是等到月底发工资的时候,那可是心里美滋滋的事情。
说到收入确认,首先得明白啥叫做“收入”。
简单来说,就是你提供了服务或者卖了东西,应该收到的钱。
就这么简单。
不过,确认收入的时机就有点复杂了,像一锅乱炖,啥都有。
在新会计准则里,咱们一般说的是“转移控制权”。
就像你把一块蛋糕切给朋友,蛋糕在你手上时,控制权在你手里;但一旦朋友接过来,嘿,控制权就转移到他那儿了。
所以啊,收入也就该确认了。
可别以为这样就完事儿了,接下来还有不少细节呢。
比如说,你得确定交易的金额,像是在买一杯奶茶,明明是十块钱,结果收了十五块,那就有点儿不对劲儿了。
这时候就得好好查账了,别让客户心里不爽。
再说了,这新准则里还提到,交易要有“合理的保证”,也就是说,别光说不练,真得有把握收到钱。
想想看,假如你跟朋友借了钱,他嘴上说“没问题”,可转身就不还,这不是让人心里难受吗?所以,在收入确认的过程中,得保证对方真的会付款。
这样一来,确认收入才算有底气。
还有一点特别有意思,像是在讲故事一样,咱们常说的“收入确认五步法”,这就像是做一道菜,得一步步来。
识别合同,这就像你决定做饭前,先得有食材;确定交易的履行义务,像是你决定做的菜品。
然后,确定交易价格,嗯,价格得合适,太贵了也不好;分摊价格到各个履行义务上,就像把食材分配得当;确认收入,这时候你就可以享用美味了。
你看,这个过程是不是还挺有趣的?不过,也别以为这一切都那么简单,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客户突然反悔,或者支付方式变了,甚至合同条款变动,这些都是让人头疼的事情。
就像你精心做了一桌子好菜,结果有人不来吃,或者说“我不喜欢这个”,那心里可真不是滋味。
咱们再聊聊这个新会计准则是怎么影响公司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的确认标准
法规政策:
根据财会2017年22号的规定,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是指能够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
合同开始日,企业应当对合同进行评估,识别该合同所包含的各单项履约义务,并确定各单项履约义务是在某一时段内履行,还是在某一时点履行,然后在履行了各单项履约义务时分别确认收入。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国税函xx 年875号的规定,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确认收入的实现: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案例说明:
【案例1】金君洋实业有限公司与A企业签订一项购销合同,合同规定,公司为A企业生产并安装两台电梯,合同
价款为600万元,按合同规定,A企业在金君洋公司交付商品前预付价款的30%,其余价款将在金君洋公司将商品运抵A企业并安装检验合格后才予以支付。
金君洋公司于2018年12月20日将生产完成的电梯运抵A企业,至2018年12月31日估计已完成电梯安装任务的50%,预计于2019年1月31日全部安装完成。
问:新收入准则下金君洋公司2018年要确认收入吗?现行收入准则下要确认2018年的收入吗?税收下要确认2018年的收入吗?
案例分析:
新收入准则下:根据控制权是否转移作为收入的确认标准,即是否履行义务,应该在2018年确认电梯的销售收入,同时按照履约进度确认安装的部分收入。
现行收入准则下:根据所有权是否转移作为收入的确认标准,即风险是否转移,不应该在2018年确认任何收入,而是到2019年安装完成并检验合格才能全部确认为电梯的销售收入。
现行税收下:现行税收政策对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还是根据所有权是否转移作为收入的确认标准,2018年不确认任何收入,而是到2019年安装完成并检验合格才能全部确认为电梯的销售收入。
因此,在新收入准则下,会计确认的收入与税法确认的
收入不一致,计算所得税时要纳税调整。
【案例2】A房地产公司出售一栋办公楼,价格为8000万元,同时提供24个月的维修服务。
在以前的销售中,该房屋售价为7800万元,维修服务售价为240万元。
问:新收入准则和现行收入准则下如何确认A房地产公司的收入?
案例分析:
新收入准则:办公楼出售与维修是两项不同的义务,需要分别确认收入。
办公楼出售收入在出售时点确认,维修服务收入在24个月每月末平均确认。
办公楼出售收入=8000×7800/=7761万元
维修服务收入=8000×240/=239万元
现行收入准则:确认8000万的办公楼出售收入,240万的或有负债的维修服务。
本期小结:新收入准则按控制权是否转移来确认收入,而不再是以所有权是否转移来确认收入。
控制权是否转移是以合同义务是否履行来认定。
企业应当对合同进行评估,识别该合同所包含的各单项履约义务,并确定各单项履约义务是在某一时段内履行,还是在某一时点履行,然后在履行了各单项履约义务时分别确认收入。
现行税收法规对收入的确认主要以所有权是否转移来认定,因此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的确认标准与现行税收法规规定的收入确认标准不一致,要在
计算所得税时纳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