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山水田园诗:东晋陶渊明开创了对田园风光的描写,谢灵运开创了对山水幽胜的探寻,山水田园诗的题材逐渐进入诗歌领域,在此基础上,谢朓等人进一步丰富了山水诗的内容与写作技巧。初、盛唐,富庶的社会经济与安定的社会环境为唐代士人漫游山水与隐居田园的风气提供了物质条件,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山水田园诗的繁盛。山水田园诗人多仕途失意,受佛道思想影响较深,诗中多描写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诗风清新流丽,境界静谧恬淡。王维、孟浩然就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2、边塞诗:就是指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文人借用边塞题材以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就是从汉末建安时代开始的,南北朝写边塞题材的作品逐渐增多,唐初民族交流与民族战争频繁,不少诗人投笔从戎,她们的经历为唐代边塞诗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基础。艺术上,盛唐边塞诗既继承了建安诗“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风骨,又吸收了六朝善写离愁别怨的长处,形成了悲壮高昂的基调与雄浑开阔的意境。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等。

3.歌行体:古体诗,唐代才开始有的体制与名称。就是由乐府诗发展而来,但就是它既不入乐,也不沿用乐府古题。这类诗中的七言体与兼有七言句的杂言体,可称之为“歌行”。唐代就是歌行体成熟的时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歌行名篇。特点就是篇幅较长,以七言句式为主,还可以兼有杂言或散文句式,用韵灵活自由,风格通俗酣畅,通常诗题中含有“歌”、“行”、“歌行”。

4、杜甫沉郁顿挫:杜诗的主要风格就是沉郁顿挫,“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顿挫”,主要指诗歌表达情意深曲蕴藉,回环往复,音调声情起伏迭变。“沉郁”与作品的主要意境有关,“顿挫”则与作品的表现技巧有关。这一风格的形成源自现实与愿望的落差,如描写社会现实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沉郁顿挫的风格除了保留盛唐诗歌的格局与风骨外,与盛唐诗兴象玲珑、神采飘逸、平易自然的特点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背离,这种背离恰恰预示了一种新的诗歌创作倾向的诞生。杜甫就是盛唐的最后一个诗人,也就是中唐的第一个诗人。

5、大历诗风:大历至贞元年间,安史之乱引发的近十年战乱使士人心态产生明显变化,大量作品失去了昂扬的盛唐风貌,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与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创造淡远的情致与细致省净的意象,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呈现出中唐面目。

6、左思风力:左思的《咏史》八首开拓了咏史的题材,在对史的歌咏中体现自己的个性与人格,形成一种以史事抒怀的独创性的表达方式。她借史事所抒发的情感不仅作为一种时代呼声代表了当时有抱负的寒门之士,她借古讽今、抨击现实的做法也为后世树立了典型,引起历代诗人的共鸣。此外,她的诗歌笔力雄健苍劲,情调高亢慷慨,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故有“左思风力”之称。

7、新乐府运动:就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诗歌革新运动,其纲领就是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乐府”一名,就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提出的,其含义就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这类诗的特点就是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体现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以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为代表。

8、唐传奇:指唐代出现的具有成熟形态的文言短篇小说,人们根据这类小说多传写奇闻异事的特点,泛称唐人小说为“传奇”。唐传奇源于汉魏六朝志怪小说,叙事写人亦有取于史传。从唐传奇开始,小说作者才摆脱了史家的“实录”传统,进行艺术虚构,小说才真正成为作家的自觉创造。唐传奇改变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叙述方式,开始进行具体细微的人物、情节与生活场景的描写,这些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已经成熟。

9、江西诗派: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就是第一个自发的、有组织的、有理论宗旨的诗歌流派。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并尊黄庭坚为诗派之祖。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一祖三宗”之说。江西诗派的创作主张及特色就是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江西诗派的演变代表着北宋诗风向南宋诗风的转变。

10、诚斋体:南宋诗人杨万里字诚斋,其诗活泼自然、饶有谐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之为“诚斋体”。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限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

她笔下的草木虫鱼乃至山水风云无不具有知觉与情感,无不充满生机与灵性;想象奇特,不用生僻字句或奇崛结构,而用浅近明白的语言与流畅直致的章法,近于口语。

11、南戏:宋元时期,由“永嘉杂剧”繁衍而成,亦称南词、南曲戏文。就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它用南方方音演唱,演唱不受角色限制,形式自由。“荆、刘、拜、杀”及高明《琵琶记》的出现,标志南戏的最后定型,明代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大型剧种“传奇”。

12、话本:宋代随着说话活动的日益兴盛,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后世统称为“话本”。话本小说就是民间说话艺人的创作,既具有口头文学的清新活泼的特色,又发扬了志怪、传奇等古代小说的优良传统。话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白话小说的定型。

13、诸宫调:就就是流行于宋金元时期的一种讲唱文学。它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用不同宫调的若干短套联成长篇,杂以叙述,讲唱一个长篇故事。据传首创者就是北宋末年的民间艺人孔三传。

14、章回小说:就是明代产生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其特点就是分回标目。章回小说的基础就是宋元讲史话本。讲史话本由于不可能一次把一部历史故事说完,因此分节讲述,用题目的形式向听众揭示每节内容。讲史与小说话本的合流,作家对民间创作的加工提高,就出现了章回小说。《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也就就是章回小说的诞生过程。

15、拟话本:

明代文人模仿话本写作,出现了大量供案头阅读的文人创作话本,常称拟话本。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最早应用这一术语。它们在体裁上受到了话本的影响,都首尾有诗,中间以诗词点缀,辞句俚俗,故事性强。但由于就是文人自创,显示出议论增多、艺术性更强的特点。“三言”、“二拍”代表了拟话本的最高成就。

16、“三言”、“二拍”:

“三言”就是明代冯梦龙编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三言”的编辑使许多零散的宋元话本与明代拟话本得以流传,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与创作高潮的到来。“二拍”就是明代凌濛初所作的《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它的问世,标志着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